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寡人有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寡人有疾》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5: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寡人有疾》的读后感10篇

  《寡人有疾》是一本由苗炜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寡人有疾》读后感(一):发现自己对小说完全没有鉴赏能力

  知道这本书是在马伯庸的微博上,当时他的评价还挺高的(具体他是怎么说的,我给忘了,刚才去他微博上看看,竟然找不到那条了....)。很少见他推荐书,而且当时正处于我的整个世界都被各种理科、工科期末考试占据的时候。所以果断去买了一本,打算期末复习的时候,翻着看看,既可调剂思维,也能增加点文学修养,其实据说还能增加对中医文化的理解。

  //目测,这个书评要跑偏了,肯定对想读这本书的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那就来谈谈文学和科学,理性和感性,古典和浪漫。

  细细算来,近一年了,大多时间都用在碌碌无为毫无变换的胡思乱想和意义不大的社交网络里面了。剩下的时间,要么就是一心一意码代码,看技术文档(其实就是说明文),看论文(英文论文看得半生不熟,中文的文章又大多不屑去看),偶尔看看思维训练的书。这些几乎全都是理性的、古典的、科学的文章。看这些,很少有带来除了科学技术范围之外的任何感情的上涟漪或者情绪上的起伏(很明显,这不包括看不懂文档和论文时候,调不通代码时候的烦躁)。

  算了,还是来说点正事吧。这本书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讲的是屌丝诗人卢照邻和装逼医神孙思邈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装逼达人抛弃了屌丝,冥冥之中,屌丝诗人为自己的屌丝行为买了单。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政治大环境下,全民皆变屌丝的事。第三个故事,只需一个《知音》式的标题即可完全说清楚:《可喜啊,儿子留学归来做官抱得美人归;可悲啊,儿子升官发财基友蛊惑害死爹》。

  作者似乎认为自己这本书的主打就是语言的【风趣】(或者说是“贱”),他在自序中这么写道:“干嘛我不能写得高高兴兴的?我可以写一个章回体的小说,把评书和相声里的叙述技巧用到小说里”。然后他还在书的显眼位置,从每一个故事里挑一段能体现这一笔风的话摘出来。

  本来还想从理性角度来分析一下,文学作品什么才是好的,好在哪里,怎样才能变得更好。想列个一二三四五出来。后来想想也罢。用理性来分析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不敬的一件事。将心比心,你在敲代码的时候,突然跑出来一个文科娘娘腔,说你坐姿不正,说你代码缩进不好看,说你要用C#,不要用C,因为C#看起来高端的话,你肯定很蛋疼。

  虽然外行人指手画脚不好,不过既然讨论到理性和感性,理科和文科了,那不妨以一个比喻来结束:

  浪漫的、艺术的东西,就像一个钩子,虽然实用性不大,不过轻轻一轮,就能钩住不少人的心,从而引发强烈的共鸣。而古典的、科学的东西呢,就像是块破铁,你就可劲砸吧,砸的过程中是又费心又费劲。当你把破铁费尽心力锻造成一个可以用的工具的时候,不管长得多难看,你都得喜欢上她~(这种感觉我猜,八成是来源于母性中的母爱)。。。

  單身的人大多有病=寡人有病

  就是這本,沒想到豆瓣上可以找到這本書

  《寡人有疾》內容虛設,構思很巧,但相比《病夫治國》的直言,寡人有疾只是莫言小說的風格

  寡人有疾,我來寫的話,會把秦始皇也寫進去

  《寡人有疾》读后感(三):《寡人有疾》——果然有病

  年末想要补充点思想上的资粮,在网上闲逛经常能看到《寡人有疾》这本书,既然这么多人说好,连作者也为自己叫好,也自不必清高地想一睹芳容。我读书的习惯很懒,懒得记忆看过的书名、作者、还有里面的人物姓名,但看完《寡人有疾》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甚至懒得想书中的内容了。

  因为,合上书,闭着眼睛想想,作者其实也没说什么嘛。

  我当然不允许面对饕餮的思想资粮时,变成了猪八戒——吞掉了人参果,却食而无味、不知所谓。赶紧上豆瓣取取经,接受一下网友的再教育。然后我知道了,讽刺文学和小说不能算是一码子事情(感谢ID为洛之秋的分享,丰富一下文学批评的知识:“古罗马的讽刺是作为史诗的竞争者出现的,而十八世纪欧洲托利党人则以讽刺为武器,对抗辉格党人推崇的新兴文类——小说。依巴赫金的看法,小说的兴起和梅尼普 讽刺关系尤其密切,因为在后者的狂欢化式叙述中,充满了对各种文学形式的戏仿,这种复调性也是小说得以脱胎而出的重要特质。” 注: 梅尼普:维基里面有个叫梅尼普斯的,活跃于公元前3世纪前,犬儒派哲学家,习惯以讽刺手法宣示观点),小说看起来是丰满了的讽刺文学。所以对《寡人有疾》,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没有足够多的铺垫,没有爆发,是正常滴,因为你首先不能把他当做一本正常的小说来看。所以,我重新理解了苗师傅在自序中写的话, “人到中年,不好意思再按文艺青年的套路写,希望自己能写点严肃的东西”。可苗师傅却没有在文锋上表现出一点严肃性,从宋高宗在给老婆放血的过程中寻找快感,到为了一根鸡巴的事情让大象搅乱整个长安城,到卢照邻在狱中被鸡奸3年后却写出了款款的情诗;我懒得背诵书中的情节,这些画面是在看网友的评论时,不小心走在了一起。

  我不得不多问一句,严肃性在哪里?找不到的话,这本书也没有推荐的必要了。猛然之间,我回到书名——《寡人有疾》,擦!这不是说我自个有病吗?

