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唐玄奘》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唐玄奘》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3 12:45: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唐玄奘》经典观后感10篇

  《大唐玄奘》是一部由霍建起执导,黄晓明 / 徐峥 / 蒲巴甲主演的一部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玄奘》观后感(一):这里是佛的世界,但佛的子民还未成佛

  《大唐玄奘》

  看到豆瓣4.9的评分,忍不住去看了看。影院大厅人很多,进了场才发现80的场地,才坐了不到10个人,原来人都在隔壁不二爱情的场。

  看海报场面,加上小明同学主演,本以为是传奇题材的史诗剧,结果是中规中矩,小明同学(导演怎么想的,怎么不找吴孟达来演唐僧,赵本山也行,实在不行小沈阳)主演的历史正剧,难怪评分低。除了对历史,佛教感兴趣的,不会有太多人选择去看,看到主演小明同学,就更不会去看了。前有西雅图的不二爱情,后有美国队长,这种不煽情,无痛点,看起来还像纪录片的电影,票房怎么能高,也就在7.5分左右了,小明同学主演,扣1分,小明同学痞子式嘴角上扬的微笑,再扣1分,小明同学色迷迷的眼神,还得扣1分,所以也就有4.9分了。

  很揪心的观影过程,一直在暗示自己,这不是小明,这不是小明,这是玄奘这是玄奘,可每当看到正面的小明同学的表情,就会有种这不是大唐玄奘,而是大唐黄晓明的无力感。小明同学演什么都像小明,不过以后可以试一下演孙悟空,粘上毛就看不出来了。

  当然,看完了,自己还是感觉很不错的,抛开演员不说,历史剧——喜欢,佛教——喜欢,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一个困扰自己近十年的问题。

  一度对宗教信仰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也去接触过,本以为信仰是神圣的,可越是接触,越会发现无论是那个宗教,那种信仰,都会看到一些不想看到的东西:贪婪、虚伪、甚至邪恶……慢慢的,也就失去了热情。就在电影的刚开始,说印度是佛的净土的时候,自己还想起下午看的新闻,”印度女子被强奸并且被掏出内脏“,心想这什么破净土,就一个强奸犯的国度。

  “这里是佛的世界,但佛的子民还未成佛”,玄奘看到在佛的世界里,还有种姓不平等的存在而感到疑惑的时候,一个路人用这简单的一句话向他道出了答案,也解决了困扰自己十几年的问题。

  不管怎样,电影比较尊重历史(中规中矩),也很励志(唐僧坚持到底),真真实实的经历了八十一难,原来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师弟的取经路是这么的艰难。

  《大唐玄奘》观后感(二):如今找部正正经经的传记片也不容易了

  这片子我给4颗星吧,有点感情分在里面。2分给尊重历史的编剧和导演,感谢你们拍了部正正经经的人物传记片,没瞎编乱改,没莫名其妙地给玄奘安上几段男女情,我发现我现在对传记片的要求好低,但就这么低的要求,在注重“娱乐”的风气下都很难办到。1颗星给摄影,美工和配乐,画面或壮美,或深邃,用光讲究。配乐和美工也不错,开头埙悠远悲凉的声音配上漫漫黄沙,很快就把观众的情绪带进电影的氛围了。1颗星给整个剧组的诚意,至少这是一部认真的电影。演员方面,黄晓明演得很认真,很卖力,及格是有的,但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欠奉,这就很遗憾地削弱了电影的表现力。但是作为配角的李大亮和第一烽隧的守将在短短几分钟内令人印象深刻。前者在公事公办中透出一丝小狡猾和小善良,后者把“画地为牢”的苦闷表现得很真实。黄的台词表现得不够好,尤其是在旁白的部分,太平了,没有情绪的变化。要吐槽的是编剧,剧情这个流水账啊……像一部纪录片而不是故事片。人物缺少足够的细节刻画,有点流于平面了,难以给人感同身受的感觉,不够打动人。传记片比较讨巧的方式是选取一段有限的时间来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也有足够的细节来铺垫。这种十几年都说个遍的叙事方式,容易让任抓不着重点。不过,这部片子仍然值得一看,至少还是部正正经经的传记片。

