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的进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的进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3 05: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的进程》读后感精选10篇

  《爱的进程》是一本由[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8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进程》读后感(一):艾丽丝·门罗《爱的进程》阅读札记

  2016.4.6

  今日开始读,读完头两个故事,分别是“爱的进程”以及“苔藓”,前者的叙事略微有些复杂,后者的人物关系设置的非常巧妙,两者都是情感内敛但暗流涌动的故事,有些伤感,但这种基调很喜欢

  2016.4.7

  同昨日一样,读了两篇。一篇是“双帽先生”,主要写兄弟关系,开始还以为是描述三角关系的故事;插叙用的很多,时间跨度较大,非线性叙事读起来有一定挑战可能的话,可以将不同时间段的故事分开整理,可能会更好地理解故事;情感描写微妙了,尤其是科林回忆“误杀”罗斯的那一段,非常地细腻;最后的结尾既伤感又动人,读起来有点想哭。

  另一篇是“蒙大拿的迈尔斯城”,主要写的是长辈与下一辈的关系,兼写了夫妻关系;写了三代人,祖辈父辈与父辈子辈的关系有天壤之别全家旅途之中的插叙用的很妙;另外有一处细节暗示了夫妻两人早已分开,叙述的是如此地简明,所处的位置是如此的不起眼,读起来让人惊讶,也只有大家才能如此“拿得起放得下”。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简直不能更精巧

  :翻译的不太好,我自己翻译过门罗,知道这其中难度有多大。要是周怡来译,不知会不会好点?

  2016.4.8

  今天还是读了两个短篇,其一是“发作”,其二是“奥兰治大街溜冰场的月亮”。门罗虽写的是短篇,但每一篇的信息量都巨大 — 不仅是技巧上的,而且也是内容上的 — 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这种高密度写作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原生活本真的片段,并且准确地捕捉生活原有的情绪底色

  “发作”(英文原名Fits,很难译,通俗地来说,就是“消极情绪或是身体不适突然地、短暂爆发”,译成“发作”,算是无功无过的译法)里我最关注的倒不是令人惊悚的命案,反倒是小镇居民近乎狂热的窥私癖以及看客心态,以及罗伯特与佩格夫妇表面波澜不惊、但私底下不为人知不堪回首往事,以及这段看似和美婚姻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隐藏裂痕(所谓“发作”,也可以理解和睦关系或是平衡破裂的导火索)。门罗对于主人公情绪的把握堪称教科书级别,这种隐忍,以及隐忍背后的不安焦虑猜疑心绪全都以一种含蓄方式展现给读者,像极了人们自身处于这种情况时应有的复杂心态。

  “奥兰治大街溜冰场的月亮”则是一个伤感的怀旧故事。返乡的主人公的回忆占据了小说的大半部分江山,主人公的三角关系构建的非常经典,也是角色间保持势均力敌状态重要保障 — 所以萨姆就算年老后成了大城市有头有脸的人物,且有钱有时间,也没有成为最终的赢家;而埃德加和卡丽这对“不合适的夫妇”哪怕是终老小城,也在自己的天地里活的自得其所。年轻时候三人的相识相知是故事着重描写的部分,而题目中的那个“月亮”(溜冰场里最别致的照明灯)则成了指引或是预告三人人生的明灯。最终他们一辈子也没能离开年轻时那座小镇,哪怕经历了逃离,哪怕有人离开,可他们最终的归宿,还是那个他们三人最初相遇的地方。不禁让我想到了The script的一首歌“The End Is Where I Begin”。

  2014.4.9

  继续每日两篇 — 读的再多就无法消化了,看见有读者说日读一篇是一种享受,深以为然。读两篇会有一些挑战,再读的更多,恐怕会“消化不良”,甚至饱受折磨。又及:心情差的时候慎独门罗,会对生活失去更多信心

  “杰斯和美瑞白丝”:终于有一篇关于友谊作品了,同样牵涉到不少母题【motif】。视角比较有趣,若换成美瑞白丝的视角,又是一个全新、并且意义完全不同的故事。臆想症的部分很精彩,“我”与美瑞白丝友谊的破灭稍有些戏剧性。值得关注的是辛德曼夫妇的感情走向,似乎映射出“我”与美瑞白丝的友谊的破灭【总归有些打破平衡与均势的元素在内,肯定不像表面那样不可思议】;最后添加的“多年以后”的桥段俗气,但对于理解“我”的种种行为动机稍有启发

