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国戏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国戏剧》读后感10篇

2018-08-24 05:4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国戏剧》读后感10篇

  《民国戏剧》是一本由于嘉茵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戏剧》读后感(一):戏里乾坤外人

  戏剧的历史,其实也是戏剧家的历史。

  民国时代,是传统戏剧向现代舞台剧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但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戏剧家,而且产生了一大批剧社。《民国戏剧》一书,以人为主线叙述了民国戏剧的发展历程,颇有值得一观的地方

  现代戏剧的发端,始于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创办的“春柳社”,他们在日本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为舞台剧上演,引起了巨大轰动。后来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陆镜若等人相继加入剧社,并将美国小说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小屋》)改编搬上舞台,此剧不但吸引了留日学生,甚至吸引了当时日本的一些戏剧家来观看。鲁迅先生自己日记中,也特别提到此剧的演出。此后,“春柳社”又上演了《热血》等剧目,使新剧朝向更加成熟道路上迈进。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一些留日学生也返回国内,“春柳社”后来也回国发展。“春柳社”在国内吸引了大批观众,由于有商业价值,一些商人们纷纷组织剧社,从而使民国时期的舞台剧迅猛发展,但出于牟利,一些低俗,乃至极端庸俗作品也纷纷出笼。由于社会动荡,加之人才流失,“春柳社”的发展历尽了坎坷。可以说,“春柳社”的历史,就是民国戏剧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李叔同等人组建“春柳社”始,到王钟声组建新剧团“春阳社”,任天知创办“进化团”,中国新剧遂成滥觞。随着曹禺、洪深、熊佛西、丁西林、田汉、吴祖光等一大批戏剧家出水,新剧完全民众的心中扎下了根。不但表演方式新,就连背景灯光美术、剧务以及一系列的舞台设计也都有了新的理念。大文豪郁达夫曾在其恋爱日记《日记九种》中多次提到演新剧的剧院“卡尔登”,并提及《少奶奶扇子》这幕戏,可见当时的新剧影响之大。

  在当时的戏剧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曹禺,其创作的《雷雨》演出时达到了万人空巷地步。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曹禺的人生,就是戏剧的写照。作品是绕不开人的,作家在写作时,往往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常常行走在文字间的人,注定要用情感来消耗自己。从创作者体验来说,艺术创作对自我造成了极大伤害,显然这是情感的作用。以戏剧的创作为例,每一幕剧都是心灵上的一道伤痕,我把这叫做文字的毒。在戏剧的创作中则更为明显不可避免的戏剧的创作常常是对生活经历的再描写,或者理想状态下生活的描写。不论是什么题材的作品都无法抛掉创作者性格印迹或者心灵的影子也就是说在文字的最隐秘处总是藏着作者自己。在这样的创作中,情感的比重远远超过才华的比重,情感的投入大于技巧运用。通常,作品是随着作者的情感走向而产生。高明的作者总是先感动自己,然后才感动别人。因此,作者是在不断的感动自己或者伤害自己。由此可见,作品的产生也就是对作者生命的一种吞噬。从曹禺的一生情感史和创作历程来看,不难得出这种结论

  就作品而言,倾注在戏剧中的情感不仅当时在观众身上产生作用,还穿越时空影响及后人,往往具有文通千载的力量。如今,戏剧的创作者早已同尘同土,可是他们倾注在艺术中的情感却不断产生影响。其实,不仅戏剧作品如此,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这种力量,艺术作品如果抽取了其中的情感,大概所剩无物。即便有,大概也不值一睹或者一闻。

  天地大舞台,人生小舞台。戏剧家在台前幕后演戏,在现实中何尝不是在演另一出戏。艺术之神缪斯在将灵感火种传给一个人时候,或许也在悄悄塑造一个人,她令人不自觉的为艺术献身。民国的戏剧史上,像曹禺一样历尽人生坎坷的戏剧家不计其数,不论是刀霜雪剑,他们都有各自对艺术的忠诚。是历史赋予了他们责任,是他们自己成就了自我。

  《民国戏剧》读后感(二):从传统戏剧到现代话剧

  1912年,当五千年的封建王朝落下帷幕的时候,民国的序幕也正式拉起。从民国初年到建国前夕,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中华民国。在这段混乱混沌的时期里,文艺恰似国家命运,变得风雨飘零。从传统的梨园戏曲到现代的话剧,用“守望”形容再恰当不过。在这段变化莫测的历史时期中,老艺术家们就是一颗赤子之心在守望着戏曲的嬗变。很多人在这个过程失去了生命,千金散尽,或焦灼或艰难,但是,走过这段迷蒙的历史时期,民国戏剧终于也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终于脱胎成就为今天的现代话剧。

  如今,在保利剧院看一场知名艺术家演的《茶馆价钱并不比一场明星演唱会差太多。在话剧舞台上,人们经常称演员为艺术家。因为一个好的话剧演员,他们的表演水平知识积淀往往要大于一名演员。在一场话剧中,经常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表演。谁知道这一艺术形式,早年脱胎于民国的文明戏呢?

