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导读德勒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导读德勒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30 05: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导读德勒兹》经典读后感10篇

  《导读德勒兹》是一本由(英)克莱尔· 科勒布鲁克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00,页数:2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一):感受生活 热爱命运

  “感受生活,热爱命运”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将德勒兹降格为一位心灵鸡汤哲学家嫌疑?那就从一个心灵鸡汤式的故事开始吧!

  曾经为了帮助某老师完成某项课题任务,我不得不去啃读斯宾诺莎;当我在斯宾诺莎的命题体系中推导演算而倍感枯燥之时,遇到了德勒兹写的《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我意外地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尤其是第一章“斯宾诺莎的生活”),其带给我的强烈感受远远不只是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斯宾诺莎和德勒兹的看法,也许能够最佳地形容我当时阅读感受的,是德勒兹在该书开篇中引用马拉穆德的小说《修配工》中的那句话:

  “读他的书就像一阵风似的驱使我读下去;

  自此以后,我不再是原来的人。”

  这句话原本形容的是那位被捕入狱的修配工在阅读斯宾诺莎后发生的内在转变。发掘、生成和创造这种如此真实而又强烈的生命感受,正是德勒兹哲学的要义!当然,这种感受既因人而异,也与你所遭遇的他者是否具有奇异性或新可能性有关。因而当我把《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推荐给一位同学读后,他跟我说没觉得有多好。这本《导读德勒兹》同样也没有带给我曾经的阅读感受!我反而需要不断援用阅读《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时的感受来理解《导读德勒兹》。要用简洁易懂语言文字清楚表述这种阅读感受和生命感受,将是不可能完成之事,更何况无论对于哲学还是对于德勒兹来说,我都是业余的外行。所以,我还是必须借助于德勒兹的抽象概念才能稍微浅显地谈论一下德勒兹。

  在休谟的经验主义基础上,德勒兹提出“先验的经验主义”,我觉得这是一种比经验主义还要强鲜活经验的经验主义,一种将经验提升至“先验”地位的经验主义。经验之外的一切都只是由经验装配而成的效应甚至是虚构幻觉,比如主体世界、各种意识形态社会角色或社会身份等等,这些正是各种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根本或基础。但是,无论结构主义者的各种结构、系统秩序还是现象学的先验主体都不是生活的真正起源或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阻碍限制人们生命力量(power of life)。所以,德勒兹更为强调多样化的生成和变化而不是封闭的结构或系统,强调生成(becoming)而不是存在(being);于是生活或生命就是内在的不断绵延、变异、创造和生成,甚至于不断重复或拟像,但重复绝不是同一,而是不断地重新开始新的可能,并处于永恒归回之中。“他的著述试图去捕获(但不是完全地捕获)生命之混沌”(5),因而只有永恒回归地不断生成“新的可能性”才是生命或生活的一切(而不是根本,因为根本没有根本)。

  在他对话批判的各种思想中,他曾专门致力于批判精神分析,并在批判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反精神分析的精神分裂分析。在他看来,弗洛伊德领衔的精神分析具有“解释强迫症”(interpretosis),即总是要将各种病症都解释或还原为一种基础,也即儿童的性意识和性经验。这跟结构主义依赖于结构、现象学依赖于先验主体一样,都只是不同的再现模式,而不是真正的生命/生活及其生成。德勒兹反对这种还原主义、基质主义或再现模式,对他来说,精神病症是新的可能性,是生命生成过程的新方式,精神分裂是真正的生命力量,精神分裂分析是思考生命力量的真正方式。于是,在弗洛伊德那里处于消极性、被压抑欲望,在德勒兹这里则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力量。

  因而精神分裂等等异常性具有极大的生成性意义,是对常规、秩序等等幻觉或虚构的“逃逸”。犹如福柯对于疯癫、罪犯等异常者的关注一样,德勒兹也很重视奇异性或特异性(singularity),尤其是事件的不合时宜性及其解域作用。因为事件是对正常的逃逸,是秩序的断裂,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或生命的新的生成。“绝对的解域”,也即彻底消除超验性的幻觉、虚构或外在地强加给人而不是主体的各种限制(要知道 “资本主义的力量正在于将生命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削减为单一交换系统才成为可能”),回到生成本身,转变生命/生活(transform life)本身,正是德勒兹哲学的关键。因此,无论是对于生活/生命,还是对于思考生活/生命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或转变生命/生活;哲学、科学艺术文学电影绘画等)等知识类型或思考方式的意义就在于消除定见、创造或生成新的思考生活/生命的可能。

