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告别圆舞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告别圆舞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5: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告别圆舞曲》经典读后感10篇

  《告别圆舞曲》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2014-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圆舞曲》读后感(一):看似短小的长故事

  不好说清看完这本书是什么感觉,感觉其中所讲的事情复杂,但仔细想想在这几个普通角色间展开的故事格局并不是太大,最近回顾这本书的时候印象篇幅挺短,但再拿起一看,320多页也算不少了。

  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的整体感觉,之所以觉得短、小,是因为故事本身如此,切入点较“轻”,而故事所述之事内容复杂、分量充足,就让人有了“重”的感觉,作者米兰·昆德拉就采取了这个举重若轻手法,从若干个普通人视角出发,将这些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短短几天发生的事情,因为多个角度观察而增添了可述性,因为多个人物的交错而生成了戏剧性,最终形成仿佛如旋转的圆舞曲。

  书中对人物思想情感表达十分到位,往往一两个神态、一段电话一个故事,就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想法,正是通过这种精确的表达,从第一章开始,就让人眼前一亮,觉得简单情节后潜藏着深层的意味,这些意味就像齿轮般,许多个聚集在一起,在最后组成了饱含丰富性的深层主题

  有个体现作者描写人物思维的复杂之处是这样的:小号手带着鲜花回到家,很浪漫地和妻子说明天就是她的生日,所以买来鲜花,他妻子脸上挂着笑容,不软不硬问一句“你明天晚上不回来了是吗?”,小号手连忙解释他明晚因为在某地有表演,有某某参加,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回来,妻子嘴里说你去吧今天我很高兴,但是小号手在妻子眼中看出来的是:她对他说的话一个字也不信,小号手因为妻子能看破他一切自己在妻子面前无从掩藏而恐惧,也因自己因为始终怀疑妻子在怀疑自己而再也无法相信妻子是否相信他而恐惧,所以他愈加没法和妻子一起生活,愈加迷恋别的女人

  这个状态,仔细想想,还真是很让人折磨啊。

  《告别圆舞曲》读后感(二):告别圆舞曲

  如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对小说的体悟以对书名疑问为始,以“告别圆舞曲”之贴切和叹息为终。

  “信命但不认命”,这大概积极而又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了吧。舞者们也在无知中以自己的风格呼应着伯特莱夫所信仰的“造物主”的旋律,信命而不及认命,认命而又信命,就算态度重合,人生绝不重复

  露辛娜的一生似乎就如她美而虚无的外貌,将在温泉小城安然度过。然而,不仅人心无处安放,有时候人的命运同样也是无处安放的,或许露辛娜就是这样。她是圆舞曲的第一个舞者,她的不自觉行动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她离开了,舞曲的结束更若不切实际的幻灭。持改变自己处境愿望,在巧合的累积中“几乎”要改变他人的人生,然而露辛娜生命戛然而止,带来了世界不为一人转动的残酷现实。她的死亡向她走来,其他人因她波澜壮阔过,但仍只能循常轨而走向自己的人生。自己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他人的经历心境,但绝不会是自己的人生。

  露辛娜的圆舞曲高潮迭起,小号手和他拥有准确嫉妒能力的妻子之间的博弈,小号手和电工与露辛娜的意外羁绊,伯特莱夫让露辛娜看到了爱情滋养的希望之光,医生和雅库布的“善意或非自觉阴谋”。生命攸关的事都不是小事,但是和一个个体的特殊生命有关呢?带来心境和经历的改变似乎已是个人生命的最大力量。露辛娜个人的生命,在看到希望的时候,就走向了结束。

  敢于同命运抗争英雄值得敬仰,我肯定现实中存在这样的闪光人物;大部分的人只是默默过完自己的一生罢了,再怎样泛起有趣涟漪都是渺小的故事罢了。英雄故事让我们积极面对人生,米兰昆德拉尝试体现平凡生命的轨迹,找到答案戛然而止何尝不是需要感悟的“美妙结局”?

