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4 11:2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精选10篇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是一本由Thomas Cathcart / Daniel Klein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一):勇敢地谈论“死”这件事吧。

  死,作为哲学的终极命题,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显现出诗意和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甚至对死表示出渴求和向往。

  这实际上体现了人性的残忍。因为在我们谈论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直面死亡,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真的会像文字中表现得那么坦然从容吗?

  当你和父母、恋人、朋友争吵,当你躺在沙发上为了某件事赌气,其实追根溯源,一切的负面情绪,都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这是每个人痛苦的根源。

  如果生命是无止境的,那么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去经历我们想经历的哪怕看上去并不靠谱的事。比如做一个演员,一个环游世界的人,一个接吻高手。然而生命终将结束,我们痛苦自己不能成为每一个我们想成为的人,甚至担心,即便我们努力去做好这些人中的一个,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够。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是,又好像总是意识不到这件事。纠结于自己“是谁”,纠结自己不够富有,好像他会永远活下去一样。

  人,是“自为”的。人没有本质,他可以自由选择他成为谁。而物,是“自在”的,从它存在的那一刻起,它就只能是它。所以,当一个人一直处于一个状态,并感到安逸的时候,实际上,他和一个没有生命体征的“物”,没有区别。

  所以,当我们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自己是谁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我们是活着的。

  有些人,像我,将“死”这件事内化得很深。他们时时刻刻是向死而生的。但这样又有一个缺点,就是内心过分的平静,甚至消极、悲观。而我需要学会的就是,一边清楚地知道,自己终将会死这件事,一边又可以积极地生活。

  想一想,如果人的生命,真的没有终点,会是什么样呢?一切烦恼就都不存在了吗?就像是没有终点的赛跑,没有人可以一直跑下去,也毫无胜利的快感。书中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假设:如果每个人都不会死,那么为了避免地球有足够的空间,就只能剥夺人类繁衍的能力。那么,当一个人活得足够久,他把所有的事情都经历过,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世界上再也没有初遇的人,他们没有初吻和初恋,难道这样就是快乐的生命吗?

  存在与不存在,是相对的。有了不存在,存在才有意义;有了死,活着才有意义。

  除去自杀在伦理上的争议,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杀。那么,既然我们没有自杀,选择继续活下去,就意味着,我们对于自己的存在,踏出了负全责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选择了“自为”,选择了自我创造。

  我曾经一度觉得生命无趣。可就像看完一场谢幕的马戏,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就是这样了吗?

  如果就是这样,那我们继续跳舞吧!

  就是这样了吗?

  如果你不想只是这样,那我们开起酒瓶,开个派对吧!

  如果我们真的不爱生活,为什么不一了百了呢?

  不,我绝不会自杀,我不着急迎接这最后的失望。

  当一切看似终结,再无路可走时,我会问我自己:

  就是这样了吗?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二):也许我们只是为了对抗死亡焦虑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在其理论中说,每个人都有“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惧”。正因为对死亡感到恐惧,人们才会专注于自身产生的变化,从而导致神经症的形成。

  死亡如此让人焦虑、使人恐惧,千百年来的文化便将其设为禁忌,禁止讨论、甚至试图彻底否决——颇有一股弗洛伊德式防御机制的味道。

  不可否认,这种文化的确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少有人会去思索死亡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人们也的确以延长自己的生命为荣,也的确在无时无刻不在忽略“终有一死”这样的事实。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虽然买着上门推销的人寿保险,甚至煞有其事地写着遗嘱,或者交代着后事,可是就像这本书问的那样:

  “此刻,你真的相信人生时间有限,现在流逝的每一秒都会从你的生命配额中减去吗?你真的相信时间一旦用完,你就会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吗?”