  “爱斯基摩人”:别致的“第三者”的故事;开篇的叙述中心比较特别,居然没有放在主角身上,上飞机前的铺垫部分反而比上飞机后的部分精彩,飞机上的故事特别的梦幻作者的叙述也显得愈发不可靠,正是这种不可靠的叙述,活灵活现反映出了一个第三者的心路历程 — 说来也有些讽刺,玛丽·乔在飞机上还想着自己更愿意在诊所工作,可这种意愿背后的动机又明摆着并没有那么纯粹或是纯洁。这篇主要的看点是叙事手法节奏,故事的意义反倒一般。

  2016.4.10

  还是两个故事,今天读门罗读的很顺畅,也算是渐入佳境,慢慢习惯了她的叙事模式和写作的tone【此词难翻译,单译作“口吻语气”似乎有些单薄

  “怪胎”是一个有关于家庭的故事,也是这本集子里面最长的一篇,叙事的中心是紫罗兰【这个翻译有些诡异,三姐妹名字都翻译的很别致 – Opal Violet译作了“紫罗兰宝石”,Dawn Rose译作了“晨曦玫瑰”,Bonnie Hope译作了“美丽小希”,这些名字的翻译有待商榷,个人觉得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音译外加脚注注明英文原名和意思】,以她的生平串联起了三代人的“爱恨情仇”,主要写了亲情爱情,都是些家常里短,可呈现的方式时而哀伤,时而惊悚,时而诡异。上篇和下篇单做故事都很精彩,紫罗兰的一生平凡又不简单,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和情节,通过作者描写的一些细节可以推知,这种感觉相当奇妙。上篇最后部分与下篇最后部分相互呼应的感觉很好,也让这个故事一定程度上有了个圆满结局,在这本集子里算是个不错的收尾。

  “祈祷之圈”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疯人之家“这个词【在路内的《花街往事》里读到过这个标题,并且也一定程度上想到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可以把它理解做一个关于“中年/中产危机”或是所谓“七年之痒”的寓言故事;中间穿插着的少女的死亡简直太妙了,有种异质感精神病院的描写与混乱的家庭做对比,也是妙极。这篇的宗教意味可能是本集所有篇目中最强的,但也显露出了一种深深无奈感。特鲁迪这个角色刻画的略喜感,而造化弄人的情节设置【从第三者插足到被第三者】也让人只能感叹世事无常

  2016.4.11

  今天读完了最后一个故事“白山包”,这本集子前后花了八个多小时读完,每天读一到两个故事,读到最后,越读越喜欢;虽然没有当初读Dear Life那种惊喜满足感,不过也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写作技巧非常成熟,细节处理的无比细腻,写作风格基本成型,都是些小格局的故事,写的也不荡气回肠,却很容易击中人心,毕竟大多数故事真实的让人心碎,可作者偏偏能用优雅笔触大方坦然地把生活的真实底色呈献给读者。临到最后,想一想为何这部集子会命名为“爱的进程”(the progress of love)呢?一方面是集子中有一篇同名作品,另一方面“爱”显然不是个业已完成动作,而是一种延续的、正在进行的状态,抑或是不断得到刷新的境界,门罗书中的各位角色正是一遍又一遍地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爱的可能性与意义。Love never ends that easily.

  “白山包”的多视角叙事在小说中屡见不鲜,不过门罗用的不多(至少在这部小说集里面少见),三种声音,老中青三代,一家人的故事,极容易让人想到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当然,故事并不及福克纳那般悲天悯人或是充满戏剧性,只是些日常家庭生活即景,读起来淡淡的,可依旧可以感受到情感的暗潮涌动。门罗总是不乖乖地使用线性叙事,这种复杂的叙事选择有太多值得玩味之处。时间跨度长,每个人的部分里都有很多插叙,叙述不断地被各式各样的回忆打断,但每个人的叙述的部分又不重复,三个人的三个故事拼接在一起,方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很妙的处理,有点像是在暗示这是个破碎但又充满密切联系的家庭。每个部分都有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比如第一部分中戴尼斯眼中的木屋象征着家庭的重建),第二部分索菲裸泳后衣服被人拿走(象征着新一代与旧一代的隔阂冲突),第三部分伊莎贝尔的出轨(与第一部分戴尼斯的叙述相呼应),这样的阅读真的可以满足读者对于一个成熟作家应有的写作技巧的想象。当然,哀而不伤的基调永远是我的最爱,也是大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见功力之处。

  《爱的进程》读后感(二):女性人生进程是靠爱吗?

