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冬》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冬》经典影评10篇

2017-10-18 21:0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冬》经典影评10篇

  《冬》是一部由邢健执导,王德顺 / 王诗雯淇 / 黄嵩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影评(一):冬|冬日,一首孤单的诗

一部极孤独的电影。

其实我并不是文艺片的钟情者,所以本来对《冬》并没有很大的期待。还是被剧透之后才开始感兴趣的,我就是好奇一部没有台词没有配乐且故事极其简单的电影是怎样的。

开头很美,漫天白雪,寂静无人,老翁垂钓,风声呼呼,颇为几分柳宗元《江雪》的意境。然而这却不是一个隐者的故事,所以老人没有办法坦然面对风雪、面对孤独。

真的是寂寞到了骨子里。睡觉铺两床被子,吃饭摆两个碗,一床被子一个碗是给死去的妻子的。整日只有呼呼的风声,无尽的风声,令人孤独的风声。于是第二晚他打碎了玻璃,那一瞬间,风声停止了,天地真正的安静了,好像人也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这里觉得王德顺演得真真好,沉重烦躁的叹息,有些怒气地敲床板,猛地坐起来洗干脸,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到无尽孤独带来的焦灼感。后面送走孩子之后追出来,幻想出拥抱孩子的那段无实物表演也真是好,配着弦乐配乐,让人忧伤。大概孤独的人都会对温暖无比眷念,所以结尾老人才会听到那只鸟的叫声,看到那只鱼的身影,感受到妻子抚过他的脸庞。

可惜杀鱼烤鸟的片段真的让人不舒服,可惜这黑白的质感真的不能强扯水墨,可惜最后打出来的那行“第一部作品”和“谨献给”都让人觉得莫名。

  《冬》影评(二):《冬》:孤独的感觉寒冷

完整图文请关注简书号:春逝的时光笔记。
其实我并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这部电影,尤其是在看了许多影评之后。
有人从七天的故事情节发展中解读出了基督教《圣经·创世纪》的味道,也有人从片尾梵音中听出了佛家的意义,还有人在得鸟杀鱼、得人烤鸟、老人化鸟中悟道了轮回的概念。那么《冬》短短的73分钟究竟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出现了导演打出的这样一段字幕。“谨以此片献给天上的爷爷”,可以看出导演通过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对爷爷的思念之情。有篇文章中提到说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来自于家乡的一些留守老人,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看这部电影是否更贴切呢?
白雪皑皑的长白山,老人独坐雪地里。白茫茫的画面里只有老人的身影,寒风吹起的雪花肆无忌弹的在老人身边翩翩起舞。孤独,就是电影的基调……
雪山中孤零零的木屋,独居的老人。
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将小鱼缸里的鱼儿带到雪地里放生后再钓起来,回到家放在桌子上。老人和鱼,就这样度过白天的时光。
铺好整洁的“爱之花”枕巾,仿佛妻子仍旧生活在身边。望着墙壁上妻子年轻时的照片孤枕难眠。一碗粥一个土豆,饭桌上仍旧摆下两幅碗筷,仿佛这个家中还有她的气息。
有一天,在老人钓鱼的时候飞来一只鸟。哪怕是受伤的鸟儿带给老人的也是比鱼儿更多的慰籍。鸟儿能飞,鸟儿会叫,这些都要比默默无语只能生活在小小的鱼缸中的鱼儿更令人舒心。
鸟儿不知在何处叼来一只虫子放在老人的碗里,这些的事情鱼儿是永远不会做的。看着鸟儿停落手指,看着鸟儿用树枝搭成的鸟窝,老人的内心涌现出更多的亲近感。鱼儿在老人手中的刀下分成了几截,最后变为了鸟儿的食物……
雪山里出现了几个孩子。
没有原因的出现以及没有原因的分离。
窥探、玩耍、交集。其中的一个孩子就这样闯入了老人的世界里。
孩子抓走了鸟儿。老人从开始对孩子的排斥到渐渐发出的笑声,“爱之花”的枕巾上有了主人,冷清的屋里终于有了人的对话和笑声。
鸟儿给了鱼儿所不能带来的欢乐,孩子又带来鸟儿所无法给予的温暖。人,才是最终极的陪伴。
望着老人递过来的土豆,孩子没有接。
鸟儿在燃烧的火中羽毛渐渐的消失,终究变成了孩子口中的美味。为了留住鸟儿,鱼儿失去了生命。为了留住孩子,鸟儿也走到了尽头……
孩子不见了。
在钓鱼的冰窟口仿佛看到了孩子的帽子。
鱼儿与鸟儿命丧老人手中,唯一的孩子消失了……
老人身边不再有可以陪伴的。雪地里,老人仿佛找到了孩子,抱着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行走……
又是一个孤独寒冷的夜晚。“爱之花”的枕巾又失去了人的温度。
此刻,是无法言说的孤独。总想留住最好的,结果就是一切都失去了。
似乎有一双年轻女人的手拭去了老人眼角的泪,墙壁上女人的照片幻化成了真人,在几十年后孤寂的冬夜里陪伴在老人身边。
被子下飞出了一只鸟,穿过房屋迎着风雪向着远方展翅飞翔……
这不是一部传统叙事的电影作品。这是一部关于孤独与思念的寓言。鱼儿、鸟儿、孩子、老人组成了故事的全部。没有一句台词,模糊了时间空间,影像中所表达出的韵味全靠观众自己回味。
我在电影开始不久出现墙上照片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上面这幅截图的视频。视频中是一位网友在某条街上偶遇的一对老年夫妇。妻子已经丧失了活动能力,看老人的穿着也许他们也买不起轮椅。但这位大叔为了这妻子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选择了将妻子用布绳栓在自己身上,背着她出来转转。
电影中的老人日夜思念着年轻时就已不在的妻子,在多年时光变迁的岁月里与雪山孤独寒冷为伴。相比电影的艺术化创作,视频中那对真实患难与共夫妻更值得庆幸也更值得赞赏。
年轻时那些所谓轰轰烈烈爱情其实大多如同绚丽的烟花,璀璨却转瞬即逝。那些容颜不在漂泊一生共度风雨的夕阳爱情才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追求,走到最后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难得老来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有情人共度一生……

