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10篇

2018-07-18 05: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10篇

  《我亲爱精神病患者》是一本由赵志明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00,页数:28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一):怎么读《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

  入口:青春自由书写

  可以先读《还钱的故事》,这是评分比较高的一篇。我不知道其他作家是怎么跨过青春期的写作的,或者说其他作家好像就不曾有过这种困扰。但于70年代作家群来说,这就像是一个问题,要么也可以说这就是它的特色。不是说这一点不好,像《荒野侦探》,不论是青春,还是文学,都是在理直气壮的谈论。而且还谈得那么好。

  文艺不一定全会带来快乐,读得进才是正道

  公众号:怎么读。(赠书赠碟目录见内)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二):《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亲爱的,我们跳舞吧

  疑惑 相信 祈祷 仰望 敬畏——题记

  严格意义上说,接下来我要敲的文字,组合起来不应该被称为书评,它更像是对这本书整个阅读过程的记叙。另外,它不像一篇书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会用第二人称来记述,谨以此来向一位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想到的天才致敬。

  而赵志明的《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同样是一部天才之作。所不同的,他使用我们熟悉语言讲述我们屡屡被忽略的好故事。

  ===============================================

  你不晓得自己为何会把这样一本书带回家——它的名字很怪,“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是讲精神病院励志故事吗?它的装帧更怪,上面画了一个好像不太愿意见人的孩子,在用手拼命的阻挡着什么——可能真的是一个关于精神病的故事吧。

  作者的名字是赵志明——很遗憾你知道自己很少会读没有听说过的人写的东西。你是个利己主义者,像你这样的人,最痛恨的就是浪费时间了。一旦读到一本用来骗稿费的书,简直得不偿失

  可你还是把它卖了下来。或许是因为“怪异”打动了你,让你有了要读它的冲动;或者是因为,你需要买完它找回的零钱来换挤公交的资格;亦或许是你受够了书店导购的眼神——她的潜台词似乎是,这种人来书店看,然后再去网上搜打折书,只想着占便宜

  你买下了它,在公交上居然有座,你窃喜着翻开它。一开始是两篇推荐文,两个不认识的人对作者一顿吹捧。你想,这两个人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书托吧,如果这个姓赵的写的真想他们这么好,怎么还没拿诺奖当大师,然后在北京三环里买房子呢?

  你摇摇头继续看下去。这是个短篇集,第一篇小说《I am Z》,你大概听说过巴尔扎克为自己小说的人物取名叫Z,只为了表达他是极度被压抑命运。但在这里的Z却并没有压抑,因为Z代表佐罗,代表征服和张扬。他原本是个孤儿,和一个老瞎子像两只蚂蚱一样被拴在一起,可是忽然有一天,他挣脱了,逃离了,并让所到之处都留下了Z的标记,像佐罗一样,直到他死,留给了人们困惑

  读完这个故事,你忽然有种很奇妙感觉,因为它不同于你所熟悉的那些故事,那些故事里要有好人要有坏人,要有一个要么圆满要么悲惨结局,可是在刚刚的故事里,你什么都没找到,就像是你经常做的那个梦,因为是梦,所以开始高潮和结局都不甚明晰,并且经常会被突如其来嘈杂打断。然而就是这样的故事,让你感到了前所未有真实。或许,梦才是离现实最近的东西吧。

  接下来的故事,你一口气读下来,这些故事看上去毫无关联,可却在冥冥中似乎有些牵扯。它们都发生在乡村里,那是一个让正坐在闷罐子似的公交车里穿行在都市中的你既熟悉又陌生地方。那里有山清水秀,可我们渴望的,是故事最初的模样,是心灵原本的真实。

  我不知道你要在闷罐子里呆多久,会不会久到可以把这本书看完。这其实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但读到后来,你会越发珍惜这些故事,这些梦境和呓语,这些不需要偶然和外力就可以得到的跳跃着的光怪陆离思绪

  现在,你回到了家里,可脑子里塞的还是关于这本书的事情。你匆忙地吃饭、洗漱、爬上床,按亮床头打算继续把这本书读完。或者,你迫不及待,想要把这本书和那个你以为懂你的最亲爱的人分享,告诉她你发现了怎样的好故事。

  她接过书,翻了翻,然后把它丢到了一边。

  “亲爱的,我们跳舞吧”。柳德米拉对你说。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三):我亲爱的作家,请你谦虚

  曾经有读者问我,豆瓣阅读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当然答不上来。

  实际情况是,我参加了两次豆瓣征文大赛,都没有入围过。我投过一次豆瓣阅读,但是回复也是因为风格不符。

  然后那个读者问,那赵志明的小说,为什么能发在豆瓣阅读呢?

