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书的“风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10篇

2018-09-10 04:1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10篇

  《读书的“风景”》是一本由陈平原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一):風景舊曾諳

  7月最後一天的午後,雨歇。從快遞哥手上接過陳平原先生此書,便放下了手邊讀得有些沉重的台版《尋路中國》,也算換了個心情

  陳平原其人其文對我並不陌生,十年前還曾報考陳老師研究生未遂,既有針對性地讀過陳老師相關著作,也算是親身經歷過北大中文系考研專業課題目的存在與虛無”。後來雖不再集中閱讀和關注,但也斷續讀過如三聯《當年遊俠人》、《看圖說書》,山東畫報《大英博物館日記》等書,不是紀念,也是習慣了,畢竟是“風景舊曾諳”。

  本書所集文字以陳老師近年來各類演講為主,雜以期間幾篇重要著述和篇目,因此半數以上從未收錄,但也曾散見于各類報刊雜誌。縱觀全書,名為“讀書的‘風景’”,但實際上關於狹義的讀書文字只有首尾三篇,重點仍在作者近年最為關注的“大學之大”和“人文之學”上。故而大半篇幅都從大學談起,觸角伸至北大、清華、西南聯大這三個大學史上的標杆,以及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事之謂也”中所言之大師,直至當代中國大學的發展之道等,這也是本書中最為好讀的部份。剩餘幾篇從人文之學談到海外漢學乃至治學之道,既有當年陳顧之爭的硝煙散盡,也有當今中國治人文學之步履維艱。當然,從廣義上講,讀某一本書、某類書是讀書,在大學中求學也是讀書,做學問更是讀書中的讀書了。

  軟皮簡精的裝幀和淡雅懷舊的封面是本書外觀上的特色,但最令人稱道的是書中插圖的編配。全書幾乎每一幅歷史圖片、人物肖像或書影的編配均與文字所言相符,沒有出現“聲東擊西”或圖不及意的場景,算是讀圖時代編輯的認真態度和讀者的額外福利了。唯一的瑕疵是極個別書影圖片像素不夠,應是網上現成素材所致,其實蠻可以自己取實物拍下再用,更顯風格。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二):陈平原的习惯

  梁文道对陈平原的著作曾有过这么一句总结:“陈平原教授的书啊,一般来讲是一个版本比较杂乱状态,有时候,同一些文章会收录在不同的书里面;有时候,同一本书也会有好几个版本。”于我心有戚戚焉。

  即便在2010年北大出版社推出了“陈平原著系列”后,市面上依然可见复旦、北师大、三联版的陈平原新书不断涌现。一个治人文学的教授能这般受到各家出版社的青睐,都想分一杯羹,着实不易

  如此一来,陈固然可以加快著作等身进程,而对读者来说,却要多花一些分析比较鉴别的功夫。同一个书名,换了家出版社,新版和旧版有多大区别?出了一本“新书”,内容果真是全新的吗?

  陈一直以“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洒脱性情温润”自勉,而上述的问题恰恰在随笔著述中最为明显

  于是,听说北大出版社又有一本陈平原新著问世,不由地提高警惕。书名叫做《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春花秋月》,应又是一本随笔集(事后得知是由一些演说稿整理而成)。看看目录呢,都是似曾相识

  还入不入手呢?犹豫再三,一来卜居徐州,手边无书可读;二来,没挡住孔网毛边本的蛊惑,还是下了单。

  书到手,翻看《小引》,果不其然,陈自述:“书中文字,一半以上从未入集;其余的,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老北大的故事》(增订本)、《大学何为》、《大学精神》、《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以及三联书店的《学者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案:陈如此自白,想必也是明白自家的问题)

  其实,那“一半以上从未入集”的文字,也大多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形式广为流传”了。是故对于陈粉来说,非要入手此书,权做纪念吧。

  既然“内容”多已熟稔,看的时候多留意了下“形式”。总结了几条陈平原的的行文习惯,因为集中文字恰选自不同时期,说是“风格”应还有点说服力

  一、喜欢用的词汇:自家、他/她;

  二、喜欢用的句式:复句,联合、偏正兼有。

  三、喜欢自我引用:常常就是“我当时说了一句颇为煽情的话”(页54)、“关于……,我曾有过如此表述”(页150)、“几年前,我写过一篇谈老北大的文章,流传很广”(页213),翻看本书的注释,“参见陈平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难为他还记得那么清楚

  .s.

