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的读后感10篇

  《我们》是一本由尤金·扎米亚金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1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读后感(一):我们向无知而行

  “在这样伟大神圣精确智慧的大统一王国里,我感到不是我的前人,而是我们,战胜了旧时的上帝和旧时的生活,将一切安排可靠逻辑和运算之中。”“我们只有建立绿色大墙,将我们的完美机械世界荒诞数目鸟儿动物的世界隔离开时,将狂野而毫无章法的大自然隔离开来,我们才不是真正的野蛮人。”

  作者以自叙的口吻描述社会:一个建立在精确运算之上的大统一的王国。在这样一个大统一王国中,一切事物遵循算术的规则和已知的顺序,我、我们,被精确到分秒的计划桎梏,连艺术创作也遵循严密的数理运算。而对于城市之外的偌大世界,他们用玻璃墙隔离开来,而在王国中存在的便是规则。他们相信人类所有的理性,便是对无穷大的不断限制,将其转化为已知的可靠的可以归纳的微分。他们将无穷大限制在玻璃墙外,将一点点已知拆分成井中的规则,眈眈于未知并缚之于高墙条件约束使人拥有已知和智慧,于是灵魂便自满而恶性膨胀,最终无法承受浩瀚的真实之重。

  书中不断提及“幸福”二字。人们认为自由是万欲之源,产生的一切阴暗和负面均来自于恣意的自由;于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便是限制欲望,让欲望重归可以计算的已知,这样欲求才不再会酝酿成痛苦之鸩,幸福在可靠的运作下变得清晰透明。然而幸福是什么,我偶尔思索这个问题。我想,泯灭了自我的幸福,终究是属于理想梦幻的。束缚创造虚幻的已知,其幸福必然也是被条件限制的。

  我们知晓什么?细思,这一方世界处在不断的嬗变之中,“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而我们终究不可照之于天。在变化不同结论之中,如果假定有更高一层的规则,那么我们所谓的已知就显得局限而荒谬。在重重的条件下,我们尽力肯定已知的存在。虽则灵魂在膨胀的群体意识中漂浮,围困却在所难免地加之于身。我们选择用高墙隔离开真实的世界,使自己被束缚在井中,甚至于隔离自我的存在,徒留自大的灵魂空壳,徒留虚假意义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书名的隐喻:《我们》。我曾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在数以亿计人群面前,特性稀少的,或者说人多特性少。在庞大集体之中,人变成了人群,彼此泯灭了特性。而每个人为了体现自己的独特价值,用一种斗争的姿态捍卫所谓的自身属性。斗争汇聚成洪流人人在洪流面前得到了一种光荣无畏的属性,于是在群体中,不但有自我意识的泯灭,更有汇聚成的一种可以毁灭自我的,磅礴的沉沦之力。荣光引领我们革命高歌猛进,泯灭自我的同时仿佛塑造了一个新的荣耀的自我。在大一统王国之中,伟大的统一便是我们的荣光、前进的唯一指南。我们自己塑造的虚假自我寻觅到了幸福,然而此时自我已不复存在,幸福从何处而来,又将归属于谁?

  毫无负累的存在,才是一种最贴近于大地的幸福。如果负累是必须的,那么何尝不可以向往安宁又何必在于创造一个可控的、逻辑的世界?如果认识到负累的必然性并融入自我,负累又存在于何处?然而本书的作者,在历经苏联的常年高压统治之后,早已迷失了希望的方向。我们能够从书的结尾处体会主人公大概也是作者的迷失

  书在人物的相互欺骗背叛戛然而止潦草收场。主人公D从群体之中解脱,背叛了所谓的秩序,获得了自由,然而类似于欺骗的爱情却像是一道更深的创伤残忍地剜去了他禁锢了太久从而脆弱的唯一一点灵魂。他像是报复似的回归牢笼般的大统一王国,目睹心爱的人挣扎着逝去,无所谓伤痛,更无所谓复仇的快感。我感受到的,是一颗孤独的无依的残破灵魂。矛盾进退维谷失去自我和背负自由负累的存在同样是深渊,前路又何在?文中的表达不甚了了。作者或许也在夜中千万遍地问,千万遍地呼喊,在问中绝望,在呼喊中迷失,为全书设下一个完全不算是结局的结局。然而我们,书外之人,岂非同主人公一般承受着生活的矛盾与荒谬?生命终究该何去何从