  由德勒兹哲学而内在生成的伦理要求不是“爱智慧”或“爱真理”,而是尼采所强调的“爱命运”(amor fati),或“爱其所是”(as love of what is)。最后,我终于想到了如何形容我阅读《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时的强烈感受:热爱生活生活中有心人都有的热爱生活的感觉!如今,再回想那时的感受,犹如失落时被打了一管鸡血,又恢复了不断的进取生活。德勒兹哲学的重要意义也正在于促使我们不断地热爱命运、不断生成新可能,但是,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种无根性的哲学,鼓动我们不断地拼命进击,但却缺乏进击的任何理由、基础或目标,而这种不断生成或进击终会耗尽我们对生命/生活及命运的热爱,也许德勒兹自决其生命也与此有关吧?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种无序性的哲学,鼓动各种少数派甚至所有人都争取逃逸到一切结构和秩序之外,最终不免落入无政府主义。我想,最好将包括德勒兹哲学在内的很多思想都主要界定为少数将人生视为艺术者(不限于知识分子)的哲学,是少数人的勇敢探索,而不可将其转化为多数人的伦理及政治行动,实际上它也不会成为多数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动纲领。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二):让思想飞一会

  我是一个理科生。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思维已经习惯性地让我想要对任何一件事情找到源头出处。否则就总觉得不安。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应该持有理科生相比文科生更理性态度,但,什么是理性?知道因果,亦或是自我安慰

  在我看来,实验室的生存之道就是找出一个恰当的,在合理范围之内的理由以解释我们所想得到结果。其实结果不重要,过程也不重要,因为似乎结果早就在预期之中,实验过程之中的略有偏差时刻提示我们要把实验拨回正常轨道。实际上,如果实验结果有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方法不对仪器鼓掌,试剂配比,很少有怀疑过我们所遵循的所谓理论或真理。

  “今天我们有一种倾向,就是假定某种常识或思考的共识,或者认为我们应该通过交流或共识来达成某种常识。德勒兹反对这种倾向,他想要开启生命的多样化思考模式。”

  读到《导读德勒兹》里的这段话时,我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越来越多的人不知如何思考,不知如何发问的年代,我们已经渐渐丧失了最原始本性。那就是德勒兹反复强调的:怀疑。

  实际上,我并非对哲学有所偏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艰难地看完了这本书,所能体会的内涵不到十分之一。我既不曾带着问题去开始这本书,也不曾带着满足去合上最后一页,但现在,我的内心不止震撼感慨。生命不止,就永远不要丢掉渴望。德勒兹所渴望颠覆的结构主义和现象学,一直到今天,依然牢牢地牵绊着我们,尤其在这个极度需要认同感和共识性的社会里,小心翼翼被看作是但求无过的典范规则。也许有人会问,诚如德勒兹所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那么就没有了所谓的绝对静止,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绝对约束,那么社会的秩序在哪里?看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本书的作者——克莱尔·科勒布鲁克女士,无疑是德勒兹的拥护者,在她的这本《导读德勒兹》中我并未找到我要的答案。然而,从德勒兹对文学和艺术的定义中,我看到一种严谨的秩序感,我想,德勒兹的本意绝不是全盘破坏后的整局重建,在他心中,必然有关于边走边看的豁达

  那么,怎么样做到时刻怀疑,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很困惑。对我来说,如果没有所谓绝对真理,那么我就无法有一个基础去怀疑。直到看到“不是所有的人类都会从事激进的思考,但是思考却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力量。”——这句话,我才发觉,我竟是如此不自知地陷入虚无主义。我受到的教育是要我追求真理,去否定一切不合理的解释,验证一切自然现象。然而,我们所做的这些——被动的思考,机械的重复,只是把我们带入了另一层绝望,“当那个我们所想象超越表象的更高的、更真实的世界变得不可把握的时候,我们就绝望了。”在现象之外的真理——我们称之为科学,始终不能彻底揭开其面纱,而我们之谓的观察,又是怎样的充满了主观和臆想?真正伟大自然科学家又是带着一种怎样深刻的质疑踏上征程?我在这一本看似与自己格格不入、也许我的同学们永远不会看的书中得到了必然的光芒

