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双胞胎姐妹》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双胞胎姐妹》经典观后感集

2022-05-14 12:1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双胞胎姐妹》经典观后感集

  《双胞胎姐妹》是一部由Mona Friis Bertheussen执导,亚历山德拉·豪格 / 米娅·汉森 / Wenche Hauglum主演的一部儿童 / 纪录片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一):看了无数遍的纪录片

  3月15日那天第一次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一直对这部片子念念不忘。在电脑上工作时,我习惯在后台播放自己喜欢的电影,只听,不看。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做得很棒,舒缓,柔和,让人安静下来。片中的挪威风景也是非常好看。

  不想说太多太深刻、严肃的话题,衷心希望这对小姐妹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部记录片,我看过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3月15日看到的这部记录片,是从别人的网盘里下载的,画面不是特别清晰。里面的字幕还不全,只将挪威语部分用英语翻译了过来,美国人说的话都没有英文字幕。其时网上还找不到这部片子的视频。六月份的时候在六维空间里下载了这部纪录片,高清的,是第二种版本。

  因为第一个版本(略模糊版)我看过无数遍,所以再看高清版时,立刻发现高清版中删节了好多地方。

  1.刚开始Mia在坐父母的车去足球场的途中,父亲说了一句话:Well,you know, It's in America, you never know who's out there ,and what's going to happen.感觉挺有意思的.

  2.Mia的足球赛,其实后面还有她们队进球、庆祝的一小段.

  3.Mia参加义卖的一小段。

  4.Alexandra摸黑去上学那里,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等等,有十几个地方有删节,加起来的长度有5分07秒。这个高清的版本现在比较容易找到,比如网易公开课上面的那一个就是。因此,对于比较想了解更多的人,可以考虑看一下比较完整的那个略模糊版。

  一点小感受:Mia去挪威的那一段,片子中出现了几个小孩、几个老人惊讶地看着这对双胞胎姐妹的镜头。再想到Fresvik仅有234人,却是个镇。导演是否在这里影射了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二):【续集以及两女孩近况】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三):命运好像是故意要让人觉得心情复杂

  命运好像是故意要让人觉得心情复杂。一对来自中国的双胞胎孤儿,被来自挪威和美国的家庭收养,最后... 当然,没有最后,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是吧?

  首先,赞一下Alexandra跟父母生活的挪威小镇!这个视频我在腾讯上看到的,不是高清的那种,即使这样,电影里随随便便几个静景镜头都让人想到“世外桃源”这个词。

  不过看到Alexandra摸黑起床“翻山越岭”地去学校上课,还有总是一个人走在冬日暗沉的乡路上,又觉得,这地方美则美,爱热闹的人在这儿恐怕是会闹自杀的。由此又想到,北欧人民真是伟大。同样是生活在地广人稀的地方,热带和寒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想象一下北纬人烟稀少的大漠)——热带无论如何给人一种有人气的感觉,而寒冷的地方总是美丽的大自然和人类固守的小小的屋子,大自然固然让人心生敬畏,甚至幸福感满溢(这个可能也是外地人短期驻留才会有的感觉),但人要耐得住这空旷才行啊。北欧民族绝对是这样伟大沉静的民族。

  看这个纪录片还想到一些很乱七八糟东西,很局限的,不过想分享一下,

  1.Mia跟Alexandra在我看来倒是已经没有很多很相像的东西了,甚至长相在我看来都有分别:M看起来更开朗,眼睛更灵动;Alexandra的感情更深沉,性格还是很自然的。这个就绝对是环境作用于人的了。Mia的妈妈也说了,Mia有很多可以让她分心的事,毕竟他们生活在城市,而且Mia的爸妈也想让M成长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人。Alexandra的爸妈在电影中却从头到尾也没说过对Alexandra有什么期望。插个题外话,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欧美欧美”,好像欧洲和美国是差不多的,仅看这部电影我们就知道,他们的差别并不比中国和美国的差别大——性格(就这部电影展现的)上来说,美国人总是更外向(在交谈的时候他们会是那个找话题的人,比如电影中A的爸爸跟M的爸爸聊天的场景);感情的表达,Mia的妈妈和爸爸不止一次说过他们觉得Mia简直就是上帝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而Alexandra的爸妈却没有这种很强烈外露的表达。当然,幸运的是,这两家人都很爱两个孩子。

