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抑郁的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抑郁的爱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5: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抑郁的爱读后感10篇

  《抑郁的爱》是一本由[美]苏珊·福沃德 琼·托雷斯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页数:3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抑郁的爱》读后感(一):爱的背后是深深愤怒

  《抑郁的爱》,苏珊·福沃德博士另一力作。跟《强迫的爱》讲的不同方面问题

  抑郁的爱是不同于强迫的爱的另一种形式,主要体现夫妻一方(主要是男方)初期极其浪漫迷人魅力,但熟悉之后开始频繁指责、贬低伴侣情绪多变不可预测(称为恨女型男),因极端的猜忌和占有欲一步步控制伴侣,将伴侣困在只有自己的迷你世界情况

  这种爱的背后,是深深的愤怒。一般来说,是因为恨女型男的家庭中,有一个备受欺负,又将无助投向孩子母亲。这重压是一个孩子所不能承担,本该得到温暖母爱、得到保护的孩子,却不得不肩负起保护母亲的重任,又无能为力。所以恨女型男内心深处有对伴侣的保护、疼惜,但更深的是绝望,和对女性的愤怒。

  对自己或伴侣或家人有这种迹象的人来说,本书值得一看。对其他人来说,没多大看的必要,因为很多案例让人觉得这简直匪夷所思,但是它们都真实存在于他人的生活中

  以下是部分摘录:

  “跟恨女型男一起生活的孩子都会对愤怒,紧张沮丧情绪非常熟悉,因为他们的整个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看到自己的妈妈父亲语言侮辱或者身体虐待时候,他们会既害怕生气不幸的是,他们没有什么办法来发泄这种愤怒。通常这类孩子都会以叛逆,自我伤害,在家以外的地方麻烦发泄情绪。”

  “他妈妈分明错乱角色。在她抱着艾德哭诉的那一刻,她成了无助的孩子,而艾德必须扮演起坚强保护者角色。但一个孩子怎么能扛起连大人都扛不起的重担呢,这时候的艾德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罪恶感和无力感几乎把他压垮了。对于妈妈无止境要求,还是个孩子的艾德几乎无法招架,他不可能不觉得无助和无能。”

  “反正,她就是要用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明白:你妈妈在受罪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产生同情怜悯。孩子自动会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妈妈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变得开心愉快。这样,孩子成了母亲的拯救者。把孩子推到一个他根本应付不来的位置,这样的母亲只能培养内心积攒无数对女性愤怒的恨女型男。”

  “长大后,查理发现那种生活一团糟、软弱无助的女子特别能引起他的同情心爱慕之情。当然,他不知道这些女人很像自己的妈妈。于是他下意识的想拯救这些女人,以完成自己孩提时代没能完成的任务。在拯救的同时,查理又格外希望这些女性能满足他孩子般的渴望并治愈他幼年时的心理创伤,给他无尽的爱和温暖。”

  “家人跟我们的互动基本上奠定了我们如何跟他人互动的模式。我们说了什么,别人会怎么做怎么想,别人对我们做了什么,我应该如何理解反应。这两个重大沟通命题都是在童年期便开始的,等到我们也像家人一样变成成年人,所有的情感模式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好的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伴侣双方力量均衡基础上的,这包含了对对方感受需要敏感度关注,同时还要欣赏肯定对方身上的特点特质。”

  “健康的两性关系是应该丰富双方的生命,因一方存在而让另一方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而非一方要取悦另一方,不得不对自己束缚和克制。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一定是被对方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特质所吸引,如果为了保持和平或者维持现状反而要让对方放弃那些特质,这不叫牺牲和爱,这一定是两人的关系出了问题。”

  “给伴侣行为划出边界不是意味着你要去改变这个人,而是要改变他对你的态度和行为。你永远没法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也没权利去改变别人来适应自己的需要,但你可以改变他的行为,让他对你更好些。你可以告诉他什么绝对不可以对自己做,让他不要伤害你。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们关系中少了些混乱情绪和无谓争吵。”

  《抑郁的爱》读后感(二):前沿又平易近人心理学

  对于有婚姻问题的人,这是一本能够帮你看清的书,一次宽泛的心理普及

  对于一般的个人,值得借鉴的多种心理学技巧。心理学理论&实践叙述技巧高超的合著者、电视&广播传媒作者本人创造性的、丰富的实践经历,也是非宝贵的参照。

  或许,存在于高校师生心理问题,也亟需这样的学者、心理从业人员,来研究治疗、普及。不清楚现在高校“心理辅导”是怎样个情况,普及大约是做得还挺不够的。

  学术界是这样一种存在。当你遇到问题,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学者就像灯塔上帝派来的救兵;否则,他们就是隐形于某个你不知道的地方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

