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1 05: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精选10篇

  《人与土地(增补本)》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一):一些影像,一些留念…

  前段时间,在网上与朋友聊天,对方随口谈及了自己在之前夏收的时候,陪父母一起回乡下老家探亲的经历说不上什么愉快,更正确的来说,她当时是很惊悚的发现,简直跟沧海桑田似的……

  封存在儿时美好记忆中的东西都不见了,除了一些留守的老人,人也都不在了,当年和她一起玩的小伙伴不是考出去了,就是外出打工;然后想看看自己以前常去玩儿的地方,也被砍净挖光了。刹时间,感觉自己的童年记忆灰飞成了烟云。那些纯真年代生活点滴记忆,关于村口的大树田野小溪曾经故事,都被看到的现实给击得粉碎。

  ——事实上,去的时候除了村子名字,所有的都变了。朋友多少有些自嘲的说,进了村子简直就要迷路了。整个的村子几乎被推倒重建了一遍,漂亮的自己都不认识了,这还回忆个什么啊。也只得无奈的感慨一声:变化可真够大的了!

  我问她,那你以后还回去吗?电脑那端沉寂良久,说,——不想回去了。是呀!就算是回去了,也没有一点儿回忆了,回去还干什么呢?与其面对着全然不认识的故乡,还不如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的好,多少还能保留下点那些美好的儿时回忆,少生出些今昔对比悲凉无奈突然有种苦涩味道涌入口中。常听电视上的老人说,土地是咱庄稼人的根呐。可惜,这个根也变了,变了的根,还说得上是根么。

  土地,对于西方人或许只是财产,但对于国人而言却是命运。生于斯,长于斯,也终老于斯。国人被固有的观念牢牢的束缚在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除非是没了活路了,否则是坚决不会丢下离开的。不像是西方人,对于脚下的土地并没有太深厚归属感,就像是流淌着游牧民族血液,呃,他们倒的确是流淌着海上游牧民族的血液呢。

  城里人,上溯几代,一直向上追溯,祖宗都是乡下的泥腿子。当然,进了城就不一样了,或许说自以为不一样了。但是,你看看那些年轻的时候削减了脑袋往城里钻,到老了想方设法的弄一块地,惦记着亲手种地劳作收获的老人,就知道土地对国人的羁绊有多么的强了。只是,以前的人还好说,现在的人,进了城想再回去?

  可还能回哪儿去呢?……是回去看那些被挖的遍体鳞伤小山,被肆意倾倒的垃圾污染的臭气熏天的小溪,被嫌挡道推倒的村口大树填平的场地……这些想想都令人心里发凉的地方吗?真的,已经回不去了吧,那个记忆中青山绿水的故乡,那里有着曾经和小伙伴们奔跑嬉戏青石板路,有着清澈甘甜井水喝下去透心凉,有着曾经在炎炎夏日带来荫凉的大树爷爷,曾经的,故乡……

  作者说,信仰是非相信。我想,对于自私贪婪人类而言,最可贵大概就是敬天畏地的那份对自然敬畏之心了。有所限制,才不至于无所顾忌。想一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物质生活的发达,我们真的丢失了很多东西。不断地在失去前行的时候也不曾在意,但是回头的时候又无处找寻。那些最本真的,也是最可贵的,不只是传统文化道德之类的,还有那些我们本应该留给子孙后辈宝贵财富

  最明显的,是正在消失的乡间的声音。那些清脆的虫鸣、小溪奔流的歌唱、风吹过稻田的簌簌声的等等,还有,还有农人辛勤劳动的拉歌声,和更多其它的曾经独属于的乡间的声音。时至今日,曾经恬静安然的乡间,却只余下了各式机器嘈杂轰鸣,和各种播放器的吵闹乐声。真正该属于乡间的声音,反倒正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消失。在人们不曾注意到的时候,在人们忽视的时候,但当你回首来时,却已然无处可寻这种种旧时的声音了!

