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合之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乌合之众读后感10篇

2018-10-19 03:4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合之众读后感10篇

  《乌合之众》是一本由古斯塔夫·勒庞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18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原来还有另一个我

  依照勒庞《乌合之众》一书对群体心理分析,“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群体中的个人是“无名氏”,在匿名的心理状态下,可以不考虑“我”的概念,他敢于想一些作为个人时不敢想的东西同时在匿名的保护下,会做出一些作为“我”时不敢做的事。换言之,群体之所以会放纵野蛮本能,是因为在群体中,很多制约他个人的因素变弱,并且会产生一种法不责众思想,从而开始释放其野蛮和破坏本能。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革”以及当下各种群体性事件中,人们表现的非理性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乌合之众决定世界进程

  本书的基本观点如下:“当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意识人格会消失,无意识现象则会产生压倒性的优势,让群体里的人变得更蠢,更失去理智,在集体信念的感召下,人群会变得残暴野蛮,回归原始本能。”

  在归纳出以上的基本观点之后,我们便能赞同,在本书的附录二:“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中,有一句话极其准确的概括了本书的基本定位,即:勒庞这本书是一部以阅读法国大革命时间基础的群体行为社会心理学著作。

  所以想准确的理解本书所描述的论据背景,就一定要把书中的理论放在动荡不安,失去控制的社会环境中。不过倘若读者稍微的回顾一下那些动荡年代,其实很容易理解作者到底写的是些什么,中国人都懂的。

  我个人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看法就是一句话:无意识现象是人的本性

  另外,我想说的是,虽然那些身处狂暴群体中的个人看上去非常愚蠢,但是,正是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才是人类社会文明走向决定性力量,文明是发展,或是停滞,乃或是倒退,都在这群智商有限的乌合之众手中。

  《乌合之众》读后感(三):Pardon?

  如果没有十分坚定的辩证思维,最好不要阅读本书。因为不仅其中有很多读者看来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接受的,还有很多被当代主流社会心理学家所摒弃的,但是它流传了一百多年,有人评价说它提出了问题,这是它的意义所在

  我认为这是一部反乌托邦著作,尤其针对社会主义,很多结论和引论都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极尽全力给予讽刺,所以有些地方在我们看来可能有失偏颇,甚至有时候会认为作者是个愤青字里行间,我所能体会的,还有他给人强烈阶级优越感。勒庞从一个医学生转变成一个社会心学家,对于很多东西他有自己的体会,这些体会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给人的刺痛感,他胸中的思想不断发酵,终于形成了“乌合之众”这部著作,19世纪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从时间上看这部作品很可能过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个高潮,所以与其说这是勒庞的心理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他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利剑。单就本版本来说,主体部分全部是勒庞的原著,一点注释也没有,我觉得增加一点注释会更利于整体把握这本书,因为有些地方提到的思想是以他之前提到的理论为基础的,其中出现了很多“关于这一点我的上一本著作中已经谈过······”云云,然而一般的读者并不知道上一本著作谈的是什么。最后的附录倒还可以,把整本书的精华罗列了下来。

  不多做评论了,把附录三拍下来。

  《乌合之众》读后感(四):"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 读勒庞《乌合之众》

  据说有一个悖论,能把心理学的科学性直接给否了。说的是你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大脑,而你研究的工具其实也是人的大脑,这不是自己研究自己吗?

  要说我们中国人应该算是够“自我”的,你看但凡是公共场合,总有国人“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但是在某些场合,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前一秒还在私下发牢骚的人突然慷慨激昂起来,会说些场面话,人五人六的。

  从大里讲,德国那么理性的民族,为什么会投入希特勒的怀抱?近读勒庞的《乌合之众》,不乏令人深省之处!

  【群体需要服从它的英雄,需要有人总结它的信念并代表它的意志。这样的人就是群体的领袖。但一个追求私利、熟谙巧言令色之道的领袖不能长久影响群体,能够打动群众灵魂的人一定是那种有着狂热信仰、自己先被一种信仰“击中”,然后让别人也“被击中”的人,只有他们才能在自己信众的灵魂里唤起那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才能让一个人完全被自己的梦想奴役。这个人有着持久意志力、为事业献身的勇气,崇尚利他主义。再次证明,要掌握领导群体的技巧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需要近乎疯狂执着和一些简单的技巧。他们也不需要掌握什么了不得的理论,只要一些煽动性的标语口号或诗一般的语言,同时开动控制的宣传机器长久反复的灌输,调动群众的情绪欲望,就能达到统率思想征服民众目的。】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坚强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手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慷慨大方高贵自由……”这位独裁者的表达几乎套用了勒庞书中提及的所有手段,而他对整个世界的戕害令我们对群体时代不得不产生畏惧。】

