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女儿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致女儿书》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女儿书》的读后感10篇

  《致女儿书》是一本由王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致女儿书》读后感(一):致儿子的寥寥几笔

  我们八零后这一代既赶上了好时代,也撞上了坏时代。至于啥好啥坏,我就不展开了说了,你将来要是对我所处的时代感兴趣,大可自己查去。我想要跟你说的,无非就是我爱你父爱东西从我做你爷爷儿子的切身体会来看就是你爷爷每次下班回家带来的烧饼和每天固定给我和你小姑的两块五毛钱:早上一块五,下午一块。因为你爷爷学医,常强调早饭要吃好。除此以外,我的童年里对你爷爷再无别的深刻记忆了,毕竟你爷爷忙养家,陪我和你小姑挺少。后来我和你小姑小学毕业就到了上海,更加没父亲陪伴了。所以你现在体会的这种父爱方式和你将来到我这年纪回忆起来的父爱方式大多都是我后天学来的。有一部分是自学的,觉得自己小时候缺了啥,便希望你不缺,所以我才老是要粘着你,这点你要体谅。还有一部分就是从电视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和书里学来的,没来得及自我消化,就一股脑全爱到你身上了。这点你可以骂我懒惰,但不能就此认为我不爱你。

  有天下午,你如往常一样半推半就着被哄睡。我和***望着你睡时撅着的小嘴,彼此间相视一笑,***对你的怜爱均匀地从嘴角两边向外扩散。以我现在粗浅的人生感悟,我觉得男女相爱走到一起总是需要理由的,但对孩子的爱似乎不需要理由。至少我不需要。因此我可能会哪天就不爱***,当然大概率事件是***受不了我,不爱我了。但我和***会永远爱你。

  虽然我也时常向***抱怨你的出现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自由度,甚至让我有时不得不违反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则,并偶尔流露出对之前一人生活或是跟***两人生活的眷恋,但凡此种种皆是我的坏脾气和小情绪的合谋,概不能当真。况且,来到这个世上也并不是你的个人意愿,而是我这个叶公好龙者的一厢情愿。所以将来咱俩要是起了矛盾,我说了重话,伤了你的心,你还是要告诫自己来看看我神智尚佳时写的这些话,以此为准,并体谅我的老糊涂

  最后做个总结吧:诚如***所说,我是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时常想干嘛就干嘛。往好了想,我属于人格独立实际情况却是我这人特自私。但我却像爱我自己一样爱你,我的儿子。望你好

  —— 沈鹏 2017.10.30

  《致女儿书》读后感(二):照例,摘抄

  崩溃就是想起了以前的历次崩溃。

  今天脑子里像一个空脸盆

  站在蛋白质立场人类等于没存在过。悲剧概念是人的,生死永恒都是看到别人家想出的词儿。

  时光过去了,才发现有过幸福

  这颗心碎的,和饺子馅似的。

  首先是防小人,小人不是别人,就是关心崇拜你围在你身边,你干什么都喊好……有的高级小人是以你知心朋友面目出现。

  一路打败所有的敌人,过度自信之后,最后的敌人就是自己。

  放了音乐屋顶就高了,黑暗华丽起来。

  一辆梳辫子的无轨电车

  将要离开人间了,谁还会去想得到什么,得到再多也要交回去,能带走的最多只是一个注视。

  守规矩的人吃亏,不规距的处处抢先

  这是侮辱你吗?真要侮辱你我会说,你看上去还不错,侮辱你的智商

  自由是至美,自由是绝对孤独。死是一扇门,是每个人回家的门,走过去是万物故乡。没有盘查,不分彼此,罪大恶极的人回到家也会受到和最善良的的人一样的对待。你不要见到平等,又怀念区别

  《致女儿书》读后感(三):虽然很佩服,但如果可以不想选老王这样的人做老爸或者老公

  1.说不上哪里厉害,两个人的对话就能写完一本小说我还没见过(只能说明我看的书,或者说小说太少了),但开始喜欢王朔了。以后一定多找些好小说看看。

  2.中间对看到另一个世界描述,那种活着的时候全在演戏的想法新奇。虽然我们也一直再说人生如戏,但没有人真的觉得自己是在戏里吧?

