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魔昼读后感10篇

2018-09-15 03:5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昼读后感10篇

  《魔昼》是一本由(美)卡伦·汤普森·沃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凤凰阿歇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魔昼》读后感(一):安静的看着世界走向末日

  人类很惧怕世界末日,可能是因为怕死也可能是因为怕改变现状,所以千禧年前后大家就已经亢奋讨论期待过,今年又是玛雅文化记录下一个记录年的结束,有学者说下一个记录年即将来临有学者说没有看到后面的记录,所以所有科学家们都在疯狂讨论2012年结束后会发生什么,是两极颠倒彗星撞击地球还是其他,总之,大家还是像对待千禧年一样期待着什么的发生,也许是好也许是不好,总之,发生了就会让人觉得兴奋而且值得纪念

  作者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所以经常幻想遇到灾难会做什么样的反应,但她写出的这本书着实吓了我一跳。我们经常幻想的世界末日或者说灾难会像电影2012中展现的那样,应该是个毁灭性的一刻,人们可以有足够时间去尖叫去跑但没有时间思考。而这本书给我们的世界末日是一个安静的过程,地球转动越来越慢了,知道这一切的发生却无法改变什么,我们要如何反应的,故事里的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过正常的生活,有宗教追求的会聚在一起等待上帝回归。。。。但这所有看似没有变化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多的变化,因为周围的人变了,大家就像煮在水里的青蛙努力适应着这一切,却说不清道不明的有一种莫名情绪。而主人公是一个处在青春成长中的半个成人,安静得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反应,茫然的面对自己的青春和这个世界。这本书记录了世界的变化也记录了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一句我们在这里,引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更多想象

  《魔昼》读后感(二):如果这一天来临

  《魔昼》被称为一书继《2012》之后最震撼人心精彩绝伦的末世故事。小说把这种大灾难与少年的成长联系在一起,想想个人成长的环境竟然是这样的,这是这本书最特别地方。比其他的手法先进了许多,原来大灾难总是要出现英雄,可是这次没有了,是现实中的平凡人,在灾难面前任何人都出现了恐惧无奈、以及慢慢出现的坚强,这些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围绕这个话题,作者以超级的想象力描写了这样的故事,精彩剧情让你一时间难以忘却。

  一个女孩朱莉亚从自己的角度描写了地球出现的种种异象。正如书中写到的女孩朱莉亚正经历着不太如意的青春期,没什么朋友,常被同学欺负。一天清晨,朱莉亚刚起床,便和整个世界一起震惊地发现,一天不止24小时了,而是延长了十几分钟,并且日益延长。日夜无常,世界陷入恐慌……朱莉亚与家人也和天上的飞鸟大洋中的鲸鱼一样,一夕之间命运未卜。所有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因此要收到诸多影响

  这个小女孩蛇鞭遭受了不少小的不开心和不痛快,现在时间又发生改变了,她怎么办呢?小女孩的生活与生命都出现了巨变人世间复杂人性的复杂被描写的很充分,更在这种大灾难的背景下被更夸张的放大,看看这是怎样的生活空间境遇

  一种人在世的感受被作者完全的描写出来了,一般性的事件人性内在很难得以展现,可是在如此灾难的面前,人性所有的部分都得到了展现,每个人为了适应这个巨变,采取了不一样的手段,各种异乎寻常事情不断在上演,魔咒在上演,但是能够让人驱散恐惧的唯有爱,用爱化解这一切,用爱来减弱魔咒带来的恐惧。青春也许并不那么美好,但是只有有爱的存在,一切的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我们学会了用一种感恩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一切变化,即使面对魔咒也是如此。

  看完小说,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真的一天的时间不是24小时,变成更长的时间,我们如何应对呢?其实魔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的心态,这些最为重要的。积极的面对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魔昼》读后感(三):当一夜变成一日

  我曾经为一个很蛋疼的问题纠结不已,比如,现在是晚上时间10点15分,我可能晃着晃着就到了12点,然后磨蹭着磨蹭着,又得到明天才能睡觉。可是,同样的时间,如果发生在白天,那就不一样了。早晨的六点到中午十二点,觉得时间过的很是漫长,能做好多事情。晚上的六点到十二点,一晃就过去了。同样的时间长度,因为日与夜的相异,就在一个女屌丝的心中产生了很多该有不该有的疑问。于是,我曾经想过,要是一直是白天多好。我要做的事情那么多——该死的拖延症啊。

