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的读后感10篇

2018-09-14 04:2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的读后感10篇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是一本由(日)中村雪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5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一):使用度测评:京都三六五日

  随意随性内容,相关的有趣图片

  用一点点记录京都的每个时候时令?)的事。

  如果要比较的话,我应该会把它和诸多豆瓣用户写作或者微博写作的那些做比较。

  浮躁这个应该是国内还当前的热词,那么豆瓣用户写的,这个会更加的明显,《世界都是属于瘦子的》便是如此。将许多热门话题或者事物堆砌到一块。又或者飞机叔的《香蕉哲学》。

  反而,一些日本写做的散文或者小段子很有趣。

  闲情雅致溢于言表

  不过,总归,这一类的书,我看起来总还是觉得太寡淡了。

  也是是因为,我也太浮躁了吧。

  阅读时间:三个小时厕所书,你懂的)

  阅读亮点:很私人喜好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二):如此耽溺地恋物,真让人心愉快

  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心情非常好。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容易让人感动

  市上图文并茂绘本很多,也看过很多,喜欢不在少数,但这一本有自己特别之处。首先,这是一本365天一天都不落的日记,每天一小段话,配一张照片或是一幅手绘,也有些日子只有文字,这样读的时候,心情可以随她一起,安静地度过整整一年的时光。然后,每一天的主题都是集中的,都关于“物”,也就是所谓“杂货”,今天吃了一个好吃点心,明天观赏樱花的雨,有时候是古朴漂亮容器,有时候又是参加了一个有趣的民俗活动,这样一天天地记下来,让人觉得生活真是丰富。第三,这是一本不离开居住城市的记录,全部内容就是在京都,京都的风,京都的咖啡店,京都的节庆,京都的美食,美丽的记忆不一定在旅行中,就在家中也能每天变化万千。第四,素雅封面精致的排版,日记本似的横格页面,也都显得别致

  所有特别的东西,都有它的美好之处。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本关于美好事物的书呢。读书的时候,让我想起《枕草子》,这真是件有意思的事。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三):171010 观察细微魔力,中村雪,京都三六五日

  连着看了两本类似手账的图文读物,这本更贴近手账这个概念,每日一小篇生活琐见,配上相应的照片或者手绘。

  从开篇就是一连串的对铁窗近乎恋物癖般的热爱这种生活各处可见的平凡的东西,以一种收集的名义汇总在一起,便从普通成为了情操

  想起大学期间也总是有如此这般莫名其妙想法和收集癖,包括塑料包装等各种可见的觉得美好的小物,并在某次搬家整理时不可思议的记录并舍弃。

  不禁在想断舍离是一种告别过去,迎接新生同时也舍弃了过往的小确幸吧。

  的确对于生活的热爱并没有过往那种,突如其来的被幸福感袭击,那种兜兜兜不住的总感觉有什么的幸福感,出现频率越来越少,填充的却是各种脑补、想象规划、负能量

  我也尝试用着简单的memo工具记录每天的讯息,陆陆续续快两个月,偶尔会忘记,但偶尔读书时或者有灵感时会突然记起。想用习惯来战胜拖延,目标定低,慢慢侵入,提高出现灵感的频率,保持阅读,偶尔远离电子产品,观察周围。

  当观察起周围的琐事,比如暴雨中的brt站,公交车逆风迎着暴雨,雨水打在车头上,在力的作用下往周遭洒出一片像保护罩的雨弧,让我有种看宫崎骏动漫暖意,在湿冷包裹住的身体里,生出一颗免疫菌子。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四):它就是一盘大萝卜

  作者细腻和精致,着实让我羡慕和佩服。365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心情、每一天都有不同发现,把这些心情和发现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还颇费心思的配饰上图片。说实话,这样的情形恐怕只有日本人能做得到。而且,“生活杂货历”这样的名称,恐怕也只有日本人才发明得出来。日本人让人佩服的除了精致和细腻之外,那种敝帚自珍的自我坚持劲更是让人自愧不如。在日本人的眼里,事情永远没有渺小、也永远没有平凡。所以,即使在我们许多中国人看来有些无聊、无趣的事情,日本人也能把它做得有模有样、趣味横生。