  能略带轻快地读完这本书,看着这些个操蛋的事情却不以为然,那就真的是有病了。那句诗怎么念的来着,“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唐代刘禹锡本是满腹经纶,中了进士之后在长安做监察御史,这官在那年头跟现在,都不好做。果然后面受人排挤,无非是有人背后戴帽子、捅刀子,被发到地方(苏州)去做刺史了 (察其从京城被贬之后,是到朗州上任,今湖南常德,观其行程中间有一段与白居易在扬州碰头,估计是赴任路上在苏州停留),类似从中央纪委调到地方纪委。苏州一前任司空(教育局长)请刘禹锡***,刘禹锡何等人样,人家是中山靖王之后,熟悉吗?跟那个处处仁德的刘备是同宗;人家写下了《陋室铭》,“出淤泥而不染”懂不?结果在席上写下一段《赠李司空妓》,说你李司空真是个人物,这风月场里的事情信手拈来,小弟真是自愧不如,恨不能长期与君为伴。若是放到《寡人有疾》中,说不定刘禹锡当晚染上性病,纠缠一生,痛定思痛也不尝是个好的段子。

  所以,读完《寡人有疾》,见怪不怪就是得病了。

  自忖书中也把药方给了出来,就是借着孙思邈的口说的“以畏为本”。敬畏是个很形而上的话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说我们缺的就是“敬畏”二字,没了敬畏,无所畏惧,看起来很屌吧,实际上就是没有了底线。人没了底线,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就不把害人当回事,也不因人受害而当回事;国家没了底线, 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就不再把人当回事。对于后者而言,直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时候,国家、权力,也就不是那么回子事了。

  《寡人有疾》读后感(四):从《寡人有疾》中阅读后现代绝望

  从《寡人有疾》中阅读后现代绝望

  ◇三郎

  作家都有各自的写作目的,或为浪漫,或因绝望。

  苗师傅小说《寡人有疾》,必然属于后者。

  追逐现世的东西获得虚幻的满足感,

  混同与群众获得虚假的安全感,

  克尔凯郭尔都称之为绝望。

  叔本华也说,世界上遍布不值得与之交谈的人。

  而到现在,恐怕我能说,这个世界上已经遍布避之不及的人。

  《寡人有疾》创作目的与此类悲观主义哲学是有关联的,

  但是,我也不太同意叔本华或者克尔凯郭尔,能用悲观来描述,

  假如作为源头的他们,悲观于有限现实的表象,

  那为何诸多受这些哲学大家所影响的大师们,

  诸如尼采、卡夫卡、加缪等等都能产生普遍积极的影响?

  在象征这个行业里混,死囚象征是第一名的。

  基督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

  并且500年前宗教改革,

  强化了死囚象征。

  准确预言了500年后的今天。

  (人类可是被工具绑架和固定在虚空中的十字架上的)

  类似的诸多经典象征,

  穆赫兰道。(大卫林奇的绝路象征)

  群鸟。(希区柯克的洪荒象征)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冤魂象征)

  克鲁苏。(克拉夫特的深渊象征)

  阿Q。(鲁迅的屈死象征)

  与之对比,我们可以看见,

  苗师傅这个小说,

  关于绝望的象征流派里,

  都是哪些人可以玩的?

  这本书是苗炜试图探讨在环境(酱缸)巨变下个体生存冲突状态的小说。

  克氏,叔本华,基督等人的绝望象征哲学观是这本书的一个精神入口。

  这同时也是一部相当复杂的小说。

  因为这部小说所要驾驭的叙事节奏之快速和主题之凝重;

  文字之欢快与形式之严肃;

  历史沧桑与当下巨变;

  个人命运和政治局势等等,

  所涉及的现象与矛盾,都相当沉重艰巨。

  这是我们国家的历史,

  这是我们国家在无数逻辑灾难中重生与病死的循环中,

  并不断地重生与病死的无数人类的忠实写照记录。

  如上所述,这种选题,对大多作者来说都不是条轻松的路途。

  但,也只有老作者,才能将这些不协调的深层冲突,尤其是对绝望象征的驾驭。

  调理的相互共振,相辅相承,呈现出流畅的想象和轻松的语感。

  1970年以后,所有作者,都得面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复杂性,

  天真和顽固的老派作者,不可能选一条绝望的写作之路,去试图驾驭这个绝望的复杂性象征之物。

  他们通常都会油滑的说自己喜欢老庄与隐没的状态。(而绝对不打算从事真正的小说行业。)

  第一个故事,多元意识探索小说。

  读之感到有才能的人被埋没的恐惧,知识分子站错队伍,结局悲凉。

  但《寡人有疾》三个故事都充满多重隐喻和可能性,事情可能并非如此。

  这个故事被作者干净的剔除了道德义愤,并且思维多元。

  这是一个关于荣誉的绝望故事。

  第二个故事,后现代历史小说。

  讲的是不合时宜的名医,

  在战争时局动荡下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彻悟:

  知识精英不管自身能力多强,知识多渊博,

  这都改变不了他们同时也是一个渺小又卑微的普通人的事实,进而彻悟入乡退隐的故事。

  好看,耐读。后现代人,什么也不是的特征扑面而来。

  我是植物迷。

  所以我很喜欢这卷历史小说里面有个被蒙古人抓去的大夫沈九畴的故事,

  以及在纷乱的时局背景下,他与名医之间不误知识交流,看到这里甚至有点感同身受。

  这个人看植物的生长就能预知年景,让人想到上桥菜穗子笔下的那个药师。

  其次最喜欢这个故事对“义士”的讽刺,在兵荒马乱的时节,道德义士竟能厚颜靠抢劫为生!

