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10篇

2018-06-22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10篇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是一本由蓑依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4-9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一):心在何处,你就在何处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你是谁,是我认识世上美好的媒介,还是本来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是我。你与我,因为奋斗,才有了共同语言

  正因为有了你,我们才知道自己

  青年人的心是飘浮不定的,在时间空间维度里,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安放好自己的心。

  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心安放好,我们又去往何方,来自何方?

  励志小说,读得多了,也就是千篇一律味同嚼蜡。带着似同相识的心态,去读这本书,你刚刚启开书的第一页时,你就会发现你错了。

  你不是在书中读懂你,而是在书中读懂你自己,所有的自己,自己的所有,听起来很不舒服,就像自己拿起了刀,对着自己的胸膛说,让我们自己看一下心的颜色,听一听心的跳动。然而,我们不求励志,只求清清白白地知道自己在何方。

  唯你而已,不是自恋,而是在充分认识到世间的美好时,对自己也是世界的一份子而感到欣慰自豪

  生命本来就是偶然,在这偶然中,我们又必然通向同一个终点过程却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何不在这本书的影响设计自己的道路呢,有些人为名忙,为利忙,为父母忙,为子女忙,为生活忙,为工作忙,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外在的,而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让自己忙,毕竟忙的构字词已经揭示了答案,我们不能让心去死亡!

  只给奋斗找时间,不给空虚留时间。这是强者对自己的呐喊,而不是一个弱者呻吟,我们要奋斗,除了满足自己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更在乎要在美好的世上展现自身的美好。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可以设计出无数种浪费或者珍惜方法,但唯一的不可以,或者不能说是唯一的,但是我认为那是底线,就是空虚。

  空虚的何止是时间,你的灵魂,你的见解,如果让时间流逝而无收获,那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人在迷茫时候需要外力作用,但在外力的作用下,迷茫的人是否都能清醒,都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呢,我不知道,也不敢下结论,仿佛这根本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要说,强者总是在奋斗中产生的,而不是在沉醉中诞生的。从弱冠到而立,本身是一段血泪的奋斗史,而不是奢华的罗曼史,相信我们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懂得世上的美好,才能以自己为标尺,去衡量外界的人与物,到那时,回首往事,你才能说无悔于青春,无罪于岁月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二):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段时间因为工作上人员变动,导致两个人干四个人的工作,每天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当天的工作要点理出来,完成之后打钩。总以为这样会很充实,但是每天累到回家连话都不想说,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如此认真工作心里却依旧空虚。

  直到读了《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这本书,里面的一个故事忙碌并不能造就强大》,这个故事很好的解释了我心中的疑惑:虽然无所事事并不能使人强大,但是强大也绝不仅仅是依靠忙碌。喜欢快节奏,有时只是因为停下来就会无所事事。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碌,忙碌到忽略身边的人和物,忙碌到每天都精疲力尽。其实就像书中所写,很多人的忙碌只是应付时间,而不是使用时间,看似每天疲惫不堪,但都是忙于应付,而没有真正融入其中,享受积累快感。就像太多人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忙碌、打拼,自己把自己都感动痛哭流涕,但生活却没有好的改善。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重新做了梳理,每天不再是疲于做某件事情,而是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上能有质量提升

  我从来不相信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对人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后悔无期》里面不是有句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一生。”我只寄希望于读一本书能够给你带来一点启示,有时候心结打不开就需要那一点点的启示。《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里面有很多故事,涵盖梦想爱情婚姻、梦想等方面,其中的《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在微信上早有流传,但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带给你共鸣,也不是每个故事都能让你醍醐灌顶,一本书里面只要有一个故事能打动你,我觉得这本书就算是成功的。

  世上很多人都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但是却不知如何改变或者疲于改变。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理想的生活没有捷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去付出。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有它的价值所在,我相信有一天我们终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世上的美好也会唯我而已。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三):真实的话

  说实话,我更喜欢在迷茫无助的时候读蓑依的文章。我总会字里行间找到前进的勇气方向

  在读蓑衣的文章之前,我就与蓑依本人相识。虽然现在我们相隔两地,而且已经几个月没有见面,但我依旧可以想象,她坐在电脑前文思泉涌的模样。不得不说,她是我认识的女孩子里面我最佩服的一个,也是最有才华的一个。同样是大龄90后,同样是中文系,我很是惭愧。但我从不会嫉妒,很大原因是蓑依本人完全没有任何架子,是很温和开朗、易于相处的一个人。她不浮夸不张扬,总是抿着嘴笑呵呵的,有一次给我带了她家里的特产和她亲自做的里脊肉。只是如今连见一面都很难,恐怕再难吃到了。

