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想主义者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想主义者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想主义者的读后感10篇

  《理想主义者》是一本由贾斯汀·彼得斯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主义者》读后感(一):颠覆你的想象

  同学,你知道黑客吗?你身边有人是黑客吗?你知道黑客是干什么的吗?……这些问题你都答得上来吗?答得上来,说明你很厉害;答不上来,说明你很普通。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我们都应该来看一看这本书。这是一部真实再现卡夫卡巨著的理想主义黑客故事。

  黑客,源自英文hacker,随着灰鸽子的出现,灰鸽子成为了很多假借黑客名义控制他人电脑的黑客技术,于是出现了“骇客”与"黑客"分家。2012年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的电影《骇客(Hacker) 》也已经开始使用骇客一词,显示出中文使用习惯的趋同。实际上,黑客(或骇客)与英文原文Hacker、Cracker等含义不能够达到完全对译,这是中英文语言词汇各自发展中形成的差异。Hacker一词,最初曾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逐渐区分为白帽、灰帽、黑帽等,其中黑帽实际就是cracker。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常指那些软件骇客,而与黑客(黑帽子)相对的则是白帽子。

  他是受万人期待的网络天才,还是让政府头疼的网络幽灵?你和我一样,也不知道他是谁吧!

  或许很多人对“亚伦•斯沃茨”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看过他豪华的简历,一定会对他钦佩不已:3岁开始接触计算机;13岁,因构架非盈利性网站,荣获ArsDigita奖,该网站被评为年度最佳Web程序之一;14岁,被邀参与制订了RSS 1.0规范;15岁成为制定CC规范的核心成员;19岁自斯坦福辍学联合创建著名社交网站Reddit;24岁被哈佛大学聘用为研究员,此外他还开发了web.py框架、设计了Markdown排版语言,成功推动网络力量阻止《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 的通过……看着这些简历,你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大神般存在的人物吧。

  《理想主义者》也是一部亚伦•斯沃茨的人生传记。作为一个自幼在互联网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亚伦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思维带给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他反对知识私有化,提倡知识共享,希望互联网能帮助受过教育的公众更容易获得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无视法律规则,用破坏来挑战主流观念,而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行为也导致了他最终的陨落。在他死后,大批的追随者发起了规模巨大的纪念活动,侵入麻省理工的官网抗议这个被视为黑客起源地的地方无所作为。斯沃茨短暂的一生被拍成了纪录片——《互联网之子》。2013年3月,亚伦•斯沃茨被追授“詹姆斯•麦迪逊奖”。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他是“一位难以捉摸的天才,但业内前辈们都会对他满怀敬意”!

  斯沃茨天资聪慧,但思想太过超前、自身又太过敏感,终究不为这个社会所容。而世人在对这场悲剧的分析和解读中,更充满了简单化与符号化的误区。他的行为无法用简单的对与错来定义,但不可否认,对这个时代影响巨大,引导世人重新思考互联网前进的方向。

  互联网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身在其中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互联网带给我们许多方便,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危害。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电商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是也存在许多缺陷,需要去规范与治理。有许许多多的人就去,找这些缺陷与漏洞,钻空子去伤害别人。

  在互联网思维下,信息是明码标价的商品。各种利益方用技术竖起了一道道藩篱,将支付不起费用但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隔绝在外。于是,一大批希望改变这种模式的“理想主义者”向藩篱发起了挑战。斯沃茨的遭遇便源于信息流通方式的激烈冲突。

  互联网不仅仅只是工具,他更代表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生命之火。

  这本书带你领略网络世界的技术法律社会问题反应。本书紧随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以一个人的生活为背景。深度剖析大数据背景下各种问题。看这本书时,我常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互联网,黑客,红客,法律的边缘与禁区,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一些些启发。通过互联网探寻知识获取、技术与法律、社会公平等问题,提倡知识共享,希望互联网能帮助公众更容易获得知识。

