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生非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生非此读后感10篇

2018-07-03 04: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生非此读后感10篇

  《天生非此》是一本由[英] 奥利弗·詹姆斯 / Oliver James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生非此》读后感(一):天才恶魔,仅仅只是父母的一念之间

  1973年8月2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最大的一家银行发现了抢劫案,有两名罪犯劫持四名职员企图逃脱,但以失败告终。罪犯在挟持职员长达5天半时间,这几天时间内,职员却对罪犯产生怜悯情感,并有一系列反常行为,他们拒绝出庭指控,敌对警察,众筹资金为罪犯辩护,更有一名女职员,与正在服刑的罪犯订婚,这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人质对罪犯产生同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仅仅只会发生在人质与罪犯的身上吗?其实不然,每一个家庭都有这种情况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至少需要5年时间,比其他哺乳类动物时间要长。当孩子会自主思考时候,孩子的行为能力却还需要依赖父母,比如2岁的孩子,已经会察言观色,懂得该怎么去迎合父母的喜好,就算父母生气骂人或是打人,孩子事后还是会想办法讨父母开心,渐渐去认同父母的做法心理特征无形中变得与父母相似

  这种普遍行为趋势被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同时也是《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的著作家。奥利弗.詹姆斯拥有多重身份,他是儿童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同时也是作者电视记录制作人和主持人,此外还是英国国立家庭育儿协会和家庭计划西山机构懂事,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天生非此》主要讲述了我们之所以会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以及虐待关爱等影响的共同影响,并且通过考察,分析研究成果,引用个人经历与相关经典案例,得出家族遗传式悲剧,是由后天养育模式造成的。

你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天生如此,还是天生非此?

  在《雷雨》这部话剧中,鲁侍萍的小女儿四凤进入周公馆成为侍女,并与同母异父的哥哥周萍发生了不伦之恋,怀上了孩子。这一切的事情就像是一个轮回母亲鲁侍萍曾经经历过的噩梦,如今四凤重蹈覆辙,还是在周公馆,还是爱上不该爱的人,还是怀上了孩子...为什么四凤会成为母亲的复制品,为什么四凤会走母亲走过的路,如此相似的际遇。詹姆斯认为这并不是先天基因在作祟,而是后天培养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天生就这样,

  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父母的言行、身教、身份认同。孩子自出生后,至少5年左右才能学会独立自理,此前必须依赖父母的照料才能生存下去,孩子通过言行、身教、身份认同三种学习机制,渐渐在日常习惯思维方式为人处世以及一些不良的习惯和态度等心理特征变得与父母相似。

  《雷雨》中,周萍的性格与鲁大海迥然相反,周萍害怕父亲意志力薄弱,行为自私负责任,只顾自己利益,而身为同胞弟弟鲁大海嫉恶如仇质朴直爽,具有反抗精神,两人虽然是同父同母,但完全生活不同阶级,学习环境截然不同特别周萍一直生活在父亲周朴园封建独裁的阴影下,于是造就不同的心理特征。

  虐待与关爱。一般常说的虐待是精神虐待和身体虐待,而情感虐待是最具有毁灭性的虐待,在《天生非此》中,詹姆斯举例说,如果我们长时间的对自己的子女说“你很胖,你真的很笨”或是“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比你现在聪明能干多了”,这种负面情绪大量的传递给孩子,如此反复,孩子心灵便会烙下很深的创伤,并且难以治愈。

  出生顺序。相比,先出生孩子最能被父母关注,乐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照料,同时身上也背着更多的责任,比如父母的希望,父母的抱负,同时长兄如父,长女如母的叮嘱,要照顾弟妹妹的责任。

  男女性别。自古以来,男女便有别,很多人对女性都具有歧视态度,认为女生应该相夫教子,我们都知道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是一位天才,但是你知道他的姐姐娜奈尔同样也具备音乐天赋,但是18世纪的欧洲社会舆论并不允许女性这样做,尽管莫扎特的姐姐有着非凡的才华,却也只能放弃当一位音乐家

  偏爱程度。父母常说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端平,事实真的如此吗?父母也会特殊对待,比如某个孩子长相讨人喜欢,或者是学习成绩,父母也根据孩子们表现形式分别对待。不公平的对待,则会在孩子们间引起战争争夺,日渐影响孩子的心理特征。

  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夺战。2015年10月18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此后便隔三差五,孩子逼父母立遗嘱,全部家产归第一个孩子所有,或者是不允许自己的父母生二胎,更有是逼着怀孕的母亲去打胎等新闻报道。而在我们熟知的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曹丕嫉妒曹植才华横溢,便命令他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处死。而后便是我们熟悉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历史上的帝皇之争,那一次不是你死我活,血流成河呢,时至今日普通家庭的财产之争也是如此道理

