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独白》的读后感10篇

2018-09-22 04:2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白》的读后感10篇

  《独白》是一本由(法) 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独白》读后感(一):独白 波伏娃

  一共是三个故事,波伏娃的风格在于真实,这么直露的表达着所有的心理活动。第一个故事是一位母亲孩子的反叛和自己创作中的瓶颈丈夫消极的所有心理想法。第二个故事是歇斯底里的意识流独白,波伏娃采用了大量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塑造了一个不同于她笔下以往角色女性。第三个故事是描绘了一个饱受丈夫婚外情困扰女人,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程度让读者怀疑这个故事带有多少波伏娃自身的色彩。每一个女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是他们都错了,或许波伏娃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候也到达了成熟阶段,这个女人的传奇一生注定了她将饱受非议,单看她的作品就觉得她是一个用自己所有的感性经验写作的,她写的故事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当然除此之外,这些细腻的描写还可以给不少女性以启迪,关于家庭关于婚姻关于爱情的各种忠告

  《独白》读后感(二):我也精疲力竭

  坦白讲,我就是在作死。刚从朋友怨妇般的倾吐中解脱出来,又跑去听一个中年妇女讲述面对丈夫出轨时该何去何从。若不是希望从中了解偶像生活心态,我才不愿看呢。满篇的敏感神经质,多疑,絮叨,脆弱无理取闹典型的更年期综合症。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会爱,躲都来不及。自顾自闷声想着,丈夫还是爱我的,那狐狸精除了给他肉体上的满足没别的了,他在精神上是绝不会出轨的,因为他曾经如何如何。真不知道您这是哪来的自信心,我看您其实是自卑吧。小三最终在身心方面成功上位,您一直以来坚信的东西被打碎了,人不是也跟着崩溃了么。执着过去是一种自欺欺人手段,有些恶果发生就是自作自受。一个过分相信命中注定的女人,又如此依赖丈夫,不给小三气几下简直都不知道人应该怎么生活。婚姻靠的是经营而不是自信,您从来不关心丈夫的工作,又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说他对不起您呢?您怕一个人生活,所以才想方设法证明丈夫是不会离开自己的是还爱着自己的,是不是?可他最后还是奔向了小三的怀抱不好意思,那是您活该。

  这篇多多少少隐射了波伏娃的内心事实证明契约情人关系根本无法得到实践,因为人类就是这么愚蠢自私善于嫉妒品种,尤其是女人。天晓得她面对萨特的一个个情人在自己眼前飞来飞去时有多痛苦,并且她还要坚持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允许萨特谈很多情人这一原则,那就更痛苦了。好吧,至少波伏娃不会像这篇女主人公一样做些不体面的事,而去做些更体面的(比如勾搭萨特情人的丈夫这种),她还是,总体上来说,太依赖萨特了。不管一个男人对你的启迪有多大,记住,你同时属于你自己。(瞬间有卡萨布兰卡的女主的既视感。。。)这篇的题目叫精疲力竭的女人,虽然我觉得波伏娃不太会写小说,但就这个题目而言,她成功了,反正我看完就特么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精疲力竭的女人。法国人呐法国人,你说你拍拍电影画个画,多好,何必要喝喝咖啡抽抽烟,跑来凑小说的热闹

  《独白》读后感(三):你只跟你自己在一条船上

  《懂事年龄

  《独白》

  《精疲力尽的女人》

  一个六十岁的退休学术女,功成名就夫妻恩爱儿子孝顺。就是有点儿不服老,有点想要掌控一切,有点儿道德洁癖,有点儿清高自以为是,挡不住衰老如期而至,扼住她的喉咙,超出了长期保持乐观主义的她的预期。可是这差不多是最好的结局了,在衰老中认清衰老的真相,在误解澄清中延续古老爱情,在时代洪流中慢慢过时。他不一样了,再也不可能和以前一样了。可是那又怎样?谁能保证一成不变?谁能保证天长地久?人的终极境况除了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复数性,我以为就是孤独。无法以任何方式让任何他人对自己的切肤之痛感同身受,已经最好地说明了这种境况,谁都摆脱不了。就像《浮沉》里说的,你只跟你自己在一条船上。

  一个四十八岁离过两次婚,儿子被前夫带走,女儿服药自杀了的女人。

  一个四十四岁的温柔贤淑家庭妇女突然发现丈夫出轨,却软弱无力没有任何谈判砝码,早已没有自我的她只能进一步沦丧沦丧,完全找不回生活的意义了。

  三篇小说都是女人自己絮絮叨叨的心理独白,多么软弱无力,歇斯底里,精疲力尽……我恨不得向后面两个女人破口大骂,她们自作自受,她们为什么在漫长岁月里不自己奋力生长和成熟呢?一个不安传统家庭妇女道德,最后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没有自我孤家寡人,在别人热闹的日子里忍受孤独寻求发泄,却永远找不到愿意倾听的人,在极度自责和对世界怨恨中杀时间,就差杀掉自己了——“可不能便宜了他们”;一个遵从传统女性角色却落得个家园失守的结局,一生的生活方式和贡献价值被全然否定,被家庭压抑的自我已经找不回来了——那个对一切有着热情好奇的女大学生怎么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无趣的家庭妇女?

