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8 05: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精选10篇

  《巴卡卡伊大街》是一本由[波] 贡布罗维奇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一):真实压抑——巴卡卡伊大街的怪癖者

  这本书对人性的发掘令人发指,很难想象写出这些变态重口故事作者是个正常人。我目前只读了《清纯少女》和《在厨房楼梯上》。令我惊异的是,我和故事的主角产生共鸣,是维托尔德写得引人共鸣还是我是变态,我也不得而知。 《清纯少女》中单纯的,未涉人事的少女竟然会在脑中预演一些常人难以捉摸的事:偷东西,被石头砸,啃垃圾堆里的骨头。非常令人难以置信震撼,清纯的经历下压抑的只怕是一个极端野性粗糙灵魂。《在厨房楼梯上》也是,厌倦精致美好的主角喜好丑陋粗壮的女仆,变态又胆小使他压抑,做出一些奇怪举动。故事结局令人有些一头雾水,又仿佛明白了什么。 文明社会下的人,总会压抑着一些东西,有人可能永远发现不了自己深处的难以理喻的怪欲。但是书中的人却在读者眼前如此直接得释放自己的本性,所以显得如此狰狞。我相信现在也有很多人会释放自己的本性,尤其在性方面。 故事中的变态,现实中也一定会有的,不过延伸成了抖m、恋丑癖、精神洁癖者、诡谲衣冠禽兽、或者变态和杀人狂。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二):写好一个变态不容易

  变态不是你想写,想写就能写。写一个人的外在动作是容易的,而与其相应的心理则是难写,尤其是呈现出他的变化——做到深入其中、令人置信。

  《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的舞伴》中的“我”,绝不是社会个别现象,既可以理解现代人之间缺乏宽容同理心,彼此怀着一种复杂的、邪恶的对立情绪,又可以看作是在影射阶级差异。因某种误会,我被置于尴尬乃至难堪境地对方毫不客气地对我进行羞辱。再次遇见他时,我想法设法讨好他,就像《小公务员之死》里的主人公一样,一个劲地向他致意,想取得他的好感。而我的目的是要把他的真实面貌撕扯出来,用一种旁观的态度来迫使他屈服,因为我就像他说的那样啊,我是祖鲁人!动物!我不能通过暴力,因为这个“文明的社会”不允许,但我又想反抗,惟有用这种恼人的,不愠不火的方式。我开始纠缠着他,让他不得安稳

  “我陶醉其中:他对此一无所知事情全部由我来控制,身在暗处。”我渗透到检察官的生活里,莫名其妙制造恐惧,骚扰他。不仅如此,我还要在他生活周围布下罗网。从卖花女,餐厅,到检察官的情人,我疯狂到了无以复加地步,虽然我只是在暗示。谁又会想到我是一个如此极其无聊的人呢?我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只是为了了解检察官的生活,监控他,为他设想安排生活,以便扰乱他的行动,不让他有自由意志。做这一切,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想他幡然醒悟,但实际上决没有可能的,我沉溺于这种游戏折磨他。在他面前阴魂不散。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我”就一神经病。“我”是失去了自我人格的人,只有通过对他人的作践,才能实现一点可怜满足感。“我”其实就是检察官的一面镜子,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复制话语机械反应,夸张的内心呓语,我不断巩固虚无的自我。对自我和他人的不在乎,漠视,我享受到一种快感,俯视感。这种漠视是从哪来的呢?是社会的漠视。所有作用到我身上的邪恶,都被我这部精巧的社会机器,以更大的力扭射出去了。

  贡布罗维奇的自白写法,初看是很有震慑感的,内心戏很足。

  《科特乌巴伊伯爵夫人府上的会饮》通过作者夸张的描述——无与伦比的歌颂,反衬出伯爵夫人优雅高贵外表下的肮脏不堪,血腥暴力,表里不一。“说话和举动要得体!”“不要胡言乱语,不要倒在沙发上,不要出怪声,脚不要摆在桌子上!”外在的强制的规训正是体现出这一点,内在的野蛮。一切都是浮夸的,不真实的,被掩盖住的,企图形式装裱破烂不堪的灵魂。精致的暴力——温文尔雅,通过吃掉一个男孩,把男孩的身体比作花椰菜以及各种蔬菜,通过厨师精妙处理,来作奸犯科

