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10篇

2022-05-27 02:05: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10篇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是一本由上海市徐汇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 顾定海 / 张林凤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1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一):寻找老上海的脚印《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

  寻找老上海的脚印《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

  在我们的印象中,上海就是一个经济城市,一个金融中心,甚至连一个旅游目的地都算不上,周边有苏州杭州,上海不过是路过罢了。至于历史,好像在汉唐时期那里还是一片海洋,是清末开埠以后上海才发展起来的。至于文化,真是乏善可陈,电影电视出版都没有太叫得响的。和经济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

  上海其实是有历史有文化的,民国时期海派文化和北京的京派文化绝对可以唱双城记,解放以后北京成了文化中心,上海成了经济中心。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上海还是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建筑,只可惜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上海的老马路其实写的是上海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又都和民国的历史名人密切相关,一部上海的老房子,足以见证民国的历史。想一想民国的明星政要,军人名伶有几个没到过上海呢?

  其实和北京相比,上海的名人故居一点都不逊色,只是还没开始开发利用建起名人故居博物馆罢了。

  书是上海徐汇区精神文明办主编的,可见普通的作家们还没怎么关注这个题材,或者说这方面的书市场还不是很大,出版估计还是个赔本的买卖,还要政府出面去做。

  书里从武康路开始,介绍了衡山路,余庆路,淮海中路,汾阳路,桃江路,等等一共十条马路,算是上海老建筑最集中的十条街道了。

  里面牵涉的名人就太多了,从黄兴、姚文元、巴金、陈毅、唐昭仪、林巧稚、宋庆龄等等,形形色色,包罗万象。

  看了才知道原来巴金故居并不是巴金自己买的,也是政府分配的福利房。当年据说巴金是中国唯一靠稿费生活的作家,所以才敢说真话,才能写出《随想录》,但是没想到,巴金的房子还是政府的。那房子可是别墅,按现在的价格估计巴金的稿费也不一定买得起。

  最让我惊叹的是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拆迁,上海的房价已经上涨到现在的程度,但是上海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么精美的老房子,真的很不容易,从这里也能够看出上海人的文化和品味,这要是放在别的城市估计早拆得差不多了。

  而且里面的装修都那么华丽,仿佛百年前的风采,让人感觉有点穿越。看来多数老房子保护得还不错。不过上海的老房子是在是太多了,而且历史只有一百多年,不像北京总是说北京古城,上海只能叫老城,但是想要领略民国的风采,还是要到上海,看看上海的老房子啊。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二):在老马路上游荡

  上海是一个时尚与传统并存的城市,多面立体,独树一枝。在上海,你可以常见高楼大厦,也可以陋巷穷街;可以是国际范式的简约,也可是江南水乡式的婉转。上海可以是张爱玲式的上海,轰轰烈烈最终归于平淡;也可以是宋庆龄式的优雅柔和坚强;可以是阮玲玉式的绝美和孤艳,早早调零;还有那么多赫赫有名的政商文人艺术家们心中的上海:张学良、梅兰芳、吴昌硕,徐光启,许广平,徐志摩,林风眠,郑洞国,巴金,黄兴,唐绍仪,周信芳,蔡元培、黄宾虹、张闻天、傅雷等等。而与这些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便是他们的故居所在的老马路。《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精选了10条上海著名的马路,讲述马路由来、历史、著名建筑,历史名人故事等等,附一些旅游小贴士,很有人文和旅游参考价值,适合去上海游玩时逐一游荡这些老马路。

  这个选题很好,相当于主题式旅游,选取的这些老马路也非常有特色:武康路(上海近现代史,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这片梧桐树下有30余座名人故居)、衡山路(原为法租界,法式风情,处徐家汇与淮海路两大繁华商业区之间,典型的有百代小红楼(明星聚集,中国唱片发源地,有中国最早的录音棚),教堂,美童公学旧址等,休闲娱乐第一街)、余庆路(原为法租界,原名爱棠路。这里有昆仑影业,陶行知旧居,邵式军,邵氏家族)、淮海中路(虽为商业街,最时尚,最摩登。有老式石库门房屋(红砖墙,黑漆门,三层楼,六门户连体),有外廓式砖木住宅,新式里弄住宅等等。有大量名人故居)、汾阳路(中国海关关署小木楼,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所在地的法式宫廷式建筑海上小白宫,曾为上海画院与越剧院所在地的白公馆,曾是海关专科学校校址的西班牙风格建筑,还有犹大俱乐部,德式双联体花园住宅,上海音乐学院,等等)、桃江路(宋庆龄故居,欧陆式花园住宅)、复兴西路(文人雅士聚集地,10层楼的麦琪公寓盖在220平方米的地皮上,在当时独无仅有,袖珍,但时髦。还有卫乐精舍,玫瑰别墅等)、东平路(情侣街,蒋宋孔三大显赫家族)、永嘉路(瑞金宾馆等)、湖南路。

