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师逸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家师逸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4: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师逸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家师逸事》是一本由张梅著作,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家师逸事》读后感(一):聆听那些逸事

  读这本书,心是欢喜的。且勿说这是一本书,说它是一本贴心的小册子,也不为过。你看,那米白的底色衬着一抹正红,正合了读书的心情内心平静阅读中,闪过几丝不易察觉的快乐。正是那沉稳的米白,与那抹喜悦的红。

  若说好书也能分类,有的叫你屏息静气,紧紧追随;有的叫你心跳徒增,悲喜不定;有的叫你非得深刻反省扪心自问……那么,我以为,这本书有如手捧一汪清泉,读书,便是清净内心的过程

  这本书,贵在一个“真”字。

  首先,我喜欢作者张梅笔下的家师。总有一些让我受不住颔首,展颜微笑。家师在向张梅询问怎么写工作总结后,她写道:听了半天,老师口气:“我看还是这么写吧——经过仔细考虑,对我自己,最难克服的缺点主要有三条:第一条:个子不高。第二条:头发不多。第三条,从来没跟国家主席握过手。”读得我“噗嗤”一笑,家师的率真调皮,全隐藏在这一句话中了。当然,既然是家师,也有极富智慧时候,他说,从前的日子没有电脑媒介,只有书。不看书,智慧上不来;不思考书中内容,智慧不会加深;看完书不与人辩论,就无从知道并理解别人的不同思路,智慧不会开阔和通达。

  此处的真,贵在写人之真。这位家师,并非高高在上,也如普通人存在,因此,到后来讲到许多藏传佛教的故事时,我也是极愿意读下去的。以往,长在上海的我至小都是随着家人,去静安寺祈愿。在那金碧辉煌寺庙里,我所见的师傅从来是神情肃穆的,哪能轻易一见这样一味家师的风采呢。

  其次,我喜欢她所描述风俗人情,关于西藏,关于甘孜。如她自己所言,刚开始记录,只是娱人悦己,放在这小小的书里,也不过是豆腐大小。然文字不论长短,打动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有一天,家师和作者一同看电视,同是看武侠剧,他问:“你们的电视节目鼓励暴力的为什么这么多呢?”作者一时语塞,半晌答不上来。

  此处的真,贵在写事之真。虽为琐事小事,却处处见其用心,见其真心。正是其用心,不论是作者所表述的佛教渊源或故事,还是书里的插图,才让一切恰到好处

  说起来,这本书还真是小册子,读的时候不要半个时辰,读后却能暖心好几天。

  《家师逸事》读后感(二):真正的贵族

  这是一本浓缩着精华的书,拿到手的时候,看到的是小小的一本,用纸却非常讲究。虽然不是精装本,但是它却是书里面的贵族,有那种一下子就会被它的简单而讲究的设计吸引的感触

  文中关于贵族的介绍:藏地有“四代出贵族”之说。逻辑是,第一代草根起步,吃苦耐劳完成财富积累;第二代为了管理庞大家族产业,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第三代在有钱有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生活细节,学习享受生活;第四代集经济、文化、生活三方面大成才能称为贵族。

  人生也如此,少一步都不能称为贵族。喜欢看完一本书之后,谈谈感想,说给身边的朋友听。最近总有些迷茫的朋友,在一起探讨一些生活或者工作上面的琐事。我就拿这本书的贵族之说,讲给他们听了,他们也总结到,生活都是慢慢努力,然后稳重发展的,没有一步就成的。

  文中还有一处,我印象深刻:“一次老师问我最近有没有交到什麽新的朋友。‘当然有。’我说,‘而且都是有素质的。’特别强调这点。‘那这些朋友里面,有没有说你不好,给你批评的人?’‘怎麽可能,他们都挺喜欢我的。’老师不屑地笑起来:‘那我不认为你最近遇到什么值得交往的人。’ ”

  当我把这段重复我的朋友听的时候,他们也非常认可老师说的这段话,喜欢说些好听话的朋友,肯定只是泛泛之交,称不上真诚与真的对你好,真正的好朋友是在了解你的各种缺点之后,及时指出而且还不放弃你的人。