  讽刺可以说是这本书鲜明的语言特点之一。

  《寡人有疾》第二个故事,篇章并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无论圣人、宵小、义士、叛徒、将军、名流、皇帝、使者、家仆、贩夫、小兵、医生每一个都很有存在感。

  这种角色众多、意蕴丰富的历史小说,须得益于结构精良,角度奇诡,

  才可能做到轻描淡写和举重若轻。

  这个故事是本书三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

  可能因为这个故事有毛姆以及许多后现代文学影响的成分。

  有大彻大悟,知识丰富和语言俏皮的愉悦感。

  第三个故事,反讽小说。

  进入近代,针砭时弊的尖刻性更加明显。

  并且增加了更多伦理上的解读。

  这是一个多种思潮人物在神医会晚宴相遇后,

  在中医西医之争背景下展开的一个关于人伦悲剧的反讽小说。

  (三卷故事,第一个写的如有神助,第二个彰显实力,但第三个故事其实最难写,因为加强了伦理和反讽要素。这两要素是任何作者都得耗费相当时间琢磨的。)

  最后这个故事,与第一个故事相似在开头,

  都是由一个宴会的社交圈所引发的多方关系各人命运的故事;

  和第二个故事相似在结尾。都是人生成定局,入乡退隐的故事。

  所以由三个看似无关的故事组成的《寡人有疾》,

  其文学表现力落在了对个人命运,人的生存状态的展示。

  它表明小说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对人的现实生存问题的绝望成因探讨。

  人类社会无数先驱共同努力创的潜在解答标准有大体两种,

  一种是用各种艺术的偶然性对抗逻辑必然性和伦理秩序性带来的绝望,

  另一种是宗教信仰。

  无论哪一种学问与形式,发展到深处高处,

  都得面对这个人类的绝望成因探讨。

  在这里,经过100年多年人类的发展,

  为数不多的后现代小说,

  开辟了过去的人类宗教从来没有做到的语言探索内容。

  而汉语世界,现在也是终于有人在这个领域里面,

  其实早早的走在许多人前面,

  走在中文后现代文学前面,

  当大多数人还在用天真顽固的文字敷衍自己的时候,

  苗炜早就走进真正复杂性的多元复杂性后现代世界。

  艺术的“审美的人”把愉悦作为目的,

  可以通过偶然性的采集,在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中获得娱乐的丰富材料。

  所以,有些艺术家坚持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持恒地去成为他自己”,

  但最终他们还是会和《寡人有疾》三个故事的主角诗人或医生一样绝望,

  不是入土为安,就是入乡隐遁。

  所以,人类仅有艺术道路总是不够的。

  于是有了宗教的"有罪的人",把救赎作为目的。

  通过必然性的逻辑,通过展现无数复杂性的人类社会中无数个体的悲剧命运,

  所以,很多神学家诸如史威登堡之类的,

  都相信,人类可以通过了解宗教思想来获得获救途径。

  而小说的探索之道,总是介于艺术与宗教之间,

  有时采取偶然性的采集,有时回应必然性的逻辑。

  有时让人感受文字的愉悦,

  有时让人寻找获救的途径。

  读完全书我发现,绝望哲学只是这部后现代小说的象征主体,

  而小说实质上含有更多加缪的影响。

  实质上对人类的荒谬现实提出了诊断,

  并且认为获救的途径,是认识你自己。

  这本书,在探讨在多方政治派系和多元思潮剧烈冲突(环境巨变)背景下的个人生存之荒谬的反讽表现力。

  这应该是《寡人有疾》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三个故事所共同挖掘的,关于当代环境,

  于巨变冲突下的人类的存在感之稀薄与病弱,达到了令人信服的深度。

  以绝望的象征开路,又能驾驭人类社会环境巨变后所带来的时代复杂性,

  能将荒谬渺小,存在感微乎其微的小人物们给一一提取出来。

  这就是合格的后现代小说才能做到的洞察特征。

  后现代作家们,最喜欢藏起锋芒,

  往往出于希望读者不要太早跟随他们破解“这个世界的魔法”。

  这样通过仿佛如需要认知的安全距离一般,

  最终看到他们的本意时,才可能伴随真正的理解。

  附:

  关于小人物之荒谬的反讽大师毛姆,他的两段话也很有意思:

  “普通人才是作家更为肥沃的土壤。他们的出人意料、独一无二和变化无穷,都是取之不尽的素材。伟人通常是始终如一的,而小人物则是各种对立矛盾的集合体。”

  “我想,人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主要在于他们缺乏一贯性。我从没见过始终如一的人。最不和谐的特征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并且产生一种貌似真实的和谐,这使我感到惊奇。”

  2012.11.3

  《寡人有疾》读后感(五):命运中的绝望

  由《万万没有想到》的作者@同人于野 推荐,知道了小说家苗炜这个人,进而有幸拜读了这本优秀的“反成功主义”叙事杰作——《寡人有疾》。

  《寡人有疾》一共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诗人与医院》,讲唐朝诗人卢照邻,得了麻风病,遇到医圣孙思邈,虽然治不好病,但诗人信奉孙思邈的哲学,走火入魔,最后被跟随一生的仆人给打死活埋;第二个故事叫《蒙古兵和瘟疫》,蒙古入侵开封之前,开封城 里闹瘟疫,名医李东皋在金国将军的要挟下,随便写了些方子,然后由政府跟风叫好,控制住了瘟疫,李东皋自惭形秽,回老家做了农民;第三个故事的背景在民国时期,名字叫《父与子》,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生,用现代化的医疗手 段,治死了他的父亲。

  这三个故事所共同挖掘的关于当下环境巨变冲突下的人的存在之荒谬,达到了令人信服的深度!