  我们熟知拜伦的浪漫主义,笛卡尔的孤独沉思,尼采的疯狂思想家最避之不及的可能是自己被下定义,然而从来都没有单纯的读者,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种定义,为了区分我们钟爱的思想者的领域,不妨再加上一个:德勒兹、加塔利的双重表达。德勒兹同样也是一直都在努力从别的先驱那里得到启发,譬如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拒绝将神看作创造一个分离的世界的某中外在的存在者。克莱尔·科勒布鲁克女士不仅阐述柯勒兹,也竭力让我们从简单易懂的角度去体会德勒兹之外的思想家们的体系,以便在阅读原著时以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不断变化的哲学史。回到巴鲁赫的见解中,德勒兹为何赞同这个观点,和他始终强调的创造新的概念不无联系。当我们看到一个概念的时候不要急于用这个概念去描述一种现象——用德勒兹的观念来说更应该是——用这个概念去发现新的概念。这是我从《导读德勒兹》中学到的一点。一言以蔽之,永远不要停留,永远不要放弃思想的跋涉,旅途纵然艰辛目的地是那么引人遐想,那么值得我们为之昼夜颠倒。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三):为什么读德勒兹

  读某书的感受往往是一种命题作文,无论这样去做是否是一种职责所限,你都被限定在某种框架之内,尽管努力恢复思考的自由,尽量“降低”这种感悟文本的直接关联,也就是去尽量成为一个自由的、合格的读者,而不是被文本的“所指”而框定的注释者。个人的感受至少对于个人应该是有效行为、并不重复的,希望能够解决问题的。如果我拿起书并且读下去就要问下去为什么要读它、读的目的是什么、读的意义是什么(而德勒兹会认为是通过阅读和感悟才会产生目的,他不会希望阅读是出于某个外在的目的)。

  为什么读德勒兹,既非体制中人,也不是生活在周围人都在关注你读什么的环境,就免除了很多理由充分的任务,也自然地想起我早晨背诵的一首诗,“他们有自己的学校教育而我对他们的学校教育置之不理,他们怎会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死亡时辰的人所知道的事?”我所整日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混乱愉悦焦虑混合物,读思想史类的东西,几天的阅读时间里就要经历数百年的思想潮流走马灯似得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轮轮下来,剩下的任务就是再去慢慢忘掉。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能够意识到我在读一种不同于哲学,更不同于政府文件的东西,无法摘录或划出重点,也很难去总结它的目的和要求,它没有“本质”,也不会面临熟知后被压缩的命运。我们往往看到一个被简化概括的“哲学框架”,一个明确的红头文件要求,但没有被压缩的文学名著存在。这种寻找对等物的做法类似于某种拙劣的模仿。

  “我只是重复地学习论点之时,我却永远学不会从事哲学事业。只有在我不再将教练所做的看作是一种自足的运动而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回应之时,我才能学会游泳。我不是重复他的手臂动作,我重复的是对水的感觉或者产生他的手臂动作的波浪的感觉。……我必须感觉到善于游泳者是如何去做,而不是这种做法到底是如何进行的。……生成的真正力量,不是受限于那业已变成的或已经实现的东西,而是通过感知到在动作之中所表达的潜在力量而受到刺激。”p165

  模仿着游泳的动作,将其纳入常识的范畴,只是用一种看似概念化的语言来重复模仿,在这种模仿中我们只看到他本身,而没有看到所面对的无形对抗者,我们看到了那无形对抗者,而没有看到他的对抗与回应。不是受限于我已经变成的现状,或已经实现的某些想法,不用被其所框定,而是要通过对我现在的动作行为之中所表达的潜在力量的感知而受到刺激。我们活着并继续活下去不是一种象征,而是“新的强度生产”,中年、老年和生老病死“并不意指任何事物,它们只是产生感知的新风格。从动物的角度看世界,从一系列并不通向任何地方的路径看世界,或者从一个日渐消亡的身体的角度看世界。对动物的迷恋是一种对被看的世界的迷恋,是观看那不断更新的东西,而不是从一个业已组织化的定见位置来看事物。”

