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2 03:35: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精选10篇

  《在春天走进果园》是一本由鲁米著作,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一):读诗、悟哲理,也谈谈灵魂

  如题所言,这本书至少有三种读法。作为一位著名的苏菲派圣哲,对鲁米来说,他最主要的身份可能也确实不是“诗人”,因为诗说到底只是表现他思想的文学载体形式。事实上,对许多当下的中国读者来说,读这本波斯语古典诗集的真正目的恐怕也不是为了其文学价值,而更多是出于对“哲理”和“灵魂”的领会。

  对如今的国人来说,“外国文学”通常是指欧美日的现代文学,其余地方(包括一度关注的苏俄-东欧文学)文学已很难引起兴趣,甚至即便一度热火的拉美文学,除了那些已成经典的老一代作家外,也很少见到新作的引介。与早先的情形相比,这确实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转变。国人原本就对中东的文学遗产缺少感受,但波斯语文学的经典——莪默的《鲁拜集》却是郭沫若、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名家都曾翻译过的。相比起来,翻译这本鲁米诗集的梁永安,并不是文学家(并不是说他译得不好),而似更多是对于对其精神性感悟的兴趣——正如他之前所译的《达摩流浪者》一样。

  在波斯语文学的这一黄金时代,鲁米的诗歌被公认是其巅峰。当时的三位伟大苏菲派诗人是Rumi(1273年卒)、Sa’di(1291年卒)、Hafiz(1390年卒),他们都是“波斯诗坛上的第一流人物”(《伊朗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p.133)。以正统思想撰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一书,虽然对苏菲派颇多讥评(“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减弱了,头脑中充满了迷信和幻想”),但也承认“在苏菲生活中,心灵可以得到慰藉”,也承认鲁米是最不可忽视的苏菲派诗人。

  对正统逊尼派来说,苏菲派的神秘主义带有某种异质的东西,倒与印度等东方文化中的思想更有相似之处(事实上William McNeill就说“也许可以把苏菲派道路的胜利描绘为伊斯兰教的印度化”),但对现代人来说,却也正是这种冥想式的神秘主义最具吸引力。鲁米的诗篇能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内省经验,强调存在的单一和“心”净化升华而与安拉融合,“寂灭中一切差别消失,人即安拉”(金宜久编《Islam教辞典》鲁米条)。这与印度的瑜伽、中国的禅宗实不无相似之处。而鲁米对各种宗教的同等看待,这种在现代看来是宗教宽容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实际上也源于一种“一元本体论”的思想,正如摩尼教的创始者摩尼曾主张的那样,认为各地的神圣启示都相同,即使由不同的人所传达,如耶稣、佛陀和琐罗亚斯德,本一而殊万而已。

  这本诗集显示,鲁米所主张的是回到内心体验的生活中去,而在冥思和虚空中达到心灵与安拉的对接合一。因此他的诗中不断出现“空”、“无”,甚至说“镇静和明理的人才是不正常!”(《有一颗光的种子种在你里面》)这是一种无欲无求、离弃现世的态度,故而“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不在日历上的一天》),因为只有完全将自己倾倒为空,一如禅宗所言破除执念,才能达到心灵与神灵的交融。概言之,眼前所看到的现实是虚空,而那些内心似乎虚空的,才是真正的“实有”。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腰封上的推荐语要说这是“现代城市人的伟大治疗师”了。因为其背后透露的思想,恰好与现代文明中的厌倦不满相契合。确实,被此书所吸引的,恐怕大多不是想读诗的人(现代诗也早已和“获致心灵平静”扯不上关系了),而更多是想“谈谈灵魂”,不论如何,这也是鲁米的遗产之一。

  --------------------------------------------------

  校勘:

  导读p.2:莫拉维是鲁米的追随者出于对老师的爱戴而加上的尊称,意思是“我们的主人啊”,类似“夫子”的意思:按“毛拉维”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毛拉”之意

  导读p.3:他继乘父亲成了苏菲长老:当作“继承”

