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10篇

2018-07-18 04: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10篇

  《大汉帝国在巴蜀》是一本由饶胜文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38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一):此刻才见青天——一部水平一流的蜀汉史

  在目前众多的三国史籍之中,此书是难得的上乘佳作。目前关于三国历史的史籍很多,专业类的三国史很多,对三国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了很详细的专业叙述同时,近年以来关于三国的通俗读物也不少,然而这类书籍虽然能以通俗的形式叙述三国史,但却缺乏深刻见解,多是根据已有史籍,使用一些现代流行语言重新叙述一遍而已,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然而,读了这一部《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确实让予赶到耳目一新。予学习三国史多年,所读过的三国史书有数十部之多。然而此时才算看到第一部具有深刻独到见解的蜀汉历史。作者军事地理学方面的资深学者,其学养不是那些业余的研究者所能比。其学养决定了其看待问题深度,所以在分析蜀汉历史的重要决策战略,都能运用军事地理学的专业素养。分析政治问题上,能看到很多别人所不注意的问题。如刘备夺取益州,占领汉中,汉中称王等问题,以往很多人只是站在蜀汉的一方叙述。而这些事件对整个孙刘联盟都是具有很重要影响的。作者难能可贵,在这些事件叙述中能充分注意到这点。又如世人多推崇隆中对,然而作者却分析出隆中对缺乏最根本的政治灵魂……对许多历史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这是全书独特之处,也是其价值所在

  作者对整个蜀汉史有了深刻认识,全书贯彻蜀汉天命的这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蜀汉兴亡的主线。其余如其经济、文化方面则少有叙述。此书不求面面俱到,恰恰是突出重点。这是此书极为重要的特点

  此书超出其他同类书籍的优点,在于不仅仅停留在叙述历史的层面。现在一般的历史读物,肤浅地停留在用新形式把历史复述一遍,大有说书的意味。然而此书着重在于分析,分析历史的前因后果,以及其影响。在深刻分析和思考上,此书远远胜于其他同类书籍。

  语言形式上,作者不认同近年以来流行的采用流行语言叙述历史的方式。作者在运用流畅、专业、客观的语言,冷静地分析历史。同时,此书也注重可读性。没有空话、套话。显示了作者的功力之深。当然,如果对蜀汉历史缺乏一定的功底,或者在历史学上涵养不足的读者,或许会觉得此书的趣味性不足,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甚至会令人昏昏。然而,这类讲故事的通俗读物太多了,作者不屑于肤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采用自身深厚学养,为读者奉献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著作。在茫茫的通俗读物之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与其花费太多时间去读那些大同小异的通俗读物,不如多花时间来精心学习这部难得一见的蜀汉史!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二):五丈原的星光

  关于董承衣带真伪

  陶谦及徐州的士民们把安徐州的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他在徐州成就英雄之姿,却在许昌与曹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回看仍追随他的徐州士民,刘备情何以堪?董承的密谋促成了他与曹操的决裂,曹操派他去徐州拦截袁术则提供了一个最好不过的契机

  Comments:因此,即使衣带诏非汉帝所书,然而对于刘备而言,这只能是汉帝所书,也必须是。

  关于青徐时代结束之后的刘备(初平二年191涉足青州,兴平元年194踏入徐州,建安五年200最后一次离开徐州):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呢?他曾跟公孙瓒站在一起对抗袁绍,又曾跟陶谦站在一起对抗曹操,又曾跟曹操站在一起对抗袁术,又曾跟袁绍站在一起对抗曹操。以英雄之姿,游身于如此之多复杂而对立的关系中间,在汉末的群雄中,也未有第二人。

  刘备虽然成就了英雄之名,但其生平事业定位远未清晰。当他来到南方时,人马零落无用武之地,只有一个空空的英雄之名。他需要找到未来方向,也需要找到事业的主题

  隆中对: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为孙刘联合抗曹赋予政治主题的是周瑜。周瑜把曹操定位为“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既然曹操是“汉贼”,那么,抗曹的举动变成了“为汉家除残去秽”,而不是对许昌汉廷的背叛。这一定位足以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对抗。周瑜的定位便是基于善恶忠奸的价值评判,立足于东汉王朝的政治框架之内。

  二张的桓文之业:

  张纮以齐桓、晋文匡扶周室的霸业为参照,建议孙策将开拓江东的事业定位为乃父孙坚讨董伐逆的勋业的继续,是匡扶王室的桓文之业。开拓江东,兼并荆扬,诛除群秽,匡扶汉室。这一定位的主旨是切割跟逆臣袁术的关系,重建跟汉廷的政治关系。

  虽然许昌的汉廷是一个贯彻曹操意志的汉廷,但曹操毕竟挟汉室以为名,抗拒他的同时也意味着对抗汉廷。这跟匡扶汉室的桓文之业的政治定位相违背。这是张昭等人最主要的顾虑

  周瑜、鲁肃推动的江东帝业:

  “……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周瑜下一步的目标便是沿长江西进,取益州、汉中,直至与凉州的马超结援,然后攻占襄阳,以蹙曹操,图取北方。一千年后,南宋的陈亮同样站在江南这个基础上谋划北伐中原,他为周瑜的这个策划击节赞赏,称“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并断言“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