天才与恶魔,父母的操控术

  天才与恶魔,在詹姆斯的眼中都是父母养育的结果,这种结果不过就是一种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的问题罢了,而基因并没有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一万小时定律,天才养成记。《天生非此》中詹姆斯说到,很多孩子表现的出色,父母感到欣慰的的同时也认为这是一种天赋,与生俱来,其实不然,成功人士的DNA 与普通人并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所知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卓越非凡,天赋秉然的天才们,其实都是通过大量的正确练习,成为世界级大师。另外,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口号深入大江南北各位家长的心中,于是从小就开始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奥数班。天才不易,父母在培育天才的同时也可能埋下负面影响的种子

  我们上边还说到天才莫扎特,你可知道,莫扎他从4岁开始便练习钢琴和作曲,6岁就已经跟着父亲巡回表演。我们再来分析一个更深层析原因,就是莫扎特的家庭,莫扎他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家庭氛围和父亲的严格要求,练就了一位天才古典音乐家。

  相反就算是本身拥有天赋,没有经过大量的学习也会和普通人一样。 就如同王安石的《伤仲永》,神童方仲永五岁没有经过学习,便会指物作诗,这真是天才,而他的父亲却以此为赚钱的工具,终日领着他到处转着拜访他人,而耽误方仲永学习,最后泯然众人矣的,可惜了一人才。 拥有正确的父母,便拥有正确的教育方式。

  同样小恶魔也是在童年时期就埋下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胎儿时期。詹姆斯翻阅一些研究资料发现,母亲在怀孕时期要是经常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并且还伴随抑郁症,那么孩子出生后逐渐成长,体内的皮质醇激素失调,导致反应过激,比如乱发脾气,具有动作怔的概率也会比一般的小孩要高。

  此外,在幼年时期,父母没有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育儿关系,会进一步家中孩子变成小恶魔的可能性。比如,孩子整夜的哭泣,但是你怎么哄都没有办法,经常给你麻烦,或者是孩子性格变得孤僻内向等行为。反之,只要你想着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那么任何时候都为时不晚,只要你们拥有亲密关系,沟通是不成问题的。

代际相传的诅咒,是时候该打破了

  我们还是老说会话剧《雷雨》的悲剧结局,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鲁大海出走,鲁侍萍疯疯癫癫,周朴园日复一日生活早无尽悲痛忏悔中看看这个结局可以说是惨绝人寰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虽是话剧,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不少悲剧重复上演,打破这种时代相传的消极心理特征,十分必要

  父母的行为

  孕后期,避免压力调节清楚。母亲与孩子的心电感应在怀孕期间就已经开始形成了,焦虑人体充满了肾上腺素,将会产生更多的情绪波动以及更强烈的情绪,焦虑的人情绪更为敏感脆弱,面对事情的失败,会比平常人苦恼伤心,人们常说这个人怎么反复无常,阴晴不定也就是如此。而只有父母远离焦虑,孩子才会远离焦虑。

  尽量满足幼儿需求。在我读《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西尔斯医生也是反复说明,满足孩子的需求,积极回应孩子。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精心照料幼儿,孩子更容易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促进大脑生长发育

  克制情绪,尽量不要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情绪的确会传染,并且涉及取十分广。如果家庭长期处于低气压状态,很容易是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而患病几率上升。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氛围下,想不成为父母的复制品都难,不要忽视环境的力量

  对孩子的期望要正确看待,不要把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詹姆斯说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无可非厚的,关键是父母如何教养,向孩子施压,强迫孩子每天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还是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竖立健康的情绪,形成榜样,榜样的力量的不可限量的,只要孩子能够效仿与父母,从宏观来说着已经不是有意识期待行为。

  子女的行为

  认知负面的心理特征是后天形成,并不是先天不可逆。詹姆斯认为放弃基因主义观点,便有无限可能,我们知道基因是不可逆的,而环境是认为的,有了这个层次的认知,利自我暗示法‘你不是小噩梦,你不是天生这样的,你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人’

  记录孩子的你,成年的你,身为父母的你三个时期的模式,并以此改变。记录成年的模式尤其重要,如果你想要用一种不同去你父母过往的方式来养育你的孩子,要使自己处于客观位置来看待事情发展的趋势。举个例子说明,当父母发现孩子的优点时候,可能会告诉孩子,你应该做这个,可是孩子不一定听你的,也许还会反抗,此时你肯定心里失落,进而生气面红耳赤选择强势手段去强迫孩子,跟孩子争吵。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更多是接近孩子模式,货值父母模式,而不是中立的成年模式

  区分好坏,保持精神健康。詹姆斯有6向行为可以保持我们的心态,即是‘活在当下、真实性、洞察力、与他人建立灵活开放的关系、好玩好动精力充沛’。我很喜欢佛教的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对于如何培养并区分出健康的精神状态,詹姆斯有一个一针见血的说法:自我决定。如果我们做事情是为了让自己高兴,而不是取悦他人,那么恶魔会得到更健康的精神。

  德谟克利特说过,和自己的行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标志深思熟虑的人。就如同《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詹姆斯一再说明,家的幸福不幸都不是基因的结果,流淌在家族的代际悲剧,不过是后天的养育模式形成的。认知本质原因,转换视觉去看待为何我们生来这个样子,孩子不应该是我们的复制品,父母给予孩子不单单是物质层面,将爱和健康的精神传递给后代子孙,才是无价之宝,爱孩子的同时,请学会自爱

