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10篇

2018-06-09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10篇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是一本由〔以〕亚瑟·纳伊姆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一):为迷失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为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评《拯救最后的犹太人》

  这本书的书名,叫《拯救迷失的犹太部落》会不会更好?“所罗门行动”拯救的是埃塞俄比亚北部的一支犹太黑人部落,在1990年埃国内战爆发期间,以色列国家采取军事外交手段,让该部落的大部分贝塔犹太人回归耶路撒冷。本书作者就是“所罗门行动”的领导者和亲历者,他对于整个行动的前期筹备、沟通协商以及行动的组织安排心中有数,他对于犹太民族的自我拯救意识清晰透彻,正如《犹太法典》所说: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世界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会有感触:一项活动和一个项目的完成,从前期筹备到最终的完成,都需要管理者千方百计的努力奔波和殚精竭虑千辛万苦。这个“接迷失的法拉沙犹太人回耶路撒冷”的项目,让本书作者亚瑟付出巨大辛劳政府命令,犹太民族的信仰以及作者本身对于信仰的坚持和对于法拉沙犹太人的悲悯,最终促成了他在“所罗门行动”中的卓越表现历史上,犹太人遭受到了太多的磨难甚至虐待,这个顽强的民族能最终在耶路撒冷站稳脚跟,凭借的就是他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

  历史上,犹太人饱受战火摧残,在枪炮的驱使颠沛流离;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犹太人经常成为政治残害和军事斗争的牺牲品宗教文化上,犹太人也成为了被排斥对象,虽然在经济科技商业上,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犹太人是通过选择而成为犹太人的,他们也因为他们的选择备受折磨。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来,犹太人终于在耶路撒冷找到了自己的国家和土地,曾经迷失的孩子,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所有的游子,不是在回家,就是在回家的路上。所谓家,就是能让自己心安地方。就像一个游子远在他乡,在心灵一直寻找回家的路一样,“迷失”在世界各地的犹太部落和犹太人,心中向往着他们自己的家—耶路撒冷,他们按照犹太教义约束自己,不管散落在那个文明圈子之中;他们不断地告诫自己是犹太人,总有一天能踏上回家的路。当时机来临,他们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的路,而作者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迷失的孩子,找到了家,于是他们就回家了。

  2015-4-15

  文/乡村土狼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二):给我留下印象的六个细节

  给我留下印象的六个细节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记

  本书是一位以色列外交官的回忆录,主要讲述了其参与所罗门行动前后的经历。所谓所罗门行动,是指是指1991年以色列政府把埃塞俄比亚人(犹太人)空运回以色列的行动。由于本人对犹太人的浓厚兴趣,故而选择此书阅读,书中的一些细节很有意思

  第一个是犹太人的定义,在书中,作者说过,按照以色列的法律,法拉什穆拉不属于以色列人。但被拯救的那些埃塞俄比亚人,属于犹太人,被称为贝塔犹太人。二者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这是我以后要视图搞清楚问题。有意思的是,法拉什穆拉虽然不被以色列官方视为犹太人,但在某些以色列右翼组织看来,他们却属于犹太人,而这些右翼组织也成功帮助一些法拉什穆拉移民以色列。

  依我的理解,犹太人,是超越了国籍、地域、人种的一个概念,如今的以色列,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各个国家的居民,也有各种肤色的人。犹太人的标志来自于信仰,他们共同的纽带是犹太教,是圣主耶和华。

  第二个细节是埃塞俄比亚,此前对此国度地理知识知之甚少,原来它有非洲的西藏之称,因为有海拔超过六千英尺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归功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的一个未被西方势力征服过的国家(意大利在1936-1941年间短暂占领)。吊诡的是,埃塞俄比亚也是唯一的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非洲国家。

  第三个细节是大使(本书作者)与身边的安全人员相处模式。安全人员为了尽职尽责,对大使的衣食住行各种细节都有干预,但大使不愿意受制于此时,大使要签署一份文件声明如遇意外伤亡,与安全人员无关。然后——然后,他就可以自由行动了……是不是很逗。

  第四个细节是此次营救活动的代号。所罗门是古代以色列的著名国王之一,被誉为最有智慧的国王,此次行动以此代号,可能反应决策者的意图。毕竟,这种拯救不是通过武力实现,而是通过外交斡旋。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重温的国产优秀谍战剧《黎明之前》,在剧中,谭局长搞了个“摩西行动”。可能不少人都知道,摩西是圣经记载先知,他带领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祖先)从埃及出走,奔向应许之地。当时剧情设计,此行动的目的是可能将商界大佬转移至台湾,我就在想,起这样一个行动代号,简直就是揭露了行动内容,是否不利于保密。后来,剧情解释此行动的真正目的是查药品供给线,编剧比我高明

