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2 05: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的读后感10篇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是一本由(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一):他是一团49公斤的愤怒 带着火焰而不是凝视

  “痛苦的是我还有很多话没说完就不得不走了”这是巴托克逃亡美国不久后于弥留之际的悲叹...作为一个自愿的犹太人,如果他不是坚强个人主义者,以个体形式独自对抗日耳曼帝国车轮的碾轧,他或 许不会在凄凉晚景中发此叹吁。

  好的小说开篇第一句就能抓住人心。长篇人物小说《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是瑞典作家谢尔·埃斯普马克写于他83岁高龄时,可能无法相信书中凝练的文字紧绷的节奏是出自一位老者笔下。仅100多页的小说更像是一部带着第三帝国流亡色彩的长剧、电影。大量的短句和谢尔擅长的诗歌写作法,以及书中一笔带过的人物、特殊历史事件、意像、思绪、人物内心独白元素增加了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这或许也是作者别有用心设计,生怕情节带入的太直接而破坏想象美感艺术,好比国画讲究留白,他希望读者能借助自身挖掘探寻的力量来进入他的思想,来解读这位“自愿的犹太人”和他“颓废派”的音乐王国

  “他是一团49公斤的愤怒,带着火焰而不是凝视”这是我理解的贝尔·巴托克的灵魂。在第三帝国的恐怖气氛蔓延整个欧洲的时代背景下,种族身份裹挟着犹太人的命运被推倒了历史洪流的浪尖,可能只是流亡途中一个叫不出名字小镇酒馆老板娘不怀好意的一句“你们没有定量供应卡吗?”就优雅的宣布了集中营和死亡的开始。即便如此,巴托克依然一无反顾的踏上这条不归路,一个自愿的犹太人,这无异于是自杀,他的倡议和作品都是对Nazi的直接挑战。他和第二任妻子蒂塔在灰狼穷追不舍的监视下,每一个今天都是场生死未卜赌注可想而知那是怎样一种绝望处境。当他们来到仅一步之遥的法国边界时,如影随形的危险再次逼近,酒馆里巴托克一系列动作和内心活动也是小说最精彩部分类似这样千钧一发场景随着巴托克的逃亡之旅一路上演,情节推进至此摆在读者面前的仿佛已不在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跌宕起伏画面感十足的冒险电影,甚至往昔欧洲二战电影中的零星片段也在眼前一一闪过。于读者来说我们体验的是一段永远不可复制的历史,于谢尔来说是对这位孤僻决然又满怀社会责任感音乐家的爱与尊重,于巴托克来说是在用自由生命实验他的自问——“几个四重奏的节拍果真能站在坦克行进的路上吗?”当他和妻子顺利逃亡至美国时已是身无一物的窘迫处境,新的生活或许要从百货公司服装店开始,但我相信这种没有牵绊洒脱是任何一位第三帝国的艺术家们都趋之若鹜的。

  巴托克的音乐与西方古典浪漫派有着截然的反差,他把整个匈牙利民族的DNA都镌刻在他的交响乐篇章中,悲怆而雄浑壮阔民谣风格是匈牙利民族的咏叹调。我想巴托克还是热爱欧洲的,虽然这片大陆给了他太多苦难和不正义,但就像书中写到的“他得离开欧洲,只有这样,他才能清楚表达欧洲。”有的时候离开才是爱的延续,只有这样才可以爱得更深沉更有生命力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二):微观的流亡路——读瑞典作家埃斯普马克《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

  刊载于2016年3月9日《音乐周报》

  故事由巴托克从纳粹控制下的法国南部逃难开始。

  作者用“狼人”来比喻纳粹分子,一路上巴托克提心吊胆地用他的灵敏听觉对抗“狼人”的嗅觉等候西班牙边境小镇的过关检查——心理描写自然有夸大与意识流的成分。当论及具体原因时,作者举出的依据之一是巴托克的第六弦乐四重奏令纳粹将领戈培尔惊恐:“没有和谐纪律,也无逻辑发展责任前奏主题素材一再重现,这坚持一定吓坏了他。”在作者的联想中, 戈陪尔这些'秩序残酷捍卫者"完成白天的任务后,本该坐到留声机前听一曲晚期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却被巴托克的音乐吓得坐立不安

  于是才有了全书的基本命题,像是一副漫画:巴托克穿着皱巴巴的匈牙利靴子, 对抗整个军队......最终他决定保全自己,“我得离开欧洲。只有这样,我才能清楚地表述欧洲。”

  第二个核心话题是巴托克的民歌收集工作,依作者的立意,匈牙利民歌中的'自由韵律和节拍发展"正与纳粹纪律性的前进节拍格格不入

  收集过程却甚为艰难:“(村民中)一个年纪较轻的说,这先生要从他们可怜的民歌弄出钱来!但他不会得逞......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紧张感觉释放。一个约70岁的男人保证,假如明天的吃喝和今天一样好,他就一定唱。 巴托克着了迷,这样的音乐才是匈牙利的。问题是,把音乐从村庄田野中分离出来时,如何能成功保存旋律中的香和涩,那马鬃的温热,犁摩擦石头的声音,小河姑娘们咯咯的笑,麦田上吹动的风浪..."

