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学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学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2 05:2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学记读后感精选10篇

  《上学记》是一本由何兆武 口述 / 文靖 执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上学记》读后感(一):读完《上学记》,写点什么 文

  读完《上学记》,写点什么

  文:KKK

  2009年在凯迪论坛猫眼看人上追着看某网友写的民国大师系列,写尽西南联大那批民国才人学者风范,很是着迷,那时候夜班工作之暇,总是刷网页更新,除了可以读到楼主贴出来的新片段帖子中还有好些很有才情也颇为博学的网友跟帖,披露一些秘辛,发出质疑和赞赏,我向来在网络上保持旁观者姿态,倒不是自以为清高,不过自认才疏学浅,不敢在诸多勇于侃侃而谈的网友面前放肆。这些年学术文化产业引进了娱乐业和营销业的一些手法,动辄称“大师”,几年前上海滩某大师就为多余地悬挂了“大师”牌匾而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网络风波,网友争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大师”,显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大师这个称号跟诺贝尔奖正好相反,只能授予死者。假如有幸在活人堆里碰到某位自号或者被捧为大师者人们就要像早几年在广州或深圳的公车上遇上一个嘴里喊着刀片,骨碌着双眼的年轻小伙,捂紧自己口袋了。09年我追踪那个帖子的热情,不亚于痴情女子狂热追捧韩剧,时达两三个月,看到最高潮的时候,还专程坐车跑到书城,去找贴主出版的那本书,最终因为囊中羞涩,只能却步。贴主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从各种回忆录中摘抄下来整理而成,有一个网友终于指出这一点,并且进一步发出自己的疑问,所谓“大师”,根本谈不上,站在世界角度上看,他们也不过平庸无奇的大学教授。现在想来,这样的质疑未免过于偏激,但也有一定道理二战之后,随着西方文明变迁和更新,这一批宣传、鼓吹、引进西方各方面学科的学者,很多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尘灰里,若不是这些年随着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国人习惯性的返古发幽,热衷民国,估计再没多少人知道与某政治集团不同阵营名家,很多人估计跟我一样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现象,鲁迅这几年开始被有意的掩藏起来,当权者敏感意识到周老大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稳定压倒一切这个信条面前扮演着消极角色。所谓知名度,与才干贡献无关,有时候不过某些势力玩弄于股掌中的物件,就像某些妇人深藏闺范中的秘器,夫主缺位,欲念难抑的时候,才会被掏出置于重要部位

  何兆武老先生在《上学记》表示人生无常感慨联大同学老师中,49年后留在大陆悲惨遭遇和逃亡海外后期返回大陆受到贵宾待遇。那个年代那种一浪高过一浪的癫痫式的政治风波,不就是一位罹患恶疾的年老皇帝为了追思古老帝国的最后一抹余晖,踩着满地的白骨强登峰顶。余时英这位同样姓余才堪大师却没有自号大师的大学者在一段采访中谈到当年完全是因为萌生一个念头,才在广州掉头回到香港,只能说自己太幸运。而《上学记》中提到的29岁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有一个传的很广的段子,当被问为什么不回大陆的时候,他提到不愿被洗脑,假如这个来自巫宁坤的口中的话是真的,那只能说李政道的政治修养和他的科学才能不相上下。政治,我有一个不恰当比喻,有人把女人比作水,我把政治比作空气,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空气中,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不管不理空气,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空气污染,有毒的时候,我们至少能像李政道一样能够识别。同样的案例文学史上有记载详细见安德烈•纪德的《访苏联归来》。前几年发生在陪都的事也再次敲响警钟,供后人评弹。

  《上学记》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上学记 何兆武

  1. 人是为幸福而生的,而不是为不幸而生。

  2. 幸福归根到底还包括精神上的,或思想意识上的一种状态

  3. 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4. 仇恨日本并不是一种狭隘的仇日,其实应当理解为对民族命运普遍焦虑

  5. 文明就是人越来越懂得遵照一种规则生活,因为这种规则,人对自我和欲望有所节制,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尊重。但是,仅仅是懂规矩不够的,他又必须有超越此上的精神和乐趣,使他表现出一种不落俗套气质

  6. 我不知道那种从容自省乐观的气质,是不是也需要两三代家庭熏陶和从小浸染才能够获得,但是这种近乎贵族气质的传动,在现在这个变动不居、关系千万重的社会中,似乎是越来越难以见到了。

  7. 西方政党不是革命的党,没有说某个政党有自己军队的,只能通过和平手段,通过竞选取得政权,西方的领袖更不可能要求党员对他个人宣誓效忠。

  8. 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完善都需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惟有如此才能真正鼓舞士气,才能真正进步,否则徒然助长虚骄之气,是没有好处的。

  9. 在一些物理学家看来,科学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认识主管形成的,物理世界不过是你想象中的构造究竟物理世界是怎么样的,里面有很多神秘东西,我们现在理解不了。

  10.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

  11. 过去我们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家,总想着怎么起早贪黑,天不亮就去干,干到夜里不收工。成绩不是靠体力拼出来的,要是这样干的话,撑死也翻不了一番。现在往往也是这样,我们有一种落后的农民意识,老想着拼命,强调“吃大苦,耐大劳”, 可是进步不能光靠这个,不然整个人类文化能进步多少?

