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技术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技术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9 05: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技术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技术本质》是一本由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90,页数:2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一):技术的本质

  一句话概括本书内容:技术是什么?如何进化?

  技术的本质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现象集合,现象是技术的基因,技术的进化在于新的原理或者不同原理的实践,重新组合有机会诞生新技术。这一部分可以联系另外一本书《增长的本质》。

  技术不是科学经济的副产品,反之才是。

  现在的生活几乎被技术左右,人类快要成为技术的傀儡。哈耶克的《科学的反革命》已经提出批判,不要唯技术论。作者在最后一章说到:如果技术是为了达成我们的目标而被组织起来的自然的话,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与我们这种对自然的应用之间的关系决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技术。

  两个小时阅读,两个小时画书。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二):人人都是发明家

  人人都是发明家,只要你不是无欲无求,并且能够观察现象,然后加一点联想力和想象力

  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对原有技术的结构化、递归式的新组合,它一头连着各种现象(包括物理现象和组织行为现象),一头连着各种现实需求(包括解决问题美好向往等等)。

  任何技术都是原有技术的组合,只要耐心追溯,最后就会发现技术的最初形态是对某种(物理和社会)现象的认知把握(应用)。

  作者的核心推理:人类经济社会不是孕育的技术,恰恰相反,是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各种组织和制度),形成了当下的社会。

  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相互作用循环上升。

  几点有启发观点

  1、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传统经济学立足静态机械均衡世界观,与技术与世界的(非匀速的)递归式演进不符。

  笔者对此十分赞同。传统经济学帝国主义已现疲态。

  2、当下信息化、数据化的潮流,在统一计算平台上,有助于新技术组合的诞生。

  笔者认为逻辑可行,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对社会尤其是人类行为的模拟仍然面临重大挑战,但潜力很大。

  3、经济结构转型需要技术进步提供动力

  笔者对当下拼命呼喊经济转型升级而相对忽视技术(尤其是原创技术的)生态环境的构建,不尊重技术专业人才的现实不免忧心忡忡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搜索作者所在的“圣塔菲研究所”,那个“非正常人研究中心”(天才聚集地)的确别有一番风景代表智慧大脑天马行空最高境界欢迎有志者成员其中的一员~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三):模块化思维

  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论述了他关于科学的洞察,提出了著名的科学发展“范式”理论。而技术思想家阿瑟在本书中带给人们的是他对技术的本质洞察和技术如何演化的深刻见解。他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技术已不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零零散散、风格迥异的无生命的人造物,而是具有了生物属性,具有了技术发展的基因,尽管在表象上技术的发生、发展具有随机性,但是在本质上具有了传承发展的秩序性。具体来讲技术有三条基本原理,一是技术的本质是对现象的捕获和利用,二是新技术并不是突兀的产生,二是来自于现有技术的组合和合成,最多是在现有技术的集合中加入了一些来自于新现象的新要素,这一定有点像凯文﹒凯利《技术元素》中的新元素。三是新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只是技术本身,将成为技术构件库中的一个新的要素。阿瑟的技术观总结起来就是技术是有结构的,而且是一种递归结构,技术由技术组合而成,而技术本质上是来自于现象的利用。这个技术观简洁优雅新颖而符合逻辑,基本符合技术的发展演化事实。 不过有一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阿瑟仿照库恩的范式迭代理论,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技术原理更新理论,提出技术在诞生之初普遍粗糙的,然后是在人们的努力下不断精致化,但是正是因为技术的不断精致,反而导致技术不能满足新的问题的解决,所以新的技术就破土而出了。这个观点形式与范式迭代理论基本上完全一致,可是逻辑上完全不通,因为这两个问题有本质区别,范式理论讲述的是对科学现象的解释,是认识论问题,而认识本质上就是基于假设的一种解释,当科学研究中发现了新现象,旧范式不能解释,改弦更张当然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技术不是假设,至少不完全基于假设,是实实在在要拿来解决问题的,当一个技术不能解决人们原来越高标准的需求时,人们会研发一代的技术,新技术诞生后,旧技术不会像范式一样被彻底推翻,旧技术还在那儿,最多是不被人们大量使用而已。所以技术只有效果好与差的区别,范式才会有对与错的区别,而这就是作者混淆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而机械照搬,导致观点错误原因和逻辑结构。 这本书给读者的启发是,一是要培养一种模块化的思维,生活中绝大多数事物,不管多么复杂都是可以拆解的,而且可以拆解为简单的模块或构件,所以我们无论是看待还是着手构建一个事物,都要从模块的角度出发,通过重点考虑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降低事物的理解成本提升理解深度,通过关注模块的复用、模块的升级替换降低构建成本和提升构建和升级效率,总之通过模块化思维得到一个模块化的世界。 当然,万事有度,模块化思维从哲学角度来讲属于还原论的范畴,这种思维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生活中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不少问题不属于这个范畴,而需要更多的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比如生物即是如此,离开身体,部分就失去了活性,各个部分和在一块才有整体功能涌现出来,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不要简单地应用模块化思维,而是要更多的考虑从系统论的角度思考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四):技术的本质

