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邮差》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孤独邮差》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10-09 03:1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邮差》读后感精选10篇

  《孤独邮差》是一本由(加) 丹尼斯·特里奥特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邮差》读后感(一):书信生活的一部分

  《孤独邮差》是加拿大知名作家丹尼斯·特里奥特的一本作品作者不仅是作家、而且还是电影编剧,现和家人定居在蒙特利尔。作者非常喜欢写作,而他的灵感也是来源于生活之中,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鬣蜥》出版之后,就先后获得安娜•埃贝尔奖,法国/魁北克让•哈姆林奖等奖项,也让更多的读者认识了这位作家,而本书则是作者的第二部小说, 这本小说的出版使得作者更是声名鹊起,受到更读的读者的关注喜爱。不仅在本国畅销同时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发行,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看到书名,就能明白,这是一本介绍邮差的故事书,邮差对于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年纪比较小的人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了解了。邮差在不同的国家可能着装有所区别,可是工作性质大同小异,这是一个由来已久行业,已经有着多年的历史了,他们的作用就是为不同地区人们传递物品,除了一些包裹,还有一些报纸刊物的送递工作等等,当然最多的还是信笺,他们的作用其实就是类似现在的快递公司,只是邮差应该是属于国家机构的正式的员工,而快递员则是当代的产物,也是私人企业象征。在那个邮差盛行的时代,骑着自行车穿着绿色制服车子后面的布袋搭在车后架子的两旁,里面有着需要派送的信笺。他们手中承载着人们的盼望,希望,期待。而信笺上的邮票,也是大家非常喜爱的,邮差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毕竟邮件是私人物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随意可以拆开读阅的,曾经也有过邮差拆开信笺的事情发生,丢失信笺也是偶尔会遇到的事情。

  在本书中的邮差就是众多邮差中的一个,他的工作性质除了普通的送件之外,还有一个挑战就是要爬楼梯,这并不是每一个邮差都需要这样做的,是由于工作环境特殊性,这个邮差每天都要爬上近一千五百节阶梯,这样的工作量也是极大的,虽然道路的两边有着不错风景,可是单调的生活也是非压抑的。在这个街角的邮筒里,塞满了来自瓜德罗普岛的信笺,邮筒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圆圆的绿色的大筒子立在那里,就是这样一个邮差,却还有一件不为人知秘密。自从一次看到了别人的信笺之后,对于窥探别人的信件就有了强烈好奇心,这种事情其实也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对于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而这些书信也是非常有趣的,非常简短,是诗歌方式,从此之后,看别人的信件也成了这个邮差的一个爱好。在书中这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却有了灵魂邂逅,这其实也是书信的一个魅力所在

  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英文合订装,在书的前半部分是汉语书写的译本,而后半部分却是英文的版本,对于欣赏原汁原味的作品更为有益,可以让读者领略到作者真正的意图和作者独特笔触。对于学习英语和了解文化习俗有着重要的作用。

  《孤独邮差》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双遇作品,作者通过一个孤独的邮差的故事,展现生活中社会现象细腻的笔触把故事娓娓道来,看到了一个极具特色的故事,那一封封书信,让人们重新找回失去思念,把人们带回到曾经。

  《孤独邮差》读后感(二):旋转的命动

  秋日九月的最后一天,捧阅加拿大作家丹尼斯·特里奥特的《孤独邮差》。这是一本中英文双语阅读版本,当然,对于我来说,英文只好保留了。

  《孤独邮差》是丹尼斯·特里奥特的第二部小说,2006年获日本—加拿大文学奖

  27岁的比洛多在山毛榉大街的邮递员,他做这项工作已经五年了。五年来,比洛多每天要走115个公寓楼外直达顶屋的楼梯,这些楼梯加起来共有1495级台阶。隔三岔五地比洛多便会数一次台阶,他每天在这些台阶上走的路相当于爬一遍埃菲尔铁塔——每一个台阶的高度约为20厘米,1495级台阶加起来就是299米。

