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吃鸟的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吃鸟的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6 05: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吃鸟的女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吃鸟的女孩》是一本由(阿根廷)萨曼塔·施维伯林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页数:11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一):伟大的遗志

  阿根廷新一代作家——萨曼塔·施维伯林正如书上所说,她继承了阿根廷文学的伟大遗志,当然这样说有点偏颇

  首篇就非常有《被占的宅子》的味道古怪有趣,带点神秘主义,游离于魔幻(应该说“不明现实”更合适)和现实之间,让人欲罢不能,摸不着头脑

  其他各篇的手笔也挺特别,有大师风范,像《我的兄弟瓦尔特》我看出了人类生存的非常困难境况,那么的黑暗。(要挖掘得很深才会品味不好意思

  像《地下》《以头撞地》《掘洞人》《伊尔曼》等给人的印象都非常强烈,真的非常有拉丁美洲前辈们那种文学味道。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句子那些意象,指涉,都能令人好好反思,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

  愿这份伟大的遗志能继续,阿门!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二):有时候需要有一块布蒙上眼睛

  书很薄,只有100多页,而且都是短篇,在阅读量上没什么压力,但是,在阅读感受上很有压力,字不多有后劲儿

  每篇看完都有不同程度生理心理不适感,那些文字都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一根根小棍或带尖儿的针,在心里一通搅和,让那些基本晒不着阳光底儿东西开始翻腾起来。

  人有个性也有共性,只是共性的部分通过个性的表现后,不一定能一下子看出来。例如,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讨厌孩子,但是有的人讨厌在背后,当着孩子还是有亲有爱,有的人讨厌的小心翼翼,很少有人挂在脸上让所有人都看明白,可是孩子能闻到讨厌的气息,孩子能与讨厌者保持安全距离。就像猫能巧妙识别熊孩子一样

  这个作家很会抓主要特征,擅于将共性的抽象的部分通过故事具象化再意象化,她先把想表达的点确定,然后给故事一个模样,散发出一种气息,你不必懂故事讲的是什么,你会找到她要表达的那种感觉。例如父母与孩子的隔阂,亲人间的疏离,恐怖愤怒情绪……你无法体察到的自己和别人可以在她的文字里看到。她的文字兼具了画、音乐的意象。想到她的极其敏感伤感,她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世界就像她的文字一样,她长期处在不适之中。

  有时候需要有一块布蒙上眼睛。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三):这个世界严重缺乏爱

  《荒原上》

  看起来是一对住在荒原上的夫妻祈求后代,他们还找到了同类,并且成功得到了。可是读到故事的最后,总觉得他们像是在抓捕野兽。看不懂。

  《我的兄弟瓦尔特》

  瓦尔特得了忧郁症,奇怪的是,自从他得病,他越消沉家里人情况却越变越好。家里人因为瓦尔特的存在开心,甚至有次聚会瓦尔特感冒来不了,所有人都不去了。瓦尔特的身边从不缺人陪,实际却并没有真正关心他的人,都是为了自己。

  《吃鸟的女孩》

  非常怪异的故事,女孩每天笔直地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到吃饭时间,就会吃父母给她准备好的活鸟,吃完还会害羞的笑。这个画面挺惊悚的。不过我的关注点是,从爸爸一开始的呕吐,无法接受,到最后去宠物店买了一只鸟给女孩吃。“之后我总有办法,对付着过下去”,感觉他接受了女孩,就像他回答女儿提问

  “爸爸,您爱我吗?”

