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零年:1945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零年:1945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零年:1945的读后感10篇

  《零年:1945》是一本由[荷]伊恩•布鲁玛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零年:1945》读后感(一):小感想

  看似胜利的一年中,背后隐藏着更多为人思考的现实:战争带来的饥饿、复仇、记恨、性解放……似乎没有人在这场战争中是胜利者,作为胜利者的盟军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蹈着曾经纳粹的行为。但在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去除上,盟国并没有秉持着复仇者的心态,而是通过一种相对具有程序主义的审判来终结这一场战争(尽管很多时候,审判都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和早已经知晓审判结局的事情)。战后欧洲也阻挡不了自身的颓势,即使在泛欧主义作用下成立的欧洲联合体,也改不变不了美国成为世界中心的事实。伊恩·布鲁玛用大量看似很平常的事情阐述了这一年所经历的人和事情,20世纪所主流的悲观主义似乎在1945这一年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这一年也是冷战开始的一年。之所以将1945看作是现代世界的起点,一方面是大战的终结,相对和平的时代的到来,另外一方面,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人们,对和平的追求则在以后的岁月中更为强烈。

  《零年:1945》读后感(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2015年,全世界都在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不过,大家所纪念的大多是战争的过程和结束,而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的《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一书关注的是战争结束后,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民族所面临的情境。

  1945年,是一个旧世界的结束,更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一场战争,持续了八、九年时间,九千余万人伤亡,突然一天,说战争结束了,可是,生活还可以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重新回到战前的轨道上吗?很多人希望如此,但又都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害颇深,几乎达到种族灭绝的程度,但战争结束,他们想回到家乡时,原先拥有的房子、土地已被别人占有,他们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于是,他们想结束这种生活,去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可是,为了平衡各方面利益,几个大国对此却又不支持,战争的胜利使犹太人没有了性命之攸,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东南亚,菲律宾、印尼,这些国家对待日本侵略者的态度很暧昧,如果没有日本人,这些国家还是西方殖民地,日本人的入侵起码帮助当地的反殖民者,如苏加诺等人,获得了权力,二战的结束使他们又要思考如何再次摆脱西方的统治,所幸,历史潮流浩荡,独立已是大势。

  中国更不必说,外战尚未结束,内战已磨刀霍霍……

  不过,以上种种,在美、苏、英等大国看来,并不是重点,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战争已耗尽了英国全部资源,居然正面临着饥饿问题。战争让英国人不再相信他们过去的政策,社会主义给了他们一些希望,因此,英雄丘吉尔的战时内阁一结束,大选中意外惨败给更像社会主义的工党。

  日不落帝国的日落西山,成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它此时需要喂饱整个欧洲。所幸美国当政的政治家们远见卓识,他们不但支持盟友的重建,还支持了敌对德国的重建,恢复了元气的欧洲也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的。

  唯一需要他们担心的,就是苏联,那个年代,很多人还对苏联存在着幻想,甚至美国还一再退让,可现实一再提醒人们,苏联不可能成为朋友。

  解决完当下的问题,还需要清理废墟,在欧洲,在日本,扫清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让法治重新回到这些地方。可是,各方从自己利益出发,不可能有完全的公平,战犯并没有能得到完全的惩处,好在,世界逐步安定下来。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未来如何不再让战争重演,依靠法治,依靠联合国,事实证明,二战后这些措施并不那么管用,世界大战几次一触即发,或者说,冷战也是一次世界大战。

  本书的作者伊恩•布鲁玛,是个荷兰人,战争中,荷兰起到的作用无足轻重,但荷兰人的生活也完全被战争改变了,他的父亲就被德国人捕去军工厂作劳工,直到战后才回到了家。作者从始至终避免宏大叙事,努力从细节入手,通过对他父亲这样的“小人物”的描写,叙述世界的变化。更可贵的是,作者不仅仅了解欧洲,他还是个东亚通,了解东方文化,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这给他的写作带来了不少便利,说到底,二战有一半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