  两处订讹

  页143注释[3]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迁 江始末》……也只是大致勾勒中大师生奔赴 江的几条路线

  三峡案:缺了两个“澂”字。

  页211行14 上网主要是聊天和“打贴”

  三峡案:”打贴“应为”打帖“。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三):人生的修行——观景有感

  春芽吐露之时,院前槐花随风飘曳,混合泥土芳香,轻轻拍打柔嫩的脸颊。家中小弟乖巧地坐在石桌旁,听我诵诗词:“…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听得他咯咯笑。此时我便在想:连年幼孩童都能从诗中体会欢乐,那这词该是多么令人神往! 而后,遇到朱自清先生曾作的《春》一文,将春景,春人描画得生动形象。那时正处初中的我们还是幼稚少年,对先生笔下画面喜欢不已;时不时幻想着草地上打个滚,转个圈,回忆童年。也幻想春雨花飘落之际,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小巷青石板,聆听飘雨之音。还幻想着待到中年或者老年,能如文中所写般,精神矍铄。于是老师教导我们:蕴含深刻含义美文会令你领悟一样的人生之境。我们深以为然。 那之后,我便视书文为天人之境。我迫切地希望阅读更多美文,渴望过目不忘才能,但我明白这不过是寻常人美好幻想。我们期望熟记文章,便只能多读多记;就像前进路上,试图得到成功,便需付出代价,或时间,或精力;就像人生在世,有舍才有得。 黑幕将至,雨打风摇。老槐树早已没有了纯白的花的果实,只剩下青绿的叶,细劲的枝,在乌云满满之时,傲然挺立。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梅尧臣的惜春之心,恰恰我与其同。不日春已去,还未来得及好好欣赏,便如流沙泻于指间。再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诚斋先生于最美的时光,最美的地点,目睹了最美的荷风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去时,才晓得古语无妄。 时间煮雨,小火慢蒸,不觉已热。世间总有诸多人,只等失去才知其珍贵;却也存在许多人,明得事理珍惜今日,铭记今昔,收藏今朝。 落叶萧萧,花与叶虽入尘土,可枝干仍旧贪心地享受自然之风;轻轻依偎着树干,还能感受到淡淡的五月花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于此中,我读到了刘梦得以不同常人的角度道出了秋日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人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仅仅二十八字,即清晰表达出超常的人生领悟:积极乐观生活态度赋予人生以美娆的姿态,赋予心灵宽广海洋;然而,悲哀消极心态则会拖累前进的步伐,使你滞留于狭隘空间,不暖不舒。 春去春又来。再次捧一书卷,倚于槐树下,品品花香之际,却有了不一般的心境。一载时光逝,部部书卷开,万里佛光珆。读书,一次心灵的历练;读书,一场人生的修行。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四):不一样的读书风景

  在我看来,这本书主要讲两个方面﹕读书和读大学。

  因为是和自己息息相关,所以分外在意。

  很多人都写过关于读书的书,很多人都喜欢谈论读书,也有很多人愿意教人读书。不管怎样,在这个尊重知识创造社会,“读书”就自然而然成为大家讨论话题。有时我会怀疑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真的有用吗?不读书的人活的也不挺好吗?我能够把我的所学应用生活吗?通过读书,我能让我的生活过得更好吗?这些功利想法经常搅乱我的思绪。我想在生活和读书中找到一种平衡,又极度渴望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创造自我的价值。可往往达不到自己要求目标,越是渴望,越是难以做到。好多人跟我说,你不必抱着这么大的心理负担,读书嘛,顺其自然就好,不必急于将所学应用,不能太极端,太功利了。我想这可能也是自己一直不能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的原因

  当然,陈平原老师在书里面也讲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感受还有建议。但是我感觉陈老师把读书和教育结合,侧重讲了如何在教育中倡导读书,这些都是很现实、很直接的观点。目前的高等教育面临诸多诟病,如何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找到高等教育的出路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所以关注现代中国命运,理解过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期待未来能更上一层楼读书人,都应该关注大学的命运。”他这样呼吁。

  书,这么奇妙东西,透过纸背,传递出大量的信息。所以在三流的城市,在闭塞的空间,我竟有幸读到这样的一段话。这样的幸运有多少人错过,有多少人从未遇到?

