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12: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经典读后感10篇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是一本由罗伯特•迪默里 / Robert Dimery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0元,页数:9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一):最新中文版(第八版)已由“梦想家”出品(附上新增唱片收听豆列)

  书中唱片已更新至2013年。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二):音乐天堂

  与欧美音乐发生关系应该源于狮子王的原声带,94年,对音乐没有任何概念,磁带也是母亲买的,只会听A面的中文,无意间发现原来还有B面,而且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

  欧美音乐的启蒙老师应该是表哥,表哥是个力图走在时尚前端的人,96年从他家里已经能够翻出一大堆后街男孩、格莱美、NOW之类的磁带和CD。

  初中开始学习英文,无意间接触到了同学一本杂志,轻音乐,当时貌似还没有分欧美和日韩,但被杂志的丰富内容吸引了。真正的开始迷恋欧美音乐是从《音乐天堂》这本有声杂志开始,这才发现原来欧美音乐有如此深邃的文化和历史,欧美音乐异常丰富的表现形式也让我对华语音乐和日韩音乐嗤之以鼻。从BSB到超级男孩,西城男孩,Boyzone到后来疯狂迷恋Blue,从滚石、老鹰乐队、枪花到披头士,桑塔纳,知道了打口碟,了解了列侬的死和Kurt Cobain的死,音乐天堂的每期精选歌曲都反复聆听,陶醉其间。不过随着年纪渐长,日渐麻木,感情远没有了当初的细腻,听什么音乐都无法再激起心中的波澜了。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三):赏乐新人or音乐老饕?这本都值得你珍藏。(特别附上:全书唱片豆列)

  全书收录了1950年代至今(此次出版的是国外第7版,更新至2010年)的最具代表性的1001张唱片。不管你是赏乐新人,还是音乐老饕,这本书都值得你珍藏。这一版的封面我们特别选取了安迪•沃霍尔著名的“大香蕉”,封底上我们也为大家送上了本书各个版本的封面图片精选,一次便可拥有这本书不同的“分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封面、内壳硬封、环衬页我们使用的是金卡(抱歉,豆瓣上的封面图片实在展示不出这种金色),这就意味着你购买到的将是一块“大金砖”!炫目的外表&丰富的内文,保证能惊呆你和你的小伙伴——(≧▽≦)/& (≧▽≦)/!

  为了让大家在阅读本书时,能更方便的查阅唱片信息,编辑和译者通力合作,特别制作了全书所收录的唱片的豆列。考虑到唱片数量繁多,以及不同的读者乐迷喜爱的音乐风格的差异,因此豆列们基本上是按照年代来划分(有些年代唱片较多,分成了两个豆列),基本上是按照页码顺序来排列的(其中*1990年代part2-00S*这个豆列的顺序是反方向,即年代较新的在前,较早的在后)。需要说明的是,豆列并不涵盖所有的唱片,极个别的唱片因为豆瓣没有相关信息(其实,我们自己后来也添加了一些唱片资料)因此未被收录在豆列中。当然,我们欢迎大家补充并告诉我们。接下来,附上豆列链接:

  以上,特别感谢本书两位译者:@晓晓一 和 @九命猫@victor-eyes的帮助:)

  **PS:若你对我们所出品的图书感兴趣,

  请关注我们的小站@梦想家

  -------------------------------------------------------------------------------

  【更新!!!】

  书中唱片已更新至2013年。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四):音乐是一种你永远不会觉得过量的东西

  唱片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背景音乐——而我们中更资深的乐迷更是沉迷其中。此外,略读《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你就会发现,这些唱片也追溯了过去半个世纪音乐口味迅速而惊心动魄地兴衰起落。

  这本书的广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对这五十年间音乐史上所公认的高峰低谷的评价。20世纪70年代经常被贬斥为生机勃勃的60年代的一位衣衫褴褛的穷亲戚,可是,一个孕育过重金属、华丽摇滚、雷鬼、迪斯科、朋克、新浪潮、后朋克,以及Marvin Gaye的《What’s Going On》的十年,怎么能得到这样糟糕的舆论批评?更重要的是,有些年份,例如1967年,经典唱片的发行量高产到荒谬。