  12. 历史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不是由失败者写的。所以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得打折扣,打胜利者的折扣。第二,历史都是高雅的上层阶级写的,真正下层群众写的历史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流传。

  13. 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必须自己有饭吃,才可以不受外界压迫,如果没有饭吃,就只能低三下四,但求苟全性命

  14. 《格列佛游记》做英文范本非常好。二战的时候有一个有名的英国记者,驻柏林的,他在德国的时间长了, 英文慢慢生疏写文章时就先读《格列佛游记》,然后才能写出漂亮的英文。

  15. 因为条件差,实验室通通没有了,那些化学反应式都是死背,等于是背咒语一样,至于这些符号代表什么东西,我们都不知道。

  16. 有些老师喜欢课堂上胡扯,甚至于骂人,但是我非常喜欢听,因为那里有他的风格,他的兴趣,有他很多真正的思想。其实上课上扯扯闲话也挺好,你可以从他的自由发挥里知道他真正的想法,这是书本里学不来的。

  17.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18.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9. 人生追求的不是光荣,而是peace of mind. 但peace of mind 一定要 through glory 才能得到。一位老先生饱经沧桑,所以追求的事peace of mind。 而对于年轻气盛且又才高八斗,所以一定要通过光荣才能使他得到peace of mind,否则不会心恬静

  20. 人总得靠希望活着,甚至于很小的希望。

  21. 生命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最重要,这是一个选择坦克为什么就比梨子重要呢?大自然智慧远胜于人的狡黠,在她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两只蟋蟀打架争交配权没什么两样。

  《上学记》读后感(三):走自己的路,然后证明它是对的

  我对好书定义是这样的:书里话对我有帮助就是好书。可一本书能中能对整个人生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句子毕竟是很少的,所以我一直没能在阅读里找到什么兴趣,也就是说没多少书能打动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读的书太少,还是我的领悟能力不行。幸而语文老师说,一本书能打动我们的,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够了。今年我终于发现,有一本书符合我的要求,那便是何兆武的《上学记》。书是我一年前买的,只看了一遍,往后一年里,经历了多事,很多事让我想起了书中的话,每想起这些话,就忍不住要翻书去找它们。

  一、舍弃实用主义思维

  有一阵子,我爱读名人自传。必须是本人亲笔撰写,他人写得一律不看。因为我在他人写传记中,读到了作者主观评价,有时不那么明显,但行文布局事件轻重安排,无形中给传记主人附加了作者自己的价值观(前者如徐悲鸿妻子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传》,后者如《乔布斯传》),从而把传记主人的形象束缚在了一定条件里。这条件,有点儿接近我们所说的“普世价值观”。

  我举看传记的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当下社会,有一种主流思想在控制舆论方方面面,人的思维有意识无意识地就会被某种思想控制。

  社会上有一种人人推崇的价值观,暂时还找不到什么词去形容,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与之相符合,一旦出现偏差,就开始质疑自己,结果往往是舍弃掉许多自己的想法。批判定向思维的思潮一直都有,可这些批判中带着盲目的批判,为了批判而批判,反而丧失了理性。(即使不少批判性文章中有“理性分析”,但所谓“理性分析”也只是从反对的角度出发,本身就受到“反对”的定向思维影响,谈何理性?)

  “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社会上不应该是只有普世价值观和反对普世价值观两种声音。世界不是只由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构成,还有第三世界政教合一的、动乱中的国家。不论哪一个国家,都没有权利以“解放名义让它们强行成为另一种国家。同样的道理,谁都没有权利批判他人的价值观,也没有资格认为他人的价值观“可悲”而表示同情。价值观没有优劣之分,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残害众生之类的想法,任何思想都有存在意义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脑海里留下的确是加工后的不同经验记忆。我有看完一部电影后打分的习惯,我常常遇到这个情况:看完一部索然无味的电影,上网一查分数竟然这么高。有时我会看看评论,不自觉地被“说服”,上调分数;有时刻意地跟大众作对,压低分数。有一种潜在的思维,让我默默地想靠近大众审美,当我打的分数和整体分数相近时,我才能坦然接受,否则,我多在怀疑自己看不懂这部电影。