  第五个细节是宗教领袖话语权问题。在贝塔犹太人中,他们有自己的宗教权威——可思,而以色列的犹太人的宗教权威是拉比。拉比和可思信奉的宗教典籍和教义是有差别的,如前所述,构筑犹太人的核心因素是信仰,而非人种和国别。而当他们这种唯一的纽带都出现分歧时,犹太人靠什么来处理他们的人种、文化冲突实际上,在贝塔犹太人融入以色列后,可思与拉比的确存在着冲突,而这种冲突考验着整个犹太人群体的智慧。

  第六个细节是犹太人的钱和信仰。由于犹太人在历史上的磨难,他们形成了超群的商业才能,而这种才能积累财富似乎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磨难。到底是才能导致磨难还是磨难炼就才能,似乎是鸡生蛋的老话题。犹太人已经习惯了用财富拯救自己兄弟,在所罗门行动中,需要3500万美元来拯救14000名贝塔犹太人,而犹太人的组织只用3天就募集齐资金。这一结果同时明了犹太人的财富之巨和信仰之坚。

  ……

  细节很多,难以尽数。欲知详情,请读此书。

  利益可能相关声明:本人所读此书乃出版社所赠,以上所写纯属个人观感,仅供参考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三):《拯救最后的犹太人》:倘若以神之名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其实是一本不算出彩的纪实作品,因为作品太真实,反倒显不出太多色彩

  作者亚瑟•纳伊姆是一名以色列外交官,曾担任以色列驻联合国、芬兰和韩国大使,在日本和美国担任文化专员。1991年“所罗门行动”期间任驻埃塞俄比亚大使,组织和领导营救行动,后来又创办基金会,为贝塔犹太人筹集教育资金,帮助他们融入以色列社会。这本《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记录的便是他参与营救被困于埃塞俄比亚的贝塔犹太人的“所罗门行动”的经历。

  作为上帝的选民,犹太人的命运,似乎总与流浪苦难相关。而因为分隔得太久,即使是同为犹太人,不同的分支上也会有极大差异。本作中的“贝塔犹太人”,便是其中极为独特的一支。他们的身世颇为传奇,却因为经历的种族隔离、屠杀和殖民统治而不得不与世隔绝。这些“黑皮肤的犹太人”自认是“最后的犹太人”,恪守着最原初的犹太教义,也默默承受着种种苦难。

  由于太过特殊,因而依据传闻来到这里的纳伊姆,对于他们的身份是表示怀疑的。倘若他们真的是犹太人,那自然要将他们迎回“应许之地”。在将信将疑之中,他开始着手接触这一支“同胞”,接触自己未曾谋面的“兄弟”。可当他接触到这些人所承受的苦难和他们的坚守时,其实所谓事实,早已在他心中笃定

  而与此同时,正处在非正义政府统治之下的埃塞俄比亚,开始向以色列政府施压,意在通过这些“贝塔犹太人”,从以色列人手中敲诈到“慷慨的援助”。由此,一段错综复杂故事就此展开,这故事关于瞬息万变国际关系——利益的攫取与捍卫,更关于民族情结——拯救与羁绊

  由于观念史的兴盛人们逐渐开始对所谓的民族观念产生了质疑。但《拯救最后的犹太人》其实是一个有趣的反例。精打细算的犹太人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同胞,或许正是来自于对自己民族的观念的坚守。这样一个屡遭劫难,却从不曾停止自省与追逐卓越的民族,或许也正是如此而令人钦佩。这其实是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便是对于一个群体而言,什么才是唯一重要的问题。

  回忆录的最后,“所罗门行动”得到了还算圆满的结尾。尽管黑皮肤的犹太人想要融入以色列的社群,又会是一个并不容易过程,但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倘若你们不信,定然不会有知。”倘若以神之名,人们必然相亲相爱,才无愧于拥有这“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这来自观念,可终究应当成为事实。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四):序 言 / 亚瑟·纳伊姆

  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岩石地带深处,锡门山脉高峰附近,居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犹太人部落,他们已经在此处居住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部落成员鲜少甚或完全不与外界接触。他们从事农耕和手工业,与邻近部落贸易陶器和简陋工具。多年来,他们挣扎求生,抵抗着饥荒贫困,还要面对来自周围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军队的掠夺。

