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观后感精选10篇
《长城》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马特·达蒙 / 景甜 / 佩德罗·帕斯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01
一天, 小贾小景老张小托一起约麻将,反正都是闲嘛,小赌怡怡情。
自从老张作为大牌加盟小贾的公司以来,公司只赚了名声,没赚得真金白银,上部《归来》虽说赚了些口碑,但弥补不了公司作为经营支持的业绩,小贾一直在寻思什么时候能翻身,不光要在票房上翻身,财务上要搞的漂亮,能在国际声誉上挣个名气出来就更牛叉了。
牌局在进行,老张开了一把大四喜后,小贾对满面春风的老张说:“张老师,近来有没有什么新本子,新感觉啊”?
老张说:“么啥子,G20折腾太厉害着,没还没缓过来”!
小托这时说:“我倒有个感觉,说你们听听啊,我看到中国的麻将,就想起来我第一次坐飞机到中国看到长城时的情境,这座建筑太了不起了,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拍一部关于长城的电影”。
小贾:“托兄这个主意不错啊,长城在咱中国人的地位和麻将一样一样滴,有超高超广泛的群众人文基础,老张你说呢”!
老张没说话,故作沉思。
小景开口了:“长城和麻将这个好玩,这个好玩!张老师如果要拍一定要叫我啊,那怕在长城剧组跑个龙套也可以,我现在好无聊啊,每天就是闲在家里打打小怪兽,偶尔约个牌局茶局什么的”。
小托说:“小景的生活倒是提醒我了,我们就在长城上打怪兽,我来准备本子,老张只要你去拍,我肯定投,而且北美发行的事就交给我了”。
小贾这时已经开始兴奋了,畅想着未来在长城上打怪兽的美好时刻,他朝站在老张侧边的翻译使个眼色,翻译瞅了下牌面,清咳了两声,小贾望着已经听牌的局面,抽了张牌扔了出去,“二筒”!
“慢着,慢着,清一色,独挑二筒,小贾这牌打的地道,晚上我请客啊“!老张又是春风满面。
“你们刚才说这事吧,我觉得还行,如果要上北美,咱得请好莱坞大牌“老张接着说,”打怪兽不是不行,要打也要打中国人自家的怪兽“。
眼看着这事有谱,小贾兴奋起来,“中国怪兽多的是,西游记里嘛都有“!
“我觉得西游记,封神榜里的不能用了,都拍过好多了,我们现在打的都是像魔兽那样的肌肉型,如果片子里有欧美人,再来个什么七十二变就太不符合了“,小景这时认真的说。
“小景说的也有道理,那用山海经里的吧,有文化有肌肉有魔幻还不会变身”小贾补充道。
“小贾现在文化人了嘛,知道山海经了”老张说。
“虽然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经什么榜,但肯定很好玩,我还是那句话,老张要拍,我肯定投“小托插话道。
“那行,就这么定了,依小托说的,片名就叫《长城》,一起在城墙上打怪兽,下部片子我也想好了,就叫《麻将》”老张说完哈哈大笑。
众人也哈哈大笑。
02
如果将长城划分四大块就是白天打怪,雾霾天打怪,晚上打怪,城里打怪。
白天打怪我推荐《魔兽》,虽然剧情也空洞,最起码有情怀的人还是射了满脸满身。
雾霾天打怪我推荐《霍比特人》。
晚上打怪有《异形》。
城里打怪我儿子说《奥特曼》还可以。
全片看下来,我只想说张世谋确实一直没变,还是当初《英雄》时的那个老张,连排兵布阵都是一样的,箭还是嗖嗖的射,只不过这次带了3D眼镜,观影过程中有了点想躲闪的感觉。可能每个导演的风格相对来说都是固化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长城》,基本上都是由大场面的人形布阵来堆砌,但就个人观感而言,《长城》确系中国本土导演目前为止最为精致的大片。
03
视觉快感也有四大块,城墙混战,雾天水墨长城,长城上放孔明灯(这让我想起了泰国清迈,罪过),最后的消灭兽王。