  终于有一天,我看了一部个人十分没有感触,但评分很高的电影,不论我怎么尝试给自己洗脑,我都无法对这部电影有点动心。(《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时我才顿悟,世界如此多元,我是作为丰富世界的一份子而存在的,我应该遵循我的本心。同时,我也明白了“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背后的哲理。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各异的想法构成了特殊的存在,当我们从“普遍而论”的角度发言时,就得用一张滤网,把不同人想法中的共同点过滤出来,整合成一个“普遍的观点”。而你作为“普遍”的一部分,这个“普遍的观点”可以为你代言,但其实它所表达的跟你所想的大相径庭,它的观点令你感到陌生。就像一部电影,甲给了零分,乙给了满分,电影的综合得分是五十分。不过,这个分数,既不像甲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不像乙的评价。再如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暴发户、素质差、吃狗肉数学好、讨厌日本。这些特点我一个也不具备,甚至对很多人而言,这个评价都是不太准确的。但这些特点却是的的确确综合了广大国人而得出的结论。我不提倡用共性来评价一个人,共性只能评价一个群体,凭此给任何一个人贴标签都是有失稳妥甚至大错特错的。

  我看的电影大概有700多部吧,不算多。很多电影一次次地冲击着我的价值观,有些我可能会终生奉行,不过,电影里面体现出来的多元价值观,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世界的丰富多彩,我开始用较为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人。世界上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性格各异的人,有的人热衷奋斗、有的人寻欢作乐、有的人碌碌无为,我不去点评他们的价值观,也不想劝颓废庸碌的人向工作狂学习,如果要做出什么改变决定劝在他们手上。

  我本打算上网看看其他人的书评后再继续往下写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难得一次这么认真对一本书,就要对每个字都负责

  整本书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一句:

  “我们平常人的想法总是非常实用主义的,比如说某个人时坏人,这是结论,然后再去找理由,把这个人骂得一钱不值。”

  大家都爱从结论出发,再探寻过程。他是高考状元,他学习之余听歌放松的方法一定是可取的;他学习很差,因为他把大部分时间拿去听歌了,听歌肯定十分耽误学习。没有人想认真地研究“听歌”这个行为是对是错,他们只需要在别人的成功经验里照搬一个方法,就能有所获了。

  一般人喜欢从结论出发的价值观最多的表现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如食品安全问题爆发时,有关部门才开始查找产业链上的漏洞;复旦投毒案出现后,大家才开始反思中国的教育在对人身心培养方面的不足。还有生活中的例子诸如:考试考砸了,然后分析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哪些行为是要改正的。

  这样做断绝时间内获益多多,长期以往则恶果重重。

  再举一个例子,日本人喜欢在英语单词下方用平假名片假名注音,类似于把不会读的英语单词下方标上拼音,以此应付单词听写、英语考试,而不学习英语音标和发音规则。2014年TOEIC托业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人的英语能力在调查的48国中排名第40,名次远低于中国和韩国。

  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论是人,还是社会,目光都要放得长远。短暂的利益容易蒙蔽人的双眼,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清醒的头脑,理性思考。这就好比即将发射一台宇宙飞船,不能在它空中爆炸后,才去思考飞船出现的问题,而是在发射前,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这固然要耗费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比起飞船失事后的损失,又是值得的。

  最重要的还是得渐渐地摆脱实用主义思维,从行为本身出发,研究它的性质。在过程中,我们就得看到结果。网上有很多人,用心灵鸡汤安慰自己,成绩不好的喜欢在微博上说:“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没读过大学。”言下之意即自己不用上大学也可以过得挺好;爱赖床的则以睡觉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之类的言辞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些也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思维,看到别人的结果,就妄想自己跟他们一样,而不去思考自己的行为本身是对是错。

  二、探索未知的勇气

  还有一句我感触很深的话:

  “我们之所以比他们高明,是因为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这是牛顿的话。牛顿花了前半生的功夫得出他的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课时今天的中学生听老师讲一堂课不就明白了吗?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嘲笑牛顿。”

  牛顿不是第一个好奇苹果落地的人,他之所以高明,不是因为他睡了个午觉后醒来,突然就发现了万有引力,他推翻自己错误理论的次数绝对是历史上思考同样问题的人中最多的。牛顿看得远,他说那是由于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说那是由于他站在谬误的尸体上。

  想起《生活大爆炸》第七季中谢耳朵的疑惑:他长久以来研究的弦理论,会不会到头来是错误的,无法证明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且具有普遍性,当下有许多科学家都在做着谢耳朵一样的工作,他们探索未知,是真正的未知,没有任何人能够打包票说:“这样做一定能成功”的那种未知。通常情况下,面对未知我们都在选择退缩,我们只喜欢做有把握的事。这道题能解出来,我就去做;这个方法肯定没问题,我才敢试。戴维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失败对于成功是重要的,失败了,斩断所有通向失败的路,留下的,才是成功。失败的路有多少条?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再笨的老鼠在迷宫里摸索个千百次,也能找到出口。