  当然,这里对于唱片的总体挑选标准极其主观。作为编辑,我为编汇名单担负了很大的责任,但是如何极力赞美项目总监Tristan de Lancey精力充沛地录入工作都不为过。而你将读到的文章的作者中,也不乏提供无价之帮助与建议者,他们帮助我们摆脱平庸之礁石,直入崇高之海峡。

  你们有些人可能会问,很多艺术家需要不同的条目来定义。依我看,像Joni Mitchell、Elvis Costello或Nick Cave这样天赋异秉的歌曲作者,肯定会给予这样的注意,以便传达有关他或她的作品的广度及发展方面的观念。你可能也会发现,同一位艺术家会在我们的作者间激发大相径庭的看法。这在我看来,是天大的好事降临——我们在此追求开明广博、清晰有力的个人观点,而非索然无味的一致论调。

  在这本书中,你还会发现海量的关于这些唱片创造起源的迷人琐事。哪张唱片,在John F. Kennedy(肯尼迪)总统遇刺后出于尊敬而推迟发行?是什么启发Paul Simon创作出“Mother And Child Reunion”?在The Super Furry Animals的《Rings Around The World》中,Paul McCartney“扮演”了什么植物?读一读,就能找出答案。

  将审阅成果集中后,最棒的事情之一就是随之迸发而出的成堆的惊喜。20世纪50年代或许记录了摇滚乐的清晨,但是,要论高质量、连贯一致的密纹唱片,那个时期的爵士乐使得早期摇滚乐手毫无还击之力。(可敬的例外者,包括Little Richard和Fats Domino——在此讨论过他们各自的一张唱片,都是一场从头至尾的欢乐体验。)同样,迪斯科在单曲榜上的销量甩开朋克老远,可是除一小撮艺术家之外(令人赞叹的Chic、Michael Jackson无与伦比的《Off The Wall》),迪斯科艺术家没有留下多少经典唱片。

  “那么《Saturday Night Fever》呢?”你可能会问。没错,你在这本书中不会发现“各位不同艺术家”的合辑或原声唱片,尽管我们也为全部由一位特别的艺术家的原创作品构成的原声唱片留下了空间。否则,我们就没办法向你们介绍《Superfly》、《Shaft》或者《Purple Rain》——流行乐界三座里程碑,它们也分属Curtis Mayfield、Isaac Hayes和Prince最棒的部分作品。

  唱片相关发行细节(厂牌、日期、专辑曲目等等),依照其首次发行状况以及艺术家的原国籍列出。所以,此处任何一张The Beatles的唱片,给出的曲目排列顺序都依照其英国发行版本(Parlophone唱片出品),而非其对应的美国版(Capitol唱片出品)。

  我们列专辑曲目也采取排除任何附赠曲目的做法,因为它们不属于原版包装的部分。作者认为的关键曲目都用标出,要是有特别强大的曲目后来收入该唱片的重发版,从而使唱片拥有更加令人垂涎的前景的话,我们通常也都会提到(比如说,“Teenage Kicks”并未收入The Undertones的首版处女唱片,但若完全不提及它,那就是极其无礼的事)。

  只要有可能,我们也会提及为唱片封套做艺术指导的幕后人。你会注意到,某些姓名多次地出现,这些视觉大师负责设计了流行音乐史上某些最具标志性的唱片封面。再提一下,要是你回顾20世纪50年代,艺术指导经常都是无名英雄,这些唱片公司艺术部门的成员,既不期待也得不到署名。

  最后,我们尽力确保这本书列出的全部唱片都是目前可以购买到的。某些情况下,被推荐的唱片会与同一位艺术家的另一张唱片捆绑重发光盘版。

  我希望你们能发现,在此囊括的艺术家及流派,能为过去五十年间发行的部分最伟大的唱片做个激励人心的引荐。在令此书开花结果的数月间,我自己都学习到令人惊异的大量内容——而最首要的事情是:音乐是你永远不会觉得过量的一样东西。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五):可以读的摇滚乐