  我是今年夏天正式大学毕业那段时间我和我男朋友几乎要分手,也一度陷入迷茫和伤感。是蓑依的一篇文章开导了我。她说,异地恋才是生活的常态。这是文章的标题,一针见血,独到犀利。“处理好异地恋爱中的问题,也就能处理好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之后的日常生活。”“任何对异地恋的抱怨、对异地恋的怕,都是源于对自己和对方不自信。”“不如把异地恋当做两个人开始长久生活之后的演练吧,学着如何在艰难沟通情况下体谅对方、分享另一方不再身边时成长感觉,进而让两个人有种细水流长的安稳。”说得多好啊,情真意切简短朴素,却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这几天我来到了新的学校读研,学校在大连开发区,第一次一个人,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人生地不熟,别提有多孤独了。我是那种对新环境排斥的人,一时半会很难适应,无论是这里的饮食还是风俗人情,或者是新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我都是一筹莫展,以至于连续几晚难以入睡,又不敢给家里打太多电话,怕把爸爸妈担心。夜里忽然想起蓑依曾说过的话,顿时温暖许多,也暗暗地给自己打起气来。她说“女孩子一定要过几年一个人的生活。不是一个月、半年,是至少一年以上,如同训练一样。让女孩子一个人生活,不是为了锻炼她做家务、整理房间、烧菜的能力,而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而在女人的一生中,没有比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再重要的了,它是女人的命根。”我觉得在未来,这段话会激励我更好地做我自己。

  听闻蓑依的书要出版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世界上会有更多的人,无论男人或者女人,悲伤的亦或快乐的,将因为她的文字而收获无尽的温暖和感动,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温暖和感人的事。谢谢蓑依。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四):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前一段时间翻自己过往的空间说说,以前写的日志发表过的心情,分分钟被以前傻逼似的我给虐哭了,第一次明白为什么有人定期删掉以前的踪迹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其实这两个阶段也只是几年的时间,但整个状态以及三观截然不同

  以前我就是所谓的老好人吧,不会拒绝别人,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害怕得罪别人,立志成为人见人爱的角色简单来讲就是没有自我,尽管我奉献了很多,但依旧不快乐。我习惯性看别人脸色猜测人心思,在意别人的看法依赖朋友,却忘记了自己,也忘了快乐。

  只是这个世界,唯你而已。

  如果你都不曾取悦自己,那取悦别人又有何意义。若你自己都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怎能要求别人把你放在心上。不在乎自己的人,怎么有人来在乎你呢。很多时候你对待自己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我不确定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也许是刷豆瓣看到一段醍醐灌顶的话,也许是看某本书刹那的灵感,也许是身边朋友的某段吐槽,也许是职场上给我的顿悟,我早不记得有什么突然觉醒的瞬间,大概是各方面渗透的作用吧。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吧,我开始关注自己起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学着怎样取悦自己,相信自己。慢慢也自信起来,会自我反思,倾听内心声音,越了解自己,正视自己,越坦然同时也更快乐。

  蓑衣说无论何时,都要记得:你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哪怕走投无路了,你依旧可以用双手双脚和大脑,闯出一条新路。对,永远记得自己,相信自己,让自己更加独立。外出找不到约会地点的路,不用着急打电话问朋友,先自己百度地图查;工作上项目的变动,老板不公待遇,不要做无意义的抱怨,不要着急,而是冷静的寻求自己的优势,怎样快速解决问题,得到自己想要的;与男朋友吵架发脾气之后,不着急拉黑等各种幼稚行为,而是慢慢冷静下来,换位思考理性对待,不钻牛角尖。

  慢慢,我不再是路痴,走过的陌生环境我都会下意识观察,环境人群店面之类的。我不再是职场小白,不再因为紧张而脸红,不会抱怨无意义的事情,而是会为了正确的事情据理力争,为了项目,各种忍耐等待以及策划。我也不再是以前任性喜欢存在感的女孩了。而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在一个月内坚持跳绳,健康运动,顺利减掉了10多斤肉,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想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恩,也会在凌晨这个点看书然后写下这篇不像是书评的书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并不是不顾他人任性妄为,而是多关注自己,了解自己,进而全身心接受自己,人都不自觉快乐,宽容起来了呢。