  2.继续说我感受到的两家人性格和想法上的差别,Mia的妈妈说在北京的那次碰面让双方都觉得两个小孩可能是亲生姐妹,Mia妈妈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告诉了Alexandra的妈妈;而这位瑞典母亲很萌地不想对方通过什么手段把两个小孩都领养走,所以心里隐隐地有戒备心。 我对北欧民族的了解真是少之又少,但心里总觉得这是很斯堪的纳维亚的一种心理... 话又说回来,感觉跟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很相像。

  3.我不相信可以不通过语言就能进行的沟通,甚或情感交流。看Mia跟Alexcandra就知道了。虽然电影里看到的很多镜头她们俩都很亲密,但是过生日打电话的时候,初次在Alexandra房间的时候,甚至分别的时候,不得不说,气氛有点尴尬。这只是对两个小孩来说,对成年人我相信这种语言上的障碍只会直接导致沟通和关系的失败。所幸她们俩还小,电影里也有放她们对语言障碍的感受,但是估计以后Alexandra会更努力学英语吧(Mia估计是不会努力学挪威语了)。

  4.接上。为什么大家理所当然地在没有找到共同语言之前会选择英语沟通? 可能有人要说我是呆瓜了: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啊!!! 好吧,我知道,全世界的状况就是这样的。可是Mia跟Alexandra是有着大家所说神奇基因的双胞胎啊,我的意思是,如果要有一方对另一方做出更多靠近的动作,为什么一定是Alexandra。很明显小孩没有想过这么多,就像Alexandra学校里其实是有英语课的,但是她还没有想过为了能跟Mia更好地交流应该更努力地学英语,她只知道,自己很喜欢Mia,爱她,想跟她生活在一起。 我想只能理解成,性格更沉静的人更倾向感情上的付出(由此我们真的有理由认为虽然A的爸妈好像无意特别地为A做什么前途未来的打算,但这只是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已)

  写到这我才知道原来满篇都是废话,不过总算理出来了。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是很开心的状态,可能是因为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幸福的现代童话吧。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四):DESTINY

  纪录片

  TWIN SISTERS

  一对被抛弃的中国双胞胎

  被两个不同的家庭领养

  一个在美国

  一个在挪威

  这里我先跳个戏挪威超美

  环境好到不行

  有机会一定要去旅个行

  到处都是手机壁纸

  四面八方的电脑屏保

  好的跳回来

  中国的管理方

  没有告诉两个家庭

  她们是同卵双胞胎

  但是

  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她们偶然相遇了

  还穿着一样的衣服

  一件是挪威买的

  一件是美国买的

  她们在都没有记忆时

  相识了

  小姐妹进入了各自的家庭中

  并带着对对方的美好幻想

  和期待

  生活着。

  终于她们见面了

  语言不通

  环境不一样

  却奇迹般有着相同的性格和爱好

  她们很快成了好朋友

  一个夏天很短

  她们必须分离

  一切美好的回忆都要过去

  她们哭了

  故事的结局

  她们开始写信

  并在每一个假期团聚。

  生活比电影更奇妙。

  我是男神

  你相信命运吗?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五):看了无数遍的纪录片

  3月15日那天第一次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一直对这部片子念念不忘。在电脑上工作时,我习惯在后台播放自己喜欢的电影,只听,不看。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做得很棒,舒缓,柔和,让人安静下来。片中的挪威风景也是非常好看。

  不想说太多太深刻、严肃的话题,衷心希望这对小姐妹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部记录片,我看过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3月15日看到的这部记录片,是从别人的网盘里下载的,画面不是特别清晰。里面的字幕还不全,只将挪威语部分用英语翻译了过来,美国人说的话都没有英文字幕。其时网上还找不到这部片子的视频。六月份的时候在六维空间里下载了这部纪录片,高清的,是第二种版本。

  因为第一个版本(略模糊版)我看过无数遍,所以再看高清版时,立刻发现高清版中删节了好多地方。

  1.刚开始Mia在坐父母的车去足球场的途中,父亲说了一句话:Well,you know, It's in America, you never know who's out there ,and what's going to happen.感觉挺有意思的.

  2.Mia的足球赛,其实后面还有她们队进球、庆祝的一小段.