  “我们不能因为理想的不坑内实现就把它一笔购销,毕竟还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否则就没有希望了。理想好比人的健康,你要找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达到80%、90%,甚至99%的健康,仔细检查的话,总能找出点毛病来。绝对健康是没有的,但健康总比不健康好,90%的健康总比10%的健康好,大家还要尽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大概这(人生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单着并不妨碍人们永远想要去解决它。”

  我喜欢把这两句话放一块儿看。我们奋斗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一个好的结果吗?何兆武话里的意思却是要我们重视过程,重视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或者简单地概括这种人生观就是:有总比没有好。这确实就是他的人生观。书里他提到他是一个没多大野心的人,喜欢看书就单纯地看书,没有把成为作家当做自己必须实现的目标。即使像他说的,“自己不是那么努力”,他的卓越也不是源于偶然因素或运气,源于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一大堆书对许多人而言是极耗费精力的,何兆武喜欢读书,所以他不觉得读书辛苦,也没意识到自己曾很努力的奋斗。

  “一个人一天24小时,你不能一天干48小时的活,要这样的话,爱因斯坦做出那么大的成绩,他一天得干多少小时?”

  “李政道二十九岁就得诺贝尔,要讲读书,八十多岁的人肯定读得比他多,怎么人家的得了诺贝尔?我认为并不那么简单。”

  数学是一门令很多人头疼的科目,我也不例外。我知道自己脑子不好使,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题海战术——记住一道是一道。现在复习阶段,练习册都是带答案的,我遇到不会做的题便打标记、看答案。会做的题也是做很快,对完答案后再寻找解题过程中的漏洞。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又苦又累事倍功半。解数学题,是思维的锻炼。没有人一拿到一道陌生的题,就能够马上解出来。每个人都一样,用自己已有知识,试验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找到正确的。直接看答案,听老师讲则忽略了“试探”过程,这道题你可能会了,下一道你还是得看答案、听老师讲。因为你的思维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锻炼,所以你无法独立解题。我现在做数学题,都是抱着这个心态的:这是高考题,而高考题不允许我看答案,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以此逼迫自己去思考,去走一道道弯路。这样做常有的结果是,答案一样,解题过程不一样。

  人生,不就像解数学题吗?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数学题,在解题过程中你写了很多错误的步骤。可是社会无形中给其中一种答案冠上“标准”的头衔,每个人都像听老师讲题似的,用同样的节奏,走同样的步骤,一旦偏差了,父母就会说:“你成不了才了。”还有自我怀疑:“我这辈子干不了大事了。”纵观这世界,有辍学成才的,白手起家成才的,浪子回头成才的……人生只是需要走点弯路罢了,弯路走多了,自然知道哪条是正确的。不过现在的人不喜欢走弯路,他们有古人的智慧、长辈的经验、成功人士的赠言。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也缺乏了面对弯路的能力。总有一条路摆在你面前,没有人能告诉你怎么走,一直以来依靠别人给予正确知识的人,是走不下去的。倘若是习惯了走弯路的人,这不过是又一条路罢了。

  现在的人也不爱思考。我上文举的辍学成才,白手起家成才,浪子回头成才,很多人喜欢以此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谁规定一定要上学才能有好工作?”“看,他以前跟我一样,还不是功成名就了!”这类想法就像习惯于听老师解题的学生。他们只能解一模一样的原题或者大致相似的题目。稍有变动,他们的方法便不再适用,而且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有了错误的开头,并且一错再错。比如你跟乔布斯有一个共同点:辍学,这不代表你走的就是乔布斯的人生——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站上人生巅峰,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换到现实中就不见得仍然这么理智了。

  “做学问可以有不同的路径,并不是规定死了一定要这样或者那样走,何况我从来不想做学者或专家,能旁观世界和人生就满足了。”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成功人士不做选择题,只做证明题。那时候我还不懂文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而今才恍然大悟:对未来缺乏自信,使很多人不敢开拓一条新的小路,甚至连自己应该走哪条路都无从选择。于是面对三岔路口,大家纷纷选择走那些已经被探索过的路,那些脚印清晰、方向明确的路。就算途中的风景不是自己最想看见的,可是有过来人提供经验和对目的地的准确描述,让自己宁愿接受不那么如意的但有把握的结果,也不愿走自己真正想探索的路。

  生命之伊始,有许多道路摆在你面前,这其中大多数路有人走过,他们会告诉你该怎么走。你需要做的,是根据你想去的目的地做出选择,然后像他们指导的那样奋斗。做出选择时,你需要妥协,因为这些已开发的路里,不一定能有一条通向你想到达的目的地;通往理想目的地的多条路中,不一定能有一条是你愿意去走的。

  人应当有做证明题的骨气,不向死板的选择妥协;人应当有做证明题的勇气,即便自己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路,也坚信自己能到达目的地。

  我相信生活史开俄罗斯套娃的过程,我们穷尽一生来玩这个游戏,好奇地去了解谁才是那最后一个,最微小的,自始至终藏在其他所有娃娃里面的她,我们无法直接将它取得,一定要按照固定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打开,每一次都要问自己:“这是不是最后一个。”对于这个问题,我更倾向于回答:“不。”

