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物质》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暗物质》观后感10篇

2017-12-29 21: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物质》观后感10篇

  《暗物质》是一部由陈士铮执导,刘烨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艾丹·奎因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物质》观后感(一):【事实胜于雄辩】“卢刚事件”带给我们的深度思考

  我觉得造成卢刚的悲惨结局原因部分应归属于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外国,高中生进入大学后要学的专业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而且他们完全是按照自身的兴趣选择,也就是他自己去选这个专业的时候,他对于这个专业已经认同了,是他个人的喜好,是他愿意一辈子去搞这个专业的时候才去选的;

  外国的学生在求学时期家长老师是十分鼓励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他们从初中开始就出去打工,做过无数的不同工作

  所以到了大学如果他们发现他们学的专业出来以后找不到工作的话,他们会比较灵活地改变方向,或者去临时找一份工作,等到专业有希望了再回来,或者他们会改变专业方向再去学一个专业。

  对于国外的人来说,同时学两个专业,学两个本科,甚至是一个硕士完了再去学另外一个硕士,实际上是一种常态。

  但中国的现实恰恰与国外的相反,中国对孩子未来目标、方向的灌输是比较单向性的。

  在进大学以前,中国的父母只是告诉孩子们要进大学,所以说孩子进大学要学什么,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孩子思考的问题,跟他的爱好是没有关系的。

  到孩子们填大学志愿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填什么专业,也只是根据自己选这个专业是不是能进这个大学来决定的,而不是说我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我要进这个大学。

  卢刚他的求学经历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所学习的物理并不是他所喜欢的,而是在全社会都热衷于数理化时他的父母要求他学的——这就为他后来发觉学习物理对他来说是一门绝望的路定下基调。

  当然我们探究问题不能一味地纠缠于客观世界俗话说“自作孽,不可活”,卢刚自身的能力不足导致当自己深陷泥潭却无法自救。

  首先,他的接受新事物与应变能力太低。

  如果说在中国时卢刚对自己的人身路不能够自己规划,但当他去了美国这个自由之都,面对美国开放式的教育体系,他没有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

  比如说,他发现自己的这个专业未来找不到工作,迅速改变专业,这在美国是有可能的,或者说即使他毕业以后,发现找不到工作,那么他也不应该迁怒周围的老师和自己的同学,而更应该去思考如何在美国这个社会进行生存,去继续深造去读就业面更宽的专业。

  就业上的应变能力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必需的。

  再次,极端的私我,促使了卢刚犯下了大罪。

  他在临作案前写的公开信里,把校方和他的导师们所做的事都夸张地称为“令人发指”。

  看来他是一个十分自负气盛的人,他对任何对己不利的事表示出了极大的不容忍,如果说他曾经容忍了的话,也是为了达到他的目标而强忍着,直到他不能忍受下去,做出了真正“令人发指”的事情来。

  他孤独自闭,没有真朋友为他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义愤,他在为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独行匆匆,搜寻着所有可能成为他前进路上障碍的“假想敌”,并把他们列到自己仇恨的名单里。

  卡内基曾说过: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聪明人。他曾经问过那位给威尔逊、哈定、柯立芝、胡佛、罗斯福、杜鲁门等六位总统当过顾问的伯纳·巴鲁,他会不会因为敌人的攻击而难过?他回答说:“没有任何人能够羞辱我,干扰我的思想,我绝对不会让他们这样做的。”

  卢刚已去,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太多太多……

  转载于 岩鹰清心居 的新浪博客

  《暗物质》观后感(二):在困难中求证

  非常想把这个片子安利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看,这片子让我想起来一部戏,叫做《求证》,求证里面有两个女孩儿,一个住在纽约,光鲜亮丽,左右逢源。一个住在父亲留下来的房子里,承受着压力努力尝试着去完成复杂的求证。