  这部小说让我明白,如果大白天变多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白天变多了,人会焦虑暴躁,紫外线会变得更加强烈。因为人的的身体机制会遵循着自然潮汐日夜的交替,人会没精神会走神,交通意外的发生就更加多了。如果一天不是24个小时,人类要用多久才能适应新的生物钟?作者的确富有想象力,可是,你仔细想一想,这些真的就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当这个地球的负荷越来越严重时候,什么样的想象,似乎都合情合理——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距离2012年12月21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时候读这本小说,有点魔幻感觉。前几日听说,有大师预言传说中的“末日”地球将迎来极昼极夜。我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是我却相信自然。自然的很多东西,是可以违拗,但是绝非无代价的违拗。

  从茱莉亚的12岁到23岁,地球转动速度渐渐变慢,经过了十多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故事的主人公告诉我们,他们还在。这个世界不管变成了什么样,人类还是坚强的活着,以二十四小时为一天的活着。因为人们不知道遵循了自然会怎么样,人类已经习惯自己的习惯,从来都没有听过自然在说什么。她走过了孤独的青春期,她的故事似乎乏善可陈,但是就像这个地球,什么不是孤独的?什么又是可以被理解的?茱莉亚说,苦难来源是个谜,未来也是一个谜。或许,这个地球真的有天会变成这样也说不定

  2012会怎么样,还是会和从前一样,但是我却相信,一切悄悄改变的,正是以润物细无声姿态缓慢的变化着。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人类有人类的习惯。不可能强迫自然更改法则,但是也绝无可能劝说固执的人类。

  不过,一切都会有个结果,不是吗?

  《魔昼》读后感(四):假如明天不再按时来临

  《乱世佳人》之所以成为经典,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那个开放式的感觉非常励志的结尾。当斯佳丽兜兜转转一大圈之后终于明白自己是真正爱着白瑞德的时候,白瑞德已不再相信她。于是白瑞德离开斯佳丽,返回老家去了。被遗弃的斯佳丽孤独地站在院子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于是斯佳丽决定守候着她的土地重新开拓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那句经典的台词就是这么说的: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可是,假如明天不再按时来临呢?

  这种假设可以无限发散地想像下去,当定格在“地球自转越来越慢,于是每一天越来越长,是原本的24小时的2倍、3倍,甚至更多”的时候,明天,无数人心中满怀憧憬的明天,将不会准时来临!那么在那种情境下,人们将会怎么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你怀着好奇之心想知道某一种想象的结果,那么就来看看美国的女作家卡伦汤普森是怎么把这个想象下去的故事写成她的第一本小说《魔昼》的吧。

  11岁少女朱莉亚用自己的视角思维记下了当地球因无法查明的原因(其实作者在书中还是归结为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自转的速度变慢之后的生活和感情。每一天时间长度不再是24小时,而是在很短的阶段内就变成了一天有60个小时。白天和黑夜间隔的长度越来越长,于是对人类、动物植物等等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卡伦汤普森并没有把这个故事写成科幻小说,而且另辟蹊径,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朱莉亚的生活切入,写了在巨大的无法预知的自然之力之下,人类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可是由于人性的复杂,在乱世之下,又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各种状况。朱莉亚的父亲出轨了,他和住在隔壁的钢琴老师偷情,却不知已经被女儿朱莉亚发现;朱莉亚的好朋友莫名其妙地和她疏远,最后两人形陌路;朱莉亚一直暗恋男孩,在纷乱学校生活中,终于主动和她搭讪,然后这对少男少女有过一段甜蜜初恋恋情但却是那么悲伤的结局……所以这本虽然仿佛像是软科幻小说,其实更多是青春小说呢。

  即使明天不再准时来临,少女朱莉亚还是永远内心存着希望:明天总会来临……

  《魔昼》读后感(五):现代社会的“灾难意识

  后现代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思潮,因为其无中心意识和多元的价值取向,现今并没有形成精准定义。不过,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现代文明怀疑,是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涌现的源动力。“灾难意识”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议题,是对现代社会过度攫取自然资源的再思考。在现代科技与自然力量的对抗已越来越不可调和的二十一世纪,在见识地震火灾海啸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之后,很多人都对科学持着悲观态度