  【群体往往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这些聚集成群的人进入一种状态,由于没有更好的说法,我暂且把它称为一个组织化的群体,或换个也许更为可靠的说法,一个心理群体。它形成了一种独特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规律支配。】

  【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无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无论相同或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一事实,从而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独自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有不同。 】

  【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样,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他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会做出一些同他的性格和习惯极为相反的举动

  【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占得上风,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趋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

  【群体在智商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为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取决于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备什么性质。】

  【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赴义。 】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智力会立即大大下降】

  【群体对强权俯首称臣,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他们认为那不过是软弱可欺的另一种形式。他们的同情心从不听令于作风温和主子,而只向严厉欺压他们的暴君低头。他们总是为这种人塑起最宏伟雕像。没错,他们喜欢践踏被他们剥夺了权力专制者,但那是因为在失势之后他也变成了一介平民。他受到轻蔑是因为他不再让人害怕。群体喜欢的英雄,永远像个凯撒。他的权杖吸引着他们,他的权力威震着他们,他的利剑让他们怀揣敬畏。】

  ======= 九思读书会 ===================

  方法

  1、在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微信公共账号

  查找“九思读书会” 或"jiusidushuhui"

  《乌合之众》读后感(五):贴一下多看上粘下来的摘录

  贴一下多看上粘下来的摘录

  序言 译者前言

  2015-01-02 22:51:23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已被翻译成二十余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

  2015-01-02 22:54:06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对群众行为的研究就变得迫切并富有吸引力。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各种思想的传播,最终使民众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群众的声音逐渐取得优势,领导者和英雄只能去适应他们,引导他们,但不能独断专行,因为一旦群众反感他们,马上就会被毁灭

  2015-01-02 22:55:40

  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简单来说,就是群体中的个人是“无名氏”,在匿名的心理状态下,可以不考虑“我”的概念,他敢于想一些作为个人时不敢想的东西,同时在匿名的保护下,会做出一些作为“我”时不敢做的事。换言之,群体之所以会放纵其野蛮本能,是因为在群体中,很多因素制约他个人的因素变弱,并且会产生一种法不责众的思想,从而开始释放其野蛮和破坏本能。

  2015-01-02 22:56:01

  他们容易被暗示,轻信,常常不经过思考就因夸张、单纯的情绪激发行动。由于群体简单幼稚本质,往往会被一些眩目的说辞左右,一些语焉不详言论激动人心的口号,都可以让群众慷慨赴死。因此,群体是可以而且往往是被利用的。

  2015-01-02 23:01:46

  群体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根据勒庞的观察,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最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

  2015-01-02 23:06:10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的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这位独裁者的表达几乎套用了勒庞书中提及的所有手段,而他对整个世界的戕害令我们对群体时代不得不产生畏惧。

  2013-06-03 17:49:16

  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会造成明显的性格单一性

  2013-06-03 17:49:26

  一切精神结构都包括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环境的突变就会使这种可能性呈现出来

  2013-06-04 11:56:06

  一个心理群体所呈现出的最惊人的特点如下: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无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无论相同或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一事实,从而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独自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有不同。如果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念头情感在个人身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为行动。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形成的暂时现象,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如因为结合成一种新的存在而构成一个生命体的细胞一样,会呈现出一些特点,它们与单个细胞所具有的特点很不同。

  2013-06-04 11:59:03

  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非天生的智慧

  2013-06-04 12:02:37

  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占得上风,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趋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2013-06-05 08:24:46

  应当指出群体的某些特点,如冲动急躁、缺少理智、没有判断力批判精神、夸大情感等等,几乎总能够在低级进化形态生命中看到,如妇女、野蛮人和儿童

  2013-06-05 08:28:11

  对于群体中的个人来说,不可能的概念不见了。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独自一人时,他不能焚毁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抗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给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掠夺的念头,并且会立即屈从于这种诱惑

  2013-06-05 08:29:17

  二、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2015-01-04 01:06:21

  使眼前发生的事实遭到歪曲,真相被与它无关的幻象所取代——群体中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需要人数众多。只需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群体,就算他们全是博学之才,在他们的专长之外同样会表现出群体的所有特征。他们每个人所具有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马上就会消失

  2015-01-04 01:13:14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情感,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辞恳切、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述技巧。

  2015-01-04 01:13:30

  进一步说,对于他们自己的英雄的情感,群体也会做出相似的夸张。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品德,肯定总是被群体夸大。早就有人正确地指出,观众会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