  “当然了,我的宝贝,当然”。

  《愤怒如瘟疫蔓延》

  统计人口调查员来到边境村庄,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如静止一般,连日常生活踪迹都无处可寻。他为他们带来糖果,最后的画面让我觉得这些村民会把糖果与他一并吃干抹净。

  《杀死一条狗》

  加入组织门槛就是杀死一条狗,主角公园狗群中选了一条,但在最后下手时犹豫了,等待他的是有灵性的狗群。

  才发现故事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主角的名字

  《蝴蝶

  读完第一个想法是,蝴蝶就是孩子,家长想留住孩子,孩子却想要挣脱,想要自由,一个想走,一个想留,最终两败俱伤

  《地下》

  内陆的矿村中,孩子们看到地面上的隆起,于是全村的孩子们开始齐心协力的挖坑,但突然有一天,孩子们都消失了,家长们只看到地面上的凸起。家长们开始渐渐疯狂,地下仿佛变成了地上。没读懂。

  《最后一轮》

  刚开始的描述把我骗的啊,虽然很短小,却让我在真马与木马间徘徊。故事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其实老奶奶就是他妹妹吧?他也已经苍老,只是终老前的南柯一梦吧?

  《以头撞地》

  很有意思不怎么血腥的一篇。主人公在变成“种族主义者”前,撞过三个人的头,第一次是因为有人撕了他的画,第二次是有人欺负女孩子,第三次差点发生在女孩子的身上,但没有发生,说明其实主人公还是很善良的。第三次发生在一个无辜的韩国人身上。

  主角渴望友谊,试着去包容,去和解,甚至愿意改动自己最好的作品,但另一方却了无音讯,一点回应也没有。于是他的渴望发展成了愤怒。把愤怒迁怒到长得差不多人身上(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这就是第三个无辜的韩国人被打的理由

  我也没明白为什么韩国人忽然不理主人公了,真的是因为文化代沟

  比较讽刺的是,“人们说他是个种族主义者”,但他的画却卖出了几百万的高价。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明明是努力地想去融化这种文化代沟的,是韩国人辜负了他。

  喜欢妈妈说的:“这个世界严重缺乏爱。”

  富人请他作画,定制他们自己的头被砸开的画面,挂在客厅,如此的光明正大。让我想起朱川凑人写的《都市传说》中的《死者恋》,其中的主角也是名画家,同样的,富人买她画的尸体,他们买下后会在半夜拿出静静的欣赏。这两种,也是文化差异吗?

  《物品尺寸

  好悲伤的故事,其实恩里克一直都没有长大吧?以颜色的排列方式来整理物品,如此浪漫的的方式应该是小孩独有的眼光吧?因为同是孩子,才吸引到顾客。从他古怪的行为恭敬态度报告的方式看来,他一定被很严厉教育过。果然,结尾出现了一位凶狠母亲。感觉恩里克在玩具店里正在逐渐慢慢变成正常的孩子,变得挑食,会和别的孩子抢玩具,把喜欢的玩具藏在高处。可惜母亲找到了他。

  《掘洞人》

  着实没看懂,难道挖的是给他的坟墓

  《伊尔曼》

  非常荒诞的一篇,伊尔曼会让你发笑,感觉是伊尔曼一步步诱拐他们抢劫他的店,还是说他根本就是个行尸走肉?因为过着不想过的生活?

  《圣诞老人上门来》

  以小孩的视角,写不幸福家庭,父母双方都出轨了。

  《储存》

  孩子的提前到来,让这对夫妇觉得生活无法控制,他们寻求偏方,想让时光倒流。变态的是,这对夫妇,两方的家长都接受这个行为,并花了时间一步步实施。最后雏形的胎儿孕妇嘴里吐出并储存起来!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四):施维伯林:我的故事一半写在纸上,一半写进你的脑子

  听说萨曼塔•施维伯林(Samanta Schweblin)很久了,阿根廷美女作家,科塔萨尔接班人,这些标签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们约在咖啡馆见面,可能是上海的天气太过怪异,忽冷忽热,她一进门就说:“今天感觉糟透了,我大概感冒了。”

  她坐定后要了一杯美式咖啡,我们先用英语寒暄了几句,正式采访的时候,她得说西班牙语才觉得安全。

  施维伯林出生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在拉美大陆上是最像欧洲的国家,97%的人口是西班牙、意大利后裔。施维伯林不是西班牙语姓氏,她的祖上来自夹在德法之间的阿尔萨斯。