  觉得这部片子是两种人的对话,也是两个时代的对话,一个是大量充斥着意识形态的世界,一个是被拜金和虚无统治着的世界。流星以惊人的差的适应能力成功的从一个受到瞩目的天才退化成了推销化妆的推销员,如果刘星生活在一个当代的中国外企,他甚至能长出毛来退化成一个原始人,他真的不像一个成年人。但是他出乎意料干净,他不善言辞,说着磕磕巴巴的英语,他躺在校园的长椅上,他抽烟,他给远在中国的父母写着粉饰太平之后的美国,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头,他的叙事方式单纯而落后。但是看过片子的人大概都会觉得他可爱,不得不提的是刘烨非常适合在这部片子里面刘星的角色,我永远办法拒绝这样的东西,哪怕这种干净是具有蛊惑性的。刘星终究是流星,

  《暗物质》观后感(三):黑暗的一部分!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

  一个在科学领域才华横溢的留学生,因为自己研究的成果超过了自己的导师,受到导师的压制,甚至是故意"捉弄",让本来对自己研究充满信心的他收到了严重的打击.所有的努力 成果飞灰湮灭.一度使他愤恨不平,导致他走上了报复的道路,让本来前途光明生命戛然而止,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对于本片的拍摄取材来讲,我觉得有些省略的不是很好,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没有很深刻表现出来,这种感情可以更好的刻画他来自家庭的压力而走上不归路.当然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突出这个核心主题--挑战权威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在感情方面也需要有一个倾诉对象,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他见了乔安娜,如果当时乔安娜及时的开导他,也许他会以比较平和的方式解决这些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一切的一切都为时已晚,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刻反思自己的制度,不要被所谓的权威,政治压迫人类的进步.

  《暗物质》观后感(四):流星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留学生的故事,刻画了留学生的刻苦、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外国人的友善,当然也展现了友善的外国人背后对中国留学生各种复杂的情感。后来我还搜索了校园枪击事件的原型人物卢刚。网上的评论是文字化的,而且多偏向于负面,所以和电影里的刘烨并不能划上等号。

  留学生的光宗耀祖,这是中国人都很容易能够感受到的一种情感,说来对外国人,也许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中国还是太弱吧。中国人又爱面子,总爱关注表面现象,所以看起来“留学”是一件道地的好事。只是,谁知道,国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也许可以衣食无忧,可是除了衣食无忧之外,在上面的人却多得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这和以国内佼佼者身份出去的落差太大太大。不愿意随便扣一个心理健康大帽子,一般人对于这样的变化有任何适应不良都是情理之中,也是可以预见的。只是中国人不太愿意袒露内心,更不愿意承认内心的柔弱罢了。

  中国人的教育方式鼓励竞争,喜欢高高在上的那股成就感。一个极度聪明的人却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team player。有些事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记得分一些给大家共享。可是中国人很难有这样的气度,而且又不会隐藏自私想法,因为教育让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理直气壮结果就是会在国外受到教训,可是受了教育毒害的留学生怎能轻易地转换想法呢,所以只有满腹的委屈

  片中人性的卑劣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能存在、能不灭就有其道理。Soft skill是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可以在欣赏你的时候把你夸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可以在践踏你的时候全盘否定地不留余力。只是,你确定还是原来那个你么?如果是,为何还要举枪呢?我们的自信到底源于自己还是源于外在的评判。深深地感到痛心!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有很准确的定位,那么是可以做到能屈能伸的,因为人生就是高低起伏,世事无常。

  最后,当然也为被枪杀的人及其家人感到不幸。尤其那个上海妻子,还在好心地关心刘星。可是刘星,这个名字真的就像流星一样短暂荣耀照亮了天空,却终究会殒落,说不定最后落在哪里。

  《暗物质》观后感(五):习得性无助能有多无助

  这好像是一个比刚从壁球馆折腾回来的腿更加沉重话题,校园暴力——用上这个词我并不情愿,因为这本来中立的语词似乎暗含了某种对于施暴与受暴者双方明显价值倾向,施暴者永远是受害者,而受暴者则注定受到诅咒。

  看晚主演之后又去搜索了相关的记录和报道,来更全面地了解20年前的这一桩真实的校园惨剧。也许来源于时代的差异,以及出于对受害者及其国家的人道主义关怀,我所看到的当时发出的声音是几乎众口一词地指责卢刚如何自私狭隘、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脆弱、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何不济、 中国留学生间利益冲突折损美国科技精英,云云。看罢让人扼腕。仅有一则来自同为当时留学生所表达的观点:他申诉无望,孤独、抑郁,终酿悲剧,我为他感到悲 痛。——我亦是同感,悲痛同情,而不会斥责于他。