  而卑微的我们应当知晓:生活绝非幸福的途径,而是一种荒谬并注定的牵累。西西弗推石的命运是荒谬的,而在荒谬中尚能体味到幸福。我们应该同样意识到我们的卑微,同时我们知晓生活的荒谬,知晓限知,认识到悲剧含义并支配自己的荒谬,让真实的世界重归于眼,在无知的卑微中寻找前路,将痛苦的生活融入自我,其中的过程也想必足以使人幸福。

  于是我们向无知而行,向死而生。

  总评:想象奇特,有划时代的意义,描写方式新颖,然而略输文采叙述总给人一种隔阂感觉故事主线凌乱松弛,像一盘散沙,很难读下去。

  《我们》读后感(二):思考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反乌托邦,可能1984的威力还没有过去,所以这本书对我的感触没有那么深入,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两个礼拜才拜读完这本书。

  首先先提一下作者,扎米亚金,出生于俄罗斯,积极参与俄国革命,之后被迫流落法国,最后客死巴黎。扎米亚金之前积极参与十月革命,却最后在战时共产注意政策下被驱逐于苏俄。所以在《我们》身上,总能看到多少作者的态度

  我们先看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我是从百度上了解来的,有错误敬请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政策。具体为1.余粮手机制,强征农民余粮。2.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4.劳动义务制。哈哈,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就对了嘛。本书完成于1923年,此刻作者正流亡于法国。说来也奇怪,这本书最先出版于国外,国内迟迟、迟迟、迟迟……

  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日记式叙述,有种本来就是为了一种自我情感的书写,随意随性,虽然作者在书本里多次提到我们(读者),但也丝毫不影响作者自我的表达,作者略带生涩的笔触,有种欲言又止,多次提到“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到”类似的话语,是否作者当时就预见了《我们》的发表(国内)。

  讲了那么多……

  笔者手下数字代码、玻璃房、护卫、制服、合成的食物、大恩主……整个社会如此透明,如此完美,如此无懈可击。就连合成食物的咀嚼次数都被安排,一切不需要各种思考。拥有着算术般精确无误的幸福,每个人每件事都在该有的时间该有的位置做着该有的事,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凭此大家都幸福安然的生活着,但是如果他们不能懂,我们便强制这他们的幸福。

  拥有这些幸福,你便安于现状了,失去思考了,那么一切也就失去意义了。安逸的一切让人无限的舒适着,人总是有惰性的,慢慢地也就行尸走肉了。舒适圈每个人都渴望着,但每个人又是不安的,渴望着不一样的生活,不同的天空,所以各自望着圈外。就怕你连圈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很多人又是悄悄瞥一眼,然后赶快闭上眼睛。(关于舒适圈,我想千与千寻给了很好的忠告

  你害怕,你害怕那些想法比你强大;所以你讨厌它,仅仅是因为你害怕它。

  可是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啊,数字没有尽头,革命没有尽头,思考也没有尽头。如果人失去了思考,那跟机器有什么区别。可是人为什么要思考呢?人又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人自然的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失去好奇心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畜生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女王教室

  渴望不断的追寻,不断的突破,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风景,这便是我们的人生

  :来一个小插曲,前不久所在单位有个检查,类似于讲课,对于如此重要的检查,就跟小时候老师要上公开课的时候,之前老师都会不断的彩排,想要公开课的时候有个完美的表现。我们为了这个检查也做足了准备。可是结局就不是按着我们准备进行的。当时检查老师问了一句“这么好的机会,你们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可以问你们的老师”……开始以为,老师也只是问一句而已,我们便摇头了。老师来了一句“你们没有问题,那我就开始问了”。。。其实,人失去思考,失去疑问的时候,你就是静止的,甚至是死亡的。小时候老师说的是对的,不怕你不懂,就怕你没问题。可是怎么可能会没有问题呢,就算是每天习以为常的事,也该带有疑问不是吗?