  在末日预言等盛嚣尘上的今天,《魔昼》(译文出版社2012年8月)正是现代社会的“灾难意识”的又一次体现。该书虚构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巨大灾难: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减弱,每天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习惯了24小时的人类不得不开始面临极度紊乱的生活,而缓缓逼近、却不知何年何月的末世,则不断强化着这个故事的张力

  作者卡伦·汤普森·沃克对科学的无奈感弥漫了整部小说。在描述了动物成群死亡、疾病面积暴发等现象之后,作者往往也再强调即使科学理论无法解释它们。当大部分都是无神论者的我们,突然有一天需要面对科学无法解释的事实,何尝不会成为一种恐慌?

  纳博科夫评价卡夫卡的《变形记》时写道:“时代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一直扩展到了他的生理机能。”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异化作用,是那个时代文学家们的焦点。如今的作家们则在坚持追问人的终极价值外,也因为自身所导致的生存危机,开始探讨现代科技环境对于整个社会的异化作用。

  不过,外在层面的讨论归根到底还是会回到内在层面上去。《魔昼》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它所设定的故事背景,但深刻真实情感,仍然是打动人心的最终力量。因为在大灾难面前,正是最能瞥见人性光辉时刻女主人公茱莉亚与男孩儿塞斯的初恋、与爷爷的祖孙情,还有与朋友、老师、亲人等等,这些略带悲伤的故事,都是作者精心布置温暖人心的细节,都饱含着人类最真实的情感。

  与大部分的处女相同,该书有着明显的个人色彩。作者在少女时代的经历,是这部讲述“青春”的小说的主要素材。作者本人也将年少时代视为“奇迹时代”,她认为“人们在那个时期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蜕变,时间平静流逝,却深刻地影响了人生的走向。”如此重视青春的作家,在她用《魔昼》回望那些曾经的“碎碎念”时,也的确有了她精辟见解独到体会

  《魔昼》读后感(六):披着科幻外衣的青春故事

  如果有一天,地球人捕获到了一些来自外太空的信息,信息显示,在茫茫宇宙中的某个已经消亡的星球上,曾经有过类似于地球的文明,而由于某种人们不知道的原因而衰落了。那么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目前全球变暖,生态环境变糟?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维护我们的家园还是仍然会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继续我们现在的生活呢?在众多的类型电影中,有一类片子我们称之于灾难片,这类电影穷极想像,运用高端影像技术,展现人们在未来可能遭遇到的各种灾难。灾难片对于我们来说是对目前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只为刺激逐渐麻木感官?相比于电影中的山崩地裂,暴洪溶岩,《魔昼》中的灾难来得似乎太过于不起眼,不过是在某天,地球的转动慢了十几分钟,也就是说,一天的时间不再是二十四个小时。这对早已受过好莱坞灾难片熏陶的人们来说,并没有引起怎样的恐慌,人们一如既往工作学习、该吃饭时吃饭,该休息时休息。然而,当人们发现,地球越转越慢,每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动物大量死亡、地貌出现明显的变化、产生不良反应的人越来越多时,才惊恐地发现,真正令人绝望的灾难不是突如其来的瞬间毁灭,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慢慢地失去生命力。对此天灾无计可施的无力感,绝望感就像是一种病毒,慢慢侵入人们的生活,腐蚀人们的心,让人们相互敌视、相互猜忌、相互伤害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茱莉亚是一个内向的、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敏感害羞,她本该像许多这个时期的少女一样,感受着亲情的温暖与复杂,品尝着初恋甜蜜与苦涩、品味着友情的美好与背叛。但不可预知的变故却将她简单而平静的日子变得混乱而紧张,在世界末日临近之时,她该如何安放自己的青春?是任由逐日增长的时间如涨潮的海水般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青春期的欢乐、痛苦、迷惘、疑惑淹没,还是在令人窒息的灾难中完成自我超越?小说《魔昼》中越拉越长的日子似乎并不是单纯地只为制造耸人听闻的末世猜想,它在小说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尽管在多年以后,有无数人感慨青春时光太匆匆,但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来说,这段时光是多么的漫长。青春时期的叛逆与无聊、迷惘与不知所措就像这场天灾,无奈地膨胀,所有欢笑与悲伤都被放大。小说中茱利亚经历了至亲的逝去、爱人的远离、朋友的疏远之后明白了,痛苦、悲伤与欢乐一样,是行驶在人生这条长河中避不开的浪,是个人破茧成蝶的必然挣扎。我觉得,与其说《魔昼》是一部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青春小说,它记录的不只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历程,更是作者借茱利亚的心路历程来表述对生命的感悟。