  一句话概括本书内容:技术是什么?如何进化?

  技术的本质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现象是技术的基因,技术的进化在于新的原理或者不同原理的实践,重新组合有机会诞生新技术。这一部分可以联系另外一本书《增长的本质》。

  技术不是科学和经济的副产品,反之才是。

  现在的生活几乎被技术左右,人类快要成为技术的傀儡。哈耶克的《科学的反革命》已经提出批判,不要唯技术论。

  两个小时阅读,两个小时画书。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五):人类已成为技术的奴隶

  如果我们从电脑桌前站起来看看我们居住房子,会发现一个让你大吃一惊的事实,那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那些自行其是工作着的机器数量已经远远大于静悄悄的家具。从体积巨大冰箱空调,到小小的手机、电动牙刷。而且,如果让你在这中间舍弃任何一样,你都会觉得生活变得不那么舒适了。想象一下吸尘器坏掉了,或者刮胡刀出了问题,甚至,网络无法连接!这几乎会让一个最稳重中年男人感到无所适从

  是的,我们所有的办公、出行、生活、甚至恋爱,都已经无法离开机器了。然而,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那些5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惊讶的说,是啊,30年前,谁能想到今天已经是互联网天下了呢?那时候,我们刚刚才买到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色的,对我们来讲,已经是非了不起事情了。然而,你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一个2000后出生的年轻人,他就会不以为然的多,对他来讲,没有互联网、手机与智能设备时代根本从来不存在

  就像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没有电灯的时代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历史书,上面写着1809年,英国皇家研究院教授汉弗莱·戴维爵士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然而,那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段早已消逝的过去。在那之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就像宇宙爆炸一样,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本质的变化。近20年,这种变化速度快的让人乍舌。所有的事物的淘汰速度就像在电光火石间。

  当你还拿着刚买的iPhone4s沾沾自喜时,已经有人拿iPhone5s在你手边炫耀了;当你刚刚还在说《碟中谍4》中的技术不可能实现时,可穿戴设备已经从神坛走到淘宝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不再神秘。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它们真的就像大爆炸一样突然出现,还是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一样步步进化的呢?它们的进化规律又如何?

  也许布莱恩·阿瑟的《技术的本质》可以揭开这些谜题。帮助我们理清已经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技术到底是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

  作为获得过古根海姆奖和熊彼得奖的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关于技术本质的探求也走在了学界的前列。在阿瑟看来,技术(一种被捕捉并被使用的现象)也在不断的进化中,在19世纪前,技术是通过科学发现自然现象从而产生出来的,比如电现象被发现后,包括电池、电容、电报、电灯等一系列工艺和设备产生了。

  然而,从19世纪中期后,技术开始一点点的深植入科学,甚至主导科学。比如因为有了提取DNA的方法和设备,才有了现代基因科学的发展。阿瑟认为,科学和技术“每一方都参与了另一方的创造”。因此,最前沿的科学会促进更高级的技术的产生,反之亦然。简单来说,我们想要探索火星,就需要有好奇号等探测器,否则,那里对我们来说就只是神话。技术的产生,让神话变为科学。

  最后,“技术创造了时代”!