  我不相信,当我想到若干年后我将会死去,在此之后千百年的世界我将不复存在,就像在此之前千百年的世界我未曾出现一样——我在世界上仅有几十年的光阴,与这个世界相比如沧海一粟,我都会感到难以名状的空虚与恐惧。

  我的理性知晓自己将有一死,但我的感性或者潜意识拒绝了这个结论。我知道持有这种状态的人绝不会是少数,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将它列入了必读名单。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就像坚信终将死亡的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的难以置信,或者渴求能够再续一秒。于是人们在矛盾中自欺欺人,一面心存侥幸,一面追求永生。

  用哲学谈论死亡的书籍,在此之前读过谢利·卡根久负盛名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却因为作者试图通过辩论强行灌输自己思想的方法而感到失望。

  但这本书不同,作者在书里假定了一个叫做达里尔的普通人,他像我们一样从未考虑过死亡,而本书则是在哲学家与普通人的对话中展开的。

  哲学讨论死亡,除了死亡本身之外,必然还要涉及对待死亡的态度、灵魂的存在、永生、以及天堂,而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还涉及了可能永生的技术。

  所有的一切在哲学家与达里尔的对话中,层层递进,一步步延伸,通过向我们介绍了以存在主义为首的哲学家们的言论,逐步向我们剖析了关于死亡的哲学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不承认死亡,而在文化中编织永生或者轮回的神话?归根结底便是由于死亡焦虑,若是没有一层保护伞,那么我们的生活以及文明很容易就会被死亡焦虑所击垮。

  但存在主义者说,死亡焦虑是我们体验超越的唯一机会,我们必须要面对死亡焦虑而活,并从死亡焦虑中超脱出来。去承认自己有所不能,放弃虚假的妄想,然后实现克尔凯郭尔的“信念飞跃”。

  否认死亡是万万不可的,因为死亡是生命唯一的归途,也因为只有承认死亡,认识到我们时间有限,我们才会竭力绽放自己的生命。

  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借口,哲学家们竭力为死亡寻找诸多的优点,但似乎只是想告诉自己“死亡没什么可怕的”,也许只是减轻死亡焦虑的反向方法而已。

  如果说为死亡找诸多借口是哲学家面对死亡的方式,那么普通人则会描述天堂、灵魂寻觅另一个世界来对抗死亡。

  本书的第三、四部分,描绘的便是灵媒、天堂等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为了对抗死亡,人们将全部理想放在了死后的世界,将其打造成梦幻的仙境。

  而灵魂的存在则是为了生命的轮回或者生者的寄托。临床上的濒死体验则压上一块巨大的砝码——这或者仅仅只是一种幻觉,但因为符合人类的需求而被传播开来。

  人们不愿意面对死亡,所以制造了来生、灵魂以及天堂,去减轻自己的死亡焦虑,就像否认死亡一般。

  那么自杀呢?

  我们寻找永生、灵魂、天堂,或者去为死亡寻找诸多的优点,为的不过是减轻自己的死亡焦虑,这使我们减轻想到死亡产生的种种痛苦。

  生物本就趋利避害,逃避痛苦,那么自杀想必也是一样的。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活,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那倒不如说,是在判断现有的生活是否造成了无法承受的痛苦,判断自己是否还可以在现有痛苦或者即将到来的痛苦中前行。

  但是我们的道德不允许自杀,我想这大抵是对抗死亡焦虑的另一种策略——自杀使人不得不面对死亡,同时影响着社会关系。

  本书最后一部分提到的永生技术,则是对抗死亡焦虑最后的武器,但如果实现也许才是最大的悲哀吧。

  这本小书只有短短八万余字,而且将近一半的篇幅被笑话、过渡对话以及知识窗口之类的东西占据,所以在主体思想方面只能是略有提及。

  尽管作者在书中多次引用诸多哲学大师的理论,却未曾作出详尽的释义,或许只是为了让读者从故事中自行思索关于死亡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因为我得防止死亡焦虑将我击垮,或许你也是。

  难道此刻,你真的相信人生时间有限,现在流逝的每一秒都会从你的生命配额中减去吗?你真的相信时间一旦用完,你就会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吗?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三):妈妈再也不用为我的逼格担心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经常会去想,自己是怎么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自己又要怎么样从这个世界离开。每当我想到总有一天,我会和这个世界告别,什么都无法感知,一个人在巨大的空虚和黑暗里默默的消亡,被所有人遗忘,总会从心头发出一股悲凉之感,然后就瞬间文青的无法自已。