  《我们》读后感(三):我们

  在第26世纪,按照扎米亚京所写,乌托邦里的居民已经如此彻底失去个性,以至于只以数字命名。他们住在玻璃房子里(写于电视发明前),使政治警察——称为“护卫”——更容易监视他们。他们全穿同样的统一服,通常一个人不是以“一个号民”,就是以“一个统服”(统一服)相称。他们靠合成食物维生,通常的娱乐是四人一排行进,同时喇叭里播放着大一统国的国歌。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他们被允许可以放下玻璃公寓内的幔帘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当然,那里没有婚姻,然而性生活似乎并非完全是滥交。为做爱目的,每人都有一种粉红色票券的配给薄,跟他度过规定的某次性小时的伴侣在票根上签字。大一统国是由一位被称为“造福主”的个人所统治,他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总是全票当选。这一国家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的自由,令他重新享受到幸福。

  《我们》读后感(四):小贺读书时间--我们

  反乌托邦三部曲至此全部看完。俄国作家尤金•扎米亚金为了反独裁而写。当时也是遭到了不少迫害最后客死他乡。据说《美丽新世界》受其影响巨大。这个世界由大恩主统治,每年的换届选举上所有民众都要齐刷刷地举手同意大恩主连任,不同意的会被处以极刑。这个世界的哲理是只有完全理性才是理想世界。人们没有名字,都是编号,穿统一制服,统一的作息时间,连吃饭时的咀嚼次数都是规定好的,根据每个人的激素水平制定性生活计划,娱乐活动是四人一排随音乐在街上散步。整部作品充满了反讽,借一个工程师D-503之手,描写了一次革命的失败。D-503本是极其拥护这种制度的,在被I-330这个反叛者勾引后,疯狂地爱上了她。尝到了爱的真真切切的甜蜜、发狂、痛苦之后,激发了追求自由的那部分本能结果被做了脑部手术后变成了一个麻(幸)木(福)不(无)仁(比)的“机器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人活活受极刑而死。讽刺了靠独裁冠以为了让人类幸福的美名压抑人性,并不能达到制服人类的目的,人不是机器,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动物。他们有权利体验美好、爱、恨还有痛苦,才为之完人。

  《我们》读后感(五):机器的生活

  《我们》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反乌托邦小说,它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里后两部的奠基之作。抱着这样被舆论引导的很高的期待,我拜读了一下此书,有点失望

  故事设定在九百年后的世界,那时是一个大一统王国。人们没有名字,只有号码。世界是一个由绝对理性统治的世界。所有人遵从守时戒律表,大家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所有日常被精确到每分每秒。而人类最基本的饥饿和爱情需求,也被赋予了理性化的意义。爱情存在得毫无意义,爱情只会引起人们相互嫉妒,于是大恩主发明了新的方法——性。人们可以通过粉红票子来获得与对方进行性行为的机会,这样,爱情就被解决了。在这里,除了长相,每个人都在互相模仿互相复制,他们没有情感也不需要有情感。他们的需要歌颂他们的大一统王国,需要按照模式规律有序的生活。至于以自由和灵感基础的艺术,不好意思,过去的艺术都是野性散漫的,只有规定好动作的艺术才叫做艺术。

  这一切看起来都很荒谬对吧。

  作者就这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谬的社会,荒谬隐含对现实的讽刺。

  “反乌托邦“伴随着工业社会而兴起。可想而知,工业社会规定了纪律,规定了秩序,把人们从完全自由的状态拉到了一个需要顾忌效率,顾忌时间的时代。而苏联时期的文章理所当然的打上了苏联政治的烙印。没有自由,听不得反抗,不需要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确实非常好。但是据奥威尔的作序,作者写《我们》的时候斯大林还未上台,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对斯大林时期进行政治讽刺,他更多的,可能是对英国工业化时代的一种讽刺。

  但是,这样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更多赋予它一个完美外在内在条件的环境,实在是太理想话太缺乏现实的复杂性了。人之所以为人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类社会之所以奇妙令人产生窥探的欲望,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选择,遇到的不同的事,不同的人。甚至好些时候,决定我们未来的及时那些突然间在意的事情,就是些偶然的条件。世界没有什么是必然发生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来源于偶然。所以这本书的设定虽然让人一目了然,也符合一本科幻类小说简单干净的感觉,但是总觉得太单薄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也可能是时代的共鸣不同吧,同样的一个自由,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理解。工业时代的到来,纪律的规定,随性放任生活的终结,以及每天重复着相似工作的生活,对比过去,极大的反差,确实会让人们开始设想,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虽然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来看,作者曾经担忧的,就工业时代引起的人们机器般的生活的忧虑而言,现实已经进行了回应。但我们仍然要思考,自由是什么。极权时代,丧失权利的自由和反抗很好理解,那是一种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争取。

  那么对于一个比较宽松环境的,例如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而言呢?什么是自由?

