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1 10:40: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们曾历经沧桑》是一本由邢小群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一):你我的经历造就人类的史诗

  历史是岁月的累积,而作为构成人类历史的每一个个体,我们个人的经历就如一个个声调各异的音符,组合成宏大的乐章,最终造就成生命的史诗。

  致力于口述历史工作的著名学者邢小群,以访谈的形式编著的这部《我们曾历经沧桑》,集录了上世纪5名当代人物的人生历程,其中有见证了延安抗战根据地生活的老革命灰娃、何方,有亲身参与“四五运动”并在后来专志于摄影并终成名家的贺延光,有中国青年报著名周刊“冰点”的创办者李大同“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的动荡经历,有著名数学家杨乐在科学的春天里难忘的回忆。

  5位受访者用各自的人生,谱写了构成了上世纪的史诗的一段乐章。他们的音符虽不是最高亢的,却也跳跃着时代的色彩。使作为后来者的我们,从其中深深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如灰娃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回忆了当年那些从国统区辗转来到革命根据延安的那些知识分子们,在延安这个革命摇篮里浪漫而又快乐的生活。特别是以当年延安著名的“三大怪人”之一张仃的夫人的身份,回忆了张仃在延安的怪诞之举。而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的亲历者贺延光,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与“四人帮”倒行逆施做斗争的另一种历史。其时,虽然新中国已成立二十余年,但依然有路线斗争的硝烟与你死我活,有监禁有折磨,有平反有昭雪。而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中国历史的天空终现澄净的蓝天白云。从而造就了陈景润、杨乐和张广厚们创造科学奇迹的历史。

  作为著名的“铁葫芦.历史馆”丛书的一种,《我们曾历经沧桑》无疑是一本好书,只是受口述历史者人数所限,5位各个时代历史的见证者所弹奏给我们的历史乐章,显然还不能激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历史这部宏大的乐章,需要我们用时间用心思,仔细静听。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二):微历史,小人物,大时代

  微历史,小人物,大时代

  评《我们曾经历经沧桑》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也许只是短短的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演绎着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变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成王败寇的法则让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大人物身上,而那些小人物的故事和心事,则慢慢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在历史的过去,只能留下很少一部分流传下来。这本《我们曾经历经沧桑》就是记录20世纪5个小人物(虽然在我们眼里他们已经非常成功,非常大人物)的故事,通过他们对历经磨难的回忆,对历史、时代的理解和感触,让我们了解当时国家、民族的心事,以及那份被记录下来的、在书中被放大的“沧桑”。也许,他们的往事只不过是历史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小份子,但他对于我们了解那个大时代的故事,还是能起到活生生的提示和补充作用。

  诚如书中所说:只有每一个人的具体经历,才能真实、生动地说明那个时代人们走向理想之路的精神气象。灰娃之灰,最能体现人生的沧桑的,让人觉得心疼和舍不得;而她传奇而美丽的一生,不仅能详细还原当年的历史真实沧桑,又代表着我们每一个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对于生命的执着和追求。在灰娃的回忆过程中,作者不停地将她的感悟和理解也加入其中,作为一种面对面交流时的反馈,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沧桑的内涵。何方老师的革命之路,从西安到延安,虽然历经磨难与波折,内心却充满了快乐,这种快乐与我们现在的“被幸福”真实天壤之别啊。贺延光从上山下乡当知青,到文革期间挨批斗,最后走上自己的记者之路,在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沧桑的一笔。李大同的内蒙古岁月一样艰难,但他展现的更是他随和的性格以及生活的智慧,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能应付自如。杨乐老人的沧桑,在于他在艰难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事业、搞学术,在那个“白卷铸就英雄”的颠倒时代,他们的执着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书中五位历史现场的见证人,用他们的故事诉说着二十世纪中国的心事,多年以后我们再谈论起关于那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的苦乐、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我们可以把类似这样留下的活资料,当做佐证和补充。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逐渐融入历史,刻上印记,留下痕迹;历史车轮滚滚,小人物们沧海桑田。

  2012-12-9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三):《我们曾历经沧桑》-那些年走过的岁月

  沧桑的感觉,挺名字便很有感觉,有谁会去想那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在世界上,人最无奈的便是对于自己的出生。生在怎样的一个时代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事情,唯一能做的,便是适应。

  那是在中国二十世界的故事了,作者用口述的方式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大体上就是过去一百年来中国的挣扎与奋斗的历史。用五个受访者亲历的岁月,衔接起来,便呈现了上个世纪中国的心声。

