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4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精选10篇

  《人只会老,不会死》是一本由钱佳楠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8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一):张宪光:那些幽秘逼仄的上海记忆(刊于《南方都市报》

  文/张宪光

  刊于《南方都市报》 2014-11-23

  关于上海的记忆,也许已经有了太多的宏大叙事,太多的闺秀名媛,太多的繁华春梦。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李欧梵《上海摩登》的出现就变得水到渠成,王安忆的《长恨歌》就显得理所当然。可是正如钱佳楠在其短篇小说集《人只会老,不会死》后记中所指出的那样,“上海不只是南京路的十里洋场和陆家嘴的水泥森林,洪镇老街、巨鹿路、曹杨铁路农贸市场同样是上海”,并且这才是她“每日寒暄致意的上海”。

  上海不仅属于名流们的风流韵事,更是日常的,世俗的,细碎的,甚至是猥琐的。这里不仅有歌舞厅、咖啡馆电影院、高档西餐厅各式各样的会馆等公共空间,还有散见于虹口、闸北、普陀、宝山等地“像孩子搭出来的积木小屋”般的贫民窟,许许多多幽秘逼仄的老公房之类的私人空间……那儿“家里有蟑螂,楼里窜老鼠流氓恶霸在街角”,那儿藏污纳垢,那儿细细的喜悦、艰涩的困窘和幽暗辛酸交替出现,来如影,去如风,不可捉摸,又无处不在。读《人只会老,不会死》,就是在谛听那些记忆嘈杂混乱声音,就是穿行在那些关于上海的幽暗记忆里,不时地皱起眉头,又独自释然。也许,这个来自曹杨新村的邻家女孩描述的一切,正是上海这个城市许多人的共同记忆。

  小说个体记忆的储藏室。《人只会老,不会死》是属于一个上海小囡的个体记忆,既有童年记忆,也有青春苦涩,交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细节清晰的记忆地图。在她看来,记忆的蛋黄部分是宁波路上的外婆家,蛋白部分是“下只角”的曹杨新村,可是我在小说中读到的恰恰相反。与南京路相连的宁波路,在华联商厦比赛谁先找到电梯,也许只是下意识里市中心人的优越感在作祟,真正刻在骨子里的记忆皆与曹杨新村有关。在这里,从学校出发,“我”可以向右走,向前走,向左走,有三条回家的路,以及一条无法后退的“退路”。不管向哪儿走,似乎都有食物诱人味道尴尬的所见:那条无法后退的路上有好吃的罗森贡丸,向前走是路边阿姨的凉粉摊、炸年糕,向左走有肯德基、振鼎鸡;当然还可以看到跟爸爸很像的中年男人,如肿瘤一样鼓起又散去的当街吵架的好戏,还有给很多人留下心理阴影的普陀医院……连接这些记忆的,是01路、106路、64路、轻轨等等。《童言无忌》开头部分写道:“我记忆的源头是106路公交车,是早已从上海绝迹的巨龙车。前一截车厢与后一截车厢连接处很像我表哥自小侍弄的手风琴,转弯时拉长,直行时收紧,有条不紊。”我想在上海生活得稍微有点年头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样的巨龙车,而且小说中的那个小男孩东东,也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变形。那些纷乱的记忆,是专属于上海的。

  我固执地以为,一个人倘若没有经过囊空如洗,或者古人所说的家无隔宿之粮的窘困,大概难懂得什么叫人生。毕竟奢华只能算作人生的一种稀缺经历,远不是人生样式的全部。钱佳楠在《一颗死牙》的开头这样醒目地写道:“夏天暴露了这个家唯一的特征贫穷。”贫穷意味着什么?争吵,拥挤自卑胆怯,偷电,无奈吝啬失恋,还是别的什么?也许每一个都是,每一个又都不全是。在钱佳楠看来,贫穷是一颗死牙带来的神经疼痛,如果不将其中的神经抽除,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将永远伴随着你。在为这篇荣获台湾时报短篇小说组特别评审奖的佳作所作的手绘插图中,钱佳楠把小说中的那间公寓画成一颗死牙的形状,也可以见出“死牙”实际上是“贫穷”的一个象征性书写。