  《冬》影评(三):生而孤独,注定苍老

人生来就是注定孤独的也是注定苍老的。老人不是老人,是我们每一个人。 墙上照片里的女子是我自己构建出来安慰自己并非孤独者的产物。她并不存在,只是为了抚慰我生来孤独的灵魂。最开始我会觉得世界上存在这么一个人与我们灵魂契合,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觉得她只是挂在墙上的照片而已,她已经死去了不存在这个世界,但我忘不了她,会每天晚上给她铺好床,每天早上给她摆好碗,因为最懂我的就是她啊。谁又不是爱情里的理想主义者呢,哪怕是那么一点被藏在内心深处理想主义。 把她挂到墙上,我开始去钓鱼,但我知道那鱼不属于我我也没有占有鱼的欲望,我会让它回到水中,它们只是在一些夜晚陪着我。后来我遇到了鸟,它会分享它喜欢的东西给我。(那个很多人觉得很萌的场景:鸟儿叼了一只虫子放到老人的碗中。其实是很伤感很现实的,它也许给了你它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可惜毕竟你们不是一个物种啊,你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我对它有感情了,毕竟它会分享它觉得珍贵的东西给我,还会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可爱的叫。我为了鸟,放弃了鱼。(鱼被老人杀了) 后来我遇到了男孩,他好像和我心里构建出来的女子更接近了。他会在我困难的时候陪伴我帮助我,会和我有共同话题,让我开怀大笑,能和我吃一样的东西,递给我的不是虫子是我能吃的土豆。我觉得他就是我心目中那个人了,他在我心里占据了位置。(老人让男孩睡在了每天去铺好的床)我烤了鸟给男孩吃,为了他我放弃了鸟。 我觉得很戳心的一个画面就是,男孩挥着手说再见。我可能只是男孩生命中的鸟儿吧。后来男孩又回来了,就像我把鸟放飞又把它接了回来一样。看了一眼就走了,我在后面追了很久,可能是几十年吧,然后发现男孩死了,只留下一个帽子。(很多人心中的初恋情结,或者觉得失去了灵魂伴侣)我哭得不能自已,哭着哭着那个女子出现了,替我擦干了泪水。她告诉我,她还在,最后也只会有她在。 其实一辈子忘不了没得到的那个人只是男孩而已,我真正爱的,真正完全懂得我的只是那个女子,也就是我自己。 电影最后的场景是,一只鸟不停地飞呀飞呀。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对方生命中的鸟吧,一个人一生能遇到那个男孩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带着祝福气氛的曲子,嗯祝我们每一个老人也是每一只别人生命中的鸟,能在大雪中飞远一点吧。 至于为什么会是冬天,因为我们的本性啊,我们总是追寻温暖追寻爱。也正因为这样生命中才会有鱼有鸟有男孩,还会有那个我们心中的女子。

  《冬》影评(四):喂,那个杀鱼杀鸟的老头

喂,老头儿。
如果我能代替那个走掉的孩子,你是不是也可以把他杀了让我吃。
 
——《冬》是我今年看过最罪恶的电影。
 
水墨画风、黑白片效果、长白山拍摄、全程无言语、主演是老头、鱼和鸟还有一个小男孩。怎么看都是一部文艺片,它也确实是部文艺片。但从它的标准文艺片做法的拖沓和冗长里,总感觉它文艺出了恶心。
 
