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下的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舌尖下的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24 02:08: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下的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舌尖下的中国》是一本由(旅美)李麦逊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一):当一个民族变成“吃货”——《舌尖下的中国》未删节版序言

  当一个民族变成“吃货”(未删节版)

  ——我看《舌尖上的中国》兼本书序

  李麦逊

  1

  今年夏天,北京几位学者朋友、素食者(清华蒋劲松、中国政法黎安等)和我联系,说CCTV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得一塌糊涂,搅得广大吃货们夜不能寐哈喇子泛滥,并引发一系列后续现象。他们敦促我发文评论,也有出版界朋友催我修订书稿再版。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出书系统性讨伐国粹食文化的不肖逆徒。因“非典”促成的这本书已出了四个版本,一晃快十年,我离国也快六年了,对这一国粹的态度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为激烈。

  其实,十年前首版时的参考书名居然和这部纪录片一字之差:《舌苔上的中国》和《舌苔下的中国》。我不否认搭顺风车,权当唱对台戏,添个景加道料,赚声吆喝。

  为了修订本书,特地去了CCTV上的《舌尖上的中国》官网。整两天,除细看全片,连研讨会、拍摄花絮、创作人员及专家学者访谈都基本看了,当然,更能体现民意的海量的网络唾沫更不容错过。

  和大多数“大尾巴狼”的看法不同,我只看了两集,就判断这绝对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藏得很深的宣传片——是一部预埋动机、先伏立场、片面选材、以最先进拍摄器材最摩登艺术技巧不惜用钱砸出来的唯美主义色彩视觉盛宴,尽管也是一部由iPhone, iPad的眩美外貌和286、奔2乃至算盘处理器拼装起来的怪诞产品,高明仍不超“装裱匠”水平。叫什么都行(宣传片、广告片、故事片、报告文学片、穿越片、悬疑片……),就是不能叫纪录片。

  如果无法说服你,还是听听创作人员的“自供状”吧。面对片子播出后的盛况,惊喜之余的总导演、老“吃货”陈晓卿却表示:“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他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一部“吃货圣经”,也不仅限于“吃货狂欢”。他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玄外之音,你懂的。

  陈大导及团队,不是你动机不纯,也不是你的经没念好,实在是“吃货”们悟性太差。尽管你挠准了痒处,却只找准了一个浅层G点。对吃货,你永远不要寄望过高,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早已被中国独特隐秘而凶猛的食文化钳制于舌尖之内,肠肥了,脑子岂能不满?食欲终究只是一种浅层生理反应,看看漫漫西行路上,天蓬元帅是如何屡屡重蹈覆辙的吧。编导们企图让吃货们从对口腹之欲的膜拜提升到对幸福生活的感恩和现状的戴德,其难度不亚于让八戒同志领会科学发展观,让韩二理解什么是民主、自由、人权,不是成心为难人么?纯属表错了情,会错了意。

  该片另一位主创人员称,只想找到社会中最温暖的东西,自己没有刻意表现黑暗,那也是局部的东西,包括食品安全,“平静中性地表达,传递的是美好,就已经站在正义这一边了。”

  不愧是CCTV的,说话总是高屋建瓴到不着调。这句话我反复读了二十次,没领会其中奥妙。我实在弄不懂其中的语法和逻辑关系。依我糟糕的学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偏心同样可以是正义的,只要心里向善。

  果然,这世界上有两套逻辑,一种叫“普世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即使中国逻辑,也可以按动机区分为“善意逻辑”和“恶意逻辑”。

  2

  根据“善意逻辑”,“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天蓝水碧田园牧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是食物劳动者淳朴的面孔、健康的古铜色肌肤、惊心动魄的劳动场面、对味觉的膜拜和对自然的敬畏,是其乐融融的亲友餐聚,是母亲亲手做的菜肴和远方游子的乡愁,是大厨们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是餐桌上美轮美奂的美味佳肴,是食品小贩们勤勉的身影和餐馆酒楼的宾至如归……

  依“恶意逻辑”,“舌尖下的中国”是这样一个悲摧世界:

  天空灰暗,每年直接死于大气污染者达数十万(空气污染已是北京头号健康杀手),可吸入物MP2.5值标准竟引起外交龃龉;即使按中国标准,全国水系70%以上已不宜饮用(无一城市自来水可直接饮用),不宜养殖,部分甚至不宜浇灌,各种健康疾病越来越严重,癌症村成片增加;土壤退化毒化沙化盐碱化且不断减少,卫星图片里,除了因热带季风带形成的几大沙漠,惟中国版图狰狞如疥疮,异常扎眼;内蒙古的沙漠已追到北京城北不足百公里,十年前我曾探访,触目惊心;各类野生动物珍禽异兽无一能逃脱中国吃货的铁嘴钢牙,而且养殖、运输、烹饪和进食各个环节异常血腥残忍;近海渔业枯竭外海作业屡屡酿成人命和外交冲突,连远在数千公里地图上难觅踪影的蕞尔岛国帕劳也不能幸免……生态濒临于崩溃边缘,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说中国食文化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绝不是耸人听闻。

  食品安全已成为绝大多数国人的噩梦。陈晓卿解释该片未关注食品安全,是因为去年初开机时食品安全被曝光的程度还不那么可怕,这说辞好像不太CCTV啊!吃货们哪个不知谁个不晓,这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曝光了,“非典”爆发后更加密集。爆发于陈晓卿家乡安徽的“大头娃娃(空壳奶粉)”事件至少导致婴儿数百人受害,死亡多达五六十名,震惊世界,作为资深媒体人和“吃货”,陈先生居然浑然不觉?莫非他老人家真已达到老子所蛊惑的“圣人为腹不为目”境界?

  近年来多次民调,食品安全“荣登”国人痛苦指数前三甲,居然成为先富阶层拼命移民的三大原因之一,这一现象在各国移民中非常奇特。

  食品安全也表现在制假者屡教不改甚至百般抵赖,即使特大企业也不例外。就在修订本书时,国内几大食品巨头纷纷“又出事了”:“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重金属汞污染,“三元”被揭“早产”,“圣元”被疑导致女婴性早熟,“蒙牛”被曝长满虫子,安徽78名学生喝“光明”营养餐牛奶后呕吐;最大肉类食品公司“双汇”爆出“蛆虫”丑闻,“湘酒鬼”甚至整个白酒行业爆出“塑化剂”事件(前些年啤酒行业爆出“甲醛事件”)……刚开始,巨头们基本采取百般抵赖的态度。食品打假者无不承担巨大的风险。著名文化人王小山发起抵制“蒙牛”,竟一度被逼得逃亡香港。11月21日,“乳业打假第一人”蒋卫锁因被勒索遇害,案情扑朔迷离。之前还有为“结石宝宝”讨说法惹来牢狱之祸的赵连海,揭露地沟油被杀的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害时年仅30岁)……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火爆的,是汹涌的网络民意:有揭露,有大量行业黑幕甚至自揭黑幕,还有对“特供”的揭露;有攻略,代表性的有软件《中国求生手册》和各类“中国食品安全形势图”;有黑色幽默,代表如时评家作家李承鹏的博文《神农氏后裔》……更多的是吃货们的愤怒和无奈。“舌尖下的中国”还让全体吃货完成了化学扫盲,那些古怪生涩的化学名称,人们如数家珍;“舌尖下的中国”还增强了人民体质,让吃货们无形之中成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原木”和各种慢性毒品的“小白鼠”。如果哪天爆发生化战争核大战乃至世界末日来临,地球上惟有我百毒不侵的吃货民族可以幸存。“舌尖上的中国”堪称诺亚方舟,善莫大焉!