  哈,于是这就是女性的新道德。我们玩个博弈游戏,愿赌服输。我们各自有一个身体,有一个灵魂狭路相逢勇者胜,细水长流听天由命。所以SYF的个体家庭概念反应了当下的婚姻意识形态——家庭婚姻的价值在个体价值之后,如果它阻碍了个人的发展,那么它就得结束。哪有什么牺牲可言?所以ayawawa说,如果丈夫出轨了,那你收拾细软立马走人,留下孩子给他。什么?你说你舍不得孩子受苦?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好一个美丽新世界。

  《独白》读后感(四):怨妇年年有

  這書寫的是家庭怨婦的“中年危機”,問題以丈夫子女為主。

  薄冊共收故事三枚。

  其中仨怨婦有共徵——

  年紀均四十五至五十五之間;

  均屬“知識份子”階層;

  年輕時均美麗又風光;

  均神經質+刻薄+自以為是而且堅信女二號更自以為是。

  負能量極強。

  故事一:

  小說體。

  婆婆看媳婦不順眼。自己兒子不聽話就一哭二鬧三斷絕關係神馬的。而且將錯誤全推給媳婦兒。

  :她還拽著老公炮灰

  故事二:

  獨白體。

  一位可憐的瘋女人無休止的喋喋不休歇斯底裡通篇沒幾個標點符號。憤怒到反黨反社會。和丈夫分居或已離異。

  :她女兒很久以前自殺了。

  故事三:

  日記體。

  丈夫外遇一年多終於和老婆攤牌。她忍著假裝不鬧不爭不搶。

  但最後還是鬧了,而且還磨磨唧唧鬧不利索特煩人。

  :她努力和小三共事一夫。

  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個故事里,波伏瓦下重筆墨描繪怨婦們“不堪”的那面,但是對男人卻很客氣,男主人公無不事業有成溫柔體貼;就連外遇的那個,也知書達理進退自如,不讓人討厭。

  愈發像苦心寫出的反面教材,諄諄教導廣大知識份子家庭主婦們引以為戒。

  潛臺詞是:反正已婚N年的男人都這樣兒,發生此類事也沒什麽大驚小怪。所以女人們別再變成故事里的那幅慘樣。

  我覺得這書XDJM們應該看看,無論是不想結婚的還是想結婚的,已婚若干年的還是已婚十幾二十年的。

  別急著想自己的問題,可以先想想自家長輩們的問題,不是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么。

  這類故事總在上演吧,不限時間空間。

  當事人永遠得絞盡腦汁耗盡心力去應付棘手事件,屬於,唉……人之常情

  我覺得這時候能拿理智分析的當事人絕對是冷凝的悲觀主義者。

  故事一里對這類人有個描述可惜是來自怨婦婆婆的毒舌——

  “我見過這類‘跟得上時代’的女人:有一份輕鬆的工作,自稱很有修養,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穿衣講究,居室佈置一絲不苟,對子女管教嚴格認真,善於社交,等等,總之方方面面完美無缺。但實際上對於她們什麽都不重要。我對這種人毫無興趣。”

  《独白》读后感(五):女性主义者笔下的女性

  一看到是波伏娃的作品,眼前大亮,之前只读过她的《美国纪行》,她的其他著作尤其是《第二性》从来只是听说过。尽管只是一本游历书,但书中作者深刻逻辑是让人折服的。

  《独白》这本书中有《懂事年龄》《独白》《筋疲力尽的女人》三部短篇小说,虽然已经过了四五十年,但现在读起来仍旧有很多值得借鉴地方

  一、和儿子在一起时的女性——《懂事年龄》

  这部小说以人到中老年的“我”和已经结婚、“离经叛道”的儿子之间的矛盾中心,描写了“我”和老伴安德雷步入中老年后生平淡、彼此的科研没有突破,“我”与时尚风情美丽的儿媳之间的矛盾,“我”与老伴之间的矛盾……短短的篇幅中涉及了诸多矛盾,回头再看看题目,人们都在追求让自己智慧、至少是聪明,二十多岁的年龄就已经要懂事了;殊不知对于一个青年来说,人生才是真正开始,很多事情光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未必真实可靠,只有真正经历过后才会懂得。