  在很多文艺青年想象中,杰出小说家都是三头六臂的强人,技巧超群,洞悉人性文采斐然。小说家们的沙龙聚会必然华山论剑一般精彩纷呈。其实小说家们私下聚在一起绝对不会切磋文学技巧,多半互相打听一下版税行情抱怨一下世风日下,再说说熟人八卦。听说萨曼塔在塞万提斯图书馆碰上周嘉宁,就交流了作家的穷困生活以及如何糊口的问题

  萨曼塔小时候有些自闭,到现在依然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为新书宣传都要硬着头皮演讲或是接受采访。她12岁那年自闭症状达到顶点决定拒绝说话。学校校长写信给她家人要求找心理医生鉴定证明她是正常人才可以继续留在学校。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她都没有说话。

  她很早就开始写作,写些短小的故事。家里人不停地敦促她去参加小说比赛,她被闹烦了,就决定去报个名,反正不会拿奖,正好可以封住家里人的嘴。结果,她在一年中拿下阿根廷三项文学奖的头奖,成了西语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两本短篇小说集出版后,英国老牌文学刊物《格兰塔》将她推上“最佳西班牙语青年作家”榜单,评论界盛赞她是科塔萨尔的接班人,连巴尔加斯•略萨也不吝溢美之词:“施维伯林是西班牙语文学最有希望的新生力量之一。她会有远大前程,对此我毫不怀疑。”

  《吃鸟的女孩》是施维伯林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西语原文是Pájaros en la Boca,“嘴里的鸟”,听上去更惊悚些。施维伯林很虐心,很重口,也很擅长制造悬念紧张感,你读着读着心就提到嗓子眼了,然后她在结尾处就狠狠地把你的心掐在嗓子眼,硬是不让掉下去。我和译者姚云青热烈讨论了其中好几篇神叨叨的故事,因为作者故意不写明白“这个”“那个”到底是什么,她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如坠云里雾里,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作者,就和负责版权代理的西班牙姑娘一来一回地电邮讨论。在很少见的情况下,作者会笔下开恩把故事点明,比如最后一篇《储存》,讲一个怀孕的女人寻求新疗法延迟生产,结尾一句是,“我轻柔地把她吐了出来”。这时你只能自己接住掉下来的下巴:哇,这也可以!

  =《外滩画报》

  =萨曼塔•施维伯林(Samanta Schweblin)

  :你的姓氏不像西语姓,是德国姓氏吗?

  :我祖父是阿尔萨斯人。他18岁就被强征入伍打仗,受了重伤,他妈妈就把他藏在家里地窖里,后来他伤快好了,但是我太祖母怕他又被抓回去打仗,就把他送上一艘去阿根廷的船。他在船上认识了我奶奶一见钟情,三个月后漂到阿根廷时已经是夫妻了。祖父在军队里的职位是侦察兵,要到处探查敌情,仔细观察敌方的活动,然后回来汇报,这工作跟文学其实挺像的。

  :那祖父给你讲了很多战时的故事吗?

  :祖父住在阿根廷南部,我们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所以平时不太经常见面。见面的时候他也从来不说战争时候的事,他的事儿都是听我奶奶和我叔祖父说的。叔祖父说有很多事情要等爷爷去世以后才会公布,现在他九十多了,还挺健康

  :听说你现在住在柏林?

