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10篇

  《忐忑的中国人》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一):读[忐忑的中国人],对梁晓声产生的一些意见

  读[忐忑的中国人],对梁晓声产生了些意见,不吐不快。

  1 因为【顶层设计】一文让人耳目一新,狂爱这本书,但读过发现其他文章都是唠叨着重复的只提问题,不说解决之道。你说你听朋友说有官员贪污了200套房产,你听罢只能,无助无奈,没有态度的站在那里,你的书,恰恰给了人这样的感觉

  其实间接给了人这样的感觉,你们别想着革命了,革不起来。让我们一起等一个改革家出现吧。这其实消解了读者对于变革的渴望,让人而全情期待救世主出现。而其实即便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抑或国外历史中伟大的改革家,倘若在今天的中国,想必也是一声都发布出来的。

  2 交通管制的小战士一文,明显体现了这位大作家不太了解地火的脉搏,

  他生在城市,而我身在农村,下乡那是另外一码事,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看待生活的心态。这很重要。

  我特别理解《神探亨特张》里那些去碰瓷,扒窃的坏人,特别理解那些被强拆,被收治的冤民,我甚至特别理解,有人造出苏丹红,假大米,劣质奶粉和三聚氰胺牛奶。

  梁一定是低估了地火的愤怒,

  他也提出了猴子的实验,证明了普通人面对贫富差距时的微妙心态。

  但却对小战士所担心的问题缺少认识,小战士背后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做一件好事需要怎样的成本?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思想传统,道德文化能左右的。

  换言之,我比他还悲观,因为我从生下来,就比他的生存环境要恶劣,

  是的,哪怕他下过乡,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最恶劣的时代。

  吃人不吐骨头,饮血续命,每个人都很可怜。

  3 既然改革如此庞杂交错,为什么你还站在原地批判呢

  这样一来你就和那些说风凉话的精英区别开了么?现实意义上讲,并没有啊

  你所谓的精神上的挖掘,只是让你一个人受益而已,

  如果你真有作为社会精英的一份责任心,那你为什么不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启迪民智,改善一些社会恶相呢?你选择著书立说,显然是把自己当初另一种具有关切姿态的局外人了。

  4 不上互联网,无论如何都是错的。他对互联网的很多观点都是真知灼见,但恰恰因为他不是一个真实的体验者,所以让这些真知反倒变得层次少了。我并不是说,没体验就没发言权,而是觉得,你进行体验的成本其实很低,但这一步可以让他获得更丰富的视野去分析,去伪存真。

  5 脱节,作为一个出生在49年的人,我想迫切的让你知道我们这伐年轻人的真实处境和想法是十分困难的,你应该多和和你不同的人聊聊天,和我同龄的,或是比我大比我小的,而不是用你已有的价值观,来分析别人的行为,取舍,趣味。换位思考,这一点很重要,失去了这个前提,所有高深的知识理论都是纸上谈兵。

  他的这一个缺陷太明显了。当你自封为一个大知识分子的同时,其实放弃了用更加宽阔的视野去看待复杂的问题的机会。诚然如果是跟和你一样的大知识分子聊天,你是能十分惬意的。但无论是对生活的思考,还是对社会的推动,从不是大知识分子们通过互相欣赏可以完成的对吗?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二):看客中国史

  这本书我没看下去,也许是人浮躁了,也许本文只在议论。中国人从来多看客,政治的严酷使人禁舌,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再到杯酒释兵权……再到现在广电局管制,对于舆论的禁锢从古至今。也许整个中国史只有诸子百家时代最为开放,那时各类学说阐所欲言,虽然大都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但是言论还是自由的。而后语言禁锢,死于文字狱不可计数,到明清最盛。

  诸子百家虽然言论自由,但他们都是看客,参与不到朝政的决策中,没有权利所以被废除言论,只留下儒家言论,虽然骨子用法家和兵家治国,但是还不是儒家吗。诸子百家再往前就是尧舜禹时代,那时候言论不光自由,还可以参与政事,普通人也有机会成为国家统治者。这样的自由让后来有识之士不停推捧,真喜欢那时代百姓质朴吗?也许未必,真心羡慕和喜欢的是自由自在的言论和宽宥的政治氛围吧。