  后周瑜时代的江东帝业:

  ……跟周鲁二人有着同样区别的是吕蒙。吕蒙虽与周瑜一样排斥联盟,但在政治目标上,他们相去甚远。周瑜致力于成就江东新的帝业,吕蒙则将江东事业拉回到据保江东的霸业上来,从而将江东事业推向第三种定位。

  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这是对孙曹既往关系史的概括

  刘备通过称汉中王,行大司马事,讲自己塑造成了刘邦和刘秀事业的继承人。日后刘备在称帝时的告天之文中,更明确的将自己的帝业概括为“嗣武二祖”,即刘备的帝业将是汉高祖刘备和汉世祖刘秀帝业的再次复兴。不过,刘备此举实际上也表达出了,他将要完成的是刘秀式的汉室复兴,即复兴一个由刘备本人而不是汉献帝所代表的汉室。

  关于刘备称帝:

  ……《零陵先贤传》中提到:“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这当然只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却是以建安二十五年以来的中原局势为基础的。这一年,曹操病死,曹丕代汉,都是震动天下的大事,“中夏人情未一”的情况在一定程度肯定存在的。这应该是刘备讨贼的有利时机。可是,曹操病死,刘备未有一旅之师,北向中原;曹丕代汉,刘备未有一纸檄文,声讨其罪。相反,刘备急于自立称帝,示意群儒鼓噪,为自己称帝制造舆论。费诗认为“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刘巴认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其重点均是针对刘备把自立称帝置于比讨贼更优先的位置

  东晋习凿齿以“创本之君,须大定而后正己;篡统之主,俟速建以系众心”立论。

  夷陵之战:

  (刘备出兵东征后)孙权的求和之举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得到刘备的谅解而达成和好,他通过这样的一个求和过程成功的凸显出一个负面形象的刘备:为一己之私,怒而兴兵。孙权的求和之举,是一手成功的政治牌。通过这手牌,孙权成功地将各方看待眼下孙刘之争的视域定位在报仇与争地上,避开了自己背盟降曹的政治软肋,消解了刘备的道义优势

  关于永安托孤:

  刘备称帝时,以“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来表明刘氏仍享有天命,他是刘邦和刘秀事业的继承者,他将“恭行天罚”,完成汉室的再次复兴。现在,蜀汉遭遇空前的挫折,刘备本人也行将死去。这一情势将引发的最大危机是其帝业的合法性危机。帝业的合法性危机,不仅仅关系到复兴汉室的事业还有没有希望完成,更直接关系到蜀汉现有的这点基业能否保住。

  刘备称帝后的首度“恭行天罚”指向了孙权,却遭遇惨败。所谓的“天未悔祸”,似乎苍天并不垂青刘备。那么天命是否真如刘备称帝时所宣扬的那样仍垂青于刘氏?如果刘备再死去的话,那么他所宣扬的将像刘秀那样完成汉室的再度复兴,又如何可能?可以说,夷陵惨败和刘备的死,动摇了他在称帝时的告天之文中所阐述的那整套道理,那套道理是他帝业合法性的核心论述。当一个政权不再让人相信它有道理该存在的时候,它离消亡就不远了。

  关于北伐:

  蜀汉政权的存亡与盛衰,取决于复兴汉室的事业能否广大。北伐是这一事业广大的最好体现。在北伐讨贼的旗帜上高扬起来的是汉室。只要汉室的信念仍在,蜀汉政权就是合法的。

  一如他(诸葛亮)在《正议》篇中表明过的,复兴汉室的事业是“据正道而临有罪”,此时,他定性蜀汉的北伐是“恭行天罚”,是“指讨凶逆”,是“除患宁乱”,是伐罪。如此定性北伐的政治性质,北伐才是善对恶、正义对不正义的战争;如此定性北伐,它才不是穷兵黩武,也不是争地逐利;如此定性北伐,它在蜀汉内部才能获得认同和支持,才能够产生凝聚力;如此定性北伐,它才能在北方产生号召力,以争取响应。更重要的是,如此定性北伐,致力于北伐的这个政权的政治定位才足够清晰:北伐的旌旗所指,曹氏为凶为逆为盗为篡,被攘夺的天下才仍是汉室的天下,而这个政权正代表汉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北伐在撑起汉室;也是在这种意义上,北伐在支撑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诸葛亮的北伐,首先是旨在挽回正在转移的天命——挽回正在流失的对汉室的认同,其次才是收复被攘夺的汉室疆土。

  秦陇地理形势对蜀军交通制约,构成蜀汉在战略上最致命的一大软肋。

  北伐作为一种军事行动,在出兵时机、战守方略上可容商略;但对蜀汉来说,北伐还具有支撑蜀汉政权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北伐在于讨贼,唯其为贼天下才是汉室的天下,蜀汉作为汉室的继承者,它的统治才具有合法性。而谯周的《仇国伦》,从理论否定了自诸葛亮以来蜀汉对于北伐的整套论述。当北伐的意义被消解,蜀汉政权合法性的支柱便被抽空。

