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10篇

2018-08-27 05:3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10篇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是一本由(挪威)乔斯坦·贾德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一):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只画现实环境的外在面貌不够的,人的思想观念也并不只是“主观意识”,人还有前意识,人还会做梦,艺术家有时候要用 “现有的现实”去表现。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一生致力于颠覆我们所熟悉世界,推翻我们的思考秩序,所以在他的画作时间空间都是不存在的。作为一个艺术家,马格利特通过绘画,以复杂思维逻辑探讨事物本质。他的画作里会有画上一个烟斗但标题为这不是一个烟斗这样的作品寓言在于在视觉上让人震惊过后,让人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这就是艺术品价值,让人享受艺术并思考艺术。《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年轻时期很喜欢马格里特的画,特别是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这幅画,而且反复出现作者甚至用比利牛斯山的城堡命名此书,让人一次次深思: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是真实的吗?它说明了什么?它是我想看到的吗?我是否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我是否记住了我想记住的。

  乔斯坦•贾德的书一直是我推崇的,从年轻时多次阅读《苏菲的世界》,到后来追《纸牌秘密》和《玛雅》,总之,他的书总是按他的对话讨论风格继续,也因为他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精辟见解而闻名,他的书其实最让人惊喜的就是让人永远意料不到的结尾,就像《苏菲的世界》中苏菲是作者笔下人物,而写她的作者也是贾德笔下的人物,让人们不禁想到我们是不是也是神笔下的人物。而这本书的结局也让人惊讶,让人看到了与前面线索联系,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

  贾德在书中通过两个主人公的回忆告白慢慢记录下主人公的思想、信仰渴望。两个人号称因为没有同样的信仰而分开,但却拥有同样的灵魂和同样的回忆,年轻时都喜欢马格里特的比利牛斯山的城堡那副画,也都一起做过很多疯狂事情,他们通过自己方法一同寻找并经历那个人类最初的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要到何处去。他们后来因为一个事故而分开,因为大家对事故的讨论角度不同,因为大家不敢面对那个事故和对思想造成的问题。所以书中除了两个人的亲密回忆还有很多理性灵性的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无法有结果,但就像当初人类为了证明神的存在而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而形成宗教哲学科学。两个人的讨论就像人类自己思想的两面进行亲密沟通一样,即使坚持着自己的理论却又怀疑着自己的理论。

  所以看到比利牛斯山的城堡的画就会让人想到这本书封面的那个穿红衣女子,她是谁,我看到了什么,我是否只看到了我想看到的,这不是一个红衣女子。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二):在后上帝时代仰望星空

  风靡全球的《苏菲的世界》里面,小女孩席德的父亲隐入幕后,代理上帝角色,只要信笔一挥,镜像时空中的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立刻命盘跌宕,无处遁离。影影绰绰的上帝,无论诉诸人形还是宇宙极大爆炸,总是游荡于贾德的小说意境,往往和恢弘世界观并述,像《在迷蒙镜子中》、《橙色女孩》之类,倘若激起读者思绪澎湃,仰止高山大概自然不过。你会以为,作者拥有哈勃望远镜一般收纳浩荡星河视角,然而对万物始源,表态一直暧昧犹疑,又或者保持着某种意义虔诚矛盾。新作《比利牛斯山城堡》(The Castle inthe Pyrenees)将左右手互博再度升级干脆安排唯物者、唯心者电邮辩论,从头吵到尾,从零秒宇宙推及意识本原,可见作者对终极问题、终极信念思虑之深远。辩论双方三十年前曾是情侣遭遇了一桩灵异事件,他们给出的不同解释以及坚持招致信仰分歧爆发后果竟是分了手。人到中年再相逢,旧爱表白寥寥,至少被稀释进“你究竟相信什么?”“偶然就不是冥冥注定吗?”等等尖锐又劳神的智慧问答中,分量轻如鸿毛了。贾德似乎颇有点威慑意图看看,信仰闹危机恋爱都没法谈。

  ——————摘自《南方都市报》,作者意闲,美国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三):穿越