  自从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关于自由的概念就不断的被提起,自由,变成了人人向往,人人歌颂的状态。“自由”一词,变成了个性解放的大火词汇。但是,当自由被各种人,各种场合反复提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自由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很容易将自由和舒适的概念混淆。自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为了自己开心,让自己活得更加舒坦的一种呐喊。但是,这里被大家广泛接受的自由,意味着进入了舒适圈,可以说我们在这里,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绝对的舒适,没有任何挫折,这样才是自由。然而,什么时候自由等同于一一帆风顺了?

  那么第二种容易混淆也是最让我担忧的是,自由,是否意味着我拥有绝对的选择权?是否意味着国家,文化,教育强制给我刻下的烙印,我一定要反对?我很向往自由,就拿高考来说吧。每天重复着简单相似的事情,每天揪着某个细节不断的订正,每天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做才能更符合高考的判卷标准。其实,单是这些还没有什么,高中三年,让我损失的是人生启蒙,交付了我人生思考的三年。当我们开始思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我发现,高考的最大意义,就是功利地将一个人选拔进大学,那么,高考选拔的标准是什么?从天赋来讲,是一个人的才智,理解能力;从后天条件来讲,高考选拔的是勤奋,严谨,努力,定力,甚至是一个人抗干扰的能力。当然,这些都是结果论了,至于高考究竟是怎样保证选拔出来的都是“人才”,我确实不清楚,我也只能从我的角度揣测一二。

  高中这三年,我不能尽情的去看书,因为这会耽误我学习的时间;我不能去思考人生,因为我的世界观偏消极,我无法从高考这件事中找到我想要获得的意义;我感觉高中三年,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明明知道没有什么用,但还要强迫自己去做。我在上一段提出,高考选拔的人才标准有一个是抗干扰的能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自己给了自己无比巨大的干扰,而我恰恰没有这种抗干扰的能力,所以,我成了高考的loser。

  但是,当我开始反抗高中给我的强制灌输的时候,我从高中获得了什么?上了大学,我真的感觉被高中知识滋养着。看中国的小说,那种熟悉感不只来源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更多的,来自我高中历史里对这个时期的学习。看外国文学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时期大概是什么时候,这个时期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高中这些知识,为我提供了一个对世界基本的了解。从这里来说,它又怎样是无用之说?

  我写了三段话,似乎还没有提到“刻下的烙印”这件事情。但是,之前对于高中高考的理解和我自身的经历,让我思考这种强制性,你必须去做的事情到底算不算是没有自由。

  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犹豫。

  如果不在乎高考,如果真的才华横溢不在乎什么手段问题,那大可以不把这个高考放在心上,因为一种有才的人,他们可以克制自己的冲动,自己对这种制度的怀疑,他们可以很好的去驾驭这些知识,他们很容易就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这个手段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条顺风顺水的道路,不存在什么阻塞不阻塞的问题,这一类型的人,自然不必考虑。

  而第二种人呢?就像扎克伯格这类人一样,既然这个制度不能教会我什么,那我另辟蹊径好了,反正道路虽然不同,但结果一样就好了。

  那真正痛苦的人是什么?就是我这样的人,自己一定要通过高考的手段来进入大学取得自己的未来,但是又没有抗力去压制自己内心的质疑,同时,也没有那种才干和优秀的品质去成为胜利者,于是我开始痛苦。发现了吗?这其实是一个循环。高考没用,所以我痛苦,我不想去努力;那么我不想努力,没有考好,所以我痛苦,所以高考没用。这两方面都可以说得通。所以,我在高中追求的自由究竟来源于一种挫折感还是真的我觉得这个制度是一个囹圄?