  .2:纳西努底恩(Nasruddin):中东地区一个以狡黠着名的人物:按当作“著名”,纳斯鲁丁即阿凡提的原型

  .26:鹧鸪和乌鸦呜叫声中:“鸣叫”

  .131:在卡什温:加兹温

  .326:据说在中国,有三位道家大师,常常跑到熙熙攘攘的市场,站着不动,放声大笑。后来其中一位大师去世,在死者的葬礼上,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因为另两位大师仍旧在笑,一点伤心的表示都没有。他们不但没有准备丧礼该准备的东西,反而在丧礼上放起了鞭炮:按此似本《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但原文与此处所述有所不同

  .328:《绿穗》:“在这荒漠中,我看见/玉蜀亭亭玉立,高及人腰”:按这里“玉蜀”英文原文恐系corn,兼指谷物与玉米,但玉米(玉蜀)是美洲植物,在鲁米的时代还根本未传到中亚,应译为“谷物”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二):在春天走进果园

  鲁米(Rumi)是十三世纪伊斯兰.苏菲教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于十九世纪始被引介到西方世界。被许多历史学家和现代文学家视为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诗人兼哲学家之一,其历史地位与中国李白、杜甫,;西方的但丁、莎士比亚媲美,至今被公认为世界文学中的珍贵瑰宝。

  九○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对鲁米诗歌诵读的热潮,其诗集因而成为畅销书。他的诗歌更被谱成乐曲,风行世界。本书的出版,将如鲁米诗中所说的:「让我们以第三隻眼来看世界。」

  鲁米的诗所表达的是人类永恆不变的共通真理。这个真理在中国的老庄思想中看得到,在印度的宗教思想中看得到,更是在基督宗教的世界中看得到。正如本书英译者科尔曼.巴克斯(Coleman Barks)教授所说,鲁米的诗歌正如中国的道家在朋友丧礼中施放的鞭炮。

  鲁米的诗,随处闪现生命智慧的灵光,既是空灵的,又是现世的,例如:

  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名誉的人,

  饮下你所有的激情。

  闭起双眼,以第三隻眼睛观物,

  伸出双臂,要是你希望被拥抱的话。

  胸怀何其豪放、宽阔;例如:

  我们有一大桶葡萄酒,却没有杯子,

  棒极了,

  每晨,我们两颊飞红一次,

  每夜,我们两颊再飞红一次。

  这镇裡的人,既爱醉汉,也爱警伯,

  爱他们,如爱两枚不同的棋子

  读鲁米的诗,除品赏其文字的优美,且亦阅读他的深邃智慧。诚如他告诉我们:

  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恆在做的事情,都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向精神深处,通向自由的门。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三):睡梦中的蠢动

  作为在大学期间花了最少时间看完的一本书(5天),我也有思索过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专业书籍的艰涩晦懂导致我总是一本书一借再借最终依旧是在字里行间踽踽独行;亦或是由于诗集本身所有寥寥几语的特点,而促使我错误地将其中某些章节当作快餐来消化。说到这儿,通读完全书的我也是懊悔不已,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书已合上最后一页,想要再翻开的缘由如果是因囫囵吞枣,那么我想对这本书也是一种侮辱。

  除去由于感同身受而有所触动的诗篇外,鲁米创作所常包含的深层喻指和宗教神示确确实实成为我一目几行的对象。毕竟是相隔800多年的西亚,倘若少了译者的注释,想必我阅读的速度还会更上一层楼。

  波斯,这个名词在我的印象里似乎仅仅停留在“中西亚地区大帝国”的概念。这块战火烧了几千年的土地啊,焦黑的面目到现在也不能复原。曾略微涉及过阿多尼斯与纪伯伦的诗歌。同一块土地孕育出的两代人,血脉相通的背后确实创作诗风的迥然不同。