  全书充满了智识乐趣,文字之欢快与形式之严肃,每个故事都着眼于对“人生”这个大命题的反思和讽刺。

  全书看完后,第一个不禁产生的感触,就是关于这操蛋的人生:人生绵绵漫漫,生活磕磕碰碰,命运蹊跷多舛!顺或逆,昌或衰,受于时势,而听于上天,对错再无意义去标度,成败再无道理去衡量!

  记起苏格兰讽刺作家托马斯•卡莱尔的一段话,[使一个人悲惨的不是死,所有的人都必死——悲惨的是活得可怜,而不知为什么;是工作得筋骨酸痛而无所得;是心酸,疲惫,却又孤立无援;是整个一生都在慢慢死去,被禁闭在一种不闻,不动,无边的麻木之中]。书中对命运的绝望,大体是这样。

  可即使如此,活着,就得知道[礼义廉耻],就得遵循[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江湖之中,人人为己,尔虞我诈则实属正常不过。那人生中的真善美存于何处,存于人心(而浮于人际)。

  《寡人有疾》读后感(六):苗师傅要准备当鲁迅了?

  很喜欢苗师傅以前的文字,但真不喜欢这本书。

  我可以说么,作为学历史文献的,书里的古文对我毫无障碍,但还是不喜欢这本书。一本书要是吸引人,哪怕全是梵文,也一定能想办法看明白滴;要是不吸引人,引什么文都没用。还有,这本书真是章回体么,形稍似,神却不似。

  借古讽今好啊,但如果太刻意,就欠缺些意思了;要是三天后让人恍然大悟,那谁谁谁挖苦的原来是谁谁谁,才有意思呢。一看就是在影射人性弱点社会不良状况天朝国民劣根性,可又假装是无意的,真还不如摆开架势直接破口大骂更有劲吧。

  看了各种对本书的深刻解读,确确实实对自己的智商捉急了,我真看不出来这么多,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苗师傅也不是鲁迅吧,还是苗师傅要准备当鲁迅了?

  《寡人有疾》读后感(七):治或不治,这是个问题

  刊于《新京报》2012-11-17 文/陈嫣婧

  苗炜新长篇《寡人有疾》的自序题目是:它如此重大,所以我没把它当回事儿。作家写表面上逻辑错误的句子十有八九是别有用心,或许苗炜就是想以此告诉我们他的新作品内核能量强大,表述却轻描淡写。的确,举重若轻是一种创作能力,若能同时做到让读者回味无穷,那更是不甚了得。本书以“疾病”为核, 虽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里一再呼吁人们将疾病从繁复的文学、道德、甚至是政治体系里头解救出来,还原其隶属于生理的本来属性。但疾病本身作为一个文学话题,仍然在被不断提及。

  《寡人有疾》这个书名最先让人想起的就是扁鹊“讳疾忌医”的典故,接着是史上著名的曹操杀华佗的故事,可见大抵是凡人,对疾病多有回避犹疑之态,为人君者亦如此。疾病从某种程度上与死亡一样,是绝对的“负能量”,是难以从中寻觅出什么希望之光的。而较之死亡,疾病又有所不同,因病尚能痊愈,或者有痊愈的可能性,这又让人多了一层不死心。本书中的三个故事都与“疾”有关,分别讲了疾病与哲学、历史及现代文明之间各种荒谬矛盾的关系。唐代诗人卢照邻得了麻风病,病是没救了,却得神医孙思邈传授了一套养生续命的治病哲学,被活埋后用龟息大法在地下存活了三年,最后是被一块沉重的墓碑压死的。金末元初天下大乱,汴梁的名医李东皋虽然控制了一场蔓延迅疾的大头瘟,却挡不了蒙古兵的铁蹄,汴梁最终沦陷。到了近现代,杜家父子一个是看头疼脑热的老中医,一个去到美国学了十年的西医理论,父亲杜文成望子成龙,巴望着儿子杜一举学成归来有所建树,没想这儿子却用德国医生的电击方法治疗自己父亲的老年痴呆症,把老爷子给电死了。

  重病和死亡在苗炜的笔下显得荒诞不经,无能又无力。虽然疾病本身是重大的,常被人说成是病来如山倒,挡不住躲不了,但在小说里,杀死这些主人公们的利器并不是疾病本身。卢照邻离奇的死法来自于老朋友的关心,仿佛只有更沉重的墓碑才能证明这位诗人的旷世奇才,在过于重大的“名声”之下,脆弱的龟息大法和孙神医的治病理念怎还能有存活的余地?此为荒诞一。当战争,疾病,饥饿与种族杀戮并存的时候,哪一个更残酷?哪一个更绝望?李东皋大夫治得了病却救不了人,蒙古兵,金兵,汉人在汴梁城里乱作一团,讨论着如何杀人,把人们对瘟疫的漫天恐惧一下子消解得荡然无存,此为荒诞二。杜文成真心希望儿子学西医归来后能有所建树,儿子也确实真心觉得西医是好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崇洋媚外在任何人眼里都不是贬义词。可父亲确实被治死了,并顺带利用电波在死前给儿子洗了个脑,让儿子满脑子的中医典籍。如果说学西医是被洗脑,那么学中医是洗头后的又一次洗脑亦或是反洗脑?中与西,文明与落后,哪个才是可信的?此为荒诞三。三篇故事读下来,让人仿佛要对疾病绝望了,不是绝望在治不了或治不好,而是绝望在是否还有治疗的必要。当人在奔向死亡的条条大路上时,疾病,可能只是其中一条很有可能被人贻笑大方的路罢了。