  在这个制度中,我觉得不好的原因,就是那些很多不如我的人,他们取得了成功。看,这里就需要进行界定,什么是不如你的人?我认为不如我的人是那些思想肤浅,没有什么大志向,没有什么对社会的责任感,不知道反思人生和世界的人。

  而我呢?认为高考选拔了很多都是《我们》里面构造的人。当然,这里面有我的偏见。

  高考这件事情可能不算是典型的烙印。比如,我们接受某种思想的洗礼,我们进入一个学校所淬炼出的特殊的品质,这些烙印究竟影响不影响我们的自由?

  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是不一样的。而心灵的自由,不等于随时随地都由自己来书写故事。这些烙印其实没什么不好。烙印就意味着有不同,有对比,意味着我们有所属。而归属感,难道不是自由的坚实后盾吗?

  而且,人们所说的我没有自由,我经常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跑。究竟是我们自己基于从众也好,基于为了适应社会也好的自我选择呢?还是一种被迫的放弃呢?

  同样,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提出“自由的专制”也十分值得思考。自由完全是一件好事吗?戴着镣铐跳舞是不是也不错呢?但是我这种思想究竟是一种被驯化的自由,还是一种对自由的客观理性的思考呢?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跳出社会历史国家的范畴来进行思考呢?这种渴望是不是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人所有的思考本身就是社会历史国家的产物。

  这些都是《我们》引出的我对自由的理解。

  那么继续回归到这本书上。其实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促进我们反思。但它让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他有一个悖论:既然是机器的生活,那科学怎么进步?人们被教导着去规范的生活,拒绝思考,但是思考才会有科学的进步,哪怕他消亡文化艺术,但是只要有思考,必定会走向哲学人生的社会科学的思考,那么这个社会如何还保持平稳呢?书上给我们的答案,是一部分人进行革命,他们会被进行处决;一部分人他们得了“幻想症”,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因此,这个大一统王国得以稳定存在。但是,你不觉得这样的社会操作起来过于简单化了吗?世界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有无数的偶然,让这样一个抛弃人的本能,爱的本能进行的生活,存在的可能就极低好吗?

  其次,这本书太过单薄。他基于的是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但是,他构造的现实太极端也太容易打破,这本书看下来,没有什么直逼心灵的拷问,也没有什么思想的礼物,而且整体来说结构一般。

  有点失望,但也有可能因为个人对好书的鉴定标准问题,无法在其中获得满足感和太多的思考。

  《我们》读后感(六):我们

  曾经拜读过乔治•奥威尔的《1984》,故事带给我的触动今昔依旧难忘。尤金•扎米亚金所著《我们》,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作者用第一人称带入我们走进一统王国,一个玻璃所筑充满爱与和平的世界。

  乌托邦里人们不再有个性,不再有名字,以至于用数字代号作为他们的名字。乌托邦里不再有隐私,不再有私有,以至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玻璃。乌托邦里的居民穿着同样的制服,吃着同样的合成食物,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被监督,方便被管理。他们的娱乐是伴随着大喇叭里播放的一统王国国歌四人一行并排行走,他们不再有婚姻,而是在规定的一小时,放下窗帘用手中的玫瑰卷行使“爱”的权利。统治一统王国的是伟大的“大恩主”,“大恩主”每年由全体选民选举产生,但是他总是能全票当选。一统王国是幸福伊甸园,却是自由的深渊,幸福与自由在这里是不能兼容的,只有愚蠢的远古人才会要求自由,所以他们被放逐到了荒野之中。

  故事是由统一号飞船的设计师D-503以记事的形式带我们步入他的乌托邦世界,起初,他只不过是一个循规蹈矩,坚信创世法则“四则运算”,由衷赞颂“大恩主”和一统王国的几何美并时不时为自己的返祖冲动担惊受怕的号码。他爱上了I-330,一个反抗组织成员,他的返祖本能被激发,从此他患上了不治之症,是的,他拥有了灵魂带来的幻想症,幻想症终日折磨着他。造反之日终于到来,迎接这个世界的是灼热的太阳,绿色的枝叶以及愚蠢的自由,“大恩主”的敌人原来如此之多。一切动乱的原因都是由于幻想症的蔓延,好在病因的神经中枢位置已经确定了,并能通过X光来治愈,D-503一切的挣扎已显徒劳,最终他终于被治愈,在康复后他做了起初就应该做的,向“大恩主”说出自己的同党,他看着气钟罩内的I-330无动于衷。