  这段无疑写得很是温情。故事里,柯达伊、多南伊、巴托克的孩子(例如谱写《小宇宙》的故事)、斯特拉文斯基、西盖蒂和梅纽因等人悉数出场,只是皆一闪而过。即便朋友众多,也无法扭转巴托克心中的孤独悲凉一星半点:” 他能欣赏勋伯格,让十二音调段落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但他的根是农人的音乐语言——这让他与现代音乐疏远。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及欣德米特都在新大陆找到了他们的位置。他却是无足轻重局外人,得留神外头的风.....“

  巴托克脱离纳粹,流亡美国之后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书中陈述得不太细。 作曲家的同胞艾尔诺.巴洛夫有过一篇文章《巴托克最后的日子》,说从前两次来美国的经历中,巴托克就已经清楚纽约(或美国)是一个有着什么样缺点地方,在欧洲所缠绕着他的是独裁专政, 而到了美国,他也被笼罩在了疾病经济困顿人情冷淡和一定程度孤立中,譬如找不到一处足够舒适居所, 经济仅差强人意等等。而且作曲家并未如愿在美赢得大的满足,我还记得一个具体例子是,他自己一直想做当钢琴教师,偏偏不巧,美利坚的高等学府都只肯为他安设一个作曲教授的位置。幸好有ASCAP(美国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家协会)为他垫付了患病期间的开销

  就文学题材选择而言,本书与匈牙利作家(同时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凯尔泰斯有高度的相仿,如对欧洲强权批判;然而按文风论,我感觉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施尼茨勒善于深度挖掘人物内心情感,喃喃独语的表述方式,与本书更为接近——译文中常有让人困惑之处,若拿着读诗的态度去读,会好一些,不是吗?所以不如这么说,这薄薄的百余页,将巴托克的生平隐藏在了一首大型散文诗里。

  回首望去,以艺术家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相当之多,但一般以纪传体面世(如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不用说,以忠实上品;如若真写成了小说体,虚构尺度到底该栏到哪条线,如《约翰.克里斯多夫》或《浮士德博士》,还真是千书千面。电影如著名的《莫扎特传》固然是成功案例,但转到纯文字时会不会变得天马行空

  笔者粗略翻过的、匈牙利人加尔·久尔吉·山道尔的《李斯特》,以及德国的孚希特万格虚构画家生平的《戈雅》(都是很老的汉译版本了),算是这一类“虚构艺术家传记”中为数不多佳作

  这么想来,本书所采用的大量幻想笔法,对巴托克精神层面的还原反倒是有帮助的。想必它自出版伊始,就不求精确度,而期望抽象美。正如书中所言:”通往巴托克私人生活的门是禁止开启的,就像他蓝胡子公爵的第七道门。”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三):音乐所打开的

  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巴托克(Béla Viktor János Bartók,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二十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之一,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勋伯格同时代人,经历略似。

  音乐是对现实的一种运算,一种对真实的抽象。它是神圣的,有根性,亦有宣示力。在文本中,巴托克幻化为音乐(艺术)的代称,尤其是民间音乐的代称。他是一首交响曲,是作为桥梁、民间风、非种族性、感觉的真观性的意义。当然音乐喻指更多,譬如纯粹声音,噪音信号动荡巨大制音器。

  巴托尔的另一个身份,是作为“自愿的犹太人”的流亡者,(曾受卢卡奇的庇护),被悬张的屠杀、灭裂、囚禁、钳制与之俱在。虽并非因被命名为“堕落艺术”受驱逐,却与其音乐创作中“对不同的性、民族、社会阶级年龄的广泛慷慨”的宗旨有着牵连。艺术所带来的自由、感性抵抗力,以及对权力超越,在不断地重置着真实。

  流亡既是不合法的和虚假的,又是灾难性的。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四):《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前言

  单独的一个人能抵抗强权吗?贝拉• 巴托克 相信可以。和遭受希特勒纳粹政权迫害的犹太艺术家团结在一起,他要求给算作“自愿的犹太人”。他也要求自己的音乐被称为“颓废的”,这是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不可饶恕的挑战。可巴托克坚信他的孤独抵抗里的力量,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置于危险。在这本书里,我们遇见的是1940年的一天,往美国逃难的途中,在法国南部的巴托克。

  巴托克也相信音乐是对抗那压倒性强权的真正威胁。“几个四重奏的节拍果真能站在坦克行进的路上吗? ”他问自己。他自答:一个站在官僚军事控制之外的艺术是构成对强权的明确威胁的自由个体。并且,在音乐中,这孤僻的作曲家跟随了自己的道路,朝向那给他后来的作品烙下特点简单、明确和空间

  从这本凝练的书里,我读出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双重肖像。从巴托克的图像里,我觉得能看到谢尔• 埃斯普马克——我丈夫——加上了从自己的个性和艺术喜好中拉出的重要特征比如说,他让巴托克有了惊人听力。这使巴托克在他的录音旅途中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条件遇见那些农民感知他们给他的音乐里的精细味道。然后,他为这音乐获得公正评价奋斗,“带着爱和尊重”,将其纳入自己的作品。