  说起来,【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却仰仗直觉与发现。两方各有所长,但摄影的见证性凌驾于其他符号,难怪日本人将之译为写真。】此书或者就是作者对于过往的一种致敬,或追思吧。

  全书分四个部分,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要数以“劳动”为主题的第二部分了,镜头总不离乡人辛勤劳作与收获喜悦身影单纯黑白影像的记录单调又别有一种直观冲击力与震撼感。至于作者的附文注解的影像故事,只能说,那些文字中总有着一种倦怠落寞,或许是因为无处安放的旧时的乡愁吧。

  【童年的点点滴滴永远鲜明,故乡确早已没有我的痕迹】。相信,这不只是作者心中的怅惘,更是无数背井离乡老大还的异乡游子隐痛——究竟,上哪里才能找回我记忆里的故乡呢?

  不大理解作者的是,明明自己身为农家子,一方面也很能理解农人传统手工劳作的辛苦;一方面转头又在那儿哀叹人工被机器取代后,失去了与土地、作物直接接触亲密,人的精神也因此而日渐萎靡,究竟你是闹得哪样啊?作者之前也有说,【都市人到乡下猎奇,总把苦难浪漫看,我倒是时时警惕自己,要多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细细体会对象喜怒哀乐,胜读一堆闲书。】怎么明知道自己对乡人应该抱有“同理心”,可真到了展现立场的时候,又犯了自己看不上的别人的错误了。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二):而我们,却头也不回地离它而去

  没有什么比文字更强大,但也没有什么比文字更无力。翻阅阮义忠先先生的《人与土地》时,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笔力的微弱。《人与土地》整本书的切分比例是一半摄影,一半文字,全部是黑白摄影,记录了从1974年到1986年之间的台湾乡村生活。依靠的仅是一册台湾客运路线图,阮先生走遍了岛上的偏远角落。因为是增补本,所以我有幸看到了《人与土地》系列的全部86幅图片

  黑白影像,褪去了色彩之于人的感官刺激,留下的只是画面、构图与细节。在这样无声的静默中,我一点点触到了渐渐离我们远去的那个岁月乡土风情

  是一张张生动真挚淳朴表情,也是一段段再不可得的时光留念。

  全书的开篇是一张在田野中嬉戏的儿童的群像,最为珍贵的是一个孩子凌空翻越,大头向下的被定格的一瞬。正如阮先生自己所言:“摄影的强度全在瞬间的精准。”在那个用120、135胶卷拍照的时代,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因为,一切就在一瞬,一切不可重来。数码相机的时代,很多事情变得不再珍贵,既然可以轻易删除、轻易弥补。

  阮先生说道:“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这些价值在今天的台湾、大陆还留下多少?”

  《人与土地》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四个单元,每幅图片拍摄因缘,包括有的特殊的拍照手段运用,都有了详尽的解说。从中不仅会对图片本身有了解,更会折服于阮先生浓重人文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人不光拍得一手好照片,更写得一手好文字。

  “成长”单元中“迷你小学的升旗典礼”,是一所坐落于深山里的高山族小村子里的小学的升旗典礼,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只有五至七名学生巧妙的选景中,一列幼童宛如小树般茁壮挺拔,作者说道:“摄影,理应是一种期许、一种祝福。”在“美浓,回家的小孩”中,葱郁的田野里,闯入了一辆脚踏车,喜滋滋的孩子奔向回家的路。作者的旁白是:“我得赶在都市的触须抵达之前,造访有缘的乡亲们。”在“都兰的蔗香”中,作者追上去问:“这是哪里呀?”孩子们坐在一晃一晃的宛如大号摇篮的牛车上,齐声高呼:“都兰!”再问:“家在哪里?”他们的声音更甜了:“也是都兰!”在“多纳的夜明珠”中,作者的描述是:“两人一直在等着我那一声咔嚓,哥哥聚精会神弟弟把两只小手箍在脑后。那样的慎重又全心全意,让我再度感受到,摄影是神圣仪式。四颗夜明珠在黑暗中射出赤子之光,在底片上印出一尘不染生命之影。这张照片是他们自己成像的,我只不过是按了快门罢了!”