  久做看客,难免心起厌烦,忍受不住的进了山林,做起清雅出世之士,吟着“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心里念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是他们在出世入世前费尽思量,遇尽挫折。如李白、苏轼类朝堂不得志,只得放浪山水;再如狄仁杰、张居正类侥幸得权,施展抱负,若他们不从政,必然文章传颂千古。可惜的是地位不同,着眼处也不同,人在其位,当谋其事,在高位许多事由不得个人掌控,要违心做许多事。翻阅史书从不见一圣人,只能见明君、名臣,只能称“明”而不为“圣”,因为其生前总要干些“糊涂事”。所以我觉得官(掌权者和掌钱者)不必一定要贤明,但一定要行事。倘使一官贪钱千万,在位时为百姓谋利,扫除黑恶势力,做下许多实事那便是好官。平常百姓所处阶层更看重身边实利,至今重庆老人时常念及昔日街边巡警亭,而今巡警亭早已拆完。

  然而所谓权利和自由需要强力者庇护,从未听说过弱国能讲自由人权。所以无论对于政党是否有好感,亦或诸多不满,但是我从来没想要他垮台,只有强权者庇护,平常百姓才能有闲暇议论自由,否则处在战乱中、在奔波,何处谈自由。既然国家保证和平,弱势者就难攀上高台,唯有期望改革。然而纵观历国变法,独中国最难,王安石、张居正类变法当时尚有些成效,上位者一厌烦,立刻失效。盘指细点,中国变法最为成功则是公孙鞅时,然而变法者被车裂而死。变法改革如此之难,一乃上位者专政,二乃百姓是看客。百姓总呼唤改改,临到改革却作壁上观,这样变法改革能成功吗?所以既然想要改革,还需舍弃看客身份,自己投身去吧。

  至今想起一句话:小时候想要改变世界,后来想要改变国家,再后来想改变社会,到最后想要改变自己,却发现已经老了。所以一屋未扫,何谈治天下,革命路远,莫叹前路艰辛,唯有此刻努力耳。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三):我关心的话题,我不解的角度

  杂文得是我比较关注的话题才能读得下去。因而先前只是通过网络文摘,新浪博客等读个一篇两篇的权作新闻轶事来看。梁晓声这册《忐忑的中国人》是因为多看阅读的限时畅读活动才下载来看的。

  作为一名大学刚毕业,无车,无房,无社会地位的三无人员,我得承认,每次看到事关民生、经济、政治的议论我都眼睛发直,很想从中取经学法。因而看到书面上写的“剖析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心理,直面力陈中国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时,我是被打动了的。作者第一章写中国社会种种乱象,第二章析社会背后的人民心理。读到这边我就弃了书。话题固然是我关心的,但他站的角度却叫我看得索然无味。作者有一种他们那个年代人特有的忧国忧民之思,现又功成名就,生活安稳,便更添一份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他写看客心理,写望子成龙的父母,写贪得无厌的官员……不外乎忧与叹,却是站在事外的忧与叹,述而不作,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来。更郁闷的是,他其实并捕捉不到这个时代人真正的心结。所以所他依旧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精英,看问题的方式也是。

  至于人性的挖掘,作者一再强调,人的善恶是固有的,而不是随时代潮流变化的。在我们这些从小被唯物主义史观教育的人眼里确实有些奇特,可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人很多时候是独立的自己,那些真正善良的人更是有一份独立的善良品格。但总觉得还是挖掘得浅了些,同第一章述而不作的缺憾。

  我看的部分中觉得《一个忐忑的中国人》,《阿Q生活在当代》,《他们起诉中国》这几篇挺有意思。《一个忐忑的中国人》说了一种“凤凰男”心理。《阿Q》则是那种随时准备跌倒在路上的老人的活画。《他们起诉中国》构思太有意思,并有一种“政治不正确”的讽刺意味:为何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种种现实在而今的中国重现了?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四):别再做看客

  “凑热闹”、“看热闹”的心理很不纯粹。倘有什么骚乱发生,他们便会像阿Q 一样,趁火打劫,抢掠些财物。然后装出不曾参与的样子,看参与了或被冤枉了的人遭到追捕、杀头,侥幸而且同样的幸灾乐祸,连点儿兔死狐悲也全然没有,只不过又当成一种“热闹”罢了。

  ——梁晓声|《忐忑的中国人》

  不知是传统文化缘由还是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自古中国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言论,让国人有了只做看客的理由,甚至于到了极其麻木的状态。能在一片大好的大环境里发声,让我们能够了解自己,认清现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保护。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五):我们不安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人有关系,但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忽略这些问题。其实一开始我们是反抗过的,觉得这样不行,应该改改,但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我们开始对这些问题习以为常,以至于最后都不再讨论。