  《抑郁的爱》读后感(三):站在老虎机前的人们

  老虎机是一种用零钱赌博的机器,因为上面有老虎图案筹码而得名。老虎机有三个玻璃框,里面有不同的图案,投币之后拉下拉杆,就会开始转,如果出现特定的图形(比如三个相同)就会吐钱出来,出现相同图型越多奖金则越高。由于这种游戏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就可以参与,还可能一夜致富,它赢得了大众喜爱,并风靡一时

  作者在书中则把处于恨女型男的关系中的女人们比喻为玩老虎机的赌徒:总希望熬过今天,明天一个甜蜜爱人就降临人世,从此两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显而易见,这本书是描述的是已婚的男女关系,如果有可能,还是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再看这本书吧。不止是女性,都应该提前了解“什么是健康的两性关系”。现今社会中,危害人间的关系、让人感到抑郁的”恨女型男“们未必都是男性,那些动辄以”你不怎么样,你就是不爱我“为标准,高举”我因为爱你,才会____”大旗的姑娘们,未必杀伤力不强。

  对于什么是健康的两性关系?苏珊说了“好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伴侣双方力量均衡的基础之上的”,“健康的两性关系是应该丰富双方的生命,因为一方的存在而让另一方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而不是一方要取悦另一方,不得不对自己进行束缚和克制。”

  本书前半部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非常典型的案例,后半部分提供了详实的解决方案。 案例与论述结合,看起来比较轻松,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读者也不会觉得吃力。值得友情提醒的是,看书千万不要对号入座,这和百度自查疾病症状自己症病一样愚蠢

  《抑郁的爱》和《强迫的爱》、《中毒的爱》(译本尚未上架)可以称为作者的”爱之三部曲“(我自己想的),前两本介绍了婚姻关系中让人不愉快的爱,而《中毒的爱》分析了中毒的父母的种种症状,讲述危害,分析原因,指出对策。原生家庭的问题可能是造就恨女型男和懦弱型女(注意忽略性别,懦弱的未必就是女人!)的主要原因。时值春节,打开各大网站,都是满屏地吐槽被迫相亲、被逼结婚、被要求生孩子……有豆友戏称,春节期间真不应该上豆瓣,太负能量了。

  我们在一段感情里被强迫,我们觉得抑郁,我们中了爱的毒,这些事件之间有关系不?正如一名网友提出的,我们都是在努力充实自己对抗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爱人。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意义

  《抑郁的爱》读后感(四):什么是健康的两性关系

  苏珊•福沃德博士的第二本书《抑郁的爱》摆在了案头,与《强迫的爱》相似标题、相似的结构,即使是这样,原以为会有的阅读疲劳,还是没有出现,还是让人认真地从头看到了尾。这个现象有趣,让我认真琢磨了一下。

  《抑郁的爱》描述的是已婚的男女关系,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有可能,还是不要等到这个时候再看这本书吧。恋爱之前或者恋爱中,就让我们提前介入提前知晓“什么是健康的两性关系”,揭去所谓“浪漫”的面纱,在清晰健康的感情中,进入一段正常的婚姻关系。

  《抑郁的爱》似乎字面意思不足概括本书的主旨,依我的理解,将顺序置换——爱,导致了抑郁,可能更为妥当。书中描述的是因为心动而坠入深渊的人们,尤其是女性。那个世上最浪漫的男人伤我最深。帅气性感、浪漫、深情款款,这样一副标准情人形象的男人,为什么褪去甜蜜之后,会给人以灭顶的伤害?自己多么有幸成为一个这么棒的男人的妻子,可为什么在这样的男人面前,原本自信能干的女人变得越来越渺小、无能、失态

  种种皆因他们在表达爱意的同时,可以霎时翻脸,变成一个刻薄恶毒冷酷混蛋,有的是赤裸裸的指责,有的是含沙射影的讥讽。不管什么事,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埋怨自己的妻子没有做好。明枪暗箭细水长流,就这样消磨了销蚀了一个女人全部的自尊与自信。他们的武器往往不是拳头,而是冷言冷语变幻莫测的情绪。作者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恨女型男”。

  请看以下问题——

  • 他是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当掌控你的生活和言行举止

  • 为了取悦他,你是不是必须割舍一些生活中对你而言非常重要的人或事?