  艾丽丝门罗的作品是那种读得越多越欲罢不能,又不肯一次看完,看一本少一本。如果一定要拿一个中国女作家去类比的话,只说短篇,我能想到的唯有张爱玲。但是她们差距太大了,时间空间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张爱玲对人性的剖析非常震撼,但民国的人物读起来毕竟陌生了。门罗却不一样,六七十年代的加拿大小镇反而比民国更接近我们现代的生活。

  门罗的功力在于用一个短篇或者小中篇,构建起一个人甚至几代人的一生。《爱的进程》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叙述者、姨妈母亲和外祖母,通过很简单的情节就架构出了她们四人的一生。女性的人生进程是靠爱还是靠别的?

  最近的出轨传闻让吃瓜群众为之振奋,大家去剖析去评判诅咒去打压,用大白话讲人性的复杂,用几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故事去说明人性的复杂。也许是刚刚看过唐诺的《尽头》,关于文学讲得多也思考得多,可是从文字出现至今已历千年,如果对于人性我们还只是浅白地说说,未免对不起史上那些尽力去探索文学世界的人了,明明可以有一种更优雅更简洁也更平静说法。《苔藓》就是,分居或者离婚(文中没有明说)的丈夫带着现在的伴侣去看望妻子父亲,而他告诉妻子自己又爱上另一个年轻的女孩,希望她不要告诉现任的伴侣。很复杂的关系,可是在头发已花白的妻子看来(或者门罗自己看来),他没有什么应当被指责的,他只是不会爱,不懂得真正的爱情。所以即使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妻子,他也一样会逃离。但事实是,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唇齿相依。但是,对于那个后来被他当作姐妹的妻子,她也许是爱他的。

  门罗的故事其实都不沉重,没有宗教没有沉重的痛苦没有精神幻灭,只是发达国家小镇里的生活,但是在生活之上或者生活背后,隐隐浮现着一些人类自远古以来共同的特点,是每个人都理解的,不尖锐刻薄,就好像本该如此。她没有试图从生活中去竭力挖掘什么,只是表现出了生活的真相。而这真相并不会让人难堪回避拒绝,人类承认自己的弱点或者人性,仅此而已。

  《爱的进程》读后感(三):爱的进程 标记

  看了几本门罗的短片小说集,每篇都很独特。由于小故事太多总是弄混或找不到出处。因此真的需要标记备忘。

  《爱的进程》 父母相爱一生,相融以沫。母亲与她的父亲决裂,把父亲留给她的遗产投入火中。实系对祖父禁不住外界诱惑而背弃家庭的反动。 《苔藓》:夫妻之爱。身材严重走样的女人花心丈夫的隐忍,包含了对年华老去并生活在萧条环境下的无奈。 《双帽先生》:手足之情。从小时候欲除掉智障兄弟到成家后对兄弟过于谨慎呵护,其间的转变是想清楚累赘其实也是责任。 《蒙大拿的迈尔斯城》:亲子之爱。 女孩险遭溺水。每对父母都有时时担心疏忽子女夭亡的阴影可怜天下父母心! 。 《发作》:夫妻之爱。避免夫妻矛盾激化演变成惨剧,是如何让一个女人目睹血腥场面克制到冷酷地步的。 《奥兰治大街溜冰场的月亮》:男女之爱。相识于寒末,相守至濡沫。 《杰斯和美瑞白丝》:朋友之情。所谓发小,就是共同分享充分相信彼此虚构秘密,一旦捅破,友情化为乌有。 《爱斯基摩人》:小三的爱情。所谓大爱无情,女人一旦跳出依赖牢笼,私情即如云烟消散。所以海子有诗云: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怪胎》:姐妹之情。含辛茹苦的长姐,放弃自己的前程和爱情,负责操持家庭、照料幼妹及外甥。 《祈祷之圈》:夫妻之爱。妻子一次次放纵花心丈夫出轨的背后,是无数次的珠泪暗吞。 《白山包》:家庭之累。妻子以出轨飞行员来逃离美满家庭,隐含了女人对平淡生活的厌倦。

