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村牧师日记》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乡村牧师日记》经典影评集

2022-05-16 02:08: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村牧师日记》经典影评集

  《乡村牧师日记》是一部由罗伯特·布列松执导,克罗德·莱杜 / Jean Riveyre / Adrien Borel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一):我软弱的时候就坚强了

  此布烈松非彼布烈松,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作品(电影和摄影)都影响了这最近50年来的影像艺术吧。

  《乡村牧师的日记》是布烈松50年代的作品,影响了紧跟着的新浪潮运动。甚至在10年后伯格曼的电影中(冬日之光)都有向其致敬的片段,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一个年轻的神父被派到法国乡村的教区任职,他每况日下的健康情况常常让他感到不服重荷,但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村民们的冷漠、苦毒、对神的怀疑。年轻神父不能满足于老神父出于好心的忠告,他有他灵里面的挣扎,他有时虚弱得不能祷告,但又可以在最无力的时候帮助失去儿子的伯爵夫人找回平安,他是孤单的、被隔离的、被抛弃的、同时又是被寻求的、被注视的;他拒绝逃避和妥协;他的真实在于,他是布烈松自己的写照。

  布烈松企图用电影来思考,而非像他的同辈人一样,满足于拍摄法国田园的小清新。他甚至把一切能剪去的乡村的画面都剪去,取而代之的是主人公的画外音。你听到的比你看到的告诉你更多。布烈松告诉他的观众。不要止步于你眼睛所见的,那不足以使你进入一个人的内心。布烈松的拍摄手法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当你被那些极精减的画面折磨到昏昏欲睡的时候,你仍然能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主人公的身上传递给你,随着你对画面逐渐习惯,这股力量会越来越强,直到影片的结束,那种力量让你久久不能释怀。它让你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反复咀嚼,不得不任由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

  他的挣扎借着神父的口说, "If I were in your place and I'd broken the oaths of my ordination, I would prefer that it had been for the love of a woman rather than what you call your intellectual evolution." 深得我心的一句话。我宁可你放弃你的信仰,是为了女人和情欲,而非什么自欺的关于什么理性和知识的谎言。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二):对与错,公正与否

  这不是一部单纯关于宗教题材的片子,更多反映我们每个人的那种矛盾,我们内心的那种挣扎和摇摆。我们追求那种公正,那种朴实等等美好的东西,我们向善,我们虔诚,但有时生活并不是如此的公平,我们会遇到苦难,我们会遭遇挫折,不幸。我们坦荡,我们真诚,但我们换来的不是认同,而是不理解及侮辱。我们想去改变,但发现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发现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认为自己是最痛苦的,但发现其实自己不是那个最痛苦的。伯爵夫人相信上帝,但上帝夺走她儿子,而她不愿意再相信,那个士兵她也一样,还有很多郊区的人民都是这样,因为遇到一些不幸,而动摇自己对上帝的信仰及放弃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牧师一直艰难地坚持,尽管痛苦,但他认为他应该坚持,其实他根本也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是对的,因为他连自己在酗酒的现实也没认识清楚,但无法去评论这些。就像他拯救伯爵的女儿,是对还是错呢?因为伯爵女儿怀着对他父母亲深深的敌意,她说至少应该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其他的她不管,这样的想法是对的,不尽然,我们是不能简单的为自己而活,,,,

  我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但感触特别深,我们每个人在痛苦的挣扎,在不停权衡对错,公正公平,但其实生活中没有对与错,也无所谓公正,公平,一切都是相对的,都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

  牧师帮助伯爵夫人找到平静和安详,是对的?也许是的,他帮助她脱离了痛苦,但是她的死去给她的亲人带来的不是痛苦?而且她的痛苦只能以死来解救?

  牧师一直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帮助别人,去影响大家,而最后他也只能一死亡而告别他的痛苦,是公平的?

  我们无法去评判很多事情,我们能做到的是永远怀着一颗慈悲充满的爱的心,去判断,去行动,问心无愧则以,剩下的评论留给别人吧,做好真实的自己,达到内心的平静。

  qu'est ce que la fait? tout est la grace!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三):《乡村牧师日记》:何谓超验风格?