  战争结束,世界不会回到原来的模样,但是,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轨道。1945年,成为了新世界的元年,今后的几十年世界命运,根源就是这个时刻。

  《零年:1945》读后感(三):《零年》——一个被人快要遗忘的现代起源

  1945年,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所能记得的只是《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那说明你看的一定是某种意义上的教科书。这些是战后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没有错,可是这些冷冰冰的政治术语对于构建一个战后文明却是远远不够的。和很多历史故事一样,我们总是被某些大框架限定了自己的思维,从而根本无法完整地认识一个历史时期。如果世界真的是那些联合国五大佬说的那样,又该怎么解释战后世界各国爆发出来的种种吊诡的行径呢?年轻人的崩坏、文明秩序的重建、甚至法国和中国在联合国里的尴尬地位……这一切其实就摆在人们的眼前,可是大多数人,即使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其实都不太愿意深挖这些细节。这种历史书其实不太难找,但是毕竟它们往往讲述的是精彩纷呈的二战到动人心弦的冷战之间的故事,有时候未免显得无聊。一本类似于《零年》这样的写得并不枯燥的全方位画卷想必没有人会拒绝。

  战争对这个世界的冲击大于任何其他形式的灾难,至少它对人类文明的流传造成了断层性的影响。战争让好多人都忘了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犹太人和斯拉夫人忙着求生、德国人忙着撇清楚纳粹和自己的关系、光复了祖国的人忙着找到自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位置。年轻人的迷茫、仇恨,本身就隐藏着人类最深处的恶。再加上战败的耻辱、粮食的短缺、性资源的缺乏,他们变得那样叛逆也只是个必然的逻辑。战后历史的细节真是叫人不忍猝读。人们没有理由地在已经很可怜的人身上发泄自己的怒火,大多数时候所谓的审判和法理不过是暴力政权合法性的遮羞布。人类的理智即使是在战胜国身上也得不到什么体现。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是正义的战胜国,才有恃无恐地做着让人齿冷的事情。旧的规则和道德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那些想延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秩序的大人物和小人物们没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历史本身的可悲性,也是人类所以能够自觉愚蠢的原因所在。迫害、明争暗斗、争名夺利,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所有人也许都会认为只有自己的国家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可是实际上黑暗才是绝境中人类的共性。法国人镇压阿尔及利亚、美国人搞报纸审查、英国人背叛犹太人、苏联借反法西斯之名胁迫东欧、德国人伪造证件、日本人出卖本民族的姑娘、韩国人搞军政府独裁、菲律宾人打砸华商、国民党准备出卖主权、共产党感谢侵略军,看完这些桥段不由得让人疑惑,这个世界究竟还有好人吗?当然是有的,可是必须是国泰民安的时候才会有。否则,困难时期人与人的互相关爱就不会被认为是美德了。

  战后零年,真的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万花筒。

  《零年:1945》读后感(四):战争?和平?

  《零年:1945》读后感(五):新视角下的1945

  关于1945,人们惯常聚焦于成王败寇的战争结果和战后美苏势力范围的划分,一将功成万骨枯视角下,众多战后遗留症都成了无足轻重的调味品。本书作者则从这些易忽略的角落出发,给我们观察二战后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丰富庞博的时事资料和众多当事人的现场演绎,使其成为一本值信赖的、系统性的专著。 1945年,经济通缩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德日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看似已被合上,但实际散去的只有热兵器的硝烟,哭泣的灵魂并未得到安息,众多魑魅魍魉依旧在各个角落蠢蠢欲动。刚从集中营逃离出来的犹太人,还未来得及将奥斯维辛的霾气吐尽,就又被东欧各国的排犹行动当头一棒;那些曾在战争中笑饮敌血的无数战犯,大都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时任政府的肉食者;反而是饱受战争之苦的德国下层百姓,成为苏联野兽们的泄愤品。讽刺的是,希特勒纯净血统的宏图伟业,最终却由那些仇恨德国的人代为完成了,发生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种族清洗,让德国人成为作茧自缚的冢中枯骨。战后关于社会改造和联合国建立的世界大同的设想,也最终在斯大林的白眼中变为笑话。 即使是在最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全盘正义也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注定是南柯一梦。