  “舌尖上的中国”还丰富了汉语发展,催生出“易粪而食”这个新词——指食品生产者明知自己掺杂使假还为之,但不吃自己的产品,还自以为得计。这种愚蠢的自欺欺人的心理循环,便形成“易粪而食”。

  连“吃什么”都被搞得焦头烂额,还奢谈什么“怎么吃”?没错,我们是“吃货”,同时也是“恐吃货”。人们最关心的不是怎么吃,而是吃什么,而是一觉醒来会不会基因突变为一只甲壳虫!《舌》片之所以撩拨得吃货们唾液长流,其实也隐射出吃货们对现实的无奈和恐惧。

  我刚刚完成的探亲之旅,两只特大号皮箱里一如既往地塞满美国奶粉和保健品。因中国人大肆抢购奶粉,继新西兰、澳洲和香港之后,近期美国一些大商场也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我不得不多跑几个商场,这是怎样一幅画面,怎样一种心情?我不否认《舌》片勾起了海外华人的乡愁,但当他们启程回国前,却免不了钻研一番《求生手册》。

  食品行业的道德崩溃表现在全行业,跨行业。为有毒食品大开绿灯的媒体(包括陈晓卿供职单位)也逃不脱干系。

  作为世界上最庞杂最昂贵最低效同时也最不作为的食品监管机构,人们很难见到他们主动、自觉地侦破重大关乎百姓生命安全(包括绝大多数吃不上特供的他们自己)的案子,大多是在获得举报或重大事故已发生后才在电视镜头的配合下“雷霆出击”,甚至掀起一场整治运动,硬是把本应严肃的问责,导演成一场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报告会……运动后,街市依旧太平,肠胃仍需和谐。

  以上只是食文化的浅层危害,更可怕的是“舌尖下的中国” 变异了文化基因,戕害了心灵,自宫了人格发展,钳制了吃货们对世界的认知兴趣、能力和疆域,庸俗化了价值观,异化了人际关系,毒化了社会风气,毁坏了生态……以致结构性阻障了中国历史运行轨迹和命脉。《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食文化的理解,实在是以腹障目,“舌”走偏锋,浅薄至极。

  被称为国粹的食文化的份量,堪称“吃教”,远比专业吃货美食家们礼赞的玄奥、隐秘甚至致命,这是作者最为忧心如焚的地方,也是本书探溯重点——我试图为大家掀开被美妙“舌尖上的中国”掩饰和绑架了的血淋淋的“舌尖下的中国”,正如要找到一棵参天大树的秘密,你不得不刨出它的根底。

  3

  由法语词汇“gourmet(美食家)”演化而来的“gourmand”增加了一条释义“贪吃者”。英语中还有个带贬义的词叫“chow”,来自粤语,特指“恋食癖的中国人”,这两个词是“老饕”“吃货”英译的不二选项。当然,你贪吃,别人对你的认知也局限于此。比如,不久前火爆的好莱坞名片《功夫熊猫》,以中国元素讨好中国市场,依然把中国人认知为一群吃货。

  随着经济腾飞,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吃货们病态食心理不改,不乏闹出外交纠纷。比如,年初在非洲津巴布韦的四名中国工人偷食40多只野生龟,在当地法院被起诉并驱逐,舆论哗然。

  可见,当一个民族沦为“吃货”时,遑论民族复兴?大国何以崛起?靠神州十亿皆天蓬么?

  由此想到中国近年来的“大外宣”。大外宣战略也许没错,但由一帮外语水平有限,不懂外国文化、心理也不懂西方媒体的人来操作,战术上糟糕透顶,甚至屡屡闹出笑话。还是拿这部在海内外华人圈火得一塌糊涂的电视片来说,即使以艺术品或宣传片的眼光来看,尽管比前一段时间砸大钱在纽约时代广场屏幕墙竖起几个笑容僵硬的中国名人(西方媒体调侃为“呆头呆脑”“推销衬衫的”)强一些,但绝对谈不上上乘之作。

  犹太哲学家阿多诺说:“美学必须以真理性为目标,否则就会被贬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或者更糟,被贬为一种烹饪观。”《舌尖上的中国》就很不幸地沦为了某种偏狭而浅薄的烹饪观。

  首先,对劳动者的尊重是全人类的价值,反倒是中国,体力劳动者的尊严被长期公然地制度性地践踏,古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有“农村户口”“农民工”“下岗职工”和“世界(血汗)工厂”。其次,敬畏食物也是普世价值,除了中国,至今还未听说哪个文化以浪费粮食为荣。再说人伦融于美食,也不是中国食文化的特质,西方人也把餐聚看成亲情交融的机会。英语中有个词“comfort food”指的就是各类思乡小食品,尤以母亲亲手烹制的为最。

  以“美食”为维度,介绍中华文化并没错,错在对受众的不了解。据说这部片子在法国嘎纳电影节引领“中国晚宴”活动,得到各国媒体和机构好评。我对此表示置疑,google了一下,到6月底为止,几乎没一家主流英文媒体为这部片子背书。即使法国媒体叫好也不足证,同为“吃货”的法兰西民族,历来就是西方的一个另类(本书有论证),以致于国学家兼大吃货辜鸿铭曾惺惺相惜,西方列强惟法兰西理解天朝。

  即使《舌》片翻译后推广,我也断定其只会成为中国文化形象的负资产。大多数西方人头脑极为“机械”,判断事物的标准也极为“简单”——求真,他们对于真相和诚实的敬畏和坚持有着孩童般的执拗和任性。我太太是极普通的美国人,也喜欢中国美食,我特地邀她看了这部片子,她的态度也许能代表大多数美国人。观看中她的确“眼泪和唾沫”横飞,但也若干次尖叫:“Gross!”“Disgusting!”(恶心!)