  3.Mia参加义卖的一小段。

  4.Alexandra摸黑去上学那里,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等等,有十几个地方有删节,加起来的长度有5分07秒。这个高清的版本现在比较容易找到,比如网易公开课上面的那一个就是。因此,对于比较想了解更多的人,可以考虑看一下比较完整的那个略模糊版。

  一点小感受:Mia去挪威的那一段,片子中出现了几个小孩、几个老人惊讶地看着这对双胞胎姐妹的镜头。再想到Fresvik仅有234人,却是个镇。导演是否在这里影射了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六):【原创翻译】《生活在地球两端的双胞胎》 制片人访谈及女孩现状。

  这部纪录片可以在网易公开课网站观看:

  翻译源:

  电视台<独立镜头>栏目于2014年10月20日首次播放了名为《双胞胎姐妹》的纪录片,该片讲述的是身为同卵双胞胎的姊妹被在地球两端的两个不同家庭收养并一起长大,最后被互相所知并成为伙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赢得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的观众声望奖,不难想到为什么:这是一部会让观影者心灵愉悦的纪录片。我们采访了挪威电影人Mona Friis Bertheussen ,从挪威的Fresvik谈到加州首府,最后回到《双胞胎姐妹》如何诞生的话题。Bertheussen 职业生涯一开始在NRK(挪威公众广播)和挪威TV2供职,同时还做过城市新闻的记者,后来则投入到独立电影制作,她主要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活动。

  问:是什么促使你制作<双胞胎姐妹> 这部记录片的?

  答: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你会听到一些故事,一开始你很难相信它们是真的。那是些无法解释的事情,会让你迫不及待想要追溯它们的原因。这对双胞胎的故事就是这样。

  一点犹豫都没有,我知道我想把所有这些做成一部电影。谢谢这两个女孩和他们的家庭,她们都很喜欢我脑海中的这部电影的雏形,于是我们决定同心协力把它完成。

  这部电影花了4年时间完成,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可以走进这一对姊妹的生活,倾听它们的命运,我非常感谢米娅和亚历山大以及它们的家庭,让我有这个机会可以讲述它们的故事。

  问:

  拍摄<双胞胎姐妹> 时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这对姐妹在地球的两端各自长大,她们一直深切地盼望能够再次相见,这是个非常私人的故事,我也从没有跟儿童演员共处的经验。但我怀着很强烈的信念投身到拍摄中,我认为应该放到首位的原则是:要让两个姊妹把电影的拍摄过程当做一件充满乐趣且有益的事。

  米娅和亚历山大她们俩是真的参与到这部电影的制作中了,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感到尴尬,也会在任何时候拒绝拍摄。我不会去强迫她们去做那些不自然或不习惯的事。确实应该这样,但这样做也会带很多困难。我们一起玩耍,读书,或是一起做些其他的事情,加起来的时间跟拍摄的时间一样多.. 这让整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变得完全不一样,花费了额外的大量时间。但整部电影因此显得非常自然。 我认为这是这部片子牵动人心的一个原因。我相信一部影片本身总会反射出导演和她影片中人物的关系。

  问:

  你是如何获得两个女孩还有他们家庭的信任的呢?

  答: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后,我就直接打电话到这两户人家,我们来来回回的互相通话持续了几周的时间。我一直在尝试描述我心目中这部电影的模样,同时也希望借由通话增进我们之间的了解。这让两个家庭认定我是那个可以讲好他们故事的人。他们答应同我合作后我非常开心,现在我们之间已经非常了解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上,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好的评价,成功地获得观众声望奖以及非常热烈的反馈,这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对每个人来说。但最重要的是两位女孩以及它们的家人喜欢我的电影。当我给他们展示最后的成果时,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动的。

  问:

  有没有一些片段你想放到电影里,却最后没有放?

  答:

  有一些场景我们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了,因为没有足够的长度加入所有的场景。曾有两条并行的场景,身处挪威和美国的两位父亲,互相交流关于收养的想法。跟亲生孩子相比,收养的孩子会有什么不同么?他们描述对各自孩子的喜爱,身处美国的父亲说:我如此爱她,就算是为她挡子弹也在所不辞。

  问:

  你最喜欢的三部电影是什么?

  答

  很多电影我都喜欢。要说到最喜欢的,应该是简·坎皮恩的《钢琴课》,我还提两个非常好的挪威纪录片:Harvesting the Wasteland 和Hvard Bustnes. 的Big John.