  19世纪60年代,一些游历埃塞俄比亚的英国传教士偶遇这个部落,成为最早发现这个部落的西方人之一。这些传教士试图让部落成员皈依基督教,却震惊地发现这些“焦黑脸”信仰着一种形式古老的犹太教。“焦黑脸”是欧洲人对具有闪米特人容貌特征黑色皮肤的埃塞俄比亚人的称呼。部落成员遵守安息日,严守饮食教规,并且严格依照《希伯来圣经》中的指示举行宗教仪式。在他们的村庄边缘甚至还有一些独立小屋,或者叫做“红帐篷”,专门给月经期间的妇女和刚刚生产母亲居住。

  回到欧洲后,传教士们报告了关于犹太黑人的见闻,随后一位名叫约瑟夫•哈勒维的犹太学者决定亲自去探访他们。许多犹太部落都曾在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时期经历了驱逐,这些犹太黑人会不会就是其中一个失落良久的部落?1867年冬天,哈勒维带着几头骡子,雇了一位穆斯林向导,踏上了横穿埃塞俄比亚的艰险旅程。他穿过峡谷河流,越过高山峻岭,最后终于来到了散落着茅草屋的村落

  当哈勒维走近时,村民们将他团团围住。他们身着简陋的白袍,孩子们则赤身裸体地躲在大人身后。人们对哈勒维感到好奇,但神色中又不乏防备。在那些传教士来到以前,他们只见过一个白人,那也是唯一一次。哈勒维用他们的母语阿姆哈拉语(一种古老的闪米特语,与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都有所关联问候他们,部落成员们兴奋交头接耳。他能讲我们的语言!接着,可能是为了洁净,部落首领端着一碗水走向哈勒维,从头到脚打量着这个白人。

  “先生,”他开口道,“也许你想要一把刀剑?那你应该到大镇子上去买。我们制作的刀剑太粗糙不适合欧洲人。我们这里没有适合你的东西,我们也不希望聆听你们的宗教。”

  “我的弟兄们,”哈勒维回答,“我不要刀剑,我也不是来说服你们改变信仰的。我来自欧洲,但我也是和你们一样的以色列人。我的上帝只有我Adonai(主),我遵循的法律只有西奈法!”

  这些埃塞俄比亚人不敢相信地盯视着他,随后,缓慢笑声在人群中蔓延开。部落首领脸上带着宽恕微笑开了口:“先生,你是犹太人?!你怎么会是个犹太人?!你的肤色是白的啊!”

  刚开始和法拉沙人打交道时,哈勒维很难让他们相信他是犹太人。但是,他在旅行日记中写道,当他提到耶路撒冷时,部落成员的态度突然不可思议地改变了” 。

  整个部落的好奇心似乎一下子被点燃了。“噢,你来自耶路撒冷,那座圣城?你亲眼见过锡安山和以色列的耶和华圣殿?你熟稔我们的母亲拉结的墓碑?”他们热切地聆听我的回答。

  法拉沙人已经和其他犹太人分离了几千年,他们从未离开自己的村庄超过几英里。然而,他们一直都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回到耶路撒冷;这份信念烙在他们心里,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

  一个多世纪之后,我有幸在他们的拯救中充当了一个核心角色。《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记述了以色列和美国帮助法拉沙人与其他犹太人重聚,并且带他们回归圣地的斗争。

  我使用的是“拯救”这个词的古老含义——也就是字面意义上“赎回”他人的自由。公元前586年的“巴比伦之囚”后,这个民族认为自己有责任尽一切努力来赎回犹太奴隶的自由。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前仆后继地实施拯救行动,而今天,人们通过《辛德勒的名单》中奥斯卡•辛德勒的英雄事迹熟悉救赎的含义。不管花费多少金钱,经历多少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尽一切努力赎回另一个犹太人的生命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讲述了所罗门行动,这场行动从一个血腥的独裁者手中“救赎”了接近两万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涉及长达几个月旷日持久的谈判,最终耗资三千五百万美元(不到三天时间就从一百位美国捐助者手中募集到了这笔钱)。这场行动是对“救赎”的原始含义的一次致敬,它令人振奋,并且使我们回想起犹太教和西方观念的核心——人类生命的神圣性。鉴于现今中东发生的种种事件,回想这一核心价值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