  2013-08-12 11:17:14

  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之人,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断断续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掌控,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胡作非为,时而奴颜婢膝。

  2013-08-12 11:19:15

  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压抑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因为群体易冲动,太多变,因而它不可能是道德的。反之,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品德,如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功名、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说,群体经常会呈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2013-08-12 11:20:46

  。私人利益几乎是孤立的个人唯一的行为动机,却极少成为群体的强大动力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2015-01-04 01:27:24

  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类似的事物搅在一起,而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懂得如何操纵群体的人,给他们提供的也正是这种论证。它们是能够影响群体的唯一论证。包含一系列环节的逻辑论证,对群体来说完全是不可理解的,因此不妨说,他们并不推理或者只会错误地推理,也不受推理过程的影响。

  2015-01-04 01:32:16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以及引起注意的方式。如果让我表明观点的话,我会说,必须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惊人形象。把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把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2013-09-04 21:12:45

  前公共教育部长朱勒•西蒙先生写道:“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于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好笑的教育模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2015-01-05 13:57:12

  统治者的艺术,就像律师的艺术一样,首先在于驾驭词藻的能力。这门艺术遭遇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在同一个社会,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往往具备不同的含义,表面上看他们用词相同,其实他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2015-01-06 06:06:07

  在每个社会领域,从最高贵者到最卑贱者,人只要一脱离孤独状态,立刻便处在某个头领的影响之下。大部分人,尤其是群众中的大部分人,除了自己的行业之外,对任何问题都没有清晰而合理的想法。头领的作用就是充当他们的引路人。然而,他也可以被定期出版物所替代,虽然常常效果不佳,这些定期出版物制造有利于群众领袖的舆论,向他们提供现成的套话,使他们无需再为说理操心。

  2015-01-06 06:07:12

  若因为某种变故,领袖从舞台上消失,群众就会回到最初群龙无首不堪一击的状态。在一次巴黎公共马车雇员的罢工中,两个指挥的领袖一被抓起来,罢工便立刻结束。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非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他们是如此趋向于服从,因而无论谁自称是他们的主子,他们都会本能地表示屈服。

  2015-01-06 06:10:09

  然而,当领袖们打算用观念和信念——譬如利用现代的各种社会学说——影响群体的头脑时,他们所依靠的手段各有不同。其中有三种手段最为重要,也十分明确,即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它们的作用有些迟缓,可是一旦生效,却有持久的效果。

  2015-01-06 06:10:43

  做出简短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匮乏,它就越有威力。一切时代的宗教书以及各种法典,总是诉说着简单的断言。号召人们起来捍卫某项政治事业的政客,或是利用广告手段推销产品的商人,全都深谙断言的价值

  2015-01-06 06:11:01

  然而,如果没有不断地重复断言——并且要尽可能措辞不变——它依然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我相信拿破仑曾说过,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即重复。得到断言的事情,是通过不断重复才在头脑中生根,并且这种方式最后能够使人将它当作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

  2015-01-06 06:15:24

  由此阐明了一个事实:得到民众接受的每一种观念,最后总是会以其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最顶层扎根,无论获胜意见的荒谬性是多么显然。社会底层对社会顶层的这种反作用是个更加奇特的现象,因为群众的信念多少总是起源于一种更深刻的观念,而它在自己的诞生地常常一直没有任何影响。领袖和鼓动家被这种更深刻的观念征服以后,就会把它据为己用,对它进行歪曲,组织起让它再次受到歪曲的宗派,然后在群众中加以扩散,而他们会让这个篡改过程更进一步。观念变为大众的真理,它就会返回到自己的发生地,对一个民族的上层产生影响。

  2015-01-06 06:17:09

  一身戎装的士兵、身穿法袍的法官,总会让人肃然起敬。帕斯卡尔非常正确地指出,法袍和假发是法官必不可或缺的行头。没了这些东西,他们的权威就会减少一半。即便是最狂放不羁的社会主义者,王公爵爷的形象对他也多少总会有所触动。拥有这种头衔会使剥夺生意人变得易如反掌。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2015-01-06 06:52:57

  今天,选择陪审员的权力实际掌握在市议员手里。他们根据自己环境中的政治和选举要求,把人们列入名单或从名单上划掉。大多数选入陪审团的人都是生意人(但并不是像过去那样重要的人)和属于某个政府部门的雇员。只要法官的开庭时间表一定,他们的意见和专长便不再有多少作用。许多陪审员有着新手的热情,有着最良好的意图的人,被同时放在了恭顺的处境下,陪审团的精神并未改变:它的判决依然如故