  《天生非此》读后感(二):都是环境惹的“祸”,基因不想再当“背锅侠”

  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这种遗传是全方位的吗?比如,一个人眼睛爸爸嘴巴妈妈,这些生理特征是遗传了父母,那在性格方面是不是也有一些奇特的基因让我们如此相像?为什么双胞胎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性格,而兄弟姐妹中有的孩子却和父母更相似?我们曾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了解个性差异是有遗传因素影响的,起码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而有着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等多重身份,并被《卫报》《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的奥利弗·詹姆斯写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给出了新的答案。詹姆斯在相关领域研究多年,通过考察前沿研究成果,分析个人经历和相关案例,得出结论:心理层面代际相似性是后天培养造成的。

  有时人们会用天生如此来推卸责任,因为是天生的,所以无力改变。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天生非此》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天生如此,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主要是受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关爱和虐待,以及家庭动力结构中自己的角色的影响。而且詹姆斯还提出很多切实可行对策,让我们不仅知道为什么,也知道怎么做。

一、基因不想再当“背锅侠”

为什么基因理论如此深入人心

  人的孩子是人,不会是长颈鹿,这是基本的生理特征遗传。基因科学家也一直想通过研究基因,来解开性格形成的秘密

  基于双胞胎和领养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人们认为基因是个性相似与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使得基因决定论深入人心

为什么研究者对基因理论如此看重?

  研究者努力寻找那些特别的基因,甚至将曾经划为垃圾基因的又重新定为重要基因。詹姆斯指出这或许是因为医药企业医疗行业紧密相关,开展实验会得到研究基金,有些研究者为了金钱利益和个人信仰而不愿放弃。

基因对心理特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通过研究发现,基因并不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原因。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发现基因只有大约23000个,这个数量根本不够分析人们的个性差异。基因的影响其实不到5%,只有极罕见的精神疾病可以用基因来解释。

  而且经过证实,双胞胎和领养研究本身是有漏洞的,比如存在样本偏差、研究者偏向、虚假数据、实验不可重复等问题,所以基于此理论形成的基因的性格遗传性分析也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研究者、媒体和很多公众并不会很快接受这一研究发现,但是詹姆斯相信这就如16世纪伽利略坚持地球绕着太阳转不被社会接受一样,等到科学家把所有的基因序列研究清楚的时候,人们就会接受人的个性其实和基因没什么关系这一事实。

二、都是环境惹的“祸”

  人类可以遗传基本的心理特征,比如语言,但这只是让人有会说话的能力,而后天的环境会让每个人学会说不同的语言,甚至像狼孩没有与人的交流也就没有学会说话。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绘制人类基因序列的科学项目,带头专家之一克莱格·文特尔称生存环境才是影响心理的重要因素。

  谈到教育,我们往往想到学校的教书育人,然而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因为孩子在最初的成长环境就是家,而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神经元连接数量在婴幼儿生长早期迅速增加,所以0—6岁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这可以追溯到母亲怀孕的时候,比如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遭遇会让大脑发育不完全,经过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坏脾气也是由怀孕和生产导致的。这也是现在人们越发关注胎教、早教的原因,比如怀孕时听舒缓的音乐让胎儿放松平和,幼儿期营造读书氛围让孩子更喜欢读书。

  当然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也会对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

  《天生非此》这本书的重点是讲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言传和身教

  孩子有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就是模仿。他们观察父母说什么、做什么,耳濡目染间会形成很多和父母相似的地方。

  战国时期,有个下属送给齐国国相田稷黄金百镒,他碍于情面几番推辞后收下了。田稷把黄金带回家中送给母亲,母亲很惊奇,问其黄金来历,田稷如实相告。 田母严肃地说:"我听说士人严于修己、洁身自爱,不取苟得之物;坦荡磊落,不做诈伪之事。不义之事不存于心,不仁之财不入于家。你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就应处处做出表率。而你却接受下属的贿赂,这是上欺瞒国君,下有负于百姓,实在让我痛心啊!速将金子退回,请朝廷发落!"田稷很是羞愧,不仅退还了黄金,还到朝廷承认错误。齐宣王听后对田稷的母亲很是钦佩,而田稷之后更加严于律己,成为一代贤相,田稷的母亲就是很好的言传身教的典范。

田母拒金

二、身份认同

  1973年在斯德哥尔摩曾经发生过一次绑匪绑架人质,而人质却对绑匪产生了同情等复杂情感的事件。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是“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詹姆斯把孩子努力获得父母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的行为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身份认同是代入角色,这会让孩子迷失自我,觉得父母都对。有时是子女对父母的身份认同,这种根源是爱意或恐惧。有时父母作为代理人也会对子女产生身份认同,通过子女体验成功的喜悦或疗愈自己。