  这里,陈平原老师还提出来“读大学”这一新概念。他认为,大学是个有血肉、有生命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把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加以反省,而不是盲目接受或拒斥。这样一种柔软细腻放在大学身上格外温情。大学,不是我们眼中冷冰冰的建筑,不是冷漠无语的过客,不是冷语相向的敌人。我们的大学应当是极具人文情怀,温暖又不失底蕴

  “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大鱼领着小鱼不断地游,游着游着,小鱼就变成大鱼,这就是大学。”北大的前校长梅贻琦说道。看今日的大学校园,我们就该共同思索一下这句话,现在还是这样吗?那么我们现在要怎样做呢?我们就会想很多直面的问题,这大概也算是读书带来的好处吧。

  他还谈到关于大学传统延续。在他眼中,大学传统的延续,不是靠校史馆,也不是靠校长演说,而是靠熄灯后学生们躺在床上聊天,或者饭桌上的口耳相传。很形象也很具体,反正我理想中的大学就是这样子的,非常自由亲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必须直面你的精神氛围和文化环境。”读到这里,我很惭愧,因为我确实不曾细心留意过我周围的环境,更没有从这样一个角度思考过。大时代下的自己,似乎变的麻木,冷漠。这难道是一个鲜活生命应有的姿态?

  写的是自己的一些小感受,夹杂对书的理解,混混然汇成一段段话。正如序里说道,“对于人生来说,有些弯路是非走不可的,怎么打预防针也没有用﹔某种意义上,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我现在在走弯路吗?现在的我又怎么会知道呢?以后的事情就全托付给以后吧。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五):大学里遇见对的“风景”

  前天在爸爸办公室突然看到一本书叫《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我瞬间就被标题吸引了。扉页上的信息告诉我这作者是个文学博士,这种名号所蕴含的浪漫促使我翻开这本书。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每平均翻3页就得有一次强烈共鸣。目前最大的共鸣产生在《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这部分,说的是大学校园里最美的风景,是“学养丰厚、有精神、有趣味的老学者”。而“对于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在大学念书,不仅阅读书本,也阅读教师”。

  目前高考录取刚刚开始生活中的话题又开始集中在大学排名、专业排名、就业率、升学率、录取分数线这些领域。我想起自己当年报考大学时,曾经认真地说过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因为能够享用更大更精彩图书馆,阅读经历会更丰富,所以自己很幸运地去到华东地区图书馆第二大的学校。然而四年本科加研究生一年的经历证实,最幸运的是遇到能够成为学生的风景、能被学生阅读的教师。

  我们在校园里的大部分时刻并非只是阅读文本的经历,教师也是我们作为学生阅读的对象。作者在书中质问道,“我们这代教授,是否还能成为学生们茶余饭后审美对象?不知道,反正我有点担心。”最近不断爆出的学术圈的丑闻,除了常见的学术抄袭,还有新鲜爆料但或许已然心照不宣的诱奸或是性交易的丑闻,让人禁不住要感叹“贵圈真乱”。本来教授们作为学生的风景,应该是学生们茶余饭后的审美对象,可现在学生们茶余饭后去审视的,却是教授们的丑闻。

  很庆幸我们在东南大学读书的时候,会经常对教授们进行审美活动。比如王文平老师为人甚是严厉,但她那看似难以忍受的高要求,却鞭策着我们用更加专业的学术态度方法对待学习项目。再比如舒嘉老师言简意赅,对于冷笑话经常没法接茬,但他“冷漠”的风格背后偶尔也有八卦的时刻,他简简单单的几个问题也常常让我们自觉反思究竟把学过的知识都还给了谁。林宏志老师虽然年轻,他对于如何最大化一门课的效用却是用尽了心思去思考和创新,也常常跟我们交流对学习、对未来规划的感悟,更是会为了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沟通,我也会常常感叹幸好大学里遇见了他,才没有更进一步荒废人生。江孝感老师谈及自己的女儿们总是自豪的,这也给了我们学习的榜样。侯合银老师分享的书摘和女儿的生活趣事,为我们打开的不止是学习的窗口,更是阅读父母良苦用心的入口……老师们自身拥有的荣耀,也会让我们好奇是怎样的人生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他们,即使他们不住在校园中,我们学生自己也会自发地聊起他们。

  研究生第一年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老师,相比于在国内的求学经历,对于他们的阅读更多的是在课堂内。对于文献的导读少了,但讨论、质疑多了。这样的讨论和质疑激发出的往往是更深入、更新颖的问题,与教授们的交流也更有针对性。还有的老师,会有自己强烈的生活中的嗜好,比如游戏和足球,因为这种强烈的个人爱好,课堂上的举例则特别深入具体,也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老师本人的性格和喜好(当然啦,喜欢游戏和足球的老师对于我这样的女生来说有点搭不上话的感觉,但我就转向跟他讨论手游了,也是一种策略嘛)。

  一名教师的成功是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这对于普通的教师也是成立的。他们可能没有学术上的创造,但他们面对既成的学术内容,采取的不同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个人风格,对于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不谓深远,这是对“照本宣科”的破坏性创造。