  第五章 议会

  2015-01-06 07:26:04

  偶尔也有智力高强、受过高等教育的领袖,但是具备这种品质往往对他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倘若他想说明事情有多么复杂,同意做出解释和促进理解,他的智力就会让他变得宽宏大量,这会大大减弱了信徒们所必需的信念的强度与粗暴。在所有的时代,尤其是在大革命时期,伟大的民众领袖头脑之狭隘令人讶异;但影响力最大的,肯定也是头脑最狭隘的人。

  《乌合之众》读后感(六):摘录

  作  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著,宇琦 译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伟人的思想,我们敢于断言那完全是他们头脑的产物吗?毫无疑问,这些思想是由独立的头脑创造出来的,然而,难道不是群体的禀赋提供了千百万颗沙粒,形成了它们生长的土壤吗?——作者前言(P4)

  ·造成文明洗心革面的惟一重要的变化,是影响到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变化。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不过是人类思想不露痕迹的变化所造成的可见后果而已。——导言:群体的时代(P1)

  ·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导言:群体的时代(P2)

  ·人们在智力上差异最大,但他们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在属于情感领域的每一种事情上——宗教、政治、道德、爱憎等等,最杰出的人士很少能比凡夫俗子高明多少。……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群体一般只有很普通的品质,这一事实解释了它为何不能完成需要很高智力的工作。……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一章群体的一股特征(P15)

  ·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一章群体的一股特征(P17)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取决于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一章群体的一股特征(P18)

  ·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P20)

  ·群体根本不会做任何预先策划。他们可以先后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发,但是他们又总是受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像被风暴卷起的树叶,向着每个方向飞舞,然后又落在地上。——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P21)

  ·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P23)

  ·打动群体心灵的是神话中的英雄,而不是一时的真实英雄。——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P28)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P30)

  ·群体对强权俯首贴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他们认为那不过是软弱可欺的另一种形式。他们的同情心从不听命于作风温和的主子,而是只向严厉欺压他们的暴君低头。他们总是为这种人塑起最壮观的雕像。——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P32)

  ·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由于群体太好冲动,太多变,因此它不可能是道德的。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如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内容,则我们可以说,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道德(P34)

  ·群体虽然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他们也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如果不计名利、顺从和绝对献身于真正的或虚幻的理想,都可算做美德,那就可以说,群体经常具备这种美德,而且它所达到的水平,即使最聪明的哲学家也难以望其项背。他们当然是在无意识地实践着这些美德,然而这无碍大局,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道德(P36)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种观念的等级价值,它的固有价值并不重要,必须考虑的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千万不要以为,一种观念会仅仅因为它正确,便至少能在有教养者的头脑中产生作用。只要看一下最确凿的证据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多么微不足道,立刻就可以搞清楚这个事实。十分明显的证据,也许会被有教养的人所接受,但是信徒很快就会被他的无意识的自我重新带回他原来的观点。——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三章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观念(P40)

  ·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知道如何操纵群体的人,给他们提供的也正是这种论证。——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三章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理性(P42)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如果让我表明看法的话,我会说,必须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形象。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第一卷群体心理·第三章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想象力(P45)

  ·偏执与妄想是宗教感情的必然伴侣。……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所以能够立住脚,皆因为他们成功地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第一卷群体心理·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的想象力(P48)

  ·大多数支配着人们头脑的大人物,如今已经不再设立圣坛,但是他们还有雕像,或者他们的赞美者手里有他们的画像,以他们为对象的崇拜行为,和他们的前辈所得到的相比毫不逊色。只要深入探究一下群众心理学的这个基本问题,即可破解历史的奥秘。群众不管需要别的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千万别认为,这些事情不过是过去时代的神话,早已被理性彻底清除。在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失败的从来就不是感情。——第一卷群体心理·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的想象力(P49)

  ·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传统(P58)

  ·没有任何事例能更好地反射出传统对群体心态的威力。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朝廷里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眼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离经叛道,只能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被慢慢地磨灭。——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传统(P59)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是由时间装备起来的,或者它至少为它们准备了生长的土壤。一些观念可实现于一个时代,却不能实现于另一个时代,原因就在这里。是时间把各种信仰和思想的琐碎堆积成山,从而使某个时代能够产生出它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出现并不是像掷骰子一样全凭运气,它们都深深扎根于漫长的过去。当它们开花结果时,是时间为它们做好了铺垫。如想了解它们的起源,就必须回顾既往。它们既是历史的儿女,又是未来的母亲,然而也永远是时间的奴隶。——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时间(P60)