  《上学记》读后感(四):怀念西南联大

  期末考终过去,有时间来把未读完的书看完。

  看完此书很受感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揣着满腔爱国情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无不深深打动了我,真后悔自己这么晚才看到本书。要知道,作为当下芸芸大学之子中的一员,在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中几尽迷失,若不是还有阅读书籍的爱好,能从前人身上汲取自由之思想,人文之情怀,怕是泯然众人矣。

  众人,不是我要的结果,我要我的个性,我要我的独立之精神。

  经历过高中残酷的题海生涯,满怀对学术崇高的敬意来大学念书,穷人出身,并无背景,怯于政治,就像本书里常写的那句:“政治是非常之黑暗、复杂、肮涨的东西,一定要远离政治。”所以一心想的是走白专路线,无奈,自己对科技领域强大的好奇心先是被枯燥的填鸭教学摧残,又对差劲的强买强卖教材失去探索欲,自己当时脑子里还保留着教育毒瘤(理科生的对错论),以二元化看待本科教育,按当时偏激状况,只能判“×”,自然就没怎么用功去学,遂,专业学得一塌糊涂。当然,主要罪责还是在于自己认知的粗陋。

  当看到何兆武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居然依然能保有对理想的追求,不仅令人羡慕与怀念。他走的是散漫路线,对知识的好奇心一直留存,文静在他80多岁时采访他,依然感觉到其孩子般的奇思妙想,他说话也幽默风趣,可谓是保留了极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分析何兆武的求学经历,除了他自身对知识的渴望外,环境因素也有重要影响。首先,何兆武在教学环节上就收益颇多,这得益于教书的先生都是名师,他们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敢于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即使与当时统治者不符,这是能极大鼓舞学生学习士气的;其次,他们的教材大多引自欧美,甚至是英文原本。这样等价于从头到尾都接受的是西方重科学重自由重人性的知识体系,这样的阅读习惯坚持下来,人就越来越明智,看待世界也就更加开明;最后,他还在名人讲演、优秀同学、音乐艺术、数理哲学等的大环境下熏陶,对人格的健全培育是大有裨益的。

  《上学记》不仅满足了我对“一流大学代入体验”的意淫,更是纠正了我过激的思想以及拓宽了我狭隘的视野。

  纠正思想上,由于对被政治强奸的学术失去信心,自断了追求学术这一道路(前不久又公布“透明计算骗局”,自己也目睹了本校导师与研究生间的科研怪状),顿感前途茫然(又是教育流毒成王败寇论),无所去处。于是越发产生对政府对制度的不满,到后来竟至于形成反智主义,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但是看到何兆武不论何时都保有对知识对读书最纯真的追求,都满怀“Happiness”,并不被外在环境所蛊惑。内心又得到释然,原来,自己还是不够聪明,从前到后都想错了,试问自己:以前自己这么做能有什么好处呢?很聪明吗?

  视野拓宽上,由于书中讲述了众多大师级人物,不论是前辈校长、老师,或同辈同学,勾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看起来仿佛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了他们的话语、他们的神态、他们的学识、他们内心的激情与追求,不由无限憧憬,于是乎仿佛自己也要读得更多、看得更深、要站得更高才能与之共舞,才能见识到不一般的真实与美丽。《上学记》无疑让我看到了更多更深更远的地方,指引我紧提理想之灯,在漫漫长夜,奋力前行。

  怀念作者那段美好的大学时光,怀念西南联大那百家争鸣式的人物,真愿自己身边也能有一段类似的经历,哪怕叫我再跑一次虐人的全程马拉松,来换取只有一小会儿的西南联大岁月也好。

  《上学记》读后感(五):读书散记

  我一直向往民国学风之自由,这学期断断续续也读了些许民国学人的传记。何兆武先生的这本口述自传《上学记》,是我今日偶然所见,取下便不释手。何先生1921年生,是西南联大43级学生,在这本口述传记中他回忆的师友有冯友兰、刘文典、吴晗、吴宓、陈寅恪,林生、杨振宁、王浩,等等等等,都是今日名人,无疑可作为珍贵的材料。但他对名师们没有一味追忆赞誉,而是把他的所闻所见都说出来,有褒有贬。比如刘文典对非学院派出身的沈从文的偏见、冯友兰的紧跟政治风向、教授们不和睦的一面,等等,何先生没有掩盖。他觉得没必要过分美化,只需陈述事实,至于功过便任读者评说。所以就不难理解他对钱穆《国史大纲》的意见了:他觉得钱穆对中国传统的态度有比“情人眼里出西施”–––只看到了好的,却没指出糟的。可见无论对人还是对事,记录时都须好坏兼顾,不然就倾于偏颇,失了价值。