  但绝大多数,正如“忆浣衣图与二位友人”、“消失的风景”、“山的另一边”、“芦洲的沧海桑田”一样,唯美辽阔的画面、怡然自得的人们,都已是不可重现的风景。工业化时代的迅猛席卷,农业社会的逐步退缩,侵蚀和改写了我们曾有过的田园记忆。

  就像“劳动”单元中“被爱串起的一家子”,一家人心连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就连养的狗儿也被爱串在一块儿了。”这样温馨场景也再以难得,更多的农村家庭都像“祖母孙女答案”中的孤独苍凉。即使我们仍然坚守“信仰”单元中“兰屿的头发舞”中神秘奔放的宗教情怀,秉承“农夫稻草人”中单纯质朴的生活信仰,但最终的结局也往往是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尤其看到“归宿”中的最后一幅作品“孩子,你记不记得”时,父亲把孩子高高举起的画面,作者说:“父亲也一定这么举过我,只是那时我太小,没能记着吧!”我不禁泪湿,想到了我的父亲,也想到了如父亲一般把我们一代代人高高举起的土地。

  这片沉默广沃的厚土托起了我们,而我们,却头也不回地离它而去。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三):唤醒当代人失落的土地记忆

  唤醒当代人失落的土地记忆 “在阮义忠先生的镜头里,台湾的乡亲们似乎并不在乎或者顾虑他的镜头存在。他们只是在生活,在生活中,而阮义忠先生可能于他们来说,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摄影中的阮先生并不起外心,有生分、见外之感……而那些照片虽然是日常,但那也是既质朴又有张力的日常,是有饱满的生活与充实的生命的日常。这样的日常教我们振作,教我们知道感动是什么,也让我们惊醒麻木丑陋。”学者顾铮如是高度评价阮义忠的摄影作品及他的随笔集《人与土地》。 人地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土地支撑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年到1986年间反应了台湾乡村的变化。其中,书中呈现的这86幅照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与土地的联结、人和自然的共存。在人与土地联结已变得冰冷而遥远的今天,阮义忠用胶片记录着台湾那些即将逝去的乡土人文,用镜头捕捉到一个又一个的瞬间,这既是其对自己成长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也是留给我们可供寄托的不变,与对失落(或迷失)记忆的依恋——“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因为阮义忠眼睁睁地看着“花枝招展”的台北变成一个“又脏、又乱、又假的都市丛林”。 《人与土地》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影集”,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段长长的故事,尽管作者“自谦”不能像“行家们写成一篇篇动人小说”,“只有偶尔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讲故事”。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作者对“人与土地”的反思。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是当前土地资源面临的三大最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除了自然界演变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人类利用不当造成的。已经破坏和污染的土地,有些是不可逆的,有些则要经过成千上万年,或者更久,才可能恢复以前的功能。“我们的土地正在滴血”的呐喊声不绝于耳。 这是一个不顾一切拼命挥霍土地的时代;这是一个放肆欲望拼命糟蹋土地的时代。“人类文明地球生态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恐怕超过以往三百年,甚至三千年。这不只是生产消费失控、科技的滥用,也和人类的自大、贪婪及价值观颠倒有极大的关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不变的永恒”,而“写《人与土地》正是一种反省”——“透过相机镜头,只见妇人一脸肃然,深深地盯我一眼后便将目光移开,仿佛是在谴责我以及一切外来的侵入”。 人劳作于土地,人生存于土地,而人与土地,究竟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存在?人与土地,对生活、对民生及当下经济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摄影,理应是一种期许、一种祝福。”在“黑白影像”无声的静默中,渐逝渐远的乡土风情又一点点清晰起来了。人与土地是永恒的“主角”,山川农田、房舍、老牛车等,既是照片的背景,也是照片中人的生活底色。阮义忠是用他的作品告诫世人,“工业发达让经济快速增长,也使自然环境受创程度越发严重温室效应导致的灾害不胜枚举老天爷一旦生气,演再多的酬神戏也得不到救赎”。 带着满腔的热忱深沉爱恋,阮义忠通过的摄影艺术载体引导人们从更广阔视角反思现实生活及现实中正在发生的许多问题。阮义忠说:“我并不是用摄影证明自己的艺术成就,而是用照片传达对传统的体会以及人文精神对我的感召……”在《人与土地》中,阮义忠把台湾乡村正在逐渐消逝的人情与风景,归咎为频繁、错乱的选举与工业化的无序掠夺。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指出,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土地是人类生命的起源和终结点。土地,不仅仅是创造生命的决定性力量,还是万物之所归,是生命再一次轮回转化的生生不息之源。阮义忠的摄影,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读阮义忠的《人与土地》,对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不无裨益。只有当人类真正拥有对土地及土地上的一切存在物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呈现出它的勃勃生机,人类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否则,等待人类的只会是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与惩罚。 (欢迎合作,欢迎约稿:dushan_baihe@163.com) 《中国保险报》5月23日 http://shh.sinoins.com/2014-05/23/content_112140.htm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四):生活要看得见努力,才显得美