  其实我看完这本书有一段日子了。现在,我正坐在电脑努力的回想书中的故事情节。当然,这还不是最差劲的,我刚才忽然发现,我忘记了主人公的名字

  好吧。我翻出来再看看。

  苏伦——斯坦

  原谅我用这么庸俗题目来作为这篇书评的标题。我是非专业人士。我从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Mr.Jostein的书。最开始是那本《苏菲的世界》。我知道,喜欢他的人大多是从这本开始的。当时给我的震撼非常大,甚至颠覆我曾经价值观(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怀疑我所接收的教育,非常渴望能够去国外读书。这本书带来的影响之大让我对本土教育产生一种近乎仇恨的蔑视。)他的书是有特点的。按照大众说法,是:用小说的方式说哲学。我的理解,就是透过文字纸张,他在描绘另外一种世界,至少,是我从未经历过也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我爱死了这种感觉。读书的最大乐趣,就是你无法猜到那本书的结局,而当结局到来的时候又给你极大的震撼和惊喜,以及意犹未尽他喜欢写那种有关时间跳跃的故事,像《玛雅》中的小丑,哦,可能小丑是一个第四维生物吧,跨越因果,在时间上完全自由。(扯远了)《比利》中的红梅女,可能也是吧。(好吧,等有时间再读一遍。)

  其实我现在遇到难题了,苏伦临死前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给我一种盗梦空间结局的时候那个小陀螺将停未停的感觉。

  我们都需要继续思考。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四):你真的喜欢这本书吗?

  看到网络此书一片好评,读者也纷纷附和,带我满怀期待的读过一遍之后,真是感到怀疑如此多的好评,真想知道大家真的在看此书时享受到阅读的快感了吗?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如今国人对国外品牌追捧已经到了痴迷程度,甚至在文学作品上也是如此,一些人以读过一些似懂非懂外国畅销书为荣,有些撰稿人也认为在文章中引用外国著作的原文来显示自己的水平和小资情调,甚至在写作中也在模仿。真希望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能够唤回大家对本土文学的重视

  本书以两主人公电子邮件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三十年前看似惊悚的车祸故事,我起初读时,觉得这种开场模式还挺新鲜,但快速翻到最后一直是如此的对话着实有些要崩溃了,在双方你来我往的电子邮件中,主要想刻画两者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主要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辩论,其中还涉及一些生物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实际上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辩论,每个人这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问题的存在和改变的背后有太多不可知的因素。文中有时候对这些知识性的描写也显得太过突兀了,没有感到文中人物的语境,仿佛是电子文档的复制、粘贴。我认为小说是要以讲故事为主,如果真想对某方面深入研究,我宁愿去读一些相关的专著,这本小说的路子明显走得有些偏。

  “创新”,是需要强大自信心的。自信心何处来?在文学上应该是读者的认可,我试着想象:如果这种写法换成一个文坛新人肯定会被唾沫淹死,也许根本就没有被骂的机会——书稿直接枪毙再编辑的手中了。而一个知名作家敢于这样写,被对其已经痴迷的读者来说,无外乎是一种“自我突破”或者说对文坛的“独辟蹊径”,就如同一个明星,其挖鼻孔姿势也足以令粉丝尖叫疯狂。

  本书作者的作品我是第一次读到,从世界上对其的认可,应该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但以往被认可也不证明永远被认可。此书的结尾还是有点意思的,和外国惊悚电影一样,会给你一个以外的结局。总体来说作者的这种尝试着实令我不敢恭维,一些国内读者的盲目追捧,让我感到无奈。各种原因,勉强3分吧。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五):其实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相信,那场车祸根本就没有发生,一切只是一场误会,但是两个人在黑暗中经历这场事件之后,便貌合神离了。他们都太年青了,没有勇气去自首,后来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为自己开脱。相由心生,他们对于这场事件有各自独自的推测和认知,甚至最后奔向两个不同的信仰。但最初只是开脱而已,斯坦用了自然科学的巧合,苏伦则认为生命不死,其实也只是在减轻自己的责任全书中,唯一一处两人对客观事实描述不相符的,就是之后“再次”遇上“红梅女”时红梅女说的话。其实那也只是一次巧合,恰巧遇上了一个穿着相同妇人而已。也许那个妇人确实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不过那也可能只是一句“你好而已”。但是两人对此的描述却截然不同,两人所称听到的话,不正是从各自的信仰出发的一种对自己行为的开脱吗。所以说,这场悲剧源头,就是“人心”,而这,也是需要我们对生活作出思考的地方。我想作者在文章末尾也给出了自己对两种信仰的观点,就在苏伦死前说的那句话里:“如果斯坦说的是对的呢?”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六):信仰闹危机,恋爱肿么谈