  在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老是不自觉地蹦出赵丽蓉的那句经典台词,当巩汉林问道“它为什么那么脆”时,老太太干脆地答道“它就是一盘大萝卜”。同工异曲,这本“生活杂货历”,其实就是作者个人的小情趣。从图片到文字、从文字到图片都无不清晰地显示出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所谓个人情趣,一定具有独特个性的生活情趣。要想让这种作者的“个体性”来感动读者的“普遍性”,应该有点难度吧。不过,还是要说,一日情趣不难,两日情趣也不难,但能够把这种小情趣365日地日日搞下去,就不得不说有点意思了。或许,它起码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相比,我相信读者会对后者更“感冒”吧。

  曾经有多少回,我也试着写写日记,写写生活琐细,写写人生体悟。为了写日记,甚至是刻意去买个崭新的漂亮的本本,还甚至是因为字迹不够漂亮、页面不够舒服等等主观原因撕了抄、抄了撕地折腾几遍……然而,最后多是无疾而终了。我甚至没有一本写得玩玩满满的日记本,尽管我写时很起劲也很用心,尽管每次我都发誓要坚持下去。一次次地半途而废后,我发现:其实,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无需记忆,我的人生中也没有那么多的感悟让我写了撕、撕了抄,还是懒散地生活着吧,这样比较惬意、比较舒服。看,这就我的生活态度。态度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自己舒服就好。或者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五):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我想,在读一本书之前,还是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的好。例如,这本《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因为封面的京都二字,因为书的宣传语中,强调了作者是个擅于画插画的人。于是我想像着,作者会以或简洁明快、或细致优雅的插画来配上动人感性的文字,把她散发着浓浓和味的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一一展现。然而,想象终究不是现实,此书按日期编排,基本是作者漫步于京都的小见闻、小想法、小感慨,再配上一幅幅小照片,俨然是一副小女子的私家日记的小模样

  虽然书与我的期待大相径庭,无法借助它来丰富我对京都的想象,但还不至于让我太失望,因为,书的形式让我想起了我很久以前的剪贴薄:那时,有大把的时间来写下一些或真诚矫情文学,并仔细地为这些文字配上一些我认为相关的图片(图片大多来源杂志报纸,偶然也会手绘)。而现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弄那些了。如今,这样一本书拿在手上,竟让已消失了的岁月轻而易举地再现眼前。书中那些小小的短文,细致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小片段,每一天都有一个新发现,每一天都有一个小感动,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却让人感觉到这位有心的小女生活中满溢着的自得其乐的惬意。常常地,我会媒体上看到、听到有人说起“创业”二字,起初,我有些感动,“创业”的人总是经历了一些磨难,总是在磨难中坚持,以惊人毅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听起来颇励志,然而,听多了之后,却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此类的励志故事最终的结尾都“赚到了多少多少钱”。钱的多少成了全民幸福生活或者成功人生的衡量标尺。但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切实际是的,生活确实离不开钱,尤其在这个工资原地稍息,物价却以百米冲刺速度飞奔的时代。但是,如果是因为时代的关系,让自己一心扑在钱上,我觉得是不合算的事情。不如,在追逐丰富物质生活的过程中,稍稍放慢一下脚步,像作者一样,看一看周围的风景吧,也许只是几个有着仿古花型的铁窗,也许只是几只游弋在别致小碗里的金鱼,也许只是一款可口的小点心,也许只是路边一丛盛开的紫阳花,用心品味它们,我们会发现,原来幸福真的是可以慢慢地收集的。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六):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是无可替代的一天

