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奇迹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奇迹集》读后感10篇

2018-09-15 04:0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奇迹集》读后感10篇

  《奇迹集》是一本由黄灿然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集》读后感(一):简简单单的诗

  诗看得比较少,一直想好好看上几本,提高自己对诗的鉴赏能力。这本不知道该怎么说,看着看着就感叹这也是诗呀,太简单了吧,小学生散文吧,诗怎么能这样随随便便对待呀,用词该斟酌一下吧。全书的港味比较浓厚,到处可见奶茶铺,小巴,大海。因为写得简单,临睡前看几篇舒缓下紧张情绪也是不错的。

  《奇迹集》读后感(二):对于黄灿然的总体印象

  黄灿然描述物质威压下的个人精神状态,在他的诗学中,生活呈现海水般“包围”的态势,而写作,是在这“淹没”中追求些微的出离、升华诗意,是必须敲开生活的壳才能窥见的东西。他渴望获得“光亮”、看见“神”,因为他深感于生活的浑浊和窒息。这方面他像张曙光,但诗性的程度很不一样

  而且黄灿然的诗意来自对日常生活的打磨诗句本身的语感,通过分行、旋律来达到一种氤氲的语势。

  《奇迹集》读后感(三):还不错啦

  昨天去买的,感觉封面很好看 还不错!值得推荐

  媳妇很喜欢哈哈

  昨天去买的,感觉封面很好看 还不错!值得推荐!

  媳妇很喜欢哈哈

  昨天去买的,感觉封面很好看 还不错!值得推荐!

  媳妇很喜欢哈哈

  昨天去买的,感觉封面很好看 还不错!值得推荐!

  媳妇很喜欢哈哈

  昨天去买的,感觉封面很好看 还不错!值得推荐!

  媳妇很喜欢哈哈

  昨天去买的,感觉封面很好看 还不错!值得推荐!

  媳妇很喜欢哈哈

  《奇迹集》读后感(四):诗需读

  看见它 被它吸引 翻开它 读 在书店里站了半个小时明显这不是一本该在书店读完的书 于是买下

  带到宿舍里 午休前 坐在双层床上的上层的我的床 借着窗透进来的日光 划过几页 看到一篇 默读一遍 会心一笑 两遍 意尤未竟 于是朗读 斜下床的友人 停下赶作业的笔 听我读 读毕 一段沉寂 “真美”他在陶醉中呓语 把书给他 他看到一篇 眉眼溢笑 “我给你读” 他以清朗平静之声吐出一字 一词 一句 我听着 窗外日光和暖 微风和煦 鸟在树梢上鸣啭 我好似处在一首诗中 一首巨大无边而封闭的诗

  《奇迹集》读后感(五):诗在写黄灿然,而不是黄灿然写诗

  我不想用“深度表面”这样的句子评价这本诗集。这是一本“肤浅”的诗集,它的奇迹在于一切皆能入诗,所有日常生活的琐屑,每一个瞬间和刹那,一个内心跳动表情变化,都可以成为诗。这样简单、平淡的一切,居然都能带有诗意,这很了不起。这是诗人能写,而我不能写的差别

  诗人不是要写诗,而是诗神要诗人代笔,要他写,要他把这一切写下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读的时候,甚至不能很认真的去注意每一个词语,就在什么都没有读到的感觉中,体验了日常的一切,也从诗人的角度看到了日常的一切。这个功力,看似简单容易,但要下笔,写出来,我觉得很难很难。

  另外一点,我想说,大陆的诗人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这是诗人香港生活体验的一种结果

  《奇迹集》读后感(六):题《奇迹集》

  刘向阳

  今天收到《奇迹集》

  灿然的“第一交响曲

  哦,不是作者赠送的

  他,黄灿然,不认识

  只是我知道他

  因为买过他的几本译作

  文学就这么神奇

  一本书,联系了作者

  与读者。我成了他的粉丝

  快递七天,像期待已久似的

  《奇迹集》,念了三遍

  我笑了,书名全切齿音

  像旧屋檐下的一群麻雀

  叽叽喳喳,如闻乡音

  2012.09.23 21时

  《奇迹集》读后感(七):在黑暗中寻找奇迹——《奇迹集》小小感受

  作为一本现代诗的启蒙教材,《奇迹集》是再适合不过。它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它言语直接,毫不含糊。如此平淡但有力的句子,是很容易让读者产生认同感和代入感。

  黄灿然多是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和物汲取作诗灵感,他凌晨回家,经过维园,也常在街角的茶餐厅咖啡他喜欢雨,带不带伞都无所谓。他关心菲佣,也关心在身边闪光母子母女青年情侣。这些生活化语言不就像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匆匆走过但被忽略在身后吗?也许我们留一些心观察在某一时刻被忽略的场景,会给我们的一天带来好心情

  这么美

  这么美,这么

  一尘不染。她站在你面前

  就像白云天空里,树叶阳光中,

  这么玲珑,这么剔透,你很难想像

  她这么可爱,也需要做爱。

  黄灿然永远会在诗的最后一句给予强烈冲击,也往往是点睛之笔。最后一句让铺垫黯然失色,但足以抬起全诗。就像是无尽的黑暗中透出了一点光,一点奇迹的光,一点奇迹般让人不断向前跑的光,这是让人觉得还有光明未来的光。