  我从来就跟文艺不搭边儿,整天捣鼓的是电子数码,所以书评这类的事情我是从来不干的,更何况这还是一本阐述某些哲学意识的书。但我还是禁不住写了,因为题目的事。

  不知道你有没遇见到持有不同信仰的朋友,并与之试着交流。我是一名唯物主义者,碰到路上传教的人我会敬而远之,可假如传教的是你喜欢的人呢,你会远远躲开还是交流了解?我很能理解斯坦和苏伦持有不同的信仰导致分道扬镳,也更能理解灵魂的吸引让其三十多年后仍会相互感应相互思念

  很难说清究竟信仰和爱情力量更大,年轻时他们被一起离奇的车祸吓得慌乱无神,慌乱的心得不到安慰,也从此产生了不同的信仰。苏伦忍受不了斯坦一直摇头驳斥她的新信仰,两人终于劳燕分飞。斯坦三十多年后蓦然重逢苏伦,第一眼感觉是:“苏伦,苏伦!你漂亮极了!你身穿鲜红色衣服,背对着峡湾和白色围栏,是那么灿烂夺目”,那么至少三十多年的分离,信仰的分歧并未掩埋苏伦在他心中的地位和思念。苏伦跟斯坦说她感觉自己一直过着重婚一般的生活,感觉斯坦一直在她身边,那么信仰的分歧并没有扼杀她心底的爱情。

  但即使是两个相互归属的灵魂,其中的鸿沟仍然寻在,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讨论。贾德借两人的书信展开的哲思激辩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对立的哲学思考,巧合还是注定,宇宙怎么产生,灵魂是否存在等等。不得不感慨贾德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作家,《苏菲的世界》里给席德的哲学历史课都可以讲的津津有味,没让人对着大篇的哲学史恹恹欲睡。此书中同样以信件体的论述偏多,故事穿插其中,但仍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故事而非某种枯燥说教,读罢引人思考。

  不同信仰的恋人在一起会怎样?贾德并未给出最终的答案,斯坦跟苏伦这一对分开三十多年的旧恋人还未等到第二次的重逢,即使这是一次约好的重逢。但两人各自感情跟信仰的阐述却贯穿全书, 你可以试着读读此书,假如你正有爱情跟信仰方面危机的话。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七):哲思小说的标准——评《比利牛斯山的城堡》

  读乔斯坦·贾德的这部《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想到它是一部“哲思小说”,而非常巧合的是,笔者在去年也写了一部“哲思小说”。不过话虽这样说,但是让人很惭愧的是,至今我对“哲思小说”这个概念仍然不是太清楚。我的理解是,“哲思小说”就是利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来探讨一个或几个哲学命题,而探讨这些哲学命题之所以要用小说而不是用纯粹哲学论文的形式,是会考虑到有一些哲学命题必须放在特定人物的特定命运之下才有可能说清楚,这也就是为什么像萨特要用《恶心》和《墙》这样两部小说来阐释他的“存在主义”,而加缪甚至要用一部散文加上一部小说再加上一部戏剧这三种不同形式的文学样式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虽然他一再声称自己并不是哲学家。而这种以故事带哲思的方式在中国更是比比皆是,早在几千年前,庄子韩非子这样的先贤就已经运用了这样的方式了。