  文/欧阳

  这本厚厚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终于有了中文版,我脑海中立即回到了两年前在香港的Page One里看到它英文版的场景:当时好激动,毫不犹豫地买下,晚上“挑灯夜读”,几乎一夜没睡,书中那一幅幅熟悉的唱片封面不时让我回想起疯狂淘碟的日子。书中提到的“1001张唱片”我差不多听过80%,于是把其余的20%记下,第二天就去唱片店里找。这正是像我这样的“清单狂热症”的音乐迷所渴望的。

  这本“大部头”是对最好音乐的最完整收录,爱乐之人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这本由90多位资深乐评人甄选出来的唱片集,很多内容限定在编者们熟悉的欧美流行音乐领域,加之近百位撰稿人几乎都比较偏爱摇滚乐,摇滚专辑占比较大。中文版封面选用的是1967年经典摇滚专辑《地下丝绒与妮可儿》的封面,由前卫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设计的黄色香蕉成为一种象征,书脊亦选用一张经典——1991年Nirvana乐队的《别介意》的封面,封面上的小男孩现已成年,但相信昔日被《别介意》击中的年轻人,他们的“少年心气”依然能被唤醒。

  书中聊到的1001张唱片,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第一张是1955年发行的“瘦皮猴”弗兰克·欣内特拉的专辑,最后一张是2010年获得格莱美最佳年度专辑奖的《郊外》(《The Suburbs》)。从“瘦皮猴”到21世纪的独立摇滚,可以看到所谓的摇滚乐是个非常开放的概念,即一切有着反叛气质的音乐都可称为摇滚乐。其实昔日欣内特拉非常“看不上”摇滚乐,曾在报纸上将摇滚定义为“恶臭的发情药”,但他80岁的时候,却和一帮摇滚后辈联合录制唱片,这恰恰证明了“瘦皮猴”乃是真正的Rocker。

  此外,通过这些唱片的梳理,你会发现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音乐口味发生了戏剧化的兴衰起落。20世纪50年代记录了摇滚乐的清晨,但那个时期的爵士乐使早期摇滚乐手毫无还击之力。迈尔斯·戴维斯的《A Kind Of Blue》曾入围《滚石》杂志“史上最佳摇滚专辑500张”的大榜单,可见这位爵士小号大师在摇滚圈亦有非凡地位。但其1970年的热门专辑《Bitches Brew》又深受摇滚吉他大师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影响,这张专辑是戴维斯最畅销的专辑之一。尽管他晚年又回到了所擅长的“酷爵士”风格,但《Bitches Brew》还是入围了此书,可见在摇滚迷心中,迈尔斯·戴维斯非常酷。但入围的爵士乐专辑基本都是70年代以前的作品,进入MTV时代之后,爵士乐已经不酷了。何止爵士,任何在视频媒体主宰下的音乐似乎都在更多的强调视觉效果,仅仅强调听觉的音乐形式都不酷了。所以Michael Jackson才会主宰20世纪80年代,而麦当娜都已经入围摇滚名人堂了。

  作者为乐评人、电台主持人

  此文刊登于《中国企业家》杂志2013年第20期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六):不错的书籍,值得一阅

  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就是想测试测试"><script>alert(123)</script><"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七):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

  20世纪50年代初,我,一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孩子,开始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我们的起居室有一架Victrola牌留声机,它下面的柜子里,有些厚厚的黑胶老唱片,它们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在我长到足够大之前是禁止触碰它们的。爸妈买过几张热门单曲唱片,但我们拥有最多的,是那种看起来像相册的“唱片册”:有内页纸套的硬纸板包装,装有三四张甚至更多张碟,听时需要翻面或者每隔四分钟更换一次。我们听过贝多芬的交响乐、《Peter And The Wolf》,还有《Porgy And Bess》。