  • 他是不是轻视你的观点、感受和成就?

  • 当他对你不满时,他是不是用咆哮、威胁,或者干脆用愤怒的沉默来对付你?

  • 你是不是需要小心排练好你想说的话,如履薄冰,以免激怒他?

  • 他是不是无需过渡就毫无征兆地发怒,让你无所适从

  •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困惑不已、力不从心,或者配不上他?

  • 他是不是有极强的嫉妒心和占有欲?

  • 他是不是认为你就是你们关系中一切过错罪魁祸首

  当这些问题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是”的时候,我们就同恨女型男搅在了一起。

  本书还是遵循了作者擅长的两段体的结构,前半部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非常典型的案例,后半部分提供了详实的解决方案。

  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时时检省自己对于爱情认知的过程。

  究竟是什么是浪漫的爱?

  究竟什么是健康的两性关系?

  苏珊博士的论述一针见血——“一见如故容易一见钟情也不难,难的是发展出一段开放信任彼此而且坦诚的情感,这样的关系才像基石而不是浮云”。

  书中发人深省的例证很多,比如——

  学习区分帮助与拯救,帮助所指的困难是偶尔的、突发性的,而拯救,却是重复性的劳动,这样的男人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这个说法让我很容易地想到我们常说的“救急不救穷”,简单易懂道理,放在感情中却让很多人义无返顾地一头扎进去,投入长期的彻底的对对方的拯救之中;

  “躲猫猫游戏”,完美先生恶魔先生轮番出场,一会是无限的充满爱意,一会是莫名的坠入谷底,不知道什么时候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坏,就像一个不能自控的跷跷板。

  强势的父亲与强势的母亲同样能够造就恨女型男和懦弱型女,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而一个家庭中惯常的“表演性爱恋”,更会让孩子认为家庭的紧张气氛是浪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坏情绪之后的好听话,会让孩子们觉得这正是真爱模样

  看到此节,相信为人父母者不得不警醒。

  对于什么是健康的两性关系?苏珊博士的论述非常精彩——“好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伴侣双方力量均衡的基础之上的”,“健康的两性关系是应该丰富双方的生命,因为一方的存在而让另一方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而不是一方要取悦另一方,不得不对自己进行束缚和克制。”

  在我认为,恨男型女也是存在的。或者,恨他人型更是存在的。只不过,前者对男性的杀伤力大不过男人对女人,而后者则是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不在本书关注的视野之内罢了。但是,对于为人父母者,就需要认真思考了。

  因为书中全部是活生生人物事例,即使苏珊博士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和萨提亚的冰山理论等等嵌入了书中,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没有被各种术语缠绕,流畅易懂。

  好吧,我强烈期待《中毒的爱》了。

  《抑郁的爱》读后感(五):有病治病 无病防身

  因为心理学家武志红的推荐,我开始接触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和琼.托雷斯的书,一套书三本,《抑郁的爱》是其中一本,这一本主要针对的是婚姻中的女性,但美好的爱情光环褪去,真实的面多婚姻生活时,遇到的种种伤害,那些伤害触目惊心,但是几乎所有的感受都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家里的世界是和外人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情景,如何在一段婚姻中自处,如何在婚姻中学会保护自己和孩子,是很多在痛苦挣扎的女性始终找不到出口的问题,这本书在美国长居《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44周,在美国本土销量超过200万册,从这个数量我们不难看出,在真实的世界里,有多少女性需要去找到婚姻问题的答案

  而正像书的最前面写的那样,“大部分女人的通病:不想看那些不符合自己浪漫拼图的碎片。她们认为两性关系这栋房子可以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都是配偶的优秀品质,她们关注这些美德而且不遗余力的放大它们,让它们成为装饰自己情感关系的最佳元素。如果有什么不如意、不够完美,不能拿上台面,那就直接把它们藏在后院就可以了,反正家里的事情,只有你知我知”。婚姻因为女人故意的盲点,而最终变成了无法自拔的所在。

  以下是来自阅读中的摘录,也是令我感触颇深的内容,这本书,值得每一个女性去阅读。所谓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呵呵。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改造男人就像是一剂春药,往往会让她们在自己的幻想里欲醉欲仙。服了这剂春药的女性很容易把自己看成神,大地之母,治愈大师。