  从中我恍惚看到了一个享乐主义者的影子,审美的看待世界、没有自我的纯粹感受本身,从动物的角度、从尘世的我的角度、从一个上班族的角度、从一个矮小男人的角度、从一个低收入者的角度,产生了新的阅读快感,但也一笔勾销的重负本身,我更多看到了卡夫卡-博尔赫斯的传统,而不是契诃夫-海明威的传统,感受不到真实的沉重,而是对真实的反转,一种游戏的愉悦,当然也可以不这样理解,愉悦往往只是对悲伤的个人意志的分解的反转,你能说对悲伤的反转一定是愉悦吗?能说卡夫卡对契诃夫的反转是一种重负的解除吗?那只是一种“新的强度的生产”、“让新的感知和新的世界成为可能”。新的强度是一种唐璜式的态度吗?为什么读德勒兹是为了赢得一种美学的眼光吗?(玟涛 2014年9月15日)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四):导读德勒兹---电影部分

  关于概念的界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概念就是解决问题的利器!)

  记得有时和人辩论,一些人常常端出这样的话来,首先,你要定义一下你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没有清楚的定义,在他们看来,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必须承认,任何讨论需要一种共同的场域和背景来进行,但是,我们真的能绝对清晰地界定一个概念么?事实上,过于坚持清晰界定的人,在德勒兹看来,其与真实是南辕北辙的。这并不是说,德勒兹不求诸于概念,恰恰相反,德勒兹的概念比谁都多,都要复杂。但是,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对待概念的态度。概念,或者概念体系,是一种外在于生命的东西,它们永远不能替代那个在内在性(immance)平面具有独一性(singularité)的生命的绵延和流淌,若非如此,事情就会被颠倒过来,亦即,人们用一种人造的概念,让自己画地为牢,将自己的流动的生命禁锢在一个虚构的枷锁之下。

  当我们的生命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中展开的时候,既往的旧有的概念体系全部都遭遇到他们用途上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态度不应是简单的返还,即强制性用旧有的概念来还原这种新的生命的绵延,倘若如此,不仅仅是工具上的错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新生在旧的工具下被彻底遮蔽,而生命的力量在旧概念的藩篱中遭到了卑劣的扼杀。

  (面对新媒介语境下的装置-影像艺术,以往的一些就有概念无法对之进行界定,一些旧有的方法也无法很好的对之做出阐释。这时候,我们需要新的概念,需要新的理论。这不是一种削足适履的生搬硬套,而是“寻其本”,针对存在的现实与事物做出最恰当的分析。)

  29

  关于电影与哲学的关系:

  德勒兹一生著作颇丰,关于电影论述的主要有两本著作:分别是1983年和1985年出版于法国的《电影1:运动-影像》(Cinema1: The Movement-Image)和《电影2:时间-影像》(Cinema2: The Time-Image)。那么在德勒兹那里,电影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德勒兹在其思想逐渐成熟的晚期,耗费两本书的篇幅,用他最一般的哲学论调来联系电影分析?显然德勒兹有自己的思考。在德勒兹看来,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模式,一种类似知觉的模式。通过电影,我们重新认识了运动与时间,进而重新思考生命问题。德勒兹从柏格森那里得到启示,他用两组宽泛的概念考察电影:一是关于早期电影的运动-影像,一是关于现代电影的时间-影像。“他利用电影将时间、运动和作为整体的生命予以理论化。” 在这两本关于电影的著作中,德勒兹都表达了其对于生命权利的主张:“它应该超出人类的、可认识的和已然给定的形式。这主要是通过对时间的想象来达到的,根据德勒兹的说法,正是电影提供了时间自身的影像。” 在这里,德勒兹关于电影的哲学论述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我们开始以它自身所是的方式来理解它最极端的独特性,所以我们以电影自身的方式来观看它,而不仅是将其看做艺术的另一种形式。”

  其实,理解了德勒兹著作中电影与哲学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影像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德勒兹认为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世界与生命的方法,而这在电影出现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将及扩大到影像的范围,一切的影像艺术都能够带来这种对于生命形式的终极的、全新的思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装置-影像艺术相比于电影更能够引起这种思考。