  :德国给我一笔奖学金,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全心全意地写作,不用考虑生计问题,还能带上我的男朋友和狗一起去,真的很理想。但是有大把时间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男朋友有点无所事事,所以他就开了一间酒吧叫Gloria。我在不写作的时候会去柏林的塞万提斯学院教写作。柏林是个很酷的城市,当然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我永远的家,但在柏林住上几年也很好。

  :你有一只狗?那你写《杀死一条狗》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点心障碍

  :我其实很喜欢动物,所以才会写这么个故事。祖母以前常跟我说,人总是在考虑自己害怕的事情,比如痛苦、受伤、死亡等等。人对阴暗面好奇心生活中无法实现,但在文学里可以把它们展示出来。

  :我觉得你的很多小说都呈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紧张状态……

  :确切地说,应该是人在和自然的关系中发现自然是不可抗拒,也无法逃避的。自然是远远强于人的东西,所以人会对自然产生无可奈何恐惧感。我在写《吃鸟的女孩》的时候,生理上也有点不能接受,小女孩生吃活鸟想着就挺恶心的,但是扪心自问,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呢?我不是也经常吃鸟吗,鸡肉也是鸟肉啊,我跟这故事里的小孩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共识造成大家对吃活鸟感到不舒服,但对大自然来说,这再寻常不过了。

  :你在接受《格兰塔》采访时,提到过五位对你有影响的作家,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弗兰纳里•奥康纳、约翰•契佛、塞林格,这里一位西语作家都没有,那么你个人的文学环境是怎样的?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文学传统

  :对我来讲,阅读和写作的老师是不同的。我开始大量阅读是13岁到16岁,主要是拉美文学,博尔赫斯、科塔萨尔等等经典都读过。后来我自己学习写作时,开始读英美作家的作品,同时学习他们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所以在写作技法上,英文文学对我影响更大些。

  :如果说爆炸时期的作家是你的祖父辈,那么你怎么看待后爆炸时期的拉美作家?也就是相当于你父辈这一代的作家?

  :我读书的时候正好是爆炸期作家的书最畅销的时候,我父辈那一代的作家当时大致还在成型期,没有大规模的受众度。对小孩来说,往往更容易受到祖父的影响。而且文学爆炸期的成就实在太辉煌了,对我们的父辈作家来说其实是沉重的负担。要卸下重负,进入新的文学阶段是很辛苦的,但对我们这一代来说,经历了缓冲期,已经轻松了很多,现在年轻的拉美作家都挺个人化的。

  :你以前学过电影,你的小说画面感很强,有动作有对话,很适合拍成电影。通常大家普遍认为文学能够完胜于电影之处是心理描写,而你的小说里心理描写几乎没有。你觉得电影和文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电影和文学都有各自的强烈风格,很难做出平面比较。我的小说虽然没有很多心理描写,但是一直在和读者玩心理游戏,你读到结尾时,往往会发现小说戛然而止,但真正的结尾其实就在你的期待之中。我的故事一半写在纸上,还有一半就写进了你的脑子里。这一点电影很难做到。

  举个例子,如果要表现一张木桌,书里会写出现了一张木桌,读者会想象各自在生活中见过的各式各样的木桌,还不止一张,有海滩上用的,书房里用的,学校里用的等等。这里有一种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果拍电影的话,就得找一张真实的木桌,对它进行打灯光、聚焦、特写等等,所有的观众看到的都是这一张木桌。这就是电影和文学的区别。当然,电影和文学没法说谁好谁坏,它们有时平行有时互补,不是竞争关系。

  :你一直在写短篇,有没有写长篇的打算?

  :我下一本书里有两个比较长的短篇,一个五十页,一个八十页,但是写成长篇还是短篇的形式不是由我决定的,是由想法决定的。有的想法适合短篇,有的则适合长篇,重要的是想法,而不是长度或者体裁。

  写短篇小说其实给我造成了很多困扰,特别是出版社,文学编辑们似乎认为短篇小说家还处于练习阶段,写短篇是练练手,不写长篇就不算成熟作家。之前有很多很多人跟我说过,你短篇写得这么好,但是现在应该开始写长篇啦。我觉得很诧异,这好像是在否定我到目前为止所做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还好今年爱丽丝•门罗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这些写短篇的都松了口气,这下子总算有点合法性了,以后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人追着要我写长篇了。

  不过我现在又有了另外的难题,我已经被打上了短篇小说家的标签,如果要写长篇就很冒险,除非交出很棒的作品,不然恐怕短篇的成功也保不住。

  :有的作家先写结尾,有的作家从别人书里的话开始,你的小说的起始点是什么?