  ·深刻影响群体禀性的手段,不能到制度中去寻找。我们看到,有些国家,譬如美国,在民主制度下取得了高度繁荣,而另一些国家,譬如那些西班牙人的美洲共和国,在极为相似的制度下,却生活在可悲的混乱状态之中。这时我们就应当承认,这种制度与一个民族的伟大和另一个民族的衰败都是毫不相干的。各民族是受着它们自己的性格支配的,凡是与这种性格不合的模式,都不过是一件借来的外套,一种暂时的伪装。——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政治和社会制度(P63)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坏处远大于益处。——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教育(P64)

  ·国家用教科书制造出这么多有文凭的人,然而它只能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于是只好让另一些人无事可做。因此,它只能把饭碗留给先来的,剩下的没有得到职位的人便全都成了国家的对敌。从社会金字塔的最高层到最低层,从最卑微的小秘书到教授和警察局长,有大批炫耀着文凭的人在围攻各种政府部门的职位。商人想找到一个代替他处理殖民地生意的人难上加难,可是成千上万的人却在谋求最平庸的官职。只在塞纳一地,就有2万名男女教师失业,他们全都蔑视农田或工厂,只想从国家那儿讨生计。被选中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肯定有大量心怀不满的人。他们随时会参与任何革命,不管它的头领是谁,也不管它有什么目标。可以说,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是让人造反的不二法门。显然,迷途知返为时已晚。只有经验这位人民最好的老师,最终会揭示出我们的错误。只有它能够证明,必须废除我们那些可憎的教科书和可悲的考试,代之以勤劳的教育,它能够劝导我们的年轻人回到田野和工厂,回到他们今天不惜任何代价逃避的殖民地事业。——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教育(P66)

  ·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课本能够带来的。——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教育(P67)

  ·(此处略去大段对教育状况的抨击的文字,作者出版此书是在1895年,而其时的教育制度同实践生活的差距及矛盾种种正在中国发生!)这个过程对精神和道德的均衡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有难以恢复之虞。十分突然而彻底的幻灭已经发生了。这种欺骗太严重了,失望太强烈了。以上所言是否偏离了群体心理学的主题?我相信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想知道今天正在群众中酝酿、明天就会出现的各种想法和信念,就必须对为其提供土壤的因素有所了解。教育能够使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了解到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为当前这一代人提供的教育,有理由让人灰心丧气。在改善或恶化群众的头脑方面,教育至少能发挥一部分作用。因而有必要说明,这种头脑是如何由当前的制度培养出来的,冷漠而中立的群众是如何变成了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随时打算听从一切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教育(P70)

  ·词语只有变动不定的暂时含义,它随着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若想以它们为手段去影响群体,我们必须搞清楚某个时候群体赋予它们的含义,而不是它们过去具有的含义,或精神状态有所不同的个人给予它们的含义。……统治者的艺术,就像律师的艺术一样,首先在于驾驭词藻的学问。这门艺术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在同一个社会,同一个词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表面上看他们用词相同,其实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形象、词语和套话(P75)

  ·自从出现文明以来,群体便一直处在幻觉的影响之下。他们为制造幻觉的人建庙塑像,设立祭坛,超过了所有其他人。不管是过去的宗教幻觉还是现在的哲学和社会幻觉,这些牢不可破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断发展的任何文明的灵魂中找到。古代巴比伦和埃及的神庙,中世纪的宗教建筑,是为它们而建;一个世纪以前震撼全欧洲的一场大动荡,是为它们而发动;我们的所有政治、艺术和社会学说,全都难逃它们的强大影响。有时,人类以可怕的动乱为代价,能够消除这些幻觉,然而他似乎注定还会让它们死而复生。没有它们,他不可能走出自己原始的野蛮状态;没有它们,他似乎很快就会重新回到这种野蛮状态。毫无疑问,它们不过是些无用的幻影,但是这些我们梦想中的产物,却使各民族创造出了辉煌壮丽值得夸耀的艺术或伟大文明。

  如果有人毁掉那些博物馆和图书馆,如果有人把教堂前石板路上那些在宗教鼓舞下建起伪一切作品和艺术纪念物统统推倒,人类伟大的梦想还会留下些什么呢?让人们怀抱着那些希望和幻想吧,不然他们是活不下去的。这就是存在着诸神、英雄和诗人的原因。科学承担起这一任务已有50年的时间,但是在渴望理想的心灵里,科学是有所欠缺的,因为它不敢做出过于慷慨的承诺,因为它不能撒谎。——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幻觉(P77)

  ·哲学不管取得了多大进步,它迄今仍没有给群众提供任何能够让他们着迷的理想。然而群众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幻想,于是他们便像趋光的昆虫一样,本能地转向那些迎合他们需要的巧舌如簧者。推动各民族演化的主要因素,永远不是真理,而是谬误。——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幻觉(P78)