  折磨,自我的拉扯,外界的恐惧。迫害与被迫害妄想。神经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错乱不同,贡布罗维奇笔下人物是十分清楚自身的。知道自己有病,仍以此为傲,屡禁不止。对社会的反叛,主人公永远是消极的行动,他积极不起来。采取的措施:反叛,逃跑,迎合。主人公越是古里古怪的,越是说明社会的不正常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三):《巴卡卡伊大街》笔记

  序:一个有趣事件/一个不幸的偶然。短篇小说往往是在偶然上做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这所有必然理由。(怪诞是常态 将隐喻丰富化 推向一个疯狂的支点)理由是充分的,却不能太过拥簇,那就会显得迟滞笨重,缺乏回味。所以还是要回归到偶然性上,一个极好的偶然,切口,可舒张自如游刃有余地展开书写逻辑。若是长篇,偶然的邂逅就会有所发展,而短篇,一次短暂的邂逅就只是邂逅。塞林格说,只能做有限的事,但这有限的事情里却包含了无限的意味。要相信日常,相信日常那温柔奇迹

  01《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的舞伴》

  想象一下,检察官正从一个公共厕所开走出来,手里举着十五格罗申(奥地利货币),可是却发现账单被结了。想象一下他所迈出的每一步,他的人生际遇都将在我的注视下进行,我想他所想,全心全意地为他搭建他的生活,跟在他的身后,又走在他的前面。哪怕是我死,让他们把我的尸首抬到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的家里去。---源自一次指责报复,一个丧心病狂的“爱”,德国警察的隐喻

  02《斯特凡.恰尔捏茨基的回忆

  也许父亲讨厌母亲,是恨,至于为什么,我不得而知,而生活之谜正是从这里开始。等我长大成人之后,这个谜散发出的团团浓雾让我陷入道德灾难。我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个微不足道小人物,或者说的更露骨,一个道德沦丧的人。我都干了些什么啊,吻一位女士的手,就会流出口水把她的手弄湿,一边掏出手帕,一边请求原谅

  上帝会原谅,人们会忘记,而鼻子还是那个鼻子。一句法国人格言

  也许我压根不是什么共产主义者,只是一个激进和平主义者。我周游世界,在习性与癖好的无底深渊漂浮。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感觉到神秘莫测的感情--无论是对美德还是对家族,对信仰还是祖国--都要做出卑鄙无耻勾当。这是我自己的奥秘,我将它强加于生命巨大谜团。我无法心平气和地从一对幸福夫妇快乐母子,或者从一位受人尊敬老人面前走过。可是,有些时候,我的心充满悲伤,为你,母亲和亲爱的父亲,为你,我那圣徒似的童年

  (尚有感知,却是虚无的。无法控制自身,也不愿意彻底走入迷途,那经历思想挣扎最终走向解放阶段。他参与事件当中,却从未在此,从来在事件之外,在唯一的他认可的真实里,往事童年里消耗自己。给自己一个借口活着,当真的有一天这个借口没了,又飞不飞得走呢?)

  03《一件臆想杀人案》

  关闭房门,让身患重病的父亲死去,这是谋杀还是自杀?法官来到建立一个不存在的谋杀,否认后,儿子却承认谋杀,他对父亲的情感是如何的,他对家庭的情感又是如何的。

  04《科特乌巴伊伯爵夫人府上的会饮》

  甘美清莹的特级鲜汤,没有宰杀血污的肮脏。

  (仁义假象--贵族仪式--帮助病人只为给自己找到自身尚年轻健康安慰

  05《清纯少女》

  清纯的少女,处女。他人眼中的完美,要吃掉垃圾堆里的垃圾,要成为一条野狗。誓言下的恋人,吓怕了,他直说她病了。

  07《班伯里号双桅船的奇异事件》

  然而我宁愿不猜想,那浅绿色是怎么回事,还有被海底潜流裹挟的帆船正驶向哪些神奇的群岛。我宁愿听不到那些船员们狂野放纵的呼喊,他们以此迎接蜂鸟,鹦鹉和来自天上,地下的预示美妙狂欢即将到来的各种象征