  以同样的方式,谢尔接近了那些他在自己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个人的特写镜头是他大量作品中的关键线条。贝拉• 巴托克和谢尔的系列小说《失忆》中的七个主人公在一起。同样也和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那些出现在谢尔的《黑银河》或《狼时间》里的人物在一起。巴托克的肖像基于详尽资料塑造。却因为对音乐家思想和情感的侦听而有了生命和深度。这肖像打上了谢尔对自己热爱的音乐的作曲家的同情印记

  我也以为,巴托克对权力的“无意义的抽象”的批评——那剥夺人的个性的——和谢尔有时对当下瑞典官僚主义者的批评有关。当个人的命运和私人的灾难减化为权力设备操作符号数字时会发生什么呢? 巴托克在书的最后对自己的审讯,我当然能认出来!“他对他的生命作了些什么?”他问他自己。以同样的方式,谢尔在两本新近的作品中审视了自己的潜在动机,《记忆说谎》及《狼时间》。在那里,他拨开了所有的浮渣——那遮盖了最下面的真实的——一个简单的木板,最终可以站立。

  同样地,我也看到,巴托克追求的形式的严格也对应着谢尔自己的风格理念。他的小说从来都不长。故事集中于那最精华的。多余字眼短语全部削去。这让文字绷紧,有时这是费力的。同时,多读上几回,每读一回,都能获得新发现

  也许秘密就在于,那宽大包容的想像力打开了存在而未想到的生活层面——巴托克是,谢尔•埃斯普马克也是。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作家自己体验的,却让巴托克接管的一个清晰印象。一次他睡在一间古老的农舍。入夜,他的屋子里闹起鬼来。充满了各种声音:哀号、唠叨、窃笑、警告和争吵。他发现,声音来自壁炉里薄薄的风门。主人拒绝了他理性解释。自然,他得到了个教训。也许那风门,是帮助死去的和幸存者找到联系装置。他自己不就是让逝去的站在我们面前的工具吗?

  谢尔•埃斯普马克的生活和写作的座右铭是“largesse”——一个法语表达,指对不同的性、民族、社会阶级和年龄的广泛慷慨。在贝拉•巴托克的肖像中,他让作曲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征服势力的语言是区别,他的是桥梁、兄弟情、感性的直观性。”

  Monica Lauritzen

  莫尼卡 •劳瑞琛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五):是一瞬,也是一生

  谢尔•埃斯普马克,这位瑞典学院终身院士、曾连续17年出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主席已经83岁了,但他的作品却总是能让人惊艳。恣意的想象、旺盛的生命从冷静的叙述和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结构紧密的布局中伸展出来,像新鲜的葡萄藤,青葱地爬满阅读者的长廊,一路编织进阳光的闪烁,泥土的沉静,果实的庄重还有花瓣在风中飞旋的轻盈。词语,意像,思绪和叙事,是密密的经纬线,连同阅读者一起编织进作品;又像是一个个路标,引领着读者穿越过谢尔葳蕤茂盛的思想丛林。

  读《失忆的年代》的《失忆》、《误解》、《蔑视》时是这样,读《巴托克:独自面对第三帝国》也是如此,甚至更是如此。如果说,系列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中的每一本都像是一出舞台剧,一出只有一个人出演的小剧场话剧,那么这部关于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作品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新浪潮电影。它演绎在纸面,又立体在读者的面前。

  时间起始在巴托克举杯的一瞬,时间又延展到了巴托克的一生。这个蓄积着49公斤的愤怒,随时准备和黑色雪佛莱中密探肉搏的男人,那个被皮疹折磨着羞涩地躲避镜头的五岁男孩;这个担忧着儿子将被独自撇在欧洲独自面对未来寻亲美国漫漫长途的父亲,那个面对母亲的探询因愧疚而焦躁又急于维护年轻妻子的儿子;这个努力用平静转移妻子的视线免得她惊惧的丈夫,那个在双钢琴的演奏中将音符凝固在凝视中的导师与爱人;这个怀疑着装满乐谱的行李会泄露他们出走欧洲的逃亡者,那个在边远的农舍中从收集到走入农人们的旋律、曲调和歌词的音乐家……

  长镜头,定格,闪回,快切,淡入,转黑,画外音,对话,新闻素材……一切属于电影的,都被谢尔信手拈来,拼贴出了1940法国南部小镇尼姆一个黄昏中的巴托克,他正要从这里出走欧洲流亡美国。这个“自愿的犹太人”,面对着整个第三帝国,脆弱,孤单,而又坚定,犹如站在坦克行进道路上的音符,轻盈,透明,而又不可摧毁。

  现在,过去,未来……此岸,彼岸,过往……时空在纸面上被裁剪,被折叠,被拉伸,被联接……就在巴托克举杯的这一瞬,他意识到,敌人追上了他。

  一瞬即一生。我们的一生是由多少个这样的一瞬构成,又是在哪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瞬被毫不迟疑地改写。一次,或者是无数次。我被这样的短,又被这样的长迷住了。我被这样的浓缩,又被这样的无限震撼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