  读阮义忠老师的书我总是忍不住话多。去买了这书,只因为亲近,我从来不惮于承认,我来自于和土地接近的农村。虽然生活上已远离,且幸或不幸地拥有了再也无法溶入的思想,然而生于斯,必然无法停止回望,所以有断不了的亲近感。

  那时人与土地尚亲密,所以阮先生所回忆的,可不就仿佛我童年的回忆么。纵然相隔一道海峡,那老厝微微飞天的屋檐,层叠的黑瓦,巨石垒地基,白灰糊墙,可不都与闽南老家无异。当然不同的是阮老师镜头下有海,而我老家无。

  《成长》单元里,最喜欢的是《深山小学里的算术课》,虽是黑白,却清澈绝美,想必阮老师也被前去支教的老师感动,心境明朗,所以照片也有坚定的力量。不知当时用的是哪台相机。

  而时光越发往前发展,人与土地的联系越稀薄,就如我的老家。纵然土地还维系着劳作的人,然而仅靠天吃饭,光景越来越差,茶乡茶不香,若熬不住外出讨生活了,和土地的线大概也就断了。因此我格外珍惜《劳动》这一单元,看阮先生记录人们从大自然处以谦恭的劳作态度讨要粮食,讨要稻谷瓜果鱼肉。

  这一单元里,喜欢《被爱串起的一家子》,就像这图里方方正正地串起了一支冰激凌,生活要看得见努力,才显得美。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家竟有后续,只一张背影,显得如此落败荒芜。

  看得心都抖动的是,那做矿工的“老芋仔”的眼神。大概最近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缘故,对下矿有实感,以至于看到“热得受不了,便拿冷水管朝身上冲”那种劳苦,心都抖三抖。

  《信仰》单元甫一翻开,我便深信这将是我最喜爱的部分,因这是我最想亲近然而囿于如今社会转得太快总不够深入的念想。

  《安平古堡的摆渡》那背影令我想起木心老人。

  《归宿》是时光穿梭,是静默的年长的岁月。那幅被阮老师奉为自己暗房手艺最高的肖像画,真的是美极。

  归宿是年长,归宿也是劳作后的休憩。

  归宿是轮回,归宿是往生。

  归宿是家里的新生命,归宿是亲情。

  《人与土地(增补本)》读后感(五):本着学习摄影去买的,结果在文字上被教育了一番

  这实在是一本人生感悟的书

  其照片都成了辅助

  不过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阅历不同,想来看了之后的想法也不同吧。我着实被文字打动了。

  本书内容和简介差不多,纪录的台湾的风土人情,这些我也看不懂,咱不是台湾人,也没有什么人文情怀感受不到什么,但是在纪录的字里行间里作者写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把他的人生经历从简单的字里行间透了出来。可能我一直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吧,看着某些片段,感触颇深。

  本书照片传达的,也许我层次不够,在我看来,没什么技术性,以现在的数码技术,人人都可拍,但是照片的取材和故事性能办到的人少之又少,有很多照片现在要重新拍那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看完此书能实际的感受到,摄影师成就与光鲜,背后也是艰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