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10篇

2018-09-06 04: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10篇

  《洗手间里的主权》是一本由陶杰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8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一):陶杰

  我一向喜欢杂文。陶杰的这本杂文的文章短小精悍视角独特。他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文章切入的角度也非常新奇。他有这样一种能力,就是他总能从习以为常生活现象电影书籍发现新的洞天。再加上他渊博学识丰富履历,让他的文章既具备可读性又有不少干货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二):你禍害陶傑的第一次大陸亮相了!

  選篇就這樣堆放在一起,沒有視野+見地+性情的幾重陣列,根本不是陶傑,以為是哪個几留普通吃貨玩貨。負了陶傑和讀者!編輯無膽無識。且不是大陸首次引入,書商不誠。

  《無眠在世紀末》都是一個真陶傑,有他富有層次的主張大大,哪怕是青年陶傑。而這才是首次引入的書。新書兩本多同與《無眠》,令人憂慮。

  無如日日聽光明頂、看HK Magazine、尋個youtube上為香港讀書節服務的講座,幸福的以為會永遠聽他說下去,其實,享受陶傑,也真的有時限的。不怕,且幸福着。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三):洗手间里的主权,主权里的文化

  非常推荐的一本书。看书名觉得新奇有趣,就像同期买的《杀鹌鹑的少女一样,你看了书名就很想了解书里面到底藏的是什么金玉。当然作者也有自白“哪里有品位,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家”。一位崇尚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兴趣自由的新闻评论员,自然也能写出让人看了有所深思的短篇。

  就如我喜欢林夕柔美知性而不失经典短片一样,陶杰的短篇读起来也非常有味道,通常以事论理,以情论理,以历史文学题材伦理,看得我爱不释手。里面他提及的文学作品都很想去看一遍,他提到的电影也想去继续回味

  陶杰貌似就有这种力量,通过自己思考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挖掘不一样的事务很喜欢这种风格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四):洗手间的书

  与上一本《杀鹌鹑的少女》一样,是陶杰在报刊杂志专栏文集合本。但这一本有点不同到是偏重介绍英国风景,以及调侃英美法诸国的政治

  写风景到文章写得很是独到,陶杰并没有像其他以前我读过的作者那样,着力描绘风景细节,详说历史背景可能因是短篇文章,要在千几字里头说清上面两项内容确实有心无力。他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好似作水彩画,先用铅笔画出线条勾勒风景轮廓,再用蘸着颜料的水彩笔涂画质地,最后在这副风景画里头,放置一个人物,那便是他自己。他用三分之二的笔墨在打基础,最后三言两语把这副画的意境凸现出来,点睛之笔,不留评论,只待读者细味。看似灵感突现的写法事实确实是文学功底深厚表现,不得不写个“服”字。

  后半部分着重政治评论,我就难进入角色,原先不喜政治,后来略微接受,愿意了解,但接触多了就觉得很鸡肋。因而没有特别大的共鸣,略读而过。但陶杰在调侃英美法国家时候也顺带调侃了一下中国的政治,多带鄙视的口味。这点我不喜欢!各国的政治现状跟该国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分布、文化传统,以及历经的政治体制息息相关。我同意高低之分,但并非绝对政府是一个管理国家的机器,但组成它的绝对是它的民众,不论多寡,所以它的存在就有存在的意义。这方面认知太少,“识少少扮代表”是不行的,闭嘴。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五):生活需要犀利的视角

  看看到《洗手间里的主权》,还以为是一本关于洗手间的什么故事呢!顾名思义嘛!不是的,是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生活的随笔语言犀利,读后有畅快淋漓之感。于是就想,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对作者陶杰知之甚少,这是读他的第一本书,不过,从这些小散文中足可见,他是一个乐于思考,视野较宽的人。而且遇到事情,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能总结经验教训的人。

  以蓝色为主的封面,一个戴着眼镜,拄着拐杖男人漫画成为主角,也许是作者的自画像吧。封面的人物是不是暗示着书中内容的幽默?于是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散文,很是吸引我。作者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走的国家,地方应该是很多的,他的眼界也是开阔的。这些我都没有,在羡慕他的同时,更是佩服他。怎么能不佩服呢?多少人走过的地方很多,但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即使在什么地方刻下了“**一游”。是啊,走过,就让足迹在身后闪光文字帮我们做到了。所以更加热衷文字的魅力

  很喜欢他对湖的比喻,他把湖比作情人。喜欢他写的比利时,把它比作了有魅力,有福气的男人。喜欢《辞职的艺术中》尼克松顾全大局。生活并不是苍白的,每天都在发生着与我们有关或者无关的事情,能把他们融入自己的文字中,于是生活便有了痕迹。