  影像化自身

  电影最主要的特征是“电影化”,听起来这句话有点拗口,其实就是用电影的方式观看电影。“当电影最为电影化的时候,电影的效应就得到了最佳的揭示,这时候它不是试图复制日常的景象或者以文学的方式重新创作一部小说。” 使电影电影化,也就是把电影解放电影,将电影从片段化的影像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影的效应就是“任意视角的呈现”。正是凭借电影自身生成无穷的电影化,电影向整体的生命提出挑战。这也是德勒兹电影哲学的目的。当我置身于影像之流中,“电影以其‘纯粹视觉’(purely optical)来呈现影像” 当我们知觉的时候不是关注于影像本身,诸如叙事、演员、音效等时,我们就有可能获得一种影像自身的意义。“电影有能力使我们从将影像组织化为一个共享的外部世界的倾向之中解放出来。我们看到影像化自身。或者更准确地说,电影中并不存在组织化的和预设的‘我们’,只有‘影像化’的呈现。” 对于德勒兹而言,电影的主要力量是在于它能够给与我们时间自身的直接影像或者间接影像:在运动-影像中我们得到时间的间接影像,在时间-影像中我们得到直接时间影像。

  德勒兹举例子的特点

  德勒兹认为思考不是概括,他贬低堆砌特殊性然后概括出共性的思考方式,他坚持一种特异性和普遍性。因此,在德勒兹观影电影的著作中,他的论述总是“不着眼于电影通常或典型的情况下是什么。他采用那些被看做是例外的电影形式。----例如奥逊·威尔斯和阿兰·雷乃的电影,主张他们揭示了电影的电影化。”

  67

  电影:知觉、时间与生成

  生命是时间或生成之流,是一个互动或‘知觉’的整体。每一个知觉的事件开启它自身的世界。在所有这些现实化的世界之上和之外,存在着一个由各种各样绵延组成的潜在的整体。在电影中,我们将对世界的知觉从固定的和秩序化的视角中解放出来。这通过这两个方向来完成。早期电影达到了运动-影像。与看到运动体从一点到达另一点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运动自身或活动的截面。现代电影则通过时间-影像走得更远。影像不再连接起来形成有逻辑性的序列,通过使用非理性剪辑,电影给予我们时间自身的影像。这种时间不是简单的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线性进程,而是多种多样的和差异化的生成。因此,电影有能力去思考超越它自身和世界的固定影像的东西,我们能够思考那种不再是某种存在者的影像的影像。

  (可以说,德勒兹两个本关于电影的论著组要解决的问题是:用电影将我们对世界的知觉从固定的和秩序化的视角中解放出来。这类似于一种世界观,而电影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五):初识德勒兹,零散的所得与所思

  艺术、哲学:艺术不是再现现实,是对知觉与感觉的创造。科学才是着眼现实的,对功能的创造。哲学则创造概念去超越任何例子,从潜能的角度回应、统筹前两者的创造。

  潜能:德勒兹重视事物的潜能。艺术形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更在于它理论上能达到的一个极限,即潜能。潜能也是创造差异的能力,也是生命力的体现。

  超验性幻觉:我们的思想和体制总是依赖于某种外在,某种我们觉得给予我们基础的东西,这并非专指上帝或自然真理,更多指向一个思考的主体,而主体只是超验性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当我们企图预设一个认知世界的主体时,我们已经假定我与世界的联系方式是一种知识和判断。内在性的经验之流中,存在者被区分生成,存在者产生超验性幻觉。然而对“内在性”这一概念完全没能理解,内在性为何不也是超验性幻觉?

  语言:语言是对经验的持续质疑或创造。语言并不是简单地创造能指,去再现、建构或组织外部世界。能指和所指都在被持续创造,而能指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本身也有所指的含义,它除了符号价值外还可以是一种吟诵、一种节奏和原始文化的咒语,其本身就是感受的流动。文学便具有把人们从语言的编码符号带回声音、记号和感受中。

  解域、不合时宜、永恒回归:解域是指将一个可能性或事件从它的现实起源处解放出来。解域产生纯粹感受,是一种不指向任何特定身体和空间的感觉。解域是不合时宜的核心,不合时宜其实则是通过把事件放在不合时宜之处让其重复发生,以达到超越时宜舍弃时宜地去审视它的效果。在此,重复少数文学则会把时间之流展示在人们面前,从而生成新的差异。

  少数文学:少数文学的表达模式将声音从言说的主体带到一种匿名的或前个人的言说,这意味着文字从言说主体中被解放,它的含义可以得到无穷多的再解释,这也是德勒兹所说的生成-动物,它们不表达意义而是生产意义。