  “他(布列松)让我们注意的不是心理学,而是存在的观相术。”

  ——安德烈•巴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评论布列松较之评论德莱叶、伯格曼要更为困难!尽管这三位导演都常涉及神学与救赎的主题,但后两位的激情基本上是一种心理的、道德的激情,观众的情感可以直接被电影的内容所激发,而布列松的激情是一种纯粹形式的激情,用桑塔格的话说,“观众对形式保持警觉,其功效在于拖延或者延宕他们的情感”。

  《乡村牧师日记》改编自法国作家贝尔纳努斯的同名小说,电影和小说中讲述的故事涉及了理性和信仰纠结的中心之一——神义论问题。电影通过牧师的悲惨遭遇(在世俗眼光看来)和侯爵夫人丧子之痛无法释怀等情节,质询了信仰本身的合理性。这种承自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质询在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处女泉》和德莱叶的《圣女贞德》、《愤怒的日子》等影片中都有反映,并构成这些电影巨大情感张力的源泉。在《日记》中,也有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侯爵夫人说,如果这个或那个世界上有某个地方摆脱了上帝,如果那意味着每一秒中都要遭受死亡的痛苦,直到永远,她将会带着他的儿子去那个地方,然后对上帝说,“尽管使出你的卑鄙手段来消灭我们吧!”牧师承认他也有过此想法,但这并非信仰衰弱的象征。对上帝的冷漠是最可怕的,而坚持信仰并非意味着做上帝的温顺的羔羊,当人认为自己遭受命运的不公,他可以像约伯一样向神呼告和申诉,甚至像侯爵夫人那样咒骂和公然挑战,在这样做的时候,人与上帝的关系便转化成了神学家马丁•布伯说的“我与你”的关系,恰恰拉近了人与神的关系,确信了信仰。牧师使侯爵夫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后者因此得到了救赎。这是小说的原意,在电影中也有提及。

  但是,布列松如果强化这一“内容”的处理,他便与德莱叶、伯格曼无异了(布列松的早期电影,比如《罪恶天使》,确实就是这么处理的)。反之,在布列松的电影中,他们对话的内容极为“微弱”,导演用牧师从壁炉里取回侯爵夫人的怀表这一极具美感的动作和两人丰富的表情“沉默地”传达了获得救赎的圣宠状态。巴赞在关于《日记》的评论中写道,“体现出有悟性的牧师与一个绝望的灵魂展开交锋的真正对话本质上是难以表达的。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思想交锋产生的冲击效果,语言只是预示或酝酿着接受圣宠的强烈状态。因此,这里没有用任何浮华的言辞表达对宗教的皈依;纵然这场极为严峻的对话言辞渐渐激烈,随后归于平缓,使我们确实感到亲眼目睹了一场超自然的风暴,但是,说出的话语依然只是一些”冷场“,是沉默的反响,是内心隐秘的提示,而沉默才是这两个灵魂的真正对话。”

  如果说布列松的电影并不传达一种直接的心理情感,并且以它风格化的形式节制这种情感,那么它的风格的本质是什么?又能取得什么其他特殊的效果?

  美国学者保罗•施莱德在《电影中的超验风格》(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一书中界定了电影艺术(主要是布列松、小津安二郎和德莱叶等人的电影)中一种与传统不同的独特风格。这种所谓的超验风格可以传达神圣他者的在场,它不是一种诉诸于观众内心的对于神圣的体验(否则就同一般宗教电影没有区别了),而是建基于信仰的对神圣者在场的确证(因此人们可以接受,同样也可以不接受)。施莱德指出,超验风格的完成必须经过下面三个步骤:1)日常生活(the everyday);2)疏离(disparity);3)静观(stasis)。以《日记》为例,电影描绘了教区昂布里古的社会环境及牧师和教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烦闷、厌倦、缺乏乐趣,而牧师周围的人们都出奇的冷漠和满怀敌意(在《少女穆夏特》和《巴尔塔扎尔的遭遇》中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布列松式的环境)。但是牧师的行动并未被这个环境、这种日常生活所左右,他确实与这里的人们产生互动,但是这里人的言行并未对他的内心产生影响,他的疏离在电影中表现为他的行动和对话时常被念日记的旁白所中断,这种中断贯穿着整部电影,在牧师本该对人产生回应时,日记的旁白一下子把他拉入到了自己的内心之中,“疏离”是电影的主角体验到在场的神圣他者的一个必要条件。施莱德认为,在到达在第三阶段,即静观神圣他者在场之前还有一个决定性时刻,在电影中,是最后那封信被读出时,观众获知牧师死了,牧师死时的心境是“有什么关系,一切都是圣宠”,片尾出现的十字架则意味着真正的静观。我的看法是,所谓决定性的时刻并非只有一个,在《日记》中,尽管重要性和强度有差别,这种时刻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牧师使侯爵夫人重新找回信仰,获得灵魂安慰的时刻;第二次是他与翠西主教谈话时,意识到自己的神圣痛苦(holy agony)的囚徒时;第三次是他临死感到“一切都是圣宠(all is Grace)”时。当然,只有第三次才最后完成,因为电影接下来出现一个十字架的形象后便结束了,不再有干涉“静观”的内容。