  《爱的进程》读后感(四):。。

  她的小说有种独一无二现实感。

  ——村上春树

  的确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爱的进程》聚焦恋人,夫妻,手足,亲子之间难解难分的郁结与爱。每一个人一生多多少少都会经历,再加上作者的讲述赋予同情,让人与现实相结合,更好的理解书中表达的内容。

  《爱的进程》有一篇蒙大拿的迈尔斯城,这一篇是关于亲子关系的短篇,有着对“家长”身份的思考。

  一段回老家的路,平凡的途经,却险些让小女儿丢了命。游泳池救生员说,因为现在不在营业时间,可以让女孩子们进去凉快下,但大人不行,我可以看着他们……让才几岁的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书里的父母觉得可行。书里针对的是这样一类生物型家长:并非基于为人父母的觉悟,而是基于繁衍后代的本能而成为父母的,所以书里写“他们对于孩子们的死亡、对于我的死亡给出了许可,这并非通过他们的话语或思想来达成,而是由他们生下孩子——生下了我——这个事实来完成的。”

  小说中的妈妈对母亲的概念有些想法,但是是关乎形象的想法,却不是关乎责任和义务的想法。就像网上比试的各路“辣妈”,误导性的将母亲身份的意义止于那种形象美。而任何身份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对心智和周到的诉求。我对那句“因为别无选择”感触挺大,孩子的出生是被动的,所以他的信赖并不是他选择的结果,在这一点上他没有自由可言,所以他期待的称职父母也只能靠父母选择要不要成为,辜负了,孩子也只能接受。可正因为只有一种选择,才万不可辜负。

  书中有许多篇章值得我们鉴赏,并结合实际反思。

  《爱的进程》读后感(五):你也能体谅

  在看《爱的进程》时,我被一段话打动——

  “在我心里,玛丽埃塔是独立的,没被吸纳进母亲成年的身体里,玛丽埃特还在她那个拉姆塞镇,在渥太华河边乱跑着哩。”

  如果你认真的去想,去想自己母亲的名字,是不是也能想到,以你母亲名字独立出来的那个生命体,正活泼的奔跑在一个你也许并不熟悉的旷野上。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母亲。就算这是一篇完全虚构的小说,这样的观察方式,也让人觉得动容。

  当你有力气,能够不动声色的回首自己的过往。那些始终陪伴着的人,必定都闪着温暖的光。光里有很多阴影,有些你唯恐避之不及,光可能还会刺眼,你只好捂住眼睛。但就算这一切都只能被归结在一个小小的终点时,善良的你,一定也能明白,也能体谅。

  《爱的进程》读后感(六):坚持,然后再坚持

  在这部小说集里,全部故事都用了多线交叉平行叙事模式,时间跨度往往在几十年涉及二三代人。人物关系上,有父母、亲子、手足、夫妻、恋人、姐妹等。与《逃离》相反,这里的主人公大多选择了坚守与自我牺牲。

  还是逐篇做个点评吧。

  《爱的进程》:父母之情。父母相敬如宾、共守清贫和不近人间烟火的生活,实系对祖父禁不住外界诱惑而背弃家庭的反动。

  《苔藓》:夫妻之爱。身材严重走样的女人对花心丈夫的隐忍,包含了对年华老去并生活在萧条环境下的无奈。

  《双帽先生》:手足之情。从小时候欲除掉智障兄弟到成家后对兄弟过于谨慎的呵护,其间的转变是想清楚了累赘其实也是责任。

  《蒙大拿的迈尔斯城》:亲子之爱。每对父母都有时时担心疏忽致子女夭亡的阴影,可怜天下父母心!