  当然,等我年纪大了之后,我终于知道了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再之后,我迷上了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过程,也慢慢的不会再去纠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这个冷酷无情无理取闹的事实了。不不不,并不是我天赋异禀,终于让自己领悟到人终有一死这个无可奈何的事实是没法以我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与其为此闷闷不乐,不如起而享受人生这种催人奋进的道理,当然更不可能是在死亡带来的巨大恐惧压迫之下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很显然,我和别人一样,开始享受自己年轻的身体和新鲜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我们活的是如此愉悦,以至于我们从来不会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想到死亡,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TOO HIGH TO DIE,太嗨了以至于我们没法去死,或者说,我们嗨翻了就忘了自己会死这事儿了。

  事实上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避免这该死的——呃,死亡,当然,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哲学家们说的。你得承认他们在这些事情上想的比我们多的多,他们那个年代没有MP3,没有电脑,没有哈利波特,所以这些吃饱饭没事干的闲人——不好意思我是说,贤人们,就只好在“濒死体验”之后的不应期内一边揽着姑娘上下其手,一边盯着天花板回味刚才的舒爽,这时候姑娘们要是问你想什么呢,回答“我要撒尿”肯定是一特不哲学的做法,他当然要故作深沉的叹一口气,告诉姑娘:“我在想,如果让死亡进入我的生命,接受他,直面他,就可以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活的琐碎——那时候我才会自由的成为自己”。然后汉娜和爱尔弗丽德不由得大为感叹,迷醉在海德格尔的怀抱中不能自己了。你看,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告诉你,别胡思乱想了,关于死这事上面早就有人都替我们想过了,先闲——不好意思,是把事后烟的时间都拿来思考死亡这种终极的哲学问题的先贤们早就都替我们考虑好了,所以咱们看看他们说的,心惊肉跳一阵,就洗洗睡了好了。什么?你说你看不懂?哎那这位客官你来着了,现在哈佛大学的Thomas桑和Daniel桑写了这本通俗易懂,精彩纷呈的“死亡书”,想想看你现在不用998,也不用98,更不用把哲学大师们的怎么看怎么像是忽悠稿费的经典著作搬出来挨个翻一遍,只要32!!!只要32!!!简单易懂的哲学死亡小黄书送到家!内附八心八箭哲学语录,让你在妹子面前逼格满满!各种给力的哲学小笑话,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冷场啦!另有精美插图,随手奉送,让你在看大师们的经典论述看的五迷三道时可以尽享轻松一刻!你还在为和妹子搭讪时逼格不够而苦恼么?你还在为自己搂着姑娘却无话可说而发愁么?那就拿起你手边的电话,快来抢购吧!电话4444—4444,前五十名打进电话的读者还可享受一站式死亡哲学逼格提升套餐,你还在犹豫什么!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四):向《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作者Tom Cathcart提问

  Tom Cathcart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并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了神学。毕业之后Tom开始了他的哲学事业,但是按照他的话说,他开始了自己“一波三折的事业”。Tom曾在大学任教,后来又成为了一名芝加哥的缓刑犯监督官,常年和当地街头黑帮打交道,他的工作类似于蓝十字和蓝盾协会的医生,同时,他也担任一所医院的首席运营官。在此期间,他的文章“本体论论证还真行!(领会精神)”刊登在《今日神学》期刊上。他的早年主要从事卫生保健事业,其中包括为波特兰的艾滋病患者开设寄养所。

  在67岁的时候他和他的大学好友Dan共同写了他们的第一本书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他们在这本书中试图通过笑话来解释和升华经典的哲学思想。但是这本书被40多家出版社拒绝了,在这本书有幸出版之后,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的书竟然变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他们随后又写了两本: Aristotle and an Aardvark Go to Washington和《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在今年九月Tom出版了自己的新书The Trolley Problem。

  相关阅读推荐: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死亡,如之奈何?