  他是黑客,是网络世界里悄悄升起的星,他刷新了记录,创造了神话。斯沃茨天资聪慧,但思想太过超前、自身又太过敏感,终究不为这个社会所容。

  理想主义的黑客故事,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理想主义者》读后感(二):黑暗骑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五年前的今天,一位名叫Aaron Swartz(亚伦·斯沃茨)的美国青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间公寓里用皮带自缢,去世时他年仅26岁。一个月零六天后,匿名组织黑进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留下“Aaron Swartz this is for you.”的宣言。世界各地与他素未谋面的网友都纷纷涌入他的纪念网站留言,有人表示当他们已经为在新闻上看到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饥荒、洪水、战争和暴力而感到麻木的时候,却唯独被Aaron自杀的消息蜇痛了神经;其中一位名叫John Atkinson的网友写到:

  “Aaron Swartz is what I wish I was. I am a bright technologist, but I’ve never built anything of note. I have strong opinion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is world, but I’ve never acted to bring them to pass. I have thoughts every day that I would share with the world, but I allow my fears to convince me to keep them to myself. If I were able to stop being afraid of what the world would think of me, I could see myself making every decision that Aaron made that ultimately led to his untimely death. This upsets me immensely. I am upset that we have a justice system that would persecute me the way it did Aaron. I am upset that I have spent 27 years of my life having made no discernible difference to the world around me.”

  人们不厌其烦地追赠各种各样的cliché头衔于他:电脑神童、年少成名的计算机天才、数字时代的罗宾汉、互联网之子。Aaron出生于芝加哥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在计算机领域的过人智慧,14岁是他已经RSS的主要contributor,能够在互联网会议上穿着大两码的T恤和一群成年人侃侃而谈;高中时期因为觉得无聊而辍学,他选择在当地的社区学院修课,随后被斯坦福录取,却又因为觉得无聊而辍学创业;19岁时他拿到硅谷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投资创办了自己的网站Infogami,随后将该网站并入另一个创业项目Reddit,一年后Reddit被Condé Nast收购,年满20岁的Aaron轻松跨入百万俱乐部。到此为止Aaron的人生经历与许多现今身价数十亿的硅谷奇迹如出一辙,而他的父亲Robert Swartz也说过只要Aaron愿意他可以随便找个科技创业公司,拿着几十万几百万美金的年薪过上开游艇当VC迎娶米兰达·可儿的赢家人生。但Aaron却毅然走上了一条奇形怪状的人生道路:进入Weird杂志工作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因为无法忍受碌碌无为的同事和过于拘束的工作氛围辞职,22岁的他因为参与Free PACER运动第一次被FBI约谈和调查,23岁的他加入反SOPA(Stop Online Piracy Act)社会运动并且成功地通过逆转舆情阻止了该法案的通过,24岁的他因为在一个名叫JSOTR的电子学术期刊网站上用自己编写的程序疯狂下载文档而遭到马萨诸塞州地区检察院的起诉,26岁的他不堪面对多项重罪的指控重压、沉重的财务负担以及种种原因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Aaron的逝世在互联网界引起轩然大波,从媒体采访和亲朋好友的叙述中不仅能够勾勒出他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也有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细节,比如Aaron会根据菜单上的字体来选择餐馆,而他最喜欢的字体是Helvetica;他非常挑食,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连摸一下都害怕),并且只吃白色或黄色的食物;他非常在意保持身体的水分充盈,会在公寓里摆上四个开足马力的加湿器;他很喜欢阅读社科和哲学类的书,并且每年都会给自己列书单、做笔记,很少看小说,但最喜欢Infinite Jest(虽然David Foster Wallace也在2008年上吊自杀了)。两任女友都认为他是个一心一意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人,但又因为其极度敏感的性格和超越常人的共情能力常常深陷痛苦之中,他无法面对餐馆的服务员或出租车司机,因为这类职业逼着他直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然而Aaron与你我这样普通愤世嫉俗之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竟然真的会开始写邮件、写代码、建网站、发表演说、参与社会运动,而事实证明他也的确做到了——他成了大多数人梦想过却没有勇气成为的那种人,成了所谓探索混沌边界的那一小撮人类精神最顶部的光芒。

  回顾Aaron简短而充盈的一生,他始终坚信属于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那一部分信息应该对全人类开放,而不应该被少数几家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私有化,正如他的偶像,选择将万维网免费提供给大众使用而不依此申请专利攫取财富的Timothy John Berners-Lee一样,Aaron值得被每一个受益于信息公开化的互联网公民一直铭记下去。