  概言之,在内外两重意义上,北伐的意义均被消解。当北伐的意义被消解,巴蜀与汉室的关系也就悄悄消解。

  关于姜维:

  他心存汉室,汉室却已恍若故国;他身在大汉,却恍如羁旅托国。在这个国度,复兴汉室的理想已悄然消隐,复兴汉室的旗帜已然褪色。当复兴汉室的旗帜不再扬起,汉室就只能隐进历史。

  关于刘湛:

  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湛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湛哭于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之泣涕者。

  余论:

  从“虞夏之兴”和“汤武之王”中所阐发出的观念,铸就了中国古代政治游戏的基本规则。虞夏之兴,以“其德同天”作为帝王地位正当性基础;汤武之王,以“恭行天罚”作为武力诛伐的正当性基础。其德同天,就是天下为公;恭行天罚,就是吊民伐罪。

  如果说军事战略的灵魂是政治指导,那么,政治层面的战略,其灵魂是天下为公的道义主张和判明善恶的价值诉求。这是政治定位时的最高指导原则

  可以这样说,后世之所以尊蜀汉而赞诸葛亮,是把一种身处逆境而冀图复兴的希望投注在了诸葛亮身上;之所以作如是投注,还是因为诸葛亮在同样的逆势里生死以之地致力于北伐讨贼复兴汉室的卓绝身姿。放在——诸葛亮之于蜀汉、蜀汉之于汉室、汉室之于整个汉民族和汉文化——在这样一个愈渐深长的历史视镜里,看诸葛亮北伐,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幕:诸葛亮生死以之地致力于北伐,力挽汉室天命;而在对汉室跨域千年的频频回望里,他勉力北伐的身影,最终投映成了对政治道统和文化命脉简贞守护的形象。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三):当当网上的编辑推荐

  《布局天下》作者饶胜文沉潜七年之断代史力作。深厚的专业底蕴与晓畅的叙论语言完美结合,抹平专业著述与大众读物之间的沟壑。读者将在一段老生常谈的历史里,领略全然不同风景

  作者除谙熟史事之外,兼具军事历史地理、战略思想文化的深厚素养。全书一叙一论,皆富于广阔的战略视野和独到的专业视角,故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拜赐于汗牛充栋的演义、品评、细说和翻案文章,三国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时代,却也是最易误读的时代。本书则向读者展示:真正的还原历史,远不只是考证史料――遑论曲解史料――更将历史上的那些人与事还原到中国古代政治游戏规则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里。本书即置此背景,勿忘勿助间,引领读者于细微处见大势、于大势中勾提关键性节点;有张有弛中,引领读者从历史的兴亡里检讨成败得失。

  本书认为,三国时代,并非单纯英雄豪杰们智慧和勇武的秀场。所谓知人论世,方见人物真性情。本书将蜀汉人物群像,置于三国时代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双重背景里,引领读者同情地看待历史人物,从而更真切地看到他们的局限、努力和无奈,让读者于掩卷遐思之余,跟那些人物的志业与情怀,心神相契,惺惺相惜。

  作者在军事地理和战略思想领域有着深厚的素养,当年《布局天下》一书即藉此广获令誉。这点在本书中亦有精彩的发挥,为此一时期一些富于争议的问题,予以独到的解读。

  本书文笔优美,叙事流畅,持论清奇,让读者在经历一场愉快的阅读之余,获得清明的启迪。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四):这个季汉呀

  3.5

  有些观点是不是还没有用心考证哦,君可自取这个我记得策哥也说过类似的话?孙盛作为一个黑,对姜钟密谋那件事也说得很明白了,这个不可能作假。对于季汉合法性的讨论有点无聊,怎么讲,安内必须攘外吧。姜维后来有提增戍阴平(葛亮以前就告诫过他),也没得到准许,可以讲姜维政治斗争真的不行啊。说小姜策划了行刺费祎的,他有这个本事怎么不弄死黄皓是不是:)

  开头居然都不提先帝靠脸吃饭的事实,大耳朵祥瑞体质很强呀,十易其主投谁谁死(几乎 郭嘉要老曹软禁他,老曹不听。周瑜要孙权软禁他,也没成。

  孙十万在联盟里基本是吃亏没错。周瑜将死时知道伐蜀是不行了,默许鲁肃联盟,他死了之后,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陆逊也和孙十万说过不要跟曹魏耗了,大家在江东混吃等死。虽然这话是从保全家族角度说的,可二谋也知道是事实。

  小姜当然不是不知道季汉药丸。费祎大大也讲了,丞相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怎么做到呢(so sad)然而惨烈忠臣梗我可以吃一百年。刘备对二十七岁的葛亮不是个好选择,季汉对二十七岁的姜维也不是好选择。可是他们偏偏要在能够洞见的命运里耗尽一生。

  啊。妈的。我多么爱他们最狼狈、黯淡、无人知晓的时刻。先帝被吕布撵着四处跑的时候。小姜在成都待了五年没能北伐的时候。那样的日子里他们在想什么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