  ·哲学不管取得了多大进步,它迄今仍没有给群众提供任何能够让他们着迷的理想。然而群众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幻想,于是他们便像趋光的昆虫一样,本能地转向那些迎合他们需要的巧舌如簧者。推动各民族演化的主要因素,永远不是真理,而是谬误。——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幻觉(P78)

  ·(本人所看版本在“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中少了“理性”这节,建议不要买此版本,下面是在天天涯在线书库中搜索到的)如想看清楚同感情对抗的理性是多么苍白无力,甚至不必降低到这么原始的水平。我们只要想一下,就在几百年前,与最简单的逻辑也不相符的宗教迷信是多么顽强!在接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最清醒的天才也不得不在它们的规矩面前俯首称臣。只是到了现代,它们的真实性才多少受到了一些挑战。……还是让我们把理性留给哲人,不要过于强烈地坚持让它插手对人的统治吧。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并不是理性,倒不如说,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领袖(P82)

  ·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的人,而他也知道如何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看法。聚集成群的人会完全丧失自己的意志,本能地转向一个具备他们所没有的品质的人。……无论信仰是宗教的、政治的或社会的,也无论这信仰的对象是一本书、一个人或一种观念,信仰的建立永远取决于人群中伟大领袖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使一个人具有信仰,就是让他强大了十倍。重大的历史事件一直是由一些籍籍无名的信徒造成的,他们除了自己认同的信仰之外,几乎什么也不知道。——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领袖(P83)

  ·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领袖(P84)

  ·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P87)

  ·人就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模仿对他来说是必然的,因为模仿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必然性,才使所谓时尚的力量如此强大。无论是意见、观念、文学作品甚至服装,有几个人有足够的勇气与时尚作对?支配着大众的是榜样,不是论证。……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尤其会因为传染,但绝不会因为推理而得到普及。——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P89)

  ·每个成功者,每个得到承认的观念,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便不再受到人们的怀疑。成功是通向名望的主要台阶,其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几乎也总是随之消失。——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名望

  (P98)

  ·普遍信仰有催眠作用,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事实更典型,也没有任何事情能更确切地表明,我们的理智有着令人汗颜的局限。……因此,幸亏有这些普遍信念,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一个由相似的传统、意见和习惯组成的基本环境中成长,他们不能摆脱这些东西的检桔。人的行为首先受他们的信念支配,也受由这些信念所形成的习惯支配。这些信念调整着我们生活中最无足轻重的行动,最具独立性的精神也摆脱不了它们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人们头脑的暴政,是惟一真正的暴政,因为你无法同它作战。——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牢固的信念(P102)

  ·普遍信仰的衰落,为一大堆既无历史也无未来的偶然意见提供了场所。——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群体意见的多变(P105)

  ·群体的权力令人生畏,然而有些身份团体的权力更让人害怕。——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刑事案件的陪审团(P128)

  ·文明是少数智力超常的人的产物,他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的顶点。随着这个金字塔各个层次的加宽,智力相应地也减少,它们就是一个民族中的群众。——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群体的意见和信念·选民群体(P134)

  ·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家全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大都是教授或学者,然而他们何曾就哪个普遍性问题——贸易保护、双本位制等等——取得过一致意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学问不过是我们的普遍无知的一种十分弱化了的形式。在社会问题上,由于未知的因素数量众多,从本质上说人们的无知没有什么两样。

  因此,完全由掌握各种学问的人组成的选民,他们的投票结果不会比现在的情况好多少。他们将仍然主要受自己的感情和党派精神的支配。对于那些我们现在必须对付的困难,还是一个也解决不了,而且我们必然会受到身份团体暴政的压迫。——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群体的意见和信念·选民群体(P134)

  ·民族主要是受其种族的本质支配,也就是说,是受着某些品质的遗传残余的支配,而所谓本质,正是这些品质的总和。种族和我们日常之需的枷锁,是决定着我们命运的神秘要素。——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群体的意见和信念·选民群体(P136)

  此版《乌合之众》附录2为罗伯特·墨顿的《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摘录如下:

  ·我相信,这本书恒久的影响力正是拜其内容的多样性所赐。

  ·因此从本质上说,有些人是把别人当做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另一个更深刻的假设是,人类是有着自我欺骗的无限能力的。

  ·许多人同时有着基本相同的思想,并且至少有部分相互独立存在。

  ·就名望的起源而论,取得成功就是最大的成功……就名望危险的衰落来说,失败就是说最大的失败。

  另外,下面的几个句子是在附录3里的,先读了附录3,再读正文时没有将它划线,故找不到其在正文中之位置,摘录如下:

  ·在我们的行为之可以说明的原因背后,无须怀疑地隐藏着我们没有说明的原因,但是在这些原因背后,还有另外许多我们自己一无所知的神秘因素。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一些隐秘动机的结果。

  ·由于群体的力量有着纯粹的破坏性,因而他们的作用就像是加速垂危者或者死尸解体的细菌。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的时候,使它倾覆的总是群众。

  ·一个人占据着某种位置、拥有一定的财富或头衔,仅仅这些事实,就能使他享有名望,不管他本人多么没有价值(——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名望(P92))。享有名望的人、观念或物品,会在传染的作用下,立刻受到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使整整一代人接受某些感情或表达思想的模式。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其中成功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后半句未在正文找到出处)。

  《乌合之众》读后感(七):摘录

  一、群体的时代

  1.破碎不堪的文明的分崩离析是群众作用的产物

  The dissolution of worn-out civilizations is the work of the crowd

  The present epoch is one of these critical moments in which the thought of mankind is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2.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历史事件只不过是人类思想的无形变化产生的有形结果罢了

  olitical transformations, foreign invasion, or the overthrow of dynasties.

  The memorable events of history are the visible effects of the invisible changes of human thought.

  `3.群体力量的强大

  While all our ancient beliefs are tottering and disappearing, while the old pillars of society are giving way one by one, the power of the crowd is the only force that nothing menaces.

  4.群众不善于论证,却急于求成。所以他们不能够看见间接的终极的利益。立法官征新税的例子。新型税看起来很轻,其实,它是一点一点交的,但是这种经济秩序涵盖了对未来的洞察力。

  Little adapted to reasoning, crowds, on the contrary, are quick to act.

  arrow ideas prescribed views superficial skepticism excessive egoism

  The new tax would only appear light had it been saved farthing by farthing, but this economic proceeding involves an amount of foresight of which the masses are incapable.0

  5.There is no power, in divine or human, that can oblige a stream to flow back to its source.

  6.科学的超理性:科学向我们承诺过真相,至少是我们的智慧所能理解的一些涉及种种关系的知识,但它从来没有向我们承诺过和平或是快乐。它对我们的情感漠不关心,对我们的哀怨避而不闻。我们尽力和科学生活在一起,因为没有任何可以挽回本就被摧毁的幻觉。

  cience promised us truth, or at least a knowledge of such relations as our intelligence can seize: it never promised us peace of happiness. Sovereignly indifferent to our feelings, it is deaf to our lamentations. It is for us to endeavour to live with science, since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illusions it has destroyed.

  7.群众不能引领文明,而能摧毁文明。

  Civilisations as yet have only been created and directed by a small intellectual aristocracy, never by crowds. Crowds are only powerful for destruction. Their rule is always tantamount to a barbarian phase.

  二、群体的一般特征

  1. 数量众多的个人凝聚力并不足以建立一个群体

  A numerically strong agglomeration of individuals does not suffice to form a crowd.

  A crowd is as easily heroic as criminal.

  2. 无意识构成种族的本性特征

  Our conscious acts are the outcome of an unconscious substratum created in the mind in the main by hereditary influences. This substratum consists of the innumerabl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hich constitute the genius of a race.

  3. 群众同质化

  In the collective mind the intellectual aptitudes of the individuals and in consequence their individuality, are weakened. The heterogeneous is swamped by the homogeneous, and the unconscious qualities obtain the upper hand.

  4. 群众匿名与不负责

  A crowd being anonymous in consequence is irresponsible.

  5. 在群众里被孤立的人就如同野蛮人.但被孤立的人拥有掌握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而一个群体则缺少这样的能力。

  Isolated, he may be a cultivated individual. In a crowd , he is a barbarian—that is , a creature acting by instinct. He possesses the spontaneity, the violence, the ferocity, and alson the enthusiasm and heroism of primitive.

  6. 群体既可能是英雄群体,也可能是犯罪团体。 十字军东征向异教徒讨要基督徒的墓地。

  In the age of the crusades to deliver the tomb of Christ from the infidel

  uch heroism is without doubt somewhat unconscious, but it is of such heroism that history is made. Were peoples only to be credited with the great actions performed in cold blood, the annals of the world would register but few of them.

  7. 群体所服从的冲动是如此的专横就好比是要湮灭个人利益的感受----群体不会预先思考。

  The impulsion which the crowd obeys are so imperious as to annihilate the feeling of personal interest—Premediation is absent from crowds

  8. The exaggeration and ingenuousness of the sentiments of crowds. Crowds do not admit doubt or uncertainty, and always go to extremes. Their sentiments always excessive.(正如文革)群众情绪的夸张与单纯、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The servility of crowds in the face of a strong authority.