  邮差是一项简单单调的工作,比洛多通常喜欢在餐厅就餐后练字,他的行为常常受到同事嘲笑,但是比洛多依旧沉浸在一笔一画的美妙之中。比洛多还有一个秘密,虽然他深知这是偷窥、是犯罪,但是在往来的书信中体验别人的生活,两年来已经成了比洛多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晚上,他都会闩上门,一头扎进自己邪恶小秘密中。

  比洛多把自己经手的私人邮件带回家,用蒸汽信封打开。他会在阅读过后复印保存,同时把信件的原件重新封好信件寄出,比洛多安慰自己说这样并不会伤害任何人,只要他继续小心翼翼,谁又会在乎信晚送了一天呢?

  在比洛多看到的书信中,小学教师塞格琳写给格朗普雷的信尤其让比洛多激动。每一封信件都只有短短的三行,一共十七个音节。比洛多了解到这是一种日本短诗——俳句,塞格琳仿若为比洛多打开了一扇窗,呈现给比洛多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这时空赏心悦目遥远空灵,具有着神奇魔力,令比洛多深深迷恋,而他也无可救要地爱上了塞格琳。

  我们时常在机缘巧合下,遇到足以震撼心灵的相遇。这相遇或许是人、或许是风景、或许是书籍、或许只是一首歌曲

  而比洛多的相遇是日本短诗。他因爱慕塞格琳而更加希望走进徘句的世界,期许着可以更加接近塞格琳的心灵旷野。当他终于如愿走入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竟然如此为之痴迷——比洛多感觉他正在前往一个神秘目的地,仿佛他在情不自禁地向无情的命运前进。那些俳句彼此之间产生共鸣,在人的心中创造出了动人节奏,久久萦绕不去。看了这些俳句,他竟然觉得似曾相识,感觉好像看过或是梦到过它们。它们激起了沉淀在他记忆深处的古老影像

  这部十余万字的小说人物关系简单,主要人物可以说只有三个。《孤独邮差》并不是以第一人称讲述的,作者把比洛多称之为“他”,站在一个旁观人的角度,把比洛多短短一年的生活状态呈现给读者。比洛多的形单影只、比洛多的自在悠然、比洛多的痴迷沉醉,都让我们如置身其侧,与比洛多一起欢喜一起忧伤。可以说,这部作品的细腻实在是非常的令人难忘,忍不住细细地品味每一个片刻的心情独白,也同样如比洛多与俳句相遇一样,久久萦绕不去。

  九月风轻拂

  蓝澈云渺纱

  书香浮色伴日隙

  《孤独邮差》读后感(三):轮回的故事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想起了卡尔马龙。NBA著名球员身体健壮技术娴熟,像个从不休息的邮差一样,不缺席任何一场比赛,因此得名“邮差”马龙。他不幸与乔丹生活在同一个年代,虽然能力强大,却始终无缘总冠军戒指,只能孤独地看着戒指黯然神伤。后来他为了圆梦,去了如日中天的胡人队,却不料湖人却在总决赛中爆冷输给了马刺,马龙只能孤独地退役了。这也是一个孤独邮差的悲伤故事。中国也有孤独邮差,在感动国人的评选中,印象中好像是评选出好几位在农村偏远地区只能通过吊杆、通过人腿来送邮件,一送就是几十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是丹尼斯·特里奥特的书显然并不是讲述这样的故事。

  《孤独邮差》,讲述的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停歇的故事。很好奇,为什么要这么确定书名。后来查了一下,英文书名为Round,中文译本翻译成了《孤独邮差》。这应该是防止读者只凭着书名就猜出整部书的内容吧,也与主人公性格与行为相对应。很有趣的一本书。

  作者是丹尼斯·特里奥特,生于1959年,加拿大作家、电影编剧,现和家人定居在蒙特利尔。他曾凭借第一部小说《鬣蜥》,先后获得安娜埃贝尔奖(2002);法国魁北克让哈姆林奖(2001);奥德赛奖(2002)。《孤独邮差》是他的第二部小说,获日本—加拿大文学奖。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孤独感和现代世界的迷人故事。27岁的邮差比洛多尽管他父母双亡,没什么朋友,从事了五年的这份邮差工作枯燥无比,但是他仍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他最近还发现了一项很有意思活动—拆开别人的信件,从中得到乐趣。颇有点小学生偷看别人日记的恶趣味