  JSOTR侵权案

  2010年9月4日,Aaron潜入MIT的校园并将一台新买的Acer笔记本藏进一个地下室的储物柜里,利用MIT的开放网络和权限,Aaron设计的程序开始高速从一个叫做JSOTR的电子期刊网站下载文档。期间这种异常的下载活动被JSOTR检测到并封锁了该电脑的IP,但仍然没有阻止下载行为,此事已经引起了MIT方面的怀疑,随后那台“作案”的电脑被校方发现并在地下室安装了摄像头。几天后,为了更硬盘的Aaron戴着自行车面罩现身,浑然不觉自己的一举一动被摄像头拍个正着,完事后准备离开校园的Aaron立刻被潜伏在路边的警察逮捕了。

  Aaron一直没有透露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JSOTR声称Aaron下载的文档价值高达数百万美金(事后被证明他下载了成千上万份1942年出版的植物学期刊),检方也将以此作为量刑的基础。调查展开后,Aaron同意归还他下载的所有文档,JSOTR也决定撤诉,然而马萨诸塞州的地区检察官Carmen Ortiz和助理检察官Stephen Heymann却对Aaron穷追不舍,在MIT的鼎力配合下,他们决定对Aaron提出电信诈骗等多项重罪控诉。这一步令Aaron和他的家人朋友措手不及,一方面,Aaron的行为并未对任何人或机构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失,检方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的行为由经济利益驱动,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更像是个典型的黑客式恶作剧——Aaron归还文档、JSOTR不再追究,事件到此为止。更何况MIT本就是这种黑客文化的发源地,该校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的氛围历史悠久,对学生“恶作剧”的容忍度也极高(2006年MIT的几个学生曾经用伪造的证件从加州理工偷了他们的镇校之宝——一尊三吨重的加农炮,并把它运到了4800公里之外的东海岸,并堂而皇之地把其放在MIT的校园里并写上“前任主人:加州理工”,这次行动在MIT内被称作英勇事迹广为流传)。甚至在案件开审后的两年里,Aaron一直寄希望于MIT能够改变立场、放弃与美国政府合作转而维护它历来对互联网自由精神的支持和鼓励,但他一直没有等来这个至关重要的转变。

  2008年7月,Aaron曾和几个朋友共同起草和撰写了《开放信息游击队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他简单而有力地阐述了自己对于版权保护和信息公开的立场和看法。Aaron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就是力量,赋予每个人平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构建一个更加公开、平等社会的基础,但永远总有那么几家贪婪的公司希望靠着把这些人类共同的知识和文化锁起来,靠着出售昂贵的“入场券”大肆渔利。大量的学校和科研机构每年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给这些出版公司用以订阅它们的数据库,而这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才有阅览这些学术文档的“特权”(当然毕业之后立刻会被收回),对于那些无力支付这笔费用的普通学校(多数又极有可能来自既没有钱自己做研究,又没有钱订阅期刊的第三世界)、不附属于任何机构的独立研究人员,甚至只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得了肺癌因此想要浏览一下该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的普通人而言,这些私人公司无异于人类通往知识高速公路上拔地而起的路障收费站——只有一部分有钱的公司和个人被放行,因此他们也会越来越接近人类集体知识的宝库、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绝大部分人或绕道而行,或止步不前,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拾取残羹冷炙,靠着由数百万广告商撑起来的各种XX百科荒度余生。

  至于为什么Aaron在那么多电子出版机构中单单选中这一家也一直是未解之谜,大众所知的JSOTR是一个知名的在线期刊存储系统(类似于中国知网),它由一家名叫Ithaka Harbors的非盈利组织(NGO)控股,该NGO的宗旨是“帮助学术社区更好地将研究成果电子化、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发展”,该组织旗下虽然还有一部分其他的业务,但根据2014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其80%的盈利都来自于JSOTR的服务。而Ithaka Harbours的母公司又是一家名叫安德鲁梅伦的私人基金会(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该基金会涉及的主要领域为高等教育、博物馆和艺术收藏、环境保护等,但其公开有盈利的运行项目只有四个,JSTOR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带来6900万美元收入)。同时该基金会名列全世界捐赠额最高(即最有钱)的基金会地二十一名,捐款总额超过60亿美金。在该榜单上,比尔盖茨基金会以毫无争议的优势排名第一,在中国大陆广建医院和学校的李嘉诚基金会排名第十五,前两者的财富累积无疑来自于微软公司和数不清的地产、能源、媒体投资项目,但一个专注于高等教育领域和“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的机构竟然能获得如此巨额的利润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Aaron的观点。