  作为一位小说界的新锐,钱佳楠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是一个有勇气小说家,敢于直面自身,潜入城市污泥遍布的“河床”,对都市底层生态进行了非常冷静尖锐书写。有的研究者曾指出,钱佳楠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我”、母亲、外婆构成的亲情三角,她们一脉相传,又三足鼎立,呈现出一种“爱而不能”的情感疏离状态

  对亲情的书写,最易流于廉价感动,而钱佳楠的《一颗死牙》、《童言无忌》、《搁板》等小说,描写的则多是隔绝、无奈、虚假与决绝。《童言无忌》里十四岁的东东拒绝去看望外婆,《一颗死牙》里母亲不肯为女儿掏钱矫正牙齿男友因为那颗死牙而选择分手,《搁板》中的父女心灵不通,莫不如是。《搁板》中写的是多么庸凡、琐屑、日常的场景:楼上切排骨似的咄咄咄咄,楼上楼下的吵架,烤鸭的香味,爱往家里捡垃圾的仝瑶爸,以及他的“像把整个曹杨八村都含在嘴里的”咀嚼声,家中的鼠患,爷爷的死亡,围绕搁板展开的吵架……在那种庸常里,人生是那样真实,却又那样没有意义,但究竟还要活着,就像在搁板上做窝的那窝老鼠。

  钱佳楠是一个“冷漠”的写者,惟其冷漠,才可以使她更冷静地透视上海这座城市河床上的顽石、泥沙和污泥。或者正是出于这一姿态,韩松落曾这样评价她的小说:“她书写的是城市的幽暗地带,以及生与死的幽暗地带,那种幽暗之心,超越她的年龄性别。她拥有一种老灵魂才有的勇敢与决绝。”“老灵魂”这样的字眼或许不无过誉,但她的确触探到了上海这座城市那些琐屑的存在,并时时提醒我们不能浸泡其中,然后麻木地老去。这正是《人只会老,不会死》值得一读的地方。然而,琐屑、庸常也是个不太容易掌控的主题,一不留神就会真正流于琐屑与庸常了,只有沉潜到城市的毛细血管里,找到属于自己语言步调和小说风格,才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写出更底层、更丰富真实的上海。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二):上海的背面

  大多数青春作家都是从书写青春的千愁万绪开始的。钱佳楠却是从写家庭故事开始的。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也是这些家庭故事。这些故事是世人眼中繁华大上海的背面,卑微寒酸,也许还是一部分骄傲的上海人不愿面对却不得不面对,但是又不想被人知道的。但是钱佳楠见证了这些,并且勇敢地写了出来。在本书后记中,钱佳楠说,她第一个小说是《西村外》(也就是《从郁家弄到西村》)。小说以冷峻的笔触,描摹了老爷从病危到死后,亲人反应心态表现。钱佳楠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与思考者,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里那些细微的无奈与丑陋。还有《死牙》,将家庭的寒酸、父亲的窘态刻画得纤毫毕现。那个青春期里爱要面子的女孩,那个寒酸的家庭,那个不争气的父亲……我甚至觉得,她写这些的时候内心里一定做过一番思想斗争,因为她将家庭的伤疤毫不留情地撕开来,给人看。这需要多么决绝的勇气啊。

  钱佳楠笔下的上海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上海,也是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许多平凡人的上海,甚至是中国无数城市里无数卑微寒酸的城市家庭的写照。他们并没有因为城市的迅猛发展而过上幸福好日子。他们在城市的夹缝里艰难生存。

  读这本小说的有些篇章,让我心里有些哀伤深深地觉得,生活里有些错,有些不如意,不知道该怪谁。但是我们有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能面对它,正视它,与它和解。唯一这样,才能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三):不一样的上海,不一样的青春