  步入中老年,对于每一个年轻过的人来说都是很难适应的:身体危机事业危机、情感危机……最终作者并未给出思考后的结论,只是借“我”之口说“我们过去总是想得很远。大概现在要学着只管着眼前的事了……我们不再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抛下我们飞快的运行……我们别无选择。”

  二、和自己在一起时的女性——《独白》

  题目已经说明了这篇小说的一切:女性独自一人的心理倾诉。这篇小说的风格、选题角度让我想起了独幕剧《最后的瞬间》。大段大段充满字符、缺少标点的句段形象刻画出了这个女人的神经质与绝望

  她絮絮叨叨、大喊大叫着关于自己的所有的一切:她咒骂着自己那婊子母亲;她怨憎着交易得来的婚姻丈夫;她悔恨而质疑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她大悲于过早地失去了子女;她厌烦于各种肮脏的PARTY……说到底,她怀疑并厌烦了自己所存在的方式,厌烦了自己在人世

  从一个女人看到了她的爱情、亲情友情,再大而言之便窥到了当时法国巴黎中产阶级生活的腐糜、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到最后她别无选择,只能和自己倾诉发泄。

  三、和丈夫在一起时的女性——《筋疲力尽的女人》

  这篇小说是三篇中最长的一篇,也是自己在看的时候最感到厌烦而又最不想中断阅读的小说。人到中年,很到事情貌似步入了安定正规,其实却潜伏着更大的危机:把两个女人抚养成人,丈夫工作稳定体面并有足够经济来源,对于整天只关注家庭的“我”而言可以选择释放自己了,但没想到丈夫出轨了。

  曾经两人的结合是两人都梦寐以求的,却没想到婚姻生活二十几年后却遭遇如此困境。“我”一直认为丈夫还是像以前那样爱自己的,虽然多次与丈夫争执这件事,却从来没有真正达成过什么。“我”一直希冀着丈夫总有一天会从所谓的坏女人那里回来,但丈夫却从来没有给她肯定答案,并因为她的四处打听、不修边幅而渐渐远离她。从头到尾,她一直都是在自己折腾自己,终于让自己筋疲力尽,成为了婚姻生活中的“祥林嫂”;她一直都活在美好婚姻、模范家庭的幻梦里,不愿醒来。

  仔细比较一下这三部短篇小说,均以步入中老年的妇女为主,儿女长大独立、婚姻出现危机、自我多疑逃避,在波伏娃眼中一定对这样的女性有着独特解读,真想马上读完《第二性》,真正去了解她眼中的“她们”。建议所有女性读这本书,每一个都会变老的女性都会面对工作、婚姻、家庭、人际等方面的变动,如何让自己生存好,虽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却足以让人去反思

  探讨婚姻爱情、探讨人生生活,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思考命题。想到以前关注的几位作家,所写的内容都与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有着极大联系用心感受生活和人生,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简单的。

  《独白》读后感(六):我只是想说在感情里若是动了真心,爱上了,没有哪一种选择是重生

  《独白》--筋疲力尽的女人

  今天分享的是作者波伏娃《独白》的第三章 筋疲力尽的女人,写的是一个已经结婚15年的女人在丈夫出轨之后 为了不让这段婚姻走向结束 依然选择和另外一个女人“共享”自己的丈夫,在这个共享的过程中 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绝望的,一个传统的可怜的法国女人,从丈夫每天突然的“加班” 到后来 每周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的“陪伴” 在到后来每年的假期被“分享”最后到每天晚上突然跑出去的“慌张”等等...

  有几个片段比较有意思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片段是:女主角千方百计的带着男主角去了他们曾经度蜜月的地方,希望能唤醒他在最柔软的那段时光甜蜜回忆,但是结果是 男主角心里一直在想着“远方的情人”,女主角依然不死心 想去亲吻男主角的时候 竟然被拒绝了,并且从那之后男主角在也没有亲吻过女主角,女主角才有一点意识 好像一切都无法回到最初的模样了。

  第二个有意思的片段是:女主角刚开始一直在责备自己“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因为总是吃醋,无法在心里做一个坦荡荡的分享主义者,后来又变成了女主角一直在责备自己的丈夫 在大学没有毕业的时候依然选择把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和他结婚,她为此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未完成的学业,最后老公还是嫌弃她是一个“无趣的已婚妇女”。