  问

  你对 怀有制片人理想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答: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和想法。对你周围的一切:不管是人们,动物,以及自然,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天会赐予你一个想法,去寻求那些能够真正与你产生共鸣的故事,而不要去寻找那些你认为可以讲好的故事。你需要靠近一些,然后,有一点非常重要,不要仅仅为了确认而去尝试事情,为了表达你自己而做,这样它才会变得真实可信,我相信这会引领你通向成功。

  这里有些关于双胞胎姐妹的独占消息,她们其中一位的母亲给我们寄了一封EMAIL,讲述

  她们俩的现状。建议你先将纪录片看完后再回来看这篇文章。

  安杰拉写道:

  关于两个女孩有没有再见面的问题:

  电影拍完后,两个女孩又会面了几次。我们一家在2012年的时候去挪威过的圣诞节,当时她们正好9周岁。我们真的希望她们可以在年幼的时候能够一起过一次圣诞。米娅对于能过一个白雪皑皑的圣诞异常高兴,她和亚历山大一起乘坐雪橇一起滑冰,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经历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间。米娅甚至在亚历山大所在的学校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在挪威的日子里。我喜欢上了一种奇妙的挪威罐头,叫做Nugatti Crunchy,(我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在Fresvik吃过一些,后来在2012年圣诞吃了更多,这种食物是如此美味,我带了一些回家)【编者注:安杰拉也告诉我们她现在很担心这种美味也许今后将会停产】

  他们下一次会面是在2014二月的瑞典,他们参加了一个火爆的脱口秀节目Skavlan,之后她们又一起参加了2014年5月的挪威艾美奖颁奖典礼。我非常高兴,她们可以与莫纳和哈尔同台领奖。另外她们也参与了最佳儿童节目颁奖环节。

  在2014年6月,我们再一次碰见了亚历山大他们一家,他们正在希腊旅游。这是非常开心的经历,我们可以放下负担一起在希腊美丽的斯科派洛斯岛上游历。Hauglums会在明年三月拜访我们。我们都非常兴奋和期待他们的下次旅行,真希望早点再见到他们。我们两家关系非常紧密也非常融洽。我们夫妇两非常喜爱这对双胞胎,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很团结。

  参与电影的拍摄并没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变化。我们依旧和往常一样,工作,上学,然后与朋友和家人们一起玩乐。

  关与两个女孩是不是会再次见面:

  很难说她们俩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见面。我们两家如果要跨越重洋相聚的话不是那么容易,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要碰面将会占用上学还有工作的时间。我们之所以接受纪录片的拍摄,其实主要是因为这会给我们两家很多机会见面。今年非常顺利,我们经历了两次旅行,一次去的瑞典,另外一次是挪威。两个姑娘每周末用 FACETIME视频,但这样和真实见面差别还是很大的。

  关于他们的语言水平问题:

  米娅又从亚历山大那里学了很多挪威单词和短句,而亚历山大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非常好了。她在过去的几年里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关于他们是否会因为电影在电视上播放感到尴尬的问题:

  能在PBS电视台播放这部纪录片,我们非常高兴。我非常好奇观众们是怎么看待这部电影的。我希望她们可以理解和支持,但你永远不知道观众们会如何回应。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七):Lost & Found 失散再相见的双胞胎的影视记录

  昨天刷微博看到这部纪录片稍稍惊讶了一下,在去年还是前年看了《我爱你妈妈》这一部关于一个中国孩子国际领养的片子之后搜索相关故事发现Alexandra和Mia的;当时看了BBC双胞胎的秘密中记录两姐妹6岁时第一次在美国相见的短片,没想到现在姐妹8岁时后续出来了。

  ... 失散再相见的双胞胎的影视记录

  对这种关于双胞胎失散再相见的故事总是有soft spot,感觉又神奇又温馨又有那么些感慨。这次看完不禁想起另外几部同样题材的影片——曾经央视6频道经常放的天生一对The Parent Trap,以及即将在SXSW上首映的Twinsters。

  The Parent Trap是皆大欢喜的电影故事,而Twinsters则仿佛是双胞胎姐妹这部纪录片的另一个现实故事版本——Samantha Futerman和Anaïs Bordier这一对韩国双胞胎,分别被法国和美国夫妇收养,直到25岁之前她们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我”。作为演员的Samantha出镜了朋友拍的Youtube短片,随后Anaïs在伦敦CMS的同学Kelsang看到了这个短片后发给Anaïs,告诉她里面有个人和她长得很像。后来Samantha出演了21 & Over,Kelsang在21 & Over预告片里又看到了Samantha之后告诉了Anaïs,这次她通过查21 & Over电影演员名单找到了Samantha的名字,继而通过互联网/Facebook的力量联系上对方。

  如果Samantha没有出演电影,如果Kelsang没有看到这个预告片,如果Anaïs没去伦敦读书和Kelsang成为同学,她们还会相见吗。就像双胞胎姐妹里面挪威爸爸如果没有生病所以晚走一天的话,还会有Alexandra和Mia穿着同样红格子裙子相遇的照片么。蝴蝶效应?偶然中的必然?命运?(啊不小心突然一秒钟出戏想到Matt和橘子哥了……)