  愿意与否,共舞者仅分享一段尚无法自知的经历;于己于人,每个人的生命都将化作一声叹息。

  《告别圆舞曲》读后感(三):无从告别

  他应该是哲学家,不是文学家。他不说是要让我们明白人世间的一个个真相,解释一个个规律。苏格拉底用比喻,他用故事。

  每当跳脱故事之处,正是他对人生的明辨之处,需多加注意,千万别匆匆看过,被反语所误导。

  伯特莱夫要把自己做成圣徒,广播他的博爱,自我感动。最后也还是在世俗严峻握手言和。雅库布以为自己是智者,最后也明白自己也是世俗同流之人。医生玩世不恭,是荒诞制造者,同时也在世俗中力争上游,却从不介意伪装和打破规矩。小号手糊里糊涂,是那种被欲望牵着乱走,走到累死的人。号手夫人的嫉妒是最纯粹的嫉妒,没有爱意的嫉妒,是对人生遭遇的全部不满,是对人生遭遇的无力反抗。露辛那是所有平凡女子写照,总希望戏剧性地被命运改变,在这个改变到来之前,她们投入世俗又鄙弃世俗。

  好像看懂了,又好像一点都没懂

  本来很失落,因为把米兰昆德拉用一辈子写出来的书都读完了,再也没有新书可以读了。想想自己的不懂,等待一轮全新的阅读失而复得的复杂感受吧。

  《告别圆舞曲》读后感(四):五天,碎了一地的人性

  一直喜欢看美好的爱情剧,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喜欢从此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喜欢不时幻想一下自己是那谁谁谁……那是少女,那是满满的少女心吧……

  那么,《告别圆舞曲》里只会把少女心狠狠摔碎,碎的无法拾起,玻璃心也只会剩一地的玻璃渣子。

  他们爱吗?

  克利马与露辛娜:***,却无关爱情。孩子到底是谁的尚未可知,彼此不过是彼此告别彼此生活的一个短暂出口,男主最终是要保全家庭的,女主也不过是想跳出自己目前死水的生活,相互利用,相互算计

  露辛娜与弗朗齐歇克:他被她所鄙视,却有不愿彻底丢弃,似乎在某种时刻他可以扮演起她需要的某个角色,可以用来聊以自慰,有助于排解寂寞,当挡道时只能一次一次被推开,备胎?某种程度类似吧,他却以自以为是方式爱着,跟踪,乞求,直到彻底失去,不爱就是不爱吧,女人的心同样坚如磐石

  雅库布与奥尔佳:养父女,却也不完全是,一切暗流涌动,或许是爱却又不是,或许仅仅是一种相互间的慰藉,甚至连慰藉都算不上,仅仅觉得或许该如此

  斯克雷塔与苏茜:结婚只是应该,而不是爱情,“竟感觉自己老了,再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剩下结婚一条路了”

  克利马夫妇:或许多年前他们相爱,很爱……最后她剩下的只有嫉妒心“这种令人窒息的爱的感觉,只是一道转瞬即逝微弱的光,他的心被整个焦虑和恐惧占据,他知道无比爱她,却又心不在焉

  伯特莱夫夫妇:在妻子即将到来的前一晚,还在对别的女人说爱做爱

  伯特莱夫与露辛娜:如果有爱或许只在他们之间,但却随着女主的丧生,随其妻子孩子的到来而消失殆尽“爱,它来得那么自然,那么质朴出人意料不期而至,它来得那么赤裸裸,毫不掩饰,这个词像个奇迹……根本无法解释……又那么真实……没有目的”以至于露辛娜决定堕胎,不因为克利玛更不因为弗朗齐歇克,而是“坠入了情网”