本片中,景甜领导的是一群鹤军,军中的士兵全部为身手敏捷的女性,她们在高高的城墙上架起类似于塔吊的装置,每位战士的腰部套一个圈,圈上的连接线系在塔吊的轮盘上,纵身跃下时双手持枪刺向怪兽,就我观影过程中,并未发现女战士的系绳有弹性,
所以他们均在跃下刺敌后有去无回,鹤军中的美女战士成了打怪兽最先牺牲的一批,很为他们不值,很为发明这种战斗方式方法的人感到悲哀。
后来,景田还让马特·达蒙去试这个装置,马叔说,这个我恐怕不行,我有勇气跳,你们未必有能力把我拉上来,美国人就是实诚。
当然了,对于这种只讲究视觉效果而言,当真,你就输了。
04
演员基本上都是本色出演,军师刘德军还是《墨攻》的墨家人与《狄仁杰》里狄老师的混合体;张涵予还是热血硬汉略带悲剧的风格;
马特·达蒙穿上了中国的甲胄负责动作耍帅,却没有了《谍影重重》的睿智敏杰;在男人堆里独混的景甜这次依然乏善可陈,唯一记住的是英文脚本说的很溜了;
鹿晗定位依然吊萌;
彭于晏光膀子晒肌肉与林更新皱眉弄眼算是分工明确;
王俊凯是唯一被张导评价最有演员潜力的,我的笑声还没结束,张导就说‘演员么,都要被欣赏和鼓励的’;
给我惊喜比较大的是佩德罗·帕斯卡,《权利游戏》里的沙蛇奥柏伦亲王,相信很多冰火迷都喜欢这位快意恩仇的亲王角色;本剧中佩德罗对其角色设定可谓轻车熟路,和马特·达蒙、老戏骨威廉·达福的互动也是本片美式幽默最为轻松的注解,这样的配比也算是打开北美乃至全球其它市场的资本吧。
05
张艺谋依然是中国电影的骄傲。
一遇到评分低的片子就说中国人不行,就说导演才尽,就想踩在脚下附和大众说,哎呀,那个烂片我看了,确实不行。比某某大片差远了,给半颗星都是仁慈,就像本篇02说的那样,人言我言贬低他人他物,假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与情趣。
殊不明这不是自我认知,而是随波的浊流,一味跪舔国外大屏视其为自己精神之向导,也是一种愚昧。
孩子在纸上涂画了一幅作品,兴致盎然的跑来送你看,你皱着眉说‘吗呀,你都画了些什么啊,这不是浪费纸么’!
孩子自此或会有了心理阴影,你可能并不知道,那是他穷尽所有才能才有的思想碰撞,如果你给他肯定,给他对话的时间,他会跟你说,他画的是一幅美丽的城堡,那里面留了一座精美的房子是给您的。
往往,我们都流于表面,没等他们成长便口诛笔伐,冯小刚拍了《夜宴》便不敢再畅想大片,陈凯歌更是恐惧在《无极》之后,好在我们还有个张艺谋,还有那么多“附和“在他麾下的一众优秀演员。
艺术的态度是坚持的态度,是成长的态度,是勇于接受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有接纳包容的心对待国产片,特别是勇于尝试的国产"大片"。放眼国内能拉到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投资发行的导演有几位,只有张艺谋。能请到好莱坞一线明星的有几位,能有票房号召力,能做到行业大师水准的有几位。
有的时候不是导演不行,而是我们把自己的层次看高了,跪舔的太久,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姿态。
所以纵观上面扯的这些,05段落才是我的感想。
《长城》观后感(二):张大导演你的自信与气节呢
看到小鲜肉扎堆一开始是不想去看的,但还是被朋友拉进电影院了。
特效一星,剧情烂逻辑不通不说,想不通景甜那么重戏份,为了让景甜上位张涵予就毫无道理毫无意义的去领盒饭了,还有莫名其妙的感情线,作为一名久经人事的老司机,马特还真是呆萌,随便哄一哄就跟着连命都不要了,王俊凯没几句台词,句句让人跳戏,也是能量不小。还有最大的疑问!这么强大的物种我想知道是人类是怎么幸存这么久的???还传说?传说也没这么扯淡的好吧,这根本就是异界入侵好吧。外国男存在跑的死的更是没道理,只是为了混个脸熟?汴梁离长城就800里的设定也是让人搞不清导演的世界观。
总之一句话,花这么多钱用这么多优秀演员来拍一部戏让景甜糟蹋,好大手笔。
张大导演,你去当摄影吧,别做大导演了,已经完全没有大导演的自信和气节了。靠粉丝电影赚钱?讨好背后金主?对不起,观众不买账!