  何先生多次提到好友王浩对他的影响。王浩是西南联大的大才子,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享誉世界。王浩喜爱哲学,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而何先生亦乐于与他辩。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浩从不先下结论,而是客观分析。何先生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评价是,先有了结论,有了大纲框架,才去找材料论证。而王浩不这样。比如人们评价一个人,先定论说他是坏人,再找证据说他怎样坏;而王浩则会觉得此人在某方面坏不代表其在另一方面也不好,不能妄下结论。我们从小被教莫戴有色眼镜看人,其实能做到几成?先草草下了结论,便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找的论据还可信吗?“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胡适先生的训诫犹在耳畔。

  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何先生多次提到他读书的不功利性。他学习就是为了学习,读书就是为了读书,为的是乐趣,而不是图日后的工作前途。物质丰富代表文明吗?但何先生从当时物质经济较为“发达”的北平回到“落后”的湖南,反而在赏景游玩中享受到心灵的宁静。什么才是幸福?为了以后的前途死读书?对何先生来说,读书本身就是幸福:散漫地读、读喜欢的书,而不是汲汲于追求“学术上的成就”。

  这本书好读耐读,或许因为它不是简单述事吧。除了一窥西南联大的自由学风及那时文人风骨,我还从中吸收了何先生许多引人深思的观念。无奈我的拙笔写不出其中一二,唯荐之而已。

  《上学记》读后感(六):有一种感悟,叫作“把名字写在水上”

  第一次看匆匆,主要是在向老师的课上了解什么是口述历史。当时看的时候,对历史学懵懵懂懂,虽已大致了解了新旧史学,尝试着学习用史学视角解读教育史,但只是刚刚开始,体会并不多。当时只觉得,很好看很好读,比起大部头的编年史和英雄史等,我更喜欢这样的叙述,像说话。通过字里行间了解当时的情形和背景,透过平凡琐事直触鲜活的故事和生活,那样有滋有味,有血有肉。

  例如何先生提到了一个例子。说是丰子恺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商人,商人问他贵姓。丰子恺说是五谷丰登的“丰”,商人不知道。说是咸丰皇帝的“丰”,商人也不知道。又说了好几个,商人还是不知道是哪个“丰”。后来,丰子恺说是汇丰银行的“丰”,商人立马就知道了。这个小故事,短短几句话,何先生认为就活画了上海滩小商人的面貌,这就是他的“精神”。何先生以为:“写历史最重要的优势要把‘精神’写出来,堆多少资料也堆不出活生生的人。”这种想法很可贵,我觉得何先生是体会到了写史的精髓。当然,史学的严谨性也需要,细致的考证、资料的整理,仍然是了解历史、逼近历史的方法。

  第二次翻看何先生的《上学记》,本以为只是随便再翻翻,看看一些忘记的细节,没想到,又实实在在地读了一遍,而且越看越有味,比第一次的感触更多了一些。如果说,第一次是想了解口述史是什么,或对何先生关于撰写历史的观点——糟粕所存非翠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更关注。那这次,我更加注意到的是何先生所述的那段往事,那代人的精神、骨气、苦难、被弃……

  他们是精神奋发的一代,虽处社会大变革时期,虽临战争之困境,但就像何先生所说,他们这一代的学生在那个时候的精神面貌很好,很乐观,在读书的那些人普遍觉得还是兴奋的,因为他们只是日子会越来越好。

  他们是有骨气的一代,大师崛起的一代,知识文化传播启蒙的一代,有尊严气魄的一代。虽然艰苦,但在学问上,在社会民主的浪潮里,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气度有风骨。

  他们是苦难的一代,身在清末,长在民初,生活在战争频繁时局动乱的年代,死亡、饥饿、贫穷……所有一切可怕的事情,在那个年代都存在,甚至就在他们身边。

  他们也是被弃的一代,青年意气风发之时,学习赛先生,学民主之政事,开自由之先河,但却在国家政权的斗争和维持中,被强迫否认自己所笃定的信念。多少人不堪重负自杀,多少人在牛棚里受冤,挨过来的终究是过来了,但离开的却永远离开了。

  除了这些,我看到何先生对外国一位诗人的墓志铭是极其欣赏的:“把名字写在水上。”人生一世,边书写边消逝。这是一种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幸福与其来说,“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durch leiden, Ferunde’(通过苦恼的欢欣)”。

  这也让我想到了威廉·施密德的《幸福》,幸福不是都是开心的事情,痛苦、苦难也是组成幸福的一个部分。而何先生的幸福观,也启发了我。

  《上学记》读后感(七):“青春”太矫情

  大抵是已过飘雪的季节,北京的冬日异样的暖和。想着狂风过境,还是执着地捂上了羽绒服出门,却在正午十余多的气温里左右为难。想着也是无所事事,不如找个书店逛逛。也就这么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万圣书园,卸下厚厚的羽绒服和一切左右为难。