  《大唐玄奘》观后感(三):商业片不是商业片,文艺片不是文艺片,赤裸裸的唐朝公路片

  5.0

  其实整部影片看下来,玄奘西游其实是个很好,很丰富的创作题材。无论是文艺的角度,还是商业片的创作角度。可是导演却有点贪心。既想再商业的创作上获取更多的票房,又想再文艺的圈子里面赚取口碑。我觉得这是很难的,至少霍建起导演还没有hold的住

  1.商业片中夹杂着伪文艺青年的淡淡忧伤。本片从选角上就看出他的商业,同时他还是通过不断的布道,不断的人物内心挣扎(严重拖沓的挣扎),很明显的文艺片的拍法。这样观众又得从两个观影认知里面不停的转换。这个是很蹩脚的

  2.其次是本片的流畅度,叙事的节奏上完成度也是很低的。尤其是走出大唐的,以后的故事就一个劲的简化,回来也是一个劲的简化。这样不对称的叙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失措感。有点达不到观众的心理预期吧。

  3.不可否问本片的制作,调色,选景都很气派,很精美。但是也很明显看到里面有很多的bug.这种bug也很明显

  哎。。。。种种迹象吧。也许是资金的过于充裕,本片不像是一个宗教题材的影片(不单纯,居然有点爱情,视角在里面)。不像是商业片(太多文艺片的,无病呻吟)。反倒更像是一部大唐的公路片,将各地的美景通通展现,然后再加上极具空洞的,坚强的心灵鸡汤。

  《大唐玄奘》观后感(四):真的很难看啊,坚持了一个小时

  看了一个小时就离开了电影院,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影片槽点太多。

  口音能不能找点专业的啊,为啥到了火焰山还是一口甘肃口音,有的听起来还像日本的普通话....群众演员也要走点心啊,我还以为在拍抗日剧呢。想起了无人区里面的,简直不能说。

  为毛每到一个关口,都让他非常容易的过了,只用三言两语并且还说不到重点,难道玄奘这么菜?用一些专业词汇就能说服普通大众?还是唐朝的人太容易被忽悠了,好吧原谅我书读的少。

  还有跑到沙漠里面去,不认识路,还带那么点水,最后水也被风吹了,还是靠马才活下来。这经取得感觉好笑,没怎么觉得艰辛。

  《大唐玄奘》观后感(五):无题

  今儿去拔草了。拼了老命给五颗星。四星给玄奘大师(阿弥陀佛,这样的电影实在愧对大师),另外一星给电影组的工作人员,拍这片子确实辛苦。

  印象一:这部片子既不像电影故事性那么强,也没有纪录片那么严谨。

  印象四:风景很美。

  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写影评,喷累了,睡去。

  也许该让印度人来拍,感觉他们更懂修行人。

  《大唐玄奘》观后感(六):是一部好的风光人文摄影片

  今天首映去看的电影,下午从语言大学坐车到北大那边,中关村美嘉三楼看的片。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个人可能会打三星半。

  从摄影的角度,个人觉得无疑这部影片非常棒。画面的很有意识的艺术性,影像的处理和配乐绝对是电影的特色。

  至于主角,黄晓明主演的玄奘还是少了一些东西的。整体给人的感觉荧幕形象还是很硬,但人物性格又是说不上来的虚。可能努力想表现出出家人的慈悲为怀,却又没有办法和西行的坚毅之间找到平衡点吧。主演的表现力确实不够丰富,这部电影说到头来应该很大程度上是玄奘一个人的自我解构,也的确是用第一口吻来叙述的,虽然电影给足了玄奘的镜头,但是还是没有塑造出应有的样子。影片主题是《大唐玄奘》,但是并没有走进去玄奘太多,而更像是《玄奘西域行》。还是或多或少在用《黄金十年》里面塑造萧红的方法去讲述玄奘。

  剧本和台词方面也不那么优秀的。情节上,尤其到最后感觉略冗长,可能是出于历史题材的完整性。不过个人觉得两个小时的片长还是有些过度了,应该可以减到100分钟这样。

  台词上我觉得是最糟糕的,当时一句“你说的梦,是梦想吗”这一段对话真是瞬间拉低了整部电影的平均水平。带有佛教题材的电影,诚如其他评论所言,台词并不哲学,也不宗教。甚至有时候会让人产生这个玄奘又中二又幼稚的感觉。