  站在叙利亚国土,迎着大马士革战火熏风的阿多尼斯似乎始终吟唱着那对战争的痛诉和这个社会的疾首与爱恋“光明也会跪下,那是对着另一片更耀眼的光明。”自幼迁居美国的纪伯伦,远离了中东的战乱,也就自然少了阿多尼斯那满腔热情。不知何处的远方小城,阿法利斯,人民怀着哀伤与期待,从先知口中汲取着一点一滴关于世界的真谛“作为信徒的我也曾是怀疑者。”

  而鲁米呢。同一块土地,不同的王国,同样的战乱,不同的看待。鲁米的诗篇从头到尾贯彻的只有一个字:爱。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对知己的爱,对恋人的爱,对仇敌的爱,对生活的爱,对痛苦的爱,对真主的爱。

  “爱之道,不在于精巧的论证。”鲁米正是在这种置身世外的飘飘然中跳着旋木舞,醉态酣畅地道出句句挚言。

  翻阅全卷,令我影响最深的不是某个针一样的字眼,却是鲁米细细道来的一则则故事。而你若要我再复述,我竟不知从何开始思索。托钵僧,埃及的哈里发,开罗与巴格达……这些故事既模糊又清晰,回荡着近千年前那块土地沉重的气息与深浅不一的寓意。

  最后,附诗一首。

  每当我回忆起你的爱,

  就会掉泪,而每当我听人

  谈到你,

  胸口就会蠢蠢然——

  没有大翻腾,

  只像睡梦中的蠢动。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四):二手鲁米

  说说为什么给一星。如果可以给零分我会毫不犹豫。这本书的编排令人发指! 第一,鲁米的诗本来没有题目,那么所有题目到底从哪儿来?编辑加的么?中译者加的么?英译者加的么?并没有说清。而不管是以上哪一种情况,这样的自作聪明都让人受不了。就像为无标题音乐的每个段落强加标题一样。查了一下,台湾立绪出版社的版本也有这些标题。但是问题仍然没解决。 第二,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全怪编辑先生,但是书的前言肉麻得让人作呕。就像是为了掩盖编排不够让人满意这个事实,编者用自己的阅读来代替读者,用人称“你”和“我们”来教导读者,断言“你会”在阅读中有如何如何的感受……要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的意义永远向无数种解读开放。仅仅用一种断言,一种个人的阅读体验(而且并非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仅仅是漂亮的赞美之辞),试图代替一切解读的可能,试图代替读者,作为读者,我被激怒了。也许有人要说我是挑剔的读者,对,某种意义上没错,作为挑剔的读者,精神的胃口就是要向出版业要求更好的东西,要求更好的书,要求编者惜字如金,下更多功夫说明问题,更忠实而不是花哨。这一条扣掉三颗星。

  第三,关于装帧我要说:文胜于质。印得太浪费纸了!

  第四,请教,“鲁米诗歌中的故事意向,成为波斯细密画永恒的主题”,疑似作“意象”,如果作为“意图”理解,好像…也能说得通,是完全另外的意思。因为并不了解波斯艺术,这一条作为疑问提出,如果我冤枉了编辑,还请见谅。

  第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译文能接受,并不特别喜爱。深知译事艰难,译诗尤其艰难,不能为难译者。

  如果不是那些来历不明的标题,我会一如既往,耐心地读完,因为伟大的作品一定能打败近似的翻译,打败强加在它身上的一本畅销书的外壳。这是在所有那些让人恼火的前言和装帧之后,最后仍然留给鲁米的耐心。然而试着遮住标题读下去,一不小心总是忘记,读完多半本终于不能忍受了。如果没人告诉我它们到底是哪儿来的,那就很危险,谁知道那是什么人先入为主的印象呢?作为读者我要的是鲁米,不是二手的鲁米。

  吐槽完毕,就写到这儿吧。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五):著名苏菲派领袖、天才诗人与哲人鲁米