  不,我不想知道,也根本期待炎热鲜亮...因为从一开始,一切就都是由我而起,而我,和所有人一样--外在是一面镜子,而内心在里面审视着。

  08《在厨房楼梯上》

  我有时在她们的丑陋之中看到自己的厄运,某种非吉祥之星。

  借助数量不大的符号,我赢得了妻子欢心和其他人的尊敬。他们,众人也都有其各自的符号,或者说都在争取匹配到更好的符号和与之对应的要求,自动机器人一般,到处都是开关,你必须有熟悉的一套,然后就容易生存,这样一切也都会便利了,比方说,薄底便鞋、漆皮鞋、手杖、室内便衣。

  混乱世道,恶且乏味的世界,他是一个喜欢清洁的人,甚至有轻微的洁癖,但是他是假装如此,他童年时窥探的女佣,人们口中那种丑陋的算不上玩意的东西,他钟情于此,迷恋于此,他的阴暗,他的角落,他的兴奋和肮脏都在清洁之下愈发凌乱。---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耗尽吗?难道只有污秽深刻的吗?向别人的清洁抛洒自己污秽的人将要面临噩运,因为污秽归于自己,而清洁归于别人。大胆缓慢的死亡,而生活则正是忧虑怯懦,谁(偷偷)喜爱丑陋的女仆,谁就存活-而一旦躺在精致的卧床,便要慢慢枯萎。

  09《老鼠

  威猛的巨人害怕老鼠,被禁锢后变态地爱上老鼠,而老鼠最终死在了她情人之口,慌乱中老鼠跳入熟睡的女人口舌,被惊吓起来的情人咬死。

  10《宴会

  我们决定国王囚禁在国王里,为了威名,仪式必须进行下去,而内心的复仇和轻蔑导致了夸张扭曲,国王做什么!我们便跟随!我们便做什么!他喝汤,我们喝汤,他杀人,我们杀人,他惶恐了,他奔走出城堡,于是所有官员贵族无不一一效仿,前进吧!前进!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四):悲伤的贡布罗维奇和太宰治

  虽然还有三篇没看完,但实在忍不住想把这种总是让我联系到太宰治的奇怪的相似感写出来。贡布罗维奇被一位著名的拉美文学教授视为波拉尼奥的导师,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这个定义。波拉尼奥和贡布罗维奇,相似之处是有的,但太微妙,或者说这种相似是在太广的命题上,而非风格的相似。可能我知识浅薄认识也不深刻。但是我读一本书,映像最深刻的一定是风格化的东西,而不是内涵、故事情节。比如个人风格很强烈的彼得汉德克就深得我心。所以我觉得不如说贡布罗维奇和太宰治更为相似。这个想法主要是来源于《巴卡卡伊大街》的前几篇文章

  《检察官克拉依柯夫斯基的舞伴》(以下简称《检察官》)讲述的是不久将于人世的癫痫症患者“我”,在一次插队的时候被一位衣冠楚楚的检察官撵了出去。从此,“我”偏执地被检察官吸引住,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整体跟踪,帮他付账,给他追求女人写恐吓信...当检察官发现并痛斥了“我”时,“我”却认为这是至高无上荣耀,甚至跑到他面前“悄无声息地,献上了我的脊背。”

  这篇文章如果是太宰治来写,我猜差不多会是这样的(原谅我文笔不好):“ 我看着他仪表堂堂地走出我的视线,心中蓦然同情起自己来。我下贱、无耻,为了获取一点可怜的存在感而不断来到剧院看同一部歌剧,为了看同一部歌剧而插队。秩序,文明...那都是上层人的生活,我只是个恶心的下等人,在疾病贫穷苟延残喘。” 接下来,太宰治的“我”故作轻松地用讽刺、挖苦的声调说:“您可够友好的啊,先生?”在得到了呵斥之后,他会细心而悲哀描写内心的纠结与害怕:“他看穿了我的表演,因为在他眼里我只是个荒唐可笑的下等人。” 然后,“如果我不能像他一样举止得体,像个上等人一样,那么我只祈求他早日死去。” 接下来就是跟踪,模仿,自怜和病态崇拜。但是太宰治的 “我”,不会像贡布罗维奇的“我”如此明目张胆,太宰治会塑造一个内向偏执的人,而贡布罗维奇的偏执更加大胆放肆,像暴风雨。但即使如此,他俩还是有着相似的精神状态,这也就导致主人公同样的内心活动和相似的行动模式,即偏执、疯狂而悲伤。这种个人心理是会完完全全地表现文本上的(即前文提到的”风格“)。那么换做波拉尼奥呢,我认为他会用非常隐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心理,也就是说重点并不放在内心活动和行为模式上,而是放在一件件看似无关的事情的细节上面。他的表现力体现在对荒诞的事件描写(极少出现人物心理),与前两位是不同的。