  超验风格中对神圣他者在场的确证是很容易同神圣的心理体验混淆起来的。如果说超验风格中也有神圣体验存在,那只能是电影中主人公的体验,因为在体验之前他已经确证,而观众的要获得同样的体验首先也需要接受和确证,体验是第二位的。而一般的神圣体验一方面不一定要求神圣者的在场,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主体内部自我拔高的道德结果。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四):向苦难的信仰者致敬

  第一次从地摊小贩那里看到这部电影的盗版光碟时,就被封皮上那张脸所吸引,在黑色长衫的衬托之下,苍白得让人揪心。头发有些凌乱,但挺立如针;一双黑大的眼睛,忧伤到让人掉泪,但也不全是忧伤,还透着一股掩饰不去的专注和真诚。直觉告诉我,这不会是一个寻常的病号。

  从主人公第一句深沉绵长的独白—— “I don’t think I’m doing anything wrong in writing down daily, with absolute frankness, the simplest and insignificant secrets of a life actually lacking any trace of mystery”(我的生活毫无神秘可言。我以绝对的坦诚,将我生活中那些最简单、最微末的秘密记下来。我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错。)—— 开始,我就预感到这片子的分量。最简单也许是最深刻的,最微末的也许是最紧迫的。

  故事发生在战后法国一个僻陋的乡间,刚从神学院毕业的年轻牧师,来到这里传道。可他的到来,并没有得到当地人的欢迎。相反,猜忌、嘲笑、怨恨接踵而来。因为无意中瞥见了伯爵幽会保姆的身影,就被他们记恨在心。伯爵之女Louise那双如尖锥般怨毒的眼神,对他的劝诫嗤之以鼻。就连教理问答课上的那帮孩子,也要合谋来对他嘲弄一番。好心将小女孩Seraphita扔弃的书包送到她家里,却遭到其母的怀疑和冷遇。

  如此残酷的现实,对于一个满怀热忱和理想的年轻人,该是多么大的打击。面对别人的无礼和不屑,他多数时候是默然的接受。只是在回到自己简陋的住所后,他才会记下自己的失望和困惑。透过那些文字,你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原本就身体虚弱的他,开始用饮食上的节制来惩戒自己的失职。发霉的面包、廉价的酒,成为他日常的充饥之物。他要用这耶稣的身与血,来警策自己,不可断了与主的联系。

  影片的氛围整体上是沉闷冰冷的,但也有让人感觉振奋温暖的瞬间。比如牧师跟女伯爵的第二次对话,面对后者咄咄逼人的质问,缄默的牧师,口吻一下子变得雄辩十足,用一系列的警句予以应答:

  “Our hidden sins poison the air that others breathe.”(我们隐秘的罪恶污染了别人待吸的空气。”)

  “Blessed is sin if it teaches me shame”(罪恶,倘若能让我们从中感到羞耻,也是有福的。)

  又比如, 在他晕倒后,为他掌灯引路的Seraphita、端来咖啡的无名妇人,尤其是当他躺在病榻之上朋友女友的的那番肺腑之言(I don’t want him to marry me,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in the way),一定是让他感到了信仰复苏的可能,因为有爱的地方,上帝是不会缺席的;“上帝不是爱的主人,乃是爱本身”(God is not the master of love. God is love.)

  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无论受了多大的折磨与不幸,都不会愤然埋怨命运的不公,进而去否定自己的信仰。他的内心会被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充盈着。“一切都是神恩(All is grace)”,这是牧师临终的遗言,道出了一切信仰者应有的姿态:谦卑与感激。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五):乡村牧师日记

  比较喜欢战争片,炮火冲天的感觉特别过瘾,而且节奏也特别紧凑,有时候看的特别的紧张,总是怕主人公死了,但是他有主角光环。

  每个战争片,想表达的都是和平。战争太残酷了,说不定就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了,所以我们要爱护和平。

  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丰富,晃镜头把战争的紧张气息完全的表达出来,让观众们代入到影片中去,跟随着电影情节而走。