  如果浪漫期你发现对方身上有如下特征:需要拯救,有强烈的恐慌感和绝望感,急于做紧密联结,或者你发现自己有意识的对一些事情视而不见,那么你就有必要提高警惕。你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慢下来,跳出来,仔细的审视一下事情的经过。如有必要,要请教他人。

  我们一直盯着男人的行为讨论,实际上,女性在其中的表现和反应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她们接受了对方的侮辱和贬低,承认自己的确不行,不好,不对,那么她就是亲手打开了危险的大门,拥抱接踵而至的不幸。

  如果一个妈妈过分依赖儿子,那么她其实相当于故意把他培养成了一个对女性需要感到恐惧和压迫的恨女型男。不论他在少年时期看起来多么老成持重,坚韧不拔,等他开始迎接成年生活,他一定会遇到“女人问题”。一个他心仪的女人向他表示痛苦或者需要,他就会觉得反感,愤怒,甚至蔑视对方。原因很简单,这个他爱着的女人让他想起了那个让他从小就觉得无助的妈妈。

  如果一个妈妈是无所不管的控制型妈妈,她对孩子从小到大,任何不适自己安排和同意的事情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这种女人必须掌控身边和家里的每一个人,而孩子绝对是她们第一位的控制对象,她们不请自来,践踏别人的隐私,做事越界。有一个控制型妈妈的男人会找一个同样强势的女性,然后在建立关系后,逐步的剥夺她们身上的能量,让她们屈服、依赖于自己。他在试图重写童年的那段历史,如果他可以控制一个强大的女人,那么就证明了自己比父亲强。

  实际上,女孩和妈妈亲近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她可以从妈妈那儿学到如何做一个女人,产生身份的认同感。而对于所有的男孩子而言,离开母亲才是真正的成长标志。

  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天可以离开自己。

  暴君父亲总是把孩子往母亲怀里赶,因为他们自己太恐怖了。而态度消极的父亲也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太不值得信赖和依靠了。这两种父亲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消极软弱的父亲不喜欢表达观点,他们更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消极父亲和控制型母亲,暴君父亲和受害者母亲,这两种组合是恨女型男的最常见家庭模式。

  许多恨女型男都会通过婚外情来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对爱的渴望,这些渴望都是孩童时期忽略、被拒绝的。

  这些男性都有女性问题,他们成年后对女性抱有一种非常矛盾的态度,既想亲近又想拒绝,既渴求又恐惧。而这种矛盾的情绪主要来源于他们幼年时期跟母亲的亲近。

  当孩子长大以后试图重写历史,他们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可以把这段写的更好,至少比童年的自己经历的那段好。

  想象自己是一座城堡,城堡的周围有一圈墙,这些墙都是用你的正面标签垒起来的,这些墙非常高大、坚固。这时,想象着你的城堡遭到了外界袭击,袭击你的正是用伴侣的负面标签做成的箭,这些箭正在射向你的城堡。这时候想象所有的箭都射在了正面标签垒成的城墙上,而且他们无法击穿城墙,纷纷坠落在地上,有些还折断了。在你强大的正面标签的保护下,城堡安然无损,这些负面的箭根本伤害不到你一丝一毫。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童年时期的伤口越大,她成年期的自我评价就越低。但是,不管伤害多大,只要你敢于正视而非躲避这些经历的存在,那么受伤的心灵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治愈。

  我们根本不可能遗忘那些伤害我们心灵的童年往事,我们可能会处于自我保护而把这些事掩埋到意识深处,或者给它们画个妆,妆扮成另外一种完全不真实的记忆。你越是粉饰、否认你的创伤,这些创伤就会变得越无所不在,越具有吞噬性。除非你还它们的本来面目,否则它们永远都不会放过你。

  如果想处理一个人成年期遇到的问题,就必须要扫清其童年期遇到的困扰,这是不可绕过的重要一步。

  阅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犹如一次对自己的心理治疗,书里记载了很多人的案例,而我们分明可以从这些案例里隐约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没有人可以回避问题,因为所有的逃避都是生活中永远的隐患,唯有直面问题,去把那一个个从童年以来伴随我们成长留下的痛苦记忆像脓包一样清理干净,并疗愈,我们的生活才可以轻装上路,继续前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抑郁的爱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