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魅影》经典观后感10篇
《卢浮魅影》是一部由让-保尔·萨罗米执导,苏菲·玛索 / 米歇尔·塞罗尔 / 弗雷德里克·迪芬塔尔主演的一部悬疑 / 奇幻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卢浮魅影》观后感(一):十年前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你们没资格差评。
看到一些网友在近几年看这部片,对其评价为烂片,心中顿生无名之感。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10岁,当时的娱乐活动真的很少,网络也没有普及,卢浮魅影在当时绝对算一部很吸引人的片子。题材和内容还有透漏些许神秘。本人很喜欢猫,电影中的埃及猫很吸引我,苏菲玛索很吸引我。以至于昨日重温此电影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说不上来的怀念。当时的我被电影深深吸引,情节、人物,所有都是那么迷人。一个10岁的小女孩心中藏着这样难忘一部电影。放在今时今日,这不是一部情节多么引人的片子,但是十年前,它确实带给无数孩子欢乐,我和我的发小,当时都是那么喜欢卢浮魅影,以至于我们决定一定要一起去巴黎卢浮宫。
十二年过去了,我如今在新加坡读研,昨日在南洋理工大的图书馆重温了这部法语片,苏菲玛索迷人的双眼又把我带回十年前。卢浮宫,埃及法老——竟然让我心灵为之震颤。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一部电影,是我儿时的回忆,儿时的幻想。十年前没有看过此片的人,你们永远不会懂得。
卢浮魅影,给它五颗星,因为它是我童年的回忆,是给我无数瞎想和欢乐的影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忘,都有自己儿时的回忆。我爱苏菲玛索,爱卢浮宫,爱卢浮魅影。
《卢浮魅影》观后感(二):并不恐怖的恐怖片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还在读大学,那个时候电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如果想上网的话必须要去网吧,但是上网费太贵了。学校旁边有简陋的私人放映厅,一元钱一个人,可以从中午十二点看到晚上十点,正好能赶回宿舍睡觉不用担心被锁在外面。
周末有时候会和同班的几个同学去看电影,因为省钱。看的电影不少,但是能记住的不是很多,这部电影是记忆中的其中一部。
当时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刻,第一次被古埃及神秘莫测的历史文化所吸引,通过这部电影知道了金字塔和木乃伊,还有法国电影第一美女苏菲玛索。
外国电影拍摄了很多关于古埃及和古罗马的影片,好像涉及古代中国的影片并不是很多,唯一能让我记住的好像只有木乃伊3龙之帝国,但是影片内容真是不敢恭维。
现在看这部影片可能比较一般,很多当年认为恐怖的镜头现在也不觉得恐怖了,可能看的电影太多,免疫力增强了,但是在当年的话还是比较经典的。
《卢浮魅影》观后感(三):写点自己的感想
从来不看任何惊悚片,为了苏菲玛索,为了下周的巴黎之行,还是决定一个人在家看看这部《卢浮魅影》。
片名是有够吸引人,看上去也不那么的恐怖,感谢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有我一颗坚定的中国心,对于西方的恐怖点还算是免疫,除了一开始船长打开那个自动关上的木门,里面有一句摇摆的干尸小小的惊吓了一下之外,,其他都还好。。。
个人觉得这个觉得并不是很适合苏菲玛索,不过也可想制作人和导演也会考虑影片的买点,如果女主不是一个有魅力的耀眼的明星,那恐怕真的没多少人会花钱走进电影院。卢浮宫的主题并不算是罕见,但是剧情本身的吸引力,恐怕没办法和《达芬奇密码》之类小说已经火爆到不行,电影即便骂声一片也不用担心票房的作品相比。
“一个传奇故事——一个未安的灵魂和一个善良的普通人纠葛在一起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最后因为爱的力量还有一些该出现的时候没出现的专家一起破解了此事的迷局——帮助灵魂回归后一切恢复原样,顺便成就了男女主角的爱情”这个剧情不知道能套用到多少电影上,仿佛西方人也总是很热衷用这个模板。。试想像一下,在编剧江郎才尽的时候,只要套用一些模板,天上一些血肉,再搭配个漂亮的女主,基本一部商业电影就差不多了,不用费多少脑子,更没有多少灵感。《卢浮魅影》就算是这样的一部片子,即便加上了苏菲玛索,也摆脱不了剧情本身的平庸。
优点呢,如果非要说的话,出了苏菲本身让人赏心悦目外(这恐怕也源自于苏非其他的影片带给我们的联想),恐怕就只有卢浮宫的真实场景了。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还有里面的展品,尤其那些大名鼎鼎的雕塑还有大名鼎鼎的画作,镇馆三宝出现在影片中,多少让人还是有一些向往的。再多的感觉,可能真的就找不出了。
《卢浮魅影》观后感(四):沉湎的暗色调