  这部小说以“80后”“90后”两代人所熟悉的上海为背景,收录了作者最有代表性的11个短篇作品,故事里的人物都是上海底层的平凡人,所有的街道名、地名都是真实的,比如宁波路、南京路、四川中路、虹镇老街、普陀区……读者甚至可以根据小说中人物的行走绘制出与现实相对应的地图。这些生活于“上海繁花梦”中的普通人,贫穷使他们的一生过早地衰老,亲情薄得像纸,青春染上血色,即使是如此,但到底是上海人,就算活得里子翻到外面也依然要保有尊严,就连死亡都无法战胜。

  在外地人的印象里,上海是张爱玲小说里的慵懒阳光,尖尖的阁楼、老式汽车喇叭外形的留声机和繁花街道的美女广告画,狭窄潮湿弄堂,一切都晕染着老上海独特的怀旧气氛。但读这部小说我们知道,上海不只是十里洋场和水泥森林,不只是咖啡馆里的悠闲时光,那些掩藏在石库门房子下的家长里短生老病死,那些遗落在宁波路上少年的悲欣与倔强或许才是上海人每日寒暄致意的上海。只有以“置身其中”的姿态透视“上海的繁华梦”,你才会了解到是什么沉淀为上海的“本土”,是什么构成了上海最坚硬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根据每篇小说的情节创造了手绘插画26幅,并以彩绘手法描摹了洪镇老街、巨鹿路、曹杨市场、四川中路等上海老街区的风貌。小说作品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现给读者,说起来还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亮点相信会带给读者一个不错阅读体验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四):我读《人只会老,不会死》

  上海俨然已成为一门显学,写上海的书和影视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我共鸣的并不算多。城市既是各世代物质形态的层垒堆积,也是集体记忆的“想象共同体”,而对于我,则更关注时代下个体的嘤嘤私语,个人的微观叙述汇集成时代的浮世绘,比任何刻意修饰建构的《春秋》更精准鲜活,更直指人心

  小说是个体以某种虚构形式展现的生活之河,却也是这个“生活世界”的整体呈现,虽然具体细节未必纤毫不差,但整体上确能让人体悟那个“生活世界”。钱佳楠的短篇小说集 《人只会老,不会死》就是这样一个生动文本,宛如一架万花筒,折射反射映射出光怪陆离碎片化的“生活世界”。

  这个 “生活世界”,时间上大约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主要在世纪之交前后大约二十来年,这正是上海这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动荡变化剧烈戏剧化的时段;空间上则以偏安西北的曹杨地区主体并涉及南京路等“上只脚”,构成一种“边缘”与“中心”的张力

  全书分成三辑:《夏日朝圣》、《梧桐碎影》和《人只会老,不会死》,虚构程度逐渐增加。《夏日朝圣》以儿时经历为主线的几篇,以沈静的叙述还原出一个边缘的工人村里普通人家,平凡、失落沮丧乐趣和希望,还有对庸常的青春少女式的抵抗。对于这样的生活我并不陌生,虽然比作者早生了二十年,但同样是在边缘的工人聚集区(杨浦鞍山)的生活并无二致,区别大概只是我的少年时代物质和精神贫乏,却也没有小说中主人公非常在意的从“上只脚”到”大西北“的落差以及引发的”怀旧“。《回家的第三条路》中的故意绕远路以及与小伙伴们结伴闲逛,对我都是熟悉的情境,只是我们那时的闲逛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穿行于田垄和河浜的探险,并要随时注意”地雷“(盖满落叶的粪坑),因为当时的上海建成区远比现在为小。《从郁家弄到西村》里对家庭亲情的描述,既有温情,又有局促逼仄生活下的无奈,可贵的是作者冷静疏离的叙述中还蒙着一层诗意的灵韵,那是隔了时间的驿站从远处打量的一半怀念一半嗔怪的眼光。从《一颗死牙》中,可以读出逼仄空间对生活的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事态度乃至境遇,都与你所生于兹长于兹的空间大小有关。小说中应该已经是独生子女时代,在我们那时一家有三四个兄弟姐妹是非典型,因此居住环境更加局促,一个十六平米单间住着一家五六口并不罕见,而且厨卫还是公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矛盾冲突家常便饭。正如《梧桐碎影》里那篇《隔板》,虽然结局出人意料,但反映出的邻里矛盾却是常态,记得我就曾为楼上人家永不消逝的踩缝纫机的声音头疼不已。