  作为一名学生,除了期望能遇见这些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其实也可以成为教师们的风景。我觉得最好的师生关系是互为风景,但正如书中作者所说,“这些风格各异的“风景”,需要有心人去发掘、去鉴赏、去追怀”。只能说我作为一名学生,在成为风景的路上还得继续努力和摸索。珍惜不多的校园时光吧。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六):【转载】当读书成为风景◎颜浩

  http://bjyouth.ynet.com/3.1/1211/09/7596070.html

  大学生应该如何读书?研究生应该如何做学问?这看上去简单的问题,却并不容易给出答案。尤其在社会和思想转型的大时代中,大学里实用主义观念盛行,读书与治学的风气日益功利,不仅令身处其中的青年学子感到困惑茫然,感同身受的老师们更是心怀忧虑。陈平原教授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便是希望以“一片郁郁葱葱的读书的风景”,书写新时代的“劝学篇”,激发年轻人无功利阅读的兴趣,重新定位人文学科的价值,进而呼唤真正的大学精神的回归。

  《读书的“风景”》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大部分的篇章,是作者在世界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演讲稿。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和教育史研究专家,陈平原先生的“劝学”,不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早已宣之于口,付诸于行动。演讲体例的平易近人,也使得全书不似高头讲章般严肃,更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自身的学识、修养与情怀来影响和感召读者。

  在陈平原先生的笔下,“读书”与“做学问”始终是充满乐趣和富于魅力的活动,这最令后来者心生感慨与羡慕。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先生或是津津乐道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将读书与踏青、行旅一样,视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风景;或是兴致勃勃地介绍与阅读有关的图画和书籍,谈笑风生地评点古今读书人物。甚至封底上那方陈先生自刻的私人藏书印,同样也是雅致而风趣,识者都难免会心一笑。

  在陈平原先生看来,读书与游戏有相通之处,都不能目的性太强,否则很难达到“痛快淋漓、出神入化”的境界。然而,倘若以为陈先生将读书等同于游戏,则完全误解了本书“劝学”的根本目的。在书中几篇面对高校学生的演讲稿中,陈先生一再强调,“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作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的这番劝诫,显然是有感而发,直指校园中浮躁与放纵的学风之弊。

  正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陈平原先生在这本新著中表达的核心观念,是希望“读书”能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而其中蕴含的,是对于当下大学诸多问题的深重忧思。在收录书中的《即将消逝的风景》一文中,陈先生回忆了昔日由王瑶、吴组缃、季镇淮和林庚等学识渊博、风度翩翩的老学者所形成的北大校园风景,并为这道风景的消失感到深深遗憾。而更让陈先生忧虑的是,在实用至上的教育方针的挤压下,大学里人文学的日渐边缘化。人文学所特有的对于价值、历史、精神和自由的认知,不再被认为“有用”而受到了轻视。

  陈先生以“人文学的淡出和社会科学的凸显”,来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格局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并称之为当代中国大学的“关键问题”。在本书关于老北大、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几篇演讲稿中,都不难看出陈先生借追溯和反省历史来探索中国大学发展之路的强烈愿望。

  以此为基础,陈先生一方面呼吁人文学者保持充分的学术自信沉潜于学问,不为流俗所左右;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广泛的阅读纠正教育功利化的弊端,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他因而呼吁年轻人多读文学书,以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和良好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其中尤其应关注与现实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以坚守知识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间情怀。同时陈先生也推崇有闲、有趣以及“爱美的”阅读方式,号召多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散文和戏剧,以养成博雅的品位和保持心灵的温

  以此观之,《读书的“风景”》为大学校园中的读书与治学提供了策略,指明了方向。但陈先生自己认为,这本苦口婆心的“劝学”之作,既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是经济实用的“指南”。他只想做一个引路人,指引有心向学的青年人感受读书的乐趣与境界,领悟大学的真精神。

  确实,那片郁郁葱葱的读书的“风景”始终在那里,能不能深入其中,感受那难以言传的美妙,就全看我们自己了。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七):书里书外皆风景

  文/季剑青

  季剑青,1979年生,北大中文系名师陈平原弟子,现在北京社科院文学所工作。同窗好友对他的评价是:“读书很专业也很有文人情怀。”

  这是一部谈论如何“读书”的书。根据笔者有限的阅读经验,这类书出彩的并不多,没有绝大的眼光和细腻的心得,很容易落入“嚼饭哺人”一流。作者陈平原先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可他也深知其中的陷阱,明白若摆出一副耳提面命的姿态,学生和读者都不会买账,徒然辜负了一番“劝学”的良苦用心。于是,他调整了论述的策略,将本书的内容定位为“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而非着眼于实际功效的药方和指南。