  我怎么会知道呢。

  后来,我又在凤凰读书的青年作家栏目里看到了赵志明。(那里面有冯唐、阿乙、盛可以、颜歌等)。

  后来,赵志明又出来了一本书《万物停止生长时》。而我喜欢的作家阿乙也出了一本书《阳光猛烈,万物显形》。

  于是,我开始更好奇,赵志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作家?

  我买了书《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

  一翻开书,曹寇的序就把我吓了一跳。曹寇作为已经有功底已经成名的中间代作家,在序言里写: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小平是中国最好的小说家,没有限定语,比如“当代”、“青年”、“之一”什么。

  小平就是指赵志明。

  我看到这里,手心浸出了汗。这样的定断,是什么样的勇气才能说出的呀。

  李银河说当代写作者中,王小波第一,冯唐第二。

  李敖说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人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写作人,没有谦卑,到了时间评判时,那些狂傲之语,只会是一个笑话吧。

  就像冯唐的那些话一样,最终只能引得人们“春风十里,都不如你,行了吧?”的调侃

  读者其实并不傻的。不是你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读者就会信什么的。

  只是我会去想,那些说这些话的人,是为了友情?为了炒作?还是因为狂傲?因为无知?难道不会脸红?

  曹寇的序完了之后,又来了一个范筒的序。(范筒是谁呢?嗯,是豆瓣阅读的人。)范筒写:现在,对我而言,赵志明是我看过的当代最好的汉语小说家。

  至少,范筒先生还加了“我看过的”,“当代”两个限定语。或许你看过的作家真的不多呢。

  说了这么多,也把整本书看完了。

  其实我是很喜欢赵志明的。我也很崇敬他。

  他有很典型的文学青年的气质大学时因为写小说被别人当作怪胎,大学毕业后在南京,之后来北京,好像一直生活也飘荡。写作之路似乎也不容易。这是他的第一本书。

  我喜欢《一家人的晚上》。喝酒的父亲晚上还没回来,家里的孩子去找,母亲在家担忧,这些情绪太过真实,所以更加不好写。谁知道就死了呢?或许猜到已经死了的吧?我想起小时候也有人喝酒了就那样死掉的。尸体坐在大树下,大风从他脸上吹过。路过的人以为他睡着了。路过的人终于知道他死了。

  《钓鱼》也好。其实不是钓鱼也行,去和朋友喝酒,去找另外的女人,去深夜加班,去一个人游荡,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回到那个家里。

  《疯女的故事》,这种疯子也到处都有。她们好像疯了,又好像没有真疯。她们看似丑陋,其实很漂亮关键是,她们被人所遗弃。她们是异类。我小时候也见过那样的疯子,男疯子,把小弟弟露在外面满街跑,还去吓单身女孩,然后被暴打,女疯子,好像是因为感情原因而疯,也是衣衫褴褛。别人看她们都是看笑话。

  《还钱的故事》,那些乡村人明好暗斗,其实好面子,要比拼,像打太极拳一样。然而生活是苦的。又苦又要争斗,更加过不上好的生活。

  还有《I am Z》、《村庄落了一场大雪》等我也喜欢哇。

  这是一些我有很多共同记忆,但自己又写不出来的小说。这是胡安·鲁尔福那样的小说。

  当一个人寂寞地写着这样的小说时,这个人是值得敬佩的。

  只是,不要把他抬得那么高而已。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才能够谦虚地往前走。每个好的作家都应该有这种谦虚。

  我当然是希望赵志明写出更多好作品来的。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四):赵志明和他的小说

  有一阵我住在北京小平(赵志明)那里。小平比较脏乱差房间里有一瓶蜂蜜。每天晚上、又好像是早上,小平会拿着调羹去蜂蜜瓶里舀上一勺,放进嘴里。他在那里吃蜂蜜。我看到过多次这样的情景,不知道为什么,它们让我觉得小平是个好人,我相信这样的人写的东西。

  在小平的小说里,我看到感情,小平的那种感情。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准确、典型、感情,感情是最重要的,感情既准确又典型,可遇不可求。小平总是有感情。因为他生而为人,他就是有感情。他总是能写进去,他推己及人,写出了他自己。

  我非常记得《还钱》的结尾,“因为我们是穷人习惯被人怜悯,却不知道怎样去怜悯别人。”如果没有这一句,这个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呢,前面最舒服,我也觉得它不过就是那样。但小平一定会写出这一句,写到这里,这一句就一定被接着写出来。有多接着,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那是小平的方式。这一句不是维纳斯的断臂,因为它突出,它必须被舍弃。罗丹是对的。小平也是对的。我把这一句现在摘出来是不对的。我只是想说,它是必须的,它在这个小说的整体之中,它的到来让这个小说结晶为一种整体。