  Dr. 卢有天才一般的灵感和所有中国留学生一贯的勤勉,可他的科研结论却正正好推翻了他崇拜的导师曾提出的模型,于是毕业答辩都过不了了,遑论他梦想期望的夺 魁诺贝尔奖。导师百般阻挠他发表科研成果、错过工作机会、剥夺荣誉资格,甚至谎报毕业程序和评审条件。作为一个把科学视为生命的科学工作者,Dr. 卢并没有一味忍让,而是尝试过用多种途径向校方申诉,在申诉不得之后方才固执地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不知道事件放在当下,世人又会作何评说,可在当时,少有人看到为求公正公义而做出的努力,而只看了最后的悲剧结局。我想,如果没有那么持久的努力-未果-努力-未果的死循环,何来鱼死网破之后的创巨痛 深?有的鱼死网破只是盲目、粗暴、简单,但我相信Dr. 卢不是。他的无助是习得的,逐渐养成的,而这个恶性的反射弧一旦建立,其最无奈的指向竟然只能是毁灭。一次的失望构不成绝望,反复的绝望才是真的绝望。我 想,习得性无助的背后暗含了无数他对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的绝望。我很欣赏罗尔斯(Rawls)对于正义的解读,各取所需,区别对待。如果校方的不作为是基于担心对施Dr. 卢以仁德将剥夺更广大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所得,那么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为不作为将永不能实现社会正义。

  为什么当时来自家乡大后方的声音亦是经久不衰的“青年脆弱论”?而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套路。作为一个有相似求学经历的人,我想说,诚然,就整 体特性而言,如果要和革命年代的同龄人相比,我们可能确实缺乏一些所谓成才的要素,比如忍耐坚强,但除却个体因素,我们并不能忽视客观环境的改变。在 Dr. 卢的案例中,一个遥远的国度,没有咫尺可感的家庭温情,也少有志同道合的朋辈友侪,我们似乎看不到他周围有一层安全网,足以抵挡来势汹汹且一再来袭的无助 之感。如果和家人、朋友能有更多情感上的沟通,哪怕是放弃学位换一个科研环境,结果又将会如何呢?如果美国已不再是你梦想中“能实现一切想法”的圣地,如果它已经让你那么伤心绝望,为什么不可以昂首离开呢?你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站在物理学最高的讲坛上向他们骄傲地宣告你的成功……

  影片把事故 的导火索归结于导师权威的不可一世性(这在起初导师和主人公貌似开诚布公的交谈中还被一举否认,真是讽刺),其实只是一个微缩,真实的一面还包括小至院系 大至学校各级机构的鲜有作为,被一些评论者归纳为“校园政治”。除了学术理想和现实原因,相信很多选择在学术机构供职的人或多或少也都会考虑这里相对单纯的人文环境。耳闻目睹这出事故,不知又会作何感想。或许当下国内的科研尚且少见这般的事出之由(片中主人公室友的话“我现在做的就是我导师十年前研究中的 一个分子”似乎道破天机),但并不值得我们庆幸——那些用师道尊严来为个人声誉文过饰非行为究竟有何可取?上世纪60年起就被科学界广泛推崇和认可的“科学范式”(paradigm),号称能容忍百花齐放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怎么就不能容忍对一个小小的模型(model)或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有着巨大科学价值的证伪过程

  整整20年过去了,重提此事仍有必要。在我的心目中,Dr. 卢是一个有着布鲁诺一般勇气智慧的人,可惜选取了一种极端的做法来为科学和社会正义而献身。20年之祭,惟愿安息。

  《暗物质》观后感(六):卢刚事件的影视悲情

  为卢刚与那个时代的中国悲情留学生惋惜,你们在经历了70年代的文革,80年代的启蒙与镇压,90年代逃离与摒弃,语言文化塑造出的你们本身就是悲剧的产物,这时的你们却选择了最为纯洁的科学人生,执着着自己的信念,可哪里没有江湖,哪里都是人生的角斗场。

