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1 05:2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的读后感10篇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是一本由[澳]拉莫娜•科瓦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读后感(一):把光源给受采访者——黎戈

  文学访谈录这种体裁,如果写的好,也是有阅读价值的。身在其中的采访者是怎样的心态?有的是法拉奇那种“我的采访永远不是冷冰冰的,因为我已经爱上了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采访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场战斗,是一次交媾”,而有的采访者,比如本书作者,则认为访谈是舞台作品公开清点,高危行为,而且要结合被采访者的即时反应做出调整。在采访者,虽然已经苦心做了诸多准备,仍然要把光源让给受采访者,以引导配合为主,不能展示自己知识储备学识

  在访谈中,作家随性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时刻文坛秘辛……加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使这些访谈录生动可看。而且这本书和后期剪裁加工过的那种不一样,它有原汁原味的临场感。有几个访谈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奥兹,我一直很喜欢这个作家,尤其是关于他的自身经历和希伯来文。在访谈中,他侃侃而谈道“希伯来语拥有一种不同现实观。比如:希伯来语里没有“have(有)”这个动词,如果你想用希伯来语说“我有”,只能说“我与”,英文中的“我有一个妻子”,这对于用希伯来语来思考的人来说,是非粗暴占有欲很强的意思,你不可能拥有另外一个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游牧民族态度”……这太有趣了。

  还有麦克尤恩,他说小说是最能让我们栖息在他人心灵中的艺术体裁,这是它的可贵处。人都有自我的存在,他第一次意识到这点是在十岁的时候,那个“顿悟”的点描述的很有意思。他说残酷就是同理心的匮乏,这点与我契合。还有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她在整个受采访过程中,态度的扭转,从戒备不屑,敌意到意兴大发。还有采访中一些技术细节,比如对黑人女作家称谓,原来也会影响对方情绪。这些细微处,都有看点

  发表都市周报文艺手册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读后感(二):不能自已的写作者

  澳大利亚作家、记者拉莫娜·科瓦尔的《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是一本深度文学访谈录,收入作者与二十八位世界级作家对话原始文本,探寻了作家们鲜为人知创作生活,对诸多人事看法,以及深沉激情执着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醒来的人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但是入睡之后,每个人就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作家、诗人除了跟普通人一样做梦,还拥有一个特殊私密世界,那就是他们笔下经年创造的纸上王国。那个与众不同时空拥有自己的呼吸和生活节奏,以及道德秩序。对此,略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写作即反抗,因为对现实生活及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而献身于虚构另一种生活。这种天命在略萨那就是写作的动机:没有“对另一个世界和生活的某种渴望”,“或者说没有这种对现存世界和生活的批判态度,我就不可能成为作家”。类似的还有索尔·贝娄,他说,自己在精神层面上过着一种非常斯巴达式的生活,死前也不想与他的上帝达成和解,因为他整个生命中反复出现思想始终坚持不懈地活着。英国女作家菲·维尔登直言小说是门木匠活一样的手艺,自己有责任去做它,因为提笔的动力愤怒。而诺曼·梅勒借用朋友的话,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不得不坚持写作,因为我了解真相的唯一时刻就是在握笔时。”

  当然,并不是每个作家都使劲地与现实世界激烈角斗,而且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模糊重复、困惑和漫无目的。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成为作家探看事物本质并构建另一种生活的直接基础。为了一种内在的满足,他们更多的是把心目中的冒险看法——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理想关怀——注入到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去。因为虚构,不需要完全负责。英国作家A.S.拜雅特(又译拜厄特)就选择倦怠优美的“焦糖色”写作氛围,她和澳大利亚作家戴维·马洛夫持有一致的看法,即“作家并没有任何特殊的社会责任,或称为国家、民族道德良知的特殊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中,作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虚构情怀。拉莫娜问美国人威廉·加斯,是否应该把小说里的人物当一个现实人一样那样关心时,后者觉得这想法天真了,毫不留情表示小说人物不过是“言语的构念”,进而指出小说不是通向真理道路,所谓的现实主义也只是赝品。作为文学评论家的威廉·加斯能够轻松理性地剖析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相比之下,那些纯粹小说家显然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和虚构世界要在意得多。英国当红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自言是一个敏感又深藏不露的人,只能干写作。他的小说善于栖息他人的心灵,对描写感受乐此不疲,而当其笔下人物最终完全离开独立存在时,他从中还能感到巨大快乐。小说自己变成了“一匹受惊的野马”,而作者得努力地去坐稳,而不是用原先一样的方式去继续驾驭。