  溜哒转了一圈,感受古老上海的异国风情,也可以看看各国的建筑风格在这些老马路上的和谐统一。建筑是历史,是不可多得的传承,观摩这些历史,也可缅怀背后的名士故事,怀想前辈们的风采。去上海,可以带上这本小书,去这十条马路慢慢走一圈。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三):老建筑的故事

  老建筑的故事

  偷爱警/文

  高耸林立的楼宇,棱角分明,却少了些接地气的感觉。老旧的街道,虽然几经修缮,却始终用古朴典雅,妆点岁月的残年。街道边别墅庭院,除了带给你我快慰的畅感,还有一些恍如隔世的穿越感。

  可能跟我的工作有关,在看到这部书的时候,就很想收入囊中。街道,对于我来讲,有着别样的情感,房地产盛行的今天,没有被开发的地块,要么被政府保护起来,要么被开放商暂缓搁置。在日渐稀少的街巷当中,能找到几座像样点的古建筑,是凤毛麟角的幸情。徐汇政府为这些带有历史韵味的古建筑,申请了法律上的庇护,如若不然,这些历史建筑,很有可能成为一块块红砖遗骸,成为拜金主义的玩物。虽然老旧,甚至与现代建筑群有了一些隔阂和残破的意味,但这些建筑本身,所带来的故事,是任何开发商,任何人都无法创造出来的。

  在上海徐汇区,政府保留了这些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群,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分段式的描述,如同一位历史陈述者,在耐心描述,曾经的故事。为什么国外使节,名流人士,都喜欢国际礼拜堂,是什么人入住过小红楼,为什么宋子文要送一栋楼给妹妹宋霭龄……。建筑物背后的故事,充满了神秘和好奇。

  通过建筑物去翻看历史,有了更深层的解读,建筑本身,虽然看上去冰冷无情,没有表达的能力,却因为主人的不断更迭,在房间、案几、茶座、甚至房屋的暗角、灰尘里,都弥散着时间的迷香。看不到的东西,并不表示不曾存在。就如同建筑本身的颜色,风雨侵蚀,依然不改其本色,虽然修缮过,但依然没有失去本色格调。为什么当时的建筑师如此的巧夺天工,能设计出如此沉迷时代的建筑群。

  目前来讲,上海我只去过一次,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上海的弄堂和街巷。可能因为挨着黄浦江的原因,上海要比干燥的内陆城市,更加干净整洁,虽然是两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却并没有显得混沌不堪,上海的弄堂,带有很强的视觉落差,吱吱嘎嘎的地板,叙述着当年的魅影。狭窄的街巷,迎接每一位访客的经过。即使你不会为它停留,即使你已经习惯了街巷的寂静与沉默。

  这部小册子,很是细心,为寻踪者,标注了寻找路线,徜徉在葱绿的街巷,欣赏一幢幢别墅洋房,很是惬意,很是悠哉。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四):马路情怀

  怀旧的人对老的物件常常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亲近,而人越来越怀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在外生活打拼多年的人在年迈之后翻越万水千山都要回家的缘起,最近几被禁声的老赵曾经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即是如此。

  我们常说物是人非,这对于生活在城市化中进程中的中国的我们来说,感受尤为强烈。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就像书中说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怀念一条马路,一座村落,一个人,不是因为它是一条马路,一座村落,一个人,而是那里承载了太多的乡愁、记忆和故事。

  本书描述了上海的十条老马路,并从路两旁的建筑样式说开去,到历史背景,到人世浮沉,到起落变迁,讲述的其实不是路,而是这条路所承载的历史,所积淀的人文,所包含的一切。单纯的一条路并没有任何新奇之处,但若是被附上了社会变迁、人世流转这些因素在内,那这条马路登时就有了生命一般,显得与众不同,当你走在上面,左右浏览者那些被历史遗留下来的见证者——一栋栋辉煌的建筑,想象着历史上的高官贵族曾在此停留、居住,甚至于被记录进历史的每一处细节,这一切就仿佛自己亲历一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这即是文物、遗产带给我们后人的无穷财富,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精神的。