  说到文明戏就要说到春柳社,早期的春柳社依旧发端于国外。中国在日留学生受了日本新剧的影响,开发了早期的文明戏。在后春柳社时期,春柳四友又是深受西洋派的影响。外国的艺术形式影响归影响,中国的戏剧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后来者不断的在国粹和国外戏剧中寻找平衡点,不断的融合,最终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话剧之路。这中间,也有曲折和反复。到1915年,随着春柳社的陆镜若的去世,文明戏基本已经凋敝。文明戏发展到后来已经呈现了两个极端,或者曲高和寡或者追求媚俗,而这样的戏剧终归是走不远的。春柳四友的欧阳予倩潜心修炼静待时机,到1919年,话剧终于脱胎成型,而欧阳予倩也成为了一代话剧大师

  早期的话剧有着很浓重政治含义,也担当着教育市民启发民智的社会教育责任。在《民国戏剧》中,我们能看到好多民国时期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的影子,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还在被传诵着,而那些几十年前上演在民国舞台上的戏剧,今天依然有着鲜活生命力,比如曹禺的《雷雨》比如老舍的《茶馆》还有郭沫若的《屈原》。

  早期的革命者早期的文学家早期的教育家纷纷投身在戏剧改革洪流中,一代知识分子的守望成就了今天的话剧。如今,当我们欣赏话剧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一艺术形式是几代艺术家的心血结晶呢?在《民国戏剧》中都可以看到他们似乎已经消失的身影,其实,就算不被人们铭记,他们的成就依旧写在话剧成长的历史之中。

  《民国戏剧》读后感(三):守望,一个时代的痕迹

  在近当代中国文学作家里我独爱老舍,因为与他近似的那种于生长环境里铸就的某种情结,因为他对待政治与文学的态度,因为他本人的品质与性格,更因为他笔下让人难以忘怀的北京。所以当《民国戏剧》最后单独一章以他收篇的时候,不免又多了几分跳脱书本之外的唏嘘

  几年前我去参观位于东城区丰富胡同老舍的故居时,影壁上那句“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让我深受震撼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他是人民艺术家,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戏剧工作者,在中国现代六大家里,独独是老舍,在文学创作与戏剧创作上都有着最为杰出贡献,但是他的自诩却如此谦逊,而且在你了解过老舍的生平后就会发现这种谦逊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众所周知,有时候文学成就与人品素养其实并不等同,所以像老舍这种难得的言行合一者确实让人打心眼里折服,于是《民国戏剧》一书的作者在写到老舍的感情时也忍不住感叹同时期的剧坛作家们几乎没有像老舍这样专情忠实,曹禺先后有三位夫人,田汉结了四次婚,而郭沫若处处留情的事迹就更不用说了。”更在整本书的谋篇布局中,为老舍抒写了厚重的一笔,这笔触有关他在民国戏剧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对他个人的一种致敬。

  回过头说说民国戏剧,民国戏剧大体起始于五四前,演变到最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话剧,其实细想想,而今话剧的影响远远比不过民国戏剧,所谓民国戏剧特指在民国建立前后的新剧,它们有过娱乐作用,也有过教化作用,更是在某一时期充当着政治的工具,不过最终随着影视的兴盛,还是走向了没落,当然这是后话,而《民国戏剧》一书只不过志在梳理起始于二十世纪初到中后期的那段戏剧历史而已,戏剧的历史本就属于文艺界的范畴,所以不免就牵扯出当时文坛的许多事。又因为生逢乱世,文艺工作者必与政治牵连,于是肯定又会带出很多历史的真相,虽然着墨不多,但是这些勾连却真真折射出中国近一世纪的跌宕起伏

  对于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初,是国家动乱变革年代,也是人才济济风云际会的时代,思想界的爆棚虽然最终没能完全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文化底蕴,而戏剧的发展也不失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今日读近代戏剧的发展变迁,其实也是在回望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往事

  《民国戏剧》读后感(四):感受“民国style”

  感受“民国style”

  可能是自小受到意识形态熏陶,致使我对民国那个时代有一种错误感觉,认为那是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以至于民不聊生的年代。直到最近读过几本关于民国时代的书籍才逐渐更改了我的这一错误想法,逐渐认识到那个时代那是近代史上中国思想大转折时期,是落后的传统东方文明与西方先进文明大碰撞大融合的时期,对那之后的中国人的思想走向甚至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媲美。

  民国时期由于西方文明大规模的初次输入中国,致使那个时代的学者有了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明,并出现了最早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这本《民国戏剧》讲解的就是那一时期戏剧界的大家风范!