  是的,这才是技术最伟大也是最可怕力量,也是现代人类常常感到晕眩的原因。因为,人类的大脑在几千年的进化过程改变并不大,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需要我们适应东西并不多,自然只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政治的变化也缓慢进行的。可是技术却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模式统统受到了影响。

  举个很简单却尴尬例子,现在还有谁没有在聚会的时候低头玩手机呢?甚至,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餐桌边,也是每个人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电视作为客厅中的主角后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已经巨大,而现在,家庭每个成员在自己的房间看电脑更成为流行。各种新兴的沟通方式拉近了我们的直线距离,但我们要努力去适应这些技术带来的心理距离的增加。这是技术进化的速度加快所造成现代人的普遍焦虑

  阿瑟也提出了技术能够创造自己的“真实的世界”,3D动画技术,网络游戏的产生,让虚拟世界从潘多拉星球降临人间。如今,有多少人是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知道日本的御宅族已经冲击到日本传统的家庭模式,甚至人口繁衍。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数字世界可以计量表面形状,却无法计量时尚”。也就是说,在人类的情感范畴,对于世界的敏感度,技术是无法发挥它的力量的。即便是可穿戴设备能够随时监控我们的脉搏血压心跳、甚至是否快乐,但如果我们自身足够清醒,我们依然还是自己的主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技术没有完全操纵人类,或者说人类甘愿被技术操纵。到那时候,就如同阿瑟所说,技术“确立了生活,因而也就确定了我们的人性”。如果不想变成技术的傀儡,那么,放下手机,关上电脑,多思考一会吧!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六):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或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技术也可以通过技术的组合形成。

  例如一辆车利用了柴油燃烧时会产生能量,圆的东西滚起来比方的东西摩擦力小。科学家研究时多用实验来观察物理现象来开发技术。车也拥有各种不同的技术系统,燃料动力系统,压缩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又是由小的技术组合而成。

  有目的的编程是指让技术能够被组织起来最终产生现象,比如汽车有动力系统,通过柴油燃烧产生动力,这种动力是通过公式计算达到我们想要的动力,这就是有目的的编程。

  我们一直以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但实际上却是技术引领着科学的发展。

  域

  为了共享现象族群和共同目标,或者为了分享同一个理论,个体技术就会聚集成群。这种集群就形成了“域”。工程设计是从选择某个域开始的,这个自动和下意识的选择过程叫作“域定”。设计工作就像是用某种语言所进行的写作表达

  工程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某个已知技术的新版本,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需要一项全新的设计。工程师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把适宜的构件选择出来,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工作。设计就是选择,组合只不过是工程的副产品。工程的解决方案,又成为发展新技术的新构件。

  技术的起源

  新技术可以是根据某个目的或需要发现一个可以实现的原理,也可以从某一新现象出发,找到如何使用这种现象的办法。原理可以借用,也可以是先前概念的组合,或者由理论而来。只有将概念转化为现实,一项新技术才真正诞生。科学和数学中的原创,与技术没什么两样,因为它们同属“目的性系统”。

  结构深化

  技术一旦走上发展之路,各种各样的版本就会随之出现。通过“内部替换”,开发人员可以用更好的部件(子技术)更换某一形成阻碍的部件。开发人员还可以通过寻找更好的部件或材料,或者加入新组件进行结构深化。旧设计和旧原理一经锁定,就会产生新用途。

  颠覆性改变与重新域定

  域并不是若干单体技术的简单相加,它们是连贯的整体,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任何新域,都产生于一个已存在的域——母域,而且参与者开始很少能意识到会发生“颠覆性改变”。但随着理解的深化和实践的固化,新域会慢慢忘记它的母域而横空出世,甚至会极大地提升国家竞争力。

  进化机制

  组合是新技术的潜在来源。 组合的威力,在于它的指数级增长。如果新技术会带来更多的新技术,那么一旦元素数目超过一定阈值,可能的组合数就会爆炸性增长。此外,机会利基也在呼唤着新技术。技术就如同生命体一样,它的进化与生物进化也没什么本质差异。

  技术进化所引发的经济进化

  众多的技术集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经济从它的技术中浮现,不断从它的技术中创造自己,并且决定哪种新技术将会进入其中。每一个以新技术形式体现的解决方案,都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迫切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关于技术的三个原理级命题

  一切技术都是元素的组合,这些元素本身也是技术,所有技术都利用现象达到某个目的。

  关于技术的组合进化

  一旦一种新的单体技术诞生,他就立刻成为可供进一步建构更新技术的潜在的构件。

  关于经济与技术的关系

  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着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关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曾对大自然满怀敬畏,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攻击大自然,并将其分解成不同的部分,随时供我们使用。

  ------------------------------

  技术自己创造了自己。

  思维,是独立于语言且先于语言的一种存在。语言是对思维的表达。会说几种语言的人,应该更能感受到这一点。

  顿悟,来自于连续不断的思考。这种连续不断的思考允许潜意识工作,有可能从过往的经历中回想起某个现象和概念,而且它提供了一个潜意识的警觉,当一个可供选择的原理或界定问题的不同方式出现时,叩门声就会轻轻的敲起。

