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为何骑车》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10篇

2017-12-06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10篇

  《我们为何骑车》是一部由Bryan H. Carroll执导,Jim Adams / Ernie Alexander / 肯尼·亚历山大主演的一部历史 / 纪录片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一):这个用言语说不清楚

  摘录里面一位老者的话吧。

  我实在受不了回家后的生活,我睡在地板上,比谁在床上还舒服。我无法跟人闲聊。

  我无法认同人们所着迷的事物。他们面临的所谓问题,在我眼中是很荒谬的。这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任何事情,一旦不顺利他们的心情就会乱作一团,而我根本不当一回事。

  因为人活着本该无所求。

  我很难接受社交媒体,我完全无法了解人们为何花那么多时间关注别人的生活过的如何。我也无法想想他们对人们表现在外的肤浅行为为何如此的感兴趣。

  当你真正想要完成什么梦想时,这个世界上的科技会协助你更轻松的完成。

  而缺点则是,有了这些科技有时可能让人再也没有梦想了,因为跟着潮流走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你的人生经验总是和你遇到的人以及你去过的地方有关。我想人们对我的认同一部分也由此而生。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二):喜欢是一种什么情绪

  为什么喜欢骑摩托车?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么理由。如果有什么理由是可以说出来,或者是可以提炼的那都不是理由。因为做其他事情也适用于这些理由,这都是满足自我的花招,都是存在中的假象。刺激、冒险、酷,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而为了这个燃油,人们又会做什么呢?掠夺、战争?

  如果说骑车就是为了满足清风拂面的畅快,那敞篷车也能满足,只是差了手动,脚动。如果说汽车开起来,感觉上太捂得慌,摩托更为轻松,那为什么不跑步呢?关键还是速度,能把人带离俗物的事情总是让人着迷,而人们也总是试着去满足自我的情绪,把它喂养的茁长。

  通篇都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骑车唤醒了家庭的回归及亲情的和睦,或者是团队的荣誉,但人类终极的追求是什么?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三):摩托车之旅

  第一次真正接触摩托车,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2月13日的清晨,我们突然决定不回家过年,而是从北京往北,到内蒙古零下三四十度的地方走走。当然,用两个小时收拾好行囊和一把Ukulele,在春运里买到北京-秦皇岛-沈阳-乌兰浩特的辗转车票时,我们还没有一辆摩托车,也完全没有料到一天后,我们的旅行方式会有怎样改变

  两天前出发时的短暂激情,并没有持续到抵达乌兰浩特的那个清晨。出站后,除了商店招牌汉字上的额外蒙文,一切都一如北京一样,甚至温度都没有像想象中的一样更低一些。当时我们应该都是沮丧的,因为背包只能让你看上去和别人不一样,无论坐大巴或搭车,上车后的自己,就与窗外的世界和时间完全隔离了。而沮丧和不甘,似乎被听到了。

  火车站到客运站的路上,遇到一间摩托车修理铺,上午就关着门,看起来是因为快要过年而打烊了。门口的路边上,零散地排列着几辆摩托车。其中一辆蓝色油箱盖上写着“Changqi”的100cc,破旧得脱颖而出。她说:“我们骑摩托吧。”我想都没想自己之前完全没骑过挂档的摩托车,就答应了。打电话叫来店主,一个满口东北味儿,穿着老旧有油渍的皮衣的大叔说:“别看它旧,这车能骑到苏联去。”200块钱,我们买下了这辆虽然被扔在兴安盟零下三十度路边一个多月,但加了油还是一脚就着的长春铃木100cc,车架上的钢印写着它的生日:1995年,那时我5岁。于是,去客运站路上的一次偶然驻足,改变了这次旅行。

  头盔、护腿、手套,在乌兰浩特的电动车一条街里买了所有骑摩托车需要的东西,在街边穿起来,臃肿和土鳖到完全不像电影里摩托车骑士的样子,但也就这么出发了。从乌兰浩特往北,我们打算骑到276公里外的阿尔山。这276公里陌生而寒冷的路,我们骑了三天。