  最喜欢的就是战争片了,特别是这部电影,我已经看了不下十遍,台词都会背了,每看一遍都会有一种不同的见解。

  这是一部伟大的战争电影,不仅仅是对战争残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对战士内心世界的刻画,战争留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让当事人无法遗忘。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六):谁在看

  其实我分不太清超验主义和存在主义之类的区别~不过这部电影却给我很大震撼,关于信仰的阐释和辩论。

  上课时曾讲到这部电影的思想层面是关于时代的改变,基于信仰所建立的社会体系的崩塌。我想那说的没错,但可以被归为“背景”范围。我不确定布列松想说的是关于这个时代的改变。

  信仰是无法证明的。或者说“证明”代表没有信仰……

  如果你大声咒骂他,那你已经确定了他的存在……因此,伯爵夫人得到了救赎。教士也曾有过那样的想法。

  不论你信仰什么,“信仰”本身必须是纯粹的。纯粹到已经忘掉信仰这码事。从信仰的层面,布列松和阿彼察邦其实是相通的。

  但在电影上两个人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途径。

  布列松的精炼和形式化时时提醒人们注意我要说。而阿彼察邦用一种精心设计记实风格在观看的人心里创造奇迹……这个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布列松和阿彼察邦在电影中对“主”的存在都暧昧含混。但布列松以一种“主”的视角查看,而阿彼察邦则是见证“主”的光芒。

  真正的电影并不是运用怎样的技巧,而是怎么看待“自己”与“他者”。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七):All is Grace-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

  1950年的黑白片《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 /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绝不是一部轻松愉悦的电影。不论你的宗教背景是不是天主教,那人性中共有的悲悯,爱心,和堕落,仇恨一起,都会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

  电影改编自1937年法国作者贝尔纳诺斯Georges Bernanos(1888~1948)的日记体同名原著,天主教的作者,天主教的背景,天主教的演员,怎么看都是一场电影性的布道,但这个布道的内容却是沉重多于喜乐,痛苦多于恩典,直到最后,小神父死了,在画外音的日记朗读中,那一句"All is grace”才解放了小神父的灵魂,也释放了我们的无处可藏的悲伤。

  电影的开场就是小神父那一种痛苦而又无奈的姿态,而摄像机也愿意长久地在他的脸上留连,下一个镜头就是伯爵和他情妇的脸,违反常规的偏爱局部镜头而非交代整体环境。但这就是导演的用意。他的其他的违反电影常规的特点还包括,通篇的画外音,不厌其烦的夹杂在早已通过画面表达出的情景中,平淡地叙事,没有阴阳顿挫,没有高低起伏;过多的局部特写,脸部的表情;简单到简陋的布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荒凉的村庄,贫瘠的土地,而与它对比的,是人那永远不会改变的诡诈内心。

  这些特点,在普通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表现手法,在学院派那里却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用画外音的叙说,把文学和电影学超验的结合起来,安德烈巴赞说:“我们通过这一无可辩驳的美学实例体验到了一种绝妙的纯电影的杰作……在这里,空荡荡、没有画面的,完全让位于文学的银幕,标志着电影现实主义的胜利。”

  而这个导演最让我觉得着迷的地方,是他那锲而不舍的思考者的品格。就像电影中那个持守自己信仰的小神父,有一颗真诚,怜悯的心,却又生活在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中,但仍然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别人的灵魂。我不知道Bresson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关于他的私人生活的记录少的可怜,连他的出生日期也没人敢肯定是1901或1907,有人说他是"Christian atheist”,有人说他是敬虔的天主教徒,他一生超过90年的生命也只拍了区区13部电影,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电影对后世的影响。在他看来,导演是可以被忽略,导演的名字可以缩小到不必要的位置甚至忽略,倒可以把演员的名字放大字体打在前面。但搞笑的是,他作为导演却登上了Senses of Cinema杂志评选的最伟大导演的第四位,而他的电影却没有一个进前十。

  这并不是偶然。我在《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中,看到的是一种作者电影的思索,一种诗意现实主义的精致。虽然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但他对电影表达人的灵魂轨迹的思考,将电影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在那里,他实验着自己的“电影学”(cinematography)。坚持电影要与其他艺术形式分开,尤其是戏剧,用摄像机去发现一种“未知”。在他看来,知名演员只会把观众带向一种“已知”,他曾经在访谈中说,“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不是电影,无一例外,它只是被摄了像的戏剧罢了。其表达方式是戏剧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演员有模仿、有功作的表达方式。电影,如果它真想成为电影,就绝对应该据弃一切戏剧的表达方式。只要存在戏剧表达就不存在电影表达。”