  还有关于本应有的玄奘辩论的情节,处理的方式不痛不痒,感觉剪辑是在有意加快情节的推进。

  关于印度语不对口型的问题,实在不想吐槽了。这绝对是硬伤。

  《大唐玄奘》观后感(七):从评论也能看出来豆瓣真是越来越浮躁了

  我看之前就是这么个心态。接下来谈谈我看完的感受。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看到出品人有很多法师什么的就觉得应该是佛教协会什么的想要推广佛教文化吧,对历史和佛教一点都不了解的我也坚持看完了。确实这种题材的电影一定不会有很高的接受度,我当时看《师父》的时候电影院里也就那么空荡荡的只有四五个人。但不同的就在于《师父》口碑好啊,《大唐玄奘》光团队就差了好几截。不得不说主角选黄晓明可能真的不太合适吧,他应该更努力一点,至少把梵语好好学会对口型也要对得像一点啊。但我不否认故事是个励志的故事,相比看书我还是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传播历史的方式。看到美团上的评论很多都是看着看着要睡着了,我觉得这是一部静下心来才能好好看的电影,抱着消遣的态度看那也就嘻嘻哈哈的片子能看了。竟然还有人说一点都不搞笑我也是很好奇你们选片的时候都不看看题材类型的嘛……还有那些打1星的全都是黑黄晓明的,你们能不能客观点,我虽然不是他的粉我也觉得电影版的《何以笙箫默》烂透了但我至少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部没看过的电影。豆瓣最近很多人总是为了黑而黑真是越来越浮躁了。

  我不是很懂电影,好片烂片我都有喜欢的,但我不喜欢贴标签,对于那些电影还没上映就冲着演员刷一星的人我表示非常不能理解……自己觉得电影烂就不让别人说电影好,夸两句就觉得人家是水军,你阅人无数还不许人家是个处女吗。

  三星鼓励一下,希望以后中国能有更优秀的传记电影能让大家把心静下来。

  《大唐玄奘》观后感(八):玄奘之路 精神支柱

  略看了几篇影评,都有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谈谈我的看法。

  《大唐玄奘》观后感(九):玄奘的传记比电影好看

  传记中很多精彩的片段都没有表现出来:

  1.玄奘十三岁时想要出家,但年龄太小,按规定不予剃度,因而站在公门外徘徊。时任大理寺卿见到玄奘,问他:“你要出家吗?出家干什么?”十三岁玄奘说:“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长期来说想要继承如来的事业,短期来说想要将不兴盛的佛法发扬光大)。大理寺卿赞赏有加,于是破格录取。而电影中“江流儿”的故事照搬《西游记》,贻笑大方。

  3.玄奘和高昌王结拜为异姓兄弟,约好从印度学成归来时在高昌讲法三年。哪知道等玄奘回来时,高昌已经被唐朝所灭。如此玄奘痛失手足的辛酸,电影也没有表现。

  4.玄奘在龟兹和木叉鞠多辩论,辩得龟兹高僧木叉鞠多从傲慢自大,到一见到玄奘就躲,此段及其精彩,电影里似乎拍了(汤镇业饰木叉鞠多),但正片被剪掉了。

  7.玄奘的后半生完全是为了翻译佛教典籍而活着,最后因为翻译六百卷《大般若经》用尽了全部的气力而圆寂了。

  ——————分割线——————

  电影中的硬伤:

  1.出家人要剔除须发,须发在寺院内不能超过二指,寺院外不能超过一指。而那兰陀的戒贤留着大胡子是什么意思?