  一本书的好与不好,总觉得不是一下子能够完全可以把它说完的,需要细细的回味结合生活去体验,光靠书本讲解就可以去明白一些道理似乎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文中也有一个比喻“仅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好像妓女养的孩子生来没有爹。”虽然不是如此的恰当,但单靠书本获取知识的确是一种不完善方式,在书本里面扎根,而抛弃现实地气生活的人,肯定也不是真正的贵族。

  看书的时候,我善于观察细节重于整体,以上应该是留下的印象最为突出的一部分,若还让我谈谈这本书,我想说说藏族文化与信仰

  关于藏族文化,这是一本写藏族老师与作者之间故事的书,自然会说到很多关于藏族生活的点点滴滴,主要是讲述一些老师带给我的生活精神上面的影响,从简单的为人处事,吃穿住行娓娓道来。前几日看到朋友写下一句话:“能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非常认真地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容易。” 老师同样无论在文学、茶、交友等各方面,尤其是生活细节上,总讲究尽善尽美,看上去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师却能耐平和安详对待,让它尽量散发出光彩来。比如,文学需要的是沉淀:“老师从来不相信我们年轻人可以写出辞章典雅,富含多重双关、转语,包藏显、密、极密多层深意的文章。”老师在交流这些的时候,并不是一板一眼固定状态,也经常有着幽默风趣十足的一面。文中并没有从具体难懂理论知识来讲解藏族文化,所以对于我这个一点儿也弄不清藏族的特点的人,读起来却满满的是充实舒心熟悉味道,并不难懂与深奥易懂而容易接受

  藏族与佛学是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的,去西藏的路上你就会看到很多朝拜的人,是什麽支撑着这些艰难而枯燥的生活的呢?我想除了信仰,没有其他更让人坚定东西了。一个有着信仰的人,一定会朝着他的目的地前进的。无论是谁,有信仰的人心中充满了爱与善意。他们也更能够完善自己,让自己进步。

  文字,从头到尾看来都是一种享受。细节上面你还能发现个多美妙的东西。比如藏族美食,如果你是一个爱自己动手的吃货,你也能收获到很多呢?其他的好东西就更不用多说了,值得一读,品味师生情,感受实在在的贵族。

  《家师逸事》读后感(三):沙门亦是众生

  李叔同打算出家,收到友人来信,信里说:“听说你不要做人了,要去做僧。”

  僧怎么就不是人了呢?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和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是很好的朋友,但二人性情很不同。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性格柔顺,即使很为难的祈请,他也会应承,而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则性格强硬,很有威仪。

  康区有一个骗子,自称伏藏师,出来混之前为取信于人,需要有名头的成就者为他写一份授记。先去找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仁波切看穿他,却不想应付,指点他求好说话的蒋贡康楚仁波切。蒋贡康楚仁波切没有推托,写下四句授记诗:

  形如成串重叠铜钱之山下;

  从那自生声音的深洞内;

  将出现牛之守护神的所喜物;

  此乃您一生的最大成就。

  这个骗子就拿着这四句授记招摇撞骗,竟然也获得了不少尊重供养。直到被一位大官的女儿戳穿,大官的女儿看出了授记里的双关:

  形如成串重叠铜钱的山,是指脊椎;自生声音的洞,是指放屁的肛门;牛之守护神,是指牧羊牧牛的狗;狗吃屎嘛,所以狗所喜之物就是指大便。整首授记,大意是说此人不过是一个只懂拉屎的人。

  据说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圆寂后不久,蒋贡康楚仁波切无论从外貌还是性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似乎突然之间身姿更加高大仪态更加庄严个性也更加刚强。有人问他是何原因,蒋贡康楚仁波切回答:“没办法,原来俩人的事,现在由我一个人扛了。”

  如是我闻:

  沙门亦是众生。

  有幸的是,至今,我还能目睹这样的友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注:藏传大师的故事来自于《家师逸事》一书。