先讲讲《冬》的故事。
一个生活在长白山上的鳏居老头,天天跑到湖上从雪窟窿里钓鱼。
第一天,老头钓到了鱼,为了替鱼保暖,摘下大毡帽裹住鱼缸带回家。
第二天,老头一早用喝剩的米粥喂过鱼后,又跑到湖上把鱼放了重新钓。
第三天,老头没钓到鱼,但碰到了一个摔倒的男孩和一只冻僵的鸟。他把裹在鱼缸上的毡帽裹住鸟带了回去,没有管男孩。
第四天,老头喂鸟,鸟衔草捕虫以报;放鱼,鱼自跃上岸。最后老头将鱼和鸟带了回家。再最后老头拿钝刀把鱼锯断了——喂鸟。
第五天,鸟被男孩捉走送回,男孩在老人家住了一夜。
第六日,鸟被老人活烤,喂给男孩。
第七日,男孩掉进老人钓鱼的窟窿。
 
第一天第二天哪怕到第三天都是禅意的温暖的,第四天就……啊我去哔了狗,这钝器和鱼鳞之间的摩擦声,这挣扎的鱼头弹动的鱼尾……第五天第六天我……这通灵性会衔草会捉虫的鸟就这么让孩子在雪地上拖着走?就这么……烤了!!!???第七天……好吧,冰窟窿里只捞上来一只帽子。
一个轮回,但是轮回里没有善,或者说有善,但这善是建立在绝对的杀生的恶上。
你说老头恶吗?他每天晚上回家细心的好旁边的被褥,望着照片悼念亡妻,吃素,在山上与世隔绝,应该是不恶的,但我拒绝称他为老人,只愿意称为老头。
你说老头善吗?他用钝刀子活生生割断终日与他为伴的唯一的鱼,因为他有了新欢——鸟。又在炭火上活生生烤死为他衔草为他捉虫的鸟,因为男孩替代鸟成了更新的新欢。这些总也不是善的。
据说在电影院里,有孩子被杀鱼和烧鸟的残忍吓得哭了。
我也难受得要哭了。
怎么能这样的恶。
人不该,是草木啊。
 
如此的恶心我只在《发条橙》里亚历克斯被强迫终日撑着眼皮无休止看暴力与性爱镜头时才有。
真的不愿在诗画般的山水里,看着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袄却赤裸裸揭示人性
太残忍了。
想问他一句:
喂,老头儿。
如果我能代替那个走掉的孩子,你是不是也可以把他杀了让我吃。
 
问那个银须银发,精神矍铄的,每天晚上睡觉前会铺好亡妻被褥拍打平整亡妻枕头的老人家。
 
第七天的故事其实少说了一句话——老头又回到了曾经的生活,只是没有鱼了。不加这句话是因为不想让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像一个寓言而不是残忍的童话。
 
敬佩邢健导演让我看到如此的残忍。
也敬佩王德顺老爷子的诠释。
敬佩全部剧组成员在冰天雪地的拍摄。
但我不想再看二位的作品了。
 
因为我更喜欢那只鱼和那只鸟。
**********************************************************************************************
叫我影君,欢迎玩耍。
欢迎关注公众号“影君问”。
我在这里等你。

  《冬》影评(五):冬,盼你归时,生命中唯一的季节

冬 又名七天
      他的定位是艺术片,片中一句台词都没有显得稍稍有点刻意和不自然。从片中可以看出老人一贫如洗,有很多兄弟儿女,按理应该是别人羡慕的儿女满堂的景象,老人天天睡觉摊两床被子,吃饭摆两幅碗筷,却一直一个人睡觉,失眠,一个人吃饭清汤稀粥,索然无味,一贫如洗,老伴离去,孤独致死。
      
       片中老人风雨无阻,无论大风大雪都去钓鱼,在我看来老人钓的不是鱼,而是儿孙的探望,归来。老人如此贫穷都并没有将鱼儿当作食物,即使他天天喝很稀的稀粥一顿才半个土豆。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其次是鸟,老人因摔了一跤和鸟儿感同身受于是返回去救下小鸟,小鸟坚强的重生了并感恩的留在了老人身边,小鸟的感恩同时又讽刺了儿女们。小鸟的陪伴给老人带来了惊喜和愉悦这是寂寞的老人久违的感受。小鸟留下来了老人特别担心小鸟会离开,眼光总是追随着小鸟,小鸟偶尔的离开,老人便着急的寻找。老人太过于寂寞了,老人的这点喜悦来之不易了,老人的这点奢求都低于尘埃了,因此老人变得患得患失,因此老人宁愿狠心将鱼儿喂给小鸟。并且在得知小鸟被抓走后到处焦急的寻找,就像自己走丢的孩子一样,半夜都还出去寻找。
     