  《零年:1945》读后感(六):零年创世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一套“理想国译从”,英文为“MIRROR”——镜子系列,以史为镜,全部是国际知名学者著作的历史类专著。类似的丛书系列还有社会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但是与“甲骨文丛书”古今中外不所不包相比,理想国译丛系列基本集中在二战以后的历史。理想国译从的装帧非常简洁,扉页上全都是一个大大的“M”,区别仅在于字体的不同。伊恩布鲁玛所著的《零年:1945 :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是我读该系列的第一本。理想国译丛在2015年1月出版本书,很有向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的意味。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对1949年比对1945年更有感情,1949年之前是万恶的旧社会,1949年之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但是纵观世界,1945年的二战结束却更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的题目已经很直白的揭露了作者的观点,他把1945年称为零年,与耶稣诞生相提并论,认为这是现代世界的诞生时刻,对于我们这些非基督徒来说,读完本书会发觉,在某种意义上,1945年应该比公元元年更伟大。

  一幅战后“浮世绘”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一书中曾引用了威尔杜兰特在《西方文明史》一书开篇的一段话:“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互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内容。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创作雕塑。”在这段话之后,熊培云写道:“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亘古如新。” 本书则突破了“通常历史学家的记录”,未落入一般史书偏重于英雄人物的窠臼,而是展现了一般人民的战后生活,描绘了一幅战后的欧亚大陆“浮世绘”。

  战争的胜利使得整个欧洲大陆的荷尔蒙分泌旺盛异常,尤其是欧洲的女性,狂热的爱上了“拯救自己”的美国大兵,俱乐部里夜夜笙歌。人们在男欢女爱中重新找回了“一丝人性”,同时也催生了女权主义和性解放运动的萌芽。

  还有许多人踏上了回家的路。被迫为法西斯工作的人、盟军战俘、战败国战俘终于回去了,却“近乡情更怯”。普通人经过几年战乱,自己身上发生了许多改变,又担心家人出了变故,离家越近,越是惶惑;作为战俘,无论是哪方的人,都意味着耻辱,千辛万苦回到家后,却发现自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有些人的“漫漫回乡路”却似乎没有尽头,惨遭蹂躏、几近灭族的犹太人痛定思痛,想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的独立国家,建家旅程整整走了三年,到1948年以色列才建国。尽管如此,犹太人还是找到“家”了,更悲惨的是哥萨克人,心目中的“哥萨克国”成为了英苏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最终桀骜不驯、骁勇善战的哥萨克人惨遭灭族。

  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对轴心国的复仇、清算和审判也在1945年如火如荼的开展。

  苏联红军在占领德国、进入中国东北后,大肆强奸德国和日本的妇女,将对敌方军队的恨全部撒在了他们的女人身上;各国人民也以不同的方式公开羞辱通敌者,泼沥青、剪头发、殴打、辱骂……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们无暇他顾,其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国家开始反抗,反殖民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民族主义者引用的法律条文,恰恰是丘吉尔和罗斯福在美国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其第一部分第三条写道“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盟国对德日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从业者开展了大规模的甄别工作,意图“沥干毒药”,清除里面的纳粹和军国主义者;而各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国际法庭,也对各级战犯进行了司法审判。