  改变很简单,可以早起做一顿丰盛早餐开始,可以跑一次步开始,`当然更可以从看这本《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开始。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五):请让梦想的翅膀重新展翅

  习惯了一个人在夜深人静刷刷微博看看文章,一天的喧闹过后,只留下了这片刻的安静。于是,我知道了蓑依。看着她一篇篇日记,懂得了在平凡日子里那些不平凡的道理。

  作为90后的我,生活从小就是被束缚的,按着父母的规划亦步亦趋,是我的使命。但是我看到了她的这篇《90后:做不被束缚的一代》忽然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曾记得,有一次,我的朋友爱上了制作机器人,但是他的父母却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将他亲手制作的一个个机器人或损坏或丢弃,并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顿,警告他从此不许再碰机器人。从那时开始,就将他的梦想一起打破了。他的成绩本是良好,但是经过那次打击却是一落千丈,连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重遇,再谈起这些过往,他曾经告诉我,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正是因为这件事,因为他父母的干涉和如此决绝的行为而导致的。

  现在想想不禁要唏嘘,作为独生子女,肩上的责任更是重大,父母的期待长辈的厚望,家族的未来,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但是父母过多的干涉,真的对我们好吗?

  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虽然有着近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许多灿烂文明,但是同时也有许多毛病遗留下了来。现在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予孩子太多的压力,束缚了孩子想要飞翔的翅膀,于是许多孩子们从小思维就被定势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在的教育,过重的学习压力也给孩子造成不少困扰,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做作业上和补课上。有些父母还和孩子说他是他们一辈子的依靠,这更让他们的压力翻倍,没有时间精力去反思或者思考他们的梦想,身不由己,更是苦不堪言。在学校里,有些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规定学生们照一个方法去思维、解题。这个方式更是禁锢了孩子们的思想,让梦想的翅膀折翼。

  蓑依的文字很朴实,没有华丽语句装饰,却让我想了好多,学会观察身边的一些人群。很多父母用他们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儿女,这没有错,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如果太多的干涉,甚至将孩子变成一个按他们计划执行的机器,那么结果会是什么?

  在这个一切都在飞速发展时代,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而90后,这一代人将会是这个世纪最主要的动力,新的源泉,但是按照这个方式教育下去,梦想何在?创意何在?我想这个问题会是未来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急需去深思解决的吧。

  听到过这种说法,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那么我想梦想就是他们的翅膀吧,所以请勇敢放任他们去冲破束缚,大胆的去去飞翔,哪怕摔的鼻青脸肿,哪怕摔的头破血流,人生的路上少不了的就是挫折,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我也希望父母们能够给孩子们适当的帮助提醒,有了父母这盏指路灯,未来会一片明亮。我相信有了梦想,敢于去追寻敢于去创新,那么未来会很光明,很美好…….

  夜,已经渐渐深了,还有多少孩子不能入睡,而在写着那堆积如山的作业呢?我缓缓站起身来,望着天边的那一轮弯月,心中默默祈祷,愿有一日,梦想的翅膀能够重新展翅,翱翔于无边无际的天空!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六):人生最美好的是,我们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按理说,我对这类书籍向来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不过认识了蓑衣后,我不禁产生了好奇,这么一个豪爽坦率,坚强独立的山东姑娘,有着怎么样的文字。

  出人意料的,文字很成熟睿智,我本以为是犀利毒舌系的。

  《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知道坚持,努力,奋斗,这些都是好的,我们知道勇敢,善良,真诚都是对的,但我们依然做不到。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多看点书,多些经历,多接触有趣的人,充满活力热爱生活,不再迷茫,目光坚定。

  ——这些是永远正确的说法,但问题是,为什么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人这么少?当然这其中有性格环境的因素,但依然有不少即使意识到却仍然做不到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缺少做这些事情的源动力。

  他们只知道这些事是对的,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做这些事,因为很多正确的事,并不能使人愉快。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妈的太苦了。——《闻香识女人》

  胃动力不足,可以找吗丁啉,对自我改变的源动力不足,怎么找?”