  在我们写作时,我们就是走到了一条路上,走在我们写的那个小说的路上,一个又一个,我们这样走下去。走在我们生活的路上,也走在我们写作的路上。我们投入其中,但是无论是在那条路上、最后它们大概就成了一回事,我们感情用事,又会是什么下场?我不知道。我要想想

  读小平的小说,使我有一种温暖,我想到我认识的小平,如见其人。现在是冬天,正是读小平的好季节。祝小平多写,一直写,慢写,快写,吃着蜂蜜写,抽着烟写,冬天写,春天也写,写到写不动,写到一生生生不息就这样写过去了,吧。

  也祝自己。

  2013年12月24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五):平静的悼念

  有人看完赵志明的小说集后评论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读完此书,我并不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相反,觉得这本书当得起这个称赞。还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好的小说家,没有任何限定词,读罢此书,我亦深以为然。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说高手民间,我时常觉得这话从一定层面上说出了多少隐匿民间的高手看淡名利后的潇洒不羁和自我放逐。他们无意与所谓主流话语权,争荣誉感,争读者群,争利益,他们就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一角守候着心灵那份永恒纯净粗茶淡饭一样过得有滋有味,写着或自己或别人的故事,说给有缘人听,作为茶余饭后话题,编织沉淀岁月记忆的画框,小心翼翼呵护被岁月晕染出的满满的情怀

  从他讲述的故事里,我读出了久远的年代下的穷困安详,读出了荒凉人世下的平静、无声,读出了命运的无常生命绽放、凋落,读出了生活其中的人简单辛劳的一生,或精彩,或坎坷,或幸福,或忧伤。看到那些从笔端流淌出的熟悉的文字,构筑出的熟悉的场景,勾勒出我回不去的记忆图景,掘开我深埋心底的记忆碎片,重新浇筑、拼接,生发出许多承载记忆的情节,仿佛都是亲身经历,是亲眼看到,无论好的坏的,都是我脑海挥之不去的真实。

  看似平实质朴的文字,其实暗潮涌动,一个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内心翻江倒海的人需要多大的耐性才压得住随情节蓬勃欲出的记忆的洪水?我相信那些一再出现意象并不是作者随心而来的匠心独运,而应是生活中某种真实的参照,倘若没有对生活细腻观察,倘若没有对生活入骨的思考,倘若没有对人世一生意义的求索,倘若没有把这淤积胸中的琐碎宣泄的欲望,倘若没有驾驭文字的才情,我想我们此生都会与这精心构筑的文字和意象擦肩而过

  我并不惊叹作者对故事情节的巧妙构思,也不惊叹作者对欲扬先抑的情感的拿捏,我惊叹于作者用通篇朴实的文字说出一段或久远或就在眼前的故事,我想这不是说故事,这是在说千万人的一生。看着那些被精心打磨过的文字,被故事自动推断出的情节,那些人物次第出场,演绎着生命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纠葛此时此刻,作者如你我一般,把自己植入场景,却又剥离出故事,像是见证一段沧桑历史局外人,像是记录普罗大众喜怒哀乐的民间史官,用文字让过去复活,用情感让记忆饱满,用真实让你我泪流满面

  人说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我想这根植于故土情怀的故事,这生发于你我之间的情怀,这生老死去的平静和生命无止境的流淌,那一场大雪,那一次别离,那一场农事,那一次等候,那一次死亡,都在诉说平凡生命的无止无尽,年少的情怀初开早已远去,穷困的年代还在心底回荡,记忆被不断刷新,离过去越来越遥远,留不住,终归都要归于黄土。但那一缕乡愁永无断绝。

  我感念的不是收获多少陌生人的悲凉故事,不是长了多少未曾接触的见识,是找到打包存储记忆的入口,只要我愿意,随时可以导入导出,永远把纯真的灵魂储存在久远的年代,储存在穷困不堪早已不再的故乡。我想每个活跃在故事里的人,每个被情节架构出的时代,都曾真实地发生,悲凉却不可避免。

  《I am Z》与《疯女的故事》让我恍然间回到童年深处,那些先天疾患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众人嘲弄的对象,还有那些经常流窜在乡村的傻子,乞丐,许多年以来都不能从我的记忆中抹去,烙印已在心中,及看到熟悉的场景,还是忍不住宣泄一番。《一家人的晚上》与《村庄落了一场大雪》,更让我感同身受,我以为作者在写我的故事,用一支笔把我的记忆撬开了一个小口,里面满满的都是对过去的存储。《还钱的故事》与《打赌5块钱》,更是让我想起了亲戚乡邻,只是长大后荣归故里,早已物是人非,要么作古,要么进城,不见旧时风景,感情无所寄,情感拥堵,总会在无人的时候默默地哭一场,算是不枉曾经的情分。