  中国美食过分注重味觉,严重忽视健康。多油多盐多糖多胆固醇(内脏)多辛辣多腌腊。西餐大多清淡,商场里居然买不到肥肉,惟一的五花肉品是熏肉,但在烹制中肥油均弃食不用。美国人不吃动物内脏、头部、血液、脖子、皮肤、耳朵、鞭等部件一概不吃,甚至四肢也不吃。美国人喜甜食,但大部分是不含糖的替代品。再说味精,上世纪70年代就基本停用,海外中餐馆也纷纷挂起“No MSG”标志。中国人吃味精的狠劲(尤以火锅和方便面为最),足以把他们吓成肠梗阻胃下垂。

  食品恐怖主义最直接的危害无异于健康,甚至断子绝孙!近年来,因为大量食品添加剂,国内不孕症迅速上升。《重庆商报》曾“自爆其丑”,以雄性著称的重庆崽儿,居然超六成精液不合格!这座雄性十足的城市何以雄起?莫非除了“火锅,夜景,美女”三张城市名片之外,还要献出一张“缺精男”?

  传统美食绿色环保但制作环境极不卫生,器具极其简陋,厨师个人卫生堪忧。如果说偏远地区条件有限,但一堆大闸蟹放入浴缸的那个镜头,除了让我太太连连摇头,还叫了几声:“My God!”

  现代美食又大量使用味精、味素、添加剂、非食用材料甚至形形色色的致癌化工原料。

  这就是中国食文化的困局。

  不错,一些美国人喜欢中国美食,那是因为在美国的中餐迫于严厉法规和顾客饮食习惯已经严重西餐化了(本地中餐馆尽管比国内绝大多数餐馆干净,还是因卫生问题被查封过几次)。去过中国的老美们大快朵颐之际大多有过不堪回忆,不少人进餐后在大街上狼狈寻找马桶。我太太2004年首次随团去中国,餐后病倒,不得不取消行程,回酒店休息了一整天,至今心有余悸。就在我写序言这短短间隙,无意间浏一新闻:据日本共同社6月18日消息,139名学生赴中国旅行后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保健所调研后判定为感染性肠胃炎。

  婴幼儿奶粉里大规模加入三聚氰胺,中国人在非洲滥吃被驱逐,以及上述事件只要发生一次,就算拍100集《舌尖上的中国》,又有多大用处呢?我太太至今不愿在中国生活超过半月,她简单一句话噎得我哑口结舌:“贵国连婴儿奶粉都敢……”

  去年秋回国期间,曾和CCTV相关部门联系,想以本书内容为蓝本,拍一部中国食文化反思的纪录片,并发去相关资料。可能当时《舌尖上的中国》拍得正酣,对我这个体制外学者的殷勤呼吁,直接做了“腌腊”和“凉拌”处理。

  《舌尖上的中国》固然精彩,终究不过一堆基于自恋并自恋到病态的魔幻现实主义泡沫,说它是“舌尖上的阿Q”也不为过。《舌》片的火爆并不是一件幸事,舌尖扑腾味蕾舞蹈之中,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魅影如影随形。纵观历朝历代,无一不在感官狂欢麻醉中轰然倒塌。

  有网友戏言:“7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建议央视拍50集《中国生化食品》。”这网友显然太naive(天真),《舌》片第二季已紧锣密鼓地进行。不过,如果以《舌尖下的中国》作为姊妹篇,上下互动,必将拍出一部“吃教”维度下的完整中国,货真价实不辱纪录片或评论片声誉,且绝对利国利民利世。

  “吃货”即“吃祸”,二者既互为因,也互为果。中国食文化早已危如累卵,到非彻底革命不可的时候了。大国崛起终究取决于人,人之所以为人,取决于心,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靠一群吃货大国复兴,最乐观的局面,也不过“肥大”而不是“强大”,如此局面,历史上屡屡出现,一个比一个垮得难看。

  再次寄语CCTV,面对一个海外赤子的拳拳之心,堂堂CCTV,你有这样宽阔的胸襟吗?

  4

  感谢蒋劲松先生和黎安先生。在《舌》片“席卷”全国之际,他们及时在网络上呼吁吃货们冷静,推介本书(旧版本),并敦促我予以关注和抨击。蒋劲松多年前就为我写过书评。黎安先生的那篇精彩的书评,修订达五次,直到我登机前一小时,还收到他的最新修订版。作为虔诚而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们是这个感官致死时代少有的醒者,我们这个千年吃货民族因而还有希望。

  2013年春节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二):当一个民族变成“吃货”(未删节版)

  当一个民族变成“吃货”(未删节版)

  ——我看《舌尖上的中国》兼本书序

  李麦逊

  1

  今年夏天,北京几位学者朋友、素食者(清华蒋劲松、中国政法黎安等)和我联系,说CCTV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得一塌糊涂,搅得广大吃货们夜不能寐哈喇子泛滥,并引发一系列后续现象。他们敦促我发文评论,也有出版界朋友催我修订书稿再版。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出书系统性讨伐国粹食文化的不肖逆徒。因“非典”促成的这本书已出了四个版本,一晃快十年,我离国也快六年了,对这一国粹的态度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为激烈。

  其实,十年前首版时的参考书名居然和这部纪录片一字之差:《舌苔上的中国》和《舌苔下的中国》。我不否认搭顺风车,权当唱对台戏,添个景加道料,赚声吆喝。

  为了修订本书,特地去了CCTV上的《舌尖上的中国》官网。整两天,除细看全片,连研讨会、拍摄花絮、创作人员及专家学者访谈都基本看了,当然,更能体现民意的海量的网络唾沫更不容错过。

  和大多数“大尾巴狼”的看法不同,我只看了两集,就判断这绝对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藏得很深的宣传片——是一部预埋动机、先伏立场、片面选材、以最先进拍摄器材最摩登艺术技巧不惜用钱砸出来的唯美主义色彩视觉盛宴,尽管也是一部由iPhone, iPad的眩美外貌和286、奔2乃至算盘处理器拼装起来的怪诞产品,高明仍不超“装裱匠”水平。叫什么都行(宣传片、广告片、故事片、报告文学片、穿越片、悬疑片……),就是不能叫纪录片。

  如果无法说服你,还是听听创作人员的“自供状”吧。面对片子播出后的盛况,惊喜之余的总导演、老“吃货”陈晓卿却表示:“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他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一部“吃货圣经”,也不仅限于“吃货狂欢”。他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玄外之音,你懂的。

  陈大导及团队,不是你动机不纯,也不是你的经没念好,实在是“吃货”们悟性太差。尽管你挠准了痒处,却只找准了一个浅层G点。对吃货,你永远不要寄望过高,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早已被中国独特隐秘而凶猛的食文化钳制于舌尖之内,肠肥了,脑子岂能不满?食欲终究只是一种浅层生理反应,看看漫漫西行路上,天蓬元帅是如何屡屡重蹈覆辙的吧。编导们企图让吃货们从对口腹之欲的膜拜提升到对幸福生活的感恩和现状的戴德,其难度不亚于让八戒同志领会科学发展观,让韩二理解什么是民主、自由、人权,不是成心为难人么?纯属表错了情,会错了意。