  后版权时代

  2008年,22岁的Aaron第一次引起FBI的注意就是因为他参与了一个名为PACER(Public Access to Court Electronic Records)的项目。PACER是一个美国法庭记录的在线数据库,所有希望从PACER下载公开法庭资料的用户都需要按页付费(10美分/页),这些法律档案对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和普通公民来说都十分有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刚需,但由于这也是一项每年利润高达数十亿美金的生意,没有人能白看。PACER系统每年给法律体统带来1亿2千万美元左右的利润,但维护该系统的成本却不到收入的一个零头。Aaron加入了另一位美国活动家的Free PACER运动,将已经付费下载过的法律文档上传到另一个网站供人们免费下载和浏览。由于Aaron所设计程序的超强搜集和下载能力,他成功地引起了PACER的注意力并且关停了它在几个公共图书馆的测试项目,而他和他的家人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被FBI监控的滋味。

  另一个令Aaron声名鹊起的事件则是Aaron参与组织的社会运动成功地阻止了美国国会通过《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 Stop Online Piracy Act)。2011该法案年由一名德州共和党议员提出,一旦通过,美国司法部以其他版权持有人可以更加便捷地申请法院禁令以对付盗版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网站,比如任何用户在六个月内分享10份未授权的音乐或电影类的版权作品将面临最高五年监禁的处罚;比如任何上传到Facebook或Twitter上的内容都有可能因为侵犯版权这一原因而遭到审查或下架或封锁;比如任何把域名注册在美国的网站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而被关停和封杀。该法案在国会和民间都引起了两极式的反响:包括好莱坞众多电影、音乐巨头公司和大型出版公司强烈支持并认为只有进一步加紧控制、从严处罚才能保证知识产权和其背后的受益者;以谷歌、维基百科、Reddit、Craigslist等在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则强烈反对,认为此举无异于网络审查,不仅影响言论自由,而且还会鼓励互联网上的告密行为,为了表示反对,以谷歌为首的一系列网站都以黑屏来表示抗议。Aaron不仅加入了反对SOPA的阵营,并且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四处发表演讲、在网络上参加各种连线发表自己对互联网议题的看法,在他的积极推动和其他人的努力下,舆情高涨,最终支持和反对该法案的议员数量也发生了大逆转,最后连白宫都公开表态不支持该项法案。

  许多人将这场战争戏称为好莱坞与硅谷的终极对决、版权文化与黑客文化的冲突、人们日益觉醒的版权保护意识与信息全球化和高速流通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既得利益者对whistleblower越来越严密的堤防和碾压,外界普遍认为检方之所以对Aaron穷追猛打是想要杀鸡儆猴,毕竟美国政府和大型企业都不愿意再出现下一个阿桑奇或斯诺登。

  “版权”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18世纪初的英国,为了应对印刷行业的迅猛发展,英国议会通过了Licensing of the Press Act 1662以对出版物进行规范和管理:议会授予特定的出版公司(当时还是印刷厂)垄断发行出版物(当时以宗教宣传物为主)的权力以换取这些公司对政府机构的绝对忠诚(不随便出版反动的内容等等)。而作品的署名权起初也是为了便于管理部门溯源而产生,这一概念在产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保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但却不会改变其被用于控制言论的本质(SOPA法案可以说是对版权概念的一场复古运动)。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特征之一就是日常生活食物的商品化,无论是水、土地、空气、石油、矿产这些原本隶属于公共领域的自然产物都被私有化并打上价签出售,连思想领域的产品也被一一打上“创意”、“版权”、“方案”等标签待估而沽。这种做法固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生数以万计的社会价值、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社会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的差距。正如Timothy Garton Ash在Free Speech一书举出的例子,网络实名制永远是双面雅努斯,一方面能够用来强迫人们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从而控制和减少网络暴力和传播谣言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会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给政府追责提供了便利,版权的存在似乎也永远是两种利益之间的互相博弈和此消彼长。