  随着赛格琳的出现,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赛格琳经常给加斯顿.格朗普雷写信,而且写的是日本的俳句。短短的三行十七字,却让比洛多无比的着迷。他开始收集赛格琳的字,想象着赛格琳是什么样子的,赛格琳成为了他黯淡人生中的一个亮点

  直到有一天,加斯顿.格朗普雷在送信的时候发生车祸去世了,比洛多意识到,他再也无法接收到赛格琳的信了,他的人生又要回复到以前那种黯然的局面当中去。他不想这样,他要改变命运。因此,他开始学习写俳句,假借加斯顿.格朗普雷的名义继续跟赛格琳通信,继续保持这一种心理上很亲近实际上很遥远的状态。有一天,赛格琳说要来看比洛多,比洛多因此处于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他照镜子发现,他的憔悴邋遢的状态,与加斯顿.格朗普雷以前的形象简直是一摸一样的。他在矛盾要不要改变这样呢?后来决定还是以这样一种形象与赛格琳见面吧。他满心欢喜地出去寄欢迎信,却发生了车祸。。。命运弄人,所有的这一些都形成了一个圆,“禅圆”,与书名round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呼应

  书中反复提到了俳句,查了一下资料,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俳句是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经过日本化发展而来。同时在日本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欣赏几首俳句:

a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 b朦胧马背眠,远处淡淡起茶烟,残梦晓月天。

  其实并不如中国唐诗宋词优美合辙押韵。如果比洛多接触网友是一个写中国诗词高手,还不知道得迷成什么样呢。

  《孤独邮差》读后感(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孤独邮差》 2018.10.05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永远循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孤独邮差》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永远讲不完的故事。27岁的邮差比洛多原本并不孤单。尽管他父母双亡,没什么朋友,从事了五年的这份邮差工作枯燥无比,但是他仍生活得有滋有味。 他每天要爬一千五百多级楼梯,隔几天就数一次,并练出了速度,为奥运会没有爬楼梯项目遗憾;他每天要分拣信件,用心练出了技巧,比别人动作快,早下班;他每天练习书法,从各种字体、各种笔画感受到乐趣;他有一个爱慕者——餐厅的女招待,会偷偷注意他;他有自己钟爱的游戏;他还有一个邪恶的小秘密——偷拆私人信件,从中体味别人的生活,乐趣无穷。 如果不是赛格琳的出现,也许,他的一生会平顺度过:和爱慕者结婚,在邮局退休身体健康兴趣高雅可惜,人都是不甘的。总要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寻求点变化。于是,赛格琳出现了。她是某地一位小学教室,常常给比洛多所在地的加斯顿.格朗普雷写信。这些信件深深吸引了他,每次三行,十七字,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她的字也无比打动他。于是,他把她写的信和照片都复印留存,对他能了解到的与她有关的一切兴趣非凡。于是,他知道了信件上写的是日本的俳句,他观察到到收信人加斯顿.格朗普雷的邋遢潦倒…… 比洛多人生的扭转,是加斯顿.格朗普雷在雨夜寄信时车祸身亡。比洛多意识到他再也无法看到赛格琳的回信了。 “那一瞬间,他生平第一次——绝对是头一次——觉得那般孤独。如同一个巨大海浪将他吞没了,让他体会到了内心最深处的孤独,将他卷入深海的无尽黑暗中,在那里,强大的漩涡又将他卷入了一个长着血盆大口的深渊中,如同一个巨大的下水道口。他挥舞着手臂,想要找到什么攀附的东西结果却只能触及他的灵魂深处的孤独,让他痛苦不堪。 这时,比洛多莫名清醒过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中不能没有赛格琳,没有她,他根本活不下去;没有她,他的生活将毫无意义。生活中的美、欲望、内心的宁静这些类似的抽象感情统统跟他无关,全都飘荡到了远方,他再也感觉不到了。他自己只不过是一块残骸,一艘没人掌舵、也没有动力幽灵船,只会顺着洋流漂向远方,最后被马尾藻黏黏的网缠住,不再动弹,海藻缠住他的躯壳,把他拉到水里,沉入海底。” 是爱而不得,让人孤独!孤独,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比洛多作出了一个荒唐大胆的决定——模仿加斯顿.格朗普雷给赛格琳写信。他租下格朗普雷生前的公寓,他穿上格朗普雷的衣服,听他听过的音乐,读他读过的书,想要成为格朗普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他的思想,才能写出他的作品。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要成为另一个人,注定了悲剧的走向。因为,每个人只有活出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爱情没有替代品,人更不能。 比洛多和赛格琳的书信来往进入白热化,他们从俳句写到短歌,又从短歌写回俳句,他们的情感从含蓄的情感发展到露骨的肉欲。终于,赛格琳决定来看比洛多。 此时,比洛多被自己的样子吓得魂飞魄散。他从镜中竟然看到了一张胡子拉渣、头发蓬乱的脸,而那张脸与加斯顿.格朗普雷的样貌别无二致。 比洛多太希望能变成格朗普雷,结果真的变得一模一样。不管怎么样,效果都是惊人的:几个月没刮胡子,头发凌乱,又穿着格朗普雷的和服,这就使他像极了那个故去之人。 他的内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既渴望与她用文字沟通,也盼望和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渴望在梦境里爱她,即便是以格朗普雷的身份去爱她,他要给她一份她值得的爱,他们都值得的爱,到最后,让他们两个可以真正的在一起。 于是,他决定就以这幅面孔和赛格琳相会。他满心喜悦地、急切地去寄出这封大胆的欢迎信,出门却碰上大雨,也出了车祸。 历史重演了,时间在他身上耍了卑劣的伎俩。格朗普雷垂死挣扎的时刻打着旋儿撞击在岩石上,随波逐流,时间被困在了旋涡中,形成了一个圈,困住了比洛多。生命是不断重复的,比洛多搁浅在了时间的浅滩上。模糊中,他看到了另一个比洛多对他伸出的手…… 他这时才明白格朗普雷临终前吐出的那两个字是什么,比洛多也笑着吐出:“禅圆——” 禅圆象征着圆圈、宇宙的周期性、历史总是在重复、最终总会返回起点。 时光若流水, 彷徨复彷徨, 恋恋崎岖礁石上。 格朗普雷把寄出的手稿取名《禅圆》,并在末尾采用开头的诗,表示这本书在不断地重复,其实也暗示了故事在不断重复,命运也在循环往复。 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其实,不过是人性的弱点罢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不愿意走出思维的舒适区,所以,才会一再重复相同的思维方式,因此犯下相同的错误。孤独邮差将永远孤独下去,就像受到特殊的诅咒般,让这个故事循环下去,永远讲不完。

  《孤独邮差》读后感(五):孤独邮差解说向:邮差、诗人、诗人的狂热粉丝的没完没了的故事

  装订还可以,双语阅读,一百三十多页的中文部分一下子就看完了。英文暂时我看不懂。。

  越看越玄幻,从神奇的日本和服到车祸频发的诗人家门口到邮差诗人外貌的变化等,emmmm,当邮差要遵守职业道德,不然是要遭受报应的。

神秘的日本和服:穿上它,轻松创作出日本俳句

  邮差对于女主角的信中的日本俳句迷恋不已,当诗人死后,他想假冒诗人跟女主角通信。聪明的他想到要模仿诗人的生活作息,要在诗人的生活环境下去思考去创作。他搬到死去的诗人家里,保持家里的装修不变,他坐在诗人平时吃饭的餐厅坐的那个位置,他穿着诗人的日本和服,这样的他好像“诗人上身”,手好像不受控制就写出来俳句了。

雨天车祸高发地段:历史不断重演

  诗人死去那天是暴雨天,诗人追着邮局的人要寄信结果出车祸死了。后来邮差比洛多住到诗人家里,在他休假在家的日子里,他也变得不修边幅就像当初的诗人那样,又是一个暴雨天他也由于寄信出车祸了,死的时候他看到邮局的人有一个人竟然有点像当初的他(比洛多)。

邮差喜欢的是什么?