  《发作》:夫妻之爱。避免夫妻矛盾激化演变成惨剧,是如何让一个女人目睹血腥场面克制到冷酷地步的。

  《奥兰治大街溜冰场的月亮》:男女之爱。相识于寒末,相守至濡沫。

  《杰斯和美瑞白丝》:朋友之情。所谓发小,就是共同分享并充分相信彼此虚构的秘密,一旦捅破,友情即化为乌有。

  《爱斯基摩人》:小三的爱情。所谓大爱无情,女人一旦跳出依赖的牢笼,私情即如云烟消散。所以海子有诗云: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怪胎》:姐妹之情。含辛茹苦的长姐,放弃自己的前程和爱情,负责操持家庭、照料幼妹及外甥。

  《祈祷之圈》:夫妻之爱。妻子一次次放纵花心丈夫出轨的背后,是无数次的珠泪暗吞。

  《白山包》:家庭之累。妻子以出轨来逃离美满家庭,隐含了女人对平淡生活的厌倦。

  《爱的进程》读后感(七):杰斯和美瑞白丝

  一开始的时候是在哈工程的图书馆里,因为无聊而找的这本书。那时候八月份,困倦的下午天气又那么的燥热,是没有太多的心情看书的,因而前面的几篇的内容几乎都忘了,独独记得这个《杰斯和美瑞白丝》,我几乎要落下来泪来,它怎么能这么准确表达出小女生对友情,对爱情的内心的彷徨,自卑,矛盾。

  平凡的甚至有一些落后的女生杰茜,她和姑妈住在一起,姑妈是一个保洁员,甚至也给她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姑妈是一个古板保守的人,她不喜欢女生打扮花枝招展的,以杰茜的先天条件,然后后天成长环境,她不根本成为一个长相迷人的姑娘。

  但是悲哀就悲哀在于,在你年纪轻轻开始接触世界,在你初具自己想法的时候,往往你都是有些虚荣的。这不难理解,从一开始的井底之蛙突然上岸,你既不能完全去除你之前狂妄自大的想法,也开始不那么天真,自卑往往是你最好的内心写照。是曾经有过自大,才有的自卑。

  这种自卑,放在和同龄人的比较当中,更令人难以接受。杰茜就是这样,她和一个长相美丽,家境有钱的女生拥有了一段温柔,忠诚,无趣的友谊。在这边天真美好的友情中同样有各种各样的谎言和疏离。

  和耀眼的女生做朋友,总是虚荣与自卑并存。虚荣的是,所有的人都渴望着和这个女生做朋友,但是她偏偏只能你做好朋友,你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羡慕着你。和耀眼的女生站在一起,你似乎底气都足了一点,神色有一种扭捏的高兴。

  但是和着耀眼的女生一起玩,意味着你要放弃很多东西。比如你的想法,比如你的爱好。你会不自觉以她为尊,先询问她的意见,没有办法拒绝她的请求。很多时候你是不太开心的,因为她干涉了你的自由,让你的自尊大打折扣,她会告诉你应该这样穿衣服,应该怎样打扮自己,你觉得很受辱。

  杰茜和美瑞贝斯便是这样,一方面她和美瑞贝斯天天腻在一起,但是她会在美瑞贝斯说话的时候走神,不想搭话,直到她觉得她占上风,她有优势的时候。

  但是并不是说她们关系不好,相反的非常好。在哪个小女孩喜欢腻在一起的时候,估计她们连厕所都是一起上的。她们会做一场天真浪漫的幻想,幻想未来的对象,做一些对自身的挑战,比如一起看一个鬼片,害怕的抱在一起。做一些只有两个人懂的事情,比如杰茜叫杰斯,美瑞贝斯叫美瑞白丝。

  这样亲切又疏离的关系,渡过了大大小小的摩擦。最后转折点的疏离都是因为自尊收到了伤害。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和一个女生玩的很好,长大之后却没怎么说过话,印象中她太优秀了,她永远拿第一名,永远衣着光鲜,我可能做不到这样。

  杰斯为了找回在美瑞白丝哪里失掉的尊严,她撒谎说她工作的地方男主人喜欢她。她用言语描述了一种男主人对她深情至极的谎言,同时她也骗过了自己。在十几岁的年纪里,能证明自己最大的魅力莫过于有人喜欢自己。

  杰斯面对男主人的时候有时候会陷入她自己编织的谎言当中去,她还天真单纯学不会掩饰自己的表情,我会猜她可能会时不时的盯着男主人看,以证明男主人对她也是有一样的想法。像她这种一眼望到底的女孩子男主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她的想法。他摸了她的喉咙,她就能出神好几天。