  该片另一位主创人员称,只想找到社会中最温暖的东西,自己没有刻意表现黑暗,那也是局部的东西,包括食品安全,“平静中性地表达,传递的是美好,就已经站在正义这一边了。”

  不愧是CCTV的,说话总是高屋建瓴到不着调。这句话我反复读了二十次,没领会其中奥妙。我实在弄不懂其中的语法和逻辑关系。依我糟糕的学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偏心同样可以是正义的,只要心里向善。

  果然,这世界上有两套逻辑,一种叫“普世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即使中国逻辑,也可以按动机区分为“善意逻辑”和“恶意逻辑”。

  2

  根据“善意逻辑”,“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天蓝水碧田园牧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是食物劳动者淳朴的面孔、健康的古铜色肌肤、惊心动魄的劳动场面、对味觉的膜拜和对自然的敬畏,是其乐融融的亲友餐聚,是母亲亲手做的菜肴和远方游子的乡愁,是大厨们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是餐桌上美轮美奂的美味佳肴,是食品小贩们勤勉的身影和餐馆酒楼的宾至如归……

  依“恶意逻辑”,“舌尖下的中国”是这样一个悲摧世界:

  天空灰暗,每年直接死于大气污染者达数十万(空气污染已是北京头号健康杀手),可吸入物MP2.5值标准竟引起外交龃龉;即使按中国标准,全国水系70%以上已不宜饮用(无一城市自来水可直接饮用),不宜养殖,部分甚至不宜浇灌,各种健康疾病越来越严重,癌症村成片增加;土壤退化毒化沙化盐碱化且不断减少,卫星图片里,除了因热带季风带形成的几大沙漠,惟中国版图狰狞如疥疮,异常扎眼;内蒙古的沙漠已追到北京城北不足百公里,十年前我曾探访,触目惊心;各类野生动物珍禽异兽无一能逃脱中国吃货的铁嘴钢牙,而且养殖、运输、烹饪和进食各个环节异常血腥残忍;近海渔业枯竭外海作业屡屡酿成人命和外交冲突,连远在数千公里地图上难觅踪影的蕞尔岛国帕劳也不能幸免……生态濒临于崩溃边缘,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说中国食文化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绝不是耸人听闻。

  食品安全已成为绝大多数国人的噩梦。陈晓卿解释该片未关注食品安全,是因为去年初开机时食品安全被曝光的程度还不那么可怕,这说辞好像不太CCTV啊!吃货们哪个不知谁个不晓,这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曝光了,“非典”爆发后更加密集。爆发于陈晓卿家乡安徽的“大头娃娃(空壳奶粉)”事件至少导致婴儿数百人受害,死亡多达五六十名,震惊世界,作为资深媒体人和“吃货”,陈先生居然浑然不觉?莫非他老人家真已达到老子所蛊惑的“圣人为腹不为目”境界?

  近年来多次民调,食品安全“荣登”国人痛苦指数前三甲,居然成为先富阶层拼命移民的三大原因之一,这一现象在各国移民中非常奇特。

  食品安全也表现在制假者屡教不改甚至百般抵赖,即使特大企业也不例外。就在修订本书时,国内几大食品巨头纷纷“又出事了”:“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重金属汞污染,“三元”被揭“早产”,“圣元”被疑导致女婴性早熟,“蒙牛”被曝长满虫子,安徽78名学生喝“光明”营养餐牛奶后呕吐;最大肉类食品公司“双汇”爆出“蛆虫”丑闻,“湘酒鬼”甚至整个白酒行业爆出“塑化剂”事件(前些年啤酒行业爆出“甲醛事件”)……刚开始,巨头们基本采取百般抵赖的态度。食品打假者无不承担巨大的风险。著名文化人王小山发起抵制“蒙牛”,竟一度被逼得逃亡香港。11月21日,“乳业打假第一人”蒋卫锁因被勒索遇害,案情扑朔迷离。之前还有为“结石宝宝”讨说法惹来牢狱之祸的赵连海,揭露地沟油被杀的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害时年仅30岁)……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火爆的,是汹涌的网络民意:有揭露,有大量行业黑幕甚至自揭黑幕,还有对“特供”的揭露;有攻略,代表性的有软件《中国求生手册》和各类“中国食品安全形势图”;有黑色幽默,代表如时评家作家李承鹏的博文《神农氏后裔》……更多的是吃货们的愤怒和无奈。“舌尖下的中国”还让全体吃货完成了化学扫盲,那些古怪生涩的化学名称,人们如数家珍;“舌尖下的中国”还增强了人民体质,让吃货们无形之中成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原木”和各种慢性毒品的“小白鼠”。如果哪天爆发生化战争核大战乃至世界末日来临,地球上惟有我百毒不侵的吃货民族可以幸存。“舌尖上的中国”堪称诺亚方舟,善莫大焉!

  “舌尖上的中国”还丰富了汉语发展,催生出“易粪而食”这个新词——指食品生产者明知自己掺杂使假还为之,但不吃自己的产品,还自以为得计。这种愚蠢的自欺欺人的心理循环,便形成“易粪而食”。

  连“吃什么”都被搞得焦头烂额,还奢谈什么“怎么吃”?没错,我们是“吃货”,同时也是“恐吃货”。人们最关心的不是怎么吃,而是吃什么,而是一觉醒来会不会基因突变为一只甲壳虫!《舌》片之所以撩拨得吃货们唾液长流,其实也隐射出吃货们对现实的无奈和恐惧。

  我刚刚完成的探亲之旅,两只特大号皮箱里一如既往地塞满美国奶粉和保健品。因中国人大肆抢购奶粉,继新西兰、澳洲和香港之后,近期美国一些大商场也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我不得不多跑几个商场,这是怎样一幅画面,怎样一种心情?我不否认《舌》片勾起了海外华人的乡愁,但当他们启程回国前,却免不了钻研一番《求生手册》。

  食品行业的道德崩溃表现在全行业,跨行业。为有毒食品大开绿灯的媒体(包括陈晓卿供职单位)也逃不脱干系。

  作为世界上最庞杂最昂贵最低效同时也最不作为的食品监管机构,人们很难见到他们主动、自觉地侦破重大关乎百姓生命安全(包括绝大多数吃不上特供的他们自己)的案子,大多是在获得举报或重大事故已发生后才在电视镜头的配合下“雷霆出击”,甚至掀起一场整治运动,硬是把本应严肃的问责,导演成一场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报告会……运动后,街市依旧太平,肠胃仍需和谐。

  以上只是食文化的浅层危害,更可怕的是“舌尖下的中国” 变异了文化基因,戕害了心灵,自宫了人格发展,钳制了吃货们对世界的认知兴趣、能力和疆域,庸俗化了价值观,异化了人际关系,毒化了社会风气,毁坏了生态……以致结构性阻障了中国历史运行轨迹和命脉。《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食文化的理解,实在是以腹障目,“舌”走偏锋,浅薄至极。