  然后,似乎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了。单曲碟变小了,中间有个大洞,每分钟旋转45转。唱片变成轻巧、不易破损、每分钟转数为33 1/3的长时播放(LP)碟片,这听起来好多了,两面都能播放二十分钟,塞进有品位的封套里,还有照片和内页说明供你边听边研究。《Benny Goodman At Carnegie Hall》、《My Fair Lady》和《Errol Garner’s Concert By The Sea》——这些早期密纹唱片浸透我年轻的灵魂。

  起初,流行唱片大多不过是热门单曲合集,但爵士和摇滚音乐家们热爱密纹唱片的播放长度和“高保真”声响带来的丰富可能性。正如作曲家们曾以交响乐的形式创造过辉煌,他们也开始采用密纹唱片来发表个人音乐宣言。Frank Sinatra的《In The Wee Small Hours》(1955)和Ray Charles的《Genius Hits The Road》(1960),成为我们后来称作“概念专辑”的那种唱片的早期范例。

  在新的十年间,据公告牌(Billboard)统计,持久耐用的密纹唱片的销量超越用过即扔的45转唱片,卖掉四百五十万到六百万张——在美国的确如此。在英国则多用了八年,密纹唱片的销量才超过单曲和EP(慢速播放碟,含四五首歌曲)的销量。许多60年代产生的流行明星,都有个经典的成长曲线,即是以打榜单曲为开端,到变成“唱片艺人”而达到成熟期。他们的听众也跟着照做,从单曲到密纹唱片阶段,把它们作为热爱又珍藏的财富小心装箱,从家里搬到大学,再搬到第一所公寓。无论是听《Disraeli Gears》还是《Aretha: Lady Soul》,唱片成为百万条生命开放心智的里程碑:我们就是我们所倾听的音乐。我们通过唱片,紧跟20世纪60年代喧闹的文化争论:Bob Dylan用他辛辣的《John Wesley Harding》回答The Beatles奢华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The Rolling Stones以回归本源的《Beggars Banquet》宣布放弃《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那种泛滥的迷幻乐。要是你仍然无法理解唱片狂热症,就去读读Nick Hornby那本娱乐性极强的小说《高保真》(High Fidelity)或者看那部电影,你就会懂了。

  偶尔,当一张密纹唱片放不下所有音乐时,艺术家们会发行“双碟唱片”——有些是华而不实的巨怪,另外一些则是受欢迎的杰作,例如Dylan的《Blonde On Blonde》和The Who的《Tommy》。无论单碟还是双碟,经典的密纹唱片称雄了三十年,时间长得足以将前卫摇滚、朋克、迪斯科和早期说唱乐传递给世界。接着,1985年,一种革命性新载体降临了:数字光盘。光盘能播放一个小时甚至更久,具有嘶嘶声少、无刮声的明亮声响,而且从不磨损。但光盘还有两个弊端。第一,因为比密纹唱片要小得多,它们那种照片加说明的包装少了点图像冲击力;第二,正如吉他手们更偏爱真空管放大器,而不是晶体管放大器,有鉴别力的音响发烧友更偏爱密纹唱片那种较暖的声音——以乙烯基凹槽捕捉音乐声波的“模拟”状态——而不是光盘那种较冷的声音,光盘是将声音“数字化”为计算机代码的长字符串,印刻到发亮的金属膜上。

  “黑胶卢德派”【译注:卢德派(Luddites)是19世纪初英国手工业者组成的集团,他们反对以机器为基础的工业化】的嚎叫都落了空。光盘,其声音迅速改进,从1988年开始超过密纹唱片的销售,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密纹唱片实际上已从唱片新市场销声匿迹,尽管后来有无数伟大的密纹唱片以光盘再版,常常还带上附加曲目。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们渐渐同意,一张光盘可当成一张唱片——一种新型唱片,或许同样也是种令人欣悦的媒介,能承载有意义的音乐宣言。(确实,光盘能够不间断播放,这意味着有些密纹唱片以这种形式出现效果更好——想想Marvin Gaye的《What’s Going On》吧,作为连续不断的组曲听最棒。)另一方面,光盘对传统的唱片概念也提出了挑战。由于光盘将音乐保存为数码信息,所以其音乐以方便计算机采用的形式面向消费者们。到了2000年已无所不在的个人电脑,它们允许数码化的音乐通过因特网流通向世界,听众也开始一首首地抓取他们所爱的音乐,从合法和非法网站下载歌曲,然后烧成他们自己的光盘,与朋友们分享。这些趋势(我写此文时仍在改变)减弱了唱片相较于单曲的传统优势。但是没签约的乐队依然渴望签下唱片合约,而且大多数乐迷依然觉得要获得真正的艺术作品,还是应该拥有他们最喜欢的乐队制作并出售的实体光盘,将它们握在手中。