  发明的发起者的共同之处,既不是天赋,也不是某种特殊的能力,而是对巨大的功能和原理库的占有能力,发起者通常很熟悉他们即将应用的原理现象和相关事件或理论内容。

  新技术是由先前作出铺垫的一系列设备、发明和理解的堆积而成的山峰。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七):解释技术的通识读物

  顺藤摸瓜式的读书总是能带给人惊喜。以前喜欢村上春树,就看了他书里常提到的作家,比如雷蒙德卡佛和菲茨杰拉德,有一种找到一条寻宝路线的欣喜和踏实感。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是在看《第二次机器革命》的时候发现的,作者在书里多次提到并且引用书里的观点。读学术性的书的顺藤摸瓜是一种带着问题意识的追本溯源。

  一开始我对互联网感兴趣,后来发现互联网只是一个表现,要理解清楚互联网对社会的改变,人与互联网的关系,需要深入了解技术。这是从传播学的媒介环境学派(媒介技术学派)的路径,然后近来看信息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书,又觉得只是了解技术也是不够的,技术与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上升到形而上学。这就到了技术哲学的领域。而要看懂技术哲学,哲学的基础是必须的。回到万学之学。这是下学期的学习任务。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较为简单,作者也是在反反复复的讲几个观点。

  ”布莱恩主要基于三个基本原理逐级地构建了他的关于技术的理论:(1)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的(2)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微缩的技术(3)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effect)或者现象(phenomenon)。“

  这三个基本原理有如剥丝抽茧般解构了看似复杂的技术。也打破了我们雾里看花的模糊感。

  组合其实是系统论的观点,复杂性总是由简单的事物嵌套组合起来的,各个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而技术的组件也是技术则说明了递归性原则和。“递归性原则说技术包含着技术直到最基础的水平。这种组合结构一直分解下去,将到达一类不再属于技术的“现象”或“效应”那里。这些现象具有恒定性和可重复性,独立 于人类的技术和科学而存在,在人类的技术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中显现并被捕捉。”

  我们知道了技术来源于对于自然现象的捕捉,技术的本质就被定义为:技术就是被捕获并使用的现象。”第一个被利用的现象是自然界能直接呈现的。有些材料被切削时出现了薄片状,这就是燧石和黑曜石带刃工具的根源;重物在坚硬的表面上可以碾碎东西,这就是碾磨草药和种子的根源;柔韧材料通过弯曲可以积蓄能量,这是用鹿角或小树杈制成弓的根源。这些现象自然地直陈在大地上,使原始的工具和技术成为可能。“

  技术的本质说的很明白,其结构性也被解构剖析清楚了,那么技术是这么发展的呢?亦即怎么进化的?

  这里首先区分进化这个词。因为进化这个词目前的使用特别广泛。”进化这个词有两个一般性的含义,一个是某事物渐进的变化,就像芭蕾或者英国情歌的“演变”,我称这种进化为狭义的进化,或者更像“发展”(development);另一个含义是,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衍生于其以往对象的集合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依据类似“血统”这种纽带相关联的,这是进化的完整含义,也是我所谓的进化“。

  我们都知道创新就是旧元素新组合。技术进化的机制是组合进化,”之前的技术形式被作为现在原创技术的组分,当代的新技术成为构建更新的技术的可能的组分。反过来,其中的部分技术将继续变成那些尚未实现的新技术的可能的构件。慢慢地,最初很简单的技术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技术的形式,而很复杂的技术往往用很简单的技术作为其组分。所有技术的集合自力更生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地成长起来了。我们可以说技术从自身创生了自身。这种机制便是组合进化。“

  技术是自我创生的,它从自身生产出新技术。温贝托·马图拉纳自创的一个词,自创生(希腊语是”自我创造“self-creating或”自身涌现“(self-bringing-forth)。在看KK的《失控》的时候,我最难以理解的就是”涌现“这个词,他说”蜂群思维“是从群氓之中涌现出来的。1923年,摩根《涌现式的进化》一书里面说:”涌现——尽管看上去多少有点跃进——的最佳诠释是它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方向上的质变,是关键的转折点。书中接着引用了布朗宁的一段诗,这段诗佐证了音乐是如何从和弦中涌现出来的:

  而我不知道,除此(音乐)之外,人类还能拥有什么更好的天赋。因为从三个音阶(三和弦)中他所构造的,不是第四个音阶,而是星辰。“

  而我们对于进化这一词语的了解,都是来自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讲述生物的进化。布莱恩认为技术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是有相似之处的。”技术的进化根本就没有可以预先决定的确切顺序。我们无法事先就知道哪个现象会被发现并转化为新技术的基础,也无法在巨大的组合可能性中事先指出哪种组合会被创造;无法知道当这些被实现的时候,哪些机会之门会被开启。作为这些不确定性的结果,技术体的进化具有历史偶然性。“这一阐述正是如生物进化的随机性变异一样,进化是没有确定方向的。并且技术的进化具有自组织和自创生的特点,就像是具有了生命。

  在小结里作者说”随着基因组研究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生物正在变成技术。与此同时,从技术进化的角度看,技术也正在变为生物。两者已经开始相互接近并纠缠在一起了。“而这也和KK的观点”人与机器共同进化“一致。

  除了技术的本质,和技术的进化以外,在书中作者还探讨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他认为”众多的技术集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经济从它的技术中浮现,不断从它的技术中创造自己,并且决定哪种新技术将会进入其中。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着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这种观点颇有些技术决定论的色彩,对于文化和社会有严重的忽视。但是技术是我们经济的基础这个我很认同,他对经济的一切都具有重构的力量,所以现在总理提出”互联网+“这种+就是一种对于技术重构经济的思考。

  以上基本是这本书里我较为重视的观点的小结和一些延伸性的思考。

  关于本书的疑问:

  关于进化论。在卡尔·波普这位科学方法论的发明者看来,进化论就是一种不可证否的理论,不可证否则不能称之为科学,进化论更接近于历史而不是科学。就像一切存在皆合理一样。而且进化具有解释一切的能力,他的框架是自包容的,作家玛丽·密德格雷在其短小精悍的著作《作为宗教的进化》中,以这样四句话作为开场白:进化不仅是理论科学中的一滩死水,它还是——也不得不是——关于人类起源的一个志强传说。任何故事都一定有其象征意义。我们大概是第一个弱化这种意义的文化。

  看到技术的自创生就用进化来解释技术的发展,是深陷在技术决定论中难以自拔,最为合理的是进化突出了技术发展的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作者只归结于组合的多样性,对社会和文化的作用完全不谈。例如现在有很多十分发达的技术,能很好的解决人类的需求,却只掌握在军方手里,不普及到社会。或许作者并不是一个完全地技术论者,只是本书一直就只是在一个技术内在的视角,没有放大到人类和社会的整体来看。

  关于技术与科学的问题,作者认为技术产生科学,然后科学又反哺技术。对于两者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阐释。但是疑惑的是,中国作为一个技术大国(四大发明都是技术),为什么却没有近代科学的诞生,科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技术和科学转换之间的因素又是什么?

  :看完《失控》真心觉得任何其他的科技的书都逃不过KK的观点,KK什么都讲完了好么。。虽然现在还不敢写失控的书评。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八):技术才是大BOSS——读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

  技术才是大BOSS

  ——读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

  (一)技术是“道”,不是“术”

  对于技术,我们的祖先原本是非常重视甚至崇拜的,这一点从远古英雄的名号上就可以看出来,像燧人氏、轩辕氏、神农氏、有巢氏,其实就是当时的能源专家、交通专家、农业专家和建筑专家。“技而优则仕”,所以被人们选为族群的领袖。

  但不知从何时起,技术人才就被视为手艺人、匠人,地位一落千丈,技术本身也被视为“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但明确规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可以不烧,似乎觉得技术还是有点用的;由此到了南宋,不得志的辛弃疾愤懑地说“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句词一方面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却也反映出传统读书人对技术的不屑。

  一直到现在,“科学技术”虽然被纳入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但毋宁说我们更尊崇的是科学,技术似乎只是个添头。无论技术人员,还是技术本身,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

  比如,从技工学校毕业的,就被视为是工人,很难获得干部身份;再如,中学课本在讲到近现代史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的脉络时,有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洋务运动只学技术(坚船利炮),没用;戊戌变法进了一步,学制度,但学的是君主立宪,不彻底;于是辛亥革命兴起,走向共和;但这还不够,因为思想深处还很落后,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一层一层推演下来,似乎西方领先于我们,技术只是皮毛、是表象,学技术也最没用,一点都不像后来的革命、文化、思想那么“高大上”。

  技术,技术,只是“术”不是“道”。大智慧的人以“求道”为志,只有小聪明的人才去“习术”。技术是术,科学是道;科学技术是术,经济制度是道;经济制度是术,思想文化是道。