  梁晓声的《忐忑的中国人》却直言不讳地讨论并发掘出了这些问题,让我们重拾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意识。《忐忑的中国人》里,梁晓声探讨了很多关于人性、自由、民生、社会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们快乐与否幸福与否的最大基准点。

  《教授之死》让我印象深刻,从里面我们能看到中国式碰瓷的极端表现,虽然梁晓声是用戏剧和小说化的方式来表达的,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却能深刻地感同身受。大多数人都耳闻目睹或者亲身体验过碰瓷这件事情,明明只是一个无心之举的碰擦,对方却死咬着你不放,非得让你送医院或者赔偿才了事。我曾经就在马路上见过,一位母亲躺在马路中间,儿子不打电话叫医生,而是面红耳赤地和肇事者理论。受气者只好送医院检查,结果没什么事情,然后就一走了之,心里想着终于息事宁人了,却从没想过对方是不是在讹诈自己。然后带着这种心境继续过日子,当某一天被另外的人碰到以后,就愤怒地把遭受过的事情再在对方身上重演一遍,如此循环。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也是一件没有回头路的事情,它只会一直往前走,直到所有人开始如履薄冰。

  从这本书里我们貌似又重新看到了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历史已经走过了这么多年,时代早已不再是那个动乱的模样,而国人还是老样子。这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事情。

  所有的问题,终归还是人的问题,而解铃还须系铃人。梁晓声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他没有给出答案,我想我能理解他。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全民存在的问题,他一个人解决不了。能解决问题的,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所有人。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六):病态的中国

  1927年鲁迅先生写下《无声的中国》一文,从文字传播的障碍性上说出了民众如何的缺乏“话语权”。今日的民众固然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话语权”,然而别的方面依然“有缺失”。把这些缺失综合起来,谓之“病态”。套用鲁迅先生的句式,亦可称之为病态的中国。

  近来读梁晓声的《忐忑的中国人》,愈发觉出当下社会的病态。梁晓声的文字是厚实的,这种厚实里有一股砸向人面目的气息,读来总有一种令人坐卧不安的感觉。此书从多个维度分析现实社会的走向,中国人的群体状态,把当下的迷惘、偏执、急躁、功利、浮华……条分缕析的形诸文字。客观的说,作家不是悬壶的医者,并不需要开出济世良方,他们只需要提出问题就够了。这本书在某些地方尽管存在文学的手法,但仍然是提出“问题”,既有直逼脑门子的社会问题,也有隐藏在现实水面下的波涛汹涌。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病态的中国。

  在《一个忐忑的中国人》中梁晓声写了有反哺家庭愿望的“毕业大学生”,在《看客中国》写了热衷于看热闹的“围观者”,在《交管与上人文》中写了“权利”的真相,在《改革是顶层设计的出路》中写了网上肆意谩骂攻击的“发泄者”……我仿佛重新读了一遍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时下的中国人,与鲁迅先生所哀与怒的中国人,似乎并无差别。七十多年之后,尽管中国人的衣冠光鲜了,物质改观了,但是骨子里还是老样子。要么是可怜的,要么是龌龊的。

  《舌尖上的好人文化》是一篇真正从思想层面揭示问题的文章。在这些文字里,我能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性和自觉性。梁晓声说,那些我们所崇拜的文学大师们,为着他们各自的国的进步,一生大抵在做两方面的努力——促旧时代速朽;助新时代速生。梁晓声的文字在叙事方式和语言组织上都保存着一股“质朴”,比如《教授之死》这篇小说,好像我们在某个新闻中找到原型,但有有着鲁迅作品中那种辛辣。在文辞上,他说“各自的国”,而不说各自的“国家”,他用“大抵”一词,而不用“大致”,都带着民国文辞的余绪。

  中国人因何而忐忑?穷人如此,富人也如此;官员如此,平民也如此。除了贫富差距等原因,还因为公平和安全感。在一个缺乏公平与公正的社会,是不存在安全感的。因不公平而遭到伤害的人,会奋力讨回公平;伤害人的人则会付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处于权力中心的人,还是最底层人,都不可能真正“安全”。