  本书的核心是法拉沙人和所罗门行动,但是书中的另一个角色也非常关键,我被她深深吸引,并且认为有必要予以描述,那就是埃塞俄比亚。饥饿的孩子们在干涸的土地上奄奄一息——这些照片令世界对这个非凡的国度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印象。想了解法拉沙人是谁,他们如何在与其他犹太人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依然严格坚守自身的信念,首先要了解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是原始泛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这里是人类的发源地,古生物学家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发现了近乎完美的古人类遗骸化石“露西”,从而表明人类在三百万年前就开始了直立行走。

  埃塞俄比亚一直以来都被称为“非洲的西藏”。和西藏一样,强烈而无处不在的精神世界与其自然景观密不可分。埃塞俄比亚拥有六千万人口,其中大多数定居在埃塞俄比亚高原。这座高原的海拔高度超过六千英尺,景致雄伟壮丽,遗世独立地隆起于非洲大陆。如同西藏隐于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令人敬畏的屏障之后,埃塞俄比亚高原也被周围的地形守卫着:北面被红海阻绝,东面是温度高达一百三十华氏度、酷热难当的可怕沙漠,西边是难以逾越的峡谷深渊和茂密丛林,南边则是一片似乎漫无边际、贫瘠焦枯的灌木丛。

  埃塞俄比亚高原令人惊诧的美景足以与西藏媲美。连绵不断的锡门和提格雷山脉中一万三千英尺高的山峰,俯瞰着这座高原。水晶般清澈的溪流,从云雾遮绕的山坡中奔流而下,汇入一望无际的湖泊,溪流中鳟鱼游弋,湖泊上栖息着成群的火烈鸟,浅滩上则聚集着正在取暖的河马。苍翠繁茂的桉树林,通向散布着成群斑马、羚羊和瞪羚的原始大草原。气势恢宏的河流蜿蜒流过雄伟壮丽的峡谷;海拔较低处的河流中盘踞着可怕的尼罗河鳄鱼,这些鳄鱼可以长到三十多英尺长。百分之八十五的尼罗河水都源自埃塞俄比亚,而塔纳湖则是青尼罗河的源头。这个国度曾经被古埃及人称为“众神的土地”,埃塞俄比亚的非凡文明正是在这座中央高原上孕育、繁荣的。

  由于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拥有独特语言的国家,也是仅有的除曾在1936至1941年间遭意大利短暂占领之外,从来没有被西方势力征服过的非洲国家。如同西藏一样,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是唯一由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非洲国家,超过一半的埃塞俄比亚人信仰基督教。他们保存并信守着全球最古老的一种基督教,它从公元4世纪起便统治着埃塞俄比亚。

  无论是犹太教徒,还是基督徒,所有的埃塞俄比亚人都将他们的精神遗产追溯到孟尼利克一世(Menelik I)。这位皇帝自称是所罗门王和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埃塞俄比亚女王示巴的后代。虽然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艳史不足为信,但是埃塞俄比亚的皇帝们都声称自己是他们两人的直系后裔,埃塞俄比亚的最后一位皇帝——逝世于1975年的海尔•塞拉西也不例外。

  正如你将看到的,起初我只是法拉沙传奇故事中一个不情愿的演员。但是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岁月,却成为我长达三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最珍贵、最富有意义的时光。我将向你讲述这则故事,讲述这个鲜为人知却感人肺腑的民族,还有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

  2002年8月于耶路撒冷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五):贝塔犹太人的回归之路

  贝塔犹太人的回归之路

  ——评《拯救最后的犹太人》

  文|杜子腾

  你永远都不会相信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竟然住着一群犹太人,他们信奉着古老的犹太教,尊崇着古老的犹太习俗,与此同时,他们还有着与众不同的黑色皮肤。

  因为他们长期与世隔绝,外界对他们的了解少之又少,直“至一些西方传教士的到访,他们才逐渐被人所了解,于是他们被称为最后的犹太人”。更多的人叫他们贝塔犹太人,这源于他们的“焦黑脸”与非洲身份。而在埃塞俄比亚他们却被叫作法拉沙人,即外来人。这种称呼带有强烈的歧视,一方面是地域性的,另一方面是宗教性的。前者很好理解,后者则源于埃塞俄比亚基督教国家的身份。