  被称为国粹的食文化的份量,堪称“吃教”,远比专业吃货美食家们礼赞的玄奥、隐秘甚至致命,这是作者最为忧心如焚的地方,也是本书探溯重点——我试图为大家掀开被美妙“舌尖上的中国”掩饰和绑架了的血淋淋的“舌尖下的中国”,正如要找到一棵参天大树的秘密,你不得不刨出它的根底。

  3

  由法语词汇“gourmet(美食家)”演化而来的“gourmand”增加了一条释义“贪吃者”。英语中还有个带贬义的词叫“chow”,来自粤语,特指“恋食癖的中国人”,这两个词是“老饕”“吃货”英译的不二选项。当然,你贪吃,别人对你的认知也局限于此。比如,不久前火爆的好莱坞名片《功夫熊猫》,以中国元素讨好中国市场,依然把中国人认知为一群吃货。

  随着经济腾飞,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吃货们病态食心理不改,不乏闹出外交纠纷。比如,年初在非洲津巴布韦的四名中国工人偷食40多只野生龟,在当地法院被起诉并驱逐,舆论哗然。

  可见,当一个民族沦为“吃货”时,遑论民族复兴?大国何以崛起?靠神州十亿皆天蓬么?

  由此想到中国近年来的“大外宣”。大外宣战略也许没错,但由一帮外语水平有限,不懂外国文化、心理也不懂西方媒体的人来操作,战术上糟糕透顶,甚至屡屡闹出笑话。还是拿这部在海内外华人圈火得一塌糊涂的电视片来说,即使以艺术品或宣传片的眼光来看,尽管比前一段时间砸大钱在纽约时代广场屏幕墙竖起几个笑容僵硬的中国名人(西方媒体调侃为“呆头呆脑”“推销衬衫的”)强一些,但绝对谈不上上乘之作。

  犹太哲学家阿多诺说:“美学必须以真理性为目标,否则就会被贬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或者更糟,被贬为一种烹饪观。”《舌尖上的中国》就很不幸地沦为了某种偏狭而浅薄的烹饪观。

  首先,对劳动者的尊重是全人类的价值,反倒是中国,体力劳动者的尊严被长期公然地制度性地践踏,古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有“农村户口”“农民工”“下岗职工”和“世界(血汗)工厂”。其次,敬畏食物也是普世价值,除了中国,至今还未听说哪个文化以浪费粮食为荣。再说人伦融于美食,也不是中国食文化的特质,西方人也把餐聚看成亲情交融的机会。英语中有个词“comfort food”指的就是各类思乡小食品,尤以母亲亲手烹制的为最。

  以“美食”为维度,介绍中华文化并没错,错在对受众的不了解。据说这部片子在法国嘎纳电影节引领“中国晚宴”活动,得到各国媒体和机构好评。我对此表示置疑,google了一下,到6月底为止,几乎没一家主流英文媒体为这部片子背书。即使法国媒体叫好也不足证,同为“吃货”的法兰西民族,历来就是西方的一个另类(本书有论证),以致于国学家兼大吃货辜鸿铭曾惺惺相惜,西方列强惟法兰西理解天朝。

  即使《舌》片翻译后推广,我也断定其只会成为中国文化形象的负资产。大多数西方人头脑极为“机械”,判断事物的标准也极为“简单”——求真,他们对于真相和诚实的敬畏和坚持有着孩童般的执拗和任性。我太太是极普通的美国人,也喜欢中国美食,我特地邀她看了这部片子,她的态度也许能代表大多数美国人。观看中她的确“眼泪和唾沫”横飞,但也若干次尖叫:“Gross!”“Disgusting!”(恶心!)

  中国美食过分注重味觉,严重忽视健康。多油多盐多糖多胆固醇(内脏)多辛辣多腌腊。西餐大多清淡,商场里居然买不到肥肉,惟一的五花肉品是熏肉,但在烹制中肥油均弃食不用。美国人不吃动物内脏、头部、血液、脖子、皮肤、耳朵、鞭等部件一概不吃,甚至四肢也不吃。美国人喜甜食,但大部分是不含糖的替代品。再说味精,上世纪70年代就基本停用,海外中餐馆也纷纷挂起“No MSG”标志。中国人吃味精的狠劲(尤以火锅和方便面为最),足以把他们吓成肠梗阻胃下垂。

  食品恐怖主义最直接的危害无异于健康,甚至断子绝孙!近年来,因为大量食品添加剂,国内不孕症迅速上升。《重庆商报》曾“自爆其丑”,以雄性著称的重庆崽儿,居然超六成精液不合格!这座雄性十足的城市何以雄起?莫非除了“火锅,夜景,美女”三张城市名片之外,还要献出一张“缺精男”?

  传统美食绿色环保但制作环境极不卫生,器具极其简陋,厨师个人卫生堪忧。如果说偏远地区条件有限,但一堆大闸蟹放入浴缸的那个镜头,除了让我太太连连摇头,还叫了几声:“My God!”

  现代美食又大量使用味精、味素、添加剂、非食用材料甚至形形色色的致癌化工原料。

  这就是中国食文化的困局。

  不错,一些美国人喜欢中国美食,那是因为在美国的中餐迫于严厉法规和顾客饮食习惯已经严重西餐化了(本地中餐馆尽管比国内绝大多数餐馆干净,还是因卫生问题被查封过几次)。去过中国的老美们大快朵颐之际大多有过不堪回忆,不少人进餐后在大街上狼狈寻找马桶。我太太2004年首次随团去中国,餐后病倒,不得不取消行程,回酒店休息了一整天,至今心有余悸。就在我写序言这短短间隙,无意间浏一新闻:据日本共同社6月18日消息,139名学生赴中国旅行后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保健所调研后判定为感染性肠胃炎。

  婴幼儿奶粉里大规模加入三聚氰胺,中国人在非洲滥吃被驱逐,以及上述事件只要发生一次,就算拍100集《舌尖上的中国》,又有多大用处呢?我太太至今不愿在中国生活超过半月,她简单一句话噎得我哑口结舌:“贵国连婴儿奶粉都敢……”

  去年秋回国期间,曾和CCTV相关部门联系,想以本书内容为蓝本,拍一部中国食文化反思的纪录片,并发去相关资料。可能当时《舌尖上的中国》拍得正酣,对我这个体制外学者的殷勤呼吁,直接做了“腌腊”和“凉拌”处理。

  《舌尖上的中国》固然精彩,终究不过一堆基于自恋并自恋到病态的魔幻现实主义泡沫,说它是“舌尖上的阿Q”也不为过。《舌》片的火爆并不是一件幸事,舌尖扑腾味蕾舞蹈之中,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魅影如影随形。纵观历朝历代,无一不在感官狂欢麻醉中轰然倒塌。

  有网友戏言:“7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建议央视拍50集《中国生化食品》。”这网友显然太naive(天真),《舌》片第二季已紧锣密鼓地进行。不过,如果以《舌尖下的中国》作为姊妹篇,上下互动,必将拍出一部“吃教”维度下的完整中国,货真价实不辱纪录片或评论片声誉,且绝对利国利民利世。

  “吃货”即“吃祸”,二者既互为因,也互为果。中国食文化早已危如累卵,到非彻底革命不可的时候了。大国崛起终究取决于人,人之所以为人,取决于心,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靠一群吃货大国复兴,最乐观的局面,也不过“肥大”而不是“强大”,如此局面,历史上屡屡出现,一个比一个垮得难看。

  再次寄语CCTV,面对一个海外赤子的拳拳之心,堂堂CCTV,你有这样宽阔的胸襟吗?