  理昭,又名灰娃,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命运坎坷清苦。她是从从幼时的感觉,一下子达到对人类文化的崇尚与追寻,她喜欢说“悠远”和“永恒”。一个人生命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就是她最喜欢的东西。淳朴的农村习俗与民间文化,灰娃小时候还见到过几千年保留和发展下来的生活样式。那是一种自然的人间情韵。传承的习俗与生活本身让灰娃打开了心灵的枷锁,让她的诗歌从心里唤醒人类之爱。美和自由。从临潼到延安,丈夫的过世,到后来的精神不好,她自己诗歌也解救她于日常的苦难之中。

  李大同的内蒙古岁月。是一段很让人难忘的时间。那时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时间,他在内蒙古待了很多年,直到别人都走了,他才离开。虽然辛苦,但过得还是比较愉快的知青生活,甚至说是形成了一种气质。杨乐的科学春天是在文革期间发展起来的。在函数凌宇有着重要的论文,得到了国际数学家的肯定。还有李彦贤,参加革命的时候改名何方,从西安到北京。贺延光,从兵团到北京。参加过五四运动,从遭遇牢狱之灾到冤案平反,以及成为著名新闻记者的曲折历程,我们能感受的到浓烈的历史气息,跟着他一起,为粉碎四人帮而兴奋不已。

  上个世纪中国的故事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完的的。那些年的沧桑生活,也是后来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因为苦过,懂得珍惜。那个时代中国的心事,让人心酸又感动。他们在那那个时代,努力的适应着社会,努力生存。不仅仅是人们,也是中国最迷茫的年代。沧桑过,我们都一样。在那些年的日子里摸索成长,用李大同的一句话说:“这段生活决定了我们以后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熬得住,不怕孤独和寂寞。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四):曾经沧桑的一代人

  邢晓群生于1952年,这本采访手记,是她根据她的切身体会,采访了老三届一代人,根据他们的口述回忆而写就。整本阅读下来,你会有一个很深切的体会,邢晓群在这些文字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出现的,可能在一些地方,她会补充她会加进去自己的体会和所思所想,但是基本上还是采访对象未加修饰的讲述。然而,这样朴实无华的,像是唠家常一样的讲述,却正是活生生的历史,呈现的是多个侧面的一代人。

  何方在《从西安到延安》里,毫不掩饰自己曾经很“左”。时光划到了五十多年后,也许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那个对组织无条件信仰的年代,理解不了在极左思潮下影响下人性的缺失,但是曾经有一代人,他们正是这种信仰的缔造者追随者捍卫者。一直到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他们大多数只会追悔“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依旧不会怀疑自己热血青春为止奋斗并信仰的一切。何方如是,灰娃如实,贺延光和李大同毕竟还是年轻了许多,但是他们也依然是那个年代的忠实捍卫者。

  今天的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故事回味那个沧桑的年代,但是我想,我们永远也不会真的明白,这一代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感情。世易时移,很多东西都在变。像灰娃一样的老人,年少的时候,用我们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有点“天然呆”,一直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孩样。也正是因为她的纯洁和天真,她的诗才不拘泥于形式和时代。当外面的世界和她曾经认知的世界发生断层的时候,她的精神接受不了,除了寄语于内心蓬勃而出的诗歌外,她再无其他出口。

  灰娃的回忆,带着些浪漫主义色彩。邢晓群不止一次的怀疑,灰娃把诗情也融进了回忆里。乡村是否真的像她所说的有着辉煌的文化,在乡村,真的存在灰娃所讲述的富庶人家吗?这些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有确切的旁证了,但是我相信,即便是灰娃的讲述出现偏差,也并非她有意撒谎。在浪漫的灰娃眼中,世界就是这么美。从她的讲述中感受我们能感到到深深的痛心,对断代消逝的乡村文化,对乡土智慧和农村人原始的真善美。灰娃天生就是一个诗人,她的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她能感受到别人所感受不到的细微情感,当然,她的痛楚也会别一般人剧烈。这也是为什么,在文革期间,这个思想毫无杂质的女子会患上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她天生悲悯,见不得人和人之间以“阶级”的名义的乱斗。自由平等博爱,是老革命们在延安就深入骨髓的信念,在何方的叙述中,早期延安的自由平等的氛围,我们也能窥见一斑。