  我不知道作者在写这些华美篇章的时候会不会因了某件事某个人突然停笔思索良久,或是不自知的时候就已泪流满面。反正,我是把它看成对过去二十几年的祭奠。

  一开始的时候我被书名吸引,合上书的时候我对书里的故事记忆犹新,当我们不得不与过去说再见,当我们终于失去所有,当我们总会无端地伤心,莫名地感怀,似乎与现世的人生格格不入,除了用一支笔写下我们的病患史,对于过去,似乎再没有更好的排解之法了。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六):不真实是为了更真实

  小说里的故事好像总是发生在寒冷的冬夜,那种冷不是冻得像苹果一样的红脸蛋,那种雪花也不是晶莹剔透的八角形,那样的冬夜是狠狠地投向紧绷绷冰面的石头,石头屈服于冰面的纹丝不动,再无力去感觉冰面下的湍急流动。总是看到一半要往后翻翻,看看这个故事有多长,延缓心变成冰冷石头的速度。

  故事里的生活离现代的生活很远,苏北农村打出了一道远景,对我的意义在于,为没有在那儿生活过的我拉开一段阅读距离,距离产生想象,文字充斥着梦一样怪里怪气的味道,那些不真实是为了更真实。那些怪癖,那些传说,那些死亡的气息,那些腐烂的冤怨……所有外部的不真实都在一步步靠近内心的真实。有点儿恐怖,有点儿不想接受。之前看了作家的简介,我们的年龄差别不大,有着在同时代生活过的些许默契,那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明白的心思,也是无法言说的共鸣。

  人性抹平了地域差异性。故事里的那个地方以非主流的姿态冷静存在,没有因为时代的轰轰烈烈有一丝热乎气儿,空间和时间的强大面对人性的时候都泄了劲儿,不知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人性在不同的时空里通过基因顽强地遗传下去,那时那地方的人与这时这地方的人,有差别无分别,我们不过是通过不同的样子来经历着同样的情感,有着同样的迷惑和苦痛。

  在我的系统里有两类好书,一类是觉得好,还想再看一遍几遍,舍不得放下;一类是觉得好,想快点儿看完再也不看了。这本书属于第二类,夜太黑的时候不敢一个人看。每个故事的切入都有点儿愣,动态的,人物一头扎进文字堆里,寂静的文字排列成惊恐的队形,目光扫光后心拔凉。

  因为是中短篇小说集,应该是不同时期的作品收集在一起的,不知是以什么顺序编排的,作品与作品之间有些造影重叠,个人更偏好后半部的作品。人家明明写的是正常的小说,我却当惊悚小说看,还有些悬疑的意味。书中人的非常态过着常态的生活,正常人的非常心态,如同一张网,藏在文字丛林里,走着走着就被套牢。

  联想到前一段听到对《盗梦空间》的分析,用哲学的概念讲述了一个好莱坞的故事。这个理论对故事也同样适用。命运早已指出了那条道路,走在路上的人唱歌跳舞欢呼叹息悲泣疯狂执著放弃,终点还是一样的。

  中午听到一个发生在别人身边的遥远故事。她爸爸的爸爸去世早,在一个小县城,一个女人拉扯孩子太难了,所以婆婆只留下大伯,把其余的孩子都送人了,送的都不远,最远的在市里,其他的孩子都在身边只是长在别人家。

  话又说到十几年后,长大成人的大伯很争气,在银行工作,成了这一片有名有钱的成功榜样,给家里盖了一幢别墅那么大的房子。但是碍于老婆的威力,婆婆没有跟随大伯一家住到新家,而是一个人留在大伯建的老房子,虽然房子很大也不错,但是大房子显得孤独更大了。被送给别人家的孩子和原来的兄弟们亲不起来,和这家的兄弟们也走不近,所以他们和婆婆、大伯都保持着一定距离。婆婆的其他几个孩子虽然在一个地方,可是因为在人家长大,要照顾人家的父母和自己的生活,也难得来陪婆婆。她小时候放学会路过婆婆家进去看看,留在脑海里的就是婆婆一个人和门前的一条狗。

  前年婆婆生病了,80多的老太太不适合独居,大伯想接婆婆回家,老婆还是不同意,硬是把婆婆塞给了二伯,理由是二伯继养父母都过世了,有精力照顾婆婆。可是二伯的经济条件是大家庭里最差,家里住不下,只能在旁边在租个房子给婆婆住,平时多去照顾一下,最后婆婆去世都没有闭上眼睛。