  我们读完全书,便会欣喜地发现作者所言不虚。全书收入大小文章十来篇,大多数都是公开的演讲,文字轻松平易,即便是较接近论文的专题演讲(如谈论清华国学院与西南联大的两篇),也毫无高头讲章的冬烘气息。更重要的是,作者有感而发,所述皆为自家读书治学的甘苦之言,又有很强的针对性,读来甚为亲切有味。这些文章按话题分为“读书”、“大学”、“人文学”三辑,相互间又处处关联照应,因为无论是读“大学”还是治“人文学”,都以“读书”为第一义。平平常常的“读书”二字,实关涉中国教育与学术的未来,兹事体大,这其中透露出作者并不轻松的关切与忧思,也是全书立意所在。

  陈平原先生似乎对“风景”一词情有独钟。书中有三篇文章,直接以“风景”点题。这里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书中自有“风景”在,我们在读书时,当如看风景一般学会领略书中独特的风情与景物;二是读书本身是一道“风景”,读书这一行为本身,读书人的形象,在特定的语境中都可以成为风景,为后人所追怀和叹赏。书中对这两点均有奇妙的阐发,关键在于“风景”这一概念,体现了作者对一种理想的读书态度和境界的理解与追求。

  “风景”首先意味着面对对象的一种审美的、非功利的态度,欣赏山水美景,绝不会想到圈地盖楼之类的俗事,否则就真是“煞风景”了。同样,读书也意在体会书中独特的世界,而不是借读书来求取“黄金屋”或“颜如玉”。读书本身就构成目的,而非手段,作者直言:只有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读书,才称得上“风景”。换言之,只有把书当做“风景”来读,读书才能成为“风景”,贯穿其中正是一种祛除功利的心态。

  其次,“风景”还包含了人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与交流。风景因人而生,没有人的欣赏,风景不过是没有生命的水土木石的堆积。在人的凝视下,风景反过来又洗涤人的精神,开拓人的心胸,正如作者所引用的辛弃疾的词所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读书何尝不是如此。白纸黑字间凝结着历史上人们的情感与思考,等待和召唤一代代读者用心去体贴、把握和开掘。人类最基本的阅读活动,构成了人文学的古老基础。作者反复强调,人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并援引萨义德《回到语文学》一文中的论述,指出人文学应该回到心灵,回到对语言和文辞的关注,正是有见及此。而所谓“尚友古人”,千载之下与前贤进行想象中的对话,悬揣那些已经“消逝的风景”,也正是借助读书才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作为“风景”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纯粹的个人消遣,而是与人类文明的积累与传承息息相关。尽管作者鼓励全凭个人兴趣的读书,甚至也不排斥休闲式的阅读,但在根本上,他是把读书视为一桩严肃的智性与情感的劳动:“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非功利的读书并非完全沉湎于一己之世界中,而是在对世俗潮流的疏离中,获得一种批判性思考的眼光。事实上,大学作为读书的场所,作为读书人的共同体,正应扮演这样的角色。作者之所以对老北大、清华国学研究院和西南联大念兹在兹,不惜浓墨重彩描绘这些老大学的读书“风景”,显然出于强烈的现实关怀。相比之下,今日中国的大学,在全球化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同时也是挤压)下,正在沦落为知识的工厂和贩卖所。

  在忙碌之余,去欣赏和体会书中的风景,每一个个体的读书人如同一株小树,生长和聚合起来便会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于是自己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风景不只是用来观赏,它还可以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改变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日益贫瘠和粗鄙的世界。在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和精神环境危机的今天,这并非一句戏言。

  《读书的“风景”》一书中,有一幅插图是摄于1940年伦敦遭空袭后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照片,瓦砾堆中,三个男子仍在尚未倒下的靠墙的书架旁翻书读书。这张令人感动的照片显示了人类面对灾难时坚韧不屈的意志,而读书就是这种意志的最好表现。这也许称得上是最美的读书“风景”,它同时也是读书对于日常生活、对于文明和未来之重要性的绝佳象征。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八):难得清醒

  读书这件事,说起来是挺孤独的。人和人,天赋才情不可一律,平生遭逢更是有千百万种,由此而熏染出的读书品味几乎不可能雷同。而且这事不像萝卜白菜,只是各有所爱罢了,正如我前面的措辞,我说的是“品味”,言外之意,难免还是暗含着一个高低,不同水准的人相互都有些看不上。就像这年头的豆瓣,常常用“你就读过余秋雨吧?”来嘲讽一个人,虽然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常常忘了自己高中时苦心孤诣向他看齐的岁月。