  作者的语言是犀利的,我们知道看待事物的褒贬,个人色彩都是很浓的,但每个人头脑中的是非观念是不同的,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去审视这个世界,并能让自己的观点贴切表达出来,即使有个人色彩也让人理解了。像这样的书,读着就会有收获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六):妙趣横生之短篇精品

  陶杰的上一本书评写了甚久,才想起还有一本不记得写评。《洗手间里的主权》,也是令我念念不忘的杂文集锦,至今想到,依然会忍不住地笑起来。

  今天看了一本创意写作的书,又接到一位杂志编辑电话。在创意写作的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词藻堆砌的劣处,读时茅塞顿开,对自己有时写得过于随意语句倍感汗颜;而杂志编辑要的约稿,都是九百至一千字的短文,当时还觉得有点太短了,现在重回到本书时,才确实想到,写得多和写得好,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

  整本书中,印象最深的是《洗手间里的主权》和《万圣节之乐》两篇短文,短小精悍的文字,却妙趣横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这两篇短文我读了数次,还念给周围的朋友听,有时想起来还忍不住会心一笑。

  《洗手间里的主权》,写的是作者在香港的的大商场中吃饭时,遇到的令人尴尬问题。由于同一层楼只有一个洗手间,需要供给几家餐厅酒楼共同使用顾客要领钥匙,而后走过长长的甬道才能抵达。而男厕内的便溺槽内,还会钉上小牌子,注明是谁家的专用槽。想来,作者在排空尿液的过程中,并没有也让脑袋排空。一篇如此诙谐却又有社会性的文字便出炉了。

  《万圣节之乐》中,有个这样的句子让我笑得不得了,“中国的孟兰节,只剩一群阿婶阿婆佝偻着在街边玩火烧溪钱,火光映照着她们木无表情的老脸,在诡秘之中糅合着一股贫穷寒酸,而元宝纸品的工艺,却没有小孩子愿意投身当学徒。”也许在别人眼里这样的情景有些诡异恐怖吧,但是,也许我想到的是周星驰电影中的某个镜头吧。将国外欢乐的万圣节,与我们中国传统恐怖的孟兰节相提并论,只能感叹,作者的观察角度之特殊,语言之辛辣,文笔之简练,实在是国内杂文作家所缺乏的。

  也便因此,仅以此短文作为书评吧,我觉得对作者最好的敬意莫过于自行买一本去看看,而不是看我这样一篇管中窥豹的书评。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七):生活的,性情的

  很奇怪,第一次阅读陶杰的作品,就一发而不可收。更奇怪的是,对于他的文字,甚至是对于他这个人,不仅没有一丝一毫陌生,反而还有点似曾相识。这种奇怪持续了很久,直到我想到生活,想到性情,似乎才略有所解。

  他的文字是属于生活的,也是属于一个人的普普通通的真实性情的。

  这么说可不是空穴来风呢。你看,在《洗手间的主权》中,他把自己的写作触须延伸到了主导了一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譬如旅游中的见闻感受、譬如洗手间里的奇思妙想、譬如他眼中的帝国假象和帝国繁荣、譬如他的某一时刻灵光乍现或南柯一梦、譬如他所理解的爱情学问……可以说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件有意或无意闯入他视野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他文思泉涌的诱因,弘扬真善美也好,针砭假丑恶也罢,也都是他文字的主题,但是,惟一有一点就是他的表达方式很是令人赞赏,那就是采用了一种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地表达方式,这样含蓄却不失锋芒的文字,一路读来很是轻松,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是一个对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秩序给予极度关注的人,相信他也必定是一个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饱含了无限热爱的人。记得诗人里尔克在评论法国著名画家塞尚是这样说的:“能赋予每个苹果以他的爱心,以画出的苹果表达他的爱心。”那么我就想说陶杰是以他的每一篇文字来表达他的热爱的,即以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表达方式,不断地言说着自己的热爱。

  虽然本书中有的篇章过于委婉和含蓄了,会令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平添某些不够痛快淋漓感觉,但是面对他的文字,面对在心中不断产生的某种共鸣,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喜爱。陶杰的作品是具备了对生活的各种体味,对真实性情都能做到履实表达这一特性的,读一读书中的《一个人去旅行》、《普吉酒店》和《湖盟山约》等作品吧,我会情不自禁地令自己也走进那些文字所预设的情境之中,成为那山、那水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陶杰敏锐的眼中和灵睿的笔下的一道风景。这就是优秀的作品具备了一定的感染力的最佳体现吧。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八):煲呔的戏谑