  谁是上个世纪末在美国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不是饮誉世界的大诗人,不是诗歌史上的经典人物,而是我们陌生的古波斯诗人:鲁米。一本他的代表作的英译本销量达50万册,让所有诗坛明星望尘莫及。他的影响力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他的读者们组织书友会、诗歌节或在互联网上建网站纪念他,有人专门为他拍摄了影片,收录了他诗歌的CD荣登排行榜前20名。有人把他的诗作在美国的复活与纪伯伦的重新被发现相提并论。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Jalaluddin Rumi ,1207-1273),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他是回教苏菲教派、倡导追求热情与狂喜是天人合一境界唯一途径的创始人之一,他被许多历史和现代文学家视为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诗人兼哲学家,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但丁和莎士比亚。他的作品于十九世纪始被引介到西方世界,至今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中的珍贵瑰宝。他的书是今天盛行的新时代(New Age)的畅销书。他的诗语被谱成乐曲,风行世界。对他,中国读者的认识是空白的。今年适逢鲁米逝世八百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去年三月宣布,2007年为鲁米﹝Rumi﹞年。

  鲁米的诗作充满了象征性与音乐性, 常令读者心眩神迷, 实际上其内含的哲学完全那种是神游于天地之间、参万有之造化、从平凡中见真主之大慈大悲的境界。爱情是鲁米诗作最突出的象征, 用来代表神人合一的过程与境界。鲁米的诗作以人间情爱来比拟亲近真主的苏菲神秘经验的最高阶段。鲁米的诗人天赋与神秘家的修练使其能谛听宇宙天籁, 觉察众生对真爱的期待。如同泰戈尔一样,鲁米以神秘经验为基础,演化出两万五千首以上的诗篇,这些诗或长或短,形式舆内容不拘,但都充满了生命的吶喊,历久不衰,传诵千古。从七百多年前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鲁米的作品所表达的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共同真理。这个真理在中国老子的思想、印度的宗教思想中可看到,在基督宗教的世界中也能看到。

  鲁米的诗文字优美,展现着深遂的智能。诚如他所言: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都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向精神深处,通向自由的门。鲁米的诗作尤其受到近代人的喜爱,在九零年代以后的西方,兴起一般人对鲁米情诗的狂热追求,这些情诗教导人对爱和人类共同的情感的接纳,让人毫不保留、矫饰地自观内在,这是这位诗人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90年代以后,这轮热潮散播到整个美国,连那些平时不曾关注诗歌的普通人都开始阅读鲁米的诗歌。在他们看来鲁米的诗歌将日常生活与对永恒世界的神圣结合起来,以亲切的方式触动人们超越外在的物欲,去发掘内在的灵性空间,他的比喻简单而含义深刻,诗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吸引了越来越多曾陷入信仰空虚状态的人,他们把鲁米称作心灵的诗人(poet of heart)。鲁米曾写过:“我们是相爱的,这就是为何我们的生命会如此的美妙”,读鲁米的作品,诚如他诗中所说的:让我们以第三只眼来看世界。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六):第三只眼看世界

  第三只眼看世界

  ——本书导读

  一、鲁米

  鲁米的全名是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莫拉维是鲁米的追随者出于对老师的爱戴而加上的尊称,意思是“我们的主人啊”,类似“夫子”的意思。贾拉鲁丁才是他的本名,鲁米则是阿拉伯语对东罗马地区的称呼,因为贾拉鲁丁长期生活在旧属东罗马境内的科尼亚(今土耳其科尼亚)。就像中国文化中以籍贯乡望来代指人一样,柳宗元就成了柳河东了。而西方世界则习惯叫鲁米,鲁米成了贾拉鲁丁的通称。鲁米在1207年出生在呼罗珊的巴尔赫(今阿富汗境内),父亲白哈文丁•乌拉德是一位苏菲长老,1219年蒙古大军入侵巴尔赫的时候,白哈文丁举家向西迁徙到科尼亚。24岁那年,鲁米的父亲去世,他继乘父亲成了苏菲长老。据说他曾拜会过驰名东西方世界的苏菲理论家伊本•阿拉比。鲁米成了当时闻名遐迩的苏菲学者。