  相比较《夏日朝圣》各篇的回忆式的散文化风格,《梧桐碎影》的几篇更小说,并且具备了一个好的短篇小说的基本元素:引人的开头,情节推进迅速拖泥带水,所有的文字都不浪费(出现的意外情节定是伏笔必有回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但这些小说的情节基本都经得起推敲(自洽也是我认为的好小说基本要素),比如每个人的同学里大抵都有一个”宏仔“,虽然其经历未必有那么戏剧性。《隔板》的故事推动力就是那组象声词”乒乒乓乓,克克托托,咚咚锵锵“,却写出了那个转型期千万个普通家庭的艰难时世的侧影。《谣言》的故事以”我“的对”谣言“的态度的几番变化,到最后的戏剧性逆转(坐实),读来引人入胜

  最后的三篇归入点题的《人只会老,不会死》。这三篇在文体上是最虚构化的寓言类型。《那阿》暴露了每个作者都怀有的宏大叙事野心,但作者的分寸感很好,虚构了一个卡尔维诺般的世界(或者城市),各种影射和寓意可以做出多义而丰富的解读。作为寓言载体的故事层面,也是讲得沉静老到。《食人鱼》的场景要小得多,第一人称的叙述让人读来有亲历感,也比较有想象力。《人只会老,不会死》是对时间和死亡(以及不朽)的思考,也可以叫《死的诞生》。

  语言上,特别是第一辑诸篇,对话里有许多对上海方言的使用,但由于基于北方方言的汉语书面语在表达吴语系诸方言的缺陷,读起来并不顺畅,我会下意识自动转成上海话,但对非上海或吴语系读者,想必会有一定困惑。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有的插图都是作者手绘,看得出这些画并非出自技术纯熟的专业画手,透视不太准(看透视准否大概是我们建筑师的职业病吧),构图也不尽均衡讲究,笔法和着色都显松散稚拙,但却生动有趣,别具一种”业余者“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并且十分贴近文字的内容,成为文本不可分的组分。

  封面我也喜欢。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五):小故事的乐趣

  《童言无忌》(节选)我将要开始在外婆家的夏天。妈妈晚上一走,我才明白,哭着追到门口,她把我硬塞给外婆。

  “妈妈要去上班,让她早点回去休息吧。”外婆说,抓住我的胳膊,外婆的手像镣铐。

  大概哭也是一件极累的事情,我在外婆家的第一晚竟睡得很妥帖,一觉到天明,小腿上还残存着两个新鲜的桃红色的蚊子块。

  我和外婆之间的话不多,她喊的最多的就是下午三点的洗澡,其实是她喊了我才发现钟已经摆到了下午三点。午后她会放我到楼下弄堂里玩一会儿,在家里两楼窗户窥得见的地方。我呆呆地靠墙站着,底楼荫头里坐着的阿婆问我是谁家的孩子。

  我支吾了几声,指指两楼。

  “哦,是张阿婆的孙子啊!”

  “是外孙!”外婆在二楼尖利地喊道。

  打弹珠的男孩招徕我,我就蹲下看他们,他们也给我两颗,蓝条一颗,绿条一颗。“打这颗!打这颗!”他们田鸡般跳来跳去地嚷嚷,我就学他们方才那样鳄鱼样地匍匐在地,歪着头,睁一眼闭一眼。

  图008

  可一到三点,外婆的叫唤会提前终结我美好夏日的一天。

  “东东啊!东东啊!回来汰浴了!”

  我刚认识的伙伴们也拉长嗓音,怪腔怪调地学起来:

  “东东啊!东东啊!回来汰浴了!”