  Aaron坚信,人类知识是属于公共领域的财产,不应该被个人或企业垄断用做牟利的工具,更何况这些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并没有直接进入创作者手中,而是流入了出版商、聚合型平台的手里。Aaron之所以选择学术期刊和法律文档开刀不无道理——比起其他内容而言,这类文档更符合“人类共有知识财产”的定义:首先,任何学科研究都建立在人类已有共识的基础之上,没有哪一项研究可以完全建立在某个独立研究者的独立发明或发现之上,按照知识产权的逻辑,是否每一个学过“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人都应该向牛顿支付版权费?其次,绝大多数科研项目前期都已经得到了政府或各种基金会的支持,其中许多款项即来自纳税人的税金,且科学研究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对于应用领域的价值而非向其他研究者榨取稿费(但不可否认也许很多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只有收取稿费这一种获利途径)。最后,论文和法律文档这类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成本极低,这个行业的产业链被缩短到无线短,大型电子期刊平台几乎只需要支付CDN、带宽和电费的硬件成本就能躺着收钱,因此也意味着他们的利润被无限放大(相较于产业链比较长的图书出版和电影发行,一个雏形需要经过许多步骤和人员才会变成成品,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化了终端产品的收费)。

  在图书出版领域,一本书从“私人知识产权”变成“公共领域的人类共识”大概需要50年到95年不等,具体取决于参考哪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坦白说,目前市面上每天不断有新的出版物涌出,但真正能熬过50年后还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有人愿意花钱购买的寥寥无几,这也很讽刺地证明了许多当下人们拼了命要关起来收门票才能看的所谓“知识产权”甚至都称不上“知识”也完全不值得被作为人类共识代代相传。相比之下,电影、音乐、设计和学术期刊领域则由于种种原因(版权归属不清、创作成本/利润高等)还未引入“公版”的概念,除非版权方所有方(或其后代)自愿放弃这个创收的良机。

  相比于过度保护而引起反火(backlash)进入后版权时代的美国,中国的版权保护意识方兴未艾,对于看惯了盗版电影、用惯了盗版软件、随手转载和抄袭公布上网上作品的网民而言,近几年来网络上声势浩大的反抄袭和举报活动层出不穷,“举报抄袭”和“保护版权”在这个国度逐渐成为了几波政治上正确而不敏感的代表性网络运动之一。大批内容创作者以食不果腹、备受剥削的形象出现、控诉内容创造者的生存困境,然而也有一部分内容创作者终于领悟到了这个行业的终极奥义:靠读者付费最终会只会饿死,但吸引到了足够多的读者后自然就有广告商来买。毕竟YouTube等视频聚合类网站已经证明了这种商业逻辑的可行性,用户可以忍受看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广告却无法忍受付几块钱看一部电影。

  目前,处在产业食物链底端的内容创作者的确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变现方式,绝大多数名气较小的创作者会将自己的作品交给流量充沛的第三方平台,平台既能收广告商的钱,还可以和创作者分成(更常见的是直接买断);名气略大的创作者则可以自己设计网站或订阅项目,既可以要求读者付费订阅后才有权限阅读/观看内容,也可以将内容免费开放接受自由打赏(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接广告,只是撇开了平台这个中间商)。自从2008年中本聪提出区块链(Blockchain)的概念以来,去中心化和消灭中间商已经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主流趋势,用户直接向创作者打赏的创新机制层出不穷,包括把点赞货币化的Steemit和可以跨网络平台赠送虚拟礼物/打赏的直播平台Uplive(国内大概叫秀币)。

  事实改变之后

  Aaron逝世五周年后,他所期待的公开信息时代有没有到来?很显然是没有,Aaron的第一任女友,科技媒体记者Quinn Norto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2011年起Arab Spring和Occupy Wall Street这类公民运动达到巅峰以来,2012年以后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监控和管制都趋于严格。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自2012年起至今仍然躲在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内避难;将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档案泄露给《卫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刚刚更新了他在俄罗斯的短期政治避难许可(可以躲到2020年);暗网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的创始人乌布利希(Ross William Ulbrich)的上诉刚刚被美国第二巡回法院驳回,维持他终生监禁且不得保释的判决。只要挺过这一波oppression,说不定还能等到美丽新世界(虽然也不太可能),但相比这些人都更符合“完美受害者”(没有政治阴谋、没有泄露国家利益、没有贩卖毒品军火、也没有因此获得任何盈利)设定的Aaron Swartz却做出了一个永远无法挽回的决定。