  鲁米生命的转机发生在他40岁那年,据说正在他向学生讲授苏菲学理的课堂上,突然有一个蓬头垢面的游方苏菲破门而入,一把抱起鲁米,大叫道:我来了,那么你呢?刹那间,鲁米身体似乎有电流穿过,他抱着课堂中间的柱子开始翩然起舞,据说这就是苏菲旋转舞的来源。此后鲁米如痴如醉,和这位名叫舍姆斯的苏菲形影不离。终被鲁米的弟子猜忌、妒恨,舍姆斯不辞而别。鲁米陷入了长久的痛苦与玄思中,这时候他的灵性语言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这时期写作的诗歌被命名为《舍姆斯集》。如果说遇到舍姆斯之前,鲁米还只是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苏菲理论家,那么遇到舍姆斯,鲁米瞬间证悟。

  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扎库布的金匠走进了鲁米的生命,他一度成为鲁米最亲近的知己。我们发现,多么声名遐迩的学者大师都无法和鲁米对话,却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目不识丁的金匠能和鲁米直面交流。这其中已经是“目击而道存”的妙境。这位金匠陪伴鲁米十年之后去世。晚年的鲁米和名叫霍萨姆丁的苏菲引为莫逆。他曾说“舍姆斯是太阳,扎库布是月亮,霍萨姆丁是星星,他们都能指引路人。”后来鲁米明白:不管是他苦苦寻找的舍姆斯、还是沉默的金匠扎库布还是陪伴他晚年的霍萨姆丁,他们都是一个人,不都是我自己吗?从此,鲁米再无留恋和牵挂。

  鲁米在1273年,在科尼亚归真离世。送葬那天,科尼亚全城哭声震天,很多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琐罗亚斯特教徒在当天便加入了伊斯兰教。可见鲁米的大德感召。此后鲁米的苏菲道团被人称作“莫拉维耶”,享誉世界。

  二、苏菲

  贯穿着鲁米的生平,苏菲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那么苏菲到底是什么?苏菲被认为是伊斯兰教里的密教,学界常常称为苏菲派,其实苏菲并非一个教派,尽管在苏菲发展过程中常常以制度化的道团出现。苏菲一词的意思,有人解释为羊毛,说早期苏菲行者穿着羊毛粗衣,有人解释为穆圣时代虔敬的凉棚居士,更有人认为这一词来自希腊语,是智慧。不管是布褐粗衣、凉棚静坐还是智慧无碍,都是苏菲的一种外在形式。苏菲自己认为苏菲是一种清澈的至善。苏菲的修持被称为“泰算悟夫”,最伟大的苏菲圣哲穆乎印迪尼•阿布杜•嘎迪尔•哲俩尼将“泰算悟夫”这四个阿拉伯语字母分别解释为:泰,是忏悔,算,是纯洁,悟,是临近,夫,是寂灭。这种解释,基本把苏菲的修持和层次一言以蔽之。苏菲不同于伊斯兰显教所展现出来的面貌,苏菲是一种深刻的密教体验。所谓密教,是一种私密的精神教训,注重观照内省,传心不传口,直问本心,恰如鲁米的诗歌所言“用第三只眼看世界”。颇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感觉。

  正是这种击穿表象,一意清澈,苏菲和音乐、舞蹈、诗歌、绘画这些绝妙的艺术有天然的通感。无论是你在埃及或土耳其舞蹈里看到的翩翩起舞的旋转舞者,还是在《我的名字叫红》里提到的细密画都和苏菲有关。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借道的,鲁米从自性中流淌出来的密言自然而然成了最高妙的诗,其实鲁米并无作诗之心,只因为诗歌的形式是最通神的。鲁米从对真主的狂喜中难以自拔,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后居然成了最美的舞蹈。鲁米的旋转舞成了鲁米这一苏菲道团的显著色彩,至今还被土耳其珍为国宝。鲁米的诗歌被艺术大师谱成曲子来唱,惊为天籁,鲁米诗歌中的故事意向,成为波斯细密画永恒的主题。