  《家师逸事》读后感(四):学习、修行与传承

  一

  拿到这本书,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欢喜。小小的开本,紧致的书脊,轻巧而又雅致纸张轻薄却又不是韧性字体不大不小刚刚好;页面安排的天宽地阔,透出一丝疏朗与自在不期而遇的那些彩页,常常给人带来一丝惊喜

  二

  家师这个词,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是一种珍稀的称呼了。随着教育环境变迁,老师已经被普遍使用了,然而“老师”这个称呼,却无法代替“家师”所包含的内容。“家师”的背后,往往蕴含着说话人对老师的尊重,包含着一股亲近温情,甚至隐隐透出来一些自豪感认同感

  三

  现代人求学,往往有功利心。一个满脸赔笑口称老师的人,往往在学成之后就会掉头而去——这样的人,他不成为纪昌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求实在不能太高。然而,这种满足于知识的行为,只能称之为“学习”而不是“修行”更谈不上“传承”。

  这本小书,是作者随她老师“修行”的一个结果。虽然略显庞杂,但人生的修行不正是要历经各种各样考验吗?从细微处,更能体现出修行者的道行。

  四

  谈笑间的从容,偃仰中的自在,对世事的针砭,对文化的解说,无不体现出老师的睿智与通达。

  “作为族人,你们自己把自己的文化丢掉了,这点藏族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你们的电视节目,鼓励暴力的为什么这么多呢?”

  “做人要顽强

  “语言干净,用词跟刀子似的,能戳到对方的心里去”

  ……

  老师也会懊悔,也会幽默,也有很棒的厨艺创意,更有择师的标准

  五

  顾恺之曾说过“凡画,人最难”的话,因为描摹一个人的形体高超的画匠来说是不难做到的,而难以做到的则是画出这个人的神采。正因为难,所以“颊上益三毛”才成为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佳话。码字成书当然和绘画有所不同,但舞文弄墨高手也可以像画家那样,令描绘的对象跃然纸上。在这本书中,娓娓而谈笔触细腻的内心剖析,灵动的奇闻异事……“传神”已经是无可疑虑了。

  那么“传承”呢?

  “保护传统文化,不仅在保护结果,更重要的还应保护过程。除了硬性可视的,还有软性不可视的,包括传统文化产生过程中的氛围趣味习惯禁忌、传承方式。懂得尊重并提供闲暇而专注的环境,才是开始。”

  看过这段话,前面的问题倒显得多余了。

  《家师逸事》读后感(五):想的太多和做的太少

  虽然定价偏高,但的确是很妙的一本小书!汉人徒弟,藏族大喇嘛,以语言交流,展现出的是汉藏两地不同的文化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通过藏人智者及来往人等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藏地的风貌,内容涵盖风俗民情、奇闻轶事、名人八卦,那一则则短小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是更深刻的人性——如那则“上一世的亲戚”:旁者关切的问,【那你的亲戚现在该善待你了吧。】【那是当然,如今天天上门的,别说这世的亲戚,自称是我上一世的亲戚的,就有一百几十口子。】……这可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是,在那回话的人语中的,不知是苦涩无奈,还是释然的不以为意了。

  对于宗教,一直以来,总有一种相当不耻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是来自我的母亲。她是很有招来宗教骗子的天赋的,轻信破财不说,还一心一意的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是该她欠她的——自己就是上天钟爱的‘宠儿’!甚至在事业不畅的时候,花了几万元倾家荡产的买佛经画像大街的免费派送,因为,她认为这样她的‘佛’是会保佑她的(`⌒′メ)凸!

  家里让她祸害的不成样子。我对她虽说没有到恨那么的严重,但也是“哀其可悯,怒其不争”。就像是电视的抗战片里,那些八路看到大旱的时候老百姓不急着挑水救田里的庄稼,反倒倾家荡产的祭龙王的时候,那种想轮棒子揍一顿,把人打醒的感觉。