  谈到Aaron的自杀决定时,他的好友认为正因为Aaron常年以来在生活中享有的无限大的自由(民主的父母充分尊重他高中就辍学去发展自己兴趣的决定,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提前搞定了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汲汲追求的名誉和财富),当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用拼命消费垃圾(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来打发时间时,Aaron已经深陷思考“个人道义责任的边界”和“权利的不合理性”这种存在问题的泥潭里。一个未经社会染指的极端理想主义者,当面对全控机构排山倒海的压力时,就像一只被坦克履带碾过的蝴蝶。普通人甚至愿意托管自己的部分自由以避免和执法机构打交道,一旦被FBI或CIA这类机构列入名单后,你将会面对清晨五点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探员,你的家人和朋友随时可能受到监控和盘查,你不敢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和社交网络,人生自由也会受到限制;不仅如此,连Aaron这样小有积蓄的人最终都被繁琐而冗长的庭审程序以及高昂的律师费拖垮,监狱这种体制的极端体现也令他感到极度不安。最后,一旦背上了“重犯”的包袱,就等于遭到一部分社会的永久性除名(Aaron曾经十分希望通过进入到体制内去改变它,他一度在民主党议员Alan Grayson 的办公室实习,期望了解政治的运作机制,但白宫不会聘请任何有重罪记录的人)。

  直至今天,光怪陆离、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和传奇,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硅谷金童也成就了比特币的暴涨神话。世界各地仍然很多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Aaron,仅以此文记录这个为信息公开和网络自由奋斗过的年轻人之生平事迹,泰戈尔一百多年前就为这些人类的盗火者写下了生命的注解,而我们不过是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

  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 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 ( Stray Birds 167 )

  《理想主义者》读后感(三):理想主义者的迷茫

  在今天互联网可能意味着能做任何事情,小到出行支付——出门去吃个早餐买个菜的移动支付,大到数据分析——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是庞大的云计算中的一个变量,我们无法不对这样新兴的技术抱有幻想和期待,如同看着一个邻居家的孩子慢慢成长,会刻意容忍他的那些小毛病,因为从1969年互联网呱呱坠地到成熟的如今互联网改变生活,颠覆传统的社会习惯,互联网仅仅才走过49年,具体到中国人头上可能还不到二十年(这里说的是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概念在中国的实行),对与我们来说,他的进步空间上升潜力巨大,我们善于原谅,也似乎愿意承受互联网改革伴生的阵痛。

  以硅谷为领头的互联网巨头企业们宣称,要用技术改变世界,却偷偷把后台数据开放给国家安全局,要不是斯诺登,我们不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在不断沦陷,我们回头就会发现,这个邻居家的温和的小孩子已经在溺爱放纵中变成了无人制约的野孩子,互联网缺少监管成为不争的事实。互联网的困境顺理成章波及现实。

斯沃茨前的抗争

  斯沃茨第一次出场就是在他十五岁时,作为全美最年轻的公共领域的支持者,参加埃尔德雷德的辩护会,这个看上去瘦瘦弱弱的男孩,穿着一件棕色夹克衫,见着记者拉了拉拉链,歪了歪头,似乎还不善长回答他人的发问,他还不明白他的生命会紧紧的靠着他的抗争,因抗争而灿烂,也因抗争而陨落。

  斯沃茨的抗争的互联网版权革命,其实远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就开始了,英国政府为了控制舆论,控制言论,颁布了皇家出版特许制,规定只有皇家颁发准许证的工会成员才拥有对垄断印刷的特权,当时这样的一个制度保障的既不是作家的利益,也不是公众的利益,而是所谓的国家稳定和安全。后来英国政府和平演变,社会各阶层开始反思以往的法律,观念的改变诞生了《安妮法案》,这是近代第一部版权法,规定了作品版权应该属于作者,这才是真正的迈出了版权保护的可喜一步。