       小孩子因为抓走小鸟惹老人生气而觉得愧疚,于是将摔倒的老人扶回了家,小孩懂事的将老人身上的雪拍落,然而却深深地打动了老人。这位老人天天披着风雪回到无人的家,没有人给他点灯没有人给他做饭亦没有人给他拍去满身的风雪,老人心中甚是感动,因为这个小举动便倾其所有。老人晚上看着小孩慰聊着自己的孤独之感,也想念着自己的家人。老人和小孩嬉闹着,此时小鸟回来了,之前还在焦急寻找小鸟的老人却没有发现小鸟的归来,小孩挑食不愿吃土豆,老人于是为了小孩又把小鸟烤了。小孩陪老人玩完以后挥手告别,然而老人却日夜盼望着小孩再次回来,小孩或是贪玩或是来讨要吃的回来了老人却因过于疲惫睡着了,知道小孩来了以后匆忙去寻找,然而误以为小孩死了,于是转嫁在小孩身上的牵挂也断了!老人泣不成声,在怀念完鱼儿和小鸟以及自己的妻子之后便漠然离世了。
       片中每次老人的睡眠都表现了老人的精神状态。第一天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亦是如此,第三天老人救了一只小鸟,然而一开始老人并没有救下小鸟,只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鸟然后离去,路上老人摔了一跤躺在雪里又冷又疲惫想到小鸟亦是如此才回头救的小鸟。第三天老人在小鸟的陪伴下便没有再辗转反侧,安然入睡了。这一天天叠起来将影片推向高潮。
       片中老人为了小鸟将鱼儿切碎,为了小孩将小鸟烧烤,可以看作是父母在培育儿女的过程中做出的牺牲和付出。老人天天钓鱼,寓意天天等着儿女们归来。小孩离去老人泣不成声,寓意孩子们离去父母的不舍和心痛。
  
       就艺术片和剧情片来讲,此片并不能算完美,剧情稍有拖拉和单调,以黑白的色调的艺术表现并没有制造出相匹配的寒,凄美的意境反而显得稍有多余,剧情和意向也简单单调。但剧情的叠加推进还是很有力度,细节描写可以再丰富直白一点,省去枯燥重复的剧情。片中对老人和鸟儿鱼儿的描写冷静克制却不够深刻,但这还是一个很有内涵和个性的片子。
       鄙人拙见,如有雷同,那真是太巧了。还有谢谢您看完了!:)
2016.08

  《冬》影评(六):爱比死更冷

起初去看《冬》是为了支持校友,开始二十分钟甚至有点小烦躁,然而不知从哪个镜头开始,突然就忘了创作者的背景,越来越尊重电影本身。
这是一部需要年龄阅历产生的经验共鸣才能促成理解的作品——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却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我看来这样的情节安排是艺术电影的显著标识。网上已经很多人在分析人物的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而我更希望把它理解为人物真实的心灵状态。它唤起了我对于法斯宾德的强烈印象。老人杀鱼喂鸟,再杀鸟喂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与小法拍的《只要你爱我》中主人公耗尽一切换取关注和情感的强烈欲望何其相似。孤独有罪,太缺乏而又太渴望,不相信自己能够真的获得爱,只能通过交换,购买,讨好的方式获得,悲剧已是不可逆转的结局。
最深刻的镜头——当老人把自己仅有的小鸟烤好拿给小男孩吃,后者那张冷漠的脸着实令观众坐立难安——老人这不顾一切的慷慨行为甚至不能为他赢得感谢,更不用说是爱了。
这真得太可怕,老人早已丧失了爱的能力,他只如溺水之人般抓住每一段李代桃僵,前赴后继的救命稻草,沉溺于情感替代游戏之中,把昨日无情丢弃,对今日无限低首,不计后果,没有明天,注定会使自己和他人走向毁灭。
“别人稍微一注意你,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

  《冬》影评(七):我看到的《冬》

本是无意看到的《冬》,却被深深触动。情节简单,寂寞到灵魂的老人,初与鱼为伴,终日垂钓;后与鸟为伴,杀鱼喂鸟,再后与孩童为伴,烤鸟喂孩童,孩童一去不返…一切回到原点。为何寂寞到灵魂?老伴已走,精神无所寄托。在我看来,这就是相濡以沫,灵魂交融的感情。最终化鸟而去。。
整部电影情节简单,寓意简单却深刻。百度里是这样评论邢健的,“他是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关注人,审视生活,反思人类的本性。电影风格,美丽而冰冷的噩梦,唯美的镜头里透着生命的残忍。”在本部电影里看,贴切至极。
另外电影的细节真是做得很极致,有鸟相伴后回头捡鱼的随意,杀鱼时鱼头的挣扎,有孩童相伴后做的弹弓,烤鸟后吱吱油星,好多好多,一切一切,丝丝入扣。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冬》影评(八):电影《冬》意蕴的幽玄美学