  原谅我不懂,这是第一次,也是我最浮夸的感受。

  《奇迹集》读后感(八):凡人用日常维生

  我原来以为,诗是对可感意象最高概括,是音韵与节奏最美的表现方式。黄灿然的诗跟这两点都不沾边。

  那黄灿然是什么呢。他的诗就是描白,就是一根筋的叙事。他太平太直太不加工文字,这样的东西看起来和艺术很难有关系。我不知道别人欣赏他什么。我啊,只是在一个从浑噩中突然清醒的夜晚发现,如果他忽略了那些普通得掉渣的日常,将会非常可惜

  很多人是不屑于日常的,或者说不屑于日常的本来面目。我们对日常感受也不怎么值得一提——和社会走向有关系,也反映不出复杂人性。你无法就一个动不动对发生的事、看到的景产生感悟的黄灿然所记叙的流水账式的市民生进行什么深刻的思辨。

  但人并不是因为每时每刻都被宏大与深刻震慑,才会无法停止呼吸

  作为诗人, 黄灿然或许真的才华有限。但作为一个体验者与传达者,他实诚得可爱。

  他在生活给与凡人的馈赠面前毫不矜持,他牺牲了自己的腔调,把最简单的好献给了你。

  他不遮掩自己对于琐事敏感,但和大多数敏感之人不同,他在释放敏感时从不矫饰。他还告诉你,凡人这些“低能”的美好感受,就足以我们维生。这是一个真相,我们经常刻意忽略。

  善小可为。这也是诗意。

  《奇迹集》读后感(九):简评黄灿然的生活哲理

  第一次见黄灿然的名字,是在一些翻译读物上。后来看到他翻译的诗歌文笔平和缓慢年龄感很强;对外国诗歌中隐藏的某种激情,在他的译诗中难以看到。此次集中欣赏他的诗集《奇迹集》,印象并未改观。

  1,生活哲理诗:这么命名是因为诗集中的主题单一重复,生活小场景的白描式写法,若是小画儿,可能更有趣味。

  2,情绪:港台小资腔调浓郁,可类比舒国治《理想的下午》,闲适生活态度根深蒂固,人至暮年时崇尚平静而缺乏热情。初读小清新沁人心脾,读完乏味单一,当然也可能要归咎于我等少不更事,不谙人生要义。就像难以欣赏《1980年代爱情》。

  3,创作速度:从诗歌中时间地点隐约可见生活的单一,范围狭小,继而限制思维宽度广度,永远在原地打转的感觉;从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创作速度惊人,似乎信手拈来,提笔成诗。比起特朗斯特罗姆的浓缩的精华,我还是不太欣赏黄这样的散文诗。

  4,城市空间研读素材:就像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的游荡者,黄也日日夜夜游荡在香港街头,通过一些地标性名词,似乎我们可以把本诗集当成香港城市的研读素材。

  总之,不过是诗人因岁月沉淀积累丰富人生经验心态平和地在倚老卖老

  . 喜欢的几首诗歌:

  《世界光彩》《生命》《朝露》《你的甜蜜,你的脾气》《他们说起爱情》《颂歌》

  《奇迹集》读后感(十):一种气质的诗人

  黄灿然老师的诗在一种自身圆满疼痛中,每一首都如此,如此完满,我读的时候想到迟子早期的中短篇,气质接近。与之相对的是比如拉金 卡夫卡,用卡夫卡的话说后者的文字是劈开人内心的冰斧,那么前者的文字则是在冬日阳光下的刺寒的风,一丝丝刺入人心,但是外面周身被阳光遍照着。我觉得自己在根底上也属于这种气质,这种完满,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我对这种气质感亲近,但更倾心和着迷于持冰斧者。 第二个印象是,观察者,或曰上帝视角。他站在自己的内心里,观察眼睛看到的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他人自己。每首诗都是一双心之眼,一个观察者。写他人或外物时,写的是自己,写自己时,也是第三人的观察视角。用他的一句诗,“我与上帝完全重叠”。这让他的体验和文字都有深度,但同时,人是有限的,只能不断趋近而不可能达至上帝的无限,因此他的“与上帝重叠”的气质让他失去了另一种直刺下去的深度,因为他的悲悯博大、根底的相信总是同时涌上来。 这种悲悯博大以及根底的相信不小心会流于表层甚至堕入虚假,但是黄灿然的真实让读者感觉得到并信任。我想,可能是他深入地体验过并体验着自己的痛苦。并诚实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痛苦。 这类气质的诗人,我目前的阅读范围内,走得最深最远的里尔克。如何继续深入?里尔克给出过建议身体力行,似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第一不要依赖灵感,像匠人一样去观察去练习,比如他的《豹》;第二如果你确定了,把自己的有限生命献给这种观察体验和诗的写作吧,可以说是“主动选择漂泊和痛苦”——看看吧,这多容易就成了虚假的矫情。 诗的气质,就是诗人的气质。都是生来的。诗人知道,任何旁人都论断不了自己,而自己尽可能地敞开和诚实——这二者都不容易,都有层层叠叠面孔。很多人在澄明中出发,迷失在路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