  专门经营人文社科的万圣书园里,一摞又一摞专业书籍等着我去细嚼慢咽,却突然被左手旁那一排民国专区所吸引。一扫而过是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突然想起高中时期刻意模仿民国文风却不得要领的尴尬。曾和父亲探讨过这方面的话题,二人对那个时代文人所受的教育充满了艳羡——既有浓厚的国学功底做基,又受西方文化的直接影响,生逢乱世更是赋予了那一代人对事物更深刻的认识,与更开阔的胸怀。纵使婉约如新月派,“不带走一片云彩”与“你是人间四月天”所构筑的意境也是相当明亮开朗,了无任何矫情的色彩。

  所以,何兆武先生的这本回忆录起名为《上学记》我是相当满意的。虽然先生所记述的不全是求学的故事,亦充斥着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但如若书名带有任何与青春有关的字眼,则似乎是对那个年代的亵渎。倒不是说我将那个年代束之以高阁,将那个年代的人们奉之为神明。而是觉得,在现如今这个“青春”字眼泛滥的岁月里,”青春”这个字眼已经失去了它本有的许多含义,被片面的运用,沾染上了矫情的味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结”,书中这句话我颇为赞同。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可时势造就的又何止是英雄?再普通的个体都是社会人,他就不得不受到时代漩涡的吸引,命运从来不可能完全在自己手中。从先生的经历来看,本来以为能够顺利读完北师大附中保送进清华,结果却因为日本人侵略而改变了方向。然而,如若没有西南联大的求学过程,先生可能不会学历史,不会认识那些好友,不会上那些北大南开老师的课,也就更不会成为现在的何兆武先生。想起村上春树《国境》里的主人公是独生子,当妈妈问他是否因此而遗憾时,他回答到“这里的我一直是在无兄无弟的环境中成长的,假如有个兄弟,我应该成为与现在不同的我。所以这里的我如果盼望有个兄弟,我想那是违背自然的。”对人生里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现状,真是没有什么可以怨天尤人的。我们都被自己的经历塑造着,对那经历的厌恶也就是对现今自我的憎恶,又何必让自己那般不堪呢?

  然而,时代的不同并不能成为让”青春“变得矫情的借口。不同时代里同一年龄段的群体,纵使外在环境如何不一样,囿于见识与心智,在群体层面上所面对的问题大抵是相同的。人们对传记文学的推崇,绝不是表明上所说的——深受传主精神的感染,而是内里的一种本能的渴求。人们渴望能在他人的经历里发现相似之处,既获得一种认同感,又希望借此解决自己的疑惑。《上学记》里就有好多熟悉的细节,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_——初高中时老师的苦口婆心;高考时变换坐标系才能解决的数学题;大学时为了凑学分而许多人报的课……而更为让人会心的是先生青春时期的困惑与经历,不论是对阅读的疑惑与执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还是对爱情的追求,亦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凡此种种,的确会被时代赋予不同的色彩,却是任何时代里我们都曾经历过的。可为什么那个年代的青春一点都没有矫情的味道呢?

  曾经对社会学课本里,中国社会现状章节中那句“令人信服和敬佩的权威偶像的丧失”颇为不屑。以为社会本就应该包罗万象,为何要树立一个权威的范本。然而,事实告诉我,权威范本的树立不是依靠强制力,而是社会中各个群体自然形成的群体形象。而我们这个年代里,看待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形象大抵是模糊的。那么多写当代青春的小说都描绘不清这个时代少年的常态。《平凡的世界》能让那个年代的人拍案而起,大喊那就是我的青春。而我们这个时代呢?正在进行时,却已有大把的人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解构与消费着我们对青春的理解。我们的青春被太多的标签覆盖,甚至本身也标签化了。人们过度地去那些不接地气的青春作品里找寻自己青春的影子,却忘记了文学作品的本质是对现实的反应,人们从阅读中所获得的共鸣应该是顺其自然而不是刻意为之。

  虽说“有生的岁月都是黄金时代”,但每个时代都带着特定的色彩。民国年代的色彩,在我眼里似乎正是《上学记》封面的颜色,古典而又不失新潮。而我们所身处的现在呢?虽然只能留给后人去评价,但也请注意后人用何者评判。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美学,而关乎于它的内涵。时代造就的不仅仅是普罗大众,还有这些人类的成果。我们现在创作的作品会在未来,直观地为后人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我们能够理解这个时代的中国青年,不是个个都住着大公寓,穿着光鲜亮丽地和朋友撕逼。我们也能够理解这个时代的中国青年,不是个个都流浪天涯,对未来竖起中指,长发文艺装逼到死。但是,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一千年后,脱离开现在的环境,凭着一本小说,你能够分得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吗?

  你希望被他们说“啊,这一代的青春真矫情“吗?