  “哲思小说”最重要的是两点,首先,要注意到它是一部小说。也就是说,你这部书一定要有个好看的故事,你不能像中国那些著名的大导演一样在电影里处处宣扬他的哲学思想却忘记了电影首先是要讲故事。就像萨特的《墙》,即使你完全忽略掉它的哲学意味,这个故事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当然,《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这本书和《墙》还不太一样,《墙》是把所有的思想都融入到故事当中去了,故事本身就在阐释存在主义,萨特并没有在故事内部进行任何对哲学的阐述。而《城堡》这本书,虽然作者在情节处理上也试图用这个故事本身去阐述某种哲学思想,但是很显然,他的首要用力点还是把自己的哲学思考或是哲学传达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体现出来。于是这本书的开头如果是单纯从“好看”这个层面来看的话,它就显得有些沉闷:两个人是三十年前的恋人,现在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一次意外的重逢让他们开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沟通,而他们沟通的主要内容却是围绕着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展开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由于作者本人深厚的哲学背景和科学功底,让两个人这种沟通看起来也算比较有意思,但是如果单纯只是让两个三十年未见的恋人只是探讨这些哲学命题,那么倒还真的符合“哲思”这个概念。我在阅读这些对话的时候多次想到了《织梦人》这样的“通识读本”,而《织梦人》虽然也可以被定为“哲思小说”,但是那本书的作者却并没有致力于去讲一个故事,而只是通过魔幻的形式去讲述哲思。

  哲思小说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哲思”,如果你的哲思不够深刻,那么不如干脆就去写一篇娱乐小说。前面说过,《城堡》主要探讨的是精神的力量,他把两位主人公设定为一个是唯物主义者一个是唯心主义者——虽然书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两个人的对话——或者不如说是对邮就是围绕这个展开。但是大家知道,关于这个问题是永远都没有答案的,而对于一个永远也没有答案的问题很容易就会流于空洞。于是作者很聪明地引入了一个核心情节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情节在这里说一下也无妨,因为本书的编者已经把它写到了封面的内页里。这个情节是这样的:两个人三十年前开车撞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在几天之后又出现了,并且警察也证实当日并没有发生任何车祸。于是那个唯物主义的男主人公就各种推理,唯心主义的女主人公就各种灵异。其实在小说的前半段我是比较喜欢那个女的,但是这个核心情节出现之后,我对这对男女都不喜欢。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事先预料到的。

  不过,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倒还是不错的,他是一点点地渗透出这个核心情节,直到小说最后的结局给了读者一个高潮。另外,我还特别佩服的一点是作者“双手互搏”的能力,他站在男的角度反驳女的或是站在女的角度反驳男的都能表明各自的立场,而这一点,是我一直都想学的一项本领。

  到了小说的结尾,那个太突然的结局让我猝不及防,所以我从故事层面并不喜欢这个结尾,但是这个结尾却忽然升华了整部小说的“哲思”意境,让我们最后懂得了其实作者要探讨的并不是唯物唯心的问题,而是来自这样一句话:“假如我们不去搅乱苏伦的想法,那是否会是比较理想的做法?”唯物也好,唯心也罢,我们只需要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去要去强迫别人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这个世界就太平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困扰了。如果看到被撞的人复活,就相信自己并没有杀人,也就够了。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八):对于你所不知道的事物,你怎能如此轻信?

  三十多年,光阴飞逝,

  时间却仿佛停滞;

  自从你离开,

  空出来的时间多得吓人;

  两个曾经亲近的心灵,

  还能隔空交流?

  ——引自小说扉页

  看到这几句话,我似乎已经准备好感伤的心绪了。一句“自从你离开,空出来的时间多得吓人”,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苦苦等待又满腔思念的恋人,楚楚可怜,惹人心疼。它又惹人好奇“你”是谁,让她如此等待?而你当初又为何舍得离她而去,既然她是这般爱你?总之,小说的主题、引人之处似乎依然交代了,只待读者虽作者的文字一起探求……

  然而,当读者打开这本书,会以为自己看到的是被阿桑奇•乔斯坦•贾德解密的一对余情未了的中年已婚情侣的电邮通信。他们在邮件中追忆曾经的亲密与美好,感叹当下生活的空虚,慢慢地开始互诉衷肠,告诉彼此自己其实并没有放下对方……

  至此,读者已经知道这本小说的“体裁”了,姑言之“书信体”、“对话体”或者“聊天体”,据说作者擅长通过主人翁的对话展现内心深处的情愫,启示读者以更深层次的奥义与真谛。可是,小说之所以是小说,不叫话剧剧本或者对话集,是因为它除了事件之外,还有人物、时间、环境等等其它不可或缺的要素。作者为了让它具备小说的要件,以男女主人翁追忆的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这种交代方式创新?或许不是,不过是对王尔德的《自深深处》那份深情脉脉的长信移花接木式的借鉴罢了,不过若真是如此,作者做得跟王尔德相比实在相差太远。