《长城》观后感(三):关于一个老艺术家的艺术尝试
1、
如果是冲着张艺谋和中国元素才来看《长城》这部电影的,我想你应该会大失所望。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很“中国”。影片虽然采用了刘德华、张涵予、景甜、彭于晏、王俊凯等本土实力派和小鲜肉演员,导演也是国民大导张艺谋,在电影的视觉呈现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极具代表的中国元素,比如陕西秦腔、天灯、长城、宫殿、火药。但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中国,骨子里还是带着浓厚的美国电影风格。
整部电影的制作团队几乎全部来自好莱坞——托尼吉尔罗伊的剧本(托尼吉尔罗伊你可能不太知道,但他的作品《谍影重重》你一定有看过)、克雷格伍德的剪辑、工业光魔的视觉——当然,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流程和制作水准也使得这部电影除了具有牛逼的特效,震撼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的打斗场面之外,就是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套路剧情。
无非就是,一个很牛逼的外来人在走投无路的关口,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开始种种不被理解和信任(这也为这位外来英雄增加了些许悲情的色彩)。然后,在某一次危机到来的时候,主动挑起大梁,以一夫当关之勇力退百万雄兵,令大家瞠目结舌,纷纷跪服。于是,剧情发生转变,英雄开始收获集体的信任,瞬间从一个被孤立的苦逼英雄转变为一个高大威猛的领导者形象,带领着大家化解危机,走上人生巅峰。最后,在危机解除,大家喜笑颜开,观众也松下一口气的时候,英雄却转身离开,深藏功与名,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作祟,这部以宣扬中国文化为初衷的中外合作电影也未能幸免。
2、
关于演员的选择,实在没什么好吐槽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景甜眉宇间虽有几分英气,但有点演过了。一百分钟,全程面瘫,总感觉有一种强忍着不笑的感觉。对景甜来说,出演殿帅这一偏硬的形象是有气场上的缺陷,但为了弥补缺陷,干脆扔掉表情,实在有欲盖弥彰之嫌。哪怕在马特达蒙英勇地杀死饕餮,给军队战胜怪物带来转机的时候,景甜也还是为了不输气场,保持一如既往的严肃脸。这样做反而露了怯。
由于整部电影多为大场面的群演,老戏骨们并没有飚戏的机会,而且戏份更是有限,在此就不表了。至于其他小鲜肉,我认为已经没有说的必要了。
3、
《长城》其实是一个难产儿,在经过很多国外编剧导演之手还是无果之后,才轮到张艺谋。从《金陵十三钗》就开始尝试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张艺谋自然十分珍惜这次与好莱坞合作拍片的机会。在《长城》电影的宣传阶段,张就说过,这是他的一次尝试,算是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为中国电影国际化探探路。看得出来,张对这次尝试所抱的期望并不如媒体所宣传的那么大,起码不敢说这是中外合作拍片的代表之作。
张的实力还是在那的,《红高粱》、《活着》、《英雄》这些饱受赞誉的影片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张最让人尊敬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对于电影的匠心。三次奥斯卡提名,五次金球奖提名,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担任评委会主席,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对于一位电影艺术家来说,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但张并没有就此坐享其成,他一直在探索,从早期拍摄小众艺术片到后来商业片的尝试,再到中外第一次合作拍片,他没有一直拍自己最擅长的,哪怕每次作出新的尝试也总有人诟病甚至怀疑张的实力,他也不曾放弃,一直以一个前辈的身份在为新生代电影人探路,一直在努力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往前走。
这是老一辈电影人的精神与风骨。
就凭这一点,《长城》无论拍的如何,票房表现如何,张艺谋都应当受到称赞。更何况摄影师出身的他在电影中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中国文化元素的糅合都是可圈可点的。
总之,整部电影,故事情节太平,鲜肉们演技太菜,本来是拍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大片最后也跑偏,但画面特效值得一看,导演的良苦用心值得表扬!