  所以对于想改变自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改变的最强源动力。

  我曾经深深喜欢一个女生,但她嫌我太幼稚,太浮躁,一直没有接受我。我当时跟你一样,也以为多读几本晦涩的书,多聊一些高大上的话题,多懂一些历史哲学,女生就会觉得我成熟,有才。熟不知,这样想的自己,才是最幼稚的。

  因为我看书的源动力只是为了让女生觉得我成熟,有内涵,我对看书本身还是抗拒,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自己看得头晕眼花不说,看完什么都记不住,只能多摘抄些妙词佳句,多去豆瓣看看别人的总结和书评,来冒充研究过了。(不过至少有了这个源动力,我开始接触很多书籍了。)

  在一次聊天中,为了在女孩面前显得博学。我又冒充很懂的样子讲些果壳网看来的科技知识,谁料现场有个理科博士在,轻描淡写把我反驳得体无完肤,恨不得分分钟消失在人间。

  后来我就更不想看书了,心想我条件也不差,她爱喜欢不喜欢,干嘛非要按照她要求的来。

  于是自己开始在外面莺莺燕燕,灯红酒绿,越加浮躁。

  如果那样下去,我只会变成一个越来越讨厌的人,说话轻浮,油嘴滑舌,自鸣得意,脑袋空空。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

  在某个荷尔蒙浮躁的深夜,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中意的女孩发肚子好饿,好想吃夜宵。于是顺势在下面回复我开车带你去啊。

  兴冲冲地出门,一路疾驰。于是那天晚上出了一生难忘的车祸。

  那场车祸的具体过程我不想描述了,但这次意外对我的影响实在巨大,生与死的意义,人生价值,生活的态度等扥,从各个意义上,让我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之后一个月,我几乎都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再也不想接触任何一切,不想见任何人。

  我从开始的沉睡,发呆,到开始慢慢回忆自己这几年的人生态度,行为处事,觉得羞愧不已。

  很奇怪,一下子就觉得自己怎么会像之前那样去生活。我开始翻出以前买的从来不看的许多书,竟发现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一一看下去了,而且有些看得热泪盈眶,五体投地。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有《六祖坛经》《狂热分子》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爱上浪漫》《罪与罚》,还有一本我看了好多遍的唯一一本安妮宝贝的书——《莲花》。虽然安妮宝贝其他的书我不感冒,但莲花这本书,真的好多句子都像一个巴掌打在当时的我脸上,让我深思警醒。

  这些书让我彻底迷上了文字与思考的世界,并且开始真正养成了独处看书思考写作的习惯。

  我后来不断开始调整自己,简化自己的生活与人际关系,明确人生的方向和追求,过着一个充实而简单的生活。

  整整两年过去了,身边所有朋友,包括父母,都看到了我的变化。我从一个乖戾任性的臭小子变成了现在喜欢的自己,温和,平静,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并且不断开始学习新技术,认识许多有趣的人,倾听许多特别的经历与故事。也让我看这个世界,越来越柔软。

  这个意外当然不是我期望的,但我至今感激它的发生,如果不是那次车祸,我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会是个怎么样的混球。

  故事讲完了,我想说,渴望快速成熟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很多事情真的是欲速则不达,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世界的虚无与荒谬,人生的变幻与无常,感情的复杂与细腻,真的很难一下成熟。有也只是伪装出来的世故。

  你要在感情上成熟,不被伤害一两次,沉痛失恋一下,是无法自然成熟,天生老手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祖宗已经说得很精练了。

  我曾写过一段话:哪有人天生会懂事,只不过见多了恶心的人。

  年少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想象,亲身参与社会与现实的许多游戏与规则,你才能切身体会这个世界的复杂与单纯,有趣与无奈。

  为什么要看同龄人的经历故事和人生感悟,因为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在别人的文字和故事里,看穿自己的软弱和无助。

  人生最悲催的 ,当然是逐渐成长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那么人生最美好的,自然是变成自己曾经憧憬喜欢的那类人。

  我认为每个生命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断自我更新。

  其实再多的建议,关键还是看你自己能不能迈出第一步。

  我遇到过很多人,跟我不满现状想改变,但永远下一句是自我辩解,比如

  我穷,我胖,我读书不够,我运动不行,我没有特长,我喜欢的人不会喜欢我的。我努力比不上人家天生赢家,或者最恶心的就是——明明想改变,非要昧着良心说我觉得现在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挺好的,好你妹,你有不平凡过吗?