  提到的电影豆瓣链接:

  ... Nature vs. Nuture的研究

  另外一篇影评中有豆友提到不知是否有专业人士参与这样,的确是有的。Sacramento Bee的报道提到Mia的妈妈通过网络上关于被分开的双胞胎的讨论组认识了Dr. Nancy Segal,促成她们在6岁时参与在BBC双胞胎的秘密纪录片。

  有意思的时,最近在读韩国双胞胎写的书中也提到了Dr. Nancy Segal的参与。算是做双胞胎研究北美业界的活跃人士了吧。她的研究方向中有一部分就是研究像Alexandra和Mia这样年幼时期分开在不同文化中成长的双胞胎的发展来对比先天vs后天(nature vs. nuture)对她们的影响。

  ancy Segal的网站

  ... 关于跨文化收养

  《双胞胎姐妹》观后感(八):sis, i luv u

  【挪威——亚历山德拉】

  亚历山德拉,住在一个遥远偏僻,人口稀少的挪威小镇,这里仿佛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几百人口在漫长纵深的时间海洋里,像所有渴望飞翔的鱼类,幽幽地,吐了一个气泡,眼见着它滑入了声色不动、沉默无言的海底。亚历山德拉常常在白昼时刻,背上书包,呼了口热气暖暖手,独自一人踏上去上学的路。时光漫漫,满溢的情绪不得不有所承载,于是,她捡了一只差点冻死的小老鼠,圈养在箱子里,给它做了个窝,兴致满满地进行这场家庭扮演游戏。她常常期待与自己天各一方的米娅,可以来到这里,与她分享这个小镇的安静平和。她一遍遍地把床铺得平实整齐,一次次毕恭毕敬地将想念倾注于笔尖,把挪威的味道一起严严实实地包裹在信封,寄到遥远的美国。

  【美国——米娅】

  米娅,住在繁华热闹的美国,这里的人行色匆匆,从香水味的商场,从汽车排队的餐馆,从发动机的倾轧声里,时代的洪流将他们裹挟着涌向撩人的远方。一座城市仿佛只是个底色,每个人都在这背景色里登台,渴望留下自己的一抹色彩。米娅的生活远不止孤零零的一种色调,她学音乐,爱运动,在行程满满、多姿多彩的生活里穿梭,一直都带着开朗活泼的笑容。每每去邮箱的路上,她都像一只快活的小鹿,恨不得能一步跳到邮箱前,打开亚历山德拉的信,掀开挪威小镇的一角天空,探头进去看看,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过得怎么样。

  【相遇】

  ——“即使我不断奔跑,也难以割舍对她的思念。”

  从学会记事的年龄,第一次见面的帷幕就徐徐拉开,两个稍显羞涩的小主角登场。她们躲在妈妈的身边,一言不发,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对方,躲在胸腔里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催促着手臂去展开拥抱,尴尬的气氛却像一层结界挡在彼此中间,只好又把头埋进了妈妈的怀抱。妈妈安吉拉把亚历山德拉推到了米娅面前,最终,她们给了彼此一个最深的怀抱,这个怀抱跨越了万水千山,像从远古时代跋涉而来的泪水,一切迫在眉睫。

  从此,她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段重逢。来到彼此的城市,与最熟悉的人过最陌生的生活。每一次久别重逢,都如久旱逢甘霖,等待时候所盼望过的路口、大树、海洋,终于真实可触地出现在眼前。她们一起骑着自行车,看闪闪发光的一切草和木;她们一起潜入蓝宝石一样的海洋,探索深不可测的宝藏;她们给彼此梳头发,像正常的姐妹一样拌拌嘴、大声笑。灯熄了,她们在玩闹中疲惫地睡着,但她们的梦将相遇,如同两滴颜料,在同一个杯子里融合为一体。

  【姐妹】

  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两个女孩,她们是如此不幸,因为生活变故不得不瓦解星散。但她们又是如此为命运厚爱,被两个远道而来的有爱家庭收养,让她们可以再度站在彼此的眼前,牵起对方的手,亲密而羞涩地道一声:“I love you”。

  从此,天空为我们拉开帘幕,漫漫青草为我们铺路,两边的野兔紧紧跟随,雄鹰为我们护航,而我,要做的只是,大步流星地迈向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