  9. 群众的特点:impulsiveness ,irritability, incapacity to reason, the absence of judgment and of the critical spirit(its complete lack of the critical spirit does not allow of its perceiving these contradictions.),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sentiments,suggestibility 易受暗示性credulity

  ① it is guided almost exclusively by unconscious motives. Its acts are far mo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nal cord than of the brain. In this respect a crowd is closely akin to quite primitive beings.

  ② A crowd perpetually hovering on the borderland of unconsciousness.

  ③ Collective hallucination. Before evidence so palpable the hallucination vanished

  ④ At public meetings the slightest contradiction on the part of an orator is immediately received with howls of fury and violent invective, soon followed by blows.

  ⑤ A crowd is always ready to revolt against a feeble, and to bow down servile before a strong authority. Should the strength of an authority be interminttent, the crowd, always obedient to extreme sentiments, passes alternately from anarchy servitude, and from servitude to anarchy.

  ⑥ How numerous are the crowds that have heroically faced death for beliefs, ideas, and phrases that they scarcely understood.

  10. 群众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

  ①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s of the power of statesmen.

  ② 对表面的非本质的一个溪流比喻:these fundamental ideas resemble the volume of the water of a stream slowly pursuing its course; the transitory ideas are like the small waves, for ever changing which agitate its surface and are more visible than the progress of the stream itself although without real importance.

  ③ 科普需要大量修改原著,为了让群众看懂。When we are dealing with somewhat lofty philosophic or scientific ideas that we see how far-reaching are the modifications they require in order to lower then to the level of the intelligence of crowds.

  A long time is necessary for ideas establish themselves in the minds of crowds but just as long a time is needed for them to be eradicated.

  ④ 群众的理性特点是把在两者之间拥有显著关系的非同凡响的是联系在一起,并且迅速把特殊事物普遍化(the cause of stereoty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soning of crowds are the association of dissimilar things possessing a merely apparent connection between each other, and the immediate generalization of particular cases.

  ⑤ 群众只能通过imagelike的东西被吸引

  ⑥ The threatening of socialism are the direct or indirect consequences of strong impressions produced on the imagination of crowd.

  ⑦ 刺激群众想象力的并不是真相本身,而是它们产生并且被人们注意的方式it is not then the facts in themselves that strick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but the way in which they take place and are brought under notice.

  11. 宗教或是政治信条的创造人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是因为它们成功地用幻想的情感激发了群众。All founders of religious or political creeds have established them soley because they were successful in inspiring crowds with those fanatical sentiments which have as result that men find their happiness in worship and obedience and are ready to lay down their lives for their idol. He was credited with the power of remedying all injustices and all evils.

  ① Sentiment has never been vanquished in its eternal conflict with reason.

  ② Were it possible to induce the masses to adopt atheism, this belief would exhibit all the intolerant ardour of a religious sentiment, and in its exterior forms would soon become a coult.

  ③ The violence of the revolution, its massacres, its need of propaganda, its declarations of war upon all things, are only to be properly explained by reflecting t hat the revolution was mere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mind of the masses.

  三、群众的意见和信念

  1. 间接因素

  ① Race—suggestions of ancesters

  ② Time

  在制定各种枯燥无味的宪法上浪费时间,就好比小朋友的把戏, 是愚昧的修辞学者毫无效果的努力。当我们足够聪明让这两种因素得以实施的时候,必要性和时间就会担任起精心制定宪法的责任。To lose time in the manufacture of 1.cut-and-dried constitutions is, in consequence, a puerile task, the useless labour of an ignorant rhetorician. Necessity and time undertake the charge of elaborating constitutions when we are wise enough to allow these two factors to act.

  2不考虑对称性,而是更多地思考它的方便实用程度。To think nothing of symmetry and much of convenience; never to remove an anomaly merely because it is an anomaly; never to innovate except when some grievance is felt; never to innovate except so far as to get rid of the grievance; never to lay down any proposition of wider extent than the particular case for which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③ Political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1. institutions can remedy the defects of societies

  2. A nation does not choose its institutions at will any more than it chooses the colour of its hair or its eyes. Institutions and government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race. They are not the creators of epoch, but are created by it. Peoples are not gover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caprices of the moment but as their character determines that they shall be governed.

  ④ Education

  ⑤ traditions :

  1. find a proper equilibrium between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2. it is precisely crowds that cling the most tenaciously to traditional ideas and oppose their being changed with the most obstinacy

  VI�x�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乌合之众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