  或许,是人对自然的知识知道的越多,便会越加敬畏自然的本身;但是同样的,对宗教知道的越多,便会越无法尊敬宗教,所以,科学和宗教的本质上就是对立的。真正的“生命哲学”,只属于接受过教育的最顶端的那一小撮人;而越是底端的贫瘠和封闭,就会酝酿出越单纯虔诚信仰;至于中间的那一大批人,就都是属于科学的了……也许,只是知道的越多,越难以再单纯的去信仰什么了。也或许是这些人,只是抱持着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未知生,焉知死”罢了。但比起相信虚无缥缈神明,还是相信科学更实际些。

  但是这本书,多少让我对宗教的印象,有些改观了。或许,宗教所灌输的理念,并非是我期待中的那么纯净,但那些典籍也绝不是愚昧的——他们都是先人留下的智慧之语,只是我们这些后人‘记得住、做不到’罢了。

  仅以本书中提到的藏传佛教为例。按照藏传佛教的经学制度,一般喇嘛入寺十五年至二十年,完成五部大论,才有资格申请“格西”(博士)学位考试,并进而获得静修密宗的资格。格西意为“善知识”。头等格西学位,称为“格西拉让巴”,是显宗的最高学衔。获得拉让巴的高僧有资格出任寺院总堪布,主持重大佛寺活动。那些申请拉让巴的格西僧侣,必须在一年一度的拉萨大昭寺大法会上,进行经典辩论。实际上,现今在各大寺院充任堪布者大多是活佛。所以,比较年轻的喇嘛,大多敬重格西,惧怕堪布。

  格西考试是一关,拉让巴(不管考不考得上)又是一关,所以那些高位的僧侣往往都是聪明人。要知道,就算是在现代,在藏地“出家”也是类似于古代汉民科举的进身之阶,是下位者向上位奋斗之门。也所以,就有了开头我引用的那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并非“转世灵童”出身,自幼受尽苦楚煎熬成人,大器晚成的活佛。或许,成功者不都是好的,但至少是因为他们的‘成功’而值得尊敬的。一个好的,又值得尊敬的人,也确实是值得人赞赏了。

  许是那里的海拔太高,风压太大,那里的人说话也少。于是,想的太多,做的便少了,显得那里的时间很富裕,总让人感觉,那里的人都是懒洋洋的。那里的人说话,也不说“去哪里”,而说的是“哪里去”——呵呵,很老外的口音吧~!而且,据说是因为“汉藏同源”什么的,【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的不是一般意义的对应关系,而是系统性的一一对应。这也就是为什么语言学上,把汉语归于汉藏语系的原因】了。

  中国人以前讲究说话出口成章,现代人大概是网络太发达了,连汉字都认不全了。说话拽几句洋文很常见,但是那种文绉绉的说话方式倒是少有了。反倒是这本书里记录的“老师”等人的对话,世事洞明,又是【话锋有趣味】。字里行间的渊博与文雅,令人读来心悦。

  当然,说话打机锋什么的,也可以说是爱卖关子。这种聪明人的说话方式,我等俗人实在是学不来,但能多看看也会增长智力的。临睡前看上几则,不用喝牛乳,亦能带着淡淡的惬意入眠,倒是件很妙的事儿。

  .【】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家师逸事》读后感(六):家师的风范

  《家师逸事》这本书做得很雅致。小32开本,用纸考究。封面也很素,不张扬。内容和表面一样,清香,淡定,韵味十足。文字不多,字字珠玑。读来,如清风拂面。

  《家师逸事》这本书是“藏传佛教大师的私塾课,佛门弟子修习必看的小集子”。作者张梅, 1998年于五台山塔院寺上寂下度法师处受皈依戒。此前,在1997年结识中国高级藏语佛学院的联波活佛和索南嘉措老师,皈依后正式依止两位老师学习佛教知识。从2005年开始,作者陆续记录一些师徒间对话,初心为娱人悦己,内容五花八门,篇幅长短不一。这次整理出书,进行了粗略分类。全书共分4辑,其中,“两地”主要收录风俗文化方面的趣闻;“礼物”涉及宗教话题;“游舞”讲奇人异事;“乘愿”可视为名人八卦。