  但这层意思,或者说这层苦衷,很难说给平常的老百姓听。按我的体会,越是底层里忙得颠三倒四没工夫念多少书的人们,越对读书抱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学校图书馆里打扫清洁的阿姨,每次干完活,都仿佛要经过一次剧烈的精神斗争,才敢蹑手蹑脚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看,而且从来不好意思坐到椅子上来。中国底层老百姓对读书的这种敬畏让我感动,但这种敬畏往往又会被强盛的现代传媒业塑造成一股造神、造星的盲流。就像前年,有人在电视上当着众人的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楚辞》叽里咕噜背一遍,观众便惊呼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读书了;再往前了说,小孩子把《新华字典》捎带上页码倒背如流一类的事,有段时间更是成片地搬上电视,而且必须一一现身说法!

  现在中国的读书环境,就是这般,有些不正常的闹腾。真真假假、神神鬼鬼、谶谶纬纬,都在里头搅拌,好多知识人耐不住寂寞,也在这汤浑水里翻江倒海。君如不信,其问诸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罢。

  所以,陈平原先生愿意在新书里放下身段,围绕着“读书”的里里外外,跟年轻人好好聊上一番,我觉得有点正本清源的意思在。托责编麦子君的福,我也算是做了回不交学费的旁听生。

  以读书而论,陈平原对郑振铎那句“喜欢得弗得了”似乎也喜欢得弗得了。我头一次看到这话,脑袋里就浮现出郑振铎那厚得该有几道圈的眼镜。顶着这眼镜,穿梭在战乱中各大书肆的郑振铎,在我心中多少年来都是个叫人酸楚的背影。但这话,让我会心一笑。书本来就是件可爱的事,读书读不到里头的乐子,于书于人,是两败俱伤。郑振铎吃得下寻书存书的苦,是因为相伴而来的,还有读书藏书的乐。但陈平原紧接着又说,“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这是句实在话。尤其对于初入研究门径的人而言,在材料的征引上晓得有种态度叫“竭泽而渔”(陈垣先生语)是非常必要的。能不能竭,当然不可定论,但取乎法上才能得乎法中,抱着这样的态度踏上治学之路,定是要胜过多少年后博士论文都出成书了却落下个抄袭的把柄要强得多。

  陈平原说“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这是非常清醒的一句话。读书求逍遥,作文求潇洒,往往是文学里的夸饰或者追忆文章中的选择性遗忘,即便是那个以一句“不求甚解”误导了千万后人的陶渊明,一经袁行霈先生笺注,几乎可以确凿下来一辈子读过不知道多少的书。

  这份清醒,在几处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一,金庸被理工科的教授捧上了天,都快成了包治百病的药方。陈平原坦言自己当时几乎听不下去了。不是不喜欢,陈自己还出过一部《千年英雄侠客梦》,只是基于学术的判断,通俗小说终究只是游戏而已。

  其二,谈清华国学院的实绩。王国维教授的课程,实为经史两方面,《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之类都不好算在其中;至于大名鼎鼎的陈寅恪,后来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之类当时更是八字都没一撇。

  其三,鲁迅当初在北大只是讲师,故而校史里将自家历史暗中拔高,言下之意鲁迅尚且只够北大的讲师资格。陈平原说,只是因为当时鲁迅在教育部任职,而教授只能是专职,不能兼任罢了。

  陈平原的这份清醒,在我看来真是非常难得。无论是对北大自家的历史,还是清华近些年炙手可热的神话,甚或是身体康健的金庸先生,该辨正的地方一处处都不容马虎。陈平原在这里真可以算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了。

  郑板桥的那句“难得糊涂”太出名了,但出名了就注定要迎来歧解纷繁的命运。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话成了一些个脱罪的遁辞。容我换一次罢。

  陈平原在今天的环境下写这样一部书,当得起一句“难得的清醒”。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九):书里书外皆风景——读《读书的“风景”》

  《光明日报》2012年8月11日“书评”版

  这是一部谈论如何“读书”的书。根据笔者有限的阅读经验,这类书出彩的并不多,没有绝大的眼光和细腻的心得,很容易落入“嚼饭哺人”一流。作者陈平原先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可他也深知其中的陷阱,明白若摆出一副耳提面命的姿态,学生和读者都不会买账,徒然辜负了一番“劝学”的良苦用心。于是,他调整了论述的策略,将本书的内容定位为“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而非着眼于实际功效的药方和指南。