  官与民,贫与富,这还只是“角色”,真正左右“角色”的是内心深处澎湃的东西。官员们换上了“贪占强迫症”,富人换上了“攀比炫富病”,普通百姓则在“暴民”与“屁民”之间摇摆。这就好像一个跷跷板,两头的负重不但不相等,臂长也不相等,忽上忽下自是难免的,更有摔下来的危险。梁晓声在这本书里直面现状,中国人大概就像跷跷板上的两个人,板上的人固然忽上忽下,内心里更是忐忑不安的吧。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七):骂不到点上是一种什么概念

  先前读了一半,差点弃书。但我有个坏习惯,一旦翻开的书,无论多烂,总是想看到结尾。

  前一半想弃书,是发现行文实在只能勉强算作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老人对这个时代的碎碎念,发议论,写杂文,总不是作家所长。骂不到点上,只有整齐的排比句和滥用的惊叹号,让人看着反而着急,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翻到《虚实之间》之后的三篇故事,梁晓声的味道才渐渐出来,写母亲,写家境,写父亲,写他与赵丹夫人黄宗英的师生缘分,写知青,写文革大时代......对嘛,这才是当年创作出《年轮》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应该有的风格。

  然而动人的短篇并不多,后面的文字又有流水账充数嫌疑,特别是收录了几封感谢信,让人实在不能理解。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八):鲁迅附体

  书名:忐忑的中国人。其实主要说当代中国青年的忐忑。作者亦在言辞中表露古代社会的良好风尚,以此推理,古代中国人少有忐忑。故而书名起码加上“当代”两字,否则,尚有不忐忑的中国人看到此书,也不免强迫自己忐忑一番,否则对不住中国人这个属性。

  读完此书可产生一个印象:当代的忐忑是社会发展的附带品。要想不忐忑,回到建国初。那时候国家制定人生,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按照流水线作业,同一模式生产。此时,忐忑少了,因为没有什么选择的自由。而现在呢?选择多了,稀缺的优良资源导致激烈竞争,从而引发忐忑横行。忐忑原来是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和自由度的增加而膨胀起来的。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忐忑干杯!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九):《忐忑的中国人》: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初看《忐忑的中国人》,最先吸引我看这本书的是书名,“忐忑”两字很好合了当下的社会现状,透过这本书,我第一次知道,文字还能成为警醒社会和人民进步的力量,文字尖锐而发人深省,抨击了中国人的虐根性,论述种种社会中不好的风气和恶习,能感受到作者痛心疾首的心情,以及勇敢无畏直抒己见的坦率。

  作者直陈社会中种种矛盾和纠葛,挖掘人性背后的心理、文化中的缺失、社会中的“看客”。

  作者用坦率的笔调、忧虑的声音、睿智的思想娓娓道出中国人的精神与生活双方面的压力和忐忑,以及社会现状和阶层分析。

  龙应台曾评价梁哓声的书: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作为作家,梁哓声字字句句慷慨激昂,带有批判性的思维;作为两会代表,不想仅仅做一个“花瓶”,每每出言激烈,积极发声。

  书中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谈到社会阶层、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也写对父母亲的回忆和思恋,文章类型方面,有写实的文章、有逻辑式的论述分析、有回忆性的随笔、有讽刺的小故事,多次提到文革年代,虽然了解并不深刻,却也能体会到当时的艰苦环境。

  简单的一件小事,一次“交管事件”被作者看在眼里,能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升到“人文”的高度,进行长篇大论,这一点是最让我佩服的,作者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能够理性的辩证世间万物。

  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客中国“的部分,中国人都喜欢看热闹,作者追溯到看热闹的习俗来源,结合了鲁迅的“看客心理”和典型的小说人物代表,观点表述清晰,层次递进,文章流畅有逻辑,娓娓道来,不偏颇不扭曲。

  “的确,一个国家喜欢看刺激的或俗不可耐的热闹的人若远远多于欣赏文艺的人,这国家的文明是堪忧的,进步也将是迟缓的。“

  如今的看客转移到了网络上,找乐子、看热闹、起哄,通过语言暴力发泄心中暴力意念的所在。近几年时间,我们已经接连感受到网络媒体的能力,这一点可谓深有体会,每当互联网上发生了什么事件,众多网民就闻风声而来,他们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煽风点火,事态迅速扩散蔓延开来,通过言论进行道德绑架和网络暴力,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