  所以在两部电影之后,他从《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开始使用非职业演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模型”(models)。他不厌其烦的训练这些演员的动作,姿态,一举一动都反复很多遍,就像弹钢琴练基本功,只有反复练习手指的动作,最后已经完全忘记手指动作,乐曲就自然而然的流动出来了。而“模型”训练到最后,做动作的时候完全摒弃自我意识,灵魂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所以,他的“电影学”实际都是为表现人的“灵魂轨迹”而服务的。还有他的取景,能简则简,尽量缩小观众的视觉范围,于他觉得多余的都剔除出镜头,强调局部动作,神态,这样,观众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角色中,以一种积极地视角来参与到其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角色的行为。

  罗伯特·布烈松费劲周折所做的,就是要我们真切的体会到电影中那忍辱负重的小神父的灵魂之旅。与他一道,来探寻神与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有人归结影响布列松的电影的三个元素:天主教主题(Catholicism),早期他做画家时候的经历,以及他在二战时做囚犯的经历。这部电影就是典型的天主教主题,小神父来到一个教区任职,但他发现教区的教徒却早已丧失了信仰,那十字架只是慰藉心灵的摆设,而不是他们灵魂的救赎。视财如命的老头,欢歌艳舞的青年,还有信奉科学主义的医生,都使初来乍到的小神父迷茫失望。唯一能够和他沟通的人是旁边教区的达西神父,但这个肥头大耳的神父早已在多年的工作中世俗化,只关心怎样能坐得稳,才不管人的灵魂。身体的病弱,灵魂的痛苦,他只能写在日记中,只能与神分享。那个医生,是个正直坚强的人,也很有思想和智慧,但他不信上帝,唯在思索中痛苦。小神父一直以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他,却不知要从何说起。直到听说医生自杀的消息,他的脸因为一个灵魂的失丧而痛苦忧伤。

  伯爵一家是重点介绍的对象,冷酷而且淫乱的伯爵,早已对上帝灰心的伯爵夫人,和仇恨长辈的伯爵女儿,他也只有始终用他那如耶稣基督一般怜悯的目光看着他们,而无能为力。才知道人心是多么可怕,自己的力量又是多么有限,那从来没有成功的计划无限期的搁浅了。于是他挣扎痛苦,却没有放弃,最后,唯一的一个灵魂被救赎的是伯爵夫人,仇恨和苦毒使人陷在自己的网罗里逃脱不出,但神的爱和恩典从来没有远离,“忧伤痛悔的灵我从不轻看”。

  电影中的小神父时常表情痛苦,对人们的恶劣行为无可奈何,帮助反而被人诬陷,眼看着世人犯罪,就像那舍己的耶稣。耶稣还没上十字架的时候,有一次人们捉了一个妓女来到耶稣的面前问他怎么处置,为要试探他,按犹太人的律法,是要用石头打死她,但按罗马的法律,要带到审判官的面前,耶稣却说,你们中间谁没罪的,就可以用石头打死她。结果叫嚣的人群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散去。只有耶稣还站在那里,他就对那妓女说,“去吧,我也不定你的罪,从此以后不要再犯了。”罪是要受罚,但耶稣没有破坏神的律法和公义,而是藉着自己,上十字架替我们死,我们包括那妓女的罪,就都归到本无罪的耶稣头上,神的爱就显明了。在小神父和伯爵夫人对话的时候,伯爵夫人痛苦于上帝没有公义,但小神父说,如果神将善和恶的标准完全显明,那我们没有一个人可活了。到头来,我们都是配不上他的恩典的,但他的爱却籍着十字架白白的显给我们。

  导演的电影多是改编自探索灵魂的小说,狄德罗(Diderot 1713-1784)(Les Dames),,陀斯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 1821-1881) (Une Femme douce and Quatre nuits),托尔斯泰Tolstoy (L’Argent), Bernanos (Journal and Mouchette)。预定论和人的自由意志(free-will versus determinism)自始至终是导演不变的话题。也许我们并不信上帝,但我想,只要不是坚定的存在主义者,就会不免偏向一种高于人意志的掌管宇宙的主权,不管这主权是什么,这一种灵魂的共鸣是超越文化界限的,而很多中国电影中对灵魂的探索,却在那不可靠的宿命论和没有根基的自由主义中摇摆不定,失去了重心,跌入了肤浅的鸿沟。