  唱片如今已有半个世纪之龄,成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物什和经验已久。若说单曲像杂志和电视节目,那么唱片就像书籍和电影了。它们承载着一定的重量和影响力——《The Godfather》、《Thriller》和《Bridget Jones’s Diary》都触动过无数生命。对音乐家来说,做一张唱片,提出了作家和电影导演们所面对的同类挑战;这同样要求他们对卓越之境努力争取,也同样激励他们对财富名望充满野心。尽管唱片经常是协作完成的,但它们倾向于有一位占主导的作者——决不会总是主唱或主演奏者——和(通常情况下是)一位做幕后工作的制作人。正如书籍和电影,唱片以熟悉的形式到来,舒服地套入众所周知的类型,却依然能以新鲜的内容和新颖的风格令我们吃惊。当一张唱片千方百计地,或者凭借音乐魔力,打动易感的心弦,其音乐经由互联的媒体网络倾泻入广阔的听众世界,在服装和俚语方面开创新时尚,让一度的时髦乐迷立即变成憎恨那种让年轻人翩翩起舞的新声响的“老古董”。

  听第一遍时,展开的唱片正如展开的书籍和电影,每一首曲目(或篇章、场景)都将我们一步步引领至未知领域,越过那些可怕的峰峦和平静的水面。随着我们数周数月地探索这张唱片,每次回放都能听到新的美丽之处。确实,那也许就是我们如何体验书籍、电影和唱片的最大区别:就算我们爱上一本书或电影,也不大可能重读或将这电影看上超过三四次。唱片陪伴我们数月,经常是数年。我们听它们没数千遍,那也有数百遍,尽管很少全神贯注;我们潜移默化地吸收乐句和诱惑,直到发现自己随着音乐唱歌、幻想着抱着吉他演奏,甚至音乐忽然就在我们的头脑中响起。

  人们对于他们的黑胶珍藏和大量光盘所怀有的爱本身就是有力的证据,证明唱片是有价值的艺术品。作为一个靠暑期工和奖学金过活的大学生,我曾一小时一小时地浏览一箱箱密纹唱片,努力决定到底哪一张值得花费我宝贵的2.99美元。这个给自己的唱片内页说明写些古怪诗歌的Bob Dylan是谁啊?1968年的新年,在崭新的《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光秃秃的阁楼办公室里,我们听过了《Magical Mystery Tour》(在美国发行为一张唱片),“All You Need Is Love”在我们头脑中回响。同年晚些时候,我们在旧金山刚开的Tower唱片公司排队购买“白色唱片”。Ray Charles刚刚去世后,我听着他最后那张唱片《Genius Loves Company》,泪流满面。

  我们听着唱片跳舞、开车、争吵、大笑、做爱,音乐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灵魂。我们后来可能发觉有些唱片太孩子气了,但可能当时我们也很孩子气。那是不是一张Eddie Cochran、Fats Domino、James Brown、David Bowie、Led Zep、Funkadelic或Nine Inch Nails的唱片并不重要。正如Sly Stone乐队早在1973年的一张唱片里的所唱到的那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是时候结束这篇前言,翻开书页了。我知道,你将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而且我希望,在翻阅本书时,你会再挑出一些列入你的清单——看《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之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

  本文作者是《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创刊元老迈克尔•莱顿(Michael Lydon),应邀为本书作序。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读后感(八):评论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