  用今天的话来说,李大同和贺延光那都是地道的高干子弟。我们这个年代,高干子弟成了某种特权阶级的象征。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很出名,但是见诸报端的事件似乎都不怎么光彩。贺和李的年代,高干子弟都巴不得摘下父母的帽子,跑到最苦最难的地方闹革命。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受到热气腾腾的青春。贺延光为了遵循内心的真实,进了监狱‘李大同干脆跑到牧区去当牧民。想一想,40多年我最尊敬的“冰点”创始人曾经在我的家乡的草原上,做着一名纯粹的老牧民。草原的确可以练就一个人的品质,李大同说,乐观、熬得住不怕寂寞和孤独,那是草原教给他的人生态度,足以受益一生。

  他们的沧桑,隔过历史的尘埃往回看,却让人陡生艳羡的心情。那个年代,苦则苦矣,痛过也挣扎过,他们的人生,写满了读不完的故事。他们的经历,留给了几十年后的我们宝贵宁静的自由。他们的信仰,也许并不曾遗失。沧桑的背后,是中国人骨子里自有的独立和坚强,这样的人性光辉也是值得我们这代人去继承和发扬的。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五):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

  中国人是最擅长记录历史的,如今国人引以为傲的也是那悠久的 历史。

  可能是由于中国自古就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原因,年长的人更熟悉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见过更多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能更有经验的直到春播秋收,由此中国人比别国更加“尊老”,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长者往往是智慧的化身。

  在过去的百年间,整个世界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以往所有进化史的时间总和加起来所发生的变化,也没有这一百来年变化的彻底,无论从经济、军事、政治还是思想意识。而中国的变化无疑比世界各国都要更加深刻、剧烈。

  本书是作者采访五位老人的口述记录,而他们恰恰是经历过中国那么一段时期的人们,从他们的叙述当中除了感到新鲜之余,还改变了我以前对民国时期、抗战时期、建国伊始和文革时期的看法和老一代人年轻时的思想状态。

  老一辈的人也许会羡慕目前优越的物质生活,感慨80、90甚至00后都生到了好时候,可是人的烦恼也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也许他们年轻时为了基本的生存而担忧,但也有为了心中理想而奋斗的快乐;而今在这个物质充足的社会中,饥饿和战乱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但在社会中就业、住房、娶妻生子成了如今年轻人的负担。

  人的可塑性是极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适应当时的活法,否则也不会进化成目前地球的主宰,穿越的想,如果我们从小生活在哪个年代,应该也会做和前辈同样的事。

  也许等我们这代80后年纪大了,给自己的孙辈回忆当初再也不用口述了,如今发达的科技哪怕把如今生活的每一刻的画面都录制下来也已不是什么难事,那从当事人嘴里亲口讲出的虽然不那么准确,虽然根据个人的人生经历会有所添加演绎,但那却如同文学加工过事实的小说,不像那么干巴巴的,很平常的一件事也许会感到兴趣,DV和SD卡能记录和储存的只是表象,而不能记录内心。

  我总认为,人类的历史是呈螺旋形前进的,在前进的同时会不可避免的犯着和以前相似的错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六):毕星星:从革命回忆录到口述历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5ca6d20102e1ej.html

  丁东邢小群这几些年做口述历史成就斐然。丁东早就喊出了“抢救历史,宜早不宜迟”的口号,他和邢小群二人拟定对象,上门采录,又编又写,出书出杂志,几年下来,口述历史这项工作业已蔚为大观。这个史学门类的新品种,不敢放言说丁东他们属于发起人,他们也是行动较早的学者。他们号召呼吁,自己也深度介入创造业绩。口述历史能有今天的地位影响,和二位的身体力行当然分不开。如果将来中国大陆的口述历史能有一章书写,历史也应该记载这些记录历史的先行者。

  我最近就得到一本邢小群的口述历史著作《我们曾历经沧桑》,看完掩卷长思,非常感动。震动我的是,我即使是一个门外人,也能感到口述历史这门新学科,经历了孕育成长日渐发育成熟。邢小群操作驾驭这门学问,可说是臻于完美。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七):我们都曾历经沧桑

  我们都曾历经沧桑

  蓝紫木槿

  出版市场上口述历史类书籍的畅销为历史阅读者提供了另样的阅读体验,相对于常规的历史书籍,口述历史从个体的角度来记述个人从历史中走过的每一步印迹,个体在历史事件中的感受,立体而鲜活,现场感强烈,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曾历经沧桑》中的五位受访者,他们所历经的岁月就是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一百年的风风雨雨的历史,给他们烙下的有光荣与梦想,有激荡与失落,有个体在历史洪流中渺小与挣扎以及痛苦的思考与反省。

