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10篇
《投资交易笔记》是一本由董德志著作,经济科学出版的329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0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一):写的真的很不错
整个内容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还是很全面的。虽然缺乏宏观经济学分析的深度分析,但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动态,跟踪市场对经济指标与事件的反映还是很有启发的。书中图文并茂的分析,加上作者自己的见解与分析,最后糅合读者自己的理解,收获还是很大的。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二):这么好的书
这么好的书,竟然现在还没有人评价。里面全是干货啊。!!!!!!!!!!!!!!!!!!!!!!!!!!!!!!!!!!!!!!!!!!!!!!!!!!!!!!!!!!!!!!!!!!!!!!!!!!!!!!!!!!!!!!!!!!!!!!!!!!!!!!!!!!!!!!!!!!!!!!!!!!!!!!!!!!!!!!!!!!!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三):求交流
近期准备研究固定收益债券,师兄就推荐了这本书,说要好好研读。昨天在图书馆看了半天,由于自己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不大看得懂其中联系,不过每章的导读倒是写得很有逻辑,很好理解,大概了解了经济基础面、政策面以及资金面对利率的作用博弈,接下来就是一个面一个面地去深入理解。可能是我基础太差,我觉得书一开始就开始介绍各年利率变化情况、三个方面对利率的影响与作用,有点吃不消。我自己是先从后面关于每个面的单独解说开始看的,待了解了各个面的概念、作用后可能更好来理解它们对利率的影响了。
还是要继续加油啊~~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四):有标题党 水军之嫌
董博士原来也是标题党,全书的论证核心是基准利率是如何受宏观经济基本面 资金面 政策面及技术面的影响,其中基本面决定10年期国债利率,政策面决定中期票据利率,资金面决定7天回购利率。对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债无一涉及,更是谈不上债券投资策略了,所以是个标题党,且各位看官在评分时有水军的嫌疑,写的好但是看不懂,这是何逻辑?!但值得认可的,作者对过去10年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基准利率变迁的回顾对于想了解债券投资人士是大有裨益的,作者对相关数据的综合是有价值的,在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实务研究探讨书籍匮乏的条件下还是可以一读。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五):9年债市
很不错的书。读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作者的语句读起来没有那些畅销书来的顺畅随意,但严谨有序。
全书内容概览:
1.非常非常详细地记录了02-10年债市的起起伏伏,当时的宏观政策、资金、基本面状况都记得很全
3.货币分析---货币政策、货币乘数的内容
4.政策分析---财货政策等等
5.分析了银行间债市的三大利率间的关系(还未读)
6.作者的随笔漫谈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六):内容很多,但是缺少分析框架
之前就听做债券的朋友推荐过这本书,看完确实对债券市场的一些利率指标以及宏观指标的含义和测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全书指标和数据的堆砌比较明显,对于市场动态的描述偏多,对于背后的逻辑,传导的路径,作者则少有分析。
建议阅读第二篇-第四篇,了解相关的指标含义即可。其他部分,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作为复盘的笔记来看可以,但是作为书的一部分内容单独成章节,则有凑字数的嫌疑。
听说这本书还有续2011-2015,作者去了券商做债券研究,打算买来看看,其分析逻辑和研究框架是否有长进。
不过其中的资金面、政策面和基本面及其与相关利率的关系,对于初入债券市场的我还是挺有启发的。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七):研究报告式的书籍
这本书就是一些数据的堆砌,价值不大。这些信息中大部分都可在统计局、央行、中债网的报告中免费获得。并且,分析的内容不清晰,通篇为一个学究风范的研究报告。
作者无法把简单的东西说清楚,不懂的人看了更不懂,懂的人看会觉得价值不多。
---------------------------------------
对于债券市场初学者来说,最好不要从这本书入手,还是先了解一下债券市场的基本规则吧。
数据应该是自己去想办法获取,之后自己亲自来进行分析才是有价值的,别人的分析永远都是别人的。
另:如果真要看此份研究报告,则需要先有充分的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之后再来看。否则,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1、首先是对利率市场变化的回顾;
2、其次是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经济基本面、货币分析、政策等,基本的概念分析,和债券可能的联系等。
结论:
四类因素会对利率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基本面因素、资金面因素、政策面因素以及技术面因素,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前三者。银行间市场的7天(或1天)回购利率的变化反映的是市场资金面因素的变化;公开市场中的1年(或3M、3Y)票据发生利率的变化传递的是政策面信号(货币政策)的变化;长期利率(10年国债或7年国债)的变化更多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因素(CPI,GDP)的变化。
总的来说,对了解国内的债券市场有大致的了解。而微观的分析对读者的价值相对有限,最后的结论的参考性待商榷。
另外,很多文字没看懂。
《投资交易笔记》读后感(九):分析框架的经验谈
又是一本地铁读物,然而觉得以这本书的的内容,还是静下心来学习下比较好。书中满满的干货,估计做过债券市场的人读起来会轻松许多,债券分析初入门的小白表示稍觉吃力。假期里读过的第二本讲债券市场的书,感觉收获不少。
前半部分是对2002-2010债券市场波动的解读,以史为鉴;后半部分总结分析方法,以及其他一些零散的问题。作者将分析总结为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几大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为CPI、通胀、央票、货币与财政政策等几方面对利率的影响,利率进而影响债券价格。以投资周期时钟来看,债券市场表现好的时候总是在衰退或者萧条这样的时刻,分析思路框架总是和股票市场有点相反,再加上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因此分析起来总觉得需要转化下思维。
另一个方面是关注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差异的讨论,在大多数时候它们是相同的方向,然而少数时刻两者却呈现背离状态,主要是对于市场长短期发展前景的预期不同导致。但是这个的影响目前自己还感受的不够深刻。
在资金面的讨论部分,作者从央行资金报表出发,层层拆解,分析不同项目的影响因素;还有CPI计算的讨论,也有着相似的分析思路。这种思路在分析金融变化影响时具有重要价值,以供参考。
内容简介:《投资交易笔记》和《投资交易笔记(续)》两本书主要涉及2002-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的研究。作者并非是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讲述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而是从一个交易员、研究员和业界经济学家的角度来描述那些曾经发生,而且未来一定会再度发生的事件。
推荐理由和书评:董老师的这两本书在债券圈被称为“红宝书”和“蓝宝书”,影响力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之所以没把这两本书放在债券类书籍,是因为这两本书只有1/3是国内债券市场利率走势的笔记,其余2/3内容都是对宏观经济及利率的框架性思考。而且能够明显看出,红宝书中董老师是以交易视角写,后面描述的内容以微观研究工具为主,而续集蓝宝书中作为研究员和业界经济学家的董老师功力更深厚了,看经济问题的角度更高了,书中介绍的是更加提纲挈领的宏观研究及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综上,这两本书一气呵成,可入门可深入,不同基础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收获,书评无需写太多。估计大家都有红宝书,没买蓝宝书的童鞋们可找来翻翻:)
初入债市的小伙伴的必读书,笔者推荐真正的初学者先读这两本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分析框架以及董老师的杂谈),待有一定基础后再读第一部分,这样收获更大。倘若零基础从第一部分市场回顾读起,可能会有些乏味和茫然。
来自中信建投固收程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