  三天里,有刚开始不会挂档,远远看到交警就吓得灭火;有惊险躲过对面汽车崩起的石头;有半个多小时打不着火,站在荒无人烟的黄昏草原里奋力踹车打火;有遇到摩托车修理铺大哥热心帮忙修车;有小镇隔板招待所里彻夜的叫床;有阿尔山连续8公里路面全冰雪下坡;有小村罕达盖雪地驾驶;有最后因为太冷,依依不舍地放下摩托车,搭车到海拉尔过年。

  对了,我们给它起名叫小蓝,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名字。

  大年三十,我们骑了小蓝最后的十几公里,因为实在扛不住大兴安岭北坡的寒风,终于把它托付给草原上一家牧民,搭车到了海拉尔。告别之前,我们留了那家人的电话,说七月天暖和了,我们来接它。

  这个年过得有点冷清,可能是因为我们少了一个队友。

  像《我们为何骑车》说的,当你跨上摩托车,来一段长途骑行的时候,所有事情都是不重要的。朋友圈、晚餐、前任、年夜饭、聚会、关系…都不重要。你关心的只有车轮下的路和后面的她。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四):One bike , One love

  接触摩托大约两年,目前也不是一名合格的爱好者,或许入门都算不上:)车型记不住,基本维修技能不会,平时也很少翻阅或浏览摩托相关的资讯,但我热爱骑行,摩托旅行,由衷的热爱,在骑车时真切感受到从体内膨胀的疯狂生命力

  虽然没有片中采访的骑士们这么狂热,把摩托当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是生命的全部,但看完他们所说的话很是感动。世界上有这么棒的一群家伙,真想认识一下,见面碰拳,分享各自骑行的见闻。接触了许多骑士们,都确实是热情的家伙们:)

  想到初次对摩托产生兴趣是在高三毕业那年,独自起程搭车去滇藏的时候。在左贡时认识了一个康巴族的警察大哥,他待我和搭车的同伴很友好,收留了我们一晚,第二天还招待我们和他的朋友去耍坝子(藏民的派对),咱们弹琴跳舞,结束后他问我要不要骑摩托去晃晃,我也没多想一口答应了。开始载我在国道上时,是一种奇妙的状态,望着两旁的山和田地,觉着特别不一样,听觉视觉和情绪都在无限展开,感受着速度感受着风。噢,不过原谅当时咱们俩都没有戴头盔,藏民没这个意识,我自然也没有。然后大哥停下车,硬是要我立刻学会,自己开上路试试,国道上没有什么车,他认为很安全。我就硬着头皮听他讲怎么抓离合松离合拧油门什么的,反正不到十分钟我就轰轰地开上路了。真不是一个“啊!”或者“WOW”能形容当时的感受,而且是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我开着摩托!刚才只是在后座都惊讶不已了,现在我是实实在在与摩托一起,行驶在路上,我看见前路,并且我在飞。

  后来发现挂档什么的都不会连刹车都不大理解不可思议地还开回了检查站,怎么停下来的我记不清了,现在想想没遇上路上突然熄火这么窘迫的事情还算幸运

  此后,心中就埋下了骑摩托旅行的一颗种子,不过沉寂了还蛮久。因为上大学后资金有限,学费生活费全靠自己,幸好兼职收入还过得去,存钱买了辆山地车,先玩起了单车长途。单车旅行我也是十分喜欢的,只要是自助旅行,都是不错的体验。

  真正想要骑摩托车上路时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那时在宿舍看了《摩托日记》这部电影,格瓦拉展着飞机手和艾伯特骑摩托在沙地路上的那个画面让我无法忘怀,这次真的是点燃了导火线,立刻着手准备各种摩旅必备(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466679935/ 这个剧照下我还留了言,在摩旅出发之前,后来还来还愿哈哈哈)