  本剧从画面上来说还是很棒的,各个场景的锤炼与选择,以及“金木水火土”的情感波浮,尤其是最后“火”与“雪”的相互对立与重叠,更是将电影推上高潮。

  不过80多分钟的电影,在如此纠葛的人生悲剧面前太过短小,导演在处理人事关系,学术场上的纷纷扰扰上还是欠火候,没有锻炼出简短而有力道的剧情描述张力。以至于为什么刘星会选择枪杀这一极度冰冷的结局,交代的缺乏思考余地。因为现实中的卢刚要比电影中的刘星更加黑暗与负面,所以这儿的刘星不应该选择如此。

  看完了《美丽心灵》还不觉过瘾的,可以推荐这部电影,不过最好是在了解了卢刚事件前因后果之后。

  《暗物质》观后感(七):反击

  看完电影我的脑海中一直盘旋着巴赫的音乐,悲伤?伟大?渺小?苍白?

  ——————————————————————————————

  我先看了卢刚事件报导,看了他写给姐姐的那封信。你相信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恶有恶报这种事。

  看着卢刚写下那些简单似乎并没有悲伤情绪的信,脑袋里浮现的是新闻报道里,美籍华人对卢刚的大加挞伐和指责。呵呵,这个世界真他妈操蛋。

  这样一个由美国人拍摄的电影,我真的想向电影导演致敬。可我们的那些美籍华人呢。我想像卢刚那样憎恶美国,可你却发现,你的华人盟友,还不如你的敌人值得去珍视。

  所以,这是一个怎样操蛋的世界。你还要你的盟友吗?你还如何面对你的敌人?

  ——————————————————————

  看完电影,我发现我的嘴角竟然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淹没了中途竟曾流下眼泪的面颊。我在心里竟然说到 :干的漂亮,卢先生!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有的人死了,轻如鸿毛。

  卢刚的死,留给了这个世界一个大大的嘲笑。

  ————————————————————

  影片开始,能感觉到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来到了“自由、民主”的美国。他对导师敬畏慌张而不自贱,他对工作认真努力表现瞩目,他没有抱怨导师给的错误截稿时间尽管他很累,他真诚祝贺同事得到的幸福,直到他单纯相信导师能够接受被挑战的假心胸,一场悲剧便再也无法避免。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而就是这样的普通家庭教育出了这样单纯善良毫无防备心的孩子。

  坚持做自己,坚持一个独立的人格,不论语言还是毕业论文。你说他不聪明吗?他能和司机夫人大方交流,让人喜欢,他和舍友相处融洽从不装逼。所以他为什么不懂得退让一步?在我看来,他只是不懂如何贬低自己去迎合别人罢了。他认为坚持自我是一种尊重,君子之交本该如此。然而他不知道在小人眼里,这些恰恰是彻底相反的。

  虽然他足够聪明,但普通家庭的教育,让他的眼里注定只能充盈着刺眼的澄澈和单纯。

  其实,普通阶级家庭的卢刚,理想很简单,给父母争光,获得应得的尊重。

  就在他的毕业答辩上,卢刚没有提前给导师看他的论文题目,在这里暗示卢刚已经对他的导师产生了距离,而他的导师此时并未察觉还在插科打诨,也没有意识到卢刚的论文对他的权威性会造成威胁。所以第一次答辩有很多人,而第二次答辩,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只有三个导师。这时导演给了一个特写镜头,在诺大的答辩室里,卢刚孤零零站在中间,一种窒息的空旷感,黑暗而压抑,盘踞在卢刚弱小的身躯之上,一场答辩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凶恶的审判,他的导师远远的审视着他,试图在他身上找到任何能够攻击的弱点。卢刚毫无防御的瘦弱身体站在中间。这里,导师的凶相已经跃然纸上。其中一个导师根本没看出来他的论文价值,横加阻挠。所以说,无论哪里,永远都存在只会吃大米饭的招摇撞骗的教授。而那个本来认同卢刚并为此和卢刚的导师产生争论的老师,在电影的最后高潮阶段,也被卢刚杀了。你能清楚的看到导演很明显的给了这个导师一个清晰的镜头。他是无辜的,他代表了在这次枪击事件中丧命的无辜形象。的确,从被夺走生命的角度讲,这些人遭受了不公。但是这不公到底要不要算在卢刚的头上?这个镜头,还让我想到了,在混乱中,好人依旧会被杀。如果说卢刚是一个好人的悲剧,那么这个教授又是另外一个好人的悲剧。这个世界是就是这样残酷的,残酷到善良的人就这样被同样善良的人杀死。可他们谁都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之间没有仇恨,甚至他们本来是同类。真是天大的讽刺。