  张梅坦言:“老师是出家人,我们认识十六年。最初的确有过密集的学习与实践,然不成器,于师有愧,于己倒收获颇丰。交往中,老师常穿说奇闻逸事,内容涵盖成就者的奇行异止,坊间的八卦传说,和藏民族的人情风俗。师即口道来,既满足我喜好新奇的心态,也将很多世出世间的妙理,于浅白处开显出来。”读到老师讲述村子里的人和事,我差一点笑喷了:“村里有个人特别好吃,饭量又大。同桌就餐的,一般抢不过他。一次,其他人商量好,吃饭的时候,轮流缠着他说话。没想到这人,边说边吃,嘴动得极快,既没耽误说,也没耽误吃。自此,村里人给他起个外号,叫‘缝纫机’。‘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男人买了台收音机,那年月,这是家里相当贵重的财产。男人很喜欢它,一天到晚开着。有一次,收音机坏了,时而有声时而没声。男人着急,就把机子的后盖撬开,发现里面有块金属板,上面散布着许多小铁线,有直有弯。男人认为小铁线们都应该是直的,收音机有毛病,是因为有的变弯了。男人抄把钳子,把所有弯铁线都给掰直。这回“话匣子”彻底不言语了。以后,村里人就管他叫‘修收音机的人’。还有一家养过一只母鸡,母鸡养大后每天下一个鸡蛋,这家人把鸡蛋收集起来,换回盐巴、茶叶等物。后来不知为什么,母鸡不再下蛋,家里人想可能是母鸡生病了,都很着急。这家男人从前见过道班工人给不下蛋的母鸡治病,就凭记忆给母鸡实施了一场小手术,结果母鸡死了,这个男人就被叫作‘修鸡的人’。”笑过之后,仔细思索,那个时候,出现这样的趣事,都是因为物质文化生活的匮乏啊。

  我不是佛学弟子,对于很多佛学和禅论,还需要慢慢领悟和修行。但对于教师的风范,我关注了很多。

  书中,对老师的刻苦学习进行了描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老师看书都是在深夜,因为穷,点不起油灯,又担心亮光引来注意,就准备一块未燃尽的木炭,在上面轻轻吹口气,木炭余灰红一下,就着这点儿亮赶紧看几行,灭了再吹。依靠这种方式,师父学了很多部经。

  感情的细节描写,这与“凿壁偷光”的西汉匡衡多么相似。经过勤学苦读,他们最终都成为大学问家。敬业,在人生之中多么重要。

  书中还描写了老师的文学功底,老师曾因别的任务没赶上听课学习,于是给派遣他出行的堪布(法师)留下一封信,便走了。这是一首文言诗,大概意思是:“头顶茂盛的庄稼,被岁月的镰刀收割了;脸上鲜艳的花朵,被秋天的早霜打皱了;原先如劲竹一般的身材,如今好像竹子做成的弯弓;随着年龄渐长,只渴望多多聆听智者的言教,而此时这样的小小心愿,却无法达成,只能黯然离开。”

  家师是对老师的敬称,因为在古代的老师往往是到学生家里授课。张梅说:师父是麝鹿,徒弟是猎手,舌头上的甜言蜜语是绳索圈套,猎手接近猎物,抛出绳索,俘获后取走麝香,再抛弃麝鹿。这个比喻不仅适用于出世间法,俗世利益扎堆的地方,这样的猎人也不难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直尊重教师,就更加喜欢《家师逸事》这本书,教师点亮的记忆,照亮了学生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感谢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学生们的旅途。人生旅程上,教师丰富学生们的心灵,开发学生们的智力,为学生们点燃了希望的光芒。

  书中的故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精神、道理、智慧。比如:“一涉及民族问题,最没法理性对待,汉人还不是一样,前两年一会儿反日,一会儿反法,游行,砸街边别人的日产轿车,抵制去家乐福买东西。如果那车是自己的,还下得去手吗?再有,那些所谓日系车大部分是在中国组装的。家乐福货架上的商品百分之九十九国产,产权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国内企业,还没提附近居民采购的不便利。抵制半天,倒霉的尽是自家人。这些洋把式,和咱们藏民拆路拔树,没什么本质区别。”