  文中两个不可思议却又搞笑的故事

  一:大夫斯克雷塔对于不孕症的治疗,居然是往妇女体内注射自己的精液,牛大了

  二:终止妊娠会伴随大量出血,由于男人们的不负责任,所以要用血偿才公平,因此男人万分困惑的加入了无偿献血者协会,并献血

  “嫉妒具有惊人的能力,能以强烈光芒照亮唯一的一个人,而同时让众多的其他人滞留在一种彻底的黑暗中”p21

  “一种过分的爱是有罪的爱”p35

  “我们应该接受原来样子的生命,它落在我们头上什么样子就该是什么样子”p37

  “外表一片精致,里面却一派粗糙”p49

  “谁是最激进的鄙视女人派?是女人们自己!”p50

  “践踏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牺牲者,是最卑贱行为……父债子偿跟正义没有丝毫关系……做出罪人与牺牲者没有区别结论,那就是放弃任何希望”p102

  “确信能把握住死亡,能选择死亡的时间和方式……你就能忍受很多事”p111

  人们不能永远把爱与生殖混淆在一起p155

  “自杀比谋杀更坏。人们可以出于复仇或者贪财而杀人,但是,即便是贪财,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反常的爱。可是自杀呢,那是把生命抛弃到上帝的脚下,那是对生命的一种嘲弄。自杀,就是朝造物主脸上吐唾沫”p309

  自杀是最深重罪孽。即便一种痛苦的生命,也有一种秘密价值,即便一种处于死亡边缘的生命,也有它灿烂辉煌的光芒p313

  《告别圆舞曲》读后感(五):人性

  这是第三部老米的作品,虽然行文有点拖沓,但还是会有收获。这本书感觉更像是侦探悬疑小说的特色,人物之间互相欺骗,互相掩盖真实的想法颇耐人寻味。人性可以是如此邪恶的,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文中每个人物都充斥着自身狭隘特点。克里玛,著名小号手,不经意犯错,导致内心的无限忧虑,他试图掩盖他不爱路辛娜的真实想法,以此来诱导路辛娜堕胎。其过程对人物内心情绪的刻画大费周折,我们知道小号手有多么不容易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斯克雷塔大夫虽然为小镇妇女医治不治之症,但他的人品可想而知,从小说的缓缓到来,他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他习惯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目的,他之所以医治美国商人是为了成为其儿子并拥有美国护照,他认为世界的孩子都应该经他打造成聪明模样,所以不惜欺骗所有的不孕妇女让他们怀上的都是他的孩子。这是极度变态的,以至于他的残酷也表现隐瞒路辛娜的真正死因,试图为朋友,更是为他自己掩盖。最后他说到,他根本就不相信正义,更没有友谊,这些不属于他人生的范畴。这是一个另类残暴的个体,以虚伪的外表掩饰内心的丑陋。奥尔佳,她什么都不了解,她只知道她爱着雅克夫,她想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能征服他的女性,她单纯的想法使得她也成为了包庇犯人的罪人,她不会去揭发,她是无知的,在她认为美国商人是虚伪的那一刻,她真正了解别人吗?恐怕她永远只是生活在自我欣赏中吧。最后我想说唯一正派的伯特莱夫,他的存在是给别人带来幸福的,或许近乎愚蠢不可理喻,但他内心至少是充满温暖与爱的。他的可悲建立在别人身上的,无论对方是怎样的,在他认为世界就是一片光明,每个个体都是美妙的存在,他的爱远远高于对自己的爱。他是个为了他人而肯站出来说话的人。他相信所有个体都和他一样充满着爱,这是不是很愚昧呢?仿佛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另一个世界的爱之圣徒。雅库布说的一句话使我共鸣。那就是他内心的崇高使他对全人类敌意一直埋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只要一有事情触发,便会造成甚至是严重后果人类的存在究竟是好是坏是本书想要表达的宗旨,但在我觉得认可人的善与恶,过好自己的生活,只求问心无愧。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自私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已经很不错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