  电影:关于电影的论述其实是德勒兹理论运用的一个实例,尤其是对潜能的运用,具体不谈,累了。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六):走向德勒兹,接触后现代

  对于德勒兹的思想我是比较陌生的,在超星的学术视频上看孟建伟教授讲《现代西方哲学 》课程时,孟教授把德勒兹定位为法国哲学史家。而在《地图与疆域》这本小说中,德勒兹的名字也伴随着法国的文学、哲学、绘画而经常出现。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接触这类这类本文化范围内的思想是不会受到太多阻碍的。而对于我来说,只好借助导读这类的书籍了。

  眼前的这本《导读德勒兹》,是一本很难读的书。说它难读,一是自己不具备相关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知识,二是本书作者在绍介过程中还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样一来对德勒兹思想理解起来就更难把握了。自己以为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导引脉络,然而,打开书后,我才发现,我求清晰的那种思维不是后现代主义的追求——概念、电影、机器、欲望、差异、权力、生成……不可预知的词语,在文中纷至沓来,让人猝不及防。但是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生活状态其实不就这样的吗?散乱而无序,而有序的追求却正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的结果!而这种刻意却造成了刻板行为,而这些刻板的行为既成就了我们的生活,也塑造了我们。而按照的德勒兹的方式,我们不正是需要以自己的为中心去破除与我们不期而遇的这些刻板吗?就仿佛,恶人们常说的,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是一样的——这可以说是我获得第一个感受。

  既然在德勒兹的思想中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那么读起这本书来也就稍微轻松了一些。就如德勒兹对待电影的态度一样,他认为新事物(电影)为我们的思考提供的新天地,让思靠得以延续,这样的一来,在不断地复制与生成中,我们获得了哲学思考的内容。我说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一种让思考继续的契机,这样的话,我也就可以放开来谈一谈感受了。

  德勒兹对待“概念”的认识是有他独特之处的。他的认识,既不认同概念是一种约定的规则,又不认同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他把概念当做了呼与吸的交替的中转介质。也就是说概念,并不是封闭的,人类是靠不断地“限定和突破”概念来发展探索世界的疆域的。这一点,倒让我想到了庄子的“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说法,也让我想到了太极图的模样。恰巧自己也前些日子也在思考“文字”与“概念”的内容,这部分我还是能够理解的。因为我思考的结果是,所有文字和概念都是人认知的一种叠加的产物,而这种叠加只能伴随着人类的终结而终结。从目前来看,文字和概念都是具有封闭性的,然而它们又都处于我们不可见的开放状态。

  德勒兹很重视差异的存在。这一点我是极为赞同,在几年与别人的争论中,我曾经说自己是一个差异决定论者。

  “自从参加教学讨论以来,在学习外国理论的过程上,已经好几次被讨论者提醒要注意,汉语和外语的在语言层面上的有着很多的相似点,即便是有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然而我是一个“差异决定论者”,是不可能忽略差异的。在我看来哪怕是极小差异也应该是仔细加以研究的。因为差异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忽视了关键点,跟盲从并没有区别,有时甚至更有害。任何借鉴往往都是从相似开始而在差异上出问题,至少以我目前的认识是这样的。”

  回想当时,我们并没有接触到德勒兹的理论,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得出的上书内容,至于具体的源头何在我恐怕也弄不清了。

  也幸好自己弄不清,所以才没有犯在德勒兹所说的“解释症”的错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赞扬先见之明,而不赞扬“事后诸葛亮”,德勒兹对弗洛伊德的理论的批评似乎就是在说“你的精神分析其实是事后归因”。因为在德勒兹看来“生成”本身是指向我们未知领域的,我们不可能用具体的单一的理论去推导它。其实很好理解德勒兹的这种认识。我们可以知道有一个即将出世的婴儿,但是我们即便知道这个婴儿的父母的长相,也无法预知这个婴儿的长相。而只能等婴儿出世之后,才能确定这个婴儿长的与谁相像。而最近看的《世界观: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第2版)》一书从科学哲学的观点向世人宣布,我们无法用我们知道的东西去描绘这个发展中的世界——我想这和德勒兹所强调的差异性生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吧。

  德勒兹关于人是欲望的机器的说法,看上去有些偏激,似乎把人归到了动物的层面,然而这未必不是本质的看法,老子不也强调过“生生不息”吗?而对于欲望的思考倒让我想起来十年前做的一个帖子,把文字部分摘录过来,作为此文的结束吧。