三、关爱和虐待

  谈到虐待,很多人或许感觉这离自己很远,其实很多人都是虐待者或者受虐者。比如“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写不完作业不许吃饭睡觉”这些话,还有受到不当处罚、被粗暴对待、看到其他兄弟姐妹更受父母喜爱或者被忽视,这都是一种精神虐待。

  虐待包括精神虐待、身体虐待或性虐待等。早期受虐经历导致压力过度,人体的皮质醇激素不稳定,对威胁更加敏感。虐待不仅造成了身体创伤,更会严重影响精神健康。

  《天生非此》这本书中讲到泰格·伍兹接受的是虎妈教育和父亲的精神控制,波尔加家族的三个女儿接受的是关爱与陪伴,所以虽然泰格成为了高尔夫球冠军,波尔加家族的三个女儿都在象棋领域造诣颇深,但最后的结果是泰格走向了自我毁灭,而那三个女儿不仅棋艺精湛而且精神健康。

四、家庭中的角色特点

  出生时间、出生顺序、性别、外貌、同胞竞争等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而同卵双胞胎因为外貌往往会受到相同的对待,这也是他们更相似的原因,但如果他们遇到不同的创伤事件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性格。

  虽然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让我们感觉到委屈或痛苦,但是我们不需要怪罪父母,因为当年的父母可能和我们一样,也就是父母从祖父母那里也没有学到怎么去表达爱,所以才形成了家族中的性格代际传递。当理解了父母的时候,也是自我解脱的时候。

  詹姆斯在《天生非此》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深入分析自己的童年,获得全新的体验,将“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转换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情况等方式来超越自我。成长的目的不是摆脱与家的联系,而是超越。摆脱只会让自己更痛苦,而超越才会做更好的自己。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不仅要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要给孩子安全感、与孩子良好地沟通、尊重孩子,这样孩子在自我实现时才不至于如处于空中楼阁一样没有稳固的根基而摇摇欲坠。

  《天生非此》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外在的环境只是外部的影响,虽然那些影响已经成了烙印,但我们依然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只需要找到根源,了解他,接受他,并做出改变才能打破性格缺陷的代际循环怪圈,把爱和精神健康传给孩子。

  《天生非此》读后感(三):我们在虐待中长大,然后又用同样的方式虐待我们的孩子

  弗洛伊德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心理伤害,这些伤害引起的情绪在当时如果没有得到释放,便会固着在无意识中,在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时,这些情绪会反复呈现,支配人的行为。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创伤,又叫情结。这些创伤不但影响了我们的人格,如果严重的话,更会引发精神疾病。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如今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创伤?心理创伤对我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创伤能不能治愈?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一书中给了我们做了详细解答。

  奥利弗·詹姆斯是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在《天生非此》一书中告诉我们,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会遭到来自外界环境的虐待,正是这些虐待形成了我们的心理创伤,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如果我们没有处理这些创伤,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去虐待我们的孩子,这样创伤就会一代一代在家族中传承,这也是我们在心理特征上跟父母相似的原因。

一、虐待无处不在

  奥利弗·詹姆斯所说的虐待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精神虐待(不当处罚、被粗暴对待、父母偏心等等)、对精神和身体的忽视、身体上的虐待(体罚、性虐)等等。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虐待无处不在,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

  家庭的虐待主要是来自父母的养育方式。最早的虐待其实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出现,比如怀孕期间的母亲,可能根本不想要这个孩子。或者在怀孕期间,母亲会有情绪波动,比如焦虑、抑郁,甚至是酗酒、抽烟,甚至是吸毒。孩子出生后,有可能得不到很好的照料,比如饿了没有及时回应。更多时候孩子会成为父母的情绪垃圾桶,父母会把消极情绪传递给孩子,使用指责孩子,严密控制,对孩子发火,甚至是殴打的方式。

  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则会引起不同的虐待的方式和程度,比如父母想要一个男孩,结果却生了一个女孩,他们会用养育男孩的方式养育女孩。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父母会偏爱其中某个孩子而忽视其他的孩子,孩子之间会有竞争。现代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许多孩子在3岁之后会被送到幼儿园,幼儿园的照料可能并不周到,被媒体爆料出来的幼儿园虐待事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非常巨大,不同的文化对虐待的定义有着很大差异。比如某些国家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体罚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另外一些国家则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满足孩子需要的照料者。从虐待的含义来讲,我们所有人都受到过虐待,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

二、虐待塑造了我们,我们又用同样的方式塑造孩子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说法造成了一个思维定势,我们的一切,比如外观特征,性格等等,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而实际上基因科学却证明了不是这样。

  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了突破,最终确定了人类的基因,一共有23000个。这个数字远远少于预期,最初人们估计人类基因数量应该有至少10万。基因数量少意味着没有足够多的基因来解释人类个体的心理差异。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就在寻找那些能够影响人类智商、精神疾病以及性格的基因。然而,研究结果最终证明,这种基因并不存在。这就意味着基因不能决定人类的心理特征。基因组计划的带头专家之一克莱格·文特尔最后确认,所发现的基因数量只能保证我们拥有人类的基本特征,比如人类的外貌特征,也就是说基因保证我们看起来是个人类的样子,而不会长出牛的鼻子或者眼睛。也就是说,父母遗传给我们的只是人类的外貌特征,我们从遗传中获得的只是长得像父母。而人类丰富多样的心理特征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