  当然,若我们不去深究这些马路背后的人文掌故,历史变迁,也许即使你走上千百遍,依然没有任何感觉,就像毫不相识的两个人。但一旦你知道了深藏在马路背后的故事,你一定为重新审视那条马路,探究那些建筑的材料、设计、主人等历史深处的支脉。

  我的亲身经历是,如今离乡多年,可以说对家乡的一切人事物早已刻进脑海,此生难忘。但也因多年不归故乡,对家乡的一切愈发怀念。有时一个冲动独自一人回到家乡,吃一碗干扣面,坐一回城乡班线,漫步在村后的田野,穿梭在村里的各处角落,蹲下来捡起一片树叶,都觉得那是有生命的,那是故乡的气息。这也是为何许多思乡情切的人在离开故土的时候会带上家乡的一抔土。

  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声色犬马、灯红酒绿,想要找寻一两处旧迹并不容易,外滩算么?早已被摧枯拉朽的城市化进程所掩盖。南京路算么?越来越多的国人在节假日造成的拥堵让这条路道路越来越商业化。而书中的这些马路,如若不是被有心者捡拾起来,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当然,说起真正的老马路,书中所列举的几乎都是民国以来的马路,民国之前的并没有多少,这也是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痛。如同的北京的胡同,如今又有多少存留于世呢?那可是原汁原味的明清朝甚至更早之前的民居!我们再回看法国、意大利,一座城池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原貌不变,今人就生活在古人的居所里,踩着他们的脚印生活。

  这些百年的老马路,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变迁,这些牢固的建筑,见证了上海的风云变幻。这些不断更该的马路名称,也预示着朝代的兴衰更迭。有时间,一定要带上这本书,去这些知名的路上走一走。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五):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

  前不久,听说上海又在全国冒了泡儿,当然,海派精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向是当仁不让的。在中国这个拖着沉重脚步的庞大的农业社会里,上海总是习惯格外鲜亮地跳出轻盈的华尔兹,毫不遮掩地在一帮规规矩矩的长袍马褂里亮出自己的西服革履。但是,这一次,上海走了回头路。但是,这一次,我没有再觉得上海有任何哗众取宠的味道。

  这是因为,上海宣布有64条老马路永不拓宽。我不知道,永远有多远,在来势汹汹的日新月异的宛如龙卷风般扫过的城市街景面前,上海突然之间变成了“老顽固”,恍惚间,我看到了为北京的老城墙痛哭的梁思成,看到了南京绿阴深深的老街巷,看到了我的故乡太谷在旦夕之间灰飞烟灭的古城墙。没有了,就再也没有了。那些旧的、老的、不合时宜的,就必须被铲除殆尽吗?还在苦苦追寻纸上的历史的我们,为什么如此忽视身边有形的看得见的古迹?当剑桥、海德堡的学子徜徉于中世纪的楼群之中的时候,我们的子孙为什么只能依靠想象怀想昔日的时光?不禁为上海今次的“守旧”击节赞叹,善莫大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倏忽变成了梳着长辫的遗老遗少。

  最近太原市并州路的马路拓宽,从未有过的敞亮通坦。但正式通车后,所有的公交站牌换了极其官方的名目——某某路某某街口,原先的老地名“大营盘、二营盘、三营盘”全部剔除了。后世的子孙恐怕再也不会知道这是阎锡山曾经的兵营了吧!

  于是,低头再看《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这本书,看到这十条浓缩了上海近代史的情调老马路——武康路、衡山路、余庆路、淮海中路、汾阳路、桃江路、复兴西路、东平路、永嘉路、湖南路,在“历史与建筑”、“人文与故事”两个板块的梳理中,我们不光端详着它们在岁月沧桑中的风貌,更看到了一个个人影的闪动,他们是被大众熟知的——巴金、黄兴、陈毅、宋庆龄、唐绍仪、贺子珍、郁达夫、蔡元培、瞿秋白、萧红……,走在这样的老马路上,历史与现代扑面而来,所谓“文化”当如是。作为老马路的回观,“老”的意味在书中更为浓厚,在一幢幢建筑面前,对历史的回望是此书呈现的重点。读书的过程开始略感不足,为什么书中提供的都是现在拍摄的建筑照片,颔首之间恍然大悟,这些建筑的样貌本来就是老样子啊!心中的喟叹油然而生。

  永远有多远,我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在时代的裹挟中,我们究竟能留驻多远,或者说,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将什么留给子孙后代方为永远?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耳提面命口口相传?是荒唐到根本不知道何谓珍物,还是抬举精神鄙薄器物?我不知道。怕的是,精神也没有,观瞻也没有。