  作者认为民众要合理利用网络的威力,在如今我们批判互联网的舆论不受受控制的同时,也忽略了其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有发声的话语权,完全可以借此行使民众监督的权力,借言语声讨正义,通过网络曝光,揭露官员的腐败和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政府的助力,社会风气也会逐渐好转。

  在改革问题上,直言不讳的切中要害:腐败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平,社会问题多年积累,医疗保障;一部分受人民委托的行使国家权利的“公仆”,蜕变为体制寄生者。

  与小时候“挑冰棍签子”的游戏联系到一起,指出“中国之当下情形,很像那样一堆冰棍签子,期待着伟大的改革家来挑。”

  当然改革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看到了当下存在的弊端,在怀揣着对未来美好期盼的同时,也不无愤世嫉俗的哀叹,但是生活总是这样,再艰难也要一路前行,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很多人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它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公平,高考和公务员的考试都是相对公平的例子,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凭借一己之力收获成功。

  网上有讨论过一个话题,是说大学毕业的一年过渡期的艰难和困境,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曾惶恐不安,在求职不断受挫的过程中,会怨天尤人,抱怨学校、专业不好,文科生不好找工作等,找诸多理由。

  当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才发现不是生活亏欠了你,而是自身的问题,没有从自身找原因,也没有摆正心态。一样的环境和条件,有些人就能科学的规划未来,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在普通人中做到了出类拔萃,当你把关注点从“焦虑”本身转移到“努力”上,会豁然开朗轻松很多。

  书中对家庭教育也做出了阐述,不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看重文凭和成就,忽略了培养孩子的道德品格、做人的基本素养。

  “平凡者也可以平凡得较为优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力表现优秀,胜任自如;在平凡的家庭中是平凡的好儿女、好父母、好夫妻;在平凡的人际关系中,是平凡的好同事、好邻里。这样的一个人,将平凡的可爱”

  《教授之死》是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教授坐出租汽车时,一妇女骑自行车撞在了开着的车门上,因为教授的善良,加上妇女的蛮不讲理、得寸进尺,引发了一场官司。最终,在现实与利益面前,事实被扭曲,教授输了官司。

  谁知,妇女讨到了点便宜,就有了更无理的要求,教授开始分析为什么自己会输了官司,为什么在法庭上自己无法把事实讲清楚,从此,他陷入困绕,甚至有些精神失常了。

  这时,女儿从国外和未婚夫一起回来,打算完婚。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教授听到了女儿和女婿的谈话,女婿正在有声有色的讲叙他母亲因为骑车撞上出租车门而得到的巨额赔款……教授为了女儿的幸福,打算把事情永远放在心里。但当女儿结婚那天,教授和那妇女见面时,却怎么也无法接受那张扭曲丑陋的脸,就这样心脏爆裂,死去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之前老人讹诈好心人的事例,反映了当下真实存在的情况,被扭曲的人性,世风日下的社会现状,让人感叹这个社会怎么了?好人就应该被欺负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虚无缥缈。

  整本书读来有值得思考的部分,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让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寻最珍贵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忐忑和焦虑时是很多人的现状,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压力,还有信仰和文化的缺失,需要慢慢的捡回来。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十):你是我的生命我的力量我的意志我的我

  早晨,打开窗户,靠在椅子上,舒适的读完了梁晓声先生的新作《忐忑的中国人》。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读了很长时间,不是没有时间读,而是读起来很闷,心情不是很愉悦。我没有读过梁先生的其他作品,包括热播剧《知青》。但从此书可以看出,梁先生是一代痛苦的人的代表,思想痛苦的人的代表。思想尖锐但缺少深刻,毕竟只是个作家。因此,总体评价,我不太喜欢这部作品。不是否认他的观点,而是,也许,大家都不爱听说真话。尤其不爱听这样的直言不讳。书中很多针砭时弊的观点,的确是大大实话,但没有给我很深刻的、意识形态上的印象。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中国人为什么不幽默,为什么活得不潇洒。因为自身承载的观念太过于沉重了。若此书的观点,表达的更轻松一些,哪怕是黑色幽默,收效应会是更好。

  “渴望动乱,又害怕动乱。“除了忐忑,还有纠结!

  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先生摘录的出版社《随笔》主编黄益庸的女儿黄于杨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话”你是我的生命我的力量我的意志我的我“。更确切的说是最后三个字最让我印象深刻。诗就应该这样让人惊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