  在养育过程中,存在三种行为机制:言传、身教和身份认同。孩子和父母之所以相似,这三种行为机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奥利弗·詹姆斯认为虐待是我们和父母相似的另一大成因。

  我们长大后,会觉察到言传和身教的影响,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停止,比如一些生活习惯。对父母的身份认同比较难摆脱,因为这已经内化到了我们的人格中。但是奥利弗·詹姆斯认为,这些对我们造成影响的因素中,幼年时遭到的虐待是最难克服的。

  虐待决定了孩子感受世界的方式,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为了对抗虐待带来的消极情绪,孩子会在以后不断的重复表达这种情绪,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重演,从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并且传递给后代。这种模式是无意识的,自己其实是没有觉察的,只是被情绪所驱使,事后也许会意识到问题,但是伤害已经无法挽回。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精神疾病是一种创伤后遗症。受虐经历导致孩子压力过度,在大脑中产生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影响正常发育,继而引发各类精神疾病。比如有过童年受虐经历的人往往精神脆弱,一旦遭遇挫折,比如失业之类,就可能出现幻觉等精神状况。

  这些化学物质中,有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非常关键。皮质醇激素是应激情况下产生的激素,用于开启大脑中的“战斗或者逃跑”体系,以应对环境中的威胁。这个属于生物本能,但如果频繁处于这种紧张环境下,皮质醇激素就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就很容易导致人格状态不稳定,易焦虑、抑郁、脾气暴躁等等。如果总是处于这种威胁之下,这种“战斗逃跑”体系可能会一直保持开启状态,使得整个身体系统关闭,皮质醇会异常的低,这种警示功能完全失去作用,这种状态就是一种精神变态的表现,冷酷残忍,不受风险影响。

  我们在遭到虐待时,身体就会本能的处于应激状态,皮质醇激素会迅速提高。在孕期的时候,母亲的情绪变化,就已经会影响到胎儿的皮质醇激素水平。研究发现,母亲在孕期如果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状况,孩子患多动症、自闭症和人格障碍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孕期,保持母亲的情绪稳定非常重要。孩子出生后,婴幼儿期,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皮质醇激素就会出现波动,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会大幅度增加。年龄越小,受到的伤害会越大,3岁之前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年龄段,其次是3-6岁。统计结果发现,在育儿机构长大的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照料(主要是回应),大约有一半的男孩和三分之一的女孩成年后会患上人格障碍。

  虐待的程度和形式都会对我们的人格产生影响,从而造就了我们的命运。正是这些不同,造就了人类多样的心理特征以及每个人不同的命运。孩子长大之后,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形成了代际相传,也就是家族的宿命。

三、如何改变这种宿命?

  虐待使得我们跟父母相似,不仅是对待自己的孩子,甚至连死亡的方式都一致。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举了英国摇滚明星鲍勃·盖尔多夫的前妻和女儿的例子。

  2014年4月6日,鲍勃·盖尔多夫的二女儿,25岁的皮驰斯被发现死于家中,死因是海洛因吸食过量。尸体被发现时,她不满一岁的儿子就待在她旁边,无人照看。而14年前,2009年9月17日,皮驰斯的母亲葆拉·耶茨也因为海洛因吸食过量死于家中。尸体被发现时,她3岁的女儿同样是待在她旁边,无人照看。在死之前,两人就有多次吸毒过量的经历,没有发现她们有蓄意自杀的倾向,但是两次事件都发生在她们单独照看孩子的时候。

  皮驰斯和母亲葆拉非常相似,她们从事同一个行业的工作,都是公众人物,都有极佳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也都因私生活混乱经常出现在八卦小报上。她们也都拥有不稳定的性格,容易过激,缺乏安全感。皮驰斯生前说过,母亲葆拉虽然已经死了,但她仍然“活在自己的身体内”。皮驰斯和葆拉之所以非常像,主要是因为她是三个孩子中,被葆拉虐待最严重的那个。

  那么这种宿命能不能打破呢?当然是可以的。既然我们的命运并非基因所决定的,那么命运就是可以改变的,虽然很困难。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放弃基因主义定论,相信自己以及他人是可以改变的。奥利弗·詹姆斯认为仅仅是相信心理特征不是由基因决定,它们就可能被改变。这种例子有很多,特别是有很多名人的例子。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对此有过专门研究,她提出了成长型思维的理论。这个理论已经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教育、体育训练等很多领域。

  其次,对于成年的我们来说,需要做自我分析,重获精神健康。奥利弗·詹姆斯建议最好找一位心理医生,帮助我们深入分析自己的童年经历,通过专业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全新的体验。这条途径在目前的心理治疗中,有不少技术可以做到,比如精神分析、意象对话等动力心理学方面的技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

  第三,改变我们的养育方式,减少对孩子的虐待。在怀孕期间,尽量避免压力,尤其是产前三个月。对于儿童,奥利弗·詹姆斯专门研发了一种爱的炸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大致内容是这样:设立一个专门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告诉孩子,他们将共度一段开心的时间。在这个限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孩子需要自己选择想做什么,决定什么时间做。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内,孩子的选择和要求只要是合理的,父母需要完全放手,不采取任何管制行为。

  当然了,养育方式中虽然避免不了虐待的部分,但是大部分都是积极正面的,比如家庭给孩子的关爱、技能的传授等等。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强调,重复过去没有必要,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让爱传递下去。

  《天生非此》读后感(四):你是如何一步步毁掉你的孩子?