  《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读后感(六):上海老马路,一段沉淀百年的历史

  上海老马路,一段沉淀百年的历史

  感受上海,未必要去东方明珠塔,上海老马路里也藏着历史典故,藏着上海的情调和上海的味道。

  透过顾定海、张林凤编著的《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武康路、衡山路、余庆路、淮海中路、汾阳路、桃江路、复兴西路、东平路、永嘉路、湖南路……那一条条永远的老马路,像一个温和的老年人在给过往的行人讲述着古老的上海所经历的风雨。

  在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看来,“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事”。上海的老马路和老马路上的建筑,就在无声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传承着上海与众不同的情调和韵味。

  据《上海市徐汇区地名志》记载: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Route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1943年改现名武康路,以浙江省旧县名命名。”作为曾经的法租界,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衡山路很出名,虽然与它毗邻的是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但衡山路似乎比前者更出名。如果说淮海路和徐家汇是肆意蔓延的喧嚣与繁华,那么衡山路则是留守在它们身后的幽静通道,在幽静中却又不失文化的韵味,细细品下来更让人流连忘返。不宽的马路,干净的街道,两边风格迥异的建筑,各类休闲酒吧与特色小店更让衡山路蒙上浓浓的“上海情调”。

  衡山路上隐匿着很多历史久远的老公寓,他们如隐士般在岁月变迁中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姿态。汾阳路之于上海,也有“音乐之路”的美称。这里聚集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等音乐重地,行走在这条马路上,能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音乐符号:马路两旁的琴行、乐器铺,邂逅的路人或背着提琴,或提着风琴,耳边萦绕着叮叮咚咚的钢琴声。一如作者在书中所言,“这里堪称百米一景,在这条不足千米的幽静道路上,汇聚着十余处风格迥异的建筑,每一幢建筑犹如一个灵动的音符,在千米的五线谱上演奏着建筑和历史相得益彰的交响乐曲。”

  那一条条老马路,一幢幢老建筑,无不是一段段最真实、最鲜活的历史。留住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和老马路上那永远的建筑,实际上就是留住上海文化的“根”。《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编者不但将老马路的由来、历史等娓娓道来,书中还加入了旅游小贴士,读完此书,让人有一种“‘游荡’老马路,‘白相’上海滩的冲动”。

  《中国旅游报》10月27日第07版

  漫步老马路,品味百年历史

  感受上海,未必要去东方明珠塔,上海老马路里也藏着历史典故,藏着上海的情调和上海的味道。透过顾定海、张林凤编著的《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武康路、衡山路、余庆路、淮海中路、汾阳路、桃江路、复兴西路、东平路、永嘉路、湖南路……那一条条永远的老马路,无不像一个个温和的老人在给过往的行人讲述着古老上海所经历的风雨。

  一座有内涵、有品味城市需要有传承的载体。但是,多数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能成为其历史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它把城市固有的文化消灭之后以新建筑取而代之。所以,我认为,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留给上海的,不仅仅是一段耳熟能详,却又渐行渐远的记忆,那些永远的老马路还承载着上海的过去和未来,并可供无数的后人缅怀历史。

  那些永远的老马路是一个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正如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所言:“那些永远的老马路,和那些老马路上的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事。”道路,是一座城市的命脉,马路的变迁是为城市发展写下的历史符号。

  古老的小巷虽然狭窄,却拉不住人们快乐蔓延的速度和城市文化记忆的深度。衡山路很出名,虽然与它毗邻的是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但衡山路似乎比前者更出名。不宽的马路,干净的街道,两边风格迥异的建筑,各类休闲酒吧与特色小店更让衡山路蒙上浓浓的格调与气质,或是“上海情调”。如果说淮海路和徐家汇是肆意蔓延的喧嚣与繁华,那么衡山路则是留守在它们身后的幽静通道,在幽静中却又不失文化的韵味,细细品来更让人流连忘返。

  正如维也纳是欧洲著名的“音乐之城”一样,汾阳路之于上海,也有“音乐之路”的美称。这里聚集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艺术研究所等音乐重地,行走在这条马路上,能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音乐符号:马路两旁的琴行、乐器铺,邂逅的路人或背着提琴、或提着风琴,耳边萦绕着叮叮咚咚的钢琴声。

  透过《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那些被透过古色古香雕花窗棂的晨光化上一抹金黄淡妆的古老巷陌,以及那一条条老马路,一幢幢老建筑,无不是一段段最真实、最鲜活的历史,留住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和老马路上那永远的建筑,实际上就是留住上海文化的“根”。

  2015年1月20日《城市经济导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