  在混乱的房间里,卢刚在黑暗中认真的反思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一切。他是聪明的,所以,他终于理顺了所有的事,看清了看透了每个人的嘴脸。是的,他没有错,他一直那么单纯善良的努力,他没有错,然而这个世界一直欺凌着他,他那么努力,但他成了一个最努力的loser。为什么要这么不公?被欺凌而默不作声。那是孬种。普京说,当有人欺负你的时候,你要以最快的速度还击回去。卢刚不是孬种,于是他行动了。

  而就在卢刚在楼梯碰见被他杀死的华人妻子和孩子的时候,他没有开枪。真实报道也是卢刚没有杀害任何无辜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卢刚成为一个悲剧的原因。他并不是一个心恶的人,并不是一个诚心和社会作对的疯子。他是弱者,他要尊重。仅此而已。

  所以,我认为导演给卢刚这个人的角色定位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从卢刚写给二姐的那封信里,我们能知道他的杀人动机,知道他在乎他的家人,知道他产生杀人念头的症结。虽然电影里的情节可能都是杜撰的,但我认为,从那封信里反应出的卢刚的性格,和影片所表现出来的是很吻合的。最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包括他对女人和爱情的态度和经历也全部都在影片中做了写照。

  在那封给二姐的信上。他一直在强调,让二姐不要过于悲伤。一直强调,让二姐好好照顾爸妈。我想对卢刚说,我没有哭,我只想和他一起大笑。

  卢刚死了,他用他的死为所有被生活霸陵的人出了一口气。因为作为弱者,我仍然可以要了你们的命,我仍然可以用我的死去让你们震惊。从这个角度说,卢刚狠狠的还击了这个世界。

  然而,我真的不希望卢刚的悲剧再在任何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学子身上再重演。我们应该在卢刚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去保护自己。

  大海的波涛依然在翻滚,乌云就在那远方挞伐压来。你站在那里看不见,微风拂面。

  ————————————————————————————

  一个向往民主自由的美国的中国青年是这样的下场,你还相信美国的自由民主吗?

  然而这样一个完全站在卢刚的立场的电影,竟然是由美国导演拍摄的。而我们的华人精英还在大洋彼岸谄媚着老美,无视同胞的苦难,对美帝表演连他们自己都还不知为何物的普世价值。这是何等的讽刺,何等的悲凉。

  《暗物质》观后感(八):要把执念用于对的事

  一部让人心情沉重的电影。影片的整个基调是阴郁的。氛围土、水、金、木几个部分,不明白是什么用意。

  刘星的遭际很让人痛心。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没多少人可以真正淡定。更何况在那样的境地中举目无亲,所有事都得自己承担。刘一直在努力做出新成就,这既是基于他的理想,也是基于他之前的光环以及对父母的不辜负。这让我想到一句话:玉戴王冠,必承其重。你可以去抱怨其他人没有给你机会,也可以抱怨种种制度的不公,但是,许许多多的人,但抱怨完了之后,你还是得回归自身,反思自己的问题。因为许多人都是在这样的不公中过下去的。

  看完电影,我很同情刘星,分明是个才华横溢的高材生,却不幸成为枪击犯。他的那种学习、科研和工作压力我们也在或多或少地经历着。我感觉自己有时候也会因为学习的事情焦躁不安。但我的焦躁的主要原因大概是自己的不勇敢、不努力。我从没为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地付出过。也许,还有更悲哀的,我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现在选择的路。但是,说真心话,我喜欢这个专业,因为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看到一种希望。诸如刘星这样的悲剧的真正杜绝,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我正在学习的专业。

  想到夏山学校中的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忧郁的科学家,还是快乐的清洁工……我想,我接受教育,绝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我要告诉今天的自己的是:不要为一些有的没的过分忧虑,开心地,融入你生活的圈子,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真心地为身边每个人的快乐而快乐,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种下的树,不必希冀一夜成林。你一日一日,慢慢地总会看到它长大。而实在不行,你还有很多种选择,不是每件事,都值得执着。要把执念用于对的事。

  美美的,勇敢地,放下过去,开始新生活!