  Tom Cathcart和Daniel Klein关于他们作品的官方网站

  最终入选问题的提问者,将获得图灵社区送出的图灵电子书一本。

  往期活动回顾:

  crum之父Ken Schwaber访谈问题有奖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cornell,2gua,yearningjustice

  【社会工程师Christopher Hadnagy:小白学批判,专家要灵活】

  社会工程师Christopher Hadnagy访谈问题有奖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steveguang, Jagger, imt, yearningjustice, dlitchi, 邓国平

  硅谷传奇女性Sarah Lacy访谈有奖问题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steveguang, 包研, Weird ZBL(微信)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五):这个题目不小心戳中了我

  摘抄:

  • “如果我让死亡进入我的生命,接受它,直面它,就可以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活的琐碎——那时候我才会自由地成为自己。”

  • “人类没有“本质”,没有什么预先设定的目的,跟橡胶鸭子不一样。人类自身什么都不是,而橡胶鸭子就不一样,在浴缸里呆过三个小时的人都知道它是多么好的玩伴。萨特认为,人类跟橡胶鸭子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当然,人跟橡胶鸭子还有其他的区别。但关键还是在于,人类是自为、自创的存在,不是自在的存在,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创造的。”

  • 永生技术:冷冻,网络神经,纳米机器人。

  一些疑问:

  • 若真有死神,那么是死神让人死是否有罪呢?例如,A杀害了B,那么是A有罪还是死神有罪?是死神赋予了A”使命” ?那么A是否还需要受到审判?(被自己绕晕了)

  • 人太多,为了平衡生态所以现在的有很多灾难看起来像一场大扫除?这场大扫除就是用来把多余的东西来清理掉。

  一点感触:

  • 书本用讲故事的方式诙谐幽默调侃了生死的问题。里面引用大量哲学家的话和作者的理解,发人深省。最终我自己觉得,生死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死的权力。既然选择了生,就是一种自我创造的过程。死亡很像deadline,逼迫人更加珍惜一些东西。再过多久可以永生?永生给大自然是否带来更大的负担?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六):关于死亡,不妨换一种思路

前段时间看的一本关于死亡的哲学书(换个角度也是一本很有趣的笑话集和名人轶事大杂烩),谈到了死亡、永生、灵魂、天堂等诸多话题,文笔幽默,各路哲学大咖轮番上场,也有一些名人名言古怪轶事,穿插的小笑话也透出黑色幽默的意味,值得作为茶余饭后思考人生的时候想想如何面对死亡。死神来了你总得和他说点啥……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七):向终点出发

  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让我们追逐喜爱,在忙忙碌碌的脚步里,那些沉默不语的丢失其实才是人生。每个人都知道生命的终点也都知道生命的未知。但是你推开房门,天空就是蓝色,空气就是温暖,手边的爱人就是那么亲切,多年前的旧时光都在老朋友的笑语里。你谈形而上,你还是吃饭睡觉。你奋力了一辈子,你打不过你的白发跟你皱纹里越来越慈悲的痕迹。你是一个人,就是一个人。

  如果人生,不畏人死,那些忽如其来的告别就显得格外悲怆。每一天睁开眼睛,我们迎来崭新的一天,是的,也迎来了倒计时。但是又怎样?吵架的依旧吵架,愤怒的依旧愤怒,让原本美好的时光溜走。佛很大的智慧,所以他老人家苦口婆心的说过很多道理,比如,他说无常是常。比如,他说看破红尘。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中国人死了,会有很多关于迷信的仪式,时刻提醒每一个活着的人,这个国度关于死后世界的种种。地藏王菩萨豁豁然的说,他没有度完最后一个龌龊受苦的倒霉灵魂绝不去天堂当他的佛祖达人。关于死后到底会怎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甚至还动用科学的力量来试图说明这一切。比如,转世。一些国家把离开肉体后的时光称为“中阴”,简单说就是指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那个过渡。这个时候,有些中国人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那个需要重新开始旅程的灵魂做最后的祝福,比如,超度。在这套逻辑中,我们等待旧肉胎死去的过程会是一种痛苦,当最后一口气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性或者说是本真才得以显露,被叫做“地光明”。这个光明是最伟大的灵性开始的时刻,也是人最不确定的时刻。

