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读后感10篇
《我是谁》是一本由【西班牙】爱德华多·普塞特·卡萨尔斯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读后感(一):被忽悠的感觉
如果真如一位豆友所述,这本书在西班牙是家喻户晓,人手一本,那该书肯定是通俗易懂,行文流畅的。可是中文版有很多部分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很多章节看到一半,突然会觉得不知所云,和标题,和前文完全不搭啊。或许我们需要另外一个译本来诠释一位西班牙大师的思想?
内容题目很好,但是内容,似乎不太对题;不过还是有些不错的观点:
3、谈到记忆,和想象一样类似;回忆与当时经验有关;虽然能记住某个场景,但是有可能是个错误的源头。
《我是谁》读后感(三):逼着自己读好几次却总是读不进去
作者的主题很具有冲击性,我就这样开始进入了书中,但真的完全无法进入作者的思维,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如说这种书需要更深刻的理解,但至少应该留下伏笔让读者进入自己的心灵开始探索,可我逼着自己看了好几次都达不到那个境界,太虚幻高端,我确实无法企及
《我是谁》读后感(四):西班牙 智者 之言
这本书,居然,我随便问了一个在西班牙生活的朋友,他都知道此人此书,
他说未曾想到,这书会被引进到中国。
为了应付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掌握社会学习和情感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忘掉”我们以前所学到过的几乎所有知识。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被动地、无意识地实施的
《我是谁》读后感(五):究竟,想表达的是?
很差,是因为我看不懂,不明白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他想阐述的主题是什么,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回自我的精神力量之旅”旅程过半,甚至基本完结,除了一头雾水,我实在不知道作者再说什么。
不知道是我的文化水平太低,还是与作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太大,亦或者翻译的问题……
书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一本好书可以让读者与作者思想相同,一本好书,应该可以引人入胜,但是,很抱歉,这本书,我只想丢弃。
写书评的时候,我很想回忆起这本书的一点点,让我有感触的只字片语,但是很抱歉,我的思路依然混乱,没有方向。
奔着这本书的副标题来的。翻来一看,只有几个标题能让人眼前一亮,少有几个有些哲理的句子勉强可读。但整体讲,文章内容逻辑混乱,翻译出的长句也让人不知所云。
作者思想倒是不乏新意,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最新成就,站在科学的视角还原人性和意识世界,每个活生生的“自我”视为客观的自然的存在,就像一个站在手术台医生的眼中,自然人就是血液和骨骼的精密组合。意识和行为,被解读大脑某个区间的对外部世界的反馈。全书充满对机械式唯物主义和狭义科学的崇拜。 这样的书竟然能在西班牙大行其道,难道斗牛士们都将人性理解为待屠宰的公牛?
找回自我的精神力量,就是从一个冷血的作者眼中看待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我建议作者去把自己脑袋敲开,放在冰冷的仪器上进行分析。运检到中国,诊断结果:此人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