  即便如此,作者依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清算并不彻底,法律程序也并不尽善尽美。在日本,罪恶滔天的“731”部队,其头目石井四郎和北野政次与美国进行了讨价还价,用731多年的实验成果换来了免于审判;战时日本的军需部长岸信介虽被列为甲级战犯,但是在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处死的翌日就被释放,出狱后,平步青云,在上世纪60年代担任了日本首相,而当前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是这名“满洲之妖”的外孙。在欧洲,虽然雷诺的老板被处以极刑,但是对于欧莱雅等知名企业支持纳粹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清算和追究。正如作者指出的,战后各国都要在废墟至上进行重建,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精英们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复仇和清算并没有那么彻底。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对战犯进行了“公正”的司法审判,而不是简单的处决,英法苏都不支持进行司法审判,包括丘吉尔,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特•杰克逊坚持必须举行一次公开、公平、公正的审判,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你们认为在战胜者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处死一个人的话,那么,法庭和审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将对法律丧失信仰和尊重,因为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让人服罪。”。纽伦堡审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军事法庭和第一个国际法官,首次提出了“反人类罪”和“战争罪”,为当代世界留下了一套处理战争问题的行为准则,成为世界法律史的一个里程碑。

  除了私人报复、政治甄别、法律审判,盟国还对战败国开展了“教化野蛮人”行动。对战时的纳粹和军国主义文化进行了大清洗,代之以美国的民主、法国的文明还有苏联的共产主义。

  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梦想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全世界都准备好了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只不过同一个世界,却有着不同的梦想。

  丘吉尔和罗斯福的共同梦想实现了,联合国正式成立,其基本大法《联合国宪章》以和平与安全、发展、人权为三大支柱,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殷切期望。在不远的将来,丘吉尔“一个团结的欧洲”梦想也实现了,欧洲共同体成立。但是国家林立的欧洲终将是“合久必分”的趋势,今年英国公投正式宣布退出欧盟,不知道作古的丘吉尔知道了会有何感想。

  丘吉尔对英国的梦想却没有实现。战争还没有结束,丘吉尔就被社会主义者艾德礼取代了。欧洲各国社会党陆续上台,高福利成为这些政府的重要举措。

  最悲惨莫过于朝鲜的独立梦想彻底破灭。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似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正好处于中国这一古老大国的咯吱窝,日本嘴边的一块大肥肉。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朝鲜如同墙头草,不是依附于中国,就是依附于日本。在18世纪后半叶,虽然中国面临列强的瓜分,但是仍然掌控朝鲜,当时的日本始终想从满清政府手中夺得对朝鲜的控制权。1884年年仅25岁的袁世凯成功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十二年,阻止了日本在朝鲜的渗透,也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通过此事件,袁世凯获得了李鸿章的高度赏识,李鸿章评价其人“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朝鲜也称为袁世凯的发迹之福地。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逐渐取得了对朝鲜的控制权。直到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

  在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曹晚植北上、吕运亨南下,两位民族独立运动领袖都高举民族自治独立的大旗,高喊“salada”的口号。不幸的是吕运亨没有得到美国鬼子的青睐,曹晚植也没有抱住苏联老大哥的大腿。美国从本土送来一位白发苍苍的李承晚,苏联也从本国训练营里挑出一位梳着大背头的金日成。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权力博弈下,朝鲜没有实现“salada”梦想,而是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裂至今。值得一提的是,李承晚在1961年遭遇军事政变,政变的发动者是一位从伪满洲国军事学校毕业,日本名为高木正雄的军官,从此韩国进入了十几年的军事统治,也进入了经济蓬勃的时期,这名军官的韩国名字叫朴正熙,他的长女正是现在深陷“闺蜜干政事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二分论”,我倒认为,不仅是中国人喜欢“二分论”,全人类都喜欢“二分论”。尤其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非黑即白,最简单明了。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忽视黑白两色之间的大批灰色地带,浅灰、中灰、深灰……可以有无数的变化。即使是黑白两色,在这一刻是黑,下一刻也会变成白;在我的立场是白,在你的立场就是黑。感谢《零年》,为我们展现了1945年大片的灰色地带,让我们对现代世界的初始之年有了更新的认识。