“幽玄”是日本古典文论中借助汉语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学概念和美学范畴。“幽”者,深也,暗也,静也,隐蔽也,隐微也,不明也;“玄”者,空也,黑也,暗也,模糊不清也。“幽”和“玄”二字的结合,同义反复,强化了该词深邃难解,神秘莫测,不可言喻之意。这种日本独特的美学源自于其对自然风土的细腻体悟。近期上映的小众电影《冬》中,电影采用黑白默片的形式,大量空镜头和长镜头的使用,以及独特的叙事艺术都将日本美学的“境生象外,意在言外”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在空寂引发观众的联想想象,在幽远中蕴涵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文以日本幽玄美学为切入点,分析电影《冬》的主题表达、叙事艺术、镜头语言。 一、藏而不露的主题表达 幽玄是日本美学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日本中世纪,在日本文论发展史上,其涵义也经历了确定与不确定,变与不变,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矛盾运动。美学大家大西克礼的《幽玄论》用西方美学概念辨析的方法对“幽玄”进行分析,划分出了是个七个特征:一、“幽玄”意味着审美对象被某种程度地掩盖遮蔽,不显露,不明确,追求一种“月被薄雾所隐”“山上红叶笼罩于雾中”的趣味;二、“幽玄”是“微暗,朦胧、薄明”这是与“露骨”“直接”“尖锐”等意味相对的一种优柔、委婉、和缓,正如藤原定家在宫川歌合中的判次中所说的“于事心悠然”就是对事物不太追根究底,不要求在道理上说得一清二白的舒缓,优雅;三、是寂静和寂寥,正如鸭长明所讲的“秋空夕暮,杳无音信”;四、深远、特别是精神上的东西,不单是时间空间的距离感,而是具有一种深奥的精神意味;五、具有内在的充实性,“充实”是以上所说所有构成因素的最终合成与本质,其中凝聚着不可言传的意蕴;六、具有神秘性或者说是超自然性,指与自然情感融合在一起,深深的宇宙情感;七、幽玄具有非合理,不可言喻的意味。最后,大西克礼的结论是“幽玄”作为美学上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以“崇高”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特殊审美范畴。 就本片而言,年轻导演刑健赋予《冬》一种超脱物外的特殊气质,无论从主题思想,还是叙事艺术都有别于国内其它电影,可以说《冬》是导演刑健在中国的实验性电影,既不是纪录片又不同于一般叙事电影,它以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开阔了叙述新视野。影片近乎琐碎的记录了一位独居老人的七天生活,观众不同于以往电影中情节跌宕,主题明晰,也使得这部电影具有被广泛解读的可能。 这种藏而不露的主题正是诠释了日本的幽玄美学,导演通过电影镜头语言牵引着观众联想想象。冬日里的寒风肆意吹起的须臾白发,独坐在满天飞雪之中垂钓,往来于一片茫茫和一舍土窑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落寞,把老年生活浓缩成七天的日常,构建起了影片独特的意境与不同的主题思考。 二、不可言喻的叙事艺术 电影《冬》中以七天的生活为顺序将故事串联起来,故事内容异常琐碎,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钓鱼、吃饭、睡觉。人物设置也十分简单,我认为是一个主角老人加三个配角,分别是鱼、鸟、小孩,当配角一个个退场,也暗示着主角的毁灭。 首先出场是主人公――老人,和第一配角――鱼。两个在冬日里孤独的生灵互相陪伴抚慰,老人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有着不可言喻的心酸。电影中全篇无台词,放大的喘息、悲叹、哭泣搅动着观众的泪点。电影中展现的前两天的生活几乎完全一致,每日铺床睡觉,总要铺两床,为那逝去的人整理好枕头,重重的捶几下,把被子铺的整整齐齐,舒舒服服。故事中第三天、四天可以整合为一块,因为镜头中出现了第二个配角――一只鸟。鸟的出现是带有自传色彩,一只在寒冬腊月里将要冻死的鸟,老人先前看到鸟,踌躇的看了几眼并没有理睬,然而当他昏倒在茫茫白雪中时,他明白,原来自己与那只鸟是一样,出于心心相惜,把冻死的鸟带回了家,此后的两天里,身侧空荡的床铺旁多了一个生命,小鸟自是有灵性的,每日陪伴老人钓鱼,老人的平淡的生活也仿佛增添了一抹色彩,钓鱼时,吹着口哨逗身旁的鸟儿。