  又过了一年大伯的老婆被诊断出有食道癌,她信佛平时舍不得吃喝省下的钱都捐给了寺庙,吃东西也很注意,被打上不健康标签的食物一律不吃,查出病后一年多的工夫人就没了。

  大伯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的腿有些毛病,不太利索,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也讨到了老婆,老婆为他生了儿子,因为想让儿子的教育条件好一些,老婆带着儿子去了市里,留下了他和大伯在家。今年中秋的时候,小儿子发了条微信,说这是妈妈不在的第一个中秋节,晚上8点多才吃上饭,很想妈妈。

  那个信佛患病的女子,婆婆的儿媳妇、大伯的老婆和小儿子的妈妈是一个人,又不太像一个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就想到了这本小说,或者是我看过了这本小说这个故事才活了起来。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七):做梦的赵志明(文:李黎)

  (说明:我把小说集寄给李黎,一再跟他说,一定要写篇书评。这个书评分两部分,前面的应该是05年写的。补写的部分应该是14年写的。我跟李黎是同窗,也是同袍,如果写作需要相濡以沫、需要共同对抗某些东西和投入战斗的话。我一贯喜欢说些惊人之语,李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仅帮我保留了我几乎所有的文字,而且记录了我很多荒诞不经的话语,他说要做本“小平语录”。十多年过去了,我可能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放松、放肆、无视,说那些童言无忌的话。因为年纪大了,怕出丑,不敢一如既往的天真,不敢把自己完全丢给想象力、语言,或者是一种朋友间单纯的表演和卖弄,有些话再也说不出来了,虽然遗憾,但也实在很正常。严格意义上说,这不像书评,更像是一篇怀念文章。情真意切,我感动坏了。)

  1

  我和小平(赵志明)是同学,不同班,宿舍也隔了一间,但我们经常一起上课,也经常一起玩。我们相同的爱好也很多,比如打扑克、踢足球、看球赛。

  我从1998年开始写东西,小说和诗歌,这让我在宿舍里成为一个怪物。不知怎么回事,小平知道了这回事,大概也看到了我写的东西,他似乎很激动。我现在能记得的是,过了大约一个月,他也写东西,一本十六开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诗歌,很多都和他的老家有关,还有关于日本人打进溧阳县城的事。看着他潦草的字迹,我感觉他太狂野了,这么大的事情都敢去碰。当时都是手写,电脑随后几年才逐步进入日常工作。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届的中文系非师范专业里,有了两个写东西的怪物——其实根本不怪,我们一样的打扑克、踢足球、看电视,在熄灯之后胡说八道,或者在某些时间段里沉默得可怕。宿舍传达室里有个蒋师傅,人很好,我常常在熄灯之后到他那里,请他早点睡觉,我坐在他的面对宿舍门洞的桌子前,看看书,写几句,想想十多年来认识的女娘们。后来小平发现这是一个好玩的地方,就一起来,我们就争论一些文学问题。蒋师傅一边鼾声如雷一边面带微笑,似乎在说,两个小呆逼。

  我们两个总是在讨论一些问题,内容不重要,关键是形式,这种和当年的契诃夫、高尔基们类似的形式在20世纪末确实很落伍了。除了讨论,我们也确实表现出对一些文学中人的关注和一些作品、事情的亢奋,让死气沉沉的人们不适应。而我们在生活里的友谊被忽略掉了,我们有了一个可悲的文学青年的身份而被视作不会生活,或可以放弃生活。

  既然不适应,那么就去适应吧。到后来,同学们都适应了,几乎是认同。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喝酒时,大家都认同而且祝福了。他们不祝福我工作好收入高、早日买房娶老婆,而是祝福我写得越来越好,像巴金一样出名。这让我很害怕,我对巴金没有任何态度。对小平的祝福稍微柔和一点,这大致因为一直以来我是主角而他相对在后面一点,我更辛苦而他更随意;我面目可憎,而他讨人喜欢。

  这柔和乃至柔软的祝福也让人觉得,是不是小平以后在“文学上的成就”不那么乐观?滕公子看不下去了,直截了当地说了一句:李黎,我觉得小平写得和你差不多。我赶紧附和说是的是的是的,绝对是。当时的场合,即使真有一个仪器测量出我写得比小平好,我也得认同滕公子的话,何况我知道,小平写得比我好太多,比我所知道和认识的所有人都好。别人都是外行,或者是不愿意捅破一层膜。