  人若要这么坚持自我辩解,我只能对他今后生活所有的不幸刻上两个大字:活该。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七):把别人闪光的地方,化为自己向前奔跑的能量

  y 狸奴老妖

  和蓑依相识,还是我刚到北京不久的时候,不记得是那次回复了她一个状态,就这么一来二去地聊了起来。

  后来,她的那篇《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大火,便零零散散地看过她的几篇文章。

  再后来,她说自己的新书要出。

  然后在我请假回家的前一天,收到了她的书。

  对蓑依最初的印象,就是这姑娘实在是太拼命了。

  这姑娘总是风风火火的,有时候往往是急吼吼地跟我说上两句话,就消失不见了。

  这本书断断续续地看完,然后沉默了很久。

  我一直是个拖延症深度患者,总是有很多想法,满脑子乱七八糟的计划和目标,然后第二天就赖床不起,将那些计划抛之脑后。

  随后在不停地自我反思和继续沉沦中反反复复。

  于是,到现在,我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早在三月份的时候,就有图书公司联系我出书。

  而这也一直以来,也都是我梦想中的事情。

  可是每次给人的借口都是一样:啊,稿子太少了,没有写,等我攒多点稿子再说。

  可是,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我好像,也并没有写出多少字的稿子。

  于是又给人新的借口: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写稿子。

  其实呢?说到底,不过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蓑依的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打了鸡血的人。

  比如她熟悉的麻宁和周智琛,还有那么多我没有听过的人,他们都默默地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

  不会抱怨太累,不会抱怨没有时间,即使忙到昏天暗地,也依旧是精神满满的样子。

  有句话叫做,你喜欢什么样的人,说明那样的人,才是你最理想的状态。

  我很幸运可以认识蓑依,这个总是鸡血满满,给我带来很多正能量的人,也很幸运,可以再蓑依的文字中,去认识她眼中的那些偶像,再次感受到别人给予的能量。

  这个年纪不大的姑娘,用昂扬的状态去努力生活着,兴兴头头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奔跑着,执着于文字,执着于去靠近心目中那个闪闪发光的世界,执着于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悟给更多人分享。

  她总是能够看到别人身上闪光的地方,然后如同海绵一样,将那些闪光化为自己更加拼命的能量,不顾一切,发足狂奔。

  有天看到一个朋友的微博:就这样忙到停不下来,也是极好的,若清闲我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被吞噬了。

  下午和另一个朋友聊天,吐槽双子座又懒又馋,总是狠不下心吃苦。

  然后我们说:可是当你的平台比别人低很多的时候,真的是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够去拥有自己想要的。

  或许谁都喜欢清闲的日子,在一个慵懒的日子,泡一壶茶,捧上一本书,闲闲地翻上一两页,或者同三五好友聊天说笑。这似乎是令人羡慕的闲散日子。

  可是问题是,如果想要悠闲又自在的生活,真的需要在前期付出很多很多努力才可以。

  惰性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的。有时候真的是被自己的懒散给羞愧到死。

  比如我五个月前,就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要六点起床,去隔壁小区跑步。为此还兴师动众地买了运动鞋运动衣。然后,貌似就起了不到三次。

  哎呀跑步跑不了,那就去打球吧,然后买了羽毛球拍,嗯,打过两次。

  然后我计划每周都写一篇新文章,不包括书评,算了算自己豆瓣上文章的数目,简直好想拿块豆腐撞死自己。

  于是我弄了个公众微信,一开始的计划是每周发三篇文章,然后……现在每周发一篇就已经算人品大爆发了。

  比如我本来计划在十月前完成十万字的稿子,现在……唔。不提也罢。

  然后在这段时间,我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地出书了。

  他们没有工作吗?当然有。

  他们的工作不忙吗?当然忙,而且很多人,都比我忙得多。

  说到底,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努力而已。

  有句话叫做,大多数人的努力,远远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

  我想,这句话,大概是适用于绝大部分人吧。

  大多数人,其实,都远远不够努力。

  蓑依的这本书,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血,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实在是过得有些潦草有些糟糕,那么,或许可以看一看,给自己打点鸡血,然后继续上路。

  新浪微博@狸奴老妖-喵喵

  微信 goodgoodgirls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八):这世上的美好,为你而已

  文中分别用可乐小姐、搭讪先生、芒果姑娘等代称来讲述20多个小故事,讲述“生活在别处”的年轻人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困惑,以及关于孤独、生活、成功等方面的探索。它平缓地诉说着他们的心酸隐秘故事,揭穿了都市白领们“没那么简单”的爱情,却让人哭过后,更爱惜自己的羽翼。

  它让你懂得没有什么比被生活淹没更可怕的了,就连泅渡自己的爱情,都没有你重要,所以,过好自己,再爱别人。

  即使人人都会说我爱你,但也很少有人说我爱我,没有比忘记自己更容易的事情,也没有比忘记自己更可悲的事情了。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中20多个故事里的“普通青年”,就是生活在你周围的怪咖们,就是一个个出现在书里面的人,包括你自己。他们都为爱情或职场所伤,又都伤过别人,但没什么,因为这世上有了他们,才有了美好。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书,也不是循循善诱的救世良药,它只是你的心灵寄托和歇脚处,它美化了你的美好,它必将强化你的强大。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九):试着去学会包含