  艺文手册:欲望

  作为一个人,七情六欲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欲望深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一、欲望是一柄双刃剑

  欲望使人迷乱

  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对达芙妮的追逐,帕里斯导致特洛伊的灭亡均离不开内心的欲望。

  即便是尊贵如宙斯也摆脱不了欲望的驱使。他一会儿变作公牛,一会而变作天鹅,一会儿化作浓雾,

  一会儿成为金雨,无非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

  欲望使人疯狂

  当莎乐美狂吻施洗约翰的头颅时,她的欲望是多么令人恐怖与感伤!

  欲望使人丧失理智。

  当麦克白夫人听到巫师的预言,她的内心无法用平静镇压住上升的欲望。

  当她犯下罪恶时,又是怎样的恐慌。如果没有欲望,她又怎会精神失常。

  欲望使人生变得沉重。

  柳宗元在他的寓言中有一种叫做蝜蝂的小虫。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也和它一样?

  欲望使人迷恋

  即便身为天使面对欲望也难以拒抗。

  欲望使人陶醉

  当我们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会,心底怎会不浮起美好的向往。

  欲望使人性的花朵绽放

  但丁怀着对恋人的欲望,

  在神曲中写下了关于保罗与弗朗切斯卡的美妙的篇章。

  欲望留下不朽的丰碑

  巴尔扎克的创作欲望,满足了我们观看“人间喜剧”的愿望。

  欲望留下动人的乐章

  贝多芬的抗争欲望为我们留下了“命运”这样不凡的篇章。

  欲望使人生敞亮

  海伦·凯勒的求知的欲望,使她走出了黑暗,走进了光明的殿堂。

  欲望使人心神激荡

  当我们阅读杰克·伦敦笔下的《热爱生命》时,怎会不钦佩那淘金者身上的求生的欲望!

  二、面对欲望

  人们对自身的欲望既了如指掌,又讳莫如深!因此当比亚兹莱黑白画表现欲望时,人们十分震惊;

  当毕加索晚年用绘画表现欲望时,人们表示失望。

  人们同在欲望号的街车上远航,可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其实,欲望是脱缰的野马,欲望是温顺的绵羊,同样矛盾的人性又怎能把它表现得穷形尽相?

  生活中很少《理智与情感》中的克制,更多的是忧郁与理想的表象。

  《导读德勒兹》读后感(七):通往德勒兹的扶梯

  德勒兹是谁?

  《导读德勒兹》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导读类的书,作为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中的一册,德勒兹关于哲学、艺术和文学的思考引起了我的兴趣,然而他的名字对于我却是陌生的,直到读完整本书,我都没有看到关于他的任何具体介绍。(以下文字来自百度百科)

  “吉尔•德勒兹,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就读,开始致力于哲学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其中一个主要特色是对欲望的研究,并由此出发到对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攻击。德勒兹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有在《差异与重复》、《反俄狄浦斯》、《千高原》等。1995年11月4日,德勒兹因难忍肺病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跳楼自杀,享年70岁。”

  “吉尔•德勒兹是法国影响巨大的后现代哲学家,是六十年代以来法国复兴尼采运动中的关键人物,德勒兹正是通过激活尼采而引发了对差异哲学和欲望哲学的法兰西式的热情。如今,德勒兹的影响遍布人文科学的各个角落,他的《反俄狄普斯》和《千座高原》业已取得世界性的声誉。鉴于德勒兹还远未在我国学术界获得应有的重视,我们特意刊发以下文章,以期引起知识界对德勒兹的兴趣和重视。”(“以下”内容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查看。)

  在这段介绍里,我们可以简单的了解到德勒兹的生平和学术成就。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德勒兹被认为是“法国影响巨大的后现代哲学家”,在《导读德勒兹》里却没有任何体现,不知是原著作者克莱尔•科勒布鲁克(Claire Colebrook)没有提及,还是作为英国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的批判思想家系列丛书中原本就没有将其归类。抑或,即便是德勒兹本人在世,也不一定愿意被贴标签,打上“后现代”的烙印。作为门外汉的我,实在是不得而知。

  为什么要读“导读”?