  第三个有意思的片段是她女儿对她说的话 :“妈妈,结婚十五年以后,一个男人不爱妻子了,这是很正常的。相反的情况倒不正常了!”“有些人终生相爱。“他们是做给别人看的。”“你听着,你不要像外人一样跟我说话,别说什么一般情况。很正常、很自然什么的,我不愿意听这个。我肯定做错了什么。是什么错?”“你错在不该相信爱情能够永远。我就明白了。我现在一旦发现自己恋上某个男人,就立刻再找一个。”“那你永远都不会爱!”“当然啦。爱有什么好处,你最明白。”“那谁都不爱,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在爱情里一方总是想去“调教”“掌控”自己的另一半,使他/她所有的行为都在自己的安全感之内,很少有人能意识到 我们是在和自己同一类的生物谈恋爱,结婚,生活在一起,他/她有着和我们自身一样的属性——不可控,她/他是人类,有着自己的思想和需求。

  我不知道在爱情里,对的选择是什么样子的,在女主角崩溃之前 文章在大幅笔的描写着自己未完成的学业和青春。但是在回忆的过程中女主角表示并不后悔,如果生命在来一次还是会不顾一切的去爱着那个男人。我一点也不质疑她的这个说法。

  可能会有人说,如果当初女主角没有选择和男主角在一起,结局会不会是重生,是不是皆大欢喜。

  不知道

  2015年我在去西藏的途中时候认识了一个女生,从她那里我也听到了一个故事,她和自己的前男友相恋了7年,那是她的初恋 一个长达7年的初恋,然而就在不久之前男朋友结婚了,当然 新娘不是她,分手的原因是她不愿意在前一脚刚迈入20岁的年纪里 后一脚就要踏进婚姻生活,毕竟传说中婚姻太江湖... 她怕了,后来他也退缩了,最后他们分手了。我问那个姑娘,你爱他吗?她说:爱。 我说:那你后悔吗? 她说:爱他我不后悔,最后选择了自己我也不后悔。我说:那你来西藏做什么?她说:我是来祈祷,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的话,我只想向他祈祷,来生请再让我遇到他。 。。

  有点跑题了,我只是想说在感情里若是动了真心,爱上了,没有哪一种选择是重生。分享结束了。

  《独白》读后感(七):窗玻璃的雨滴

  虽然豆瓣简介说这是三段故事,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的女性。

  但是我的感觉是,她就是一个人。一个患得患失,对生活不知所措的中年女人。原本一直坚持的认为绝对正确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信念,经过世事变幻被一一推翻,令原本那么坚信的自我一次次动摇,直至最后的坍塌。

  以下摘录

  ——————————————————————

  “每一个沉默的原子 都是结成硕果的契机”

  漫长的孕育之后,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个阶段还没有结束。我了解这个过程:疑虑,失败,停滞不前,然后是一缕光明,一片希望,一条被认可的思路;在经过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的急切等待,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和沉醉。

  “培养孩子,跟你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不同。家长怎么影响他,他就会怎么发展。你一直觉得他成不了才,他就有了今天。”

  “你老是觉得他能成才,那也不是不行。可失败的时候,你也得接受现实。但你就是不愿意,你到处找替罪羊,整天发火,觉得谁都有罪,唯独不承认你自己的错误。”

  我淡淡的笑了,他靠近我,用一只胳膊拦住我的肩膀,我倚在他肩上,悄悄地哭了。温热的泪流过我的脸颊,我感到轻松了许多!憎恨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实在太累人了。

  在时间的海洋里,我是岸边的礁石,被永远是崭新的波浪冲打着,却一直没有动摇,也没有被磨损。但突然海潮卷起了我,把我带走,直到沉默死亡的那一天。

  人其实永远无法接受别人的经验教训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别人的就是别人的,帮不了自己。

  我们永远无法明白别人的爱情。

  我注视着顺着窗玻璃流淌的雨滴。它们不是竖直地向下流,而是似乎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驱使,忽左忽右地滑行,时而停滞,然后继续下滑,好像在寻找什么。

  “一扇紧闭的门,门后有一些东西。我不动门就不会开。不要动,千万不要动。让时间和生命就这样停止。可是我明白我会动的。门会慢慢地打开,我会看到门后的东西,那就是未来。未来的大门会打开的。慢慢地,却势不可挡。我就在门槛上。我面前只有这扇门,以及门后的一切。我怕。没有人可以帮我。我怕。”

  ——————————————————————————————

  在读23--30页时候心里有些东西写了下来:

  当儿女与你的观点相悖,是否就是走向背叛?对人生方向和价值观的差异,是否就是作为父母的你需要去管制和干涉的理由呢?这应视为爱?或是仅仅为满足你自私的控制欲?从小的抚养、引导或已让你形成一种对他们的控制习惯,使你忘记单只有你是个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成年了一样具有这种权利。 在30页给我们清楚展示了母亲在子女对自己人生方向选择时的强势干预,那是多么的霸道啊!没有这样父母的人可是要大呼幸运了。

  最后的绝望,坍塌。不是没有人可以帮她,而是所有身边想给予帮助的人都得不到她的信任,她不愿接受帮助并作出回应调整。知道真相起初在还可以挽回的时候,如果控制下自己保持情绪稳定,丈夫能够回头的话两人自然地商量出一个方法。如果努力过了,外遇的男人有时没那么容易挽回,就随他去,放下你的不甘心,否则为他再继续做任何事情都是再更深一步的贬低、伤害自己。最终帮助你,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这个女人完全把自己的幸福压在了一个男人身上,多么愚蠢而又悲哀。陶醉于爱情和在幸福婚姻里沉沦是很多女人的最终梦想,但你同时也要明白:生活没有永远安逸,偷懒不得,它在前行,你不能原地停留。它要求你一天比一天强大,可以独自承担为自己制造幸福的责任,你要跟得上它变换无端的步伐并适应它。

  分三段写的故事,如果没有中间那篇《独白》我会给5星的。并不是说不好,而是那种通篇充斥着烦躁气氛的东西,读起来实在很压抑很不爽。读到那一段时都想过要放弃,可我还是忍受着被烦躁折磨坚持读完了,佩服自己。

  《独白》读后感(八):懂事年龄

  “别想得太远了。”安德雷对西蒙娜说,平静但意味深重。他们俩肩并肩坐在满天星斗下,闻着柏树的清香,双手紧挨在一起。那么一瞬间似乎时间都停止了。

  安德雷是一位科学研究工作者;西蒙娜是一位文学创作者。他们都在走向老去的年龄。现在是三十岁,还是六十岁?安德雷的头发早就开始变白,皮肤开始粗糙,眼角浮现皱纹,但嘴边和眼里的笑意依旧与过去一样的迷人。身体的一些特征会透露年龄的一些秘密,即便影集里的老照片还会保留他年轻的风采。

  西蒙娜却说,我还是喜欢他现在的连,我眼里的他是没有年龄的。生活中,有欢笑,有眼泪,有愤怒,有约束,有倾诉,有沉默,有冲动,那些真实的事情慢慢发生就会感觉时间好像并没有流逝。

  爱情关乎默契。即便有些话不愿向对方诉说,相互之间还是非常了解。面对面,一言不发,嘴角微微扬起笑意,七月的阳光毫无阻拦,那些时刻像回忆一样甜蜜,像许诺一样快乐。

  一位友人在给安德雷的书信里写到,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不能再发明创造,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安德雷是悲观的,他也说,人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头脑总是按照习惯性的路子运转,不利于发明创造,我会一年比一年无知。

  西蒙娜认为亲爱的安德雷是在逃避,没有真正承认自己的年龄。而她拥有顽固信心,一直相信,疑虑、失败、停滞不前之后会是一缕光明,一片希望,一条被认可的思路。西蒙娜至今照旧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喜欢看电影,逛画展,去旅行,探望朋友,安德雷却不是。

  是谁先老了,谁又不愿承认。

  菲利普是安德雷和西蒙娜的儿子。西蒙娜以为菲利普会一天天向她所期望的目标靠近,完成博士论文,成为一名教师,遵循着他们的政治观点,走文学的道路。然而,年龄存在弱点,那些陈旧的观念要经过怎样一条路径才能被完全不同的思想所替代。菲利普要娶一个不太令她满意的女士为妻,要走与他们截然不同的路,西蒙娜是愤怒的,要与儿子断绝关系,命令丈夫不许再与儿子联系。

  安德雷没有这么做,他还是背着妻子与儿子通了电话,约在咖啡馆见面,听菲利普讲述母亲是怎样的狠心,不接自己的电话,不为自己开门。菲利普是难过的,要求父亲为自己向母亲求情。

  不久前,西蒙娜的新书上市。原以为书里所写的是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信心满满。安德雷却一直笑而不语,一位同样的文学爱好者好友也未曾向她积极地了解这部创造,要是以前好友早就与她絮絮叨叨讲个不停了。直到他们都坦言,“西蒙娜,这部书无疑是对之前你的书再好不过的总结,但是我并没有看到任何新观点。很遗憾,这本书并没有什么价值。”