这是全剧老人唯一的发声,也有着老人在全剧为数不多的微笑,第二个配角的上场使得第一个配角鱼的死亡,老人为了喂养鸟儿,把陪伴他的鱼杀死,生活就是这样,总是有那么多的不意想不到。第三个配角的上场,也就是真的人――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过五六岁的样子,他不同于其它小孩子对这个老人嗤之以鼻,更为吸引这个孩子的是一种好奇,好奇心驱使着这个孩子,在大雪纷飞的冬夜找到了独居在长白山的老人,老人刚开始并不欢迎这个孩子,推了孩子一把,任性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夜推门跑出去。老人徘徊再三,还是跑了出去把孩子寻回,剧中详细的刻画了疲惫的老人瘫在炕上,孩子认真为老人拍打着身上的雪,老人也为孩子拍打着身上的雪,这是一种关系融洽转变,互相关心的真情。孩子吃不惯老人的饭菜,老人心疼孩子,这时第三个配角的出现,就使得第二个配角的灭亡,孩子高高兴兴的吃了烤小鸟。然而,这个孩子终究不能一直陪伴着老人,在六天的时候孩子挥动着小手,离开了老人。第七天为全剧的高潮和结尾,老人在白雪中瞭望着远方,出现了幻觉,臆想出了孩子高兴的朝他跑来,本无人,却实实在在的用动作临摹出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一走,一跪,一摸,一抚、一抱、一看,那么认真,那么形象,仿佛真的是摄影机漏拍了什么,此片段的背景音乐采用中国古典管弦乐,哀怨动人,使人潸然泪下。孩子真的来了,却见老人睡觉,想为老人抓一只鱼,却掉进了冷窟窿里,老人只拾的一只湿漉漉的棉帽。老人哭了,哭的无奈,哭的绝望,耳边又响起鸟儿叫,又看到了鱼儿游,许是它们在呼唤老人,大亮的天,却铺开被子,躺进去,仿佛看到那个曾经的爱人,貌美如花的睡在他的身边,抚摸着他的沧桑。 一床被子蜷缩了一下,终究静了,飞出了一只小鸟,满天的飞雪依旧,冬日里严寒依旧。 三、意境幽远的镜头镜头语言 从影片一开始,老人就独坐寒江雪中,在漫天飞舞的雪花衬托下,老人显得无比渺小,此片拍摄于长白山的冬季,拍摄过程非常危险且艰辛。王德顺表示,车把他们拉到1500米高处之后,剩下的500米需要踏雪自己爬上去,每一步雪都会到膝盖。王德顺笑称,“能活着回来就是幸运的。” 《冬》不仅体现在叙事艺术上采用幽玄之美,在镜头语言的组织下将幽玄在画面中彻底的贯彻、直白的表达出来。 电影中大量的空镜头,采用远景拍摄和近景拍摄两种方式。电影空镜头的远景拍摄体现着浩瀚宇宙中北风呼啸,埃埃白雪,无论是骷锈的树林,还是层峦叠嶂的山崖,以及空荡荡的冰场,都呈现着一种朴实无华,恬淡却蕴涵无穷力量的幽玄之美。第二种方式是电影中空镜头的近景拍摄,镜头聚焦于地面的近景,任雪粒颗颗扑打在镜头之上,虚化白茫茫的远景,用一种更为精细的拍摄方式,诠释着冬日的凛沥。也是这些空镜头的自然景象,展现给观众一种幽玄之美,品味境外之意才是这凄冷的雪所表达的。 电影中对景物的描写还大量使用长镜头的方式,长镜头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程,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断性,与实际时间、过程一致。为了避免长镜头的枯燥乏味,镜头语言也强调了电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和剪辑。大雪中老人平铺在雪地里的双腿,冰窟窿里被寒风吹着晃动的钓鱼线,自己鱼缸中来回游动的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第七天,老人臆想孩子回来,长镜头拍摄的方式,老人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完整的呈现了一个独居老人对于亲情的渴望。 四、结语 电影《冬》的幽玄美学蕴涵在叙事的全过程之中,也体现在镜头运动和画面构成中,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也未曾直接表达出电影的主题内涵,一种超脱物外,又贴近现实的叙述,完成了幽玄美学中话外有话的表达,在人们的感悟和想象中,产生了对于老人独居思考。《冬》这部电影,表现了年轻导演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亲民理念,影片的成功在于将幽玄之情不露痕迹的流露出来,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思考。