  门口坐着的阿婆也帮腔:“东东啊!快,回去汰浴去!”我只好把弹珠还给他们,他们只顾学外婆的语调,没有和我告别的意思,我想我倘若有条尾巴,一定会垂下来,可惜我没有,我瑟缩的影子一走进石库门,一口就被吞了。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六):佳楠的上海“传奇”

  上海从不缺少传奇。

  到了钱佳楠这里,传奇更头换面,携了市声和人声斜扎下来,像收班回来的电车,叮叮当叮叮当穿了整座城市,

  于是,读佳楠的这部集子,更像是跟着她走一走回家的路,曹杨新村鼎沸的农贸市场,虹镇老街灰扑扑的屋顶,拐角挂着一只风筝,阿婆抓着小囡走过街市。在这段回家的“第三条”路上,“老上海”佳楠几乎闭着眼睛在虹口、普陀、上只角的巷口盘来绕去,楼梯口飘出红烧肉的浓香,晚风飘飘拍着翅膀飞过弄堂。我也像贪吃的孩子,跟在她的身后,一点点攀上吱咯响的木楼梯,推开油亮的窗扇,石库门里走出穿背心的男人

  这些风景,都藏在浦东和外滩的背后,异乡者难以触摸的,正是原住民永难割舍的记忆。佳楠无疑在呈现这样一段异质的上海故事。在她的镜头里,工人新村装填了“80”后一代人的童年,也负载了少女内心隐秘的心事。那儿有公共厨房和卫生间,有晃在街角的小混混,有母亲汗渍淋淋的纺织厂工装——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在曹杨被定格。不止于此,作者最出彩的《一颗死牙》甫一开篇即向人揭示贫穷的裸露表面,然后是强势的母亲与懦弱的父亲,以及心有不甘、愤恨满溢的少女。到这里,我们似乎发现佳楠执着的是独属于个人记忆的上海。在那样一段底层的生活经历中,上海投射给“她”的并不是洋场繁华,而是光鲜外表下的窘困与酸涩,孤独成长中的少年老成。那样斤斤计较的日常,先锋视角的奇想,似乎覆盖了一代人的旧时记忆。

  因此,当我在灯下翻开这本薄薄的册子,更像是捡拾少年的往事。虽是千里之外,却是素光相同,好似身边人事,又如故人远来。离开过去十多年后,忆及从前,像是漫长了一个世纪的告别,又像是青春岁月的集中告白。时间这小偷,可他那样多情。

  面对一个被众多名家写尽的沪上,出彩并非易事。但钱佳楠冷静、老辣的文笔超越了此间行者,尽管有些篇章技巧并不成熟,可相较于技术,我更青睐如此诚意的作品。她在时间与生死间的内心独白和人生叩问,切近生命无常与都市幽微,克制、冷峻的故事背后,是只属于她的上海。

  一座城市,能被不同时空、不同身份的人反复书写,且从不乏新意。到底是上海。

  我与本书的责编结识于一次偶然的读书会。第二次见面时,我收到了《人只会老,不会死》。那次小聚,责编讲起她与佳楠见面的故事。后来,我向朋友复述,不自主地眼泪打转。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发现自己懂得了她们。

  她讲得眼热,我听得泪流。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七):梧桐配清咖,上海人说上海滩

  一直不太喜欢短篇小说,一来还是因为我读书少,所知道的写得精彩的作者更是不多,二来是始终觉得其情节设定很受局限,不如长篇小说让人读之酣畅淋漓,后劲十足。选择这本书,一来因为它的封面,手绘的封面、《人只会老,不会死》的书名;二来,这本书讲的是上海,刚好阿拉对上海蛮有情节,于是应征书评。

  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这本书还做了场噩梦:一具具尸体,被河边的人们“救”上来,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还和生前一样,他们的共同点还有一个就是都穿着鲜艳的衣服,橙色、天蓝色,等等。而我则坐在河边的一所房子里一边透过窗户观看着,一边还在感慨他们怎么就淹死了呢,因为那条河,明明没有河水,只是一床的淤泥而已。醒来之后,方觉得恐惧,怎么会做这样不吉利的梦呢?回想一番,这才惊觉原来是读了这本书的缘故。我一向不喜欢恐怖小说,没胆承受。而这本小清新封面的书在不经意间把我钩住后,硬生生塞给我一部惊悚录像带,打开了就没办法停下,只能硬着头皮看完了。