  只要我们看看真实的自己,就发现我们是经常生活在一个未知和模糊的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是在混乱和明净之间来回变动。如果我们一直处于混乱中,那至少也算是某种清楚。但是生命真正美好又冷酷的却是:虽然我们时常混乱,有时候又十分明净,就像所谓的顿悟。然而这种明净又是那样的不清晰,让我们保留怀疑,变得更加摇摆不定。于是接下来,我们毕生的痛苦随之出现,那就是我们终极一生的都在寻找方向,衡量对错,选择取舍。有人称为之为,命运。因为我们可以向左走,也可以向右走,没人知道另一边的人生到底又会怎样。

  人的每一个思想和每一个情绪都是由心性中产生,而后有回归心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每天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你习惯性的走下来,忽然有一天你遇到一些事情,于是你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或者选择改变,这时候你的心性会有暂时的发光,指引你做出你的选择。道理浅显易懂,就像你失恋了,你痛苦万分,你想尽一起方法想要挽回恋人,想要旧时光倒转重来。但是不可能。于是你忽然不在用力,忽然彻底打开自己。于是,一种崭新的感觉出现了,就像,重生。是的,我们的心在某些时刻比平常时更加自由,在某些时刻更加有力,在某些时刻会有很强大的业力来转化和改变,而这一切最高潮的就在死亡时刻。因为唯有这个时刻肉体被彻底的抛弃了,我们的灵魂有最大的解脱机会。

  所以,死亡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完结。它很可能是下一场旅程的开始。就像我们夜晚的梦境,你不敢说那个梦里的人不是你。但是你醒过来,显然,他不是你。心在梦境里释放自己,变成各种各样的形象,然后又熄灭,变成了原来的样子。死亡也是类似的过程,只是我们不知道它会去向哪里,变成什么。未知让我们畏惧,觉得死亡特别恐怖,是永远的一次结束。

  佛陀八十九岁圆寂的时候,弟子争相供养、挽留,请求佛陀继续驻世。可是,佛说过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欲身终难长久,想到这里,还有什么大是大非要去执着要去计较。多数修佛的人,不为成佛,为的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寻个好死法。哭哇哇的来到人世,苦哈哈的过完一世,就求有个不惊心动魄可以静悄悄的安然离世。毕竟活着可以改变,而死亡不能改变。

  来自古代的孔子先生跟子贡先生就曾经畅谈过死亡话题。比较到位的一个说法是子贡先生说, 死,就象一个人回到家。如果一个活着的人只知道“行”而不知道“归”,就象是迷路回不了家一样。所以,人活着应该分秒必争的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死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更加合理的去规划人生,去面对死亡才是有效的过程。“如果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在30岁结束,那么我会珍惜每一分,没一秒,不会贪睡,不会胡思乱想。因为我没时间干这些,我会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如果,已经没有如果。”

  既然生是向着死不懈迈进,那就让生,来得更美丽一些吧!有些智慧可以解脱痛苦,比如,听闻的智慧、思索和反省的智慧与禅修的智慧。遇到的每一件事,不要在乎结果是什么,全力以赴的把可以掌控的过程做得最好就够了。遇到不幸的事,转向另一面,看到的就会是它不那么糟糕的一副模样。当然,还可以读过这本书以后勇敢的面对自己,把全部的灵魂献给生命。因为你所知道的,目前只有这一场过程,你是唯一一个能够为这过程负责的人。所以,你要加油!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八):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死亡,经常会在你的大脑中不期而至。对死亡的恐惧笼罩着我们,怎样面对?