  邮差因为女主的字体、还有日本俳句而迷恋她,意淫。后来他平时吃饭的那家餐厅的已经辞职的女服务员上门向他道歉还写了纸条,在他看到女服务员的字体时,竟然也有心动的感觉,女服务员走后,他怅然若失。邮差是一个字体控吗?

  ----------------------------------------严重剧透分割线-----------------------------------------------------------------------------------------------------------

  -----------------------------------------------------------------------------------------------------------------------------------------------------------------------

  严重剧透:我一度以为这篇小说是给日本俳句做宣传的 ,然而我是个不够浪漫的人,并不懂欣赏。

  起:从前有个邮差比洛多,他很孤独,他没有亲人朋友,没人与他联系,唯一的朋友就是同事罗伯特。他有个癖好:把他负责的邮件里面的私人邮件用蒸汽处理了拆开,复印再装回去。 这其中令他开始着迷的是来自瓜德罗普岛的塞格琳,塞格琳每次给格朗普雷寄她自己写的日本俳句。邮差被塞格琳的手写字体以及她的写的那些俳句深深的吸引了,塞格琳还邮寄了自己的照片,邮差了解到塞格琳的职业工作等。仿佛通过这些邮差爱上了塞格琳,他每天都会梦见她,他的生活不能没有塞格琳寄过来的信件。

  承:有一天发生了一起意外,收信的格朗普雷出车祸意外死了,从此没有人给塞格琳回信,塞格琳也没有寄信回来,塞格琳也不知道格朗普雷已经死了。丧心病狂的邮差住进了过世的格朗普雷的家里,学习写日本俳句,他帮助格朗普雷被拒稿的日本俳句集重新投稿到其他出版社并且被采用,通过格朗普雷的托梦得到警示他穿上了格朗普雷的日本和服突然“下笔如有神”,手好像不受控制的就创造出日本俳句,看着还有模有样的,这样他假冒诗人的名义寄信给塞格琳。他了解到塞格琳与格朗普雷是如何认识的,塞格琳是诗人格朗普雷的粉丝?他们真的就只是在切磋日本俳句。

  转:邮差不满足于写日本俳句,因为他觉得这样的格式不利于表达感情,不利于他像塞格琳表达自己的爱情?于是他大胆的尝试写了一首表达爱情的短歌,犹犹豫豫的投递了出去。越想越后悔,于是他又想把这篇短歌给取回来。经过一番波折,他的同事罗伯特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罗伯特还嘲笑了他,气愤的他出手打了罗伯特,罗伯特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设计让邮差经常去的那家餐厅的经常跟邮差来往的女服务员被耍了,整个邮局也知道了这件事。信还是寄给了塞格琳,邮差已经在邮局和餐厅混不下去了,他请了长假呆在家里。

  合:塞格琳收到信后并没有生气,出人意料的是她回了一封充满色情暗示的短歌?于是他们两个就开始了没羞没臊的短歌互诉欲望?后来塞格琳提出跟他奔现。邮差开始慌了。可是他发现自己请假在家的这段时间不修边幅的样子竟然有点像格朗普雷?又是一个下雨天,罗伯特过来收信,瓢泼大雨邮差一心急于寄信,汽车喇叭声划破天际,邮差出车祸了,就像一开始的格朗普雷出车祸那天。那天格朗普雷看着邮差比洛多就像现在不修边幅的有点像格朗普雷的比洛多看着罗伯特旁边长得有点像比洛多的邮差?回想一开始格朗普雷说的“禅圆”,这好像是一个诅咒,历史重演了,生命是不断重复的。全剧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