  我们读完全书,便会欣喜地发现作者所言不虚。全书收入大小文章十来篇,大多数都是公开的演讲,文字轻松平易,即便是较接近论文的专题演讲(如谈论清华国学院与西南联大的两篇),也毫无高头讲章的冬烘气息。更重要的是,作者有感而发,所述皆为自家读书治学的甘苦之言,又有很强的针对性,读来甚为亲切有味。这些文章按话题分为“读书”、“大学”、“人文学”三辑,相互间又处处关联照应,因为无论是读“大学”还是治“人文学”,都以“读书”为第一义。平平常常的“读书”二字,实关涉中国教育与学术的未来,兹事体大,这其中透露出作者并不轻松的关切与忧思,也是全书立意所在。

  陈平原先生似乎对“风景”一词情有独钟。书中有三篇文章,直接以“风景”点题。这里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书中自有“风景”在,我们在读书时,当如看风景一般学会领略书中独特的风情与景物;二是读书本身是一道“风景”,读书这一行为本身,读书人的形象,在特定的语境中都可以成为风景,为后人所追怀和叹赏。书中对这两点均有奇妙的阐发,关键在于“风景”这一概念,体现了作者对一种理想的读书态度和境界的理解与追求。

  “风景”首先意味着面对对象的一种审美的、非功利的态度,欣赏山水美景,绝不会想到圈地盖楼之类的俗事,否则就真是“煞风景”了。同样,读书也意在体会书中独特的世界,而不是借读书来求取“黄金屋”或“颜如玉”。读书本身就构成目的,而非手段,作者直言:只有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读书,才称得上“风景”。换言之,只有把书当作“风景”来读,读书才能成为“风景”,贯穿其中正是一种祛除功利的心态。

  其次,“风景”还包含了人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与交流。风景因人而生,没有人的欣赏,风景不过是没有生命的水土木石的堆积。在人的凝视下,风景反过来又洗涤人的精神,开拓人的心胸,正如作者所引用的辛弃疾的词所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读书何尝不是如此。白纸黑字间凝结着历史上人们的情感与思考,等待和召唤一代代读者用心去体贴、把握和开掘。人类最基本的阅读活动,构成了人文学的古老基础。作者反复强调,人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并援引萨义德《回到语文学》一文中的论述,指出人文学应该回到心灵,回到对语言和文辞的关注,正是有见及此。而所谓“尚友古人”,千载之下与前贤进行想象中的对话,悬揣那些已经“消逝的风景”,也正是借助读书才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作为“风景”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纯粹的个人消遣,而是与人类文明的积累与传承息息相关。尽管作者鼓励全凭个人兴趣的读书,甚至也不排斥休闲式的阅读,但在根本上,他是把读书视为一桩严肃的智性与情感的劳动:“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非功利的读书并非完全沉湎于一己之世界中,而是在对世俗潮流的疏离中,获得一种批判性思考的眼光。事实上,大学作为读书的场所,作为读书人的共同体,正应扮演这样的角色。作者之所以对老北大、清华国学研究院和西南联大念兹在兹,不惜浓墨重彩描绘这些老大学的读书“风景”,显然出于强烈的现实关怀。相比之下,今日中国的大学,在全球化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同时也是挤压)下,正在沦落为知识的工厂和贩卖所。

  在忙碌之余,去欣赏和体会书中的风景,每一个个体的读书人如同一株小树,生长和聚合起来便会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于是自己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风景不只是用来观赏,它还可以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改变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日益贫瘠和粗鄙的世界。在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和精神环境危机的今天,这并非一句戏言。

  《读书的“风景”》一书中,有一幅插图是摄于1940年伦敦遭空袭后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照片,瓦砾堆中,三个男子仍在尚未倒下的靠墙的书架旁翻书读书。这张令人感动的照片显示了人类面对灾难时坚韧不屈的意志,而读书就是这种意志的最好表现。这也许称得上是最美的读书“风景”,它同时也是读书对于日常生活、对于文明和未来之重要性的绝佳象征。(季剑青)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十):重思“大学”

  http://gcontent.oeeee.com/4/50/450011d1b0f8032c/Blog/df2/03ae09.html

  版名:推荐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9-09 作者:谭熹琳

  书名叫《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而细读内容却发现并没有诸如大学掌故、流传段子之类谐趣内容,这本多由演讲集组成的关于“大学”的作品,作者以轻松的演讲集形式分享了为学、读书、大学教育与发展等诸多看似严肃的话题。