  4

  感谢蒋劲松先生和黎安先生。在《舌》片“席卷”全国之际,他们及时在网络上呼吁吃货们冷静,推介本书(旧版本),并敦促我予以关注和抨击。蒋劲松多年前就为我写过书评。黎安先生的那篇精彩的书评,修订达五次,直到我登机前一小时,还收到他的最新修订版。作为虔诚而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们是这个感官致死时代少有的醒者,我们这个千年吃货民族因而还有希望。

  2013年春节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三):周五下午讲座:舌尖下的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与批判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资助学术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17讲

  主题:旅美作家的跨国文化比较:

  《舌尖下的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与批判

  主讲人:李麦逊(旅美作家、《舌尖下的中国》作者)

  评论嘉宾:黎安(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主持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讲座时间:5月10日(周五)下午三点

  讲座教室:清华大学新斋301(图书馆之北,万人食堂之南)

  网络直播:CYAPA动保大讲堂 网络QQ群218515553 QT语音直播2917150

  主办机构: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市哲学会

  动保网(dongbaowang.org)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中国青年动保联盟

  主讲人简介:

  李麦逊简历:

  原名李波,祖籍山西生于四川。长期从事创作、英语教育和商业策划(含8年北漂)。07年移居美国,和太太Kimberley居威斯康星州麦迪逊(Madison,WI)。

  主要作品: 文化评论《舌尖下的中国》(重庆出版社)、 长篇小说《我在北京有张床》(作家社)、《美国处男》(知识出版社)、《回头无岸》(中国电影出版社)、杂文集《狗眼看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社会评论《老板是靠不住的》(西苑出版社)合著:《酷美语》(两册/含光盘/外研社),《边玩边学》(6册含光盘/即出)译著:随笔集/《音乐启蒙书》(4册/中央编译出版社)、三册小品文集《音乐的希望》(北京大学出版社)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四):吃货还是吃祸?

  某天,在某次饭局上,服务员端上来一只明炉,锅子里翻滚着一堆肉,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看不出是什么肉,就问了一句,这是什么肉?答曰“刺猬。”顿时毛骨悚然。也许有人会说,吃个刺猬算什么呀,是,曾经有一广东人颇为自豪地对我说:“我们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四条腿的除了板凳,其它的都吃。”当时,听这话,我以为他不过是在吹牛,可有一天去了广东才知道,此君所言非虚,在广东的饭店门口,你能看到各种活物,蛇、鼠、猫都有。现在,有很多爱吃的人自诩为“老饕”,将“饕餮”之名看作是对自己会吃的最高赞美,当我看着笼子中惶恐不安的动物们,忽然觉得,用“饕餮”形容无所不食的食客真是太恰当了。写下前面这段话,有人可能觉得我很虚伪,因为我并不是个素食者,就算面对素食者,我也听过这样的论调:“植物不也是活的嘛,植物上还有很多微生物呢,不也被你们吃了嘛。”真要这样狡辩,我也无话可说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这些人来说,就是个屁。

  《舌尖下的中国》光看书名,像是前一段时间颇为红火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山寨版,作者本人也不否认,自己搭了个顺风车,但是他搭顺风车的目的不是要宣传中国的美食,而是要批中国的美食,他认为中国人对食物的讲究与迷恋就是一场祸事。且不管作者李麦逊给出的统计数据准不准确,引用的文章是不是得当,就单单说他提出的观点,我举双手赞成,别的地方我不敢说,我所生活的城市,我住的那条街,举目望去,饭馆、酒店是一家挨着一家,饭点一到,家家满座。这场景,很容易会让人连想到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的一个场景。

  就我个人来说,很不喜欢出去吃饭,卫生不卫生暂且不说,被劝酒实在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什么“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屁股一抬,喝了重来。”这都谁想起来的呀,正如作者所说,多好的材料,怎么都做了马桶呢。

  不管是“民以食为天”还是作者强调的“食以民为天”,人活着,总得吃饭,就像给车加油,给树浇水一样正常,我觉得如果讲究个色香味也无可厚非,总不能用香蕉炒青菜,一股脑吞下肚子吧?如过分地讲究,一味地将口舌之欲当民族文化事业来发扬光大,就有些不正常了。但拿“麦当劳”“肯德鸡”当食物,我觉得也不可取,省时倒是省时了,可并不能给人以均衡的营养吧?我觉得吧,凡事过犹不及,拿吃饭太当回事不行,不当回事也不行,食物的营养比食物的口味更重要,这我赞成,但以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作为标杆,我认为没必要。中国有健康的饮食方式,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如果真要请客吃饭,我觉得应该提倡自助餐,吃多少取多少,既不浪费也卫生。

  在这个吃喝成风的年代,李麦逊的呼吁很可贵,看看我们逢年过节在干吗?吃!结婚做寿孩子满月在干吗?吃!朋友相聚在干吗?吃!吃能谈生意!吃能拉关系!当官的吃,反正不花自己的钱,咱老百姓吃,吃能增加感情。曾听过某人一高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过,我个人觉得啊,哪怕去郊区看看花看看树,也比胡吃海喝打麻将来得有意思啊。在我看来,虽然作者行文有些偏激,但多少说出了一些现实。不过有一点,我不太认同作者的说法,作者认为,中国人是为了吃而吃,而我觉得,“吃”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我真的希望,当我们看见一只鸟时,看见的是它美丽的羽毛,而不是联想到它的肉质是怎样的。当我们遇到某个可爱的野生动物时,看到的是它的明亮清澈的眼睛,而不是琢磨它身上的哪个部位比较滋补。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五):抛却观点外还不错

  这本书得到的好评并不多,在未看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一些书评。后来结合着这些书评来看了看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写得的确有点儿欠了,作者的观点有些偏激,让大多数的读者不太容易接受。不过抛弃这个元素不论,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有些不错的地方,正所谓是瑕不掩瑜吧。

  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讲食品安全的书,但是看过书评和正文,却发现,根本不是如此。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有着很深厚的吃文化。我们在吃上的讲究要甚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根本难以望我们的项背。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这种吃文化引以为豪,但是本书的作者却持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民族的劣根性恰恰就是因为吃文化。