  初见陶杰是在TVB的一款旅游节目里,瘦弱身材配着一幅黑色的边框眼镜,以及脖子细致的领结。对于领结,香港人都有一股强烈的怀乡情节——当然此乡非彼乡,上任特首曾荫权更是因为在各种场合亮相,都常佩戴领结,被人戏称为“煲呔(谐音bowtie)曾”。领结的系法不仅复杂,更为重要的是一旦系上领结,整个人就必须像被栓上枷链,必须由头引领身体前行永远一副端庄身板。而这种类似于自虐的行径却使得香港人倾之慕之,以为上流典范,因此如果一个人也如曾特首那般(领)结不离衣,即便他再怎么荒唐骨子里还是充满了对绅士品格向往

  初读陶杰的散文,很容易让人想起吴鲁芹。当你开始懂得别人时,你也开始懂得自己,陶杰和吴鲁芹的散文都首先是基于对外国文化的熏陶所引起的对自身的思索。比如陶杰也谈到了现代的中文问题,他举例说,”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人“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叛国贼,因为中国人从来不这么说,都直接地说,“他不是一个好人”,这个“我不这么认为……”,明显是从“I don't think……”直译过来的。虽然陶杰的中文里偶尔夹杂着不少英文词,但语句或者说语法,还是中国式的。而吴鲁芹也说过,只有懂得英文了,才会写好中文。

  当然,陶杰肯定不似吴鲁芹这般老成庄重,他说起话来,多半离不开“食色性也”。虽然文章不少是用来调侃政治的,比如与书名同名的短片《洗手间的主权》讲的是香港食肆在洗手间都划定地盘,暗讽小肚鸡肠,但有些话说到一半就变成了男女之事。比如他讲比利时,在历史和政治舞台上不张扬,没用希特勒、墨索里尼、戴高乐之类的大角色,也从没有想过征服什么土地,但就是凭借这股低调,成为欧盟所在地。你以为他这么讲究完了?他话题一转,说,这样的风土,找个比利时小伙结婚倒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细想也没错,政治本来就是众人之事,由个人到集体再由集体到个人,有何不可。

  也有人说陶杰有点痞气,看他的文章是有点怪才。但如果能把这些散文都变成对话的话,那么每当你看着他想发笑时——前面肯定是有包袱让你乐的,突然,他像抽离了一样,仰望天空,来一句天凉好个秋,然后自己施施然走开。只留下你在那回味,这戏谑背后又有多少不言之意?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九):嬉笑怒骂皆文章----陶杰

  自从在《锵锵三人行》中见过陶杰的风采后,便一直将这个名字放在了脑中。没有办法,他是那样拉风的文人,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令人难以视而不见。讲真,这真和他张了一张黄秋生的脸没有关系。

  他不常上锵锵,仅有的几期也不抢话,窦文涛做一个谦逊状向他请教,他也不谦虚矫饰,嘻哈一笑,开口便风起云涌

  后来特意跑去看了他的文章,和他讲话是一个风格,语言在他脑中过上一回,再一出口,便已像施了魔法一样,即便非是好书之人,也会深深着迷。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可谓炉火纯青,在这个网文泛滥,口水节操掉了一地的时代,是不可不读的精品。

  香港著名文化人董桥曾这样评论当今香港两大才子之一的陶杰:"此人下笔可呼风唤雨!"。

  此话半点不假,或者可以说,是说的恰到好处。在陶杰笔下能读出一种力量,仿佛能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字里行间,隐隐有风雷之势。据说被他骂过的人,要过很久才能反应过来陶杰在骂他。

  洗手间里的主权,是陶杰姗姗来迟的一本文集,我是指对内地而言。陶杰笔下有种挥之不去的精英思想,既承民国正朴之国概,又融入了英伦拆筋去骨的辛辣,对今天的内地多有微词。故而,大陆文坛想必是不欢迎陶杰的。

  这本文集中,有数篇文章当真令人爱不释手,我且认为是笔走龙蛇,泼墨成画,嬉笑怒骂皆文章。反复赏玩,也丝毫不生厌腻。

  陶杰的魔力来自哪里?我非常之好奇。

  陶杰在这本册子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的中国人许多已不说中国话了,他指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话,没有受外来文化浸染的中国话。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不认为······,这样的语句在中文里本来是没有的,这本是英文,I don't think·······的直译,被我们拿来使用,到今天就成了日常语言了。他认为这种侵蚀,损害了中文原本的美感。比之大陆的文人,不难发现像陶杰这样的香港文人没有经历文革那段文化荒漠的洗礼,还保有中文正统之古韵和浪漫。此乃魔力其一。