  2.当时的印度应该是过午不食的,电影里有玄奘晚上和胜军论师吃饭的场景。另外,出家人不得直接从女人手中接受食物,电影中也忽略了。

  3.福田衣是佛陀看到了田地所以才发明的?!你在逗我。佛陀的本意是,用碎布染色拼起来做衣服,僧人穿这样的衣服能令他人增长福报,就像能生长福报的田地一样,所以叫“福田”。

  4.玄奘初见戒贤法师的时候,说的梵语基本都是对的,应该是有高人指点。但后面乱入了印地语是什么鬼。印地语是受到了阿拉伯语和英语的影响后才形成的语言,唐代的印度人肯定是不说印地语的。不过而无可厚非,唐朝人也不说普通话。但是那些梵语的贝叶经,写的竟然都是天城体。天城体是13世纪以后才有的,玄奘的时候,流行的应该是笈多体或巴米扬体,或者写悉昙体也行啊。

  5.大小乘的区别,电影中说的太肤浅了。简单来说,大小乘,有见解和行持两方面的区别。见解方面,大乘承认人无我和法无我,小乘只承认人无我;行持方面,大乘要发菩提心,断烦恼障所知障,而小乘不发菩提心,不断或只断部分所知障。

  7.古代的写经,文字大小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根据字数不同,要从宫内领定额的纸。每一卷书的纸张数是固定的,纸的大小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因为古代造纸非常困难,浪费纸张是重罪。而影片里抄经的字写得那么大,太宗看到了是要砍头的……

  此外不符合传记的槽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吐了。

  《大唐玄奘》观后感(十):《大唐玄奘》给每一个奋斗人的十大启示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大唐玄奘》就这样安静的走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虽然影片讲述的是唐朝年间,历时19年,不畏艰难险阻,僧人玄奘去西方取经的故事,却带给现在正在奋斗路上的人们更多的启示。

  1、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从小读书听到最多的一句励志名言也就是这句“有志者事竟成”,这部电影恰恰就是用僧人玄奘去西方取经的艰辛淋漓尽致的诠释了这句话,玄奘在没有官方出境证的情况下,坚持要去天竺完成自己的梦想,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成为了大唐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2、坚持,你就会成功。黄晓明和影片中的玄奘一样,坚持梦想了这么多年,一直都虔诚的演绎着不同命运的角色和人物,而这一次吃的苦最多,每每结束镜头前表演,黄晓明几乎都是被两个人架着走到休息区。从他的眼神与疲惫的表情中也不难看出,为了这个人物,他用尽了自己最为洒脱的演技,的确很容易征服观众。

  3、希望就在不远处。整部影片取了几段最有特点的地方,并且用不同的故事诠释出一个主题,希望,希望就在不远处。玄奘在荒无人烟的800里沙漠跋涉、翻越凌山,经途险阻,寒风惨烈,一个又一个场景再现了路途的艰辛,更挖掘出了人性最美的地方,玄奘母亲恰到好处的出现,证明了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总能看到希望。

  4、路在自己的脚下。穿荒漠、翻天山、走中亚,游历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19年,写就《大唐西域记》,留下无量公德,玄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了生命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对于世人来说,是最好的标杆,路在自己的脚下,每一路都走的有意义。

  5、顿悟让人更清醒。电影也解读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明星艺人会皈依佛门,在戏里,徐峥、赵文瑄、罗晋、谭凯、楼佳悦等都有上佳的表演,他们的角色都是黄晓明饰演的玄奘取经路上的小坎,但玄奘总能用自己的言行化解,而真正化解这种矛盾的,并不是因为玄奘的巧言善辩,而是他能透过人心解开了苦闷,让凡人得到解脱,明星艺人皈依佛门,无非也是这种道理。

  6、奋斗路上总有同行人。玄奘的西去之路,很多段都不孤独,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和商队同行,一是不怕迷路,二是能够互相照应。现代都市里的奋斗者们,同样也需要结伴而行,合作才能共赢,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讲述奴隶和小姐的故事,无非就是想说明这个道理,他自己的努力,玄奘的求情,最终成就的还是上天。

  9、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们常说,记性再好,也不如写下来记的长久。影片讲述的再多,也不用文字的力量更震撼到位。玄奘西方取经共走的时间,里程,路过的不同国家的城市,带回的佛舍利、佛像、经论等等,都用文字的方式一一出现在大银幕上,每一个数据都震撼人心,用这种最有效有直接的方式,让人看到了玄奘西方取经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把自己每天做的,写成日记,等多年后回头一翻,看看每天是怎么努力的,也绝对也会震撼到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