  导演在影片后半段安插了一个青年军官,用摩托车送即将离开教区的小神父,这是影片最为欢快轻松的一段,小神父露出了唯一一次开心的笑容,他好像重新年轻了起来,连天也跟着晴朗起来,观众也在这里有了喘息的机会。其实他和这个青年军官一样大,但他的灵魂负担却使他过早的憔悴,小青年的单纯和喜乐感染了他,导演也大概是向往这样的人生,就像《七封印》里的小丑一家,单纯快乐的信靠,正是伯格曼和布列松这些徘徊在天堂门口的知识分子渴慕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普通人的愿望吧,耶稣基督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这小孩子,断不能进去。”简单明确,既然我们的灵魂承受不了做这个小神父,那就做那个快乐的青年,专心仰望那使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是最幸福的人生。

  后记

  《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是我一直冷藏在柜子里害怕欣赏不了的艺术品。过去,我有一套对dvd的观看思路,就是那些被冠为伟大,深奥,艺术,哲理的影片都是积攒起来束之高阁等哪一天思想有了顿悟灵魂有了提升之后再欣赏的,否则结局不是我在呼呼大睡中侮辱了艺术,就是看完后懊恼于我愚笨的思想为什么不能理解它的伟大之处。其实后者是我最害怕的,我怕看到自己的肤浅和恶俗,在看了那么久电影,学了那么久电影之后,发现自己实际上不适合艺术。

  最近,我却突然间想看那些所谓的艺术电影了。因为对灵魂的探索是人类共通的语言,真正的艺术是没有界限的,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就像耶稣基督的爱,穿越2000年,穿越国界,在我们身上真真切切的实现。但不论是不是基督徒,我们一生都在寻找所谓的真理,我们的灵魂从来就是在寻找中不断追求,迷茫,否定,堕落,痛苦,而找不到拯救的。共产主义,存在主义,尼采主义,看似深奥的哲理其实是把人带向更痛苦的深渊。如果我们是存在先于本质,就像所谓的自由主义者追求的,按自由意志随意选择,无政府,无道德的自由,是容许我们不受任何限制在肉体中堕落的,杀人,乱伦,偷窃,毁坏,就是对我们自身肉体最高意义的承认,如果这样的自由能完全的满足人类需要,倒是简单了。但存在主义给的这条看似自由的道路通向的却是死亡。因为人不光是有肉体的,神给了我们一个区别于动物的灵,在堕落放逐中因寻不见真理就痛苦。而大部分中国人,看到痛苦,看到罪恶,看到堕落,只能哀叹时代,社会,制度,感叹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但却找不到出路。终究那些思索又得不到答案的人,不外乎把自己与外界隔离,“眼不见为净”,追求一种庄子“独善其身”的“逍遥”,免得沾一身脏;而其他人,干脆连思索也放弃,被一种悲观的宿命论辖制,甘心做学校,工作,金钱,地位,制度,儿女的奴仆,这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神,唯独那一位,远远高过人类智慧所能测度的,却又从无限化为有限的肉身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真真切切的引领我们走向生的神,我们看不到。按某些人的观点,那是太虚幻的,是西方的神秘主义。从科学主义的角度来看,那创世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却要比白纸黑字的圣经更要神秘主义,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清清楚楚,没有第二条路,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就是神的爱和恩典,让我们的灵,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S.这个版本的翻译实在是差劲,让我只能在猜测中揣摩,而很多重要的对话都被翻译的支离破碎,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好的版本。

  ibliography: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八):《乡村牧师日记》——布列松的辩证法

  本片讲述了一个小教区的年轻牧师,带着一腔热血试图感化麻木的村民,最后发现自己所作所为徒劳无功,最后在迷茫与痛苦中忧郁而死。布列松通过辩证式的剧情的设置,完成了对宗教及上帝的证明,并在布列松完美的布光的衬托下将人性与神性的纠结于冲突描写得淋漓尽致。