  “大学”的理想化论述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和落差有关,高等教育发展几经波折,大众印象里也不无拔高过往的误读。陈平原此书中,围绕着“大学”的话题,读书、发展、改革,并无宏大口号与量化实证,仅仅以自己从学从教所见之“大学叙事”、游走海内外诸多大学之感悟罗列分享:“读书”如何作为一道风景?(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借力于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大学”论述的点点滴滴很容易成为热门话题,在这些平台上,对于“大学”的评论或批判来得直白,或感慨今日之大学校园再无大师,或感慨于大学精神之沦落,140字简明扼要的抒情无从讨论起深层原因,而一时口舌之快后也就将此等宏大命题抛诸脑后。

  而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大学不仅仅是求学与工作的载体,读书亦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读书”。作者以文学入手研究中国,在此书中探讨读书之境界,“求知”不忘“兴致”,才是读书之精髓所在。一篇文章提到“读书”与“老教授”于大学的作用,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作者先后进入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研习中国文学,并成为北大首批文学博士,可以说“读书”是贯穿作者求学与治学生涯最重要的途径。作者求学的年代,高等教育始复兴,老教授不必63岁退休,而作者也受惠于尚未建立严格的博士培养制度,博士生涯在与导师王瑶的一对一漫谈与烟斗“熏陶”受教。因此,作者数次描绘“从夫子游”的画面,在他看来,不仅为求知而读书,读书“本身也是很美的生活态度”。

  得益于早年宽容的制度,烟斗下熏陶出来的文学博士也只能感慨越来越制度化的大学培养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不仅教授难得跟学生对谈,甚至校园里也少见老教授,大学“缺少风景”就是今日高等教育之遗憾。

  作者所关注的“大学叙事”中,有关于大学的史料亦是有趣的部分,在《永远的“笳吹弦诵”中》,作者还原了“西南联大”的大学论述如何被特定的人、事和环境塑造。作者通过认为,教授治校、管理风格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熔炼成“弦歌不辍”的精神固然让人赞叹,“联大”内迁途中有意识地记录与创作,除了用于激励人心外,也占尽时下所谓传播手段之先机。相比起来已成“神话”的联大叙事,作者同时感慨,其他大学的内迁路程亦艰难坎坷,但却没有“联大”那般传诵后人的响亮名头。(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读书”对于普罗大众或许只是闲暇之余的雅趣,在资讯发达的年代,网络、智能手机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坐下来静静翻书要来得便利,甚至所付出的成本也要低廉许多。而作者一直身处于大学环境下从心学问,以自身亲历作为衡量“读书”状态变化的时间轴,“读书”曾经带给人改变命运的机遇,也可以是消磨时间闲暇雅趣。在《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一文中,作者谈到科技发展对阅读传统的冲击,这篇十多年前的演讲,如若放在今日,又可考虑到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等更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与阅读习惯的冲击,相比网络初兴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多年前,作者在演讲中就担忧,现代人坐拥电子版《十三经注疏》、《全唐诗》等典籍,却很难做到与古人一般皓首穷经的思考、理解与发挥创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自由表达与业余写作的便利,但却成为人文学的“双刃剑”:古人著述往往耗费数十年琢磨,彼时依托网络,半小时即可“名扬天下”。十余年前的担忧放至今日语境之下仍然有效,丰富资讯的“干扰”与诱惑对于人文学是不是好事?科技对于“读书”与阅读的冲击,仍可窥豹一斑。时至今日,手机app浏览新闻或者阅读器,而作为庞大的看不见的网络的个体终端,“你别无选择”。

  “人文学”的命运是作者始终关注的另一个话题,作者亦“不平则鸣”。人文学经历八十年代的理想与幻灭之后,社会科学在九十年代以经世致用而“抬头”,近年来更有经济学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势,陈平原有感于不少人文学者不甘静坐冷板凳,将研究向“有用”靠拢。而纵观全书,作者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身所处的人文学,在更深层次里所折射的乃是中国的大学与高等教育如何衡量价值的话题:与人文学的价值难以短期而量化体现之外,中国高等教育所呼吁的“大学精神”、“传统”亦难以用运动式投入产出相应的“成果”,亦难以量化表现,才会屡屡落入“有用”与“无用”之辩。

  于作者而言,“大学”并非是精神家园的想象,不仅是自己从学游历的缩影,亦是入手研究的课题,更是旁观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落脚点。人文学“有用”与“无用”这类辩论,无法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大学的高度,而在现实中人文学学者或学生却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与尴尬,现实冲突带给人文学学者的,包括学生的影响毋庸置疑,这更像是人文学命运的写照:在量化考核与门第分明的学术制度下,有几人能够成功突围,悲壮地坚守自我?

  □谭熹琳(媒体人,广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