  一句“我以为你知道”,的确勾起许多在人生中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懵懵懂懂的我们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发生一些所谓的口角也是很常见,只不过一味的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没换位思考。

  90后的我们不想被束缚,其实读了蓑依写的《90后:做不被束缚的一代》,所讲到的一些和自身相同把。会平白无故就心情低落,或许是因为外界因素,一些在外所受的气,无处可发。而回到家,父母的关怀撞上我们的心情不好,我们就会顶撞父母。

  记得母亲常常问我要吃什么,这件衣服喜欢吗?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而我通常都是沉默或是“随便”二字。或许因人而异吧。我就是以为她懂,她应该知道我要什么,什么不要。或许是性格方面,不愿多说什么,只是觉得我们是母女你总懂我。但往往这样就是错,为什么呢?我都没有和母亲交流过,谈谈心之类,她又如何会懂我。不晓得是青春期的我们内心在作祟,会做冲动的事情,但随着岁月逝去,或是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真的有些矛盾都是自己所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我们还不懂,还不够成熟。如今我也是个高二的学生,回忆起初中时光,芝麻大小的问题,当时却是那么的不懂事。我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所谓的青春把。

  “我以为你知道”,那些所谓的社交,和自己在一起的朋友,有些随着时光的飞逝,早已不像当年玩的如此亲昵。就好比昨天,爸爸的同期的儿子办大学酒,和我坐在一桌吃饭的有自己年少时的玩伴,我们有过十年的友谊,如今也不过如此。也不知道开口自己该和她聊些什么,觉得生疏不少。记得少时,我和她,也有过小争吵,好几天谁都没有理谁。后来我真的受不了,在她面前泪崩了,然后两人就这样傻傻的一起哭一起吐槽。之后便也就这样,最亲密的人如果长久不再联系,感觉也会淡化。没有去深入了解过对方,所谓的“我以为你知道”,却不想是造成结果的最大因素。

  不愿去交流,不愿去沟通,只是认为对方应该知道自己所想,因为觉得他懂我。人与人是用心去交往,用嘴去交谈。勇敢跨出一步,自己先退让一步,包容一点,那些所谓的事,也就随风而去。并不是无法抹去,成了阻碍。

  凡事不要只围绕自己而转,有些东西看淡也就这样,真正重要是不要让那些真诚爱自己的人离去,试着去沟通,试着去包含,试着学会去爱。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读后感(十):你所看到的就是你的世界

  世界究竟有多大?有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小,其实是它的大你没有看到。

  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沉迷于灰暗中,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灰暗的;如果你沉迷于光亮中,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光亮的。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爱一个人就会一辈子,但是突然有天,发现不仅没有一辈子,一阵子可能马上都没有了。

  年轻的女孩总以为感情就是生活,却不知道那只是部分。在遇到感情之前,很多人没有丝毫的准备,大多数人对感情的态度来源于周围人,如果周围人感情美满阳光,心里自然会对感情有美好的期许,有时甚至觉得感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却不知道感情还有伤人的一面,特别是遇到假爱。对事情本身了解的不全面,会让失落后的心备受打击。只有真正承认事情本身不好的一面后,才是有勇气的开始。

  当你承认感情本身不好的一面,你的世界便会宽阔许多,心自然放下许多,可以学会真正放过自己。

  大部分的情感纠葛,根本源于无法放过自己,自己的世界过于狭小,所以出口也自然很容易被堵塞。

  蓑依的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我有时觉得同龄人是无法劝服同龄人,引领同龄人的,可是往往有很多和自己同龄的人,他们活得往往比一般人超前,懂的也比一般人多,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领先一部。其实他们并非多聪明,只是明白的早而已。我想蓑依大概是这种人吧。

  其实年轻的时候不仅对感情有过困惑,对生活工作亦有过困惑。不过不能让困惑永远占据头脑,那样在别人努力的时候,你依然沉浸在自我。

  所以,年轻的时候,多见识,多交往,真的没错。见识多了,不见得目光有多长远,但起码你知道世界有另外一种可能。

  很喜欢封面上的那句话:让沉湎过去、沉醉孤独、虚度光阴的人,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

  感谢蓑依赠书。推荐大家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