  体裁清晰了,再说说故事本身吧。小说或以故事博采,或以技巧取胜,或以思想见长,或者以上兼而有之。看了扉页上的那几句话,我以为这应该有一个不错的故事——“自从你离开,空出来的时间多得吓人”。ok,就此打住,幻想多了你更会觉得扉页欺骗了你。

  三十多年前,两个恋爱了五年依旧如漆似胶的情侣开车旅行,在一个朦胧的夜里经历了一场“莫须有”的车祸后逃逸。之后,两个人惶惶不可终日。由于缺乏足够的勇气向警察自首,可又要进行以后的生活,两个人总要为自己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感性的女友启灵于唯灵论,理性的男孩用种种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可能性搪塞自己。幸运的是,他们通过侧面打听,警察说当日并未接到交通事故的报警,于是两个人更坚信了自己的推断,其共同点就是——他们没有撞死“人”,所以不必内疚。但是,他们没法再继续在一起了,即使三十多年后彼此依旧深爱着。

  他们若是再继续在一起,就会天天被彼此提醒着——自己遭遇了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然后逃逸了。罪恶感既然好不容易才打压下去,就不能再一遍遍揭伤疤了,所以还是分开吧。当然,作者并没有详述他们分开的理由。

  本书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它有着类似《罪与罚》的故事,而且作者拥有两个拉斯科尼科夫。两个性格迥异的“罪犯”对同一件犯罪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要不是三十多年后的一次巧遇,小说似乎失去了交代这一问题的“合法性”。这是一次相无比重要的相遇,因为它连接了一次生离、一次死别。因为这次相遇,苏伦得意宣扬她那毫无逻辑可言的唯灵论;因为这次相遇,她坚信他们缘分未尽;因为这次相遇,他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涟漪,人也开始荡漾——荡漾的他莫名其妙地从一个理性的科学从业者信从了没有逻辑、缺乏事实基础的唯灵论。因为这次相遇,他们还想再次相遇,结果让相遇成为生人的死别。

  总体来说,作者并没有以小说的方式探讨这对情侣“犯罪心理”,虽然也为此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从本书前半部对波粒二象性以及宇宙、生命之起源的科普,到后半部唯物主义者与唯灵论中年妇女的辩论。我的感觉是作者过于追求形式——而且是不合理的表现形式,牺牲了整部小说。赘述式的科普卖弄毫无可读性可言,特别这种卖弄只是为斯坦莫名其妙地向苏伦的唯灵论投降做铺垫——这让我感到被作者愚弄。虽然我在读言情小说时会变得感性,理性思维进入半休眠状态,但是那种一夜之间的投降让我直接怀疑是斯坦的力比多在作怪。

  全书读毕,感受不到“自从你离开,空出来的时间多得吓人”。小说的腰封上有“大名鼎鼎”的“心灵写手”周国平的推荐语——“当一个哲学家富于想象力的时候,他就给文学增添了一点新的东西”。真是一个骑墙式的表达!不过句话的“逆命题”表达了相当普遍的文学现象——当一个文学家陷入沉思时,他就会给哲学、心理学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君不见多少哲学、心理学研究者启灵于老陀、卡夫卡等人的沉思。

  不过,信仰这东西从来就是跟理性不搭嘎的。如果读者一开始就因为扉页的几句话“因爱称信”,那么他也会“因信称义”。

  .S.:我曾经历作者想表达的那种所谓的“神奇时刻”,比如今天上午经历了前不久刚刚梦到的事情;比如特别想跟某个人见面,结果果真见到了;比如,我特别想躲开某个人,结果千躲万躲,还是给撞见了。我都经历过如此之多的神奇时刻了,可还是没法陪作者YY,sorry~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九):我相信自洽的说法——读《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有感