  1999年左右,我们发现有个杂志叫《芙蓉》,很生猛,于是给它投稿。我们完全不知道主编《芙蓉》的韩东就在南京。很快,小平的小说有了回音,要刊发,还让他寄去一张照片(那时电子邮件还没有正式使用)。小平于是去拍了一张写真寄了过去,是的,写真。我的没有回音,以至于多年后我确实记不得我到底有没有往《芙蓉》投稿了。为了掩饰失落、忽略失败,我就当自己没有这回事吧。我从不怀疑自己可以炮制一篇看上去很好很牛的小说,但明眼人都知道何谓先天不足何谓文如其人何谓气场和天赋,靠辛苦靠技术靠题材的投机解决不了品质问题。所以,很长时间里,我不提小平也写小说,或者干脆不提自己写小说。

  我对小平长期不变的印象中,有两件事很主要,一个是一篇叫做《梦的人》的小说,就是发在《芙蓉》上的。这是一个有病的人写的小说,正常人无论怎样挤压那点正常的智商都不可能写出来,而梦也成了小平的一个标签,这在下文会仔细说。

  另一个事物,就是小平酒后的事迹,从他说出酒话最厉害的有两句:鲁迅死了,啊……鲁迅死了!当时他抱着一棵树号啕大哭。

  主席啊,都是江青害了你啊!这是在第一句话之后一会说的,他应该抱着另外一棵树了。

  他说这两句话时我都不在场,我就是把这两句话拼凑到一起。总会有同学当面指出我的谬误。我不以为然,小平确实可以这样的嘛。

  2.

  毕业后,小平留在了南京。本来他应该去老家当老师,成为《幸福的北郊小院》里的一员,一个生活安全但内心不安的诗人,独守一方。我总是在想,假如小平在毕业时就离开南京,那以后我们以何种方式交往,会变成怎样的朋友?幸亏他没有走,这对他难说是幸运还是失策,但是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两个人,几乎就是一个集体,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依靠。我们一起度过了三年半的时间。一起度过,这个说法比较暧昧,但确实是,2001年11月起我搬来和他还有小鹅(另一个男同学)住在一起,和小鹅挤在一个房间里,小鹅为此要崩溃了,我也崩溃了。2002年9月我搬走,但两处住宅相距不过三百米,下楼上楼就到了对方的住处。期间小平不知为何在我这里住了一个月。2004年5月小平从小鹅那里搬走,住得稍远,但也在半小时以内。期间我们过着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日子,所谓不同,事件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所有的事情在程度上都加重了,一些问题变得异常严重,于是不同。问题是缺钱,缺女人,缺前途,缺安全感……写作几乎成了互相安慰的事情:我写,他看了觉得不错,也想写;他写,我深受刺激,更写,如此循环,不明显,但事实如此。

  缺钱的残害很深,我在毕业后在三牌楼住过半年,有一天他突然冲过来,把散落在桌子上的半塑料袋蛋卷全部吃光,几乎是用双手把那干燥的玩意强行塞进嘴里,眼睛像上翻,看着我说话但手指不停。而我也一样,2002年底到2003年秋天的十个月里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为了吃水饺而在球赛中途自告奋勇跑很远的路去买,小平和小鹅都饿,但不想跑远;我或许不饿,但我害怕第二天没有吃的。

  逐渐地,钱和食物的问题大致解决了,但是我一直害怕它再次爆发出来,我没有能力重复一次,而小平在去北京前后,必须再度面对这些年一直摆脱不掉的烦躁乃至悲愤之情。

  3

  他是2004年11月4日去北京的。那几天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布什连任总统了,二是我父亲连任村长了,三是小平离开了。重要的不是日期,是北京,他不应该去北京的。在南京,他在什么都缺的时候,不会缺同学朋友。而在北京,问题要复杂很多。更何况他必然会缺女人,缺少很慢的节奏和一块空旷的踢球场地。没有朋友,他就不能喝酒;而难得一喝,就会大醉,这让醉直接上升为伤身而不是单纯的喝醉。

  不能喝酒,就多做梦。我写这文章,是因为两件事,第二件是因为小平他又狠狠做梦了。

  第一件事是,一天,我站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那片树林,突然想起来,自从年后小平去北京之后,我和他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任何联系了。半个月,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可能,那么就是他毕业后回了老家,或者在2002年时因为吵架而真的分道扬镳了。现在,我们没有问题,却没有联系,似乎这个事实反证了他的处境:他已经离开。似乎以前那些没有发生的事,在现在被证明在发生着。小平不是去了北京,而是在2001年回到了溧阳,或者在2002年和我吵得再无来往了。

  事实是,他远离南京,去了北京。在他的计划里,没有回南京这一条,他打算在北京之后“四处流浪”,说流浪,就是任凭工作机会把他带到一个个城市,这也包括南京。但机会在前,南京在后。他大概也想任一个个女人把他带往各个城市,能停就停,该走就走。