  《暗物质》观后感(九):现实比电影更冷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还特地到百度上粗略了解了一下“卢刚事件”,然后才明白了,事件原型还是与电影有出入的。虽然,电影故事与真实事件,都没有跳出现实倾轧理想这个灰暗、纠结的枷锁,可,我总觉得,电影还是被赋予了些许浪漫。

  观影时,随着剧情和主人公同悲共喜,觉得他钟情于浩瀚太空的科学理想其实好神奇、好浪漫,甚至是超脱,为他仰望星空的纯净感动,为他的天才头脑喝彩,为他深受青睐、如鱼得水欣喜,为他青涩生硬地falling in love傻笑……但,最后,到最后,管它是超脱尘外的理想,管它是纤尘不染的爱情,管你是天才还是凡人,还是要落到地面、回归现实。运气好的话,只是沾染些人间烟火,变得灰扑扑;运气不好,就很可能会摔得支离破碎,再不济一点的话,那就是血肉模糊了。无疑,我们的主人公是属于运气最差的那一类的,理想与现实肉搏的结果实在是毫无诗意可言。

  但,现实原型更是毫无诗意可言。网上,仅寥寥数语,就写尽了一个年轻生命悲惨结局,出乎意料的盖棺定论竟是一句“毕业时未能获得最佳论文奖,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最终酿成悲惨血案”,更使我原本心目中对现实的绝望、激烈、孤注一掷的悲壮反击,竟变得,不过是懦弱,偏执,自私。电影里,主人公好歹还是个被现实陷害的无辜天才;尽管网上的文字不尽然真实,可在那些文字里,我看到的就是灰扑扑的失败者,没有一点光环,甚至连一个对他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折磨、绝望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怎能不觉得,还是电影美一些呢?

  《暗物质》观后感(十):时空错位,恶俗嫁接

  本片根据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改编,我也正是由于其「真实事件改编」的性质去搜寻观看这部电影的。看罢,我只能劝谏后来人,这根本是毫无意义的烂作。此外,千万远离执掌本片的那位华裔美籍戏剧导演——陈士争,因为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溢满了对中国文化的恶意贬低。

  影片于2006年5至7月间在美国犹他州拍摄,想讲述的故事年代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故事开始时出现3.5寸软盘和卧式机箱样式的386电脑这种硬件设施,说明确实想用道具来还原当年场景。中国学生的发型显得老土,衣服也都是蓝灰色调,最具标志性的是那一副副顶在中国学生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镜,造型和1991年播映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大致相仿。可是美国人方面呢,却又完全一派当代造型打扮,基本就是2006年的惯常妆容。

  我从没有亲身去过美国,更别提九十年代的美国。但影像可以记录生活,1994年开播的美剧《老友记》连续播出了十年,对比最后一季和第一季的人物造型,便可印证我所言非虚。中国大陆1993年播出的《北京人在纽约》也是远赴美国取景拍摄,都说明当时的美国人审美观一样显得土里土气,绝非电影《暗物质》中表现的那样现代。

  而最令人费解的是,影片中的留美学生居然在看电视播出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间或还夹杂一句李亚鹏版《射雕英雄传》的说话声音。这两部电视剧可都是2003年之后才有的,如何能够一边用着90年代的3.5寸软盘和386电脑,一边却又能看着2003年的电视剧?