  “我能感觉到我自己。只有进了灰尘的眼睛,化了脓的手指,发了炎的牙齿,才能感觉到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一只健康的眼睛、手和牙齿是不会感觉到的,它们就像不存在一样。因此,个体意识只是一种病态,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现在我们有两个天平秤盘:一个上面放的是一克,另一个上面放的是一吨;一个上面放的是我,另一个是我们一统王国。那么显而易见,假设我对一统王国有一些权利,与假设一克等于一吨全然是一回事。因此,有了这样的划分:给一吨以权利,给一克以义务。从渺小到伟大的必由之路,就是忘记你是一克,而觉得你是百万分之一吨。”

  我们吞噬了我,我变成了我们,“我们”来自上帝,而“我”来自撒旦。

  《我们》读后感(七):人类的核心就是灵魂

  反乌托邦三部曲果然名不虚传,这是刚开始看的第一本,篇幅不长,1920年创作,想想那时候的祖国人民还在争取独立,而俄国作家已经开始考虑机械化社会,以及机械化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否会成为人类的可悲命运。书中以爱情为催化剂,表述主人公通过爱情启蒙灵魂以后得歇斯底里。就像文中所说的像个孩子一样。特别实在文中那种大一统王国中,所有的人类都是机械式的活着,只有自己的号码,毫无杂念,他们称此为幸福。而另一些人的觉醒则意味着革命。书中运用很多暗喻来讽刺这一社会形态。而作者的看似疯掉的记录,恰恰表示了作者在拥有灵魂后思绪的混乱,这一点表述的很好。而且作用数学作为串联也很有意思。很多的书中都有数字的角色,特别是未知数X和最大的数字无穷大,这些概念有助于表达作者的目的。而整个故事的结局却让一切归于平静,也为后续埋下了种子。这本科幻小说把人类的可贵灵魂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突显出灵魂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不可压制性,而灵魂是创造和发展的驱动力,而机械是没有灵魂的,只会执行,也只有执行。

  《我们》读后感(八):自由与幸福的关联

  作为1920年的一本书,作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尽管语言风格并非我所中意,书中提出的思想还是值得思考的。

  自由与幸福是书中讨论的主题。在管制严格的体制下,遵照恩主指示的时间表,是让人们生活幸福的根本所在。若要获得自由,将会导致社会动荡,没有归属,没有恩主管理的生活将会混乱不堪,最终丧失来之不易的幸福。因此,恩主告诉民众:自由与幸福,两者不可兼得。

  我在想,什么是自由,是你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喧哗或者孤独,选择静居或者流浪,选择每口饭嚼52次而不是50次,选择睡眠的时间10小时而不是8小时,选择与爱人亲昵的地点方式,不需要登记,不需要玫瑰券,不需要始终生活在透明的玻璃房,只有释放的时候才能放下窗帘一小时。在实时监控的环境里生活,别说自由,基本的隐私都没有。

  那么幸福呢?自由与幸福到底有没有关联,也许只有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我们才会懂得。现在的我们有时完全自由的么?有伦理道德在约束,有法律制度在管理,我们也没有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我们现在的自由是让整个社会足以稳定的程度。当我们都约定,要遵守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时,便为所有人上了一层保险。你不可以杀人抢劫,同样的其他人也不可以伤害你,这是契约的精神,这是民众的力量。这是约束,这是不自由。可是我们又是自由的,言论、思想,没有人会控制你,可以热衷于自己崇尚的事物,可以跟随自己的选择,在大制度下的小自由,合理控制,便能获得幸福。

  《我们》读后感(九):第一人称的深度

  《我们》一书成书于1920年(请注意这个时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进而建立苏俄),一直没法在苏俄——或者叫苏联——国内出版,1924年在国外以英文版出版,而作者也最终流浪国外客死巴黎。

  那些劳什子的什么“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乔治•奥威尔语)之类的话就不说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光是开拓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个题材领域,更是三部经典(本书,1984,美丽新世界)中最为经典最为影响人的一本,从这一点讲,后无来者也无不可。

  说来,《我们》一书实际上是我读起来最缓慢最难懂的一本,其他的基本叙事如同行云流水,基本没有什么阻碍与粘滞,而《我们》,应该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而是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心理思维描写和主人公的类似胡言乱语,导致比较读下去。