以上。
《长城》观后感(四):一部没有诚意的外国片,直接叫《饕餮》就好啦””
看之前这部片子吸引我的点就是张艺谋和鹿晗。张艺谋是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他的电影了,鹿晗则是纯粹为了看脸。但是这部完全为了突出景甜和马特达蒙的电影着实让人看着索然无味,到了片尾时,一看cast阵容,才发现投资商、制片人、舞美音效都是外国人,这才反应过来,《长城》不过是外国投资,为了有更多赚钱的筹码而找了张艺谋、鹿晗、王俊凯、陈学冬这样的鲜肉来大杂烩一下罢了,真真是没有一点诚意。
故事真的很单薄,仿佛一切的场景设置都是为了能巧妙插入几位年轻演员一样,里面多次强调的“信任”更是空中楼阁,马特达蒙的一跳根本就不足以表达这一具象。里面的生生死死也并不动容,理想的感情波澜都是被爆米花代替了。。。
没啥好讲的,能吐槽的事情好多,总觉得这部片子就明晃晃地表达着“我想挣中国人钱”的意思,总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毫无诚意的中外合资片应不再出现了,但没想到还是有,还出自于张艺谋。当然了,想想《长城》可预见的高票房就能理解。
真心不希望它票房好(尽管里面有喜欢的明星),因为,真的很浪费时间啊。。。
《长城》观后感(五):年末交作业之长城并不烂,就我个人而言
我写影评向来随心而写,不要在意标点之类的细节,好了我要放飞自我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首先我是一个很爱看电影的人,一年到头真的要看很多电影,但是一直没有上豆瓣记录的习惯,因为都习惯在微博记录晒票根之类的,如果不是这次央视点名,我也不会对豆瓣另眼相看,加上今天是2016最后一天,我打算集中交影评。豆瓣很多时候的分数对我个人而言参考意义不太大,因为大众的口味并不等于我的口味。比如大鱼海棠我就觉得很好看但想必豆瓣评分是不会高的。
长城这个片子嘞,我个人如果十分的话是给七分,五星的话我给三星,为什么最后给了四星,当然是因为这片子恶意踩的多了,作为一个平衡情感分加一星。
长城其实并不烂,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我,负责任的说长城特效很好。剧情呢,确实是有些简单,但是也很精简流畅。总的来说,就是中外小伙伴合伙打怪兽的故事。我比较喜欢的是长城里,应该是被老谋子争取加进去的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比如长城上的殡葬仪式,一群将士肃穆而立,听着一曲秦时明月汉时关,苍凉而雄壮,让我想起八个字:忠肝义胆,勇武传魂。再比如,将士们漫天放飞的孔明灯和大雾起影影约约出现的长城轮廓,仙气飘飘宛如山水画的意境。我这人呢,就是格外吃这一套,所以说肯定是有情感分的。
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是演员。
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哪些演员拖后腿看了片子的都懂,这些演员他们一出现就拖着观众出戏。我想所有人都会赞成女主拖后腿了。女将军的设定大甜甜的气场是吼不住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女将军只是兢兢业业念完了飘准普通发一般的英文台词而已,看得出来她已经尽力了,但是成果却还是差太远。老谋子向来很会调教演员,我想是因为这是人家的戏台班子,不像他自个儿的片一样可以一条拍百遍的慢慢磨直到通过。所以这个片子里很多演员都放飞自我的烂了。其中再点名批评一下黄轩,虽然镜头不多,但他已经出戏到根本连个群演的演技都不如了。且不说你要专研这场戏气氛是如何你要做出什么相对的反应,就是你特么是一军之主随时随地那点阳刚气要带在身上吧,然而黄一脸我在哪儿我来这儿干嘛的懵逼脸,甚至说他在走神都不为过。去偶像剧里逛了一圈的黄轩已经把推拿里的那个黄轩给埋葬了。
再有就是剧情太简单,这就导致整个片子简直和厚重两字完全不沾边。除了长城挺厚重的,整个片子都爆米花的死死的。并不是说商业片就不能有内涵,人家叉战警不就又商业,又有内涵,又探讨人性,又biubiubiu秀特技么?但是呢,豆瓣这个我之前看是5.5,今天看已经4.9这就有点低过头了,好歹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要是有6分我就不说啥了,5分一下也着实说不过去。所以我平衡了一下多打了一星。就这样。。。
《长城》观后感(六):长城观后感,3D杠杠的
我是一个看电影很不挑的人。我去看这部片子纯属于是因为昨天晚上在朋友看到了好几次,所以今天就想着去看看?知道电影开场,我都不知道导演是谁,有谁主演。一开始,出现的是外国人觉得有点奇怪,看着看着就渐入佳境了。然后很多明星,有种爵迹的感觉,我怕我全程都在认人。其实呢。还不错。但是景甜的镜头略多啊。虽然出现了很多明星,但是并没有什么镜头以及个性。
再说到画面制作,是很精美的,大家都说有种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既视感。但是同时,也想说,不愧是冯导directed的,就是有钱啊。大场面大制作,其中很多镜头都很美。
出影院的时候,听到有妹子说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哈哈哈,来之前,我以为是一只饕餮,没想到是无数只啊。王俊凯演的皇帝真的很怂啊,鹿晗最后终于勇敢了,看到他开头那么懦弱我就猜到了是这个结局。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还去不去,我还是会去的,毕竟画面很美,上升到了民族自豪感,一瞬间是骄傲的,热血的。
《长城》观后感(七):张艺谋没死呢
满满的张氏风格,看电影时让我想起了《英雄》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饕餮攻城那点大概是直接照搬了僵尸世界大战……虽然主题较为单薄,但仍不失一部尚可的商业片。网上有人说张艺谋已死,我并不这样认为。只是在当下这个环境里,想要再来几部《活着》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实在太难,况且不说有活着或者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完美素材,光是在是否能扎扎实实搞艺术不被资金扯来扯去就是万幸了!张艺谋并没有死,只是被资本扯了脚后跟,被快要枯竭的素材给捆绑住了。景甜没有网上黑的那么坏,不信你去看看王俊凯演的皇帝?!既然饕餮爬城墙照搬了僵尸世界大战为什么不把超棒的特效一起搬来?还有就是开场的书法体长城能大一点就好了,巨幕上看,感觉实在是太小气啦!