  3.哈哈又让我看到了阶级的不可跨越性,我知道作者要是看到肯定不屑一顾,觉得我半点不理解他在写什么。

  没关系,我只是记录给自己看。王朔的父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都那么厉害,后面的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呀。

  4.说到了他的父母辈,提醒我多孝顺父母,不要逞能,逞一时嘴快伤害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我说的是我父母)。

  5.智慧的人当然迷人,但智慧有天赐的成分在,不管智慧与否,做个善良的人。不是愚善,有原则的善。

  6.写那个得了正常病的小孩,描述她从小长大时的环境,那种紧绷感太形象贴切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不是描述我的恐惧,而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那种恐惧。我小舅家的女儿把我家刚买的一整壶香油打翻了,我还在惊讶中,她已经呆若木鸡的站着了,我虽然也生气,但看到她面色发白甚至微微颤抖,我的歉意立马涌上心头,试图安慰她说“没事没事”,后来的事情我不记得了,但我一直记得那一刻空气中的紧张有多吓人

  7.这两出对那种氛围描写,我觉得太生动了。

  “人一往下走,觉得自己是在社会底层了,情绪就真的在底层了。小孩的奶奶倒也没有虐待小孩,可是家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压抑。小孩奶奶整天虎着脸,她做错一件小事,奶奶就站在这个错误面前一声不吭眼泪

  “小孩说,她那时最恐怖的就是厨房盘子掉地的声音,即使是奶奶失手打的,盘子摔碎的一刹那,她不管隔着多远,在干什么,浑身的血一下子就沸腾起来,甚至必须双手攥紧拳头,咬牙,才舒服才能度过那一刻。”

  8.不敢相信一个正常人可以把幻听这种精神病的情况描写的这么出神入化

  9.越看越觉得牛逼,这些虚构人物的对话,对话里想象,这层关系已经让我觉得牛逼了,更牛的是这些语言,这些想象的,让我能看下去的幻想语言。

  10.我相信小说里老王就是王朔,他那种胡侃劲儿真的是……

  咪咪方:从今后,我不再相信你说的任何一句话。 老王: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开聊了。这样我就不用为自己哪句真实一点哪句可能骗人放心了,

  …………

  11.老王和方言一生都够顺的了,可他们就是不快乐。他们说人生就是痛苦的,说穷人乐都是假的,哪有什么值得乐的?

  这话我不同意,您可以自己觉得不快乐,但没权利替别人决定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不快乐。

  我们看见猫狗逗一逗,就是很快乐。看见公园看见树,就是开开心心的。

  您悲观,可以,我们也爱你,不管您什么样都爱您。

  但您不要说全世界都是悲观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决定自己的事儿,管不了别人不是吗。

  12.老王说演自己这段太极端了。 感觉有些人看世界,丧到你无法反驳。

  13.想象力真牛逼!关于另一个世界以及耶稣审判那几场的描述,厉害。 14.最后几页神聊没怎么看下去,说实话,能写出这么一个疯子式的想象的世界,真的佩服。

  《致女儿书》读后感(四):无题

  很早以前就听过王朔的大名,似乎大学时还从图书馆借过他的小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什么的,但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这次突发奇想选了本《致女儿书》,想感受一下他的痞子文化

  说是一本书,其实是两本,精选集,《致女儿书》和《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的合集。说实话,没看懂,尤其是后一个小说。因为我看书基本只是浏览,没有认真思考,像这种费脑子的小说,完全不合我的胃口,所以基本是囫囵吞枣的翻了一遍,内容完全记不得了

  对于第一篇的《致女儿书》,稍微有点印象,刚开始是一通瞎侃,从古至今讲到自己的父辈,前面那些个历史基本就是瞎忽悠,搞笑用的,后面的文字看起来就有些真情流露,有些苦恼,有些痛苦,有些悔恨,各种情感交织,看起来对女儿、对妻子、对父母、对兄弟都有些不一样的感情,只是我也没法用语确切表达,只能用无题来概括了。

  《致女儿书》读后感(五):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读《致女儿书》

  王朔,著名作家编剧。他的作品语言通俗又充满活力叙述戏谑、反讽。有人称其为"痞子作家",也有人称他是"新京派"的代表人物。这样一位充满矛盾的作家父亲会给女儿写一封怎样的信呢?