  《零年:1945》读后感(七):翻开历史的遮羞布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最为惨烈的战争,关于它的巨著太多太多,对法西斯的控诉,对集中营的愤懑,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人类种族的分化描述等等。这本书将1945年的胜利系统且条目清晰的将历史一幕幕铺陈开来。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三个章节分别讲述了胜利的那个瞬间,人们的欢腾,面对欢腾过后的惨烈现实,以及在这种惨烈现实中,人们是如何生存,战败国生存更加艰难,不仅要面对物资的匮乏还要面对战胜国平民的报复,那些在战争期间为纳粹士兵提供便利的人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提供性服务的女性,此时却惨遭屠戮,还有那些心怀不正的为了德国人的财产,可能只是因为你看起来太过高雅,可能你有一副知识分子眼镜,就必将遭到报复。作者没有完整的故事可叙述讲述,通过数字,通过干条条的事实来描述人们复仇的快感与悲愤。

  第二部分讲述了战争过后人们开始准备重建家园,从流落地重返家园,试图恢复战前的秩序与荣光。但大家都清楚,这一切都已经消失,重建的不仅是高楼,还有对女性的认知,从战前只能围着男人与厨房到战后的女性的独立自我意识以及投票权,所有的一切都随风而逝,这一切却都源于战争。另外,反法西斯的胜利的同时,却也加速了各国内战的爆发,为了不同主义,不同信仰的斗争。大国之间的博弈“资”与“共”的较量,政治间的各种博弈继而上完。第三部分大概讲述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绝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这本书大多内容都客观描述了发生的一切,无论肮脏的政治交易还是所有的残害,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另一副画卷,就如同《野蛮大陆》(才开始看)大陆一样,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零年:1945》读后感(八):个体化的宏大叙事

  2015年恰值二战胜利七十周年,可以预计的是,国内各大出版社将会推出一大批二战主题的新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属于其中的捷足先登者。今年1月份,他们引进出版了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的《零年:1945》,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式的写法,解剖1945年对于当今世界的种种意义。

  以往人们提到1945年,想起的往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以及联合国成立这些重大事件。在对于这些事件的描述中,反复出现的是邱吉尔、斯大林、罗斯福、蒋介石这些当时各大国领导人的名字。然而在这些以政治人物为关键词的宏大视角般讲述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当时世界普通民众的内容,唯一跟普通民众相关的,似乎只剩下那一个个天文数字般的各国死伤人数。我们对于这一年里,世界各地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其实了解甚少。

  《零年:1945》最为难能可贵的正是:它虽然讲述的仍然是政治、社会变迁这一类宏大叙事的内容,但其讲述视角却是从普通个体出发的。这样的视角让读者充满亲近感和新鲜感。通过伊恩•布鲁玛的讲述,我们得以获知1945年历史的另一些面貌。

  这里有因战争结束带来的食欲和情欲的大爆发。对于德国、日本、法国这些被占领和解放地区的女人们来说,作为胜利者的盟军士兵不仅象征着正义和力量,更意味着可口的食物与强烈的性感。在这本书中,法国女小说家伯努瓦特•格鲁曾这样描述她与美国大兵情人的关系:“四年的敌占期和守了二十三年的贞操让我胃口大开……我狼吞虎咽地吃下两天前在华盛顿下的鸡蛋,嚼着在芝加哥罐装的午餐肉和四千英里以外成熟收割的玉米……战争可真是好东西。”

  这里还有残酷到让人发指的种种报复与清算。区别于正义战胜邪恶的二元对立式的反法西斯战争叙事逻辑,1945年里发生的种种报复和清算,让善恶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唯一共通的是人性的自私感。正如书中德国作家波尔所说:“每个人掌握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生活,以及任何落到他们手上的东西:煤炭、木头、书籍、建材。所有人都能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偷窃。”

  那些在二战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受难者们,到1945年便纷纷变成疯狂的报复者,而这种报复往往是盲目和失序的。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即使在德国人的压力下幸存,却又遭遇了本地人新的攻击,而在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华人而不是入侵者日本人,常成为攻击对象。