  20世纪美国最离奇的十大案件之一:美国传媒大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孙女帕蒂.赫斯特在19岁那年被美国无政府组织"SLA"的3名成员绑架,而帕蒂.赫斯特被绑架后,竟然加入该组织,并参与银行抢劫,成了美国非常著名的银行劫匪。在警察逮捕帕蒂时候,她非常蛮横,并称自己为“城市游击队”。最终,她判入狱7年,1979年,卡特总统为她减刑。2001年,克林顿总统又签发赦免令,赦免了帕蒂的罪行。

  帕蒂在后来的采访提到,绑匪把她的眼睛蒙住,塞住嘴巴,手脚也捆绑起来。给她的选择是要么加入组织,要么被他们杀死,帕蒂害怕被杀死,决定加入组织。后来却开始接受绑匪的“教育”,甚至相信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和战友,并接受他们的观点,跟他们一起做犯法的活动。心理学家称帕蒂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她对犯罪者产生了感情,并且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绪。也就是说帕蒂认同绑匪的做法。

  帕蒂认同绑匪的做法犹如孩子对父母的认同,作为父母的你们想想,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他们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所有观点,并慢慢完全对父母认同,到最后孩子跟父母越来越像。孩子并不是因为基因同父母相似,而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才相似。这就是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写《天此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的主要论点。

  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一位儿童心理医生,他还有其他身份,像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包括《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在这个只有赢家和输家的现代文化背景下》和《沙发上的不列颠》,而且《沙发上的不列颠》还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奥利弗.詹姆斯还是英国国立家族育儿协会和家族计划慈善机构的董事。

  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孩子性格,行为等方面像父母是天生的,是基因引起的。像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家、动物行为家家和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说过“人类的繁殖培养后代是DNA的复制传递!”科学狂人克莱格.文特尔却认为基因决定人类的基本特征,而人类的心理特征却不是由基因产生,最大因素是由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起的。

  作者奥利弗.詹姆斯在《天此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用大量的真实病历和一些名人案例来证明我们像父母受基因的影响并不多,后天养育才是最重要的。

  那为什么我们总是跟父母一样?作者从以下三方面叙述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像父母!

  在幼时期,孩子无法独立生活,他们必须依靠父母生存下来。为了得到父母的关照和关爱,孩子用了最快速的方法:完全模仿父母的所有言语、语气、动作以及神态等等。这些东西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这是我们为什么跟父母相似的原因!

  一、 言传、身教

  孩子从妈妈的肚子出来张开眼之后,他就非常认真学习,对父母的语言、行为进行模仿。连非常小的细节,都不会放过。

  在英国一位孩子在小时候,由于父母过世,亲人把他抛弃在森林里自生自灭。森林里的狼收留了他,从此他就跟儿狼群一起生活。等他长大成年后,被人们发现后并带他回人类社会,结果发现孩子不会说话,只能发出儿狼叫,而且所有动作行为都跟狼一样。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孩子要在一个环境生存下来,他必须对他的养育者完全复制,这样他活下来的机会才更大。

  二、 身份认同

  什么是身份认同?是孩子除了模仿父母的言行之外,还认同父母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用在自己的身上,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在19世纪,两名罪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摩抢劫市区最大的银行并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经过差不多6天时间,罪犯最终被捕。而搞笑的事情是,被罪犯挟持过的四名银行职员对罪犯产生了同情,认同罪犯的观点,并筹措法律辩护资金,甚至他们对罪犯的照顾表示感激。

  这四位职员对罪犯的认同犹如孩子对父母的身份认同,他们要得到父母的爱,或者害怕父母的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孩子认同父母,让父母看到另一个自己,那父母对孩子的爱增加或伤害会减少

  三、 虐待

  虐待会使人体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孩子受到虐待后,会产生悲观的情绪,除了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外,这种情绪会一直停留在孩子的身体内,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孩子会一直用这种情绪跟他人交流,包括他长大后,对家人,同事,孩子。

  发生在肉体的虐待才叫虐待吗?并不是,而虐待形式包括精神虐待、肉体虐待和性虐待等。像父母总有这种行为: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投射孩子身上,书中称它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这也是一种精神虐待。精神虐待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已经有研究发现,精神病的主要引起原因就是虐待。

  《天此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除了向我们解释为什么我们跟父母越来越像之外,还讨论了兄弟姐妹之间性格差异,是由于出生顺序、性别、出生时间等受到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同而导致不同;代与代之间性格遗传也是因为养育方式导致的。在最后一章还分析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为天才,有些却不能。而且针对以上问题,作者都会在每章后面提出三个建议,建议读者如何做。

  《天生非此》读后感(五):基因论将彻底被颠覆!你的脾气像你妈只是因为是她把你养大!