  她的乐观主义在儿子的背离,在丈夫的谎言,在作品的失败,在年龄的嘲笑下轰然碎裂。这些给 她的伤害太深,她还没有办法平静地与安德雷说关于儿子的事情。

  她不再相信安德雷。他们开始争吵,都不愿从正面去理解对方的话。西蒙娜对什么都不再抱有兴趣。

  他们一同回了南部老家,与安德雷的妈妈玛奈特一起生活。玛奈特想看看人类开始的时候在洞穴中,只有靠自己的一双手来生存的样子,现在的发展令她刑罚。“你瞧瞧这精神!你听见了吗?她五十年的计划都有了。”安德雷对西蒙娜说。“你没有嘛,儿子?”“没有,妈妈,真没有。历史走的路真是太奇怪了,我甚至感觉它跟自己没有关系。五十年以后,谁知道呢!”……

  那番对话,让西蒙娜深有感触,安德雷并不像他表面上那样无忧无虑。西蒙娜又一次开始了解他的安德雷,她确信他们永远不会成为陌生人。是安德雷开始承认自己已经老了,而西蒙娜她还没有。

  经历过背叛,抛弃后,她也开始承认人生就是一个“逐渐消损“的过程,她与安德雷的关系会变,她的作品会腐朽生硬,她的儿子会逆着她预想的轨道前进,而她自己会一天天老去。

  西蒙娜开始承认年老的过程是一个下坡路,一直声称自己在进步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安德雷,我们出去走走吧。”西蒙娜提议。西蒙娜挽住他的胳膊,紧紧挽住。他们一起走进院子,坐在柏树下的一张长椅上。月亮河星星就在房顶上空。他们开始承认自己之前的错误,告诉对方的愿望。相视一笑,与回忆中的画面一样。两个人能在一起,会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相互搀扶。这是件多么幸运的事。他们渐渐懂得过去总是想得太远,现在要学着只管眼前的事了。

  其实,五六十岁也是一段懂事年龄。从拒绝接受一些观点到愤怒孩子的反叛到不愿相信事业不再辉煌到与爱人争吵冷战质疑不安到和平对话到再次相识相爱到懂得未来太远抓住眼前就是全部到最终懂事,每段时光都是在不断成长。

  《独白》读后感(九):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知道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我记得自己站着翻看了一会儿,被其中的异国情调和青春叛逆氛围吸引,很快就决定将其收入囊中,尽管对于刚上初中的我而言,这册书并不算便宜。我就这样将它带回了家,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开始了阅读。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我阅读生涯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是我接触波伏娃作品的开端,足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读过此书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整个生命似乎都得到了更新。之后,我便地一发不可收地阅读了作者和萨特的许多作品:《第二性》、《名士风流》、《女宾》、《人都是要死的》……以及萨特的自传、随笔,直至有一天,我对自己发誓,要将《存在与虚无》这样晦涩的哲学著作啃下来——幸好后来没有实行。说来好笑,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认真地以“存在主义者”自居。但我相信,彼时的阅读体验是真实的,它带给我的某些东西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也许一辈子都“根除”不了。

  例如这册近日重版的《名士风流》。当年首度读它时,我大概还是第一次接触许钧的译笔——真是地道得很,有法国味而又不失母语的尊严。全书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精英圈那种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并存不悖的氛围中,每一个角色,从“男一号”、身为法国知识界左翼领袖人物的亨利(原型乃萨特无疑),到“女一号”、知名精神分析学家、同属左翼阵营的安娜,从亨利的前情人、有“最美的女人”之称的波尔、“新女性”纳迪娜,再到投向右翼的朗贝尔,每一个形象都无不是丰满而令人信服的,至少在我这域外人、“局外人”看来是这样。亨利和罗贝尔这两位老友,因 “苏联劳改营事件”出现分歧。亨利因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而被认为是帮助了苏联的敌人,最终被左翼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罗贝尔虽然支持苏联,但确信自己必然不能适应共产主义那种严整、刻板的生活,导致他所领导的左派运动最终解体。罗贝尔由此感叹道,“我们想独立于两个阵营之外,其实却无能为力。”在小说结尾,两位老友言归于好,但保持了各自的信念。稍知战后法国知识界状况的读者读到此处便都能心领神会:小说在这里影射的是萨特与加缪这对老友,只不过小说虚构了一个比现实更为“光明的结尾”。《名士风流》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1954年度龚古尔奖,波伏娃终于得以“作家”而非“萨特情人”的身份在战后的法国乃至欧洲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说,这部小说是对作者身处的知识精英圈的“高保真”临摹,那么在《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波伏娃则发挥了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想象力,纵横千里,跨越四海,主角由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帝王谋士而逐渐远离政治,去到了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其后又奇幻般地亲历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要历史时刻,在此一过程中,不仅见识了世界的繁复,更悟得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在这部小说中,波伏娃这位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者——这项考试素以严格著称,伟大者如萨特当年都曾在此项考试中受挫,而波伏娃通过考试时年仅21岁——充分展现了其严密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丰盈的艺术表达力,令读者不得不感叹这位女性作家的天分之高,远在一些同时代著名男作家之上。