  基于这样的背景,这群客居他乡的犹太人在战乱纷飞的埃塞俄比亚成为了最下等的民族。不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乱时期,他们都享受不到一般民众所能享受到的政府补助。甚至他们的权利空间还被进一步压缩与啃噬。然而当犹太人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并且向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发出回归邀请的时候,这群遥远地方的犹太人似乎看到了命运的转折与来自耶路撒冷的神圣之光。本书就试图为我们揭开历史的一页,告诉我们这群特殊犹太人的回归之路。

  作者亚瑟•纳伊姆是前以色列驻埃塞俄比亚大使,正是“所罗门行动”的主要参与人。全书是以他的视角来记录对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这里的人民以及居住在这里的贝塔犹太人的认识。以这样一个直接深入事件核心人物的视角来撰写本书,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可触。这里涉及很多细节,比如与埃塞俄比亚总统及谈判代表之间的明争暗斗,是提供大量援助资金以换取贝塔犹太人的转移权力?还是受其摆布以承诺武器援助为代价?如何利用美国犹太人的支持来稳定埃塞俄比亚独裁者的多变心思?外交领域与国家之间的较量从作者纳伊姆的活动中一目了然。仅仅从一个外交官进入“酒吧”刺探情报的行为来看,你就能窥探到其中的关系重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电影、小说般的情节真实的发生,甚至比电影、小说还要不可思议!

  所以说这本纪实文学的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或许在言语上它缺乏文学的美感,但是在内容上却多了一份现实的冷峻与炽热。尤其是作者以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将故事娓娓道来,我们似乎成为了躺在婴儿床上的孩子,眼前就是一幅幅跳动的场景。一批批贝塔犹太人登上了前往以色列的飞机,告别了埃塞俄比亚,来到了耶路撒冷,面对新的身份,新的问题……他们终究是回到了先王所罗门的国度,故事到这里该画上一个句号。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读后感(六):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世界

  “我使用的是‘拯救’这个词的古老含义——就就是字面意义上‘赎回’他人的自由。公元前586年的‘巴比伦之囚’后,这个民族认为自己有责任尽一切努力来赎回犹太奴隶的自由。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前仆后继地实施拯救行动,而今天,人们通过《辛德勒的名单》中奥斯卡·辛德勒的英雄事迹熟悉了救赎的含义。不管花费多少金钱,经历多少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尽一切努力赎回另一个犹太人的生命。”(P.序言/3)

  试想一下,如果某一天你打开新闻,竟然看到说某队探险者自国外发现了个自称是“秦人”或者“唐人”、“宋人”后裔的聚落,这些人完全没有我们通常印象中中国人会有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肤色发色瞳色就没有一处对的。甚至,他们还停留在旧式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形态中。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吝金钱的设法将他们接回国内。只是在你看来,他们除了能够带给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一些失散的风俗文化的传承之外,基本上对这个国家也没啥益处呢。

  虽然,不管你对这些人感不感兴趣,抬头低头的都能看到身边出现了关于这些人的新闻,可实际上,你觉得无论怎样这些人都是属于国家的问题,和你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相关。……很快你发现更糟的是,按照记者的报道,这些人的思维方式根本就是几百年前的了,男人也要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不说,天气再热他们也要把身上的皮肤遮得严严实实的才能安心,和他们握个手就想要强了他们似的,还有“宗族”“遗老”“君臣父子”,天啦撸,你不禁惊呼:这不是“封建流毒”嘛!

  但是,该书的作者,这位可敬的外交官先生,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几个世纪以来,贝塔犹太人一直以为他们是地球上仅存的犹太人。这个失落的部落隐身于北边的群山之中,现在他们濒于种族灭绝的边缘。”(P.22)还“拯救他们”,……好吧,虽然外交官先生是这样看的,但恕我在这里有着小小的不同意见。事实上,这些人本来是用不着你费劲巴拉的“赎买”的!如果不是以色列人的突然出现,他们依旧会在莽莽群山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的确享受不到种种现代人的福利和优惠,可至少也不会被人当做“奇货可居”喊打喊杀的了。

  因为身为外交官的作者职业的关系,需要回避任何可能存在政治意味或者争执的发言,直到卸任之后此书才得以出版。于书中他披露了自己于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开始的时候,远赴埃塞俄比亚参与了“所罗门行动”的前因后果。这个国家甚至这片大陆上错综复杂的宗教问题和棘手政治局势,造成了此行的重重艰难险阻,在那么多人的努力和帮助下终于成功帮助接近两万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回归以色列。正是通过作者这一路行来的切身经历,他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才使得我们可以自书中窥看到外交官工作活动的片鳞只爪。