  当然,如此沉重的话题并没有使小说给人产生滞重感,苗炜是一个极会讲故事的人,这是他写作小说一贯的优势。这部长篇,他也动足了脑子,试图融入传统相声的叙述方法,在阐述主题的同时平行铺设了一些小细节小“岔路”,看上去是随手捏来,实则为了在丰富叙事的同时不影响故事本身的轻盈和动感,初看让人捧腹,再看又忍不住追问,这可能就是他所说的“不能太当回事儿“的意思吧。唐代的医院,宋末的间谍,还有户籍制,居委会,宣扬民主的先知等等这些充满现代味的词语放在小说里,从语言上形成了与主题的荒诞十分相似的效果,且兼有议古论今的目的。如第一则故事中的侯先知,虽然满口现代人的民主思想,提倡体制改革,却怂恿卢照邻在公堂上污蔑无辜之人,与当今某些“公知”的形象甚为相似。作者通过此类副线情节的设置,可以说是尽讽刺之能事,将现今一众奇异现象通吃了一番,大快读者心。唯一值得商榷的是,这些“小岔路”作为小说整体构思的一部分,应该如何把握才是最好?说多了行文显得松散,说少了又达不到效果,虽然长篇小说不如中短篇对语言凝练中心突出的要求那么高,但仍然大忌松散游移,东一榔头西一棒。这可能也是作者需要在下一个作品中继续探索的问题吧。

  苗炜长篇的问世,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是比较兴奋又担忧的。兴奋是因为这是一个我看好的小说家,但是在其有十分精彩的中短篇小说的前提之下。当写作的篇幅拉大,随着字数的增加,对作者控制力的要求也在增加,这也我所担忧的。这个小说能写的精彩,让人爱读,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有那种不能太当回事儿的心态吧,这让小说有了很多的留白,很多呼吸的空间,很多引人联想甚至幻想的余地,这些意犹未尽的空白让所有的文字都有了更大的意义。还好,作为评论家的苗炜并没有能限制作为小说家的苗炜,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儿。

  《寡人有疾》读后感(八):讽刺的药味

  《寡人有疾》分三卷,讲述三个和医病有关的故事。单从趣味性上讲,三个故事恰成某种递减的趋势。

  小说一开始是个饭局,侍郎徐永元、诗人卢照龄、历史学家李百药以及云游四海的霍思南在一家娱乐会所聚餐。席上,四人胡侃中西妓院文化与医疗典故的不同。这种“酒桌故事”在作者上本短篇集《黑夜飞行》里很多,是苗炜的拿手好戏,有趣的传奇很快吸引了我,阅读渐入佳境。这一段的末了,是李百药在会所“打炮”,行“御女之术”的描述。李百药是个自诩医学修为很高的人。在这里,苗炜初露了一手,奠定了本书最大的基调和特色——讽刺:“李百药怎么也不甘心,软塌塌恋战良久,最后留下湿乎乎一点儿不知道是精是尿的东西。”

  卷一《诗人与医院》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唐朝彼时乃太平盛世,小说里的想象就像盛世一样豪华铺张。先是写平乐坊,这是一个奇异的场所:病患在那里聚集、交流心得,医者在那里巡看、切磋技艺,仿佛一场大型疾病展览会;再是写高宗皇上下令劁了一头越南进贡的大象,不料大象奔逃,闹得长安城鸡飞狗跳。其间穿插个“百叟宴”,引出了医仙孙思邈,而孙思邈辅一出场,便用高明、奇特的医术治好了高宗皇上一位罹病妃子的怪病,那诊疗的阵势也是想象力超群的,此处不再赘述。

  正因有开篇的饭局和轶闻,才有卢照龄等四人翌日逛平乐坊的兴致和对兴建公共医院的抱负;正因有大象的奔逃、误打误撞下闯入邓王府的养生园,才促使高宗皇上降旨将这座园子改建为医院。而孙思邈的出场,一方面为新建公共医院的提议推波助澜,一方面也才有了后来他与卢照龄的一番往来与故事。可见,苗炜在小说里的铺张与想象不啻为有趣而有趣,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谓处处有伏笔,布局之严密、环环相扣令人拍案叫绝。

  这,无疑是很高明的小说技巧。

  到了《蒙古兵和瘟疫》这个故事里,华丽的想象逐渐笼上一层灰暗的色调。卷二的故事发生在金国,彼时外族入侵、国耻而民辱。在描述汴梁城先后遭瘟疫、围城之厄的时候,百姓的病故、饥饿以及为求生存下的不择手段是很令人震惊的,苗炜的笔调依然是讽刺,但当想象力遭遇死亡,这其中便多了点萧索的意味,令人沉默。

  讽刺作为一种文学技巧,呈现的是一种喜剧性的效果,但喜极而悲,上品的讽刺却同时要人感受到严肃,要做到这一点,往往很不容易。以讽刺为手段写作的人最难做到超脱,惟有超脱,才能尽量避免个人情绪的代入,才能尽可能俯瞰“众生”、剖析群像。讽刺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的,同情之心固然不可少,但绝不是简单的感同身受和理解。讽刺的高手,通常都有冷酷(亦是冷静)的一面。

  《寡人有疾》里的三个故事人物众多,但大大小小、但凡出场者,几乎无一例外难逃苗炜的刀笔。轻佻的冷嘲热讽往往流于轻浮,只逞了一时的口快。在我看来,真正上品的讽刺是让角色先获得读者的认同,再由角色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呈现讽刺的机心。读完《寡人有疾》,我感觉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可能是《蒙古兵和瘟疫》,这里只单举一例。