  这不是一封用普通书信体写的信,而是一篇自传体的小说。开篇用小说的手法,很有画面感的文字,描写女儿走下火车车厢来到亲人面前的情景比喻这个小生命跟所有人一样是带着满心的欢喜,欣欣然来到这个世界的。开场就让人耳目一新

  这个小生命来到一个怎样的世界?书中描述从远古人类的祖先一步步如何进化,如何在大自然优胜劣汰,到如何掌握各种生存技能最终成为地球主宰。通篇王朔式的语言,诙谐幽默轻松搞笑,活脱脱一个满嘴痞话的父亲,躺在夏日凉爽树荫下,摇着蒲扇在给小女儿故事的画面,充满了童趣天真

  看到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本书《苏菲的世界》,也是用很奇特的手法,讲一位哲学导师用捉迷藏的方式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过程。用浅显的、童话般的语言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终极意义关怀好奇

  这也是王朔想对自己女儿表达的思想。只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叙述王氏家族血脉渊源、历史遗传以及自我成长经历,没有哲学家讲得那么扑朔迷离,反而更加朴实,更加接地气

  王朔通过这本书也向女儿传达了他的思想和处世观,每个人性格形成都是在外界大环境与家庭小环境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他的叛逆,他的愤世嫉俗以及他与母亲的不和谐关系都是有历史背景的,但一定不要对人有偏见

  “我一点都不怀疑你将来充分观察人性的黑暗后,会心怜悯宽大对待那些伤过你的人。那是你的成长,你的完善,你可以驱散任何罩在你身上的阴影但我还是阴影。在黑暗中欠下的就是黑暗的,天使一般如你也不能把它变为光明。理解的力量有限的,出于善良的止于善良。没有人因为别人的理解变回清白忏悔也不能使时光倒流。”

  浓浓的舐犊之情感人肺腑,王朔发自内心感激孩子带给他的快乐,“如果说我对你怀有深情,那也不是白来的,你一生下来就开始给予,你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机也不曾得到过的。”所以他说:“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我们都不在了的时候好陪伴你。”

  《致女儿书》是写给自己女儿的书,也是写给有孩子的家长的书。

  该书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装帧与设计格外精美和文艺,全书仅116页,小巧轻便非常适合随身携带,随时阅读

  《致女儿书》,王朔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版。

  《致女儿书》读后感(六):致女儿书,听前辈们慢慢说,看人生路慢慢走

  一直都不太喜欢看那些经典大家的小说作品。总觉得都是一些烂俗狗血爱来爱去的油腻小爱情。这次看王朔的致女儿书,完全是因为书名。人长大到一定的年龄,对越来越多的事情抱有疑惑,独处的时候想不明白。这些疑惑也不知道可以找谁去倾诉解答。莫名的也就想看看这些有思想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

  这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致女儿书,第二部分是和女儿的谈话。致女儿书当中,开头从家族的来源、演化到作者的这一代,书中用北京老爷们特有的诙谐,写的很详尽。包括一些作者对宇宙、世界、自然生物及人类的生死繁衍等等一些玄妙观点。估计是研究过哲学文史,大道理一条条的,这部分看的我困。然后就是对写作看法意见,这部分我也没啥兴趣,实在不太爱读通俗小说,这方面不懂,不过提到他自己写作的一些方法倒是看得出作者还比较实诚,写书本身就是一种读者和作家的交流,尽写些形式大而化之的东西,读者又不是傻子。紧接着就是致女儿书初稿正文,着重写作者儿时的经历到成年时间段里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等。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家族的意义。这部分我还是比较欣赏和赞同的。这也是我爱看作家的随笔散文而不选择他们的小说作品的原因之一吧,看文学小说往往就是看构思、剧情起伏及描写技巧,看不了本人的整体三观和对各种事件的态度原谅我的好奇心,我对这些文学大家的脑子真的特别感兴趣hhhh。其中的几段“我怕像他们一样...我想要你确切知道我是个什么人,为什么会走到今天,那样也许你有机会和我不一样,我不知道...为你的一生打个前站,做人是件很麻烦的事……”,“谁也靠不上...而自己也很不靠谱”,“一件事首先不在于对错...”。写的特别诚恳,能感受到长辈愿意尽自己所能去给他的女儿哪怕是一丝丝人生指点。当然也为我这个傻乎乎的小读者有些醍醐灌顶的作用。看完感觉自己在能安心读书的时候读的书太少。上学的时间全浪费在做题考试上。真傻。以至于到现在我的三观还在慢慢形成中。就像哈利波特练习驱赶摄魂怪的守护神一样。之前就还很弱小没成形,再加上入社会遇到很多事,打碎我的三观,现在正在慢慢重建。我想待它成形之日,必定坚硬无比,无人可破。