  牧师作为宗教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担任了传教、布道、管理自己教区人民信仰的职责。信众为羔羊,而宗教则为牧羊人。在这种关系下,信众成为了追随者,被牧羊人所领导者。而片中的主角则违反了这项基本的领导-被领导原则,他进入到了他的信众中去,亲身参与人间的纷争,失去了神圣的宗教面纱,成为了人间恨与爱中的一环。作为一个人间的牧师,作为一个宗教组织关系中的代言人,他是不合格的,这种违背导致了他失去了所谓神圣的思想的管理权。而作为宗教教义的贯彻者,他又是合格的,他成功地将遭受丧子之痛多年的母亲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结束了她多年的煎熬,但遗憾的是,她在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两种行为思想冲突的结果就是他在教区里越来越不受欢迎,他的上级甚至还前来找他问询此事。这种对立在这里体现了辩证法的存在,历史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在人的世界里做了属于神的事情,则会被群体疏离和孤立。而此时的主角被查出患上了胃癌,胃癌仅仅是作为他常常胃疼的响应吗?并不是,胃癌是作为一个不可调和的象征而出现的,他吃下的是属于人间的面包和酒,却做了拯救世人将人渡至天堂的属于神的职责,这时两者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凸显了出来。

  对于牧师来说,这种不可调和性是一种嘉奖,是他作为牧师称职的体现,所以牧师视其为一种荣光,一种必要的牺牲与交换。此时在观者眼里牧师是悲惨的:不被教众喜欢,过着清苦的生活,成功地将人从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却最终招致误解。这时影片成为了一个荣光与悲惨并存的二元辩证的存在。影片剧情上表现出的因果关系的不对称(如拯救一个丧子之痛的妇人却被人误解和接下来的患上胃癌)和作用于影片外的观者思想上的对于这种不对称的困惑感,通过利用这种对因果关系的非常规表现和使用,完成了对牧师信仰的辩证。他在日记中的自我坦白:他认为他这样做是真正的信仰,但是日记之外的剧情与观者反应却总是相悖,在这一系列悖论的互相辩证下,事实也就浮上了水面,牧师并不需要因果关系来证明自己称职与否,他只在乎人们痛苦与否。在这里辩证法完成了对牧师信仰的实证,确立了他的信仰的存在。布列松成功塑造出了一个最普通最底层的殉道者,一个真正虔诚的信仰者。在这部电影中,信仰这一抽象的概念通过牧师这一形象显现出来,变得具体,使人触之可及。

  这部影片在表现方法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布列松极简叙事风格,即只挑选重要片段进行描写,完全省略无关情节,使观者可以将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导演所表达的事物之上。虽然剪辑与电影技法都遵循故事电影的表现方式,但是在布列松的电影中,布光却是其堪称伟大的根本所在。大量肖像摄影式布光与构图为电影凭添了一丝神秘,在人物近景中柔光的使用又使人物多了一丝细腻与忧郁的气质,从人物背后墙上斜打下来的光则升华了人物,赋予其神性,将其本真在剧情中的忧郁自叙中抽离出来,并使其显现在整体影片中,得出了全片辩证性的最后答案——上帝的存在。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九):评论

  书上说这是一部文学性和电影性对等地电影,各大影评家对他评价很高,说是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改编文学电影的方法。再我看来,这种方法不是很好。

  这部电影缺少“动作”,作为时空的艺术,“动作”是他具备观赏性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尤其是对于故事片。在原本剧作上,探究牧师的内在冲突大于外在冲突,在镜头的笔调上却用了一种十分冷静、理性、客观的镜头语言上去处理这种内在思维的“激情”的碰撞,电影中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旁白和对话,得到的是昏昏欲睡的效果。

  当时的法国,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可能比较推崇电影的写实,电影的长镜头的运用,不容置否这在处理一部分“类型”(借用类型的名称)的影片他有很好的效果,如带给人身临其境感觉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这一“类型”的电影注重的是描写外在的社会,而这部描写内在心理居多的电影,以一种写实的态度去制造他的影调,我认为,蒙太奇式的感觉,镜头联想的效应,要比长镜头的观念要好的多,如《广岛之恋》《野草莓》等这种内大于外的电影。这样,电影制造的客观空间就让他少了很多的“动作性”。

  角色从头至尾的变化没有表述好。从头至尾你在总结角色的时候,他的内心从矛盾到安宁这条线索,缺少一条可见的变动线。每一个对他价值观念触发事件,因为电影的整体基调、节奏,让这种感觉淡弱。