  汴梁城受围困,右将军崔立是少数站在百姓立场替人民说话的人。当瘟疫来袭之时,革命分子陆兴之想的是借这场瘟疫阻挡蒙古兵的攻势,百姓的死是“死得其所”,而崔立却设法让李东皋“研制”出一味“普世消毒饮”,以控制的手段消弭了一场疾病恐慌;当蒙兵围城,汴梁城内百姓饿殍遍野的时候,也是崔立与左将军完颜白撒争锋相对,力主不能向百姓征粮,同时开仓赈粮、救济百姓于水火之中。崔立投降和他的主张是一贯的,因为投降最低限度的减免了百姓的死亡。

  在描写崔立向李东皋求“药”和求粮的这两个段落里,苗炜不吝笔墨,特别刻画了崔立在语言上的“威逼循诱”。书里写道:

  「崔立道:『我听说,医学的高妙之处在于两点,其一是吃错了药也害不死人,其二是不吃什么药也能把病治了。宋朝的苏东坡苏学士,研制出来的圣散子方,据说在当年黄州的瘟疫中活人无数,这方子越传越神,想必先生也能做出一副流传百世的方剂。』李东皋道:『圣散子方是治疗寒病的,大头瘟却是热病,得了热病的人要是吃了圣散子,还是会害死人。圣散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多是文人吹嘘,加以演绎,弄得渔民盲从,奉为神药。』崔立一笑,『这就是了,我所说的,不吃什么药也能把病治了,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老百姓相信这个药能治病,这个药就有用。……』李东皋看着崔立,见他神情严肃,没有一点儿玩笑的意思。……李东皋虽明白崔将军的意思,嘴里还在装糊涂,『这大头瘟变化多端,我看的那十来个病人,都用不同的方子,要治全城百万人,这倒有些为难。』崔立朗声笑道:『先生过谦了,汴梁外有大敌,内有瘟疫,先生定不会袖手旁观,当然,这药方还需斟酌,我就在这里等先生,先生且去好好斟酌一下,定能挽救万千百姓。』崔将军这几句话说得客气,实际上是逼李东皋马上把药方拿出来,他手扶佩剑坐在椅子上,不怒自威。」

  这是典型的官场“笑面虎”手段,从上述的对话中也能看出崔立还是把玩的高手,城府很深,后来蒙古兵入城,崔立欲树碑立传,同样使了这么个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元好问等翰林儒士为他歌功颂德。

  由于前两回是为民请命,他使手段的时候并不觉着如何,反感到崔立这人的聪明机智。到了逼人为其溜须拍马的时候,反感的情绪就出来了。这时再回过头来看,其手段其实一以贯之,讽刺的意味立刻就凸现出来,而作者完成的正是对人物的一个全面的剖析,他的讽刺之意是深埋其中的,并不强制灌输于人,而等读者自行发现。

  这,无疑是很上品的讽刺技巧。

  至于卷三,单从趣味性上讲,的确如作者苗炜自己所说,“第三个故事是最差的”。《父与子》的故事发生在民国,彼时新旧观念更替、中西(医)之争鼎沸,在小说里展现更多的便是这种交锋与过招。彼时人喜长篇大论,相比前两个故事,也显得说教味浓厚。

  然而《寡人有疾》是个长篇,从完整性上看,《父与子》的存在是压箱底的,决定了整本书的立意,完善了整部书的架构。小说的结尾是个很荒诞的设计,儿子杜一举借西医电击疗法想要医治父亲的老年痴呆症,不料治疗失败,反把父亲电死了。临死那一刻,杜一举探老爷子的鼻息和心跳,“在他接触父亲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一股强烈的电流穿过了他的身体。”通过这道电流,他一下子获得了父亲所有的中医知识,而自己在美国所学的那套科学的、先进的东西反倒忘了不少。

  对于这样的结局,读者自然有各种解谜的途径和结论。它似乎象征着某种程度上的返归传统,然而通览整部小说,无论在兴衰哪个时代,对于那些跨越时代的病症,似乎中西医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自古相传,神农氏尝百草而创医学,《父与子》中西医的代表古德先生也说:“你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吗?那么你就去不发达国家,得一种病,然后你把自己治好”①,世事虽多无奈与绝望,但身处其间总免不了挣扎与奋斗,也许药方就在其中。

  注1:这条恰呼应了《诗人与医院》,可惜卢照龄虽然身罹麻风,却并无从医的心,但求自保。《父与子》里有许多和《诗人与医院》里遥相呼应的地方,又例如谈民主,不知道这算不算也是结构上的早有预谋?

  《寡人有疾》读后感(九):父与子

  超级现实的小说,几乎都可以找到身边与各个角色对应的人物。

  杜一举,高晚萍,杜文成,杜大鹏,古德,唐鹤年

  看着杜一举在整篇文章里蹦蹦跳跳,奔来跑去,慷慨激昂,感时伤怀……却深深觉得透出一股生活的无力感,他像一个滑稽的小丑。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成归来,励志干出一番事业,在接受了科学,精确,实验性强的西医后,他开始不相信中医,于是归国后做宣传,用科学的手段----收集粪便做化验检验霍乱病菌,虽然最终真的检验出来了,可整个过程却显得滑稽好笑。还有很多例子,杜大鹏在利用古德大夫的照片做虚假宣传,杜一举对补天剂强烈反对,却觉得吃钙片有一定的道理。

  当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不精通却又深信不疑的时候,往往非常危险。在与古德的交谈中,当古德开始谈起学术的时候,杜一举却避重就轻,对“某个地方的人相信什么,深刻影响这当地的医学与治疗手段的发展。 人民与疾病有关的习行是在明确的病因观念下形成的他们有他们的病原学和病理学观念。”这种论调一点不感兴趣,因为西医已经成了他深信不疑的东西,对其他的医学手段不想了解,更不相信。如果说杜一举拿西医来装13,那么当他发现古德的逼格更高(人家是踏遍千山万水在做学术啊),第一反应当然是回避与排斥。