  可那仅仅只是小小的第一步而已,人类要走很远,这个步子也要紧紧的跟着时代发展才行,于是有了推动美国版权法颁布的韦伯斯特,有了捍卫国际版权法的卫士约翰逊,有了古登堡计划的发起人哈特,有了互联网档案馆的卡勒,等等无数的人为此奔走。

  终于到了斯沃茨了,与其说斯沃茨选择了这种互联网开放的抗争,不如说是时代选择了斯沃茨。

斯沃茨的抗争

在前校长罗伯特雷舍科的记忆中,斯沃茨是个过分自信的小孩,他总想着安排一场和校长的单独会面,好将一些关于教育改革的书和文章推荐给迷茫的校长。

  想想斯沃茨的JSTOR的入侵事件其实并不复杂,斯沃茨在MIT图书馆的地下室内接入数据接口,开始打包下载庞大的论文数据,导致了JSTOR后台崩溃,仅此而已,斯沃茨没有交代他下载的用途是什么,检察长就决定审判他并施之严厉的刑期,在多次的交涉和谈判都无果后,2013年1月11日,中国接近春节,合家欢乐喜气洋洋的传统节日里,大洋彼岸的这个内敛的大男孩在公寓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世界。

  斯沃茨是个有梦想的人,他积极投入政治生活中,和各州候选人都有联系,创建了开放图书馆,并参加了多种重要的互联网会议,同时信仰互联网自由主义,被誉为数字时代的罗宾汉。

他那样急迫地消耗自己的青春,仿佛它是即将熄灭的太阳,而事实上,他的光芒一直被人们忽略,直到最后终于真的没入了黑暗之中。

后斯沃茨时代的继续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已不在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多呈现的是社会问题。、

  如何让互联网成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开放舆论,传播知识,消除贫困,致力健康,促进各方交流,而不是让互联网攥在少数人手中,变成另一种垄断主义,从而操控民意,舆论,甚至煽动国家仇恨,变成一个阶层的工具。

  这对互联网中心的参与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术改变世界的未来,我们更要警惕宣称万能解决方案的口号,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掌握必要的批判性思维,不要情绪化,不做沉默的螺旋,真理永远不是既定的,他也并不真正的永远掌握在某些少数人手里面,不要害怕带着镣铐跳舞。

  我们需要高举光荣而灿烂的怀疑,把他举过我们的头顶,翻越技术的藩篱。

  《理想主义者》读后感(四):自由与理想

  《理想主义者:亚伦·斯沃茨与自由文化在互联网的崛起》一书中,用互联网天才黑客亚伦•斯沃茨的一生为基础,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的自由和版权保护的问题。在当下,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网上冲浪,开拓眼界,电子支付,共享经济等,互联网世界俨然是另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精彩空间。自由是在法律下的自由,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受各种法律规则的约束,在规则之下有秩序的活动或生活。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束缚在一定限制内的,否则必将损害另一些人的自由。如果没有束缚,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现实中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规则,在互联网这个共同的家园中,也有规则和秩序可言。

  理想主义者亚伦•斯沃茨被公认为计算机方面的天才,他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思维带给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反对知识私有化,提倡知识共享,希望互联网能帮助受过教育的公众更容易获得知识,这在很早之前,亚伦•斯沃茨就不仅意识到互联网的强大,也意识到互联网传播知识,普及知识的能力。24岁的亚伦•斯沃茨在一个名叫JSOTR的电子学术期刊网站上用自己编写的程序疯狂下载500万学术文档,之后遭到马萨诸塞州地区检察院的起诉,在审判尚未有结果前自杀身亡。回顾其短暂的一生,斯沃茨在互联网信息共享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提倡知识共享,用自己的手段打破主流的观念,从而触犯了现行的法律制度,面临着控诉和制裁。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理想主义是普及知识,共享大众,这在互联网世界中同样实行。