  第二部分的和女儿的谈话。看得我真是一言难尽。嗯。作者实现了他自己想到哪就写到哪,自创的随意写作法。看的我一脸懵逼。感觉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是凑一起我就不懂了。或是为了保护自己,对一些对话不用负责,或是为了能客观看待自己这一生,书中用不同的人物来代表两个自己,两个自己的女儿。内容当然是这几个人之间的谈话,也包括涉及到身边一些朋友的对话。看别人说的好像其中写的一个人物是老徐,不过都是些猜想且不去追究这些八卦。这些对话大抵是与作者能看到另一个世界相关,以及人的生死问题。感觉他一直纠结与活着还是自杀,写的两个人物也一个是十几年前选择自杀的自己,一个是没选择自杀的自己。遗憾的是他看到的那个世界我真的一点没感觉过,是不是学哲学文史的人都能理解这些?反正那个世界被他描述的非常美好,那个自杀的就是因为太向往这种美好,不想回到现实就gg了。没自杀的那个呢,当然两个世界都能看到,但选择油腻腻的活着。对,油腻腻。整个对话都充斥着那种北京老爷们的标准京腔,看完我脑子里一直就回荡着那些:哎,大爷您呐,瞧好了哎...读了让人胃里有种饱胀感。关键这也算是一种作家的文学特色吧,但他对话中反映的那种北京老油子的生活真的是油腻腻的味道。想想你吃饱了有点撑的时候,给你上了一盘红烧大肥肉,腻不腻?就说腻不腻?我读完对话就是这感觉。感觉读了这书,能减肥,一点也不想吃饭。哈哈哈哈哈。

  这第二部分可能因为我的经历太少,很多地方感悟太少吧,这书我准备过个几年再去读一遍,那时候希望能懂得他描写的另一个世界吧。准备再去读他的《知道分子》,也是随笔。

  《致女儿书》读后感(七):当你的女儿也有了女儿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heiheing23(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35341075/

  《母亲》

  这个女人在我心里最美丽,没有之一。

  很小的时候,总是任务一样的 被老师要求 写自己的妈妈或者爸爸,什么《最难忘的人》就像应用题里的“小明”一样是必考题,那时候最敷衍的就是写作文 ,没有用心地让他们出现在我的笔下。

  这个女字旁的“她”,有时很讨人厌,我们会经常吵架,她有着农村妇女的局限性思维 却自带幽默感,有天然的智慧,做事目的性强却想法单纯,心地善良,同时又有让我自愧不如的体力,有着男人都无法相比的乐观向上、包容之心,有时她也很作,但只在自己的男人面前,我记忆里有那么20年吧,她很少认真的花心思在自己脸上,现在过了半百的年纪,身材走形、色斑和皱纹布满全脸,对,她过得很糙,但只有我知道在别人还在床上躲懒时、别人花时间在镜子前时,她已经为自己的女儿又积累了一笔财富!

  此时,我正在北京回武汉的火车上,看着王朔《致女儿的书》里形容他和父母关系的字句,想哭又想笑。我们从小时候的依赖到➡️叛逆期的反抗到➡️成家年纪的稍稍理解,内心希望回馈他们却依然远距离地忙碌自己的生活,装都装不出来的关心,到➡️父母百年后满心遗憾和悔恨。很写实!

  我的身旁就坐着一对母子,儿子大概35岁左右,母亲看着接近60,他们是骂骂咧咧、争吵中上车的,母亲责怪儿子上车走太快没有等她,男子没有说话,怒目瞪着,凶光中女人停了嘴,生了会儿闷气后睡着了,她侧头在我肩膀的方向,我能很近距离的看着她的脸——凌乱的眉毛、松弛的皮肤、满脸色斑、没有颜色的嘴唇已经有部分唇线被色斑堆积得不清晰,仔细瞧瞧她其实有着精致的五官,我没有很同情她,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中老年妇女都这样,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也同时拿起手机担心的照了照自己的模样。

  让时间去催别人老吧,我偏要时光在她脸上倒流,不要远距离苍白的关心,要像朋友一样陪伴在她左右,只愿时间慢点走,该来的我们一起体会。

  致我最爱的她——我的母亲,比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