  其中就有提到外交官家庭尤其是外交官夫人的作用,“希尔达(作者的妻子)在外交工作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很快就感受到她在亚的斯亚贝巴做出的卓越贡献。酒店套房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和招待宾客的地方。希尔达迅速与军队、政府和商界大腕的妻子们建立了友谊,不久她们就开始过来用餐。……我了解了埃塞俄比亚的气氛,探听到政府内部的八卦,并且与埃塞俄比亚的各界名流成了朋友,当我需要信息或者帮助时,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P.149)大概这就是“夫人外交”的真谛了*罒▽罒*

  书中还讲述了作者在埃塞俄比亚雇佣的女仆向他求助的事情,因为她被抓去参军的三个哥哥中一死一残,只有剩下的那个逃跑了,但是为了越过边境需要五百比尔的过路费。顾忌到外交官的身份,作者并没有直接回应她的请求,而是在当月的月底,以奖赏她出色的工作的名义,将女仆的薪水涨了一倍。甚至,当她试图代表她的家庭感谢他时,作者也只能装作没有听到的样子。这件事不独反映出了当时埃塞俄比亚社会形势的危急。同时也更好的刻画出了一个足够的手腕圆熟,却很有同情心的外交官的形象。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法律都在极力朝着去宗教化发展,要么要么极少数政教合一的国家用宗教教规取代了国家的法律规章的时候,大概再没有国家能够像以色列这样将将宗教传统和世俗社会结合的那么好如此融洽统一的了。想想看,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给了钱就能扯证,对方甚至不会去费劲儿验证你此前是否已经有过婚史;而日本的法院判决婚姻无效的依据,也绝非是双方是否举行过传统式婚礼并且上过了族谱;国内的父母催着儿女结婚的时候更不可能因为儿女没有根据某宗教的传统,找了个“只相隔五代远亲,而不是所需的七代”的就一直对你生气——从这些方面上来说,以色列真的是个有够奇葩的国家~

  “在以色列,被承认为一个犹太人相当重要,因为涉及结婚和离婚的《私人身份法》受拉比法院管辖。这些法院的判决依据的是拉比律法,而不是国家法律。”(P.60)很难想象一个宗教意识淡薄的人,会因为宗教感情方面的沉重打击,耿耿于怀了几十年,只能说在我们这个宗教意识淡漠的国家如果真出现了这种人还是挺稀罕的。我们常会听到周遭的人说诸如“我信道”“我信佛”“我信天主”或者其他的宗教信仰,但对方宗教感情的关怀方面最多注意下该宗教的饮食禁忌。再多的就没有了。能够体谅,但无法理解,更别提设身处地了。

  坦白讲,实在没法对一神教产生什么好感。感觉上一神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好比那些更加保守的犹太教徒不只是内部通婚,甚至到了每次接触到一个非犹太人之后都要清洁自己的地步。不知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历史因素还是宗教要求更多些。而那么做的人,到底是别人在歧视他们,还是他们在歧视别人?从这方面来看,犹太人就算不是种族主义,但至少也是宗教主义的了。而且,那些右翼的宗教团体,多少都是有些种族主义的。至于那个犹太复国主义的肤色平等原则,不过始终避重就轻的说辞罢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虽然和黑人白人还是其他什么肤色的人种无关,但是和到底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上帝应允过要聚拢部落”,事实上,为了巩固犹太人的多数地位,以色列建国以来就以此名义大肆招揽移民,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回归潮。以同一个民族为号召,甚至,已经到了顾不上血裔真伪的程度了。在这方面以色列也算是与时俱进了一把,他们终于明白,与其苛求血脉的纯净度,还不如看文化的认同感。就像我们的祖先曾经说过的那样,“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所以在明知道许多俄罗斯移民身份成疑(测DNA怕是祖上连一滴犹太人的血都没有),但只要确定他们对于犹太教的信仰是真实的,就承认他们是犹太人。

  这本书,这个故事,读完只觉悲凉。……犹太法典上说,“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世界,所有犹太人都要守护自己的兄弟”,逐渐地在各种外力内因的作用下,前半句被扭曲成了默认的唯有同族的生命才是生命,这就是以色列人!其实,这样想来也挺正常的吧,为了自己国家的人,为了自己的同族,为了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人们自然愿意更多的付出,但是面对无亲无故的人,有几个是能够出于人道主义的感情去不吝于金钱的投入的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