  除了撩开作家们不能自已的写作激情和艺术外,《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还探问了他们对其他事物的关注与看法,事无巨细重点则是家庭生活和国家民族。普通读者可能更关心这层面纱,我们也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不少口舌故事戏剧家品特对英国政治的看法,哈尼夫·库雷西移民英国前的巴基斯坦生活,莱斯·穆瑞的澳洲土著风俗……

  拉莫娜问爱尔兰作家、2005年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的袜子是谁买时,后者对于质疑他独立生活能力问题显然有点不高兴,于是说起了一次经历,意思是“就算是布克奖得主也要洗衣服”。而索尔·贝娄隔段时间就“需要一次人性的沐浴”,“乘地铁、逛闹市和混在人群中”,或者待在到处是年轻人大学里,那样他会觉得惬意无比。班维尔的妻子则说,与作家一起生活,就像和一个刚犯下一桩血案回来的杀手一起生活一样。不过大多数时候,作家们过的日子并非像常人想象的那般无聊逼仄,玛格丽特·德拉布尔(A.S.拜雅特的妹妹)热衷于拼图游戏消磨时间,并从中获益良多。这些文字拉近了作家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读着觉得充满真实感。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本访谈录有个非常隐秘的指向,那就是作家们不能自已的创作的缘由。不管聊小说艺术,还是谈社会家庭,我们都能窥探出作家们写作的赤子之心。比如库雷西作为一个接受精神分析长达二十年的成功个案,谈及神经分析还是相当冷静,并由此指出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瘾”,也是一种治疗。而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对以色列持批判态度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希伯来语,以及家庭和成长经历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除了使得奥兹对故事上瘾以外,更具有犹太人古老传统,因为奥兹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某类作家,他们不停地写作,以至于童年的奥兹觉得一个人在世上除了当作家,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了。所以,写作本身俨然已成为一种异乎寻常的隐喻。

  在整体上,拉莫娜对话的作家,对于大陆读者来说,熟稔程度要略逊于《巴黎评论》中译本选的那些,但不乏风趣机智答辩,且本书访谈文本未经作家修订,所以读来比较即兴,也够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阅读此书,不会遭遇很多的专业术语,也不会碰见像精明的米兰·昆德拉拿着复调、媚俗概念使劲抡斧,或者如纳博科夫那样自负刻薄的上帝模样。总之,《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不会有跟常年身居斗室的怪物们开小说理论研讨会的感觉,与《巴黎评论》相比,它少了一份独特个性脾气,却多了不止一份踏实贴切真挚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读后感(三):跟“世界级小说家”谈谈琐事 by 肖明舒

  跟“世界级小说家”谈谈琐事

  约瑟夫·海勒、朱迪斯·莱特、索尔·贝娄……光听听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人有如雷贯耳之感,而把这些当代世界文坛上举世瞩目且备受尊重的小说家逐一访谈一遍,恐怕也只有拉莫娜·科瓦尔才能做得到。

  对于作家访谈,拉莫娜·科瓦尔有着比一般主持人更多的优势——拥有“地利”,因为从2006年开始,她主持了澳大利亚一档名为“读书秀”的广播节目,同时,作为一名作家兼记者,她多次参加澳大利亚及世界范围的文学节,先后结识了不少大师级人物。更重要的是她的自身条件,有才华,真懂文学,也真爱文学。