  《魔昼》读后感(七):没有结局

  没有结局

  读《魔昼》

  文/一念千尘

  人类在毁灭自己的家园,我们总是这样忧心忡忡,这种担心难道是无稽之谈吗?2012是个让人恐慌的数字,我们都担忧可怕的预言会变为现实,无论生活有多少不如意,活下去总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人类的家园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我们从各种新闻资源中也能深深地体会到。可是人们依然持续着习惯,不能放弃到手的快捷生活。毁灭,即使真的存在,人们也总是侥幸地希望,它可能会来得很晚。

  可是我们还是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影响,气候变暖,疾病流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链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在这本《魔昼》中,其实就是设想了人类未来的结局。白昼无限期的延长,黑夜无限期地漫长,每一天都开始慢慢增加,当阳光无止境地袭上来,当黑夜无边无际地存在时,那么还有多少生命可以幸存?

  而在这可怕的日子里,人类究竟要如何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是按照原来的二十四小时继续自我欺骗下去,还是顺应大自然的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茱莉亚是个单纯羞涩的女孩儿,她们一家始终按照政府的要求,仍然遵照时钟的时间,假装时光并没有发生变化,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上班下班,身边的大多数人也一样,也许时钟指着中午十二点,可是外面却是漆黑一片,于是每家人都囤积了大量的食物与物资,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是无比惊慌的,尽管政府不肯说实话,他们却感觉到世界末日的到来已为期不远。但是很多人听说了有一个可以不遵照时间表生存下去的地方,有的人搬走了,希望可以重新享受正常的生活,不被他人所排斥。留下来的人还在坚持,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也不知道究竟在等待什么。茱莉亚的妈妈坚持按照旧时钟生活,而父亲则偷偷地与优雅的女邻居走到了一起,女邻居默默地反抗着,依照太阳升起落下的时间生活,她被邻居们所排斥。发现了这一秘密的女孩,内心痛苦。她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曾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但是朋友一家悄然离开,去了一个据说正常的地方,但她们在那里终于等到无望,又搬了回来,两个女孩的友谊受到了考验,短暂的分享让友谊也告别了。茱莉亚喜欢班里的一个男孩儿,她默默地关注着他,在一个个的机会面前,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互相安慰着长大。可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疾病不止让动物植物不堪一击,人也是如此如纸片般单薄。男孩儿的爸爸决定带孩子离开。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但是也没有太多的哀伤或者悲凉在里面,它只是静静地陈述发生在女孩身边的日子,她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给我们, 也没有办法给我们一个彻底终结的答案给我们,或者,这原本就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地球,这一切终将会来到,如果人类一味地一意孤行下去。

  《魔昼》读后感(八):世界结束的方式

  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 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 ——T.S.Eliot: 《空心人》

  1

  前几天刚刚读完这本书,可谓马不停蹄的阅读,作者每天清晨写作,然后去上班,如此坚持了三年。而我每天晚上或清晨阅读,与上班交叉,一星期读完了这本书。书整体并不复杂,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文学手法,包括表达的思想,甚至读完书会觉得有点略显单薄,想来原因大概是整部书都以时间顺序单线推进,而且以“我”的单视角叙述,并且主题并不复杂,这一方面会造成阅读疲劳,同时也排除了明显的复调叙述。正如封面所言,这是青春末世小说,它的末世正在静静的发生,没有高喊。

  2

  在整体末世的背景下,比起交流的困难来,更类似于被抛弃,被漠视。比如外太空的人无法回到地球的宇航员,每个人只能单方面的关注自己并揣度别人,没有想过自己也是他人的一部分。