  一直以来,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读了布莱恩•阿瑟的《技术的本质》这本书,才恍然大悟:技术,名为“术”其实是“道”。《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技术,完全符合这个“道”的定义;技术,是一切变化或进步的根源;技术,才是那个大BOSS。

  布莱恩•阿瑟告诉我们:“是技术将我们与我们拥有了5万年甚至更久的那种生活方式分开了”。的确,当人类学会钻木取火的时候,还根本不知道摩擦生热的原理;当发明弓箭的时候,也不知道物理学为何物。因此,技术并不仅仅是科学的应用。正如布莱恩•阿瑟举例,直到近代的许多技术,比如动力飞行的诞生也都几乎与科学毫无关系。

  按照布莱恩•阿瑟的观点,科学形成于技术,本质上就是技术的一种体现形式;而技术是从科学和自身经验两个方面建立起来的。没有技术的科学只建立在思想和猜想之上,“这样的科学和希腊时期的思辨科学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二)技术怎样改变经济社会?

  技术为科学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经济体也开始做出回应,并最终积少成多,发生剧变。

  布莱恩•阿瑟回顾了18世纪60年代诞生的纺织机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刚开始,纺织机械只是作为替代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而存在;而随着初步的成功,它开始需要更大的规模组织、更高级的组织安排,于是现代化的工厂开始出现;工厂兴起,工人聚集,开始催生新的城市布局、新的记账方式、新的社会组织,于是劳动法、工会组织等制度安排相继被创造出来。

  可以说,现代社会就像是从技术生长出来的参天大树。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核心技术被发现,被应用,这棵大树不断随之改变生长方向、生长速度以及生长方式。技术,既是种子,也是阳光、土壤和养分。

  正如纺织机械,以及蒸汽机、内燃机、电力、铁路、轮船、航空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移动互联、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必将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再次焕然一新。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会令所有人都感到舒适。

  以移动互联为例,在传媒领域,已经摧枯拉朽地颠覆了传统媒体格局;而在交通领域,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模式正受到顽强的阻力。在个人应用领域,我们早已习惯了移动社交、移动支付,甚至不会用滴滴的人都经常达不到车了,而手机没有没有团购APP,吃饭也总要比别人贵几块钱;但在企业级应用领域,移动营销、移动PR、移动HR、移动管理等工具已被创造出来,但相关的目标体系、工作流程、考核制度、协作机制等配套设置还在缓慢的形成之中,因此一些敢于创新的企业出现暂时的“移植排斥反应”,其实再正常不过。

  显然,技术本身早已奔跑向前,我们的观念、习惯和组织方式还没有来得及跟上。

  (三)技术本身如何进化?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我们的Java,就是根据布莱恩•阿瑟的思想开发的”。我认为,这里的“思想”主要指的就是技术进化论。

  布莱恩•阿瑟提出的技术进化论,可以说是这本书中最激动人心的创见。他认为,“技术具有生物特征”,“技术的进化机制就是‘组合进化’”,就像珊瑚虫通过微小生物自己建构自己一样,技术体也是自我创生的,通过对已有技术的组合,技术从自身生产出新的技术。

  技术似乎更像一个具有自我意志的智慧生物,而不是完全受人摆控的机器。我自己在推进【PR云】项目时,对技术生物学特征也深有感触。

  一开始【PR云】就像是一个单细胞生物,只是为了在媒体活动替代U盘分发资料而诞生,细胞虽小,也具备了人、资料、发布、活动等最基础的架构;但这个单细胞生物诞生后是非常脆弱的,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环境的融入性,如果无法在短期内争取到足够的接入和交互,很可能就自生自灭了,这时技术向我们喊出了其第一个需求:要降低应用门槛,尽快普及。因此我们在APP版本之外又开发了微信版,不用下载安装,更方便应用。

  随着客户的增多、应用的深入,技术再次提出了进化的需求,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从环境中获得更多能量。因此我们在“人”的枝干中延伸出联系人、关注者;在“资料”的枝干中延伸出新闻、企业介绍、大事记、日程安排、工作汇报等形形色色的资料包;在“发布”的枝干中,整合了邮件、微信、短信消息等渠道;在“活动”的枝干中增加了报名、邀请、分组、资料管理、日程安排、通知提醒、调查问卷、投票等诸多功能。就像生物进化出更多的器官,【PR云】也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过去的问题,又会解锁出新的问题。比如,过去没有移动阅读也就罢了,有了移动阅读就想知道某篇文章被谁阅读了、被谁转发了、被转发后又被扩散了多少;再如,媒体发布、活动都可以通过移动化方式提供服务了,那么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互动数据是否也可以用移动化工具为PR管理者提供方便?这又督促我们开发出传播路径跟踪、PR-M等一个又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方案-更多问题-更多解决,通过这个过程,技术不断整合、发展新技术,一步步完成着自己的进化。