  《冬》影评(九):浮华人世与艺术情操之冬

千山鸟绝

在我国第五代电影人的浪潮逐渐式微之后,我国的艺术电影似乎进入了严冬。如今,受冻已久,似乎要到了破冰的时刻。千百丈冰之下,春分明已萌动……

在此迎春之际,邢健导演的《冬》即是一可贵的尝试。如果说人生注定索然无味,那么老人是最有发言权的。更何况是寡居于家的空巢老人。邢健导演的《冬》,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孤独老人的七天。黑白的光影之中,没有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有的是索然无味,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没有城市的浮华喧嚣,有的是内心深处的寂寥与外物的寡淡。

暂且不论此片的内涵与高下,就题材与类型上,都可以算是耳目一新的了。如今,中国电影在商业化的浪潮下愈行愈远,似这般的却是十分少见的。因此,这部电影又可以算是一个壮举,一个无声而又寂寥的壮举。言及此,却有种难以言说的痛感。

所以,我想于众生喧嚣之际,低声地鸣发出一语。为中国艺术电影的坚守着献上一丝感恩之情。每当我环顾四周,却总是感到寂寥,有种与世隔绝的苦闷。我没有遗世独立的超然,我只是个普通人,于电影中寻找人生的梦。

于是,我在商业化电影的浪潮下,发出卑微却又宏大的一叹……

万径踪灭

对于西方优秀的文化,自然是拿来主义。我们要善加利用,有所创就。可我们急于振翅高飞,虽然我们的翅膀还并未坚固。

邢健导演的《冬》自然有其独特之处,细细看来却也不乏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名作《都灵之马》的踪影。

我们未必要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作品去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但对比之下,高下立现。也是有助于作品的进步。观赏过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再来看《冬》这部作品,其实还是有很多价值的。

《冬》讲述了一个老人在寒风里钓鱼,钓上的鱼被养在鱼缸中,喂饱后再放回冰窟里继续垂钓。接着一只受伤的小鸟被老人救起。之后老人把鱼杀掉剁碎准备喂鸟,没想到鸟儿被小孩抓走。随后,捉鸟小孩成了老人新的支撑。不久小孩也离他而去,他很孤独甚至产生幻觉。一个生命的消逝换来另一个的陪伴,但在维系新的陪伴时,却是以上一个生命作为代价的。经历得而复失之后的孤独伴随着巨大的悲痛。第七天老人在恍惚中,看见年轻的妻子妻躺在被褥上。幻梦之中老人化鸟而飞,在梵音唱起时,飞过雪山。

与《都灵之马》相比,《冬》的七日是苍白无力的。在一二日,得而复失去的鱼的陪伴。然而之后四日欲望一路放大,为了得到更好的陪伴,而忘旧情杀老友悦新伴;七日一切尽失重回孤独。这是一个彻底的讲述孤独的故事,七日只是一日一日地经历陪伴与孤独。它本可以更好,却十分单薄无力。它更应该是一个短片,却被生硬地拉长。而《都灵之马》中,则是一种富有深刻涵义的七日。上帝用六天来创造世界,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电影中第五天光消失了,第二天创造了水,电影第四天水消失了。这种“反创世纪”的过程,预示了第六天的父女已经陷入到一种混沌的“死”的境界。七日之中,一日虽复一日索然无味,但深刻隐喻含于其中。因此,几乎可以断言,《冬》只具其形而无其神。甚至徒学其形,它以形似般的手法妄图迷惑观众,却开了一个十分单薄无力的玩笑,它更是一场“闹剧”。它又在结尾以幻想为故事划上圆满的句号,殊不知它自以为高明的技巧却使故事落入唯美化的俗套,一切更像是生造出来的。

在画面上,《冬》更像是陷入“卖弄风格”的怪圈。《冬》以黑白无声为特点,然而它却是那样拙劣的毫无黑白光影的层次感,甚至有些地方曝光不好。这样的题材未必就单单采用黑白风格不可。因此,除了觉得导演是对黑白影象的缅怀之外,未免令人觉得导演有以卖弄风格博人眼球的嫌疑。反观《都灵之马》,这部电影拍摄充满了固定镜头与空镜头,镜头常常在一个事物上停留一分钟,而这样的镜头在整部电影中出现了十几次。既然想要表达尼采对于神性虚无的轻蔑,那么它空洞冗长的镜头便是贯穿于整个世界的宁静与痛苦的诠释。可以料想,这种无聊的影象与电影的寓意是相辅相成的。符合影片沉重阴郁的基调,烘托悲凉的气氛,以符合影片对人生的严肃讨论。

在内涵上,《冬》似乎又是含糊不清的。它似有若无的为影片插上哲理之翼,妄图腾飞起来。然而却在半空折翅,成为一个形为寓言,实乃浅薄的俗套。它文艺性地认为七日往复的遇见与孤独,是缘起缘灭的轮回。作为一个艺术电影,创作者展现“作为创作人格的自我”,不幸的是却成了暴露自我的败笔。其实它可以当得起一个普通作品的分量,无奈它失重了。它将生活的孤寂展现,却只是流于表面,毫无启发性的直白。而《都灵之马》却是深深缀于哲学的精细建构上。慢吞吞的镜头裹挟厚重的沧桑感,又带着繁复的琐碎,一步步将故事推向堕落。使虚无的痛苦在干涸的人生长河里表露无疑,无处掩藏。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了世界,而尼采却先让上帝死去,然后在上帝创世的第七天开始了他的解构,他用毁灭来连接创造,生死往复,构成了尼采式的永劫轮回。生活永恒轮回的本质、存在的唯一目的在于毁灭,人类是亟待被超越的物种,上帝也是。只有在死亡瞬间,我们不会再纠结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因为我们,这个世界都不复存在了。人可以反抗导致死亡的外因,却无法反抗死亡本身。影片中个体的人虚化成整个人类,死亡就如同片中的毁灭。没有第七天,死亡如期而至。一切力量在强力意志面前都是无力的。因此,我们可能都是西西弗斯那样的人,登山搬上石头,再次反反复复。如果有个终点的话,那就是死亡。死即是一切的结束。