  在希钦斯的《人之将死》中,依稀读到陶杰的影子,不,准确的说,希钦斯笔下的那种天马行空,随手拈来的幽默和辛辣更胜陶杰。陶杰曾居于英国16年,浑厚的中文底子受到西方文化熏陶,仿佛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淬炼出火眼睛睛一样,陶杰自此学贯中西,自成一派,后在香港传媒业写尽民生百态,大至国际风云,小至烟花巷柳,涉猎之广,令其思想更进丰富。此乃魔力之二。不知哪一年,腰封小王子梁文道跳出来一说,陶杰实乃“香江第一才子”也。于是成就其大名。

  我对陶杰欣赏之碎言,实不及他文章精彩之万一。

  果然,还是得用他的话来结尾才行。

  哪里有品味,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家。by 陶杰。

  《洗手间里的主权》读后感(十):下班后读陶杰(只是随笔,不是书评)

  下班后,一个人窝在沙发里,以慵懒而舒服的姿势消解工作的疲累。

  不去想人与人之间的算计,不用理窗外即将进入夜生活兴奋得嗑药样的喧闹。

  把iPod连上音响,点击播放,自己收藏的那些曾在某个时刻打动你的音乐,如泉水般淌成一条宁静的河。中等音量,不必琢磨旋律和歌词,反正只是背景音。

  将头放在靠枕上,随手拿起一本在方所精挑细选的小精装或平装版,扫上几页,便思绪翩迁,半梦半醒,犹如冥想。

  在这种状态里,我翻开的是陶杰的《洗手间里的主权》。一边咀嚼陶杰带着嗅觉的文字,一边想着封面上黑框眼镜、打着红色领结燕尾服、持文明杖的那个香江绅士,挑起的嘴角和洞彻的眼睛之间,那副似笑又噱的表情一如他的文字流露出的是似懂非懂又不得不暗叹巧妙精致的味道。

  无需计较他是否比得上金庸、黄霑、倪匡、蔡澜香江四大才子,也不用被他“香江第一才子”的招牌唬住,不去管他长相如何身家几许,更无需八他的风流韵事。只需要沉下心,静静的一个字一个字读,在短句低吟而铿锵、长句情感浓郁柔婉而质地明亮间,感受他文字的听觉、嗅觉甚至触觉,学贯中西、见识赅博的印象就如暗室中显影的照片,越发的清晰。

  单从《一个人旅行》中,他如数家珍地用一句话概括希腊米格诺斯岛、西班牙格林纳达、威尼斯、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和巴塞罗那街头的妙处,足可以称得起见识赅博这四个字。这兴许与他留学英国,做了八年BBC记者的经历有关吧。

  而读《普吉酒店》,竟然让我陷入了去鼓浪屿的回忆中。

  “宽敞的阳台,往往用柚木搭成,放两张藤椅,一张精巧的茶几,几上的一只瓷盅放着几缕薰衣草,海洋的湿润和赤道的酷热,在一个带着禅味的下午的暗香之中交织成一张精致如少女肌肤的心网。”陶杰对普吉岛游客状态的描述是不适合鼓浪屿的,因为我去的时候是十一长假。在这个热衷于长假旅游的国度,任何旅游景点都是人头的海洋,泛出夹杂着洇湿T恤的汗味、洗发水、沐浴露、香水以及路边摊制作当地小吃的味道。

  至于挪威大建筑家舒尔茨面对普吉岛酒店的赞叹“有一些房子是沉默的,有一些在呐喊,另一些在吟唱;置身其间,不错,就像听见了他们的歌声。”走在鼓浪屿,穿行在两层或三层的极具异域风情的红砖小洋楼间,在略咸湿的海风中,仿佛能听到80年多年经历之后的轻声低诉,讲述着东南亚华侨的故事。

  而“歌声”则是来自钢琴或夏威夷吉他的独奏或合唱。早就听说鼓浪屿又名琴岛,因岛上有中国第一座钢琴博物馆。但上岛几个小时,就连在钢琴博物馆门口,都没有听到琴声,这让我很纳闷。终于在跟一个夏威夷吉他玩家的聊天时,听到了远远传来清脆的叮咚,才释解了疑问。

  鼓浪屿跟厦门,只有盈盈一水之隔,但明显能感到不同。如果说厦门是一座原汁原味的闽南休闲之城,那鼓浪屿就是洋溢着浓郁东南亚风情的音乐之岛,文化之岛。

  离开鼓浪屿,却还在关心。有报道说,今年十一游客踩沉了鼓浪屿,而我的记忆,则是熙攘在鼓浪屿窄窄的街道上的波米长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