  第二篇《斯特凡·恰尔涅茨基的回忆》(以下简称《回忆》)更加加深了我对贡布罗维奇和太宰治的相似的感觉。《回忆》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太宰治的名篇《人间失格》。两个“我”,都在压抑、扭曲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成长为一个敏感怪异流氓:“...只要感觉到神秘莫测的感情---无论对美德还是对家族,对信仰还是对祖国---都要做出卑鄙无耻的勾当。这是我自己的奥秘,我将它强加于生命巨大的谜团。” 对整个社会的无法适从感,是这两位的共同之处。只不过从这一点出发,他们要所选择的路(要表达的意义)不同。太宰治着重于个人,在我看来太宰治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而贡布罗维奇则往前走了一步,他想要通过个人的怪异来表现社会的疯狂,他比太宰治更加“入世”一些。抛开这个思想上的分歧不谈的话,我还是想谈谈风格的相似。难道在读《回忆》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深深地悲伤吗?表面癫狂无理,实则是深深的绝望.....根植于内心的,无法排除掉的绝望,就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是掩饰不了的。太宰治也一样,最后他甚至绝望地自杀了。(用日语表达的话就是“心中”,我觉得这个词很凄美,很恐怖)。

  后面几篇我就不赘述了,因为自己文笔拙劣,很难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那种漂浮不定的相似感。《回忆》中的这句话,或许能做个结尾,很好的表明两位作家的相似吧:“我无法心平气和地从一对幸福的夫妇,从一对快乐的母子,或者从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身边走过。可是有时候,我的心里充满悲伤,为你,母亲和亲爱的父亲,为你,哦,我那圣徒似地童年。”

  《巴卡卡伊大街》读后感(五):贡布罗维奇:犯贱进行时

  黄夏/文

  波兰作家贡布罗维奇与卡夫卡、穆齐尔、布洛赫并称“中欧文学四杰”,但他却是其中最不受待见的一位。1939年离开波兰赴南美逃避战祸时,他已被祖国的文化圈拉黑,1963年离开阿根廷时,也几近与以博尔赫斯为首的当地文艺界决裂。晚年贡布罗维奇拒绝接受波兰的政治格局,而宁愿客居他乡,直至1969年去世。对此,米兰•昆德拉评价说:“作家的本性使他永远不会成为任何类型的集体代言人,作家永远是一匹害群之马。在贡布罗维奇身上,这一点尤为明显。波兰重要作家的伟大传统是:他们是民族的代言人。贡布罗维奇则反对这样做,他还极力嘲笑这样的角色。他坚决主张要让文学完全独立自主。”

  让“文学完全独立自主”,听起来就好像作家可以随心所欲,甚至干脆是个道德败坏分子或者背叛国家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说作家对道德、人伦和国家有着迥异于常人——如果不是更高——的标准和理解。具体到贡布罗维奇,我们看他从《费尔迪杜凯》、《着魔》,到《色》、《横渡大西洋》等一系列作品,就能清晰地意识到作家表面大费周章地批判宗教、道德和爱国,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同、因而也更激烈地反对庸人俗众用他们的陈词滥调和伪善行径,来亵渎和冒用这些东西。只是作为“害群之马”,作家的认识不可能为他的时代所认可,因此,他的批判也只能撞在集体沉默的大墙上摔个粉碎。作为对应之策,贡布罗维奇便以极夸张的逆反、恶搞、自虐,来奋力敲打一本正经的人们的道德神经。对此,中文语境中有一个很形象的词:犯贱。