  作者的观点对或者不对,我不想做过多的讨论,那样只不过是一场无聊的口水战。我只是想把自己读过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说出来,让更多没有读过本书的朋友可以有一个最为真实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承认,中国的吃文化的确有很多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浪费、讲排场,不过这两点在习总上任以来,已经开始有所改观了。除却这些,我并不认为吃有什么不好。中国人的确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民以食为天,并不是食以民为天。没有吃无法生存,我们有着追求吃的权利。作者全书一直在抨击这个吃文化,有种一棍子将其打死的感觉。我觉得,这个问题上,还是要辩证地看。

  除却观点过于偏激之外,我觉得本书不错的地方在于作者的博学,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读完这些,你会觉得这真是一个博学的作者,让人敬佩。如果不去看本书的观点,你会觉得这本书读起来还是蛮舒服的,你可以从中获得不少的知识。但是很可惜,作者在一棍子把吃文化打倒的同时,也一棍子将自己打倒了。作为一个旅美的作者,写出这种观点的文章,的确是件不太讨喜的事情。

  大量的例子的确证明了我国是一个吃文化的大国,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我国的吃文化。以前虽然也吃过一些菜,但是对吃文化却并没有如此深刻的了解。作者的例证从好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吃文化,尽管他是以一个批判的角度在讲,但是我们却可以得到其中最真实的例证,让我们对我国的吃文化有一个最客观的了解。

  虽然观点让人不敢苟同,但是这本书的确讲述了大量有关吃文化的知识和史实,读完这本书,你肯定可以在我国吃文化的认识上有一个质的提高,绝对不虚此读。当然,你一定要辩证地看。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六):一种圣人式的自慰

  封一:一个人想要获得灵魂的自由,必须超越味觉的囚禁。作者用这样一个书名来“反”舌尖上的中国。私以为舌尖上的中国那种东西,真可谓已发展到陈腐的传统生活在精致化与享乐主义的布尔乔亚基调歪风邪雨下的投照,观之不禁心中一阵恶寒。然而这个作者对此所作的批判让我心生的厌恶并不小于前者,这种道德崇高感和上帝视角的表达,这种隔岸观火的不切实际,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像一只十足的跳梁小丑。另外作者封面署名冠以【旅美】二字,不知是不是出版方所为,然而这实在是蛇足。封面上不是口口声声自由吗?不被味觉囚禁,怎么却被地域束缚住了灵魂?所谓自由难道就等于美国?或许是美利坚的头衔才能使作者获赐一种更从容地以圣人眼光来不诚恳地评价父国的机会?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七):口腹之欲,焉与饮食文化同工?

  口腹之欲,焉与饮食文化同工?

  ——《舌尖下的中国》

  文/细雨微澜

  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民族,均不能够漠视食物所带给人民的利益。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饮食的健康与烹调,是一个具有渊博饮食性文化的民族。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迁,我国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不乏善与恶的文化习俗。

  饮食文化,是一种更替交换的存在,但又具有传承的特征,将泱泱大国的文化精髓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

  在《舌尖下的中国》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旁征博引的典故,看到了作者渊博的文化底蕴,但是却看不到我国饮食文化的精髓。难道一个拥有渊远饮食文明的大国,所留下的就只有文化的糟粕吗?

  饮食文明存在善恶之分,我们可以用批判的眼光,批评文学的理念去发现其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之处,从中引发人们对饮食的明辨能力。然而通过列举饮食中的恶,采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法子去调动人们对饮食的厌恶,又怎是明智之理?要知,人们对食物的感觉,并不仅仅是味觉上的触动,还有视觉上的美观,当人们品尝食物时,可以是享受,也可以是痛彻心扉。无数失恋者愿意在食物中度过令人悲伤的时刻,那是因为品尝着食物,便具有了享受的心情,分散了痛苦的注意力;个别的顾客会花高价去品味“心痛的滋味”,不是因为食物的可口,而在于那种特殊的感受。每一种食物的存在均有不同的渊源,我们不可以刻意去评判,也不能够任意去为之。就如同世界上有的人患厌食症,有的人则患贪食症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咒骂那些任意杀狗、杀猫的人,可以痛彻心扉的苦劝玉林狗肉节举办者此项习俗的不合理性,但是我们不能够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而否定了全部的文明。

  作者将十大酷刑与饮食文明连结起来,我不知是说作者见解独特呢还是说作者的想法极端。纵然十大酷刑与烹炸蒸煮的饮食做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妙,但那也是人为的后果,是暴君制度下的悲哀。但是,食物没有错,错的是人,当我们看到其中弊端时,为何不去批判那个做错的人,而去批评那些无罪的文明呢?

  口腹之欲,是人追求美感的一种本质,基于这种本质,人们创造了素食文明,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肉食口味的素食文化(例如赛熊掌等),也塑造了肉食文明的独特之处,其创造了我国区别于其他民族肉食文明的不同之处。

  虽然在我国的饮食文明中造就了一些不良的人文习惯,导致了一些蛀虫的滋生,但是却无损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饮食之精华,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完全以欣赏之眼光评判,也不能够完全以批判之眼光对待,口腹之欲与饮食文化不存在对等性,抉择如何,在于“人”字的书写。

  雯写于2013年8月3日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八):《舌尖下的中国》陷入光怪陆离怪圈的中国餐饮

  作为传统意义上享有餐饮盛名的中国,此时此刻中国人却不得不面临着另一个颇为尴尬的处境!所谓的餐饮不再散发着荣耀;所谓的餐饮更充斥着纠结和彷徨;所谓的餐饮更隐藏着危机和反思----一个关于中国饮食话题的严肃反思值得让我们国人提高相对高的警觉。

  危机中国餐饮,陷阱处处都有。在这样的一片氛围之下,中国食客居然有时候并不对自己所处的险境有所意识。所以在这个时刻,更需要有一本全方位的另一角度下话中国饮食的指南丛书让我们提升相关的意识。《舌尖下的中国》或许便在这个方面起到了一个先导的领航作用。

  尽管我们对中国餐饮问题有过诸多的见识,但是在一片见怪不怪,奇怪自败的麻木中又很多的时候妥协了。什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什么中国人的牛筋肚绝对以一敌十等等的口号着实让人心惊。于是乎《舌尖下的中国》很是彻底地将诸多我们忽略不计的,茫然无知的,心安理得接受的中国错误的餐饮认知怪圈公诸于世。强调之外加评判,带领着我们不得不去直视这个曾经过去可能抱着无所谓心态,此时此刻却实实在在值得声讨的错误饮食理念。一书点醒梦中人;一语道破阴暗面。既然“吃”的活动无处不在,那么我们更应该直接面对由它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和话题探讨。一改往日“歌舞升平”“歌功颂德”的的正面餐饮主题,于这里我们重新提升着“吃”的理念。建立于现今社会的中国餐饮,它早已经从原来的“食以民为天下”的骄傲引发演变为了以“食”为鉴主题。于本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地提高着对于餐饮的需求。在吃山珍海味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忽略到那些动物们在日渐地稀少;在吃自助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空着肚子进去扶着墙出来;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们早把身体健康抛之脑后----诸如此类的光怪陆离般的中国餐饮现象着实让我们事后感到心惊胆战。彼一时我们可能还沾沾自喜于一饱口福的幸福;可此一时我们却又可能纠结于无端发福的身躯。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我们值得来一读这本批判,追问、自剖、忏悔、既颠覆又具建设性的关于中国食文化之《舌尖下的中国:一个饕餮民族的前世今生》的个性作品。相信在这其中,你我会在细细品读的同时感知和触及到诸多以往未曾深思的餐饮话题和饮食之道。