  这本小册子探讨了死亡和永生,让我们正视生与死,在各种诙谐幽默的小故事中思考死亡。

  海德格尔在现代死亡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对死亡哲学的贡献是其“直面死亡以真实地活着”的训诫——诚实地活着,实现生命的价值。海德格尔说得很清楚:

  如果我让死亡进入我的生命,接受它,直面它,就可以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活的琐碎——那时候我才会自由地成为自己。

  但大多数人都会打压这种死亡意识,让它变得模糊。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对死亡的拒斥当中。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如果我们意识不到即将到来的死亡,就不能完全地实现生命。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九):生为徭役,死为休息

  我国伟大的哲学著作《庄子》和《列子》二书中都记载了下面这样了则故事。中国式的“终极关怀”,比起“与主同行”、“永升净土”这类西方和印度式的“雄心勃勃”的终极关怀来,在超脱、圆融与透彻方面自然更进一步。

  ——川流

  孔子在卫国的路上, 看到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在田里捡拾稻穗, 一面工作一面唱着歌。

  孔子:那个老人很奇特。 子贡你去跟他谈谈, 问他为什么那么快乐。

  子贡:老先生, 你这么老还得辛苦工作不是很可怜吗?

  老人:我有什么可怜的?

  子贡:有什么值得你这样快乐, 一边拾穗一边唱歌呢?

  老人:我快乐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少年时多保养, 少与人争夺, 保存元气, 所以活到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这么健康。因为没有妻子儿女, 纵然死了也死得一无牵挂, 所以死也会死得很快乐啊。

  子贡:我不明白, 大家都怕死, 而你却以死为快乐。

  老人:生和死只是生命的轮回, 一生一死, 说不定在这个世界死去, 正是在另一个世界诞生呢?你怎么知道死后的世界会比活着的世界坏? 哪一个好是个未知数。 说不定我死去以后,会比活时还快乐呢?

  孔子:这位老先生对生死的道理还没有完全了解透彻。

  子贡:读书求知真累人哦, 我真想好好休息一阵子。

  孔子:人只要活着就无所谓休息。

  子贡:那么我是找不到休息的地方了。

  孔子:人死了就没有工作了, 就可以休息了。

  子贡: 原来活着没有资格谈休息, 死了才能休息, 那这个死真是太伟大了。

  孔子: 人都只想到活着的快乐, 但活着也有比死更痛苦的情形。 人只知道死亡的可怕, 而不知死亡是一种难得的休息啊。

  子贡:死,就象一个人回到家一样, 如果一个活着的人只知道“行” 而不知道“归”, 就象是迷路回不了家一样。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读后感(十):我以为所有人都不会死,我以为分别永远不会来

  3月末的一天上午,我妈打电话告诉我外公可能不行了,让我赶紧回家。处理完手里的事情,赶到老家市医院时已经是傍晚。走进病房时,外公刚吃了一小碗蒸蛋,妈妈正在给她擦嘴。病房里外婆、舅舅舅妈、小姨姨父都在。看见我,外公露出很开心的笑容,简短的说了几句话,就开始吸氧了。看见外公精神的模样,我们都很放心。小姨笑着打趣道:“我们在这儿呆了这么久外公都没笑的这么开心。”

  大概晚上八点钟,除了姨父今晚留下,其他人都先回家,明天再来医院看望外公。因为医院守夜非常的辛苦。大概每半个小时,外公就会想小解一次,守夜的人每半个小时就要醒一次。长期一个人守夜,很难吃的消。

  晚上11点突然接到电话说外公已经去了。我和妈妈急忙从镇上打车去市医院。还是在那个病房里,外公安静地躺在床上,就像在熟睡一样。给他换寿衣的时候,身体还暖和如常人,只是格外沉重,沉重地提醒着我,生命已经从这里离开。

  凌晨3点,我们把外公送到了殡仪馆,眼看他被放入冰柜中。然后离开。下午3点,在殡仪馆举行悼念仪式后,家属向前,瞻仰遗容。我忍不住摸了摸外公的手,冰凉。瞻仰完毕就是火化,外公被摆放在机器上,一点点送入火炉,随后铁板落下,外公音容笑貌从此只在我们的记忆里。

  一个小时候,机器上躺着一具白骨。那就是外公。

  从小就被告知,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终点。但我总以为所有人都不会死。虽然脸上有了皱纹,头上有了白发,但是父母亲人不会死。和我一样正年轻的朋友不会死。外公去世,直接打破了我的这种错觉。

  啊,活着的人需要学会面对死亡。所以我看了这本书。我还要继续看死亡主题的书籍,学会面对这不可避免的丧失,学会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