  不仅如此,这本《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更吸引人的是,其中的访谈具有随机性,都是作者与这些知名作家现场互动时擦出的“火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约瑟夫·海勒认为自己“获得的唯一智慧就是对他人的思想和观点怀疑态度”,永远保持对事物怀疑的心,成就了他为人们创作这部荒诞却又对现实讽刺性极强的小说;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兼诗人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抨击前多米尼加独裁者拉斐尔·特鲁希略的《公羊的节日闻名于世,在访谈中,他向拉莫娜·科瓦尔揭示了自己的创作“秘笈”,为了把处在权力巅峰的独裁者描绘得更人性化,他说:“把怪物还原成人做法就是把晚年的特鲁希略呈现给读者,那时他身边的一切都开始崩塌、瓦解。”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这些观点,但你不得不承认,在作者与这些作家的对话中,为我们展现的是这个星球独一无二声音,也是充满智慧的声音,这些作家拥有的是包含他人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的作品。

  “人该怎样评价自己的生命”“怎样获取智慧”“怎样直面死亡”“爱的意义又是什么”等,对于这些问题,在书中虽然没有一位作家做出概念性的解答,但每一位作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明白了他们的共同追求:那就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甚至站在不同政治立场中的文学家们,即便有些人的作品至今为学界毁誉参半,但他们却用文字见证人类历史,也见证人类不死的良知在精神领域创造了一份属于未来光明蓝图

  from 《天津日报·城市快报》肖明舒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读后感(四):只是探寻

  当看到本书书名的时候,就觉得来劲!

  当看完之后,有点失望是的,没有深度访谈,只是一些表面和即兴(大部分如是)。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趣的地方和观点,值得让人深思。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巴黎评论》,作为一种生活的文学,带出其他生活的、政治的、私密的等观点。

  这本访问,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上的,会聊到不是政治方面东西,有些无聊乏味创造性冲动较少。

  对,我比较喜欢有冲动的那种东西。

  但在这里我想说一句的是,国内对很多好的作家的介译还是太少了,如:戈尔·维达尔,罗素·班克斯,帕特里克·怀特(望能再版),戴维·马洛夫(继怀特之后和彼得·凯里一样重要),威廉·H·盖斯,马丁·埃米斯,安德烈·布林克(在南非可以说是和库切是两个极)。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读后感(五):里面有John Banville的访谈!

  读到快结束的时候,我一阵惊呼,因为非常意外地发现了John Banville的名字,真是太意外了。他也出现在这个长长的访谈名单里。

  这本书是一个澳洲的电台访谈节目的主持人的访谈记录。有些是她在节目里的现场访谈,有些是她去一些图书节或者会议时做的访谈,还有是她是专程去作家的家里的访谈,当然还有一些仅仅是电话访谈。应该都是她多年节目的一个精选版本

  其实书里真的访问了很多的作家,当然有很多真正有份量的大家,编者放了一些名字在书的封面上。索尔.贝娄,伊恩.麦克尤恩,巴尔加斯.略萨,等等。但也许编者也没有那么大的阅读量,有些作家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封面上。就像班维尔。真的很难想象,他也被访谈。因为这几年再也没有读到他的书。我除了等待,也没有其他的办法。看了访谈,才知道他这几年在用另一个名字创作推理小说。虽然这并没有减轻我对他的严肃文学小说的渴望,但却有一种粉丝才会出现的,莫名满足感

  里面还有写隐之书的AS拜雅特,以及她的妹妹,也是一个作家,但我从来没听说过。

  真的有很多意外的惊喜,你要自己去看。

  访谈当然并不见得都是顺利和精彩,两个陌生人,虽然主持人对一些作家非常了解,读了很多他们的书,但两个陌生人要交谈出有趣,这需要很多方面运气

  因为有些访谈,仅是因为那个作家出了某一本书,应该是在出版商的安排下的专门的访谈,仅是针对那本书。

  还有一些访谈,莫名地谈到非常多的政治,克林顿之类的。

  会很无聊。

  但有些访谈非常有趣,回想一下似乎都是那些我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作家身上。他们谈了很多对于生命、爱等等的非常深的,非常独特的见解。有些谈话很有启发

  比如Banville的访谈就不太好,主持人似乎对他并不了解,甚至对他没有抱着任何好感,没有谈出什么太多有意思的东西。

  不过里面有很多访谈都是在一些作家去世前最后的时间所作的,比如索尔.贝娄,这些访谈真的具有一些史料的意义。

  对于这种访谈书,我真的再次希望能够出声音版,附送一张CD,听听作家真实交谈的声音,会是更加有趣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