  这一百年的历史,或被尘封或被遮遮掩掩或被片面解释和放大,我们从来就不能毫无顾忌地书写和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刻,即使在这本由个体叙述的历史中,也是遮遮掩掩,也是欲言还休。生于七十年代的我,是看着新闻联播长大的,套用一句话,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要一直到资讯发达的新世纪,才恍若甫睁眼看到这世界一丝丝真实的面貌。先前所受到的那些狂轰乱炸般的洗脑教育,在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以及自省在一点一点地祛除残毒,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那些自己曾经信以为然,那些自己曾经奉为真理的,在轰然倒塌的同时,内心升腾的并不是轻松和解放,而是一种茫然,且还伴随另一种反动的倾向,即丝毫不能容忍主流的历史叙述方式或者对此有哪怕丝毫的美化!

  在读灰娃的叙述时,她描述的延安生活,是诗意而摩登的,但是激起我的却是一种从心理到生理上的反感!当你窥见了那段历史中的阴暗以及龌龊的一面时,你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它还有美好的那一面的!其实这也反应了我们一贯的思维方式,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容忍多元,不能容忍多维度多方向的历史叙述。其实灰娃何错,她只是记录了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她美丽善良的眼睛只看到的美好诗意的那一面,况且那也是另一面向的历史,反感之但不能忽略或者抹杀之。于是很痛苦地调整自己的阅读心态,用“温情与敬意”去阅读她去了解那代人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

  当然阅读这样题材的历史书籍,阅读者一般都是怀着一种类似“偷窥”的心态,希望在这样的叙述中能看得到一丝历史的八卦,所谓“有料”也。何方的“从西安到延安”可谓“有料”,但是需要读者去揣测去细细辨认,可见即使这样的个人叙述,还存在着禁忌。我常想这样的禁忌是明文高悬的,还是个人心底自觉规避的?其实禁忌就是恐惧,那么他们恐惧的又是什么呢?

  阅读这样的一本能强烈激起读者共鸣的书,其过程并不是完全愉悦的,虽然有历史现场感的快意,但是更多地是比照个人以及家族历史的反思甚至是反感。比如李大同在描述他的少年时代时,我会很自觉地想起我的父辈们在那个时代的遭遇。他说作为高干子弟他感觉在生活上是没有特权的,可是我在他日常生活描述中看到了红烧肉,看到了牛奶,还有炼乳罐头,至于鸡蛋等普通菜蔬更是常有,而我从小所听及父辈所描述的是野菜树根以及饿死的亲人。我不知道,如果这不叫特权,那么还有什么叫特权!这就涉及到口述历史当事人的立场,所以在我们被叙述者引领着走进他们的历史记忆的深处,重临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或许我们会发现和了解一部分被遮蔽的历史真相,但是这绝不是全部的历史真相,或者可以这么说,这仅仅是“他们”的历史!

  而只有当叙述者摒弃了禁忌,话语的天空没有悬挂着恐惧的利剑,或者,所有人都能表达他们历史的心声,不管其立场如何,是主流还是边缘,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无限接近于历史真相吧。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八):刀锋上的历史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烈的情节,只是简单的口语化描述,也能让人感受到掩埋在个人身上的沧桑历程。相比教科书般的历史陈述,口述历史显得更贴近生活。这就如同你坐在藤椅上,听老一辈给你讲一个很长的故事,时间慢慢过去,老人家的口吻一直淡淡的,没有什么波澜,可你却已听得入神。这些你从未听闻甚至觉得匪夷所思的故事,却像刀锋一般镌刻在老一辈的记忆里,回想起来云淡风轻,却不知真正的历程,是永不忘却的。试问当你扒开一道疤痕,疼吗?不疼,因为这些早已过去。

  这本书是五个人的历史回忆录,从他们五个人身上,可以看到近代中国人民所历经的沧桑岁月。虽然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能触及很少一部分,但以小见大,我们从中窥探着整个时代的历程。