  读小说时,我们会被故事吸引;读传记时,我们会被人物吸引;读散文时,我们被意境吸引;读诗歌时,我们被韵律吸引。然而,阅读一部学术著作时,最吸引我们的会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学业要求或个人喜好,大概没有人愿意拿学术作品当作阅读对象。因为直到读完一整本书,你也许都不能明白其中深意,更不要说其背后宏大的各种主义、理论、思想、思潮影响,等等。

  读书的时候,导师们最常见的要求就是阅读原著,进而是阅读后来者的解读、论著,最后是在毕业论文中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相信很多人最终都会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开题时自己千思百虑后选下的题目,三番五次修改,却还是通不过导师的法眼。问题何在?回答往往是:选题太大了,太大了。于是,只能缩小,缩小,再缩小。

  直到花费数月时间,艰难完成几万字的论文之后,这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读了那么多的原著、论著、研究文章,几乎全是瞎子摸象,管中窥豹。在学术之海中,自己连一叶小舟也算不得;在研究的山峰前,自己连一柄登高的手杖都不曾掌握。尽管无数巨人的肩膀就在眼前,却还是不能攀登其上,望着眼前打印装订好的论文,想到随之而来的论文答辩,无助感与挫败感油然而生。

  或许我刚刚描述的情形过于悲观了些,但却是那时的真实感受。我们默默行走在登高的道路上,最害怕的不是海量的阅读,不是晦涩的理论与词汇,而是迷失前进的方向。

  《导读德勒兹》的开篇,提供了很多朋友关于“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导读书?”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好的解释了“导读”的意义。让我在阅读之初就明白了这本书与以往看到的那些入门级、导论级作品的不同之处。它的优点在于作者是带领读者读文本,而非过多引用原文或论文,让读者自行摸索。

  导论是地图,导论是绳索,它指引初学者在思想的迷宫中找到道路与出口,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研习方向,为下一步的进阶打好基础。“用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比喻来说,这些书是梯子,是在你爬到下一层楼后要扔掉的东西。因此,它们不仅要帮助你进入新的观念,也会通过把你领回理论家自己的文本,并鼓励你发展你自己的有依据的意见,来给你力量。”

  门外汉的阅读体验

  作为非专业人士,阅读思想家的论著,自然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导读德勒兹》一书221页,除去前言、致谢、索引、参考文献等等非正文部分,真正的内容也不过一百余页。然而,尽管如此,阅读起来也还是觉得缓慢而艰难。

  书中关于德勒兹的关键思想的介绍分为七个部分:1、思想的权力:哲学、艺术与科学;2、电影:知觉、时间与生成;3、机器、不合时宜和解域;4、先验的经验主义;5、欲望、意识形态与拟像;6、少数文学:永恒回归的权力;7、生成。

  这些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词汇,在德勒兹的思考中全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为德勒兹要做的就是对传统思考进行批判,进而发明新的思考方式。“所有的思考都是生命中的一种艺术和事件。……这些思考有三种模式:艺术、科学和哲学,它们分别是三种转变生命的力量。”“文学本身就是虚构的力量:它不宣称世界是什么,而是想象一个可能的世界。”

  阅读思想家的思想,有时需要用宏观的视角去俯瞰全局,整体把握,有时又必须缩微一点,细致而深入地去探究;有时需要涉猎到科学、政治、文学、电影,有时又需要回归哲学,回到思想的原点。当那些原本存在于我认知中的词语在德勒兹的世界里被重新定义和阐释时,我似乎感受到了所谓的“第N种力量”,以及“开启生命”的视角。虽然只是某一瞬的感知,但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深度在加深,思想被荡涤的喜悦。

  对于德勒兹这样一位影响遍布人文科学的各个角落,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思想家,还远未在我国学术界获得应有的重视,《导读德勒兹》或许正是引起知识界对其兴趣和重视的一个契机。正文之后的《德勒兹之后》和《进阶阅读书目》为深入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指引。非常适合专业人士学习与阅读。作为非专业学习,本人仅是略览一二。

  有那么一首歌,名叫《一生都给你》,歌中唱到“你是我过河的一叶扁舟;你是我登高的一把扶梯 ”。太过感性的我,总会不自觉的去想象德勒兹的一生,虽然他没有像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一样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但终究还是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他的思想却依旧在被解读,被传播,启迪着众多思想者和普通人的生命与人生。思想家存在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就在于此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