  民国时期“新剧”兴起,这种剧目不再像传统的中国戏曲必须经过长期残酷枯燥训练,只要是有表演欲望的均可以上台表演,没有了委婉的唱腔和华丽的油彩,这些剧目大都讲述的是时事风情,这一巨大改变让看惯了中国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中国老百姓耳目一新一时间趋之若鹜

  每逢变革之时,便是各种文艺派别名家辈出的时代,“新剧”的盛行现了一批以“春柳社”为代表社团,同时涌现出一些像李叔同、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陆镜若等一批“名角”,而田汉、夏衍、曹禺、老舍、郭沫若等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雷雨》、《屈原》、《日出》、《茶馆》等等等等如今听起来更是如雷贯耳

  新剧由国外传入中国大陆后,迅速由南(上海)向北(北京)风靡开来。主要原因是其内容切合时事,其剧本紧随时代发展,揭露黑暗、批判现实以至后来的抗日救亡。书中介绍了民国时期戏剧界颇具代表的人物事件,每一章仿佛就是一幕话剧,让人读罢唏嘘感叹,特别是最后一章讲述了我最为崇敬和喜爱的中国作家——老舍,擅长以幽默的笔触描写社会时代悲剧的他,在文革中竟然选择了那么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那个时代是多么黑暗和荒唐!老舍的死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类似这样的“巨大损失”在那个时代各个行业数不胜数

  正是因为“新剧”描写的是当时的时事,我们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那逝去的民国时期社会生活,改良的旗袍、女学生的黑裙子蓝色斜襟儿上衣,男学生的中山装等等这些民国印象远比如今社会的全面西化更具中国特色。经过那个黑暗荒唐的年代,几乎把我们的中国特色抹杀的消失殆尽,所幸中华文化历史上也几经险遭灭种,但都顽强的生存下来并逐渐的再次发扬光大,让我们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感受一下传统,感受“民国style”。

  《民国戏剧》读后感(五):戏剧,一个时代的映照

  与我先前读过的《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和《民国音乐—未央》不同,这本《民国戏剧—守望》虽同归“民国胜景”一个系列,却一改前两者以具体人物为线索进行叙述的方式,而采用简史写法来敷陈成篇,从而使其更具有了一种学术文章意味

  于嘉茵是循着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时间脉络来展开叙述的。中国戏剧的起点在哪里?在日本,是一群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的“春柳社”,是春柳社改编排演的小仲巴的小说《茶花女》。与此同样尴尬的是,1866年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剧院,也与中国人并无什么关系,它只是旅居中国的西方人生活中的一个点缀。那时的中国戏剧,还停留在纯粹的消遣游戏阶段,任由生末净旦丑这几个顽固角色在舞台上流连。

  新生事物一旦有了适合的土壤,生长的速度总是惊人。从1907年2月春柳社在日本公演《茶花女》,半年后春阳社即在兰心剧院上演《黑妈吁天录》。随后,从搬演外国剧本剧目,到反映时事、即兴创作的时事剧;从春柳派与进化团几度争锋,到辛酉剧社的几度兴衰;从南开的新剧团,到五四前后的爱美剧,到专业戏剧人才和戏剧学校出现,到曹禺田汉等本土剧作家创作的优秀剧目的诞生,到为社会运动和抗战服务,中国现代戏剧事业以一种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迅速袭卷整个社会。

  于嘉茵并不是在板着面孔来梳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的,她也象在写一个剧本一样,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民国戏剧的现状作一个立体式、全景式的呈现。在她的介绍中,既有象春柳社、春阳社、新民社这些戏剧演艺事业的发展,又有中国戏剧理论的流变,还写到了民国戏剧历史上象洪森、李叔同、曹禺、老舍、张彭春等戏剧家的创作、尝试和人生际遇,同时又对一些重要剧目的故事情节作了简单的介绍,可谓面面俱到。

  读这本书,让我对民国戏剧感触颇深,而其中最深的,就是民国戏剧中强烈的现实情怀。传统戏剧是为消遣的,但新生戏剧是为现实的。它的血液中天然带有现实主义的基因,其诞生就是由留日学生为学习日语的方便而来,到为国内江淮水灾募捐,它无不是在为现实服务。而当它一经传入国内,便迅速与当时的世情时势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充当了批判旧的礼教和宗法秩序,开启民智的先锋。五四之后曹禺的作品继续沿着揭露黑暗,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之路前进,而后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它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又承当了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功能。所以,作者在前言中也说——民国时期的新剧,直接与时事呼应者占了很大比重。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特征,它会深刻的锲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异常慷慨的为每一件物事盖上自己的戳记。在我看来,一个时代的戏剧,则会留有最为鲜明的时代色彩,就是一个时代的最好映照。与其他方式相比,它不但通过直观、形象的舞台背景和现场表演对时代景象进行完整、清晰、真实的重现,给人们以极为强烈的现场感、现实感,而且通过其背后戏剧的发展,通过戏剧家的奋斗与挣扎来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图景。

  再回到这本书所介绍的民国戏剧,它所表现的内容不正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回应了那个时代的呼唤吗?而它本身的发展与流变,以及那些投身戏剧事业、戏剧艺术的前辈们自身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不也很好的体现了那个时代变动不居的特征吗?从这一点儿上来说,作者的这本书真的成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