  我当时想,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他真的走远了,在另外的地方有新的生活或者过着不成其为生活的生活,疏远了南京和南京的朋友。如果真的这样,那就让他过去吧,让我在他的生活里成为过去吧。再狠一点,当他已经死了,或者当我死了。开始意味着结束,1998年开始的友谊,可以在任何一年结束。1998年不是开天辟地,它无法和永远相对应。

  4

  我想,道理大致就是这样的,小平(更不用说其他更多的人),都有一天会像往日一样不再出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个不再出现,又包括对方的消失和自己的消失。关于我的消失,应该这样表述,终有一天,和我相处了一辈子的小平(当然还有其他人)也无法阻止我一下子死掉了。我没了命,自然不会有朋友。

  看看,我把已经和小平半个月没有联系这件事放入一个漫长得几乎虚无的时间段里来考虑,得出了一个简单又伤人的道理,一个毫无办法的结论。

  5

  第二个原因就是小平做的梦。

  得出那狗屁道理的晚上,我如往常一样步行回家,大街上全都是人,每个人似乎都是一团结结实实的即将跃入眼帘的悲伤,我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各种情绪,想让情绪爆发出来,但这个情绪太抽象,没有实情,也就是说没有导火索可以让它爆发。我只能走着,脚下的大地实在又虚无,就像实在又虚无的时间。

  小平发消息来说:

  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里我能记得你的手机号码。还有小诺的,我换手机时根本没存她的,过了这么久还能记得,妈的……

  他的消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关于我,几乎是表扬我,因此我不能得意,必须谦虚地沉默。另一部分关于小诺,这个女孩和小平到底如何,确切地说,是小平到底如何在头脑里处理小诺,我无法知道。我只能回他个很无聊的消息,我打了两个字:

  多少?

  他回了。这下,我也有小诺的电话号码了。小平不仅做梦,而且梦到了小诺的手机号码,更过分的是,在醒来之后,他居然还能记得。在梦醒之后还能记得具体数字,那么应该更能记得梦里的一切,可以想见,小平现在做梦的水准已经超过以往,已经融合进了喝醉的威力,已经取代了白天的记忆。

  要是梦里他和小诺酣畅淋漓地做爱,那么白天他一定犹如继续。而白天整天做爱,梦里肯定还能梦到;第二天白天又能继续,如此循环,日夜不息。我祝愿小平能在这个梦里开个好头,领悟得道。

  那天晚上,我也做了个梦,非常简单:在梦里滕公子骂我和小平,你们两个逼养的,两个文人!很显然,这是1999年左右的滕公子在骂我们,而小平似乎没说什么,忍着。到了2004年,我们三个一起喝酒时,小平用他2004年的话大骂:文你妈逼!我把文人塞你妈逼里去!

  滕公子很生气,他质问小平:你个逼养的!你说,你怎么能把文人塞进去?你说你怎么塞?你告诉老子!

  小平可不可支地说,怎么塞,那还不简单,慢慢塞啊。

  滕公子说,你怎么塞也塞不进去啊,你为什么说把文人塞进去,你个逼养的?

  小平大概想说:弄碎了塞进去。但是我想,奇怪啊,滕公子他不追究小平要塞他妈,而是追究拿文人塞,似乎他是说,塞我妈可以,但把文人塞进去就不行。

  想到这里我哈哈大笑,笑醒了。

  补:

  转眼八年过去了。我在2006年工作安稳下来,并在那年国庆结婚。后果是时间被剥夺去两重,剩下的时间满足低级趣味可以,写小说越来越勉为其难。面对自己以往写下的那么多小说,我有些难过。年轻时做事不认真,现在没力气继续或者重头再来了。这些年,生活达到了“猪圈里的理想”水准,总是让我饱嗝连连。我总在想,以后再写,争取写得比曹寇小平好,以后……而这期间小平也不怎么写小说了,原因或许相反,动荡不安,始终没有踏实的日子。近一两年,在曹寇和其他人的催促下,他也会捣鼓几篇出来。

  但是小平已经完成了一个小说家青年时代的足够好的作品了,《还钱的故事》等几篇已然超过了史上所有真假大师们在这个年龄的水准,小说中的极品。小平的小说总篇目不多,最好的几篇都在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里面。但这本书只是一个截面,不能反映出小平的整体。整体上,小平还是如多年前一样,对一切细微之处兴致勃勃,匪夷所思,对所有概念的、宏大的和耀武扬威的事物敬而远之。他如同一个天才一样自动回避掉了所有徒有其表的事物,无论其多么庞大,而他感兴趣的事物都充满了朴素的感情和起码的乐趣,外加一些青春期早期、青春期中期和青春期晚期的真诚的激动——女人们仔细看的话一定会感动异常。这一切的代价就是至今他还是没有发财,北京也没能让他发财。