  更可气的还在后面,影片中凡是出现刘星家人在中国北京生活的画面时,都要特意套上泛黄色重颗粒滤镜,显然是做旧处理的手法,再和美国生活的写实镜头两者剪辑连接到一起,更凸显中国有多么落后。天哪,原来导演在这里的世界观居然是蒸汽朋克——落后与先进共存,可为什么偏偏只表现出中国的人和物是落后,而美国的却又都先进呢?再看看里面描绘的中国留学生,刻意选取诸多劣迹行为来表现。我不否认这些现象存在,但在人心里自尊与自卑是一体两面,在外在表现势必也同时有尊严和卑贱,为何偏偏只知道表现卑贱,却无视了这些留学生都已经是博士学位的精英身份了呢?

  环顾男主角刘星周围,整间美国实验室里都是中国学生,整个学生宿舍里也都是中国留学生,几乎就连整所大学里也都是中国学生,看不到其它国家和肤色的学生,多么诡异的世界。同宿舍的那几位中国留学生,都是皮肤黝黑,品行趣味尽显低俗,中式英语磕磕巴巴,如果把他们的形象放到任何一部农民工题材作品中都属反面形象,居然还硬说他们是受过十几年中美两地教育的高端人才,这何尝不令我感到愤怒。

  陈士争导演曾在媒体采访时说:“对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卢刚是英雄。这些学生为了适应现实,不惜将美国梦变小。但卢刚不肯妥协,他的幻想,成了他生命的血液,幻想破灭时,他也随之消亡。”从如此片面的角度立论,继而揉合他个人对过往经历的报复,以上这些时空错位,恶俗嫁接以及蓄意的贬低都齐刷刷出现在这样一部争议性话题的电影中了。

  为了更多了解这位导演,我又特意看了他2010年执导拍摄的中国版《歌舞青春》,原本美版洋溢青春欢乐的歌舞剧,到他手中立刻糟践为充满低俗气味杀马特风格神经片,当然他不会忘记加入他喜欢批判的中国式父母教育和无知,足以令两代中国观众作呕,尽是世俗化贬低的满怀恶意都溢出屏幕之外了。

  我在网络上更多了解陈士争导演的过往经历,只能愈发领略这个美籍华人是蓄意对中国文化报复:1963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时在动乱中目睹其母死于非命,其父被下放,自己在湖南人办丧事的场所跟着学唱戏;1987年赴美,修读纽约大学戏剧导演硕士,因为数年后的事件变成美籍华裔;1996年前他以华裔演员的身份混迹于西方剧团不得志,直至1999年他凭借湖南花鼓戏背景和多年美国经历,跟风在林肯艺术中心导演昆曲全本剧目《牡丹亭》,终于引起轩然大波,不仅限于戏剧和戏剧团层面的指责,甚至险些影响当时的中美关系。而后他更是不断改编中国传统名篇,以曲意迎合西方人对东方的猎奇心,杂糅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不论是什么题材什么剧种,都要同时用上评弹、京剧、秧歌、杂技和高跷,人物造型都要变得鬼神妖魔一般,在外国人眼中自然显得火爆热闹。

  陈导演离开中国时间太久,也不愿再认真关注中国当代,大概也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只记得把曾经的愤恨都宣泄在作品之中,将恶意泼洒给观众。因他的经历频繁涉及上层建筑问题,我也不愿多谈了,我只能喟叹,正是有陈士争导演之流的存在,东西文化差异的鸿沟只会更为难平,彼此的误解和刻板印象也只会更为严重。最后借用前人的语句赠予美籍华裔陈士争:「丧失文化品格的伪文化的有意制造者」。

  说回《暗物质》这部电影,陈士争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源于一位对中国未来很感兴趣的投资者喜欢这个故事,赞助他独立制片。能邀请到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是因为他们刚好做邻居。而关于刘烨的参演,有传闻是被导演骗上贼船,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根据IMDB查到的情况,该片在2007年前十个月里曾拿到美国和欧洲8个小型电影节中参展,迟至2008年4月才在美国包下两三块大银幕公映,共斩获三万美元票房,不知道够不够演员们的盒饭钱。

  观众们对于原型事件的关注,掩盖了电影的毫无诚意。关于原事件,1992年的《华夏文摘》十一月号增刊上曾刊载报告文学作品《万圣悲魂》,作者刘予建是在走访多位当事人亲属及同学整理诸多材料后完成,虽然也有受到受访人写信辩驳,但整体逻辑是可以自洽信实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