  整本书中充斥着个人青春的无处交流感,“我”区别于汉娜的无兄弟(一个能听到地板裂开的声音),汉娜也走了,闺蜜是一种交流前状态的童年,语言交流前的部分被切开,使人置于被抛状态。我暗恋的男孩最后也消失了。物体对人生命的漠视和围观,人类周围物体的注视下,像鸟一样慢慢干去,只剩下羽毛和脚,或者只剩下了最后水泥地上留下的文字。我们想向别人强烈的表达交流我们自身的存在感。但一切都那么安静平淡,死亡没有崇高,变得平淡无奇,只是一种怪病或其他的病,走着走着突然倒下,然后再也站不起来了,连一个秘密都称不上。

  作者并未将灾难简单地归结为污染等,而是归于莫名其妙地发生,这正是真相,不是媚俗化的因果,只是一种偶然性。

  3

  随着地球昼夜的延长,原有的统一性开始断裂,首先是引发了两种时间,自然时间和时钟时间,在以前二者是重合的,现在分开了。按自然时间生活的人会面临失业或者不得不辞职的危险,他们的孩子不能再上公立学校,他们会永远与社会脱节。人类开始争执,应该相信的是人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本能,还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一天24小时呢?是随着昼夜的延长而延长,还是在人造太阳光和人造黑暗中坚持自己的作息呢?最后的结局其实都一样,强烈的辐射下,无物生存,这简直像一个嘲讽,对两类人徒劳争执的讽刺。

  4

  美学是与存在紧紧相连的,美的事物能给人带来安慰,而艺术可以成为末世的寄托。书中阐发了部分此类观点,但并没有展开太多去叙述,钢琴教师代表了什么?祖父的收藏呢?我总觉得有些形象还不够丰满,但是鸟已经开始坠落了,美的东西,如果多得不计其数,也会令人不寒而栗。一旦突破了日常的限制,便成了恐惧,末世也正是一分钟,一分钟不断延长的昼夜,最终变成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结局。(2012年9月19日 文/玟涛)

  《魔昼》读后感(九):《魔昼》咒语之下的深思

  近年来因为玛雅预言的“2012年世纪末日”话题,不得不带领着我们人类面对那个不可抗拒的地球终结问题。尽管整个2012年在诸多的天灾人祸之下尚且安然地度过着,但是文坛之上某些有着敏锐观察力和洞察力的作家纷纷拿起笔墨勾勒着一幅又一幅关于世界末日的画面。虽然结局很是令人恐怖,不过却又是那样必不可少地需要呈现于每一个地球人的面前。

  由译林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美国小说作品《魔昼》,很是震撼人心地带领着我们再次一睹强有力的有关于人类灭顶之灾的视觉震撼和灵魂颤动。超乎想象力的创作,综合人类现状的根源,自然和科学的紧密结合让本书异常出彩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不可否认,一部《魔昼》用文字的形式启动了人类的魔咒。耐人深思,颇有意义。很是感叹于作者那种信手拈来般地素材捕捉,人物构思,题材设计,意义凸显。因为人类无休止的对于自然,对于地球的索取,我们也在因果有报地接受着地球给予的惩罚。全书在超现实主义的描绘基础中却是绝对地深入至我们可以想象的问题缘起,本书就是在如此一个现实和虚构的境地之中相互切换,颇有寓意。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许更会情不自禁地走入小说之中。这里的现实问题诸如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自然的人为破坏,酸雨降落,臭氧层变薄,切尔诺贝利和三里岛核泄漏,石油危机,冰川融化,癌症患病率上升等等触目惊心的话题不断。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问题皆来自于人类自身因缘而酿成的苦果。然而,当一切的问题真正地激化之时或许也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残局了。小说之中透过一个寻常家庭女孩朱莉亚遭遇而展开。原本的波澜无波,不太如意的青春期却在面对着某一日获知的地球上“魔昼”的出现而那样地不寻常。本事个体的不如意逐步地身不由己地遭遇着清除器的无法安宁。遭遇如此的巨变,女孩朱莉亚原本面对的私人问题早已经不再那么显眼了。相反的,她开始逐步地走出原本的空无来面对这个世界灾难的问题。在这样的过度中,她和她的朋友们,同学们,家人们也碰到了众多的问题。但是她的心却变得如此不怨天尤人了。面对世界陷入的混乱和疯狂,她却在大家的忙乱之中感知着那份难能可贵,弥足珍贵的爱。有爱的人生充满着期盼;有爱的生活充满着动力。虽然这样的爱在世界灾难的面前是如此地渺小,却更是因为特殊阶段的存在而抚慰到了每一颗受伤的心灵。纵使青春和忧伤无法安放,纵使毁灭和魔昼不可避免,爱的怀抱之下带给每一个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无比的温暖和希望。