  一直以来,人的脾气性格及智商究竟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教育所致,都是教育界的最大争论。基因论的一方可以举出无数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高知家庭的孩子智商更高,比如双胞胎分别被领养后仍然无限相似,又比如母亲吸毒,爱打骂孩子,女儿亦如是。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让几代人性格脾气乃至命运不断地轮回,让人无法否认孩子和父母之间有着强大的遗传,让他们得以copy不走样。

  直到《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出现,这将注定是一本颠覆性的书,它或许将终结基因论及环境论的争执,也或许会在这场世纪之辩中再浇上一把油。这本书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让读者信服:

  1、教养环境是怎么让我们变得和父母如此相似?

  2、基因论的论据站不住脚!

  3、意识到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乃至于改变我们自己?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奥利佛·詹姆斯。作者奥利佛·詹姆斯具有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者、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等多重身份,曾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在本书中非常严谨地反驳了被认为是基因论有力佐证的许多案例和实验。

一、教养环境是怎么让我们变得和父母如此相似?

  如果不是因为基因,那是为什么会造成有的人脾气和父亲一样急躁,就连被激怒时的反应方式都一毛一样呢?

  詹姆斯认为孩子和父母如此相像主要源于三种行为机制:言传、身教、以及身份认同。前两者自不必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了解到父母喜欢他们做什么,不喜欢他们做什么,知道怎么取悦父母。而律师的儿子倾向于做律师,医生的女儿会做医生,这就来自于孩子对父母的身份认同。

  另一个詹姆斯认为会造成子女在脾气性格处事上和父母极为相像的原因来自于父母的虐待。

  这世上鲜有完美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对孩子或多或少的有过精神或肉体上的虐待。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虽然略有些言过其实,但其实哪怕看起来最和善的父母,也曾有过试图控制孩子,以及隐蔽地攻击孩子的时候。

  童年的严重虐待会造成孩子成人后的精神疾病。在这之前,我们通常认为精神疾病来自于遗传,而事实是精神不稳定、有精神疾病的父母有极大可能虐待孩子,攻击孩子,大大提升了孩子也同样罹患精神病的可能性。至于医学界公认的父母的兄弟姊妹有精神疾病,则子女发病率也会成倍提高也非常好理解。假设舅舅、姨妈患精神病是因为外公外婆的虐待所致,那么母亲在幼年时也有极大可能遭受过虐待,或许还不到发病那么严重,但母亲很有可能继承了,或者说习得了上一代对待孩子的方式,从而导致子女也发生精神疾病。

  詹姆斯认为子女受到虐待的年龄越小,受虐待时间越长,和施虐者血缘关系越亲近,越容易在成年后患精神病

  除去严重的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还会采取一种“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攻击机制来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举例来说,本来孩子在高高兴兴地看电视,当父亲突然接到上司的一通责备,就会立即转而攻击孩子,咒骂他除了看电视一无是处,为何不去学习或是写作业?父亲在明知孩子会因此中断快乐的情绪,变得沮丧的时候,仍执意这么做,是因为孩子的不痛快反过来减轻了他自己被上司责骂带来的沮丧感和无能感。这就是著名的心理传染病——“踢猫效应”。

  如果父母频繁地将孩子视为情绪垃圾桶,孩子就会终日生活在无名的恐惧中,成为一种亲密恐怖主义,毋庸置疑,这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虐待。假如有位母亲患有轻微的抑郁症,每个早晨心情都很糟糕,那么无论孩子早起还是赖床,做了什么或者什么都没做,都可以成为这个母亲咒骂孩子的理由。于是孩子一整天就被压抑的气氛所笼罩,长此以往就会提升子女同样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大多数子女会毫不犹豫地否认曾受过父母的程度不同的虐待,甚至有一位曾在幼年时遭到父亲性侵的女子还反过来为强奸犯父亲辩护。在詹姆斯看来,这都是因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作祟。比起受劫持的人质,一生下来除了依赖父母照顾别无他法的小婴儿,更加容易陷入这种情结。人类从出生起就竭力迎合父母,努力获得父母的喜爱和认可,依赖父母,认同父母。

  而性格脾气的代代相传,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父母在照顾孩子时不自觉得地带入上一辈的角色,把年幼的孩子当做当年的自己,施以同样的虐待或给予同样的关爱。不仅如此,在和伴侣或其他人相处时,有过受虐精力的人也会不自觉地带入和父母相处的模式,通过刺激别人来重现父母的虐待。

  因此童年的受教育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乃至命运。

二、基因论的论据为什么站不住脚?