刚刚重新看了由苏菲玛索主演的《卢浮魅影》。
其实,我总是这个样子,非要等到再重新看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应该写点什么。我想这是情感的慢热化和沉淀时间的冗长。
电影的画面带有法国电影典型的暗黄色调和时而缓慢时而激昂的管弦乐。这是法国电影非常显著的特点,如法国经典电影《天使爱美丽》也是这样的,电影画面长时间都被暗黄的色调和馥郁的美丽所填充。
我很喜欢这样微微摇晃却不失浪漫的电影镜头。电影的氛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诡异和浓郁的宗教以及信仰色彩。无所不在的诡异氛围和苏菲玛索的美丽脸庞相互交缠,让人分不清是浪漫多一些还是诡异多一些。又或者说是不用分清楚究竟是浪漫多一些还是诡异多一些了,单单就是电影本身就给出了足够的圆满感。
这部电影很久之前就被置于微词,认为导演让保罗的水平平平所以非常可惜了这部电影,其实我很想问的是是可惜了什么呢?是难得的进入卢浮宫拍摄的机会还是法兰西玫瑰的娇艳?但是不管是什么,不管究竟是可惜了什么,我想我之后所说都可被一一谅解,不可做得冷漠献世。
电影的开头源于神秘的埃及,枯黄的镜头中是埃及金字塔在风沙中露出的暗褐色的粗糙质地,像是蛮荒之地一般毫无生气。 电影剧本中所涉及的大量的古埃及宗教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古老宗教与信仰的人。尼罗河孕育出的巨大文明一点都不逊色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的伟大,那些信仰灵魂永生的太阳的子女们,让我非常的崇敬。
就像曾经所说的那样,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的乖张冷漠,我们都应该怀揣着最温暖的梦想和最遥远的路途。灵魂会在这一刻变得焦躁不安的话,许是受到些许震撼。
卢浮宫中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和洛可可式的雕花艺术,使得这部电影脱离了只有苏菲玛索这一个美丽装饰的蹩脚。想至于当初,这部电影的拍摄是费了很大的力气的,要知道想在当时并不对外借拍的卢浮宫进行拍摄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电影之中并没有涉及到过多的感情戏,只是专注于剧情本身的发展。其实,我本身并不认为这是一部惊悚片,我更多的倾向于这是一部救赎片。它来源于对于信仰的执着以及获得灵魂安静的企及。否则,那个飘荡了几千年的灵魂何苦这般执着于归去。
其实,电影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既优雅又诡异的暗黄色调,也不是复杂艰涩的古埃及宗教知识,也不是索菲玛索这朵法兰西玫瑰的娇艳。电影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电影的结尾处,所有卢浮宫中依附在流传下来的古老作品中的灵魂,得到解脱,飞向灵魂彼岸,忘川的尽头。 那一刻,惊觉了什么是救赎。
我想,最珍贵的莫过于此,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即使有再高的地位,即使有再伟大的的成就。也不及,这一刻,灵魂的回归。 我知道,这是我的迟来之笔,但是我想我还是想来谈论一下这部电影,不想就此像上次一般,看过,却就此忘记。我善于遗忘,但是我也善于记录。于我而言,珍贵如至此。
《卢浮魅影》观后感(五):本片介绍的主演是不是写错了?
主演居然有 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这位生卒日期: 1890-09-15 至 1976-01-12的推理作家参演?
对照百度百科是不是与 朱莉·克里斯蒂 Julie Christie .....Glenda Spender 弄混了?
《卢浮魅影》观后感(六):Belphégor - Le fantôme du Louvre
美丽的姑娘丽莎(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和祖母一同居住在卢浮宫对面的大楼。卢浮宫的修葺工程使老旧的大楼常出问题,丽莎因此结识了善良的电工小伙马丁(弗雷德里克·迪方多 Frédéric Diefenthal 饰)。某次的施工无意中打通了卢浮宫地道与大厦的电梯间,丽莎与马丁因此夜入卢浮宫,走进了科学家们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实验室。丽莎与一具木乃伊干尸对望,没想到却使木乃伊中的鬼魂进入了她的身体,从此每到深夜,丽莎便被鬼魂驱使在卢浮宫里游荡,搜寻古埃及的护身符。馆长请来经验丰富的退休警察弗拉克(米歇尔·塞侯 Michel Serrault 饰)负责调查卢浮宫幽灵事件,从英国来的埃及学专家格兰达(朱莉·克里斯蒂 Julie Christie 饰)也帮了大忙。但众人的努力是否真能制服丽莎体内的强大幽灵呢?©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