  从叙事角度看,其他的几本书,脉络非常清晰,设定了一个场景,然后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推进叙事。第三人称叙事的好处是,可以给读者相对客观的阅读视角,能够不局限于主人公的生活范畴,可以同时刻画多个人。但它的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也就是本书的优势所在: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刻画太过浅薄或者根本不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

  而我觉得,反乌托邦这样的社会学政治学范畴的小说,不去深入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真的是非常的失策。一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真正能体现冲突的,除了外在的那点斗争之外,最漂亮的难道不是内心的矛盾与转化么?而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从主人公那充满天马行空混乱语言的记录中,我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冲突和此起彼伏,我能够很清晰的从书中读出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矛盾,也能够更轻易的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而且,这本书也是唯一让我读完后感到心痛的,是因为最后一节,503在接受完手术后,眼睁睁的看着330在自己面前在空气罩中反复受着折磨,还特别强调了此时其他人已经受不住而坦白。用这样的一个情节,难道不能更加激发人的共鸣么?

  《我们》读后感(十):读书抄录:尤金.扎米亚金《我们》

  (乔治.奥威尔的序言) 描写了原始的人类精神对纯理性化、机械化和毫无感情世界的反抗。

  这部作品与《美丽新世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扎米亚金的作品在整体的构架上没有那么好——作品的故事情节可读性不强,很松散,故事情节较为复杂,不易总结。但是它有着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这是其他作品中所缺少的。在赫胥黎的作品中,“人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解决的。因为它设想通过在人出生前的培养、用药和催眠性的暗示,可以做到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人类机体。制造出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和制造出一个智力低下的半痴呆人是同样的容易,因为两者的原始本能相同,比如都有着对母体母性的感觉或者对自由的渴望,而这些都极易处理。……人人都以一种空虚的方式幸福地活着,但是他们的生活极其缺乏目标,以至于令人很难相信这样的社会会长久地存在。

  对极权主义非理性一面的直觉理解——人祭,为残忍而残忍,崇拜一位被涂上神圣色彩的领袖——使扎米亚金的这部作品比赫胥黎的更技高一筹。

  你们将在喷火的玻璃制电飞船的帮助下统一无垠的宇宙。你们将让其他星球上那些或许仍处在荒蛮的自由状态中的未知存在臣服,让他们屈从于理性恩赐的桎梏之下。如果他们不能理解我们带给他们的是算术般准确无误的幸福,那么我们将有责任强制他们幸福。当然,在诉诸武力之前,我们会尽力说服教育他们。

  是的,我们应该将野蛮原始的曲线,将它变成切线、渐近线,直至最终变成文明的直线。因为一统王国的线是直线,因为最智慧的线是伟大、神圣、精确、智慧的直线。

  “为什么会那么美?为什么舞蹈是美的?”我的答案是:因为这是不自由的运动,因为舞蹈的全部深远意义全然在于绝对的、审美的从属地位,在于理想的不自由。

  她的笑容仿佛长了牙齿,在我们的心上轻咬了一下。然后她坐了下来,开始弹奏。那是一种野蛮、痉挛、斑驳的音乐,俨然他们那时全部的生活,找不到一丝理性的痕迹。

  理想社会是一种什么意外事件都不会发生的状态。

  自由与犯罪密不可分,就像……呃,就像飞机的运动和速度:当它的速度等于零时,它就不动;当人的自由等于零时,他就不犯罪。这是确定无疑的。使人不犯罪的唯一方法就是剥夺人的自由。

  这个无理根偏偏像个异域的、恐怖的种子一样在我脑海里深深扎了根。它将我吞噬了,我既无法理解它,也无法装作不知道它的存在,它是那么不可理喻。

  傍晚,薄暮。天空笼罩着一层金光浮动的薄纱。要是我能知道那上面是什么就好了!要是我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的,就好了。

  一块铁顺从自然界精确、不可避免的律法吸附到一块磁铁身上时,所感受到的一定是这样的快乐;或者一块石头被抛上天,犹豫片刻,然后头也不回地直坠人间;或者一个人,经历了最后的痛苦,吸进最后一口气,然后死去。