  :我的灵感通常来自于一幅画面或是一个场景,然后构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景,补充各种细节。比如《吃鸟的女孩》,我最先想到的画面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捂着嘴巴,眼神很惊恐。再想下去,她虽然眼神惊恐,但其实手掌下面捂着的嘴巴是在笑的,诡异的感觉就出来了,再想下去,就有一丝血迹顺着嘴角流下来……然后就有了《吃鸟的女孩》的故事。我去散步的时候会把故事的框架结构想好,等动笔的时候基本上腹稿已经打好了。我一开始就知道结尾应该怎样,所以结尾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五):脑洞奇遇记

  平时连恐怖片都不敢独自看的我,被这惊悚的书名逼得默默祈祷:拜托别太吓人!然而看完第一篇《荒原上》我的画风完全不在预期——纳尼?这就完了?到底怎么回事?我错过了什么?一脸懵逼=_=

  带着自我怀疑的忐忑继续,一口气读完全部14篇,于是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妖冶的行文,诡谲的走笔,高冷的主人公,惊惧的画面感,每个故事犹如一朵奇葩,简单粗暴地霸占着115页纸的版图,开的恣意冷冽。

  王安忆说:短篇小说是要仰仗奇情的。嗯嗯,大师说的对。但是写这书的,身为一枚女子,手笔狠辣至此,真绝!

  如果你以一番抽丝剥茧之后破获奇案的美好愿景来读这本书,那么骚瑞,我觉得你无法get那种快感了。因为你会发现丝抽的正爽突然就断了,故事发展正嗨“嘎——”一声game over了,你心中OS“如此行事诡异其中必有蹊跷,待我一探究竟”的话音还未落故事就结束了!你说绝不绝?

  《杀死一条狗》通篇冷血,末尾留白,让人脊背发凉。《以头撞地》一本正经地暴力倾向,胆小如鼠的我已经感觉到人身受到威胁。最后一篇《储存》,以我的下巴叭唧掉到地上完美收官。重口味,脑洞大,一言不合就急刹车,毫不留情地留下盯着最后一个句号的我,为到底要不要自行脑补残缺镜头而左右为难。萨曼塔·施维伯林,我记住这个任性的女人了,每个瞠目结舌的当口我仿佛都能看到她嘴角浮上的那一丝谜之微笑,透着一股小丫头恶作剧得逞的促狭,和魔性。

  正常(或不正常)如我,从小就有一个执念,觉得,黑暗中走廊尽头那扇门后面,正在发生着一切可能的事情。勾结、暗算、暴虐、血腥……尽管现实中不曾发生(或者说我压根不敢去看),但我对那扇门后面情景的想象从未停止。如果问我读《吃鸟的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就是回答。

  喜欢惊悚、悬疑题材,或者猎奇心重的小伙伴,相信你们会喜欢的。温馨提示:阅读过程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不适,请酌情阅读。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六):《荒原上》讲的啥?

  我没读懂,他们是狩猎还是在做什么?有看懂的人能回我一下吗? 啊。。。所我的评论太短了不给发表。《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荒原上》讲的啥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七):在荒原上我们吃鸟

  萨曼塔施维伯林的作品是令人惊异的。她用异常简短的文字就创造出一个封闭的世界,将你攥入其中。薄薄的100多页的篇幅却构造了14个短篇,足以全面展现令人震慑的现实映像。