  《巴卡卡伊大街》就是一本贡布罗维奇的犯贱大合集,这本集子收录了作家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各个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第一篇《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的舞伴》是从行为层面来写犯贱的。“我”因为插队买票被一个检察官毫不客气地“揪住脖领子”拽到队尾,在众目睽睽下出了丑。为图报复,“我”不是通过加害对方,而是以当面鞠躬、背后送花、走路盯梢、撮合婚外情,甚至垫付蛋糕钱,来让对方难堪。一俟检察官忍无可忍举杖要打,主人公“欣喜异常,像领圣餐”,撅起屁股、献上后背,心中“洋溢着一种神圣的皈依感和蒙受恩典之情”,并且抱怨“太短了,全部过程太短了!应该更长一点才是!”

  这段极为刻薄的描写,将宗教的虔诚和色情的受虐狂情结融合在一起,“渎圣”(检察官代表的秩序、正义与公正)的意思溢于言表,表现形式是没有下线的犯贱(意在维护个体权利)。只是,此时的贡布罗维奇仍将主人公的动机解释为“癫痫”,说明早期的这篇小说还写得稍嫩,其实他大可不必告诉读者主人公的病理状态。在另一篇《一件臆想杀人案》中,作家的文笔已趋娴熟,从犯贱的行为表层,下探至更深的心理层面,不需再用主人公身心有疾来作托辞了。这篇小说讲述预审法官“我”到一地主家做客,不料主人猝死,而家属的言行温吞闪烁,于是“我”推定这是一出谋杀案,并且怪招迭出地努力坐实这桩谋杀案。但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那么,是什么使“我”产生凶案的执念的呢?

  是善人们的规则、礼仪、道德,或者说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态。让我们通过“我”的逆反,来看看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心态吧:“我的憎恨是她(主妇——笔者注)借发抖逼出来的,逼我亲吻他们的手,强迫我念祈祷文,要我下跪,又要我违心地说些言不由衷却又多愁善感的话”。显然,在“我”眼中,死者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礼仪这种东西成了扼杀人性、隐蔽犯罪的巧妙帮凶。读者读到最后一页自会发现,这家人确乎想要以“按照礼仪行事”来转移“我”这个专业司法人员的注意力。只是他们没有动手杀人,而是彬彬有礼地关上各自的房门,任病重的亲人悄然死去。

  贡布罗维奇笔下的“文明地杀人”,就如鲁迅鞭挞的“吃人的礼教”,是一个作家对畸形社会最强烈的控诉。只不过他的风格更狂野、更逾矩、更疯癫,经由“犯贱”直捣文明背后的假面,展示出一台群魔乱舞的狂欢,作家的悲观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集中另几篇作品,倒没有上述两篇那样激烈,这些写于中后期的小说,已经可以见出作家超脱愤青而至圆熟的境界了。贡布罗维奇甚至有点淡定地将文明掂来倒去戏耍了一番,顺便连带着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颠覆了既有的文学趣味。

  比如,《清纯少女》写少男少女彼此思慕,但作者极力揭示爱情的生物学意义,祛除了这类小说身上那层甜腻腻的造作劲儿;《遭遇》是篇凡尔纳式的科幻故事,表达的却是极权和暴力如何藉由科学精神的探索和张扬,使“非人性超过一切人可能遇到的恶”;《班伯里号双桅船上的奇异事件》情节有如少年Pi的漂流一样奇幻,实则展现了海上世界的荒凉如何铸成人心中的恐惧之源,所谓大海原来是一个更大的囚笼……这些篇什的心理描写都十分出色,作者与人物(他们常常既萌又邪)的密谋使小说读来玄机重重,其中蕴含的哲理又让人掩卷沉思我们在世界上的定位,乃至怀疑世界本身。

  贡布罗维奇说:“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感觉到神秘莫测的感情——无论对美德还是对家庭,对信仰还是对祖国——都要做出卑鄙无耻的勾当。这是我自己的奥秘,我将它强加于生命巨大的谜团”。贡布罗维奇特立独行的一生使他至死格格不入于时代和人群,但也正因为其“卑鄙无耻”的犯贱,我们才得以一窥“生命巨大的谜团”。任何伟大的作家,都会向我们展现、让我们接近这个迷人的“谜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