  关于解读和记录日本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日本人的生活习性民族宗教信仰的阅读有很多种,《京都三六五日》算是一个,但是它却当属其中很特别的一种。那就是它是日记体式的写作,涵盖了一年中365个日复一日琐碎生活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个书名还饶有兴趣地做了很多版本猜测,“生活杂货”,这四个字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一些必不可少却时常被我们忽视的物件,想起我喜欢作家阎连科笔下那些被喧嚣都市丢弃的农具……“生活杂货历”呢,是它们的完全经历吗?它们会有怎样的经历,我非常好奇。信手读来,我哑然失笑了。原来是我想复杂了。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它仅仅是一位有心人,用心记录下来的生活日记,从元月一日开始,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可以说它实实在在而且一丝不苟地包含了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这一点完全证明了日本人品性中的坚持并非我们普通认知中的坚持。

  还有一点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放眼世界,现代人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优越的同时,绝对没有放弃不断抱怨我们每天都沉于一种日复一日缺少新意的生活,而本书的作者却非常可贵地以他诗歌一样的浪漫情怀完美的记录,非常笃定地昭告天下:“一年中的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是无可替代的一天”。

  是的,就像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一年中的每一个寻常的日子也都可以成为无可替代的一天,你看他逛古董店、购置旧物带给自己的意外喜悦吧,看一只用过了15年的柳编托盘总是支持精神奕奕地度过早晨时光的些微感动,看朋友放在他掌心可爱的3颗花生,看他在等待外带的寿司做好那段不赖的时光……说实话,这些微乎其微的生活琐事的记录,组成了整个一本《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可以说他一年的365天中,没有哪一天是轰轰烈烈的,但是作者对于生活和对生活中任何一天都投入深情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另外书中恬淡温婉的文字再配上精美的图片或粗犷简洁而耐人寻味的简笔画,实在是令人忍俊不住要仔细品咂一番。

  这是一个善于发现寻常日子里简单的快乐,并心甘情愿地陶醉于这些小小的幸福所组成的生活的智者,他不仅陶然地安享其中,还乐得与读者分享,真是可贵。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七):京都生活微博录

  到《京都三六五日》之时,我正闹肠胃炎而节食中,翻看后的第一感觉便是饥饿淋漓,恨不得长了双翼,飞扑京都的咖啡店,点上一杯手磨咖啡,再要一份可口的小点心,以慰劳我那憔悴的胃。

  很细碎的一本书。作者中村雪,日本的插画家,杂货达人,以她独特的眼光将京都一年四季变化中的各种细微的小物品、小景致拍摄下来,并配上优美简短的文字,于是构成这样一本书。

  在克服了饥饿感后,忍不住还是生出一种思念思念彼时在东莞的日子。那时过得也如此的悠闲,厌烦了在家中的独处,便驱车到咖啡店泡上几个小时,看书、写字、喝咖啡、会友,日子非常的闲暇;也会关注花丛中冒出的一只小猫,看着它淘气而好奇的圆眼,而忍不住会心一笑;还会时不时的到图书馆冒个泡,借捧一叠书回来……但是,不知从何开始,家庭工作似乎成为我关注的全部焦点,而搬迁到广州后,看着外面的炎炎夏日,更是实在连走一步的兴趣也没有了。有多久没有去咖啡店消磨时间了呢?有多久没有四处看看,我喜欢的小动物们了呢?有多久没有想过,就这样沿着弯弯的巷子漫无目的的行走了呢?