  (四)技术进化的快与慢

  关于进化的速度,一方面布莱恩•阿瑟认为“如果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技术,那么一旦元素的数目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可能的组合机会的数量就会爆炸性地增长,有些技术甚至以指数模式增长”,这使我们对目前正在深化应用的移动互联技术有了更强的信心。

  同时布莱恩•阿瑟又提醒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他将时间分为“快-时间”和“慢-时间”,前者是指新技术的设计、测试及被经济犀首的时间,用年、月等常规尺度表示;后者是指新的技术体进入经济体所用的时间,显现为“时代”,用常规尺度的数年或数十年衡量。

  比如:电气化的现实技术(电机和发电机)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世纪头20年。它们对工业的全面影响才被人们感受到。之所以用了40多年,主要是因为要应用这些新技术,需要重新建造工厂,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应用新的流程,实在代价高昂,同时需要大量时间。

  因此,对技术本身的进化速度,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满怀信心;但对于技术被经济体广泛接受的速度,我们则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仅有企业和人们对新技术的适用还不够,只有新技术自身也开始适应企业和人,才到了真正有所成就的时候。”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九):阿瑟的技术本体论

  一以贯之的阿瑟

  布莱恩•阿瑟不是一位正统的技术哲学家,他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后来又转入到了复杂性学科领域,在这两个领域他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分别获得了熊彼特奖和拉格朗日奖。

  在经济学领域,阿瑟是研究正反馈机制的先驱,提出了收益递增效应,并注意到了路径依赖性,即人们的行为依赖于他们过去的全部行为。在复杂科学领域,阿瑟主持圣塔菲第一个研究项目“经济可看作是进化的复杂系统”。

  以上领域,包括本书,都是阿瑟一以贯之的正反馈/收益递增研究问题。

  补充:受阿瑟的收益递增经济学影响,1993诺奖得主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采用了收益递增观念研究制度变迁。

  本书内容:

  与他人不同,阿瑟从技术黑箱的内部探究技术的本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本体论的理论。这个理论框架揭示了技术内部的三个基本原理及其逻辑结构的生成机制以及这个结构在其最深的本质上展现的演化的共性。在方法论上尝试通过打开技术黑箱来“看”技术所显现的技术本质及其演化机制。整个理论使得以往关于技术本质的技术哲学、工程哲学、设计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科学上的众多观点在这个框架下得到极大程度的统一。

  1内部三个基本原理:组合—递归—现象

  基于三个基本原理逐级地构建了关于技术的进化理论:(1)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的;(2)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微缩的技术;(3)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effect)或者现象(phenomenon)。“

  2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技术是对现象的有目的的编程(programming)。表明了技术是在概念和物理形态中将一些有目的的需求与一种可开发的现象连接起来的过程。

  技术与现象是什么关系?类似与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元,现象是技术的”基因”。现象是所有技术的来源,但现象本身与技术无关,可以独立存在于当前的世界中。而技术对现象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应用。如果发现现象的历史序列(顺序)不同时,我们会开发出不同技术。如果在宇宙某个地方某个现象不起作用了,现有技术也就失灵了。

  技术与科学是什么关系?通常认为科学发现新现象,而技术则利用它们,换句话说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但实际上技术的产生早于科学,人类许多技术产生是基于经验的发现,而非基于科学的发现,比如史前时代对火的利用和金属加工。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技术产生科学,然后科学又反哺技术。

  3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技术进化的机制是组合进化(Combinatorial evolution):“之前的技术形式被作为现在原创技术的组分,当代的新技术成为构建更新的技术的可能的组分。反过来,其中的部分技术将继续变成那些尚未实现的新技术的可能的构件。慢慢地,最初很简单的技术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技术的形式,而很复杂的技术往往用很简单的技术作为其组分。所有技术的集合自力更生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地成长起来了。我们可以说技术从自身创生了自身。这种机制便是组合进化。”