  灰娃的口述历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三次婚姻。这让我知道,战争年代,连性命都揣在手上,哪里会去谈感情?所以冷漠淡然的婚姻,也只是因为适合。领导说你们在一起吧,那么就在一起了。没时间去培养感情啊,历史上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火纷飞,抗日战争,国共两党战争,在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只能行军打仗,服从命令,内心向往着未知的新生活。所以当灰娃第一任丈夫战死沙场时,她还怀着他们的孩子,可灰娃也没有太多的触动,只是觉得,原来就这么没了,可日子不还得这样过么,可见两人的感情有多么淡漠。灰娃的第二次婚姻,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前期,而灰娃陪伴她丈夫的日子,正好存在于十年文化大革命,他们相互依存,度过困难时光,却未能一起走完最后的岁月,她丈夫也早早离去。灰娃的第三次婚姻,是陪伴张仃度过晚年岁月,是相对平淡安稳的,毕竟这时候中国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发展的环境中。

  灰娃的三次婚姻,贯穿了中国动荡的几十年,纷飞战乱到统一稳定。一个人的婚姻史,竟然能透视整个中国的发展史,这是传奇,也显得可悲。到底要多少强大的人,才能默默忍受这些悲痛伤痕,一个人的悲痛尚且如此,整个中国是否承载了成百上千倍的悲痛呢?

  何方和灰娃在差不多年代出生,因此经历着与之相同的岁月,如何投奔延安参加抗日,一路上的艰辛坎坷可想而知。

  贺延光的历程是传奇的,四五运动锒铛入狱,在监狱里度过漫长岁月,后平反出狱,各地演讲,最后到报社做了一位平凡的记者。其实整个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之大,我们不能想象,原以为只有战争上才会看到血和泪的故事,可事实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却上演着比之更“血腥”的迫害。要知道,文化是民族之魂啊,打压民族之魂,到底整个社会风气沦陷到了怎样的地步?

  李大同的知青岁月算是书中温情脉脉的部分。虽然上山下乡很艰苦,但他在内蒙古的时光却凝聚着光芒,内蒙古人民的善良豁达,李大同的好学聪慧,很快便打成了一片。以至于大同离别之时,老乡们都是依依不舍,欢唱歌颂整夜送行。

  杨乐讲述了在困难时期的数学研究,如何在封闭的国度里想法设法研究科学,实在不易。

  他们所有人的故事都是真实的,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走着不同的路线,却都殊途同归。在苦难的时代中,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尊严,更有意义,更利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他们身上曾背负时代的重担,也是永不磨灭的,行走在刀锋上的历史记忆。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九):陈为人:走进历史的现场

  在蒙受了瞒骗文学的遮蔽之后,在腻烦了虚构文学的矫情之后,在厌倦了时髦文学的“轰动效应”之后,人们越来越把阅读的兴趣转向了颇有真切“现场感”的口述史。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著名的政治预言小说《1984》中,借书中人物之口说过一句名言:“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在专制独裁者看来,谁掌握了历史的解释权,谁就掌握了舆论的制高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思想家顾准曾说,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史,留存下来的几乎清一色的“史官文化”。所谓史官文化,就是以政治威权的马首是瞻,使文化从属于政治威权,对政治威权设定的口径不得越雷池一步。在中国的史书中,充斥着“为曹操翻案”,“为王莽正名”诸如此类的字眼。同一个历史人物,一会儿美化为“红脸忠臣”,一会儿又贬损成“白脸奸臣”,成为任人涂抹的京剧脸谱;北京沙滩的五四运动纪念浮雕,文革中关于井岗山会师的不同版本,同一个历史事件,公然可以张冠李戴地施使“换头术”,冒天下之大不讳“改写历史”;甚至有些御用文人们,察颜观色看风使舵,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对已经定格的历史,随心所欲“妙笔生花”地进行“故事新编”;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下,那些某个历史阶段当事人率真直言的口述,对已经被遮蔽的面目全非,甄选得支离破碎的“伪史”而言,就愈益显得弥足珍贵。

  学者邢小群早在1993年,为《今日名流》杂志撰写过唐达成、邵燕祥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能不能沿着这个思路采访下去呢?我正好读了意大利女记者奥列娜•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录》,法拉奇是以她独特的采访风格实现着她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我能不能也尝试一下,搞一个口述史系列呢?”二十年来,邢小群致力于自己钟情的事业,写出了《凝望夕阳》、《往事回声》、《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等专著;今年初,她又在《信睿》刊物开设了“口述史专栏”,通过对一个个重要历史当事人的访谈,让我们身临其境身同感受,随着讲述者走进了历史的“现场”。最近,邢小群又精选她访谈中有典型意义的五人:灰娃、何方、贺延光、李大同、杨乐,出版了口述史专辑《我们曾历经沧桑》(铁葫芦文丛,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从历史那幽深的井中,为我们打捞出一份份珍贵而又鲜活的“历史记忆”。