  你害怕它是因为它比你强大;你讨厌它是因为你害怕它;你爱它是因为你不能使它服从你的意志。只有不顺服的才会被爱。

  看着她说话,感觉我自己不由自主地笑得很幸福。

  幸福是你们的职责,你们不会等太久了。

  我注定要永远在硫磺里煎熬,注定要飘来荡去,苦苦寻找一个可以永远藏住眼睛的地方,直到我最终获得勇气进入那扇门⋯⋯

  假想一下,有人告诉你:你的影子在看着你,一直在看着你。你能懂我的意思吗?突然你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你的手不再是你的手,它们净碍事,和脚步不一致。我总是觉得我在不停地、可笑地甩着手。或许是突然觉得我必须要回头看,然而我的脖子僵硬了,被锁住了。无论我如何扭头,却怎么也回不了头。我开始跑,不停地跑,觉得在我的,我的影子比我跑得更快。我无处可逃⋯⋯

  我最恨的就是:我在人生中最后一次看见的这一切,都处于这么一种滑稽的上下颠倒的状态。可是我却怎么也抬不起眼睛来。

  镜子有了一个容积,它成为了一个实体,一个世界,东西都可以存在它里头⋯⋯冰冷的镜面可以映出物体,再反射,但是这个镜面只会吸收,一切都在它里面留下永远的痕迹。

  墙和边界,这伟大神圣的智慧!它们或许会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人类只有在建立起第一堵墙时才不再是野蛮的动物。人类只有建立起绿色大墙,把我们完美的机械世界同荒诞的树木、鸟儿和动物的世界分开时,才真正不再是野蛮人。

  有那么一会,我、太阳、老太太、苦艾,还有黄色的眼睛融为一体,某些看不见的血管将我们紧紧相连。在这些血管里,跳动着相同的不安又荣耀的血液。

  清脆的笑声洒了我一身,消泯了我的狂乱。那笑声涤荡了我全身,还有一切。一切都美丽了起来。

  我能感觉到我自己。只有进了灰尘的眼睛,化了脓的手指,发了炎的牙齿,才能感觉到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一只健康的眼睛、手和牙齿是不会感觉到的,它们就像不存在一样。因此,个体意识只是一种病态,这不是明摆着吗?

  他用慈爱的幸福之网我们手脚捆绑起来。

  什么样的公式能够解释她的一吻引起的风暴?这个风暴扫清了我的心,只剩下灵魂?是啊,是啊,只剩我的灵魂,要是你想笑就笑吧。

  我们只是从绿墙里面走了出来。

  这里的太阳是活生生的,不停旋转的,让人头昏目眩。树木,或像蜡烛一样直指碧霄,或像爪子摊开的蜘蛛一样盘踞在地上,或像默默无闻的绿色喷泉一样⋯⋯一切或是爬动,或是搅动,或是沙沙作响⋯⋯多毛的绿球从我脚下冲了出来。我吓得僵住了,一步也动弹不了。因为我的脚下不再是一个平面,你知道吗?不是那坚实的平面,而是什么软绵绵、颤悠悠、绿色、有生命的东西。

  一瞬间我被举了起来。我下面是几百颗脑袋,欢呼的大嘴,举起又落下的手臂。这种感觉是非凡的,让人陶醉。我觉得我在众人之上。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世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部分,而成为了一个个体。

  你身上一定也有几滴太阳和森林的血液。

  “不见不散⋯⋯”我觉得我的脸上挂着笑容,而且怎么也收敛不起来。现在我就将带着这笑容上街去,就像一盏明灯一样高高举着。

  难道每一个心中满是痛苦的人,要想清除这痛苦就只能把他的心一起撕扯掉吗?

  对人类的真正的代数的爱的真正标志就是残忍,就像火的真正标志是灼烧。

  古人关于天堂的梦⋯⋯记住,那些在天堂里的人早已不知道欲望为何物,亦不知道何为怜悯和爱。他们是受到祝福的,是被切除幻想的(正因如此,他们才受到祝福)。他们是天使,是上帝温顺的奴隶⋯⋯

  我那样痛苦,那样筋疲力尽,最后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儿想要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可是这一切就像古代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一样可笑。亚伯拉罕好不容易拿起刀架在他儿子的脖子上,突然天上传出一个声音:“不用了!我只是开玩笑的⋯⋯”

  我希望我们会胜利。不止如此,我确信我们会胜利。因为理性必胜。

  2016年8月27日读毕。是为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