  波伏娃的小说,总体上遵循了传统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似乎无意玩弄技巧,但这绝不意味着她的小说没有技巧可言。固然,在一些当代读者看来,波伏娃的小说有点“过气”,其中所描写的意识形态纷争于今看来都已烟消云散,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实不然。原因恰恰在于,波伏娃的小说以及像《第二性》这样的作品,在当年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令80年代初识“自由”滋味的中国年轻人为之着迷,除了“潮流”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外,作品中提出的诸如“人的存在与自由选择的关系”这样根本性的哲学命题,以及当年曾经弥漫法国知识界、欧洲知识界乃至全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于今看来仍然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位堪称“经典”的作家与普通作家的主要区别所在。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等观点,借由波伏娃的著作(也包括萨特本人的文学作品)而为全世界所熟知。于是早就有人质疑波伏娃的成就,称她为“女版萨特”,惋惜她终其一生都活在萨特的阴影里,缺乏自身独立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至少对于波伏娃本身而言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既然认同“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那就必须准备为坚持这种价值观付出代价——说到底,无代价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小说《女宾》里那种“三人之恋”的生活(它甚至称不上典型意义上的“三角恋”),也许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连作者本人也时时为此而纠结乃至痛苦不已,但若换一个角度看,波伏娃的痛苦恰恰是其拥有自由的最好象征:开始,是她自己决定选择这样的生活;后来,尽管痛苦,但仍然是她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为自己作出了留下来与萨特相伴终身的抉择。由此看来,波伏娃无疑仍是自由的,这不仅是因为她还有一份同样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越洋爱情,更重要的,乃是因为她终身坚守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并选择了为此而勇敢地承担、承受自身的命运。也许,如此命运,用让·雅克·卢梭的那句名言来形容更为贴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说起来令人有些伤感,可是波伏娃而外,我们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

  《独白》读后感(十):表•时间

  第一篇《懂事年龄》

  主人公:不知道名字

  主人公丈夫:安德雷

  儿子:菲利普

  儿媳:伊莱纳

  “我的表听了吗?没有。可是指针似乎纹丝不动。不能去看。想想别的事情吧,随便什么:回想这一整天,与往常一样平静,只有等待让人坐立不安。”“......我们谈论了她一会儿,也说到了大家都了解的很少的中国人。安德雷翻开了一份杂志。我不住地看表,但表针像是不动了。”“我们过去总是想得很远。大概现在要学着只管眼前的事了。我们俩肩并肩坐在满天星斗下,闻着柏树的清香,我们的手紧挨在一起。在一瞬间似乎时间都停止了。但它还是要流逝的。”——文中描写时间

  文中有三段对时间的描写亦或者说是对生命的叙述,流逝着却又静止着,走动着却又纹丝不动。第一段,中间,最后一段,很明显这是女主人公一段心路历程从对时间的耿耿于怀,对自己生命流逝的在意,对自己未来的恐惧,终于在和安德雷坐到一起时释怀了。时间确实是流逝的,但是和安德雷在一起的时间是静止的,少一些猜忌和恐惧担忧,享受此时此刻的风景和心情。

  “有一份轻松的工作,自称很有修养,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穿衣讲究,居室布置一丝不苟,对子女管教严格认真,善于社交等等,总之方方面面都完美无缺。但实际上对于他们什么都不重要。我对这种人毫无兴趣。”“……她时不时地冒出两句,我个人觉得真是引人注目,因为她说的话不是太蠢,就是没任何意义。”——文中描写伊莱纳

  .