  三、本书

  这本题为《在春天走进果园》的鲁米诗歌选集,是由台湾梁永安先生从西方一本最畅销的鲁米诗歌英译本转译过来的。英译本是美国著名的鲁米研究者克莱曼•拜科斯先生以其高超的眼光从鲁米众多的诗歌中汲取的精华,可谓集千狐之腋。其中有鲁米的抒情诗,也有出自《玛斯纳维》的智慧箴言。在西方世界以《The Essential Rumi》(鲁米的本质或精华)而著名,成为畅销不衰的经典。鲁米作品数量庞大,这样一本优秀的选辑,可谓是打开鲁米的一扇窗户。台湾梁永安先生这本汉语译文隽永含蓄,韵味无穷,是鲁米诗歌汉译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译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灵性感觉是这一翻译工作天然的优势。台湾立绪出版社曾在1998年出版后一直未能得见简体字本,实为遗憾。本次由英译者克莱曼•拜科斯先生和台湾立绪出版社联合授权简字体版权,首次推荐给大陆读者。由于台湾和大陆的汉语习惯差异,我们在这次出版中对原有译文做了个别更加适合大陆读者口味的修改,在一些苏菲背景常识上也加入了一些有用的注释。希望此书带你走进春天的果园,去倾听鲁米这位苏菲老夫子的神秘慧言,体验苏菲的美,用第三只眼看世界。

  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用来听的,对,就是倾听,就如《玛斯纳维》第一句一样:

  你听,这芦笛的诉说……

  芦笛奏出的乐曲是芦笛自己的心事,那么鲁米的诗歌也是鲁米自己的乐曲,请听,听鲁米炽热的爱。不要用思维去猜测文字,最好是用心倾听表达。读鲁米的诗歌,需要满怀爱,满怀慈悲和感激,爱是鲁米生命的核心,静静听风吹鸟鸣,把身体腾空,让爱满住……

  读鲁米的诗绝然不能将思维框定在一首一章一段一节的窠臼中,人类的心灵喜欢归类,而鲁米的思维却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每一朵浪花就是这条河本身,所以鲁米的诗歌每一句都可以随时抽离出来,一句诗就是全体,一即多,多即一。你可以从任何一句开始。鲁米总是以河流譬喻,不但文字是一条河,宇宙是一条河,你的内在也是一条河,读鲁米的诗歌,一定要将自己视为流动不居的河流。

  当城市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像山间溪流一样的清澈语录,慢慢化开这层岩石,原本深藏在我们自性深处的生命嫩芽,才有勇气破冰而出。鲁米教导我们放下“希巴女王的宝座”,慢慢走,回头看,找回自己的初心。现代文明谈工作、谈业绩、谈进度、谈财富,而鲁米却让人谈谈灵魂。鲁米的诗歌不会教给你发财谋生之道,也不会告诉你处世圆融之术,更不会谈文学的辞藻、音律,但它却会展现给你一个安定的灵魂。当你走进其中,你会有那么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因为这谈论的灵魂就是你自己。这本诗集里,随处可见鲁米智慧的露珠。那些露珠不仅是鲁米的灵性迸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一路遗失的珍贵珠宝,只是我们忘记太久了,而鲁米捡起来,交还给我们。你不禁对着镜子惊叹:原来你也在这里!

  一切都是狂喜,狂喜是苏菲对真主的爱恋,苏菲大胆地把真主称为自己的情人,世间能有美过爱情之物么?苏菲把爱恋真主的痴迷比作扑向火焰的飞蛾,明知那痴迷的火将焚毁自身,为了爱情,还是义无返顾。这种美,震撼得让人彻骨激荡。读鲁米的诗歌,要放下成见,放下读诗的心,放下既定的思维,放下古老的经验……完完全全就像新鲜澡浴过的一样,不带任何目的,漫不经心就走进了春天的果园。古老的中国传统也在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春天走进果园》读后感(七):鲁米纪念章概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一七五届会议临时议程项目: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纪念章概要