  在凉亭里,他拆穿了她的想法。他一边用着残暴的言语在指出她对他的想法,是的,他说的是引诱。这些词语用在杰斯身上,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太过残忍,她并非这样,她只是想要拥有一个人的喜欢而已。另外他猥亵了杰斯,这对杰斯来说无疑是理想的破灭。她想的是被呵护,让自尊心得到满足,而这个男人用他的言语和他的行为彻彻底底把杰斯的尊严踩在了泥土里。有一个细节是,杰斯心里想恨不得他马上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我同样是和杰斯一样敏感的人,有时候感觉窘迫的事情,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忘了才好。

  所以杰斯和美瑞白丝说,她和他结束了。祸不单行,美瑞白丝根本就不再相信杰斯的谎言,她毫不留面拆穿了她的谎言。杰斯再也受不了了,她选择了绝交。这也不难理解,当你说错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尴尬的事情被拆穿之后,你的脸面没有地方存在,你只想躲起来,像鸵鸟一样躲起来。

  面对美瑞白丝的请求和好,杰斯表现的十分冷漠。原文里写:"我想摆脱她。我厌倦了她的抱怨和信任,她美丽的脸蛋和温柔的性格。我已经超越了她,不再需要她能提供的任何东西。还不止如此。她哭肿的眼睛、备受折磨的模样隐隐令我满足。我享受着伤害她的感觉。毫无疑问。我赢回了一点点在辛德曼家的凉亭里失去的东西,不管那是什么。"

  我们总是习惯用冷漠去对待别人以祈求能找回点什么东西。

  最后的最后,杰斯可以神气了一点,她现在是一名研究生并且还拿了奖学金,她的学习能力是不错的,或许这也是她勤奋的结果,她努力的弥补这先天的缺陷。而美瑞白丝却成为了普通的一名,她有些普通的工作,不普通的是她依然很美丽。

  杰斯终于有底气和她坐在一起,说着以前有多疯狂的事情,也说着以后会常常见面,但是大家内心里都知道对方都不是那么的情愿,她们平衡的友谊早就在哪个谎言拆穿的时候被打破了。

  小说的最后的那段文字令我伤心不已。

  那会儿,我感觉到了变化——从十五岁到十七岁,从十七岁到十九岁——却没意识到其实一直以来,我还是我。我看到梅瑞贝斯关在办公室里,更甜美、更丰满了,四周是她的点心和打字机,我看到辛德曼夫妇远在天边,陷在他们没完没了的博弈之中,可我自己却是变幻不定的,挥却了一个又一个梦想、谎言、誓言和错误。我不曾看出的是,拥抱着又决绝着的,其实是同一个我。我还以为我可以一遍遍重新来过,磕磕碰碰地走过世界而毫发无伤。

  我也想重新来过,每次回想那些不成熟的过去都觉得十分亏欠,我活在自我满足的自尊当中,冲动且易怒。想要重新来一遍,或者说一句对不起,时到今日我才发现认识自己有多重要。

  最近在翻和程风的聊天记录,也许真的是时间的错。在哪个时候我还没有能力去认清我自己,我还活在别人的眼光当中,顺应着别人的三观。也许当时并不是我不喜欢你,而是我没有办法处理别人看我的眼光,我宁愿做一个沉默的鸵鸟。

  长大之后会放弃很多以前坚持的东西,也知道了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希望我自己独立的思考,不应该顺应别人的别顺应,你是平等的个体,你应该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灵魂。

  《爱的进程》读后感(八):爱的进程:跳跃式记叙与多角度叙事造成的复杂观感

  门罗在爱的进程中通过事物串接起了一件件事件,如果我们以主人公”我“接到母亲死讯为“现在”的话,其他事件都可以算作”过去“,这些过去发生的事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了“现在的”叙述之中。门罗在这篇故事中常用的技法便是通过”物的关联“与“意识的关联”来完成时间的跳转。这些物品有“母亲头发的颜色” “我头发的颜色” “我的老式住宅” 而“意识则有”“母亲宗教信仰的诞生与演化”“母亲对其父亲的情感以及其对男人的态度“ ”我对男人嘲弄的态度“,虽然时间是不断地跳转的,但是这些可以被视作与爱关联的情感却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较大的稳定与一致性。30页的小说里面主要记叙了母亲幼时回忆其母亲自杀当天的情状、贝瑞儿的来访、母亲烧其父亲留下的3000元现金遗产,我的朋友在房子第二次转手时陪同我参观老屋。这些看似互不关联的事件被门罗巧妙地串接在一起,读者阅读时可以注意其叙述时间的跳转是如何实现的,从中可以一窥门罗高超的故事叙述能力。而即便一些看似生硬的叙述转接也有其难以察觉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便在于人“回忆”这项思维活动的特点。实际上,门罗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刻意模仿人回忆的特点——当我们回忆的时候,有些事件会莫名地跳进记忆里,而回忆之中事件的切换往往也会通过一些小细节完成。门罗在叙述中逼真地模仿了“回忆”这种思维活动。