  《上学记》读后感(八):上学记有感

  《上学记》 这本书看的很快。周四借的,周五有课,没有看。周六周日两天看完。 因为这本书是我导师推荐给我的,所以在没有看之前我觉得它的历史性应该很强。导师推荐的书一般都涉及专业知识。所以在一开始听到《上学记》这个名字我还很不理解,书名未免太简单了,可是看完之后我觉得书名很贴切。这本书就是记录何兆武先生上学的一些经历,只是里面涉及了很多以前的文人,以及一些政治话题。它本就不复杂,名字又何必太复杂。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心态。导师推荐这本书给我,主旨应该想让我了解其中涉及的文化界人物,感受那时候的历史的。如果知道我收获的是心态,不知道导师会有什么感受。 执笔者文靖在后记上也说在第一次走访,写了八千字策划方案,其中人家只看了“何兆武”三个字就打回了,说不够大牌。看到这的时候我笑了。现在社会就是这样。正视它会让我们进步,只看到它的消极负面那我们也就没救了。 幸好执笔者文靖没有放弃,不然我们也不会看到《上学记》。 何兆武先生在开头说,在西南联大的七年上学经历是他一段很幸福的经历。当时我还在想那段时间应该正好抗战时期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又何来的幸福呢?后来看着看着就懂了。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很自由的看书学习应该就是很幸福的了。虽然物质生活很差,还随时面临跑警报的紧急情况,但何老的精神生活很充足,精神生活的充足让何老感觉到幸福。 整本书中,何老多次提到跟王浩先生探讨幸福是什么。在文中,何老提到关于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很模糊,很朦胧,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个,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所以对何老来讲,虽然他们处于抗战期,但他们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同时何老在联大是很自由的,在学习上很自由。 《上学记》这本书里涉及的文人大家太多了,我也就不说了。而且这本书是以何先生的角度来写的,也是带有主观色彩去看这些文人的,所以我们看的时候要客观看待。 在看书的时候感慨很多,本以为自己会写很多,可写着写着就觉得很乱,不知道该怎么去写了。所以就写到这里吧。 其实上面的内容也挺乱。

  《上学记》读后感(九):读《上学记》有感

  一边读《上学记》,我在一边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本好书。离开了校园,离开了同窗的挚友,鲜有志同道合之人在身边共谈人文。知道这本书,却一直没有去买来一读。今年夏天,关注的微信号推送了一篇几十位历史学博士推荐的暑假阅读书单,很多位博士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上学记》,也因此终于下定决心买来一读。这是我有幸读到此书的前因。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对自己求学时代的回顾,同时涵盖了他对于世事、人生、自由、幸福等诸多事物的认知,体会和评说。阅读《上学记》,我感觉是既新鲜有趣又厚重真实。如此多样的感受,源于它独特的历史观点和思想角度,作为一个经历了波澜历史的当事人,何兆武先生是以过来人的角色回看历史,这也正是口述史的魅力之所。教科书虽然权威,但未必就是全面的。《上学记》中的历史,是私人化的、非普遍性的,富有人情味的,也因此而更容易触及读者的心灵深处。

  读《上学记》,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了解过去的历史这一层,更应当借此反观我们身处的时代和我们身上所缺乏的精神。新社会走来已经有六十余年了,我们从凡事必谈政治转向到了人人”向钱看,向厚赚“。时代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间却也走失了精神追求。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学也难在保留如同西南联大一般的气质,学生和教师的学养与教养难与当时媲美,好像我们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也无可挽回。

  迷失的人,应该努力找寻回归之路。《上学记》对于今人的意义,就是找寻和回归,寻回最质朴的价值信念,寻找最真实的幸福和自由。

  实际上,读书的过程就是向善的过程。向善,是人间最永恒最美的追求。

  《上学记》读后感(十):从容面对一生

  看书中的文字,没有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控诉,没有对联大艰苦条件的抱怨,没有对文革对他亲人的残害的申诉。虽然他的一生是如此多灾多难,但是文中透露的是他的那种平淡朴实的叙述风格和看透人生后的淡定洒脱。对发生在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坦然接受,政治对于他来说一直是很肮脏的,所以政治给他造成的不幸他在书中都只是一笔带过。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看法:

  学术自由的重要。北洋军阀时期没有思想管制,但是国民党-中共越来越甚。现在的教育完全限制了教师发挥的自由,思想没有自由阐述的机会。照本宣科。

  101页对于幸福的阐述很赞同。幸福包括个人前途和社会前景。

  225对于幸福的阐述。“简单的信仰也不能等同于幸福,因为它没有经历批判的洗练,不免流入一种盲目或自欺,只能是沦为愚夫愚妇的说法。”幸福需要探索后确定自己的见解,如果愚昧让我们觉得幸福,那种没有思考的幸福我宁愿不要。思考让我迷茫,让我困惑,也没有思考出实质含义,但是我思故我在,即使这样孤独了也是值得的。

  看着一本没有对历史的控诉的书更能体会到历史面前个体的无奈和渺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