  也许,对于喜欢恐怖小说、科幻小说的人,作者的几则短篇不过是小儿科。但就冲着可以让我做恶梦这一点,也许就不能太过小瞧她的巧妙设计,没带着任何故弄玄虚,却在不经意间吓了你一跳。被吓之后,还啧啧称奇,机关巧妙。

  因此,我更喜欢第一章家长里短的内容,觉得说的就是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倍感亲切。爸爸、妈妈、外婆、爷爷,对于我来说,是温暖而又沉甸甸的称呼。在作者的小说里,他们鲜活地存在着:那个总是在找东西的爸爸,那个总是找楼上吵架的妈妈,那个每天三点都要准时为自己洗澡的外婆。真的要怪我太天真,原来上海人也有住房困扰,也有贫富差距,也有人的楼房里被老鼠一家驻扎过。

  东方明珠的大都市,作者看到的不是灯光璀璨的外滩,而是上学路上常坐的公交车。对于漂泊在帝都的我,踏上过无数次穿梭在地下的4号线,却一次也没登上天安门城楼望一望。生活在这里的人,才会知道这个城市不那么显眼的一角。 上海有很多梧桐树,这是我知道,高高的梧桐有着斑驳的树干、大片的叶子和弯弯曲曲的树枝,走在梧桐林立两旁的道上,舒服得很。作者讲到的弄堂里的生活,听起来好像更加有趣。

  在电视剧《双城生活》里,我认识了一位喜欢喝清咖的婆婆,我以为上海婆婆都那么刻薄,原来一些上海妈妈也很犀利。三联书店的前任总经理——沈昌文先生就是上海人,看了他的最新自传《也无风雨也无晴》,觉得他顶有些小聪明,甚是狡猾。我便以为这大概是上海人的共同特征,可这个上海女孩钱佳楠笔下的上海男人还蛮憨厚的,当然咯,怕老婆这一点倒是蛮实事求是的。

  作者说了她不会画画,书里的插图都是她亲自画的,实话说技巧真的不高,也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那几幅彩色的上海街道写生,倒是让我升起了去走一走的念头。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八):遇见另一个上海

  在上海也有几年了

  只见陆家嘴的高耸 南京路的热闹 外滩的繁华

  但只有深入那些高楼后的巷子里,才晓得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外地人认为住在上海区域内的 理所当然都是上海人。却不知道上海人只是特指的那一小众。上只角的傲娇,看不上下只角的卑微,更别说本地人,还有那些崇明人,外地人只会排在这之后。

  回家的第三条路中,南京路边上,石库门中的外婆家,承载了小姑娘的无上荣耀,同学们去的只是曹杨电影院,而她,去的是高大上的南京路。南京路是上只角中上只角,乡下人只能眼巴巴的羡慕着。

  就算有着310101这样骄傲的黄浦区身份证号,也有人面临着贫穷,钱师笔下的贫穷是城市底层众生的贫穷,那老房中偷水偷电,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给人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觉,再如何美丽的妈妈,也无法经受长期贫穷而变得邋遢,再念想的家,也会被成窝成窝老鼠所霸占。

  悄师说 我们外地人要奋斗二十年才能和钱师喝咖啡

  从小在法租界田子坊长大的艾鹭鸶说 你能想象么?当时我去上海中学读书,那周围居然有田!

  同事说 我不是上海人,我是本地人,他们上海人看不起我们本地人的

  窝说 窝周边都是上海人了 但窝还是不懂上海人

  这本书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就像封面上站着的小孩一样 从中看到一个不同的上海 不同的上海人生活 思维 与逻辑

  就酱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九):一本有思想的书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宏仔》那篇,感觉有深深的无奈,最后鼻酸到要流泪。宏仔的结局太悲凉了,不温暖,但是真实,试想哪里有这么多皆大欢喜呢。碰巧昨天重温《史密斯夫妇》,简说:“皆大欢喜是因为故事还没有结束。”虽然太悲观,但是总比所有的文艺作品和电影都是温馨、幸福的结局要深刻得多。于是我从头开始看这本书,直到《谣言》那篇,又让我心头一颤。人是会变的,不说曾经的老师是不是正派,起码现在读的让我觉得恶心。还有《那阿》,每个年老的那阿人悲惨的命运,看得有点无情,想想如果自己在那个城市活着,也会有一天被人无情的扔出窗外。最后一篇《死的诞生》是一篇我觉得有那么些希望的文章,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人真的不会死。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屋子里,偶尔出来飘忽、偶尔飞上蓝天。听上去有些毛骨悚然,但是起码我们爱的人真的只会老,不会死。他们在老了以后还是在我们身边,只是换了一种模样和方式,我觉得这样甚好。