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导演的拍片意图,暂且当他是对经典的致敬与缅怀。但是这种以卖弄风格博人眼球的所谓的“有态度,无内容”的作品,实际却是对观众的怠慢与嘲讽。即便它外观再好,都只是一堆好看的废话,毫无内涵可言。即便它再有心也无力改变烂俗化的局面,因为它也许只是艺术青年自嗨性质的产品。因此,它与《都灵之马》相比是脆弱的。

然而,对于导演我依旧心存敬意。他的态度令人尊敬。另外,毕竟不能以大师的标准来评判新人导演。新人导演要给其充分的空间去提升。

如今我国的电影良莠不齐,若细细深究,我们发现的是一个缩影。一个中国艺术电影道路的迷茫之路。我们想在艺术电影上有所作为,延续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但我们缺乏深刻的内涵与对传统的思考。我们缺的就是沉下来的心,我们缺的就是对现实的观照与思考。我们急于振翅高飞,虽然我们还羽翼未丰。

独钓江雪

《冬》这部电影也折射了中国艺术电影的寒冬。《冬》在票房上的冷遇,以及在多个电影节上的展映,受到的待遇明显不同。

这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由于艺术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它是针对某些特定的观影对象。而且艺术电影是导演对世界,生命之于个人的表达,着重表现导演视野。因此,它与商业电影主流电影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社会的浮华喧嚣,造成商业电影的急速发展。一部部大制作电影靠财富砸出来。而艺术电影由于观影对象的小众,资金的缺乏,生存空间是相当有限的。此外,一些电影导演在商业化浪潮与艺术之中愈陷愈深,走入迷途。他们希望将二者结合起来,然而却事与愿违,令人唏嘘。

我们在生活中寻找那份诗意,尤其是影视方面。可我们看的电影中,诗意的太少,免不了内心的失望。我们无所发泄,无所升华。只有重复的叹息。

然而我们的痛苦在于我们急切想改变现状,却又一次次深陷。繁复而又有些枯燥的生活已经把我们打磨地圆滑了许多,我们消逝了往昔的棱角,也葬送了儿时的天真。

展望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电影的成就是令人动容的。陈凯歌,张艺谋,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等等导演。《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悲情城市》等等佳作,无一不让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电影的成就。这是我们华语电影的骄傲。

中国艺术电影的成就值得铭记,更值得延续。在商业化浪潮下,艺术电影仍旧大有可为。两者结合的路线也值得探索。社会的浮华风气也可以慢慢改变,一切值得为之呼喊。

怀念的年代终会逝去,但美好的将来就在眼前。

长冬总会过去,春天自会到来。轻嗅,春在枝头已三分吧。等待吧,同时,谨将我的敬意献给那些仍旧坚持艺术电影的电影人。

在此,愿中国艺术电影辉煌再现!

  《冬》影评(十):一个简单的故事,不简单的拍摄

首先,这出电影真的不止8分的。如果单从寓意,老人的演技上来说那就是10分了。。之所以我评8分,更多因为导演。。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一位孤独老人,每天去钓鱼且第二天放生,他认为鱼肯定会回他身边的。后来有一只小鸟,老人为了小鸟,把鱼杀了。小孩发现有只鸟,把鸟抓了。老人在后面把小孩收养了,把小鸟烤给小孩吃。小孩掉到冰窟窿里,老人伤心欲绝,回忆起他的爱人。有点像寓言故事吧。
影片的开头写的是“冬”还有一个英文名“Seven days”我一开始还挺奇怪的。。一般的英文名不是中文名翻译过来的,如果按这个“规定”来说,应该叫“winter”。。后来才知道,就是说这个老人在冬天里的7天。。估计导演也花了不少心机在名字上吧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的上映是在16年7月8号同一时间上映的还有寒战2。电影院里几乎没有这部影片的宣传,排期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说,导演要的不是电影票房,而是在影片最后所说的“献给在天上的爷爷”。。
这部影片没有任何对白,其实耐下心去看,老人的表情,孩子的举止,足够说明故事。。特别的佩服摄制团队能够在寒风里拍摄,真的很震撼。。
说说缺点,这部是黑白片,好像是把彩色片故意褪色,没有黑白片该有的样子。。有点像,伪文艺。。黑白片不是沧桑的意思,如果能用一些电影手法,把故事用合理的颜色,灯光拍下来,这会更有冲击性。。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冬》经典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