  饮食之道无他,养生保健为佳。于其大快朵颐,倒不如清心寡欲。读着这样一本书,我个人至少从心底深深很是为自己以往大众化的错误中国餐饮理念而深深愧疚和不值。一书点醒梦中人;《舌尖下的中国》带领着我透过光怪陆离的餐饮表面渗透入内在实质核心。读书张见识;看书明道理。作为亿万分之一的中国人,我觉得在阅读完全书后思想上对“吃”有了一个更为健康,积极向上的看法和观念。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九):“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17期报道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17期报道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17期报道

  5月10日,旅美作家、《舌尖下的中国》的作者李麦逊,做客动物伦理学系列与护生文化讲座第17讲,在新斋301作题为“旅美作家的跨国文化比较:《舌尖下的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与批判”的演讲。我校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副教授主持讲座,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黎安点评。校内外40多人聆听了讲座,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麦逊从人类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影响深刻,是最深层最稳固的“国教”;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糟粕如腐败、沉溺于滋味而忽视卫生营养、漠视生命、虐杀虐食等,今天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阻碍了科学和宗教超越性文化的发展。黎安对讲座做出了精彩的点评,指出李麦逊的中国饮食文化批判是近代中国以鲁迅为代表国民性批判的深入,当下建立饮食新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彻底扬弃饮食文化的糟粕,必须要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

  延伸阅读:

  【自我精選】素食動保、海歸大牛與民主憲政

  文明复兴从舌尖开始 by 同安

  《舌尖下的中国》读后感(十):素食動保、海歸大牛與民主憲政:李麥遜講座的感受

  今天下午的讲座很有意思。说实话,李麦逊这厮的讲演水平一般,远远没有把《舌尖下的中国》一书中的精彩传达出来。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对他说:看来他还是讲演做得太少,应该多练几次。有意思的地方体现在黎安的评论及其激发的对话、争论上。黎安站在如何改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现状和传统提出了许多批评。尽管他也批评许多公知一味强调引进西方文化,而不注意结合中国传统,成效不彰;主张应该多多开发中国传统资源。但是,他对中国文化批评得很激烈,下边许多听众接受不了,站出来指出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有许多问题存在。后来大家聊开了,彼此也就相互理解了。其实,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不过角度不同。有的要深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缺陷,希望能有所改进。有的强调中国传统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如何被湮没了,应该重新发扬光大来对治当下的乱象。

  黎安有一段话给我深刻的印象。他指出:今天许多公知强调民主、法制等制度建设这是对的。但是,他们不知道民主宪政的确立是需要深厚的文化根基,需要信仰的支撑。这就是自我节制、自我管理,做事有底线的传统和文化。没有这种底线,没有这种自我约束,所有的民主、宪政都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手段,用来约束他人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就会弃之如敝屣。许多公知说一套做一套,简直是笑话。这种将制度与个人的信仰、修炼、境界的提升割裂开来的做法一定会失效。

  对此我非常赞同,黎安在这一点上认识水准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中国以开明自居的知识份子。今天言必称制度的知识份子不少,也颇能骗得许多善良人们和无知青年的赞誉。某些海归大牛也是如此。听他们的言论,慷慨激昂,指点江山,针砭时弊,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专业素质、……他们一片忧国忧民之心貌似可鉴,可是你再看看他们的作为,完全是背道而驰,同流合污不说,还推动和制造了许多时弊,说他们是自打耳光绝非文学的夸张,说他们的批评是分赃不匀的抱怨,虽不中亦不远矣!

  在此就突显出素食主义的重要性出来了。看起来素食这件事太小了,以高明自居的知识份子不屑一顾,或者反过来说你执着于素食(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基本上不懂什麽叫执着),境界不够高。但是,就是这种小事,它对人们的要求是实实在在的,是要在每日三餐中体现出来的。它对人的考验就是这么直接,你是否爲了可怜的动物,牺牲一下你的口腹之欲?你是否可以爲了慈悲,爲了动物的权利,而克制自己的贪欲?这和爲了建立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爲了正义,爲了尊重他人的权利,人们必须要节制自己的贪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样的。动保分子们天天呼唤动保立法,但是如果人们没有普遍地生起一种保护动物节制贪欲的传统,即使有了动物保护法,又能有多少人自觉遵守呢?法律又怎么可能得到真正地落实呢?

  另一方面,今天科学网陈沐博友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中国古代有那么多节制贪欲,护生慈悲的系统理念,非常深刻,极其完整,为何今天在动物保护和素食的问题上,国人的表现比西方发达国家差得那么远呢?我的看法是正好是黎安老师所表达道理的另一面,那就是:国人对于节制贪欲、慈悲护生的理念,主要是在个人修养层次上讲的,只是希贤希圣的人的理想追求,而不是大众普遍遵守的社会规范,不具备普遍性和强制性,没有转化为制度要求。整个事情仍然是个人美德的范畴,而不是一种政治诉求。而西方近代的动物保护运动,虽然其理念的深刻程度远不及中国儒释道的相关理念,但是,由于一开始就是政治色彩很浓厚的社会改造运动,所以它可以转化为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正是西方规范伦理学的长处。而国人往往将动物保护、素食理解为一种美德伦理学的追求,因此,动物权利对人们义务的普遍要求,国人是难以接受的,认为是干涉个人自由,是强加于人。这是国人对于伦理学的普遍性和规范性认识不足所致。我国台湾地区的动物保护运动开展地如火如荼,在亚洲范围内,具有领先的地位,这和台湾解严之后各种主张权利的社会运动和政治抗争的蓬勃开展是紧密相关的。

  而动物保护、素食文化之乍看起来无足轻重,而高明人士所轻视,这其实正是我们应该深耕播种的原因所在。文化变迁,其实往往就是发端于主流人士所忽视的地方。不敏感,不会遭受打压,正可以从容耕耘而不受干扰,但又具足了一切政治文化的深层因素,一旦根深蒂固之后,其势难以遏制,难以逆转。这才是运筹帷幄之中,不战而胜千里之外的上兵伐谋啊!在一片空白的棋盘上,远远布一颗闲子,事后看可能正是深谋远虑的手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