  本项目是应阿富汗和埃及的要求而列入执行局第一七五届会议的临时议程的,并得到了下列执行局委员国的附议:南非、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贝宁、巴西、柬埔寨、喀麦隆、中国、哥伦比亚、刚果、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斐济、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黎巴嫩、立陶宛、马里、摩洛哥、毛里求斯、墨西哥、尼泊尔、尼日利亚、挪威、巴基斯坦、葡萄牙、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斯里兰卡、泰国、多哥和也门。这一倡议还受到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肯尼亚的欢迎。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纪念章

  1. 让我们倾听芦笛的诉说——讲述种种分离的结局(《玛斯那维》的开篇之语。“芦笛”指的是莫拉维自己。)……芦笛的音乐是火,不是风:可能没有人没有见过这种火!芦笛中燃烧着爱的火焰,酒中盛满了爱的激情。爱,需要得到印证:如果镜子不能反射,那它是什么? (《玛斯那维》)

  著名的波斯语诗人、思想家和圣哲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 年出生于巴尔赫,在今天的阿富汗。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科尼亚,在今天的土耳其,1273 年他在科尼亚去世。他是伊斯兰文明最伟大的综合性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关注的对象是整个人类:

  “对我而言,人没有亲疏之分”。但阿富汗、伊朗和土耳其人民却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诗人。

  2. 在蒙古人入侵中亚的时候, 鲁米的父亲——著名的修士和法学家白哈文丁•乌拉德,又名苏丹•奥莱麻 (伊斯兰学者之王),携全家离开巴尔赫,踏上去往巴格达和麦加的旅程,最后来到科尼亚。在去往安纳托利亚的路上,莫拉维在伊朗的尼沙布尔城遇见最著名的波斯神秘诗人阿塔尔。阿塔尔一眼看出鲁米出类拔萃的精神禀赋:当他看到父子同行,父亲在前,儿子在后,他说,“大海来了,大海的后面是大洋”。他送给小男孩他的一本有关灵魂与尘世纠葛的书。这次相遇对莫拉维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为莫拉维著述的灵感源泉。

  3. 莫拉维四十多岁的时候,遇见了一名伟大的神秘主义者大不里士的沙姆士,这是他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次相遇让莫拉维的诗歌才华迸发,激情四溢。

  4. 关于莫拉维的最著名和最可靠的专辑是舍姆逊丁•艾哈迈德•阿法拉格撰写于14 世纪的《穆纳格布•阿尔芬》。这本传记一直是所有研究其生平的学者的主要参考资料。

  5. 莫拉维花了十二年的时间,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六卷本的《玛斯那维》。他的另外一本代表作是《沙姆士大不里士诗歌集》,以抒情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尚存于世的还有莫拉维的一些散文作品: 145 封书信;“七项启示”;以及71 篇讲道集。他的作品从波斯文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传播。

  6. 莫拉维被安葬在科尼亚的一处绝佳的圣地,葬于其父的身边,这是萨迪克•卡•库巴德国王一世赠与其父的一座花园,现在此处成了博物馆。墓前的墓志铭上写道:“在我们死后,不要在地里找寻我们的坟墓,而要去有知识人的心里去找寻。”

  8. 莫拉维的世界没有排斥,而是代表了人类的最高境界——即全面发展的人。他不伤害任何人,而是包纳所有人。他是寻求爱、真理和人类灵魂统一的完美的人。

  10. 因此,让我们在2007 年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诞辰800 周年之际通过发行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教科文组织纪念章,来纪念这位属于整个人类的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期望这种纪念章将激励那些致力于通过深刻的、学术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理想的人们,进而促进教科文组织理想的传播。

  执行局鉴于莫拉维的理想、著作和思想中所追求的内心安宁、幸福和神圣真理是与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与使命相一致的,相信国际知识界和普通大众都会欢迎发行一枚莫拉维纪念章,决定教科文组织在2007 年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诞辰800 周年之际发行一枚纪念章。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执行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