  安德雷说:“了解事物,发现事物,这是我的癖好,我的疯狂爱好,其中没什么道德标准。我从来不认为别人应该模仿我。”“有人说我是越来越无所谓,然而另一些人却说这叫做大度、明智,但其实这是死亡在向我们逼近。”——文中描写安德雷到“老了”年纪时的态度

  安德雷认为妻子的小题大做,而妻子觉得自己是个有原则的人,或者说有那么多的信念在约束着自己,在拷问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她毫无疑问的认为这是人和人之间衡量问题的尺度不一样,毫无疑问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让步不能退缩坚守原则。而妻子反而觉得安德雷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是无稽之谈,把真相掩盖、盲目乐观自信,终会全线崩溃或者与人为敌。其实憎恨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实在太累了,试图去不相信自己曾经信任的人又何尝不是。每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成功人士亦或精英阶层,读的书越多见得人越多经历的越多,就越容易形成自己人生当中的所谓的正确方向。鄙人认为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需要在合适的年纪尽早形成,否则极易误入歧途,但无可厚非的是,如此三观也应当在之后的生活工作历程当中不断修正改动。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成功人士和精英阶层都能做到我说的这一点并变得更强。但很多人做不到的是:为了周围最亲密最亲近最爱的人去改变和修正。因为和这些最亲密最亲近最爱的人相处,需要关注的仅仅是生活而已。而大部分却跳入了厚此薄彼的怪圈,去坚守自己的“原则”,而忽略了所爱之人和爱几之人的最简单情感。

  老夫妻路过他们非常喜欢的叫做“金鳟鱼”的小馆子。想起了去翠华山陪教授吃的金鳟鱼,冷水性鱼,水冰冰凉,观赏性又极强,初见给我的第一印象确是满满的尊贵气质,白灼烹制之后,虽是养殖鱼入口又感觉肉质嫩极。但不知为何教授们似乎觉得一般般,我却之不恭的吃了大半只,妙哉。

  “我能够记起很多人名和日期,就好像一个小学生能熟练背诵一篇根本不懂的课文一样。”主人公对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厌恶。即便陪伴自己一辈子的书。“我翻看了基本,可是这些书跟我自己的书一样,有一股令人恶心的味道:是灰尘的味道。”

  安德雷对主人公说:“我是为了你才决心振作起来,我不想当一个老刺头。老,就够讨厌了,不能再当刺头。”女士对儿子不同意自己观点的愤怒,可以点爆到自己直接断绝母子关系;对自己儿媳的充分不信任,满脑子是儿媳妇抢走了自己最爱的小宝贝;对自己工作的无助感,六十岁的作品受到诸多的批评,认为自己再也创造不出更好的作品;对爱人的怀疑,无论是爱人说好听的亦或说重话,爱人邀请一起游玩亦或自己先回老家,爱人支持孩子亦或委婉的表示站在自己这边,女人用尽一切办法去怀疑去挑刺。这不得不说是女性感性思维的一种表达。幸好的是她的丈夫足够爱她,直到他说出这么感人肺腑的一句话,她终于知道,他还是他,感情也还是那份感情。

  懂事年龄 顾城

  所有人都在看我

  所有火焰的手指

  我避开阳光,在侧柏中行走

  不去看女性的春天

  红草地中绿色的砖块

  大榕树一样毛森森的男人

  我去食堂吃饭

  木筷在那里轻轻敲着

  对角形的花园

  走过的孩子都含有黄金

  第二篇《独白》

  如果说第一篇懂事年龄是一个更年期中年妇女对丈夫儿子儿媳、对生活的抱怨,那对于第二遍的独白中的女人,那简直是一个丧心病狂、精神病以及强迫症的女人呀。对母亲、初恋、前夫、现任、死去的女儿,完完全全的掌控欲,对所有一切的不满。看此篇在初看时让人有种看不下去的恶心感,特别希望早点看完远离这种痛苦的冲动,通篇的抱怨。可真看完之后却又让读者释然了,对于我,作者让我切身的开始喜欢生活,多些憧憬,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少些负能量。

  第三篇《筋疲力尽的女人》

  最后一篇的文体形式是采用日记的方式,显得更有心意。自己的丈夫出轨了,无奈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除了自怨自艾,失眠,吃药,饮酒,回想过去,周围的朋友、亲人没有一人可以理解自己。日记的形式让我更感难受和压抑,最终只能快速翻完全书。看完最后一篇我反而觉得这三个故事中的三个女人是同一个人。人到中年,尝遍世间沧桑,见识的多了,包容的少了,自我以为对丈夫对父母对子女的强制性灌输和关心崇高和洋洋得意,实则适得其反让人厌倦。不得不说女人做为这个世界当中伟大的50%,对于人类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女人身体天生的不同和在某些方面功能性分工的不同(诸如生育),注定造成女人是更恋家并且感情投入更多的一半。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在更年期到来之际却又难免的出现了文中三个女人的情况,呜呼哀哉,可悲却实实在在的让人感到可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