  潮汕地区的人,特别是妇女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活动----祭拜神明。小学的时候学校引导我们作为无神论者,于是兴高采烈地回家嘲笑妈妈“迷信”,觉得原来从小被灌输的东西其实是错的,因为找到了一种可以反驳它的东西而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感,殊不知这也是另一种灌输。

  相较之下,古德却表现出西方特色的开明和容纳,杜一举学到了先进的知识,却没有学会西方人的那种思考方式,今天我们又何尝不是。

  再说他后来升职,搞新生活运动,言行举止其实都透露着一股优越感:“我”是先进的,文明的,其他人都是愚昧的,“我”是来拯救他们的。然而行为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人性----明明对蒋崇拜之至,当杜大鹏说他见到了“皇帝”时,却表现得无所谓的样子:“蒋介石又不是皇帝”,其实他当下的自豪感又跟普通民众见了皇帝的自豪感又有什么不同?只是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他“应该”表现得无所谓。就好像你带一个乡下人去星巴克,人家对咖啡赞赏有加,觉得高端的不得了,你却说这的咖啡其实劣质的不得了,你在国外都是去的那些小咖啡馆,喝的是手磨咖啡。

  杜一举其实在寻求一种自我实现,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他“应该”有一番成就,应该获得世人的赞誉,所以他选择了“拯救愚昧的国民”这一命题,实际上换了其他命题也是可以,因为他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实现。

  结尾相当出人意料。杜一举因为电击获得了父亲毕生所学,去美国学的那些却忘了不少。当自己所在乎的,引以为傲的都不见了,剩下的是什么呢……

  先写到这。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寡人有疾》读后感(十):两者不可得兼

  不管苗炜承认与否,《寡人有疾》这本书都摆脱不了王小波的影子。有王小波的影子,这个在我看来更像是个褒义词,甚至是个莫大的荣誉,前些年还有一群人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呢。关于王小波,我读过这样的一个评价,受制于学养不厚,他写出的杂文虽然通透,但毕竟未曾逃出常识的范畴;但是他的小说,堪称神品。

  王的小说神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他是个单纯的人,是个好恶分明的人,他觉得智慧是好的愚蠢是坏的,自由是好的死板是坏的,性是好的情操是坏的,一以贯之,在小说里他也对这种世界观毫不妥协,因此王的小说也非常的单纯,能拧出一把自由酣畅的理想主义情怀;二一个是王小波的小说很聪明,很狡黠,他的小说有一些经验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演绎出来的,他受过系统的理工科思维的训练,归谬法玩得转,一个不起眼的不合理之处经他叙述,就变成了笑话,甚至成了巨大的反讽;三者是他师从卡尔维诺,不打算文以载道( 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示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卡尔维诺),不在故事里放入沉重的东西,这就令故事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轻盈和诗意。以上三者,分别构成了王小波小说的骨,肉和魂魄,最终练成神品。

  王小波之后,从者云集,但似乎鲜有学到家的。《寡人有疾》这本书写医学,写的是技术,有王小波的影子,说的其实是这本书试图写得聪明,用演绎的方法来推进情节,但苗炜没有小波的狡黠,理工科底蕴又不够,因此这种演绎就略显尴尬。试举一例:

  沈九畴研究铜镜点燃艾草,“……挑了个良辰吉日,拿来一把新采的艾草,用一面阳燧,对着太阳取火……这玩意既然能点燃艾草,那就能点燃蒙古兵的粮草,如果把城中的铜镜都收集起来,也许能用火打退蒙古兵。想到这里他便叫仆人将一堆草料放到庭院里,用阳燧找了半天,却始终未能点燃。(《寡人有疾》p80)”这个是借用了阿基米德利用凹面镜烧毁罗马战舰的传说,

  或者侯牧言研究出了民主的真意,“民意如何表达呢,就应该给老百姓发放令牌,成年男子到了十八岁,就可以领一枚令牌。令牌如何用呢?用于任免父母官,小到一村的村长,大到一县的县令。怎么个任免方法呢?百姓满意,就将手中的令牌投给他,百姓不满意,就不把手中的令牌给他。科举考试录用的官员,没到一地上任,都要宣讲自己的主张,辖区内的百姓要察其言观其行,每过一年,就要让百姓重新投令牌,这才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过,我给孟子换了个说法,换了个什么说法?叫来自于民,服务于民,决断于民。(《寡人有疾》p41)”

  《寡人有疾》中类似上文的东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苗炜在前言里说,“那是种从心底乐开了花的状态”,说的大概就是这些。但是它们实际上这并不是好的演绎,好的演绎要从设置的条件当中严密的推理出情节,而《寡人有疾》是设置一个条件,把现成的段子套进去,假装作演绎状。下面我想从王小波的《红拂夜奔》里,举一个好的演绎的例子。

  “他(李卫公)发明过开平方的机器,那东西是一个木头盒子,上面立了好几排木杆,密密麻麻,这一点像个烤羊肉串的机器。一侧上又有一根木头摇把,这一点又像个老式的留声机。你把右起第二根木杆按下去,就表示要开2的平方。转一下摇把,翘起一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摇两下,立起四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4。再摇一下,又立起一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41。千万不能摇第四下,否则那机器就会哗喇一下碎成碎片。这是因为这机器是糟朽的木片做的,假如是硬木做的,起码要到求出六位有效数字后才会垮。他曾经扛着这台机器到处跑,寻求资助,但是有钱的人说,我要知道平方根干什么?一些木匠,泥水匠倒有兴趣,因为不知道平方根盖房子的时候有困难,但是他们没有钱。直到老了之后,卫公才有机会把这发明做好了,把木杆换成了铁连枷,把摇把做到一丈长,由五六条大汉摇动,并且把机器做到小房子那么大,这回再怎么摇也不会垮掉,因为它结实无比。这个发明做好之后,立刻就被太宗皇帝买去了。这是因为在开平方的过程中,铁连枷挥得十分有力,不但打麦子绰绰有余,人挨一下子也受不了。而且摇出的全是无理数,谁也不知怎么躲。太宗皇帝管这机器叫卫公神机车,装备了部队,打死了好多人,有一些死在根号二下,有些死在根号三下。(《红拂夜奔》二)”