  透过这些生动、真实而充满细节的讲述,历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伊恩•布鲁玛的笔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当然,这本书里不仅仅有对于个体生活状态的记述。伊恩•布鲁玛在个体化的视角下,还是为我们介绍了1945年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世界的起源之年的原因。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整个20世纪下半叶,乃至直到今天的世界发展脉络,都在这一年里埋下种子。在1945年开启征程的发展趋势包括:欧洲福利国家、联合国、去殖民化运动、日本和平主义以及欧盟。

  从小处和细节入手的写法,以及深邃诗意的文笔是这本书的两大亮点。虽然是一部纪实性作品,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丝毫不弱于很多小说,众多人物个性鲜明,其生命故事跌宕起伏。作者还征引了亚欧两地的大量影视艺术作品。基于这些原因,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在二战胜利纪念的大背景下广西师大理想国推出这本书的中文版,可谓恰逢其时。

  2015年3月1日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15年5月24日的《深圳商报》阅读周刊。)

  《零年:1945》读后感(九):就算你没有恶意,我仍然觉得你是个傻波一

  1945年是个伟大的年代,一个充满胜利的年份-----自由世界战胜了法西斯的挑战。1945年,是罗斯福、丘吉尔的光辉岁月,是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慢慢建立起来的一年。但令人欢呼雀跃的1945年一过去,全世界又马上沉寂在战后重建的艰辛中。

  东德是个条件优越的富二代,不学无术,没事就喜欢监视一下自己的臣民,还帮他们建立独一无二的个人档案,史称斯塔西。斯塔西系统下的线民数目庞大,围起来比香飘飘奶茶还长。想象一下,每五十个人就有一个线民,而你身边的亲朋里,竟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记录着你都记不住的生活。且档案详细到令人发指。活在这样的特殊时代,每天都是一场大冒险啊。

  此时,大洋彼岸的朝鲜,金日成被苏联选中,成为伟大领袖。他与他的子孙,带领着朝鲜飞速发展,把战后的满目疮痍迅速甩在身后。(《朝鲜印象》这本书特别好,字少图多,纸质一看就知道是良心出版社。)

  和平不易。《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的作者伊恩布鲁马这样写道:“历史归根到底是一门阐释的学问。对过去的错误阐释往往比愚昧无知更危险,对旧伤和仇恨的记忆又会点燃熊熊烈火。话虽如此,但还是有必要搞清楚过去发生了什么,并且试着加以领会。因为搞不清楚的话,我们就无法读懂当下的时代。我想探寻我父亲的经历,这能够帮我了解自己,甚至了解所有人,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过去长长的阴影中”。

  原谅我没心没肺活了这么多年,对“这个时代有过去的阴影”这件事完全不能理解。

  我们这一代人(九零后),似乎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社会事件。能想起来的似乎都是些开心的事,比如举办奥运,举办世博。其实与我们个体而言,影响甚小。唯一一个和上一代人的巨大不同,可能源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对我们的影响。某专家说,比起上一代,我们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让我们缺乏集体意识(是太注重集体意识了吧?),也不够独立(这是真的)。如果非要谈时代带给我们的阴影的话,这算是一个。

  经济学家哈耶克承认“如果对人类发展抱有乐观态度的话,这样的人就显得心智浅薄”。从科学角度上看,我们之所以愿意听这些坏消息是因为大脑的原始杏仁核负责预警,而发育较晚的前额叶皮质负责处理复杂信息。坏消息会引起人类原始的本能预警,来不及做出理性分析。

  于是山东辱母杀人案太多人来不及去理性分析,就迫不及待地去指责法律没有人性。

  狼人杀里,拿到村民这张牌,都喜欢跳起来说自己是“阳光大平民”,然后靠感觉靠经验分析判断,影响舆论,反正输了锅也是预言家背。我一直不懂,没有道理的胡乱发言,就算没有恶意,也称不上阳光吧?