  在互联网思维下,在市场规则下,信息也是一种商品。一方面各种利益方竖起了一道道藩篱,将支付不起费用但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隔绝在外。另一方面人们生而平等,都拥有享受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不能因为出生或贫穷就限制了共享信息的能力。斯沃茨的遭遇便源于信息流通方式的激烈冲突。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互联网的文化自由、版权保护有其存在的必要,为了保护创新者的权益,知识产权的出现让人们在法律规定的正当行使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普及,我们希望越来越多有价值的知识通过互联网或现实的渠道,让更多普罗大众共享,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理想主义者》读后感(五):对现行信息传播方式与版权保护的思考

  一一[美]贾斯汀·彼得斯《理想主义者》 这本书属于重庆出版集团的知行书系。知行书系的发行动因是深度阅读。这本书以计算机天才亚伦·斯沃茨之死为切入点,回顾了美国版权法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了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引发的关于信息存储、流通、利用的前沿问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版权意识带来的挑战。 黑客亚伦·斯沃茨站在时代最前沿,人类社会在他的后面。 我们问一问自己,有谁没有用过从网上下载的文档?比起付费,人们更乐意在网上寻找免费资源。我们曾经享受着互联网信息流通带来的便利,而互联网最开始的免费时代渐渐过去,很多资源我们要付费才能下载。 美国版权法发展历程比较有趣,美国刚独立时,与英国很不对付,出版商大量盗印英国作家(如狄更斯)的小说,文本粗制滥造质量很差,但极便宜,底层民众因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文化素质得以提高。后来美国本土的正版书商和盗版书商两个利益集团又展开了竞争。“传统出版行业为自保结成了同盟,开始打着国际版权法的幌子,试着利用法律进行亡羊补牢,反对看似不公平的竞争。”(P45)说来说去都是利益集团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所作出的磋商或者妥协。原作者本身得到的报酬和利益集团比起来差太多了。 黑客亚伦用程序下载了近500万篇论文,从而被起诉,在即将被判刑之际他自杀了。他认为信息,包括文学作品、影音、论文,都应该被自由分享。他认为“限制公众获得有用的知识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拥有大量信息的人有义务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与信息匮乏者分享。”这样的主张令一些行业的人感到恐惧,“刻意维持信息稀缺是他们的谋生之道”,而亚伦所主张的“激进的自由文化运动”会让他们破产。(P4)亚伦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一些利益集团和现行的版权意识,个人的力量太弱小,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从前在酷玩实验室的公众号里,看过一篇文章,讲有一群黑客也在做着类似的事,这个文章里面所说的网站似乎叫海盗船(?),反正名字跟海盗有联系。说那个网站上分享了很多的作品,当然也不全是盗版,有一些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发在这个网站上,免费和公众分享。有一段时间为了躲避检查,还把服务器发送到空中。总之看了就觉得这群黑客真牛,各种炫目高科技。 这本书所探讨的内容我看了以后很震动,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拍摄的书页,有个做公司法务的朋友回复说: “知识产权保护是推进人类进步的一大制度,如果不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是没有动力去进行科研的,因为偷来得更快。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太弱,企业一般都没核心技术。商人正当条件下的逐利并没有错,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拿20年的独占权换取经济利益,企业保持知识产权优势地位能获取利益所以才会有动力前进才能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如果完全共享,是反人性的。” 也有人回复:“未来将有信息完全自由流动与共享的趋势,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革命。至于企业科研动力,主要是为了利益。给为信息增加作出贡献的科研者以高额奖励应该可以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过这样的世界会遇到以下问题:1是信息量过大,难以甄别消化,在信息之海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会有些难度。2是如你所说,解决一个问题,大家全都借鉴前人的经验,自己开辟新路径的人会变少。比如一个问题本来有十个解,大家为方便,都去借鉴前人信息,现在就只有三个解了,别人就懒得再找解法了。3是如何鉴别新信息的贡献度。” 由此可见,对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无论问题何解,“知行书系”引人思考的目的是达到了。 借用书中一段话作结: “世界正立于崭新的信息化时代的边缘,信息化时代一旦真正到来,就意味着旧时代的消亡,包括其中所有依附于旧时代的财富和利益。至少它会使长期以来适用于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分享的交易关系变得更为复杂。”(P77)

  一一一一找错字的分割线一一一一一

  28倒数第5行应是“赔偿要求”。

  87第1行应是“《失乐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