  技术个体的形成与发展:目的与现象之间的互动驱动着技术的演化。技术有两种发展机制,内部替换(internal replacement)和结构深化(structural deepening)。内部替换是指用更好的部件(子技术)更换某一形成障碍的部件;结构深化是指寻找更好的部件、材料,或者加入新部件。

  技术整体的形成与发展:域就是一个技术集群,以某种自然现象或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技术集群,不同时代主要技术“域”的更替也就意味着技术革命的发生。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每个时代都有核心的技术域,而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新域取代旧域的过程,这一点与库恩描述科学革命是范式的转变相似,只是科学范式之间的通约性较低,而技术域的转换则充满了传承和融合。在技术域内部也存在着核心与非核心的区别,一项技术包括一个主要组合体,被形象地比喻成技术的“脊柱”,来执行基本的原理。在“脊柱”的外围还有另外的一些辅助性组合体提供支持功能,所以,“技术的最基本结构,包含一个用来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持这一集成的次集成”。技术在常规发展时期主要是外围组合体的不断改良,只有主要组合体发生变革时,技术才会出现革命性变化,而主要组合体的变革需要基本原理的更新。历史上重大的技术改进实际上都是“重新域定”,即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既定的目的。

  4.进化机制

  技术进化与生物进化相似,都很复杂。但技术毕竟不是生物,后者的有机性要远远大于前者,在生物进化中,变异和选择是第一位的,组合的发生是非常偶然的,而技术进化过程中,组合是第一位的,变异和选择的存在也都是以组合创新为基础。

  技术的发展进化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技术本身成为有机体,其发展过程有着自己的逻辑。

  首先技术是自创生的。技术演化累积的过程和结果如同珊瑚那样相互勾连聚集。技术集合中新元素佛日产生(或成为可能)是源于已有的技术集合。因此,技术是自我创生的,它从自身生产出新技术。采用温贝托•马图拉纳自创的一个词-自创生(希腊语是”自我创造“self-creating或”自身涌现“(self-bringing-forth),可以说技术是自创生的。

  其次技术是自组织的。技术可以通过某些简单规则自行聚集起来。

  按上述标准来衡量,技术物体是介于物理学的无机物和生物学的有机物之间的有机化的无机物。技术进化过程中的有机性只是体现为珊瑚礁意义上的有机体。至少在目前阶段,技术的建构和繁衍离不开人类作为其代理人。

  5技术与经济

  从经济的角度如何看技术的进化?

  ”众多的技术集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经济从它的技术中浮现,不断从它的技术中创造自己,并且决定哪种新技术将会进入其中。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着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2016-11-29:初稿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十):大师级开创性著作

  花两个月时间才啃完这本书,除了近期工作繁忙,最大的原因是本书涵盖了太多全新观点,每一个都需要细细品味。首先申明对于这种大师的著作,这篇不能算书评,最多只能算读书笔记。

  我印象深刻的的观点:

  技术是组合和递归的,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工程设计是从选择一个域开始的,这个选择过程,我们称为域定。

  设计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选择。标准工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发明就是目的与完成目的的原理之间的链接,并且所有发明都必须将原理转译成工作元件。发明的核心是心理联想。

  新的和已被接受的解决方式之间的距离越大, 对传统方式的锁定就越牢固。

  域和经济的共变和共创过程,称为颠覆性改变。

  最有启发性的观点:

  对于创新的启示:对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可以被利用到另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当中。

  对国家竞争的启示: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能够引领先进技术,它需要的不是投资更多的工业园区或含糊地培养所谓"创新",它需要建立其基础科学,而且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

  创新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如何不断在现有工具箱里的零部件及实践中去发现或组合新的解决方案,另一个是产业如何不断将它们的实践过程同那些来自新的工具箱的功能组合起来。

  对于现代管理的启示:我们已经进入繁衍性经济, 竞争优势不是来自资源储备及将这些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能力,而是来自将深层知识储备转译到新的战略组成过程。

  书中的颠覆性观点,比如技术和科学的关系,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便和传统观点完全不一样:

  科学不仅利用技术,而且是从技术当中构建自身的。 科学和技术以共生的方式进化, 两者彼此依赖,不可分离。

  经济就是技术的表达,并随着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技术与其进化机制正在变得具有生物性,技术正在变成生物学,反之,生物学正在变成技术。

  最后,作者以一种人文主义的立场结尾:

  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看见自然的方式, 我们需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果技术使我们与自然分离,那么它带给我们的就是死亡。如果技术让我们与自然相处得更好,那就是它对生命和人性的厚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