  要知道,法律具有客观性,是非常复杂精致的系统,是充分洞悉人性的智慧者的系统性的设计,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敲出来的。决不能允许因为南方系会带节奏,而屈从社会压力作出不合法的判决。(学法的朋友如是说道)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傻波一。他们说“煤炭会用完。”“石油会用完。”“水会用完。”他们无时无刻不以过去的尺子度量这现实和未来的距离,无时无刻不在以过去的经验,为将来操碎了心。

  也许有限的资源总有有一天会用完,但人类依然可以开发出新的能源。因为资源的本质不是客观物体,而是知识(石油一直都有,但人类要意识到它的用处才能成为资源)。所以人类到目前为止一直蒸蒸日上,所有的担忧都没有实现。

  法律也一样,将在不断合理的完善之中,取得更多人的信任。也会有更多人相信一点,法律没有错,错在执法者。

  以自己档案来质疑斯塔西的英国人蒂莫西在书末这样写道:英国不是一个秘密警察国家。这点毋庸置疑。我们有民选代表、独立法官、自由媒体。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抵御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涉。但是,如果我们将斯塔西作为一个警示,促使我们警惕对个人自由的侵犯,那么,斯塔西势必会带给我们一些福音。

  令人欢呼雀跃的1945年过去了。

  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会的,一定会的。

  《零年:1945》读后感(十):归根结底,还是人性

  这是一本从娼妓和性解放写起的战后历史,切入角度独特清晰。1945是固有概念里的新世界起点,人类终于结束了规模最大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大范围战争,但战争过程中产生的意识斗争却延绵不绝,不断流窜于世界各地,这更是场旷日持久的真正战争。历史肯定不是正义与邪恶的对抗,而是利益与利益的对抗,所以有那么多战后的内斗、复仇,所以讽刺的是,在纳粹摧残下的波兰,其首任总统瓦迪斯拉夫在工人党党中央大会上说:国家是建立在单一民族基础之上的。仿若希特勒尽管丢掉了战争但是却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理想,而战胜国勾起了冷战,屠戮众生的日本其民意对宪法第九条的坚守和新文明和和平理想下日本身份一变成为带领世界进入和平年代的大使,联合国又变成小圈子,利益纠葛勾心斗角,让人回忆起拿破仑失败后梅特涅操纵下的神圣同盟,国际主义反而加强了民族主义,敌人反而成了朋友,朋友反而成了眼中钉,杀父仇人变成了老师。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离自以为的文明还实在太遥远,道德太无力,法律太刻意。而除了死去的生命,还有更多我们看见的看不见的溃烂在撕扯着好不容易才捡起的文明,比如物质化了的女性和枷锁化了的性审判:我想起贝尔森灭绝营在解放后面对巨大的食物亏空和医疗短缺时,盟军送来的最救命物品既不是粮食和水也不是青霉素和一次性手套,而是成箱成箱的口红,那些饿的皮包骨头的女人们疯抢一空,旋即在灭绝营里出现了一个个鲜艳的红唇,这件事让我意外,是口红,让这些女人们在经历了人性溃烂之后又再次活得像一个人,而更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种人性,比饥饿和伤痛还要重要,那就是我们是人,是人,是人!

  从娼妓写起的战后史把正义的样子一扫而光,如书中所说,“性欲的恢复帮她们找回了一丝人性”。日比谷公园里那些“为国牺牲”的“潘潘女”,也正是让作为社交场合而建造的日比谷公园起到了作用。战后的文化干预、复仇、饥荒、返乡、法制等等,每一个都透露出了人的悲哀,以及人的简单。尽管罗斯福冲进丘吉尔的浴室兴奋的念出了“联合国”的名字,但是对于这个世界,又能如何?欢庆的炮仗点燃了夜空,可是漫漫长夜里的人性,还需要多少亡魂来唤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