  《人只会老,不会死》读后感(十):她来了,她看见,她就在不远处冷冽思考着

  读佳楠的小说,会读到一种与她年轻不一致的深沉,以及一种和其女性性别不相似的凛冽。书名《人只会老,不会死》便从一开始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她的文字和很多年轻作者太过不同,其他人的故事或贴近我们好似正在周身或回忆中上演,或虚无缥缈架空在想象之中,而佳楠的文字却有一种微妙的距离感。她写的是上海,比金宇澄老师在时间上离我们更近的上海,熟悉的路名,记忆里的街景似乎近在眼前,但叙述的故事又像隔了一个时代与层次,她写的是最底层的故事,前两辑《夏日朝圣》与《梧桐碎影》赤裸地描绘与揭示贫穷的无奈与悲凉,到了辑三《人只会老,不会死》,这种描绘渐渐超现实起来,充满了寓言的气息。她的文字足够冷静,用一种“回到小时候”的视角来营造一种时间上的疏离感,就像站在离自己的生活隔开几个红绿灯的距离,旁观着这座城与这座城里的人。

  佳楠的文字,和我印象里的她倒是一脉相承,记忆里和佳楠学姐几次相见是在校园的曦园池边,她清瘦、犀利,给人的感觉很酷,有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她的经历后来听说颇有传奇,辛苦但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她从不是那种选择随波逐流的人,也许正是这样,她有那种说话不算多但掷地有声的气场,这种气质幻化到她的文字里,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张力,有一点苦涩的冷,亦有一点一针见血的锐,这种刺刺的功力在故事的结尾表现地最是淋漓。在读到《宏仔》的最后一句,一个混迹于黑道、冷血报复、离奇死亡的青年,留给自己爱人的独白被他的朋友转述:“有钱真好,至少有了这个,就可以救亲爱的人一命。”当时觉得背脊一凉,毫不花哨的文字,给一个被人误解的“坏孩子”的命运画上了一个掷地有声的悲壮句号。而《河上有座桥》的最后一幕,桥塌了,从桥缝里奔涌而出的报纸碎屑营造了一副悲凉的画面感,一切灰飞烟灭,消解了整个故事里回忆的意义。她的视角有一点点俯视的嫌疑,站在有距离又不远的高度,高而冷静,近而悲悯。

  佳楠十分注重时空的描绘,并擅长用这样的切入点去表现死亡。在她的故事里,空间决定地位,时间通向死亡,世界充满了荒诞,到了辑三这一主题更加突出了起来。那阿的高楼与“阎王”,生命的长度有了明确的终点,死亡被执行,最后的飞翔与堕入深渊的尸体读着瑟瑟一抖;《死的诞生》中的“阴人”,与张爱玲的文字颇有异曲同工:“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而到了佳楠这里,这种联结更进了一步,她看见他们,与他们共生共存,却无法真正地靠近他们感知他们,他们代表了亲情也代表了过去,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让故事里的过去有了归宿,时间在佳楠这里并没有得到无限性的宽恕。她给了时间一个属于自己的审判,一切行将结束,无论有意义与否,只有记忆不死。

  合上书册,感到毫不轻松,佳楠的文字有些沉重,读着像西西弗斯正在推着石头,正是这种姿态,让她的文字有些悲凉,像书中灰黑色的插画,没有太光明的出口。所幸她毕竟年轻,还有机会在未来继续与命运反抗,我记得她曾经有一个相册叫做《也许有一天我会用上色彩》,祝福她能守住她的才华,继续观察与思考,也许会慢慢地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不仅是反抗,也有接纳与圆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