  在《荒原上》我们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为“孕育”做着各种努力——类似于印第安萨满所做的求子仪式。我们在后面读到,他们对这种做法本身认为是可笑的,也就是说这种仪式本身脱离了信仰的根基。他们只是因为身处这样的“荒原”不得不这样做。在这荒原上,无法孕育生命。艾略特曾在20世纪初写出了长诗《荒原》。第一句就是“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本应是万物生发孕育生命的四月,在诗人笔下成为了最残忍荒凉的一个月。这首写于1922年的作品,展现了20世纪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明所面临的蛮荒境遇。不得不提一下,今年是一战百年。

  在这次阅读讨论中倒倒同学将《荒原上》解读为整本小说的基调和背景。这个认识非常有深度。在后面的讨论中,她还提到不久前“打工诗人”许立志的死——一位写了100首诗篇的诗人,最后还是无法避免如“一颗螺丝坠地”无人捡起的命运。一切似乎就是这样无法避免。因为我们就身处“荒原”,正变得越来越贫瘠的荒原。并且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比如在八月译者孙仲旭的离去。

  “他们应该先改变荒原。”倒倒说。

  我们能改变“荒原”吗?

  “我知道,之后我总有办法,对付着过下去。”

  这是《吃鸟的女孩》这篇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作者曾在访谈中提过她是如何构造出这篇小说的“我的脑海中先是出现了一个女孩吃鸟的画面,然后各种细节不断地补充进来使故事变得完整。”

  在故事中,这个四岁的意外来到这个“荒原”的小女孩因为父母的疏于照顾开始“吃活鸟”,令她的父母感到惊悚和无法接受。

  “你吃鸟,萨拉。”

  “是的,爸爸。”

  她咬着唇,羞涩的加了一句:

  “您也一样啊。”

  “你吃活的鸟,萨拉。”

  “是的,爸爸。”

  或许我们可以俯下身体试着用这个被视作“异类”的小女孩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都需要借助从外界获取的物质来补充生存下去的消耗——各种动物、植物及其他人所必需的物质。作者萨曼塔无非提供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让人重新认识自身。我个人的思考是我们究竟从何处获得生命力?我们又如何使之延续?也许小女孩正是因为父母的疏于照顾,只能从她所生活的荒原上唯一的“活物”—鸟笼中的鸟来获得补充。而她因为缺乏生命力整日呆在房间内,如同那些被吃她掉的鸟一般。或许,她正是通过不断进食自身而维系生命的延续。这是这篇小说真正惊悚之处。

  而父亲对此的反应只能是无能为力——“我知道,之后我总有办法,对付着过下去。”

  《以头撞地》中写一个自闭症天才画家仿佛是曾经自闭的作者自传

  《地下》写了一个矿区小镇的故事。“我”在深夜开车经过这个荒凉的小镇,想在酒吧喝点东西提提神。却听了一个让我寒意全无的故事——矿区的小孩子们在地上发现一处隆起,于是像大人们似的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挖掘工作”。随着他们的进展不断深入,有一天他们全都消失了,而他们掘开的深井也变成原来的隆起。他们的父母开始疯狂的挖掘寻找他们的孩子。

  萨曼塔曾在访谈中说,她的小说有一半是写在纸上,另一半是写在读者的脑海中。写在我脑海中的另一半是,我们天经地义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断向地底深处索取我们需要的矿藏。

  然而有一天,地底向人们索要了孩子作为祭品——正如我们向地底索要矿藏一般天经地义。而ZH同学的解读为,大人们不断寻找的正是他们自己,他们丢失了自己。

  《地下》之后还有一篇《掘洞人》延续了类似的主题,显然作者对“地底”“挖掘”这个主题抱有特别的审美。《掘洞人》这篇小说读来有着浓郁的“卡夫卡气质”。“我”因为感觉不适而来到海边一处租住的房子度假。却有个掘洞人称“我”为“老爷”,并且已经为我挖了一口直径一米、深不见底的洞,问我是否准备下去。这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