  张仃可说是共和国美术史上一个有着特殊影响的人物。他是从延安走出来得到执政者认可的“红色艺术家”,然而,他又是出于本能的艺术才赋而对僵化意识形态充满了反叛精神的“自由知识分子”,二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使他一生一直处于激烈的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从延安时期周旋于周扬的“鲁艺”与丁玲的“文抗”两个已初露明争暗斗端倪的营垒之间;到建国初由于他在三十年代有组建“左翼画联”,办地下刊物《潮水》的经验,先而参与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工作,期间所经历的坎坷沧桑;在艺术主张上,张仃从力主国画走出“临古”的陈旧模式,到为“焦墨画”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从与梁思成一起设计共和国国徽图案,到1956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中,“斗胆包天”地以黑色为基调介绍“红色的国度”,再到改革开放之初首都机场引起轩然大波的泼水节壁画……张仃的艺术生涯百转千回,如履如临几乎每迈一步都充满了争议与波折,折射出一部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共和国美术史。这些已经越来越被描画得面目全非的往事,在“老来伴”灰娃的口述中,一一得到真实的还原。

  何方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跟随张闻天转战共和国的外交战线,专门研究国际问题。1951年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后又担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等职,是我国国际问题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专家。这位老革命自己亲身经历“从西安到延安”的讲述,对我们认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革命圣地的真实图景无疑是最权威的诠释。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主编李大同,以他刚直不阿的禀性、犀利如刃的文笔,“天下谁人不识君”?邢小群对李大同的访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尽管回避了许多敏感的话题,但他对自己在内蒙古草原那段知青生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讲述,使我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了更为形象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当年,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引发了全民族对数学界的关注。在这段“科学的春天”的日子里,杨乐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位进入国际数学界前沿的科学家,他对改革开放前后国内数学界现状的讲述,涉及到我国对科学家的待遇,评定职称的“潜规则”,自然科学研究与国际的接轨诸问题,对于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时代无疑有着“拨乱反正”的振聋发聩作用。

  ……随着一个个亲历者当事人的口述,我们走进了历史记忆的深处,我们身临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我们了解了曾被遮蔽历史的真相。感谢学者邢小群以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二十年磨一剑”,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一本好书。

  《我们曾历经沧桑》读后感(十):沧桑中更显精彩

  《我们曾历经沧桑》是一本由受访者口述,经知名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邢小群(近年来致力于口述历史的工作)经过整理而成。

  全书五位受访者: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汀的老伴灰娃;中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何方;中国青年报摄影总监贺延光;《中国青年报》驻内蒙古记者李大同以及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杨乐,通过整理他们亲历的岁月口述,深切的体会到这100年来中国人的奋斗与变革。

  作为陕甘宁老区生活的灰娃而言,在西安读完小学六年。后因抗战爆发,为躲敌机轰炸,随家人迁往乡间。十二岁时又由姐姐、表姐送往延安,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通过阅读她的口述,想象一下那时的中国农村,体会着乡间的生活以及那时那地的乡土人情。在这民风淳朴与各种乡间文化的描绘之间,都让人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很多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都慢慢的远去了,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形容。就像我去陕西民俗文化馆参观一样,曾经这些民间文化就这样成为了历史,除了静静的伫立在橱窗或者厅堂内,让各地游客们来观赏之外,恐怕留下的只能是回忆了。

  何方除了那些头衔之外,最让人感兴趣或者记忆深刻的就是他改名了,随母姓改姓何,名字取了苏东坡最有名的诗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中的芳字,后改为“方”。他的书曾读过《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本书他所描绘的是他在延安的生活岁月,从其口述中进一步了解延安那段军事化的生活片段,让我们对那块“革命圣地”有真切的认识。

  之后的三篇,即有关贺延光、李大同、杨乐的故事就是个人生活的一些描述了,贺延光诉说了他参与“四五运动”、遭遇牢狱之灾到成为著名新闻摄影记者的曲折历程。而李大同回顾了他在动荡年月“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经历,以及他在内蒙古草原艰苦而充满挑战与乐趣的知青生活。

  他们在生活中遭遇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公,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继续坚持着自己信念,在动荡的岁月中经受了洗礼和考验,走出了一条坚强奋斗的人生道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