  关于一篇篇小说的具体论述,由小平本人说较为真实,由曹寇或其他人来说更为隆重,我只是很奇怪这本书为什么叫《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和《屋顶长的一棵树》(曹寇的小说集)一样不可理喻。小平不是精神病患者,某种意义上,他是精神强大得过头了。早年间,他就习惯于不理会某些人某些事,会夸张地撇嘴,或者眯着眼睛,而不是像多位贤达那样逢人好好好、好好好。如今,在北京十年,他越发感觉可以对太多的事物不加理会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一书里,基本是天才的自言自语,复述梦,或者直接做梦,小说只是小平一件穿了多年的外衣。

  2005-3-17初稿

  2014-1-13补写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八):别一次性读完

  写作当然是一种自我表达,把它理解成一件完全私人的事情是合乎情理的。那么显而然的,读书也是一种自我理解。每个人的成长、所在的环境、接触的人和事所带来的感悟是不一样的,自我理解的土壤就是各自有差。

  作者的写作功力还是十分了得。如果只偶尔读其中一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么多故事集中在一起,并不怎么读的下去,故事本身并不吸引人,再加上作者本身奇特的叙事逻辑,让本不吸引人的故事更显得拒人千里之外。

  会写字的人多少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作为读者其实并不怎么关心这个作家到底想表达什么,读者最最朴素的问题只是这说的是个啥?说是简单直接的,而表达是拐弯抹角的,只有说的简单直接,表达才会具有启发的意义,表达应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但是在写了很多字之后就很容易会产生混乱,把说变得拐弯抹角,如此这般,就会演变出一个十分经典的难题。读者表示看不懂,写作的则表示是读者没文化。

  说说书吧。《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由14个故事组成,如果将这本书的读书节奏分成14次的话将是一场非常美妙的享受,如果一次性读完那会大大降低对此书的好感。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九):《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一次特别的读书经历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给我一次特别的读书经历。

  我买这书,原因有三,一是豆瓣读书里它的评价很高;二是,有读者给他的评价好的离谱,激发了我的好奇;三是有亲属患了忧郁症,我想能不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些关于精神病的知识。拿到这本书后,以上的原因全部被颠覆了。

  看完I am Z、钓鱼、疯女的故事、歌声后,我把这书扔到了一边,我觉得这书写的有点魔幻主义色彩了,这不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风格。而且我觉得作者写的也不怎么样,真心觉得上当了,后悔了。

  在一个宁静的有阳光的午后,孩子睡着了,我又翻起这本书,开始阅读 我是怎么来的、一家人的晚上、我的叔叔林海。感觉来了,非常好的感觉,渐入佳境。然后一口气把后面的都读完了,回过头来再看前面的几篇,就感觉和第一次阅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觉得前面的比后面的还好!这是多么奇特的一次读书旅行。

  这本书唤起了我的很多童年记忆,传统乡村的苦难与人情;地方特色的恐怖传说;乡村里那些没有结局的故事,是多么的切合实际情况啊!他没有讲的后半段有很多种可能,但是他讲的前半段确实是那样发生过。读书的过程,不再追求传统的故事的结局,而是追求感觉的延续。这种感觉也是特别的。

  我最喜欢的还是《村庄落了一场大雪》。传统乡村的冬天里的空巢老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怎样的一辈子?对村庄的描写最能勾起我童年已经模糊的记忆。这也是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回忆起来的感觉,电视剧或者电影是没有的。

  另外我也能感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北农村和江汉平原的农村有很多相似之处,宁静、平穷、单调、没有秘密、人情复杂而细微。

  前几篇I am Z、钓鱼、疯女的故事、歌声是一种风格,后面几篇是另一个风格,《另一种声音》写的最不好,《世上的光》前面还不错,到后面我就看不懂了。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读后感(十):我亲爱的精神病读者

  我看了两篇,再无兴趣看下去。为什么作者为这本小说集取这样一个名字呢?在目录中找,并无此章。我想这么奇怪的小说,作者大概是想只有精神病的读者才会爱读吧。

  有的评论家分析解构了小说中蕴藏的象征、反讽各种意义。恕我无法理解。如果小说承担了这些奇里古怪的任务,那还不如一篇电器使用说明书呢。

  能调动起读者情绪的小说就是受欢迎的小说。或悲或喜,或紧张或放松。而这本小说集带给我的情绪是无聊。

  一家之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