  心灵焦虑蒙上了一层灰,内心洁净和喜悦似乎不复存在,对孩子的关注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对事业追求让人忘记细微的幸福。而现在,在这个身体最虚弱的时候,这些陌生熟悉的感觉,在阅读中便一点一点的回到自己的心中。

  喜欢作者拍的铁窗,锈迹斑斑的,带着时光倒流的味道的铁窗,以各自独特的纹理,安静的带给那个城市一种古朴的感觉;也喜欢作者骑着单车四处寻找独特的咖啡店,冰凉的玻璃杯里盛满了小小的惊喜;喜欢书中好吃的点心,总是如此精致、用心、可口,一口便让人的心灵都充满了甜蜜;喜欢书中所有特别的、相当有味道的杂货,甚至连一个个木夹子,都富有历史;我还喜欢作者的文字,每一日,都只有一百多字,再配上精美的图片,似乎只够发一篇微博的字量,简简单单,但却扣人心弦

  在阅读完后,我开始向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寻找独特杂货的行程。在仰望天空时,也更沉醉在湛蓝的色彩里。出门时,开始时不时的留心起周围,各种不经意却待人发掘的小确幸。

  很想,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如此特殊的小确幸,也可以撰写这样一份属于自己的杂货微博录。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八):要有质地的生活

  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微微的失望,翻了一下,觉得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怎么也应该有送一枚书签或明信片,顺手一捋,宽宽的腰封倒是下来了,可以当书签,上面印着淡雅的怀纸包。怀纸是古时候贵族揣在衣襟中的高档物事,可以用来夹东西,纸质颇好,有时候还能客串钱包,但随着修身西装的大行其道,和服也渐而式微,与之配套的怀纸也不常见了,让我这平安风的忠实拥趸很是难以释怀。为了平息走狗愤青们的口水,我得说,不论繁雅的公家风还是平实的武家风里面很多的好东西都是来自我天朝的。当然咯,由于我们现在抢救性的保护,导致他们基本上……都失传了。

  我向往中村雪的这种生活并非仅仅因为富足或者说充裕的经济条件。中国的有钱人不少了,这里我们不去探讨其财富由来的合法性原罪等等问题。我最好奇的是,这些富人们,在基本的口腹之欲得以满足后接下来会怎么办,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富人们会自觉的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直到做好事不留名没事捐个一百万给红十字会当整理钱包。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是无论银行户头上的数字怎样增长,富人们始终是富而不贵,他们若是看了此书,会认为作者是个精神病是个败家子,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有把所有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官员的结交,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奢侈品(包括夜总会的小姐们)那么这个人就配不上他们的圈子,中村雪这样的行为就是小资加装13,所以,这本书,很难在富人的阶层中有市场,因为他们,不会懂得原来人与人之间需要有差异,而有些东西,不是别人代买就能够做到的。那种寻找途中能发掘的乐趣,在一直追寻这自己心念不忘之物的执著(作者喜欢铁窗,尤其是昭和三四十年左右的)。其他的表现,开上一间小店,一个月只营业一天(在国人看来就是头脑不好啊),搜求各种各样的装饰物,专门来买一组小柜子贮藏线绳,以及走访各地品尝美味的和果子。你还真不要觉得谁都能写,方寸之间的图片与微博体的字数里面都浓缩了一种绝不为生活所奴役的充实感。不是忙就叫充实,有的人一辈子都忙的像磨盘,到头来“几十年如一日”只是对他最一针见血的嘲讽。人异于低等动物在于生活的追求,无心于此的人是怎么也体味不到其中的快乐的。这种“执迷不悟”与其说是一种情感,倒不如归结为对生活质地的要求。是的,生活有“质地”,不是仅布料才有。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九):慢生活

  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午后,选了一张怀旧的专辑,然后拿起这本书来读,让自己的心在这样的高温里冷却下来。其实这样的书是不适于阅读的,而是用来体会和感受的,感受这样的一种“慢生活”

  与其说这是本“书”,我觉得更适合称它为“生活日记”,非常琐碎,非常随性,每日用一到两句话,配以照片或图画,简单又清晰地记录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生活。能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落地坚持记录本身就属不易,还能把每一天都过得这么精致,这样的生活情趣太难得。