  在这“回忆性”的叙述之中,门罗为主人公挑选的场景也十分有讲究,我们不难发现两个中心事件——“我”母亲对其母亲自杀一事的回忆与“我”母亲因为恨父亲而烧掉其遗留财产一事都有两个或以上的人物参与评价与叙述,这便是不同的角度,而这些角度再加上主人公“我”对这些叙述的评价;我由这些评价引发的自己的思考;与单纯基于自己经验的思考,多项来源编织在一起,让事件变得饱满,使得这些事件对于主题的揭示变得更有分量。门罗就是这样试图解释那微妙复杂的我们称之为“爱”的感情。就某种程度上,叙述的复杂度与门罗所想要呈现的感情的复杂度是有关联的,一般来说,要想要呈现微妙复杂的感情,作家需要构建一个复杂的叙述网络,门罗显然深谙此道。

  即使叙事方式很复杂,对读者构成的障碍不是很高,因为叙述的主要人物没有太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门罗的故事完成度很高,即使粗浅的阅读也能把握故事的脉络以及其想要传递的浅层信息。比起卡佛,她的每一篇故事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结局,都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性的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思考所以其故事虽有结尾却无尽头。读者可以对主人公的未来进行有限度的遐想,而该限度比卡佛所”预留“的要狭小得多。

  《爱的进程》读后感(九):每周一书《爱的进程》

  门罗这些年来在中国大火,主要还是因为她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缘故,否则又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来自加拿大乡村的老太太呢。

  虽说我不是一个以诺贝尔奖为论的读者,但是门罗作为近代特别是欧美文化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小说也是需要看看,了解一下的。为了让自己不要太过于失望(之前看诺奖得主的小说,不自觉会睡着,可能是太晦涩了吧),就选了一部中篇小说的合集《爱的进程》,看完之后再寻思是否要看其他的长篇小说。

  这只是一部中篇小说的合集,但是门罗的风格却是尽显无疑。她对于人物的洞察能力真是一绝,那种隐藏在文字中的细腻和情节的铺成也是让人叹为观之,真的没有办法想象一个久居在加拿大乡村里,不谙世事的老太太是怎样有一种了解人心的能力的,可能这就是作者本人的天赋异禀吧,实在叫人艳羡不已。

  书名是爱的进程,11篇中篇小说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写。有夫妻之间的爱情;有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换而言之,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爱。爱是很难用文字来描述的,但门罗还是用文字细腻地抓住了某些小细节,可能刚开始看的时候很难发现这些东西,但当你把整片小说都看完的时候,回想起来才记得你曾经看到了某些端倪,这种漫不经心的细节和描述会让人有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作者仿佛在编织一张大大的网,细细密密的,没有丝毫的破绽可言,自然而然地深陷其中。

  除了情节上的功底,门罗对于人性的刻画以及洞悉也是一流的。她知道人类的弱点,人性内的点点滴滴,并且用文字表达出来了,这也是天才作者才会有的本事。她客观地站在了旁观者的角度,这样描写出来的人物才具有客观性,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人性,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在门罗的描述下,可能因为文字的关系,并没有觉得可怕,相反,很是真切。

  门罗对于文字和语言的掌控也是大师级的。文字很清新,也不做作,不像国内有些作者为了文字而文字,门罗的文字是配合主题主旨的,不喧宾夺主,也不显得干巴巴,这的确是要考验作者的驾驭能力和文学功底的。门罗在这方面也非常出色。

  经典的东西才可以流芳百世,对于门罗的小说应该也适用吧。真心推荐大家看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