  也许是某种丧葬习俗,我还没有想出另一种解读。每个将死之人,将通过这种方式回归荒凉的母体,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循环。一种原始而粗犷,阴暗而窒息的氛围正是通过这篇小说渗透进我的脑海中,而正是这种气质构成了深刻的醒世意义。又或者,早已有个掘洞人替我们挖好一口深邃的坟墓,而我们也像小说开头所说的,要不是那个掘洞人就几乎掉入了洞中。甚而,我们正亲自挖着这样一口洞。但是小说中的掘洞人提醒我们,“老爷,洞是您的,您自己不能挖。”

  读完《吃鸟的女孩》我已经感觉不到寒冷

  《吃鸟的女孩》读后感(八):不错愕不成活

  在学校图书馆预约这本书的时候,还和室友开玩笑说,我要去借《吃鸟的女孩》了,好奇怪的名字喔。

  读了书后,我才真实感受到“奇怪”。

  14个短篇小故事,每一个都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然后戛然而止。搞不清楚作者到底想讲什么,是不是说明我没用心看?为了证明自己读有所得,我又翻回去看,前后对照着,期望找到作者暗藏的蛛丝马迹。就像当初看《嫌疑人X的献身》,第二次看的时候才发现东野圭吾在小说开篇看似无意描写的流浪汉替死鬼。

  这次抱着发现彩蛋的期待,我貌似没有得逞,作者压根没想着埋下伏笔。

  开篇《荒原上》就荒诞不已,《百年孤独》里布恩迪亚家族旺盛的繁衍能力在这片荒原上没有得到普及。采取各种方式殷切求子无果的保尔夫妇受邀去新晋“父母”家中做客,结果宴会突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逃命之旅。刚开始我一直很纠结那个“他”到底是什么。因为“他”太神秘,着笔太少,但两对夫妻最大的交集就是"ta"。保尔夫妇在阿尔诺尔家的激动难耐,激进地想一窥“ta”真容,但阿尔诺尔夫妇的遮遮掩掩不禁让人奇怪,总让我感觉阿家是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随时随地会将保尔夫妇迷晕在地,狠下毒手。就在我还吊着一颗心时,故事猝不及防反转,保尔先发制人,假借上厕所偷溜进“ta”房间,紧接着各种激烈碰撞,混乱中保尔夫妇受伤仓皇出逃,阿尔诺尔在后面死命追赶。然后留白,无穷的疑惑,您老自个儿感受去吧。第二次看的时候,我不再具体关注”ta"是什么,更多看两对夫妇有趣的反应,像围城里外的两种人,一个心心念念默默耕耘一丝不苟,一个有苦难言捉襟见肘粉饰太平。欲望在宽广的荒原上尽情显露,膨胀张扬。人不知何为所要,与兽无异。

  《我的兄弟瓦尔特》在我看来真的是个孤独的故事。瓦尔特的寂寞无法述说,这才是最致郁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打造着热闹和成功,然后炫耀狂欢。瓦尔特身边围绕着很多人,但所有人都当他是白痴,没有人真心愿意和白痴谈心的。他们只是借着这个可怜的小白痴证明自己的欢愉,谈着自己的事业。而文中的“我”和“我”的兄弟瓦尔特一样默默看着这个世界,生发出“他们怎么了,这可怕的场面到底是怎么了”的疑问,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里有句话是说:“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在我看来,是这个小短篇挺合适的注脚。

  大概是因为初看时在下午,躺在床上空调暖风微醺,睡意沉沉半梦半醒间不大太入戏,《吃鸟的女孩》真的没有引起我的不适。上课时,老师提过一系列问题:“袜子放在煮饭的锅里,你觉得脏吗,哪个更脏”,“干净的袜子放在煮饭锅里,你又觉得脏吗?” ,“干净的袜子放在干净的煮饭锅里后,这锅煮出来的饭你还会吃吗?”。想完他提的问题之后,很多不能接受也就没啥可在意的了。

  总之,这几个小故事初看觉得神经,带着疑惑再读一遍挺有趣。作者说,我管你什么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