  电影演员的这种没有内心情绪的表演,我认为这是这部电影比较好的地方。这种表演的冷静,帮助塑造了电影的主题、基调。

  反正,这两个小时的观影历程有让我砸掉电视的冲动,法国人说话快,字幕闪的快,看的好累!~

  《乡村牧师日记》影评(十):一个病人,妄图拯救他人……

  几句流水账,不吐不快……

  此牧师嘛,精通教义,为人正直勤恳,乐于助人,悉心管理教区事务,然不善交际,不通人情世故。敏感多思虑,兼身陷顽疾,身心俱饱受煎熬,不得已以酒助食兼麻醉精神,而神职人员酗酒乃大忌,因而被教区群众所不齿,威望全无。与绝望的伯爵夫人长谈试图使其弃犬儒主义而勇敢接受和改变生活,不料后者直接跑偏到极端虚无主义,自行了断去见上帝了,牧师自然逃不来干系,流言流语中被众人视作罪魁祸首。最后查出胃癌,万念俱灰,死灭一刻伴随着肉体剧痛,心灵却宽慰地感到:all is grace.

  布列松的这个年轻的乡村牧师可谓与博格曼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的主教对比强烈,后者精于道德政治,善于弄权,道貌岸然,广受敬仰,实则无比虚伪无耻,配上深厚的修养功夫,缜密的辩术,是个几乎强大到无法打倒的恶魔。而前者,真诚善良,可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民公仆,属于专门被人欺负那路的;从头至尾的日记,是对自己灵魂从不停歇的审视反思,这可谓某种真正的勇敢和真实,主教大人可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的。然而他一辈子也只能是个低等的乡村牧师,后来还被撤职,不为世人所容, 可悲可叹。千古以来,权力规则容不下他这种人的类似故事,从未停止。

  牧师最后悟到:all is grace.有人会不解,像他这样一心侍奉上帝还落得生不得志多病早逝,为何还要感激上帝的恩赐,难道不该感到被上帝愚弄、憎恨上帝吗?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上天没给我们生命,我们连快乐痛苦是什么滋味都永远不得而知,而生命中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是不可能做到的,并且那样一来二者也失去了各自的意义。无论生命的内容是什么,生命本身仍是值得感激的。不过,这种说法放在实际生活中大概会惹人冷笑吧。

  从反思基督教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乃至人本主义等角度来看,乡村牧师无疑是宗教的牺牲品,且至死不悔。虔诚善良者不得善终,在宗教的权力斗争中也被排除在外。

  与其说牧师最终悟到了基督教爱与宽容的真谛,不如说是彻底被生活打垮,逆来顺受无可奈何无路可退,才用这一理念进行自我安慰和麻痹——一方面以此减轻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一方面以此为自己卑微不幸的人生旅途镶上高尚的幻影般的金边,使其显得更有价值。

  他的人品是好,心理上却不能说不病态。他爱着残害他精神继而以此戕害他肉体的上帝,这是典型的受虐狂。他的历程好似耶稣的徇道,仿佛也是为免除众人的罪恶而做出的牺牲,然而有趣的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为了拯救世人这一说法,本来就没有证据能证明……一开始它就是宗教份子自己臆想出来的,他们被这一臆想感动得一塌糊涂,于是认定它是真理,并向众人鼓吹耶稣的伟大——不用说,这位牧师肯定信了。所以,他在成为受虐狂之前首先是个妄想症患者。不愿谴责他,我同情他。和军官小哥一块骑摩的(误)那场戏,多么美好,如果他不是基督徒,他很可能会成长得像那个军官一样健康活跃,意志坚强,读得懂这世间的残酷规则且能迎面对之,不需要虚伪的基督教来支撑他的精神。对于牧师孱弱敏感的性情,基督教的浸润不知要付多大责任。基督教教义中鼓吹博爱与和平的学说,本来就违背自然选择律,偏向弱者,打压强者;它理想人格的代表——耶稣,就是一个逆来顺受、有气无力、脑子也不怎么灵光的白痴……(再说,又有多少偏执狂和野心贩子打着宗教的旗号滥杀无辜,狂扇那爱与和平的脸……)再比如,原则上讲,基督徒为了上天堂而在现世生活中不为非作歹。然而,这种想法本来就是在不尊重生活、鄙视生命的意义、向往虚无,是表面积极的消极,表面乐观的悲观主义,是缺乏意志、苟延残喘的表现。在这一点上,认为天堂并不存在的牧师还是非常清醒的。总之,基督教中诸多恶心之处,尼采及他之前的很多思想家已经说得很详尽透彻了。这样的宗教,会使很多人生病。如果它使人感到幸福,那也是高烧臆症中的幻觉…… 所以伯爵夫人会说,她更希望呆在一个没有上帝的地方,而牧师表示同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