  《家师逸事》是我相见恨晚的一本书,虽不是佛弟子,但这本书让我开卷有益。

  《家师逸事》读后感(七):学佛与老师

  如今声称信佛之人可谓空前之多。其实大概以前也不少,不过网络未发达,无处声张,也就相互不知,形不成个气势。然而以我浅闻陋见,真沉下心读佛经听佛法的,从来就是少数派。能投入实修并持之以恒的,则更稀少。如此,想找证悟者,当然犹如大海捞针。所谓“信、解、行、证”,这条道路一步难似一步,要在这条趋向证悟的道路坚持前行,对每个人而言,都不是一般艰难,尤其是对耐心奇缺的现代人。但还是有,比如《家师逸事》一书的作者张梅。

  张梅是个七零后,和她的同龄人一样,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毕业后在国企上班,嫁人生孩子,直至今日,生活履历平淡普通。与常人不太一样的是,她二十五岁结识中国高级藏语系佛学院的两位老师,从此在这两个出家人,以及更多老师的教导下,坚持佛法的闻、思、修,未曾间断。

  她走了近二十年信解行证之路,收获如何、心得如何,细说起来篇幅短不了。所谓得失寸心知,也不见得愿意说。但她愿意把在这条道路行走时,遇到的一些路边风景描摹给我们,便是这本薄薄的故事集《家师逸事》。

  这些故事的来源,是张梅密集学习实践之余,与老师的日常交往中,老师随口讲的一些奇闻逸事。无心人听听就过去了,张梅却是有心人,随时记录,一记七八年。不知不觉中积累日益增多,有出版人来约出书,张梅征求老师的意见,可否将他讲的这些故事说给其它人听。老师很痛快地说:“没什么不可以,只是你最好加上这句:我的老师曾经这么这么讲给我,依照记忆,我就是这么这么听来的”——所谓“如是我闻”。于是张梅精挑细选出了这69则故事与我们分享,长则几千字,少则几百字。

  篇幅薄,却是句句震心,内在份量像铁秤砣一般沉甸甸。我读此书已不下五遍,还是时常翻阅,每次重读,都能读出新意。里边有些话,甚至愿意背诵。比如——“平整开阔的大道上,马儿不妨疾驰;路经崎岖不平之地,当需缓步稳行。”“你和商人之间只是利益关系,你取物他取利……不好意思不过是内心软弱罢了,不要和慈悲瞎联系。真正的慈悲是没有疑悔。”

  这类警句其实在这书里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些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比如学生开始修观想,老走神儿,找老师聊这事。老师说:“刚开始都这样,我年轻时候观想皈依境,总想着家里该刷房了,按仪轨修一座四十分钟,正好观想把房子刷一遍。后来越来越熟练,打一座能刷两三遍。”

  前文说现在信佛的人多,但是能有运气碰到好老师的人少。听过有人说,干脆自学吧,反正书店、网上什么高僧大德的著作都能找到,直接学“顶尖的”。这个,大概不行。佛教盛行两三千年,是一整套知识+理论+实修的庞大的体系,而任何新体系的学习,必须从ABC学起。你见过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听人讲讲微积分,就开始以数学家自居的么?眼下学佛人群里,还真不乏这样的人,读两本高僧大德的著作,便开口闭口究竟、空性。是的,不错,史籍记载里不少言下顿悟之人,可是,一来史籍里留下的,都是最后荣耀的结果,背后的苦功夫从略了;二来汗青留名的人千千万万,真有这荣耀的才几位?您没那么荣幸能和他们比肩而立。

  找个好老师,从ABC学起、做起,才是脚踏实地的正道。话说回来,虽然如今媒体网络大发展,好多以前传说中的大德们都在微博、微信上随时出现了,但找个真正具德的好老师,好像反而更难了。寻师之难,很多高僧大德有过论述,此处不赘。如果一时找不到,也别着急,不妨先看看别人是怎么找老师的,又是怎么学的,比如就通过这本书,看看张梅都经历了些什么,再看看书中这位老师,如何言传身教,寓深刻教理于日常生活细节中的。这是我觉得《家师逸事》另一个意义所在——给出了一位好老师的样本,供参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