  不过当时身边没有一台骑式车,深圳又禁摩,只有一次驾驶摩托经历还是这么儿戏,总之一边担忧着一边拟定路线和学习摩托车计划。后来事情的发展实在超出了想象,连我这个当事者和发起者至今都摸不着头脑,反正不知为何,没有骑过摩托却计划去摩托旅行的这样一支队伍壮大到了15人,并且路线是川藏线,目的地是拉萨。这个不靠谱的伪车队最终是蛮顺利地完成了旅途,一起经历了许多不寻常也很激动时光,并且我还继续翘课挑战完成了新藏线。其中的故事就不一一述说了,毕竟写的是影评,只是想讲讲如何接触摩托到真正拥有摩托并且上路的这段经历,和片中有差不多的感慨:上路并不要求你有多大的勇气和健壮的体格,你只需要出发,接下来信任你的摩托,然后享受旅途。虽然很神奇但是和纪录片中采访的爱好者一样,从此对摩托骑行一发不可收拾,哈哈哈哈。

  和此纪录片中某姑娘说的一样:“骑行带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和感受,无论拿什么东西来交换,我都不会换的。”

  自由、爱、生命力。这是我所能想到用来概括摩托旅行的词汇。

  摩托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交通工具为主,我选择它是因为它带给我更多自由,比起单车要快,比起汽车更接近周围环境。在陆地上旅行绝对是我的首选。为什么认为摩托旅行自由?引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的一段话:

  “騎摩托車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車裏,你只是局限在一個小空間之内,因爲已經習慣了,你意識不到從車窗向外看風景和看電視差不多。你只是個被動的觀眾,景物只能呆板地從窗外飛馳而過。

  騎摩托車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麽車窗玻璃在面前阻擋你的視野,你會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你就處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觀眾,你能感受到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沿途時不時還有小孩向你揮手,也有大人從屋裏走到廊前看看是誰經過。一旦停車問路或是想瞭解什麽當地的情况,你得到的回答往往出乎意料:他們會問你打哪兒來,已經騎了多久,熱情而又滔滔不絕地和你神侃半天,簡直比你還要興奮。

  這些鄉間小路和一般的幹道迥然不同,就練沿線的居民的生活步調和個性也不一樣。他們一直都没有離開過本地,所以可以很悠閒地和你寒暄問候、談天說地,那感覺好極了。”

  片中关于竞赛和越野的部分我都不大了解,对于其中用摩托环游世界的那几个哥们,就真是非常佩服也非常向往。

  无论如何,摩托环游世界至今还是我的梦想,也一定会去完成的,和爱的人一起骑车,一起去看遍我们诞生的这个星球的每个角落。

  《我们为何骑车》影评(五):尝试下,你会爱上它

  摩托车在中国媒体的大力宣传下,成功的妖魔化。我曾经也是黑它的一员。我一直都相信,要想死的快,请买一脚踹。我从没想过我会爱上摩托车。

  我骑车比较晚,记不起是具体的日子,好奇心的趋势,骑了朋友的踏板车,虽然操作和电动车相似,但是因为车身较重,起步速度快,还是让我害怕了下。在朋友的坚持下,骑2次后就得心应手了。本来也只是玩玩,谁曾想,偶尔的一天,我骑着朋友的踏板,他骑着他的街车,我们来了一次小短途旅行。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那迎面吹来的风,那洒在身上的阳光,那道路两边的田地(我吐了,我装不了文艺范)。我中毒了。回来以后,急忙先去考了驾照(无证驾驶很心静胆颤的)。

  南京限摩,苏A大牌还是蛮贵的。为了搞定牌照,省吃俭用很久,终于买了一辆带牌照的小踏板,光阳锋利VP110。当交过钱过完户,骑到家的那一刻,那个感觉就好像上学时候第一次牵女孩子手一样。那是属于我自己的第一台车。每逢周末,我总会和三五个摩友,去周边的地方摩旅一次。

  慢慢的,小踏板的弊端也出来了,虽然城市代步极其方便。但是底盘低,避震硬,油箱小,热衰,排量低。在想跑远一点都是困哪,续航200公里已经满足不了我。我存钱换了第一辆街车,性价比非常高的GW250。目前GW也陪了我1年了。我真没想到,我从一个黑摩托车的人,变成了热爱摩托车的人。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会和它一起,我还要完成我的目标,西藏,环海南,环台湾等等等!

  我知道,国人的素质较低,很多骑车的人,乱串乱塞,还有很多水车无牌踏板在城里肆无忌惮。但他们代表不了其他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