  拿着这本书,想起以前经常阅读的一本杂志《O2》,都是这样的淡雅,简约,即不讲故事,也不说八卦,只是安安静静地叙述,关于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这样的书和杂志,其实是在传达一种生活模式,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静下来,去思考去感受每天生活里这些熟悉的东西。

  从点心到茶具,从花朵到手信,从咖啡到文具,从梅酒到邮箱,从庭院到寺庙,从二手书到美术馆,从樱花祭到古董店……就是这些生活里最平凡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在作者的笔下,在她的镜头里,都显得那么活泼而美好。其实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每个人面对生活时候的心态。

  日本人有一种奇怪的执念,这大概就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看《寿司之神》的时候种感觉尤为强烈,读到这本书再次有这种感受。不管对于工作,还是对于生活,他们都有一种自己的执着,一种不被外界影响的对自我信念的坚持。我想,这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吧。

  日本人的这种执念,还体现在对樱花的热爱上,从二月到三月,处处都逃不开“樱花”这两个字,这本书里也是如此。想起之前看的那个纪录片,特地到尼泊尔的山区,到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去探寻日本樱花的起源。突然想到,我是不是可以给这种执念取个名字,就叫——“樱花精神”。

  除了樱花,还有书中最开始作者说自己迷恋铁窗,我觉得她对于文具和文具店似乎也有着一种特别的偏好,几乎每个月的文字里都有关于文具的,这样的一种童心未泯让我感觉十分亲切有爱。

  在什么样的城市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这是一本只属于京都的书。很喜欢书中的那些小图片,清淡雅致,散发着浓浓的京都味道。如果书中的这些文字能用手写的字体,那就更加完美了。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读后感(十):《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有心之人,生活旅行两不误

  作为一本书,它很有画的那份心醉;作为一幅幅画,它很有书的那份神韵。在动静结合,书画兼备的《京都三六五日生活杂货历》中,我们读者可以收获着的不仅仅是一份份对于京都风景的认知,我们读者更可以领略到的是美景背后的那份心的触动。

  实不相瞒,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读到的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看似随意,却是有意;看似简单,却是深刻;看似点滴,却是积累。这便是全书在展示京东风情的过程中却时刻渗透于内的那份需要用心去感觉的某种领悟。

  书的封面之上除了书名之外,赫然入目的话语很是引人关注: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无疑,出版此书的作者收获并且珍藏下了来自于他内心深底关于生活和旅行的融合。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就是那么地美妙。一颗怀着无处都会产生感觉的心注定可以收获到他人所无法领略的精彩。而本书的作者便是将这些点点滴滴,深深浅浅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根据意念三百六十五天的顺序记录了下来。虽然我并没有去过京东,但是跟随着这本杂货历的勾勒,我也在不知不觉中聆听到了来自于这座历史悠久的京东给予人们的美好记录.。这本书尽管本身不是厚,但是却是以一种超级全方位,多立体感的方位展现着来自于京东的风情世故。很是佩服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哪怕就是细小到那些比比皆是的窗上的铁窗,我们读者都可以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观赏到那一幅幅截然不同的美妙风景。旅行之路由此开始,拥抱爱旅的情怀,我们一同感知寻常之下蕴藏的美丽。在随后行文之中,作者就是于平淡之处找寻美景,细致之处发掘神奇,热情之下怀抱欣赏的心境走入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情趣,日日有不同,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的京东旅途。

  身为一名读者,我觉得本书有两个地方的看点。一个是表象的京都生活杂货景致记录。通过书中文字和照片图像的展示,读者很是可以由此建立一个对于京都的认识印象。原来京都的景致是这样的啊!感叹的同时,更是一种收获心绪的时刻。因为里面掩藏着的是无穷无尽的生活之美。令人无比不感叹这样一个美丽的京都之城。与此同时,本书另外一个看点则是蕴藏其后的深处用意。那就是告知着书外的读者该如何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只要你有心,随处都是风景,随处都是美丽,随处都是可以收获的处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