《长城》观后感(八):呵呵,豆瓣这双标玩得溜。
同样除了特效一无是处的爆米花电影,远的有阿凡达8.6分,近的有奇异博士7.9分,然后这片5.3分!就问你们亏心不?
昨晚去看了4DX,事先看了豆瓣评分,本来以为是大烂片,可能因为期待度太低,结果意外的觉得还不错,全程爆燃,感觉值回票价。
的确电影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但是至少流畅;几个小鲜肉的演技也真的捉急,但是女主角景甜作为一个花瓶不带偏见地看是合格的,并不出戏;五颜六色的奥运方阵还有热气球啥的确实比较雷人,但是不带脑子的话感觉还蛮带感的。
如果要带上脑子,阿凡达和奇异博士这种片的打分就是个笑话了。
这次我挺国师,豆瓣不公平。
本意三星半,四星回血。
不服不战。
《长城》观后感(九):长城怎么了?
观《长城》初感:首先张导将中国元素通过好莱坞的平台推向世界和中美合作这种必然趋势下的强势引领,由衷的对其精神的敬佩。但这不能就说这是部好电影。 这是把双刃剑,但我认为弊大于利。好莱坞正好抓住国人上述的这种心理。把本就在奥运,G20和获得众多国际奖项,在世界面前不可一世的张导您用这么一部空洞无味的好莱坞纯商业结构的烂片推向世界,甚是可惜了张导您的一身才华“无用武之地”。 好莱坞用一部中国题材的电影博得张导的亲赖,又通过张导邀请来了一大批超火的偶像明星和个别实力影帝来客串群演,为电影赢得了超高的势头和稳定的票房保障,来骗取观众。好莱坞也用这种手段间接拉大了您与其一线导演卡梅隆等之间的差距。 太讨厌好莱坞这种为票房而票房的资本主义态势,单一又重复的奥特曼打小怪兽的影片结构,真是空洞无一味。 纯对电影来说我是拒绝的,电影本身没给到我任何的信息,看与不看无区别。认为《长城》绝对会有第二部,好莱坞惯用的商业片套路,把原本一部电影的内容划分开来。 纯个人看法,待你们观后评价,故妄下结论
《长城》观后感(十):没错,我就是孤胆枪手,
2017.3.23
《长城》
看的韩版双语字幕,没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我深刻检讨,
今天的帝都下着小雨,雾蒙蒙的,看着前门,颇有些诗意的感觉,哦,当初哪个专家说要保留城墙在上面建高速公路来着,是跟长城学的吗,长城上可以跑马,开车不知可不可,
张艺谋导演这次把影片的气势又扩大出去了,片尾人员表都是全程英语,有几个我不认识的演员还想看看是谁,结果全是英语,又没能中英文对照学习,我再次深刻检讨,
关于这个饕餮的形象设计啊,是山寨单机版孤胆枪手么,绿色的大怪物,攻击模式也像极了,就是电影里这个饕餮经过六十年进化了,学会了狼的狡猾,当然,为了生存嘛,不过想打死这个大怪物,是射“腋下之目”还是骚扰它的感知能力?至于这个磁铁石可以封印饕餮,是呼应传说陨石坠落地球释放饕餮?这么说,到底陨石跟饕餮是什么关系?
无影禁军,我没厘清,不过我最服娘子军,无论是献身精神还是杀饕餮的方式,都让我唏嘘不已,
故事很老套,以黑火药为影片的引子,还是很让我们颇感自豪的,毕竟是老祖宗的发明,让蛮夷那么重视,那都是力量啊,代表着征服,大致就是一个娱乐商业片,表现特效力量,冲击国际大奖的片儿,在影院看效果应该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