  一直以来,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证明基因论。为了研究DNA的差异,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投入了80亿美元来做研究。最终克莱格·文特尔(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两位领头专家之一)认为人类并没有足够多的基因来解释个体间的心理差异。现有的基因数很可能仅仅能用来保证我们长着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这样的基本人类外貌特征以及能够学会语言认知色彩这样的基本心理特征,而更多的心理特征则并非基因的产物。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科学家不能像通过筛选第21对染色体异常来确定唐氏综合症那样确定患精神病的基因,从而在产前就筛选出确定会发病的精神病人。另一位基因领域杰出的专家罗伯特·普罗明教授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花了15年时间寻找造成精神病以及其他心理差异的基因,却一无所获。”

  另一项每当基因论和环境论争辩时,必被基因论派祭出的“尚方宝剑”则是明尼苏达双胞胎案例。我们可能都曾听说过,有些同卵双胞胎在出生时就被分别交给不同的家庭抚养,然而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双胞胎即便在不同环境成长依然有着大量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阅读《天生非此》之前,我也曾被这个实验所迷惑,认为基因论至少是有部分正确的。

  然而詹姆斯在书中介绍,首先该实验的发起人托马斯·布沙尔教授为了开展实验接受了纽约先锋基金会的130万美金的研究基金,而该基金会是从根本上支持基因优生学的,还支持种族隔离项目!拿着金主爸爸的矛,去戳别人的盾,岂有戳不破的道理?这个实验的动机,从根本上就有问题。

  不仅如此,这位布沙尔教授只同意让几个支持自己观点的同事去接触实验资料,而绝不答应将研究数据公之于众,也不肯让论文的原始数据接受检验,这就非常的可疑了,没有问题的话,何以如此心虚?

  和公众以为的这些双胞胎从出生就被分开的情况不同,这项研究根本没有提供双胞胎被分开时的平均年龄,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参与实验前就有大量的联系了,平均联系时间超过两年,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甚至已经互相接触多达23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证明他们的相似之处来自于基因而非身份认同?

  其他针对这项实验的质疑以及造成双胞胎产生相似情况的还包括:

·他们大多在相似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中长大。(领养家庭都来自美国的白人家庭或黑人家庭)·相同的年龄、性别因素。·同卵双胞胎的缘故,他们的长相也很相似,相同的长相让周围的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相一致。总之帅哥美女都是吃香的,丑男丑女都是吃瘪的。·在为双胞胎选择父母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相似的家庭背景。·有的双胞胎坦言,更多的相似处能拿到更多的奖金。比如承认给狗起同样的名字就能多拿5000块!·实验者的预期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老布为了证明基因论才做的这个实验,问问题难免有失偏颇。

三、意识到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乃至于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人是由环境造就的,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的一点就是: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我们目前的脾气、性格、天赋、智商如何,我们都可以努力地改变。因为基因不可变,而环境则可变。

  作者奥利佛·詹姆斯显然是刻意学习理论的拥护者。他认为只要父母发生了改变,也就是教育环境发生了改变,那孩子就一定能随之改变。

  《天生非此》这本书中有3个非常实用的改善技巧,在此分享给大家。

  1、当别人对你施展“我很好,而你不是”,也就是拿你当情绪垃圾桶时,尤其是父母对已经成年的子女延续过去的相处方式时,可以把对方对你的攻击,比如骂你笨、蠢、一无是处之类的负面标签,想象成一团纸,把它揉成一个纸团,丢进想象中的垃圾桶,这样你会觉得轻松很多,不会再陷入无辜被攻击的无价值感。

  2、对于脾气暴躁,曾受到父母忽视或虐待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爱的炸弹”。即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完全让孩子做主,听孩子的指挥,当一个听话的父母。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但完全专注地看到孩子的需求,的确有助于让他们获得掌控感,从而改善孩子的情绪以及亲子关系。“爱的炸弹”不受年龄限制,无论多大或是多小的孩子都适用。

  3、保持成人化。在和孩子相处时,父母通常会进入三种模式:父母模式、成人模式、孩子模式。

  在父母模式中,非常容易让人回想起年幼时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情景,因而沿用和父母一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造成性格代代相传的主要原因)。

  而在成人模式中,人更容易冷静下来,用成年人判断、处理事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某些情况中,我们也可能变得像孩子一样暴躁易怒,歇斯底里,就如同童年情景重现。

  这三种模式中,成人模式是最理智,最能好好教育孩子的模式了。一旦陷入亲子间的争执、僵持,跳出来看看自己是在父母模式,抑或是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模式,只要看到就能改变,调整到成人模式,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处理孩子的状况,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教养环境了。

  最后,奥利佛·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还剖析了高尔夫“神童”泰格伍兹的案例,分析了导致他成功及失败的源泉。

  总之这是一本让父母认清环境造就孩子的书。每一个父母都该庆幸能看到它:改变孩子,绝不嫌晚!无论你是否满意你的孩子,他就是你一手造就的。作为父母,你有义务给孩子一个使他心理健康的环境。

  欢迎关注我,我是亦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天生非此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