  你看,这个东西谁都没听说过,但它非常严密,无论是从数学,计算器结构还是人情世故上,都说得通。

  不过这样不能怪苗炜,写小说的人受过形式逻辑训练的人实在太少,王小波所以能这么干,是因为他的理工科知识背景和他的智力,令他可以滴水不漏地玩转复杂的故事。那面说有人评价王小波学养不厚,这个人显然十分轻视理工科知识,将其排除在学养之外。毫无疑问这是不对的。

  苗炜写这个关于医生的故事,其写作目的非常暧昧,作者自云说他有他的道理,又说不出来。我想这话说的没错,但绝不可把它理解到“小说写出来自有其生命力,和作者无关”这个层次。实际上从这本书里,苗炜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来想要文以载道,但道还没悟出来,仍处在桃花酿酒拌饭的修禅阶段,不通达。不通达的道就不能给故事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没办法只好在故事里插科打诨逗闷子。但问题是他又被文以载道的责任给压着,苗炜自己也描述了这种两难的境遇“有时候,想着将要写下的情节,我就乐不可支,不得不提醒自己收敛一些,我要写的东西是严肃的,有时候会荒唐,但不是为了逗乐。”

  这种两难的境地,让这部小说既不能透彻的谈论世界观,又没法逗乐。变得清汤寡水。苗炜说自己从头到尾看完的长篇小说没几篇,因为看着没劲。他自己写了个中篇集,也不幸陷入了此种窘境。

  我最近读两个人的小说,在这个两难的境地里分别走了其中的一条,悟了道的李海鹏写《晚来寂静》,写得透彻澄明,尽管不好提炼中心思想,但那个看透的感觉摆在那里,装是装不出来的;而玩儿插科打诨的话,谁能比得过冯唐的《不二》呢,虽然那本书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就苗炜的野心(“它如此重大,所以我没把它当回事儿” )来说,这个小说基本上没有达到期望,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苗炜没把“道”想通透,不代表他什么都没想,三个故事里还是有一些作者的线索的。

  第一篇说卢照邻得了麻风病,无人可治,当时的西方医学也不成,于是跟着孙思邈搞临床试验,中国的医学理论是类比的理论,孙神仙让卢照邻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又喂他砒霜以毒攻毒,毫无疑问卢照邻是必死了,但这时候孙神仙炼丹的时候搞出了高当量炸药,把自己炸成了灰。如果是批判中医的类比理论的话,故事到此已经足够,可苗炜又花了不少篇幅讲孙思邈可能羽化升仙的问题,讲卢照邻被仆人埋土里用龟息神功又活了三年,直到他的朋友看他坟墓太过简陋,自掏腰包盖了个气派的,石板覆之,不大透气,活活闷死了卢神龟。史书上对这一段的处理是,卢照邻病重无望,投颍水自尽。苗炜改成这样,想来是为了向玩儿黑色幽默的先驱们致敬。但这就显得庞杂,有点为致敬而致敬的意思了。在文章里可以找到的线索有几条,一条是社会发展没跟上的话,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侯牧言)只能陨落,第二条是,哲学不能够拿来治病。

  第二篇虽然细节仍然有演绎不到位的嫌疑,故事仍有庞杂找不到主次的嫌疑,但故事毕竟有一点嚼劲。这篇医生虽然出现了,但并非主要的部分,更多是人性不定和投机钻营,“都是鸡贼就能做朋友”的段落,闹饥荒的时南宋地下党投票票死春兰的段落,“尔且编排”的段落,都在写这些东西。世界观上已经够厚重了,但技术上有待商榷:苗炜小规模的展示了一下人性不定,不是用同情和感性的写法,而是用(前文吐槽过的)半经验半演绎的方法,肉体跟不上灵魂。这次试验并不很到位。

  第三篇相比来说,是写的最好的一篇。前面两篇,苗炜用现代的经验去套过去的事总是套不准确。但时间放在民国的时候,这个不准确也就无所谓了。本篇对中国人盲目的信仰的描写很到位,实用主义也很到位,把人写活了。最后杜一举用电击疗法治死了他父亲这个黑色幽默的结尾写得也很好。但是苗炜自己可能都没有搞懂他为什么这么写。他说“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生,用现代化的医疗手段,治死了他的父亲”,书里所描述的“现代化医疗手段”,是一个医生在毫无经验和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胡乱电击疗法把人弄死的,如果是“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应该让老爷子在毫无破绽的现代医学治疗下死掉才行。

  这一篇讲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科学思维学起来太困难了,以至于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无法指出别人那里出了错,这个故事最黑色幽默的一点在于,连作者本人都丧失了科学思维,苗炜自己都把以为瞎胡闹的电椅疗法理解为“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如果这是他自己故意弄的话,那确实就很厉害了。但和第一篇一样,苗炜可能没写过瘾,又犯了致敬的毛病,电流一过,把杜文成的全部知识传到了儿子身上,魔幻现实主义了一把。这么处理好不好,见仁见智,和第一篇一样,我认为不好。

  总体来说就是,苗炜载道有趣都想顾及,但无奈顾及不过来,就写成这个样子。以及,苗先生已经是个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学年轻人抖机灵,实在是有点儿玩不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