  一段《魔昼》的乐章,奏响着来自于咒语之下的深思。今日的人们何尝不应该好好珍惜这段共同生活于世的美好和温暖呢!咒语是否可以逆转,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却更应该牢牢地把握好现在的每寸光阴,做我们可以做的一切,尽量推迟推迟这个“世界末日”的到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们才可以更多地感受到来自于这片地球土壤之上的暖和爱!

  《魔昼》读后感(十):成长·末日·再见昨天

  文字永远具有非比寻常的魔力,因为它可以驾驭时间空间,并且通过异乎寻常的排列组合勾勒出震撼人心的美丽图景。比方说在《魔昼》中,当一个粉嘟嘟的小女孩的青春遐想遭遇末日危机,一幕沉淀着苦涩与希望的悲喜剧,悄然上演。

  成长罗曼史

  成长似乎应该注定浪漫。这样的观点一定出自于旁观者——经历过成长的人,或者说是有心情欣赏青春的人。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带给我们的困惑:人有多少青春可以挥霍?当曾经因青春而富有的嬉皮士真的六十四岁(披头士《When I'm Sixty-four》)的时候,他们还会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么?还会在深夜流连在百花深处么?还会记得他们曾经深爱的霍尔顿(《麦田》主人公)么? 这样的问题只能留给时间去考量。

  当然沃克的故事显然不那么叛逆,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女孩的成长罗曼史,细腻至极。作者仿佛以亲历者的身份,又在同时空的角度下去讲述这个故事,因此对于读者而言,在这样的叙述下,完全可以闭上眼,去抚摸这个关乎成长的故事,同时唤醒自己十一二岁时的记忆。

  奇迹时代

  细细想来,茱莉亚的故事真的很俗套,因为每个人似乎都要注定经历这样的变化与失去。在淡色的青春期,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就像茱莉亚说的“奇迹时代”:“这就是中学——产生奇迹的时期”,“那段日子,一切全乱套了,大家都是凑合着过……我们随机应变,我们不断调整,我们将就着过”,“这就是那时候的生活:天才浮出水面,缺点开始显现, 我们正在发现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人会变漂亮,有人会变风趣,有人会变腼腆,有人会变聪明,有人会变得更聪明,胖子可能一直是胖子,受人爱戴的人将一辈子受人爱戴。我担心,孤独也会如此……”

  只是一转眼,我们都已长大。习惯了失去与迷失,知道了孤独才是生活的常态。

  “有时候,当你看着那两个把你带到这世上来的人,你会在他们身上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于是你就会明白,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自然法则妥协的产物。”(《奇风岁月》)

  末世之殇

  “面对一张空白的稿纸。天底下大概没有比这更令人害怕又令人兴奋的事了。害怕,是因为你只能靠自己,那种感觉,就像寨一团无边的黑暗中独自穿过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而兴奋,是因为全世界只有你知道目的地在哪里,然而,你却又没把握自己最后抵达地会是什么样的地方。”(罗伯特·麦卡蒙)

  2012,许多人都在以末世之名做文章,但做出新意却是件值得挑战的事。

  《魔昼》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尽管成长与末日看似背道而驰,但它们也是在象征着同样的寓意:失去,新生。还记得诺亚之舟吗?那也许是人类最浪漫的想象,因为有些时候,只有破灭,才能带来新生,迎来光明。

  如此看来,即使是末世,也只不过是成长的酸涩陪衬罢了。但充满象征意义的手法与恰当的、细腻的文字却一定会征服善感的心灵。

  祝各位好运。即使末世将近,你的青春,也一定会充满希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魔昼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