  梗概:相隔30年后,一对曾经的恋人通过互通邮件的方式表露自己的心声——对世界的看法,自己所相信的所不信的。交谈之中渐渐吐露真相,当时他们为什么会分开。

  故事性,哲思都还过得去吧,故事的结尾有点莫名其妙。第一遍读会感到很无聊,第二遍读就还好。嘛,这是一本不会再吸引我读第三遍的书,至少我现在如是觉得。

  斯坦的一些特质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笃信自然科学,固执,专一又孤独。他说了很多自己相信什么、不信什么,堆砌了各种学科事实。遗憾的是即使读了两遍我还是没有抓住他讲那些的重点。但我终于得出了我的答案:“你究竟相信什么?” & “对于你所不知道的事物,该如何相信。”——我相信解释那些事物的有逻辑的自洽的说法。即便当今有很多问题没有完美的解释,但这没有关系,人的认识是要不断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便是:偶然是否必然。在我看来,发生之前是偶然,发生之后便是必然了。

  2014-10-22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读后感(十):不一样的旅程

  不一样的旅程

  斯坦和苏伦,一对热恋中的年轻情侣。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激情与活力企图拥抱整个世界。他们总爱突发奇想然后马上付诸实践,步行前往640公里外的特隆赫姆,在米约萨湖上驾驶帆船,骑自行车到斯德哥尔摩,甚至哈当厄尔高原体验十七天的原始人生活……

  一场诡异的车祸撞碎了这对恋人生机满满的爱情,他们在前一秒还热烈地渴慕着彼此,后一秒就无言以对了。“红莓女”这个诡异的女人,她究竟是斯坦和苏伦的幻觉还是车祸的受害者?

  在苏伦眼中,“红莓女”是来自彼世的启示,她相信世上有超越肉体的精神存在。而斯坦认定这就是一场车祸,即使疑点重重,但必将被科学解释。苏伦用各种丰富的假设和灵异的解释企图纾解心中的恐惧和罪恶感,斯坦更像冷血的杀手思路清晰地捡走车祸现场的玻璃残片并制造撞击巨石的假象。

  “红莓女”让斯坦和苏伦走进另一个世界,他们发现彼此走在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上。他分手了,不因任何情感危机,而是世界观的分歧。

  三十年后,斯坦和苏伦在当年出事地附近不期而遇。冥冥中安排的久别重逢开启了一场信仰辩论。苏伦,唯灵论者;斯坦,无神论者,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我欣赏这场积蓄了三十年的隔空交流,带着深邃的哲思之美和岁月伤感。上帝是否存在?精神能否脱离肉体长存?生命的出现只是宇宙中的偶然?你说是或不是,都会让我部份信服、部份怀疑。宇宙无垠无尽,智慧无垠无尽,我们不拥有答案,只拥有彼此。我不为不能解释阳光下的一切而感到遗憾,我只为因为信仰而撇下爱情感到遗憾。

  各组家庭的斯坦和苏伦相隔千百公里,坐在计算机前,传递邮件。他们正携手开始一场前途莫测的旅程,正和当年一样。

  “……从前我们为何会分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俩就跟今天一样,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共同经历过的某些事物。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你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口气来议论我的解读方式。”苏伦写道。

  “我在此向你作出保证:我绝对尊重你的信念,而且不管我们今天分别皈依了什么的主义,你本人都对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所以请务必原谅我自己不相信所谓的‘超心灵现象’。”斯坦写道。

  三十年的岁月沉淀,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但分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交流方式与态度。倾听胜于倾诉,理解胜于争辩。昔日情侣变成人生辩手是再温暖不过的结局,穿过那些恐惧、疑虑、悲伤和遗憾,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谈谈信仰,你说你的信仰,我说我的信仰,虽然我们似乎还在试图说服彼此,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每一封邮件一旦读完就将被删掉,就像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没有什么值得念念不忘,不是吗?那些问题虚无得像邮件,答案也是,仿佛“红莓女”的披肩消失在山谷中……

  对话到最后,苏伦死了,因为车祸。仿佛应验了“红莓女”的暗示,“你是从前的我,而我是将来的你”。苏伦的坚持可能是对的,世上确有超越常理的巧合存在。但生命的最后苏伦竟然动摇了:“难道是我自己搞错了!万一斯坦说得很对呢?!”亲爱的,没有谁对谁错。

  斯坦和苏伦,思索点燃这两颗彼此独立的星,在浩瀚的宇